《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

2.掌握社会历史主体的特点和作用。

3.培养学生对社会历史主体的重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社会历史主体的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社会历史的主体,激发学生对于主体概念的兴趣。

2. 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15分钟)•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并在白板上写下自己小组的答案。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与全班讨论确认社会历史的主体。

3. 掌握社会历史主体的特点和作用(30分钟)•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向学生介绍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特点和作用。

•分组学习:学生重新分组,每组选定一个特定的社会历史主体进行研究和学习。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所研究的社会历史主体,介绍其特点和作用。

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总结归纳社会历史的主体的重要性和作用,鼓励学生对社会历史主体的重视和尊重。

四、教学评价•完成小组讨论和展示任务,评价学生对社会历史主体特点和作用的掌握情况。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拓展•分组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自行组织小组,展开讨论,探讨社会历史主体的变迁和演变。

•培训活动参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历史主体相关的培训活动,加深对主体的了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社会历史主体的特点和作用。

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对社会历史主体的重视和尊重。

同时,教学设计通过活动和互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历史主体的变迁和演变。

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政治上学期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政治上学期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能力。通过学习社会历史的主体,使学生能够:1.认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化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正确认识,提升政治认同感;2.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培养科学精神;3.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发挥自身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上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计划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优化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讨论质量。
2.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3.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内容逻辑关系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他们在政治学科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以下特点:
1.知识层面: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接触过历史、地理等与社会历史相关的课程,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课程,对社会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对社会历史主体的认识尚不充分,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历史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中国近代史》、《世界历史》等书籍,深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作用。
-学术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学术文章,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等,从学术角度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
-纪录片:观看纪录片《百年中国》、《人类文明》等,通过影像资料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事件中的具体表现。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以及他们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提高学生对社会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评价能力,能够客观分析和评价社会历史中不同主体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1.学习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包括个人、群体、组织等。

2.了解社会历史主体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教学内容1.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社会历史的主体包括个人、群体、组织等,他们在社会历史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个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单位,每个人都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参与者;群体是由多个个人组成的集体,例如家庭、团体、社会组织等;组织则是根据一定利益和目标而形成的有组织的群体,例如政府、党派、企业等。

2. 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和影响2.1 个人的作用和影响个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参与者,他们的选择、行动和思想观念都会对社会历史产生影响。

一些重要的个人如领袖、思想家、科学家等,他们通过自己的才能和行动改变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

2.2 群体的作用和影响群体是由多个个人组成的集体,他们通过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来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例如,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群体,它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团体如各种协会、俱乐部等,通过共同兴趣和活动,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社会组织如工会、农民协会等,通过维护群体利益和权益影响社会历史的走向。

2.3 组织的作用和影响组织根据一定利益和目标而形成的有组织的群体,在社会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是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它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维持社会秩序和安全;党派通过参与政治活动和制定政策,影响和引导社会历史的发展;企业通过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和影响。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观察,加深对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解。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历史地、辨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的能力,以及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自主学习、互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展示并发展个性特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坚持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表现。

(2)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3)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

(4)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2. 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教学、交流共享等。

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4)

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4)

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必备知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关键能力::利用人民群众的知识分析“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

二、核心素养政治认同:了解“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共同富裕的建设。

科学精神:利用人民群众的知识分析“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

公共参与:向社会介绍“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理解并宣传国家政策。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民群众的地位;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内容教学难点: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2022年3月澎湃新闻)》,展示材料: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的退伍军人,他叫朱彦夫。

在朝鲜的冰雪和敌人的枪炮下,他失去了四肢和一只左眼。

面对重残,他凭借着惊人的毅力顽强地站了起来,学会了自理。

放下了枪杆子的他不甘于躺平的人生,重拾起了锄杆子和笔杆子,力争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后来,在村民们的支持下,当选为了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造福乡里。

提出问题:朱彦夫创造了历史?回答:不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引出本课内容:5.3社会历史的主体。

(二)新课讲授:总议题::社会历史的主体议题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探究一:展示图片信息:展示人民群众和少数敌人的图片信息(详见PPT)思考:判断图中的相关人物是否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学生思考: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一、人民群众的含义: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如何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第一,有量的规定性。

第二,有质的规定性,是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第三、人民群众是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 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 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3.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 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意义5. 提高历史责任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热爱人民、服务人民、提高历史责任感等话题进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 讲解:讲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 讨论:组织学生就热爱人民、服务人民、提高历史责任感等话题进行讨论。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学生树立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意识,提高历史责任感。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解程度。

b. 学生对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的掌握情况。

c. 学生对热爱人民、服务人民、提高历史责任感等方面的认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与社会历史的主体相关的历史教材、案例分析材料等。

2. 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音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3. 网络资源:相关的历史网站、论坛、博客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社会历史是学生学习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探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和演进为核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学生通过学习社会历史,可以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并借鉴历史经验来指导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

而作为教师,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社会历史素养。

本次教学设计的主题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以及主体的行为对社会历史的影响。

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学生将培养对历史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体行为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区分不同社会历史主体的特征和行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社会历史主体行为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社会历史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1. 学习社会历史的主体(1学时)•教师介绍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包括个人、群体和组织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各种社会历史主体的特征和行为,形成初步的认识。

2. 探究社会历史主体的行为对历史的影响(2学时)•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社会历史主体的行为对历史的影响,如领导者的政策决策、群众运动的发起和组织等。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选择一个历史事件,研究并展示其中的社会历史主体及其行为对历史的影响。

3. 反思和展望(1学时)•学生对本次学习进行反思,总结所学内容,并展望社会历史主体的未来发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具体历史事件中的社会历史主体及其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五、教学评估方法1.小组讨论表现评估:根据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评估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2.本框地位、作用
(1)本框承担着本课与12课衔接的任务,是第一框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延伸,也是整个唯物史观的最后总结,因此从理论上讲该部分内容十分重要。
(2)群众史观的方法论,对学生正确地认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从现实角度讲,该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
(3)本框内容体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哲学基石,学好本课有助于理解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体系。
在这里人民群众该如何理解?
课堂探究: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标记课本
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思考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并列举所知道相关事例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并列举所知道相关事例
整体感知学习目标
问题激发策略: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自主探究策略: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历史情境,展开历史想象,尝试提出问题并参与问题探究,主动获取知识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
·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室
·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及高二(14)全体同学
六、教学过程
设置问题,开启学生思维
学生从物质、精神、参与社会变革等方面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让学生将已学的知识结合起来,注意知识的迁移。
【情景回归】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际意义
材料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

《社会历史的主体》(通用10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通用10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通用10篇)《社会历史的主体》篇1教学案(新人教必修4)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主体的学习,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

【学习过程】【导学设计】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材料一:有人说:“英雄造时世”、“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天历史。

”也有人说“时世造英雄”。

材料二: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1)结合教材内容,对材料一、二的观点作出评价。

(2)材料二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观?2.材料一: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材料二:XX年奥运会开幕式给全世界人民献上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华丽炫目的灯光效果、源远流长的文化意境以及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更让世人惊叹的是整齐划一,美轮美奂、壮观的人阵制造了震撼的视觉效果。

这些都凝聚了亿万群众的智慧和心血。

据统计,参与的演员及工作人员达28583人。

材料三: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包产合同书上按下18颗鲜红的手印,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开端的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就在这里起步了。

实践证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最重要的改革,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1)材料—说明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什么作用?(2)材料二告诉我们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道理?(3)结合材料三,联系我国改革的具体实例,说明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中的作用?3.材料一:XX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总理在两小时后直达灾区最前沿;亲临灾区,慰问抢险救灾人员和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雷霆万钧奔赴现场,各军种十万大军迅速集结灾区。

教学设计1:5.3 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学设计1:5.3 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认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科学精神:结合实例理解,从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社会变革三个方面,全面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公共参与: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具体活动中去。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教学难点:人民群众概念区分。

【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很多事情,但我想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与新冠病毒的艰难抗战,在这场艰难的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能够看到来自不同地区、职业领域的面孔,虽然他们的职业、年龄等各方面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个身份是什么?二、讲授新课(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1)人民群众的含义思考:哪些人属于人民群众?违法犯罪的人是人民群众吗?他们属于什么?教师提示:违法犯罪的人不属于人民群众,他们违法犯罪,扰乱社会秩序,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所以不是人民群众,那他们属于什么?他们属于公民。

知识总结:人民群众是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包括普通个人和杰出人物。

现阶段我国人民群众的范围: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如地主在封建社会早期是人民群众,在封建社会晚期就不属于人民群众。

(2)人民群众的主体思考:了解了人民群众的含义后,你们认为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是谁?教师提示:除了学生、老人,大部分人都是有工作的人,是不是,有工作的人我们称他们为什么?知识总结: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这个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3)人民群众、劳动群众、和公民思考:请对人民群众、劳动群众、和公民进行排序,谁范围最大?其次是?最后是谁?教师提示: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公民,其中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比如犯罪分子,不属于人民群众。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

2. 让学生掌握社会历史的主体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4.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群众观点。

二、教学内容
1. 社会历史的定义
2. 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
3. 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 群众观点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以及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群众观点的重要性。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投影仪用于展示PPT。

2. 黑板用于列举重点和难点。

3. 教学软件:PowerPoint展示教学内容。

五、教学方法
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于社会历史和人民群众的理解程度。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社会历史和人民群众的理解。

2. 讲授新课:讲解社会历史的定义,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群众观点的重要性。

3. 巩固练习:给出案例,让学生分析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课题:探索古代社会历史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社会历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事件;
2. 掌握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对古代社会历史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古代社会历史的主要事件和发展脉络;
难点:古代社会历史的影响因素和历史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图片素材;
2. 教学视频或音频素材;
3. 教学绘图或实物展示素材;
4. 古代社会历史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用多媒体或图片展示古代社会的一些典型场景或古迹,激发学生对古代社会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介绍古代社会历史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古代社会历史的主要发展阶段和重要事件;
3. 分析古代社会历史的影响因素和演变规律。

三、互动探究(20分钟)
1. 展示古代社会历史的相关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感受古代社会的生活氛围;
2. 分组讨论古代社会历史中的重要事件,探讨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四、展示分享(10分钟)
学生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并进行班级交流和讨论。

五、概念延伸(10分钟)
介绍如何深入了解古代社会历史的途径和方法,推荐相关的书籍、网站或博物馆参观。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阅读作业或研究项目,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古代社会历史。

七、课堂小结(5分钟)
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对古代社会历史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精选6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精选6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精选6篇)《社会历史的主体》篇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河南林县人民从1960年开始修建红旗渠。

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半公斤粮。

民工们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

人们形容红旗渠是“劈开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

民工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建成了“人工天河”的壮举,被世人称颂为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条人工天河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凿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民工的伟大创造力量。

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了历史,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否意味着历史是由所有人创造的?(不是。

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人们除了包括人民群众,还包括对社会历史起阻碍作用的人们,即反动阶级和反动人物。

)人民群众是一个群体概念,而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

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为什么能够成为历史的创造者?你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生产工具的发明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吗?(英国纺织工哈格里沃斯夫妇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的效率,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广泛应用于轮船、火车,大大便利了世界各地的交往。

这些发明者大多都是普通的劳动群众。

社会的历史主体教学设计(精选5篇)

社会的历史主体教学设计(精选5篇)

社会的历史主体教学设计社会的历史主体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的历史主体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社会的历史主体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以“开元盛世”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

其次,主要介绍了盛世经济的繁荣,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我国历的女皇帝是谁?(武则天)她的政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科举制的发)引导过渡:所以,郭沫若称赞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意思是说武则天的统治弘扬了贞观之治的成果,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开元盛世”为什么会形成?有哪些成就?请看第3课。

一、“开元盛世”学生阅读10——11页课文、插图和资料,1、“开元盛世”是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唐玄宗)2、唐玄宗刚当上皇帝时,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他采取的措施有:①任用名相(如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走马任姚崇”);②整顿地方吏治;③崇尚节俭(反对奢侈——烧毁珠玉锦绣)。

3、根据13页“文献资料”和“动脑筋”: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有哪些共同的地方?(他们都善于任用贤才,重视吏治,注意“戒奢从简”,使政治较清明,经济有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里的“治世”——“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社会历史的主体》是高二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二框题。

它包括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三个主要内容。

本框是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观点,也是整本书的落脚点之一,为第十二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该框内容无论在知识体系方面还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思维普遍活跃,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术,因此他们能够自主获取信息资料,能做好比较充分的课前准备。

但是,由于学生们生活阅历较少,缺乏必要的社会参与和生活体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和误区。

哲学知识又相对有些抽象,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课中,贴近学生生活,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去充实课堂内容,注重情感陶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本课中通过案例探究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提高学生社会生活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人民群众的含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能力目标:(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3)提高辩证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通过探访身边的优秀党员、干部的事迹,体会榜样的力量;(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培养公民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这一观点,有利于使学生从情感上贴近人民群众,热爱人民群众。

教学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方法论要求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较远,加之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使学生在群众观点上比较模糊,因而把它作为教学难点。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2.科学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培养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但对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这一重要内容可能理解得还不够深入。

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抽象的哲学理论,可能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活动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但缺乏系统的理论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难点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活动:展示一些历史事件的图片或视频,如中国古代农民起义、近代的五四运动、现代的抗疫斗争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中的主体是谁?他们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2.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或视频,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3.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讲授新课(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教师活动:讲解人民群众的含义,即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主体教案:社会历史的主体一、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及其相关概念。

2.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的不同形式和特点。

3.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历史主体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1.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及其相关概念。

2.社会历史的主体的不同形式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历史主体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引入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

由学生自由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什么,可以是哪些个体或者群体。

2.知识体系建构(20分钟)介绍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相关概念,如个人、家庭、社群、国家等,以及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

3.案例讲解(20分钟)通过具体历史事件或者社会现象的案例,讲解社会历史的主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

例如,讲述中国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关系,以及现代社会中工人阶级的崛起等。

4.讨论与互动(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历史主体的变化,并就以下问题进行互动讨论:a)社会历史主体的变化有哪些因素造成?b)社会历史主体的变化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c)你认为现代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什么?5.总结与拓展(10分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学生在拓展阅读中所了解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主体变化的案例。

五、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拓展阅读,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历史主体的变化,加深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特定历史事件或者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社会历史主体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案例讲解、讨论与互动等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相关概念,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历史主体的变化。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教学目标。

然而,教学时间管理不够精准,导致部分环节时间不足。

在后续教学中应加强对时间的掌控,确保教学进度。

同时,应注重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和历史事件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社会历史的主体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学生能够掌握社会历史主体的分类和特点。

3.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历史主体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1.课本:学生教材、教师讲义。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幻灯片等。

3.其他教学辅助资料:图片、音频、视频等。

三、教学过程:导入:1.通过播放一段视频或放映一些有关社会历史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认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指什么?讲授:3.讲解社会历史主体的概念和分类。

包括:a.人类社会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社会具有无数的主体。

b.主体的分类:个人、团体和组织、国家和国际组织等。

c.主体的特点:有选择性、有创造性、有战略性等。

4.通过实例来说明社会历史主体的重要性。

如:世界历史的发展中,个人主体(如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等)、团体和组织主体(如共产党、企业家等)、国家主体等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讨论:5.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讨论以下问题:a.你们身边有哪些社会历史的主体?b.社会历史主体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什么?c.你认为自己能成为一个积极的社会历史主体吗?怎样才能做到?总结:6.总结本课内容,强调社会历史主体的重要性和作用。

拓展:7.可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调查社会历史主体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四、巩固和评价:1.布置作业:让学生阅读相关课文,并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对社会历史主体的认识和体悟。

2.课堂上公布上节课布置的作业,选几篇优秀的文章进行分享和评价。

3.进行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于社会历史主体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认识到社会历史主体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深学生对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作业和测验等方式,能够及时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 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提高的历史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观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 难点:如何理解人民群众的广泛性和先进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阐述基本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心得,提高认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社会历史的主体》相关内容。

2. 参考资料:历史事件案例、学术论文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1)讲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概念。

(2)分析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3)阐述人民群众的广泛性和先进性。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其中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地位。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解人民群众的广泛性和先进性。

5. 总结提高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 布置作业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students 对比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期人民群众的特征。

2. 现实意义:讨论人民群众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责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 强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提高students 历史素养。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自我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 学生反馈:收集students 的学习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九、课后作业2. 选择一个历史时期,分析人民群众在该时期的作用和地位,提交分析报告。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及其特点;2.掌握社会历史的主体分类及其特点;3.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对历史发展的影响;4.培养学生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及其特点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人群、组织、机构等。

社会历史的主体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2.具有一定的历史时代性;3.具有一定的历史地域性;4.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2. 社会历史的主体分类及其特点社会历史的主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政治主体: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政治权力和影响力的人群、组织、机构等。

如君主、政府、政党等。

政治主体的特点是具有政治权力和影响力,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经济主体: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经济权力和影响力的人群、组织、机构等。

如商人、工人、农民、企业等。

经济主体的特点是具有经济权力和影响力,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3.文化主体: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文化权力和影响力的人群、组织、机构等。

如文人、学者、艺术家、媒体等。

文化主体的特点是具有文化权力和影响力,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4.社会主体: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社会权力和影响力的人群、组织、机构等。

如宗教团体、慈善机构、社会团体等。

社会主体的特点是具有社会权力和影响力,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3. 社会历史的主体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社会历史的主体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主体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1.政治主体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政治主体具有政治权力和影响力,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政治主体的政策和决策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中国历史上的君主制度、共和制度等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经济主体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经济主体具有经济权力和影响力,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意图
信息技术应用
课前
自学任务
通过“学习通”APP发送本课《学习任务清单》给学生,并查看学情反馈。
1.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强国APP平台搜索关于走群众路线的相关资料。
2.小组合作构建本节课思维导图。小组长把本组成果通过“学习通”APP拍照上传。
1.通过课前《学习任务清单》的发送,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重难点,学习方法等,更好地开展自主预习。
3、针对性对学生不懂个知识讲解
4、把学生不懂的弄懂。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
5、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6、学生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7、锻炼学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利用学习通学情分析统计功能。
4、 利用学习通的群聊功能手机学生的疑惑解答疑惑。
5、 利用学习通抢答功能
7、用学习通投屏画笔功能当场做题
课堂巩固
(3)上述材料如何体现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ppt中展示材料)
1、学生带着这节课的问题听视频的内容
2、学生做笔记
3、学生用学习通看自己作答情况
4、学生做笔记把不懂的知识做标注
6、学生抢答
7、学生课前讨论,课中展示小组成果
1、通过学习通平台发送视频让学生课后还可以看着视频学习巩固本课的内容。
2、让学生对高考考点把握,特别知道这个知识点一般在高考考什么类型的题目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授 课 者
申嘉湖
课程名称
社会历史的主体
课 型
复习课
授课班级
高三5、6班
授课时间
2019年11月 1日 第 9 周 星期五 第4 节
一、教学目标
1、识记人民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通过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分析讲解自主检测题
4、解答学生的疑惑
5、展示思维导图
6、感悟体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7、突破重难点
设置三道主观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众的主体作用。
(2)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回答,我们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党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观点?
小结
通过学习通APP发送两道选择题
学生当场限时作答
锻炼学生解题能力
运用学习通选人功能,抽出学生解答。锻炼学生解答问题分析问题能力。
课后
下节课任务
在“学习通”APP发布第12课的《学习任务清单》,布置下节任务
完成“学习通”APP作业。
通过下节任务布置,延伸本课内容,增强学生使命感。
教师利用“学习通”APP发布作业功能,布置下节任务。
2.通过学习强国APP平台,结合所学知识拓展知识面,引导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课前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掌握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情况。
1.学生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关于党的走群众路线 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2.学生运用“学习通”APP主题讨论及拍照上传功能,完成《学习任务清单》的“自学任务”。
3、坚持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探究分析法、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计划用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学检测
通过“学习通”APP查看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梳理学生存在问题。
完成《学习任务清单》“自主检测”部分。
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发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地开展提供依据。
教师利用“学习通”APP发布作业及数据统计功能,了解学生学习成果。
课中
问题梳理
合作探究
1、通过学习通播放视频导入课程
2、讲解高考考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