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 14.3《大气压强》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 第三节《大气压强》学案(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 第三节《大气压强》学案(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版

第三节《大气压强》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认识天气变化对大气压的影响。

2、了解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3、认识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4、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现象,并能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情景导入:小明父子是一对登山爱好者,一次两人登上了一座高山,在上山用锅烧水,结果水很快沸腾了,小明感觉水烧开的时间明显比家中时快,用携带的温度计测了一下水温,仅有75摄氏度,他回想起八年级学“沸腾”时老师说过的话,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摄氏度,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为什么水在75摄氏度就沸腾了呢?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一、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右图显示的是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情况,读图完成:地球上的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

不同高度的地方大气压不一样。

离地面越高,空气越__,那里的大气压越__。

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约减小_____pa.在海平面处的大气压约为标准大气压,高山上的大气压比海平面的__。

2003年我国登山队登珠峰时曾在7028米处建立营地,看图可得,该营地的大气压约为_____pa.由刚才所得大气压随高度变化规律可知,小明登到高山处时气压___,水的沸点___。

这说明液体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___。

当时煮食物__(难、易)煮熟,要想煮熟食物可采取办法______。

二、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1、演示注射器实验。

2、刚才实验中,注射器针筒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一开始注射器活塞没有移动,说明内外压强___,向外拉动活塞,筒内气体质量___,体积___,松手后活塞向里移动,说明筒内气体压强___外界大气压。

(“大于”,“小于”“等于”)向内推动活塞时筒内气体质量___,体积___,压强___。

3、归纳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气压随天气的变化。

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的大小。

一般地,阴天下雨的大气压会_____,晴朗、干燥时的大气压_____;夏天大气压___,冬天大气压___。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 14.3大气压强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 14.3大气压强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 14.3大气压强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大气压的存在.知道标准大气压强的数值。

2、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生活中利用气压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推理的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爱科学;在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理性思维的成就.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确定。

一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演示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竖直放入带有颜色的液体中提起玻璃管,玻璃管中没有液体;重新放入,用手封闭玻璃管上口,提起玻璃管。

生:观察实验,并思考是什么力托住了玻璃管中的液体?师:结合学生回答导入课题(二)出示导学提纲、学生自主学习1、大气压的存在。

师:演示用一个空的塑料饮料瓶,往瓶里倒一样点开水并且将瓶子涮一涮,再把开水倒出来,迅速封闭瓶盖,瓶子明显变瘪了。

生:思考瓶子变不瘪的原因师:引导分析瓶子的受力情况,并不是单纯瓶内气体的热胀冷缩----瓶内压力存在,更重要的是瓶外也存在压力。

得出大气压的概念。

生:认真听讲,理解大气压。

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结论:大气有压强,大气压强通常简称大气压。

2大气压的测量师:安排学生阅读87页想想做做,并提出问题弹簧秤的示数是什么力的大小?怎样知道大气的压力?生:探究实验:完成P87想想做做。

测大气压的大。

师:播放录像:托里拆利实验生:观看录像,了解托里实验的原理,标准大气压。

3、气压计生:学生自学师:出示气压计模型生:认识金属盒气压计了解结构和原理练习:1、将玻璃管稍稍上提,水银柱的高度;将玻璃管如图从甲位置倾斜到乙位置,则倾斜时,管内水银面上方的真空体积,管内水银柱的长度?但是水银柱的高度?2、你计算一下,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3、如右图所示,浸在水中装滿水的量筒A,口朝下,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内露出水面的部分是空的还是充滿水?______。

九年级物理 十四章第三节大气压强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九年级物理 十四章第三节大气压强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压强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小组实验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
3、观看视频,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大气的压强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大气压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的特点: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
大气压力/N 受力面积/m2压强 /pa
1
估测 2
3
大气压的测量
托里拆利实验 p05pa
二、点拨释疑合作探究
过渡:观察老师的两个实验,试着解释原因
(一)、大气压的存在
1、演示:空饮料瓶被压瘪
原因瓶内气压减小,瓶外大气压把它压瘪了。
2、演示:拉注射器活塞,堵住注射器一端再拉活塞。为什么比没堵住拉的费力?
3、过渡:能够证明大气压存在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看书90页课后2题。师生共同完成马德保半球实验。
3、汇报并分析数据。你们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
4、大家的数据都不一样,为了更准确的测量,大家看另外一种方法。看视频托里拆利实验。
5、提问:⑴开始时,水银柱为什么会下降?后来为什么不降落了?
⑵是不是计算出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间接知道了大气压强?
⑶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上提或下压、倾斜是否有关?
教学重点:
1、大气压的存在
2、大气压的测量
教学难点: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大家知道,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受重力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那么,空气也由重力,也能流动,大家推理,大气是否也存在朝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根据你们收集的资料或根据已有的知识,用一些现象或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4.3 大气压强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4.3 大气压强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4.3 大气压强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3、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过程与方法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理解大气压强的现象,难点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

课时 1课时器材玻璃杯、硬纸片,水,可口可乐瓶1个,钩码,注射器,橡皮吸碗、弹簧测力计、托里拆利实验挂图。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1654年5月8日,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把两个直径30多厘米的空心半铜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用两队马向相反方向拉两个半球,16匹马拼命地拉,这是由于造成的,该实验叫做实验。

2.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用一根长约1米、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充满水银后,将开口堵住倒插于水银槽内,则管中的水银液面会下降,降到一定高度时水银柱将。

如果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将,但水银柱液面所在的高度将。

若用粗一点或细一点的玻璃管作这个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将,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地区的大气压强如果管顶破一小洞,管内水银将。

3.在装满水的杯子上盖一张纸片,将杯子倒置过来,纸片不下落,说明纸片受到向上的_____________的作用。

4. 冬天,装有一定量热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拨出,这主要是由于( )A.瓶内气压大于外面大气压B.瓶内气压小于外面大气压C.瓶塞遇冷收缩D.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5.有一种用塑料或橡皮制造的挂衣钩,中间是一个空的“皮碗”,如图所示,可以把它按在光滑的墙或玻璃上,在钩上再挂上几件衣服也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 A.墙对它有吸力 B.玻璃对它有吸C.衣钉对墙或玻璃有附着力D.大气压的作用二、课前展示1. 有一个盛水的烧杯(未满),如果往杯内放入一个木板,此时杯底受到的压强将()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无法确定2..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在甲中装满水,在乙中装半杯水,如下图将两个相同的铁块分别慢慢吊入水中,但不与杯底接触,则( )A.杯甲底面上的压力、压强都增加B.杯甲底面上的压力、压强都不变C.杯乙底面上的压力、压强都增加D.杯乙底面上的压力、压强都不变3.下列现象或器具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船闸B、钢笔吸水C、液体压强计D、洒水壶。

物理:14.3《大气压强》教案4(人教版九年级)

物理:14.3《大气压强》教案4(人教版九年级)

第三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压强(2)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3)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四.教具准备:教师用:带塑料吸盘的福娃一个、塑料瓶1个、烧杯1个(冷水)、热水、硬纸板、水杯。

学生分组试验用:大小试管、烧杯(内装水)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呀?生:福娃。

(教师把福娃贴在了黑板上)师:福娃怎么会粘在了黑板上?生:福娃上面有个吸盘,是被大气压在了黑板上。

师:好,同学们答得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的内容便是大气压强。

教师板书:大气压强(二)新授内容师: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是出示学习目标师:生活中有很多实例都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实验,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演示一:水杯装满水,用硬纸板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同学们猜一猜会有什么情况出现?在同学们的争议声中,我松开了手,硬纸板没有掉下来。

师: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托住了纸板?生:大气.师:同学们答得很好,下面我们再看一个实验。

演示二:在刚盛过热水的密闭的塑料瓶上,浇上冷水,瓶子被压扁了。

师:瓶子被什么压扁了?生:空气师:瓶子为什么会被空气压扁呢?同学们分组讨论,最后教师解释原因。

下面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自己做一个实验,先看大屏幕,出示试验方法。

师:哪位同学把你们的实验成果告诉大家?生回答实验现象。

这个实验也同样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我们生活的地球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叫大气层。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

空气由于受重力,所以压强的方向是向下的,又由于空气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所以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哪一个实验更能说明这一点?(瓶子变瘪)同时板书:1.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方向是向各个方向的。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利用大气压的存在的?(分组讨论1分钟)生回答,教师总结.师:其实,人们对大气压强的研究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这个实验发生在1654年,请看大屏幕,简单介绍马德堡半球试验,观看视频,然后回答问题。

人教版物理九年大气压强word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大气压强word学案

14.3《大气压强》导学案姓名成绩【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压的存在,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强的数值。

2、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利用大气压来解释生活中气压的现象。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思考:P86想想议议。

上一章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作用且有性,因而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产生压强,而空气也有流动性,那么我们周围存在空气,它是否也朝各个方向产生压强呢?2、实验演示:1、把空着水杯与硬纸倒置,会出现什么现象?2、把装有水的水杯与硬纸倒置,会出现什么现象?证明:3、举出生活中存在大气压的例子。

二、新课进程1、大气压强的存在空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叫,简称2、大气压的测量a、探究实验:P87“想想做做”。

是如何算出大气压的大小?需要器材:。

b、观看录像:托里拆利实验1.首先用实验的方法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这个实验表明大气压大约能托起约高的水银柱,根据公式计算,大气压值约为Pa。

2.物理学中把等于 Pa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通常取 Pa。

它相当于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3、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常见的气压计有和4、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利用原理。

抽水机包括和【当堂练习】1、如右图,大气压把玻璃管的水银竖立起来,若将玻璃管稍稍上提,水银柱的高度将(填“变大”或“变小”,“不变”);将玻璃管如图从甲位置倾斜到乙位置,则倾斜时,管内水银面上方的真空体积(同上),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同上),但是水银柱的高度(同上)。

2、你计算一下,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3、如右图甲所示,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这表明纸片受到向上的____________。

把杯子放于图乙所示位置,纸片也不会掉下来。

图甲、乙可以说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

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堵上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倒出来。

物理:14.3《大气压强》教案1(人教版九年级).doc

物理:14.3《大气压强》教案1(人教版九年级).doc

第三节大气压强说课稿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大气压强》,我说课的内容有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和我的物理教学思想六个板块。

【教材分析】《大气压强》是第十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对大气压强的研究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运用压强、压力、水的沸点、液体密度、液体压强等内容来认识的,由“想想议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从而用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进一步学习大气压强的测量和应用。

本节大气压强的学习是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大气压强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等有广泛的意义。

【设计思想】1.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2.在教学中,按照“体验→思考→分析→探究→应用”的思路逐一展开,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大气压的特点,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3.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道”,所以,能动手做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给学生亲近感和真实感,多媒体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表准要求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知道大气有压强;·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和积极探究的精神;·认识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2.知道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三、《大气压强》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三、《大气压强》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三、《大气压强》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目标要求: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现象。

2.了解测大气压的方法,了解大气压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生活中利用气压的现象。

重点难点:大气压强的确定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大气压是由大气的产生的,又因为空气能流动,大气内部向都有压强。

著名的实验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2.科学家首先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大气压的数值就等于它支持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1标准大气压= mm水银柱=Pa合作探究1.讨论:生活生产中说明存在大气压的事例2.讨论:P87 “想想做做”,思考(1)该方法测量大气压的原理,(2)确定要测定的物理量及大气压的计算方法3.讨论:(1)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的原理(2)他是如何求出大气压的4.(1)高度和气候对大气压有何影响?(2)测大气压的水银气压计和金属气压计有何特点?5.大气压对液体的沸点有怎样的影响?6.大气压是怎样把水压进抽水机的进水管的?每课一练基础练习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

大气压强会随增大而,大气压强还与、有关,冬天的气压比夏天,晴天的气压比阴天。

2.最早较准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是国科学家,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以算出一标准大气压的值p0= =,大气压对液体的沸点有影响,高压锅就是应用了原理。

3.下列现象中,利用到了大气压强的是()A、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B、潜入深水要穿抗压潜水服C、茶壶盖留有小孔D、铁轨铺在枕木上4.下列用具或仪器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A、电话B、吸尘器C、天平D、抽水机5.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有关的是A. 茶壶盖上开小孔 B.三峡大坝旁修建船闸C.火箭升空 D.用力将钢笔中的墨水甩出6.如图14-3-1,张红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无论她怎么用力,饮料都吸不上来.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吸管有裂孔B. 大气压偏小C. 吸管太细D. 吸管插得太深7. 关于大气压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一切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强升高而降低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C、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等于高度差为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测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不能在课堂演示,主要是因为所用的物质——水银有剧毒7.把玻璃杯盛满水,用硬纸盖住,再倒过来,如图14-3-2(a),纸片能将杯中的水托住,之后,若将杯子慢慢转动,如图(b)(c),则()A.杯子刚一转动,纸片就不能将水托住 B.杯子转动到图b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C.杯子转动到图c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 D.杯子转到任何位置,纸片都能将水托住8.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如图14-3-3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A.是空的 B.有水,但不满 C.充满水 D.以上都有可能能力拓展1.大气压强无处不在,人们在生活、生产实践中也经常利用大气压来工作,请你举出两个实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大气压强》教案新部编本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大气压强》教案新部编本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大气压强》教课设计设计郧县城关一中陈约虎一、教材剖析:“大气压强”是初中物理教课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同时也是一个在平时生活、生产中有着宽泛应用的物理量。

大气的压强很简单被人们忽略,因此在教科书中安排在固体、液体压强以后,既是对压强知识的总结,也是对压强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要点观察了学生对知识的迁徙能力。

教材中要点是对大气压的丈量,既有益用固体的压强,也有益用液体的压强来丈量,同时突出大气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在新教材中更为突出了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设计丈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也突出了大气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表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二、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认识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认识大气压强产生的原由;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3.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实例.知道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工作过程4.认识气体的压强跟高度的关系.知道大气压强值可用气压计来丈量。

5.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和剖析能力;培育学生的思想能力。

(2 ) 过程与方法1.经过察看一些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2.经过一些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值很大.3.经过实验研究,领会科学研究的过程;4.感知人类对大气压强的利用.(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培育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2.经过对大气压应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经过对大气压强的认识,使学生领会大自然的奇特和美好.三、教课重难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2.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四、教课方法:发问法、剖析法、解说法、实验法、概括法等。

五、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地球四周的大气层中,气体也像液体同样没有必定的形状,拥有流动性,同时也遇到重力的作用.同学们猜想一下大气能否也像液体同样在它内部存在压强呢?学生议论并猜想2.实验演示①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

九年级物理《14.3大气压强》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14.3大气压强》教案(人教版)
学生计算
1、2、3、4、5题小组之间实行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水平
培养学生实验分析水平
培养学会生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水平
四、大气压的变化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多媒体出示)
1、大气压的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有什么规律
在课 本“想想做做”实验中,当拿着此装置 从山脚到山顶水柱的高度将怎样变化?为什么?
演示实验二:
(1) 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同学们要知道实验时,硬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吗,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九年级物理全册《14.3大气压强》教案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复备标注
二、大气压的存有
1.阅读课文前面的“?”和图3—1。读后问:大家阅读了马德堡半球实验,空气把两个铜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16匹马都很难把它们拉开。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想试一试吗?现在,我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来做一做。
A、电话B、吸尘器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天平D、抽水机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小组订正
答案展示
综合训练
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手指钩着挂钩往上拉。要用较大的力才能使吸盘脱离桌面;如果把吸盘戳个小孔,我们很轻松地就能使吸盘脱离桌面。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三、《大气压强》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三、《大气压强》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三、《大气压强》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有压强的事例;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类比和实验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精神。

3、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教具]玻璃杯、硬纸片、水、盒装饮料、马德堡半球、两用气筒、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壳鸡蛋一个、啤酒瓶、水槽、塑料挂衣钩、录像带。

[教学过程](一)启动课堂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用吸管喝饮料,当盒内的空气被吸走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看见饮料盒瘪进去。

设疑:是什么力量把饮料盒压瘪了?(板书课题)2、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先请同学们猜一猜: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

放手后,硬纸片没有掉下来!设疑:是什么力量支持着硬纸片?类比液体压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且能够流动。

空气也受到重力,而且也能够流动,我们周围是否存在大气的压强?你能举出几个实例或者做几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或否定大气压强的存在吗?(二)新课教学一、大气压强1、学生阅读课本中的马德堡半球的故事。

2、[演示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先把两个空心铜球贴在一起,用抽气筒抽出球内空气,关闭阀门,请两位大个子男生向相反方向拉两个半球。

再把阀门打开,(先问问同学们,现在谁能把这两个半球拉开)再请两位小个子女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3、同学们分组讨论现象的原因。

4、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空气受到重力并且能够流动,所以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板书该内容)5、解释现象①启动课堂中的两个实验现象原因;②演示课本图11-4的实验,并由学生思考:为什么鸡蛋会进入瓶中?二、大气压强有多大?过渡:马德堡半球实验不公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1、做演示实验,引出托里拆利实验,便于学生对托里拆利实验的理解。

九年级物理 第三节《大气压强》学案(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 第三节《大气压强》学案(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版

第三节《大气压强》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结果,记住标准大气压强的值;(3)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知识回顾: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内部向______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液体的压强还与_____有关。

2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一是液体受到____二是因为液体具有______。

3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其中ρ表示_____单位是____,h表示______单位是____。

液体压力的计算公式是_____。

情景导入:1将硬纸片平放在试管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将试管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试管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并将试管口朝向侧面,观察现象,又说明什么?2 马德堡半球实验视频。

探究新知识一大气压的存在1 分析上述两种现象可以知道大气压强确实是_____的(存在,不存在)。

大气压强通常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 现象解释在上面的现象1中没有装水时纸片上下都受到_____的做用,硬纸片由于受_____力的作用,所以掉下来,在杯内装满水后上方没有空气,而下方受到大气压向_____的作用,所以没有掉下来。

将试管口朝向侧面也没用掉下来说明大气向_____都有压强。

在马德堡半球实验视频中抽掉半球内部的___,使内部的___减小而外面大气压没变化所以将两个半球紧紧的压在一起,所以该实验也证明了_____的存在。

3交流生活中能够说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

二大气压的测量1 观察演示实验大气压托起水柱。

2 观察视频托里拆利实验取一根一端封闭的约1米长的玻璃管,在其中装满水银,用食指堵住开口的一端,倒放在水银曹里,管内水银柱下降一段后静止,用刻度尺量出管内水银面到槽内水银面的竖直高度,根据p=ρgh算出水银柱的压强即大气压的值。

这个实验的原理是: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_____,管外水银槽中水银面的上方是大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大气压强》教案新部编本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大气压强》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大气压强》教案设计郧县城关一中陈约虎一、教材分析:“大气压强”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同时也是一个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的物理量。

大气的压强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在教科书中安排在固体、液体压强之后,既是对压强知识的总结,也是对压强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重点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材中重点是对大气压的测量,既有利用固体的压强,也有利用液体的压强来测量,同时突出大气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在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设计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也突出了大气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2. 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3. 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实例.知道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工作过程4.了解气体的压强跟高度的关系.知道大气压强值可用气压计来测量。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一些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2.通过一些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值很大.3.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4.感知人类对大气压强的利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通过对大气压强的认识,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三、教学重难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2.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四、教学方法:提问法、分析法、讲解法、实验法、归纳法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中,气体也像液体一样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同时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同学们猜想一下大气是否也像液体一样在它内部存在压强呢?学生讨论并猜想2.实验演示①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

九年级物理 大气压强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 大气压强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14.3 大气压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感知到大气压强的存在。
2、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3、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4、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可由“托里拆利实验”测定。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和自主探究感知到大气压强的存在。
3.根据P87页中的“想想做做”,完成以下题目。
⑴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⑵请你根据内容简单总结测量大气压强的步骤。
⑶假如吸盘和桌面的接触面积S为8cm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80N,则吸盘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强为多少帕?
4.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87页的“演示”实验,完成以下题目。
⑴玻璃管中的水银要灌满,为什么?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和测量结果以及所采用的科学方法——转化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求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相互讨论的方式和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
2、“转化法”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的应用。
13.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
A 嘴把瓶子吸住B 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C 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 D 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
14.关于大气压的变化,以下错误的是( )
A 在不同的地方,大气压可能不同 B 在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大气压可能不同
C 离海平面越高大气压越大 D 1标准大气压=76cm水银柱,这个关系不随时间,地点改变
⑴.天气 ⑵.季节 ⑶.时辰 ⑷.地理纬度 ⑸.水陆 ⑹.地势高低
【达标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大气压强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3、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4、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
5、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我们将物理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二、课前预习
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叫做,简称;
2、著名的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该实验中管内水银柱上方为。

3、物理学把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1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 Pa。

4、是测量大气压的仪器,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

三、新课讲授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大气压强是由于产生的。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请自己动手做课本86页观察: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几个小实验。

举例
请举出我们生活中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事例:
2、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如何做的?你能否模仿这个实验?用生活中的皮碗试试看。

(二)大气压强有多大
1、你能估测大气压的值吗?请说说你的方法并和大家一起分享。

2、请说说托里拆利实验的做法(课本图14.3-3)
3、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请计算出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这样大小的大气压规定为。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本节课我的困惑是:
五、达标检测:
1、1标准大气压的值是: Pa,相当于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同一房间用托里拆利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实验启示结果依次是75.2cm、75.6cm、76.0cm。

已知一个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入了空气,另一个同学则没有将管子竖直放置,如果只有一个数据正确,它是()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
3、把装满水的杯子浸入水中,口朝下。

如图1所示那样那样抓住
杯底向上提,在杯口离开水面前,杯子露出水面的部分()
A、充满水
B、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真空
C、没有水
D、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空气
4、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
C、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D、墨水被吸进钢笔
5、如图2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下列哪种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生生变化()
A、将管倾斜
B、将玻璃管变粗
C、向水银槽中加入少量水银
D、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
6、水银曲管气压计的构造如图所示,被封闭的一端是真空的,开口的一端与大气相通。

根据图中所示的数据,这时大气压强为()
A、90厘米水银柱高
B、75厘米水银柱高
C、85厘米水银柱高
D、难以读出,因无刻度
7、房顶面积是45m2,大气作用在房顶上的压力有多大?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在把房顶压塌?
8、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多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