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7年级下册7.2《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下地理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七下地理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新课标教材《地理》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东南亚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也是学生在世界地理下册的区域地理中接触到的第一个地理区域,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在本区域的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因此本区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方法的养成,因此在教材屮的位置比较重要!(二)教材结构分析《东南亚》一节教材,介绍了东南亚地理屮具有突出特点的一些内容,其屮“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为第二课时的教学。

这两个框题教材在介绍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后,联系东南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分析了影响人口和城市分布的条件和因素,归纳出了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教材介绍了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集中的地区,为东南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东南亚众多沿海国家风景秀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

(三)课标要求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学情分析]学生对七下区域地理的学习刚刚起步,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思维;但归纳整合资料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加准确。

[教学设想]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组教材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以探究和发现为核心,以“贝贝的Email"为主线,利用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材料作为探究活动,辅助课本知识的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屮学习相应的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2《东南亚》教案(二)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2《东南亚》教案(二)
补:4分钟
教学反思:
3、记住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地 形特点2、东南亚的 地形、气候特点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3分钟(PPT
学生纠错
(红色)
学(一)“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部分内容
1、读图7.28:完成31页活动1.
2、河流与山脉的分布特征是.
3、这样的地形条件的好处是上游蕴藏丰富的 ,下游可以形成肥沃的.因此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的地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的首都主要多分布在 .
A.缅甸、老挝、越南B.老挝、柬埔寨、越南
C.泰国、老挝、越南D.越南、老挝、缅甸
2.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A.大山众多、平原少
B.多高原,山地和盆地C.多平原、少山地D.山河相间分布、南北延伸
3.马来群岛地形特点是A.地形崎岖,山 多B.火山地震多
C.多长河,水资源丰富D.平原广土壤肥沃
三:读图填空1、读“东南亚图”回答:
练:12分钟(一)填空题1:东南亚在范围上包括______半岛和______群岛两大部分.
2:东 南亚的内陆国是________,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
3、东南亚位于_____洲与_______洲,_______洋与_______洋之 间,处于“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二:选择题:1.东南亚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自东向西依次为()
4、完成32页活动2.
(二)“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部分内容
1、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是黄种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读32页图7.29华人分别占到该国的和 .
2 、读32页阅读材料《外籍华人与华侨》回答:
华人是;华侨是 ;他们对所在国和我国的经济建设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东南亚》教案共2课时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东南亚》教案共2课时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东南亚》教案共2课时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

(2)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形、气候等。

(3)掌握东南亚的物产特点,包括矿产、农产品等。

(4)了解东南亚的人文风情,包括宗教、节日、服饰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资料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包容多样性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

(2)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

(3)东南亚的物产特点。

(4)东南亚的人文风情。

2.教学难点:(1)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2)东南亚的矿产、农产品。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展示东南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谁知道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2.探究东南亚的自然环境(1)分组讨论:根据地图、资料,分析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2)小组分享: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3.探究东南亚的物产(1)展示东南亚物产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谁知道东南亚的主要矿产、农产品?(3)小组讨论:分析东南亚的物产特点。

4.探究东南亚的人文风情(1)展示东南亚人文风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谁知道东南亚的宗教、节日、服饰等特点?(3)小组讨论:分析东南亚的人文风情。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东南亚的哪些内容?(2)学生回答: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自然环境、物产、人文风情。

2.深入探究东南亚的自然环境(1)展示东南亚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谁知道东南亚的气候特点?(3)小组讨论:分析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3.深入探究东南亚的物产(1)展示东南亚农产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谁知道东南亚的主要农产品?(3)小组讨论:分析东南亚的农产品特点。

《东南亚》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地理人教七年级下册】

《东南亚》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地理人教七年级下册】

《东南亚》教案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中南半岛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河流城市分布的影响;2.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分析说明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重点】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中南半岛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河流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分析说明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二、教学策略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材重点选择了东南亚突出的地理特点进行介绍,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热带旅游胜地。

本节课为第2课时内容,主要从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热带旅游胜地两方面去讲解。

教材以“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为标题,在介绍东南亚地形特征的同时,凸显东南亚城市分布与地形特征的联系。

同时东南亚是世界重要的旅游胜地,本节课将从多要素要素分析,总结东南亚旅游特征和旅游优势条件。

本节课从东南亚风景图片和歌曲引入,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以前往沙利家乡观光为线索,串起了整个教学流程。

三、教学流程自北向南流;河流流经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河流两侧是山地,呈南北纵向分布。

【合作探究】1.从地形图中,你能找出中南半岛主要有哪些地形吗?它的地势又呈现怎样的趋势呢?2.在图中找出下列城市,并归纳出它们共同的分布特点。

3.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哪些有利条件和弊端?4.你还知道哪些坐落在河流沿岸的大城市呢?根据地图总结东南亚地形地势特征,观察城市分布特点,思考其利弊,并说出已知的河流沿岸大型城市培养学生区域分析的能力概括明确:1.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南部沿海地区多为平原地形;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地区山河相间,呈南北纵列分布;2.城市都分布在河流沿岸;3.有利于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弊端:河流水患易给城市造成损失、污水的随意排放易导致河流污染、城市生态环境恶化、过量取水会破坏流域内的水循环;4.上海、巴黎、伦敦等城市。

环节三热带施游胜地【播放视频】播放东南亚自然风光视频,感受热带景观的魅力,过渡到热带旅游胜地版块的学习。

七下7.2东南亚两课时教案

七下7.2东南亚两课时教案

《7.2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东南亚》教学设计(一)学案导引:1、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一)位置:相对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的。

纬度位置——纬度范围,绝大部分位于带。

海陆位置——“十字路口”的位置,位于洋和洋;洲和洲之间。

(二)范围:由半岛和群岛两部分组成。

东南亚共有个国家,其中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内陆国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刚刚独立不久的最年轻的国家是。

2、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3、东南亚有哪些世界著名的热带作物?它们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4、利用气温、降水图分析气候类型、气候分布、气候特点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对《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们已掌握了一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以及相应的学习能力。

在对“认识大洲”的学习中,学生们又接触了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和思路。

现在该是老师放手让学生拄着拐杖试探着自己走路的时候了。

因此,教学中切忌大包大揽。

在本节的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就相当于学生手中的拐杖,当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时,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不要因为怕孩子摔交,就一直抱在怀里。

给学生机会去探索,他才可能有所发现。

《7.2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东南亚》教学设计(二)学案导引:1、学生读图:“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独立完成以下问题。

(1)找一找东南亚都有什么河流?(2)这些河流的流向有没有共同特点?(3)这些河流的上游的在什么地方?(4)河流与山脉的分布有什么特点?(5)找一找这些河流的沿岸都有哪些大城市?2、你了解哪些有关东南亚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教学反思:采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一连串问题引导学生读图、析图、探索、发现,是本节学习中基本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模式。

教材中安排了大量图幅,每一幅图都包含了大量地地理信息,有些用直观地文字和符号表示,还有一些则需要对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后自己得出。

对图的掌握程度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是学好地理地金钥匙。

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东南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南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人口构成;2、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找出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2、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教材中有关图表、地图中的地理信息,并加以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人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分析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2、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的一般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法等【教学准备】1、东南亚地图;2、东南亚课件【教学过程】二、学导达标(25分钟)学习任务二:华人和华侨集中的地区(7分钟)四、智能测评(8分钟)教师出示测评题,提出具体的方法、时间等要求,学生独立规范完成后,师生共同矫正、补偿。

(一)连线题1.把下面的国家与其相应的首都、流经首都附近的河流分别用线连接起来:缅甸河内湄南河泰国金边红河越南万象湄公河老挝曼谷伊洛瓦底江柬埔寨仰光萨尔温江(二)读图题下图是“东南亚地区山河分布、海陆分布略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1)将下列地理事物用相应的代号填在图中正确位置: [ ]A.中南半岛 B马来群岛 C.湄公河(2)将图中代号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及其相关内容填在下面横线上:D________市,属________气候。

E________海峡,F________岛,按纬度划分,该岛位于________半球。

(3)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东南亚大河中,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_______河,从上游到下游,这条河顺序流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最后注入________海。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东南亚》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东南亚》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东南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东南亚》一课,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和旅游业等。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到地理位置、气候、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东南亚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东南亚地区距离我国较远,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东南亚有更全面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和旅游业等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和旅游业等知识;2.难点: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国家或地区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东南亚的特点;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3.准备好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地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和旅游业等知识,让学生对东南亚有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填空题、选择题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东南亚地区的气候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然后进行分享。

5.拓展(10分钟)介绍东南亚地区的文化特色,如饮食、服饰、节日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东南亚。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东南亚》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有: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国家、东南亚的民族与文化、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东南亚的经济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东南亚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东南亚有一定的了解,如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等。

但学生对东南亚的国家、民族、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东南亚的这些方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国家、民族、文化、自然环境和经济等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国家、民族、文化、自然环境和经济等情况。

2.难点:东南亚的国家、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东南亚的情况。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素材。

2.教学PPT。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素材,引导学生回顾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东南亚的国家、民族、文化、自然环境和经济等情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

3.操练(15分钟)针对呈现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如:东南亚有哪些国家?它们的特点是什么?东南亚的民族文化有哪些?等等。

通过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以及主要城市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对东南亚的基本概述,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东南亚各个国家的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的其他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生动、具体的实例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掌握东南亚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主要城市;3.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东南亚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主要城市;3.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东南亚的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2.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国家为例,讲解东南亚的地理特点;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东南亚的了解和看法;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东南亚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3.教学PPT;4.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南亚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亚洲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展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主要城市等内容,让学生对东南亚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PPT演示,回答问题。

例如:“东南亚的气候特点有哪些?”“东南亚的自然资源有哪些?”等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东南亚的了解和看法。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5.拓展(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关于东南亚的趣味性知识,如东南亚的特色美食、旅游景点等,激发学生对东南亚的兴趣。

7.2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7.2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 东南亚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东南亚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东南亚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东南亚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东南亚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东南亚国家进行分析。
- 亚洲东南部
- 中南半岛、马来群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② 气候特点
-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③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 石油、天然气、橡胶、棕榈油等
- 农业、林业、矿业、旅游业
- 泰国、越南等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 评估学生对东南亚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 评价学生对东南亚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 评估各小组的讨论组织和协作情况,是否有明确的分工和有效的沟通。
- 评价各小组对东南亚主题的深入程度,是否能够全面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授、讨论、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讲授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需要配合其他教学方法,以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参与。讨论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但在组织讨论时,我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确保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则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素养,但在实施过程中,我需要确保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避免过于理论化的讨论。

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东南亚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东南亚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1.(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中南半岛的地地势高低能够影响到河流的流向,现在反过来想想,如果知道了河流的流向能不能推断地势的高低呢?
2.请大家打开教材P26,认真阅读教材圈划重点,完成学案的9、10、11题。
3.讲解学案9、10题的过程:
(1)核对第10题答案后,教师解释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最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P27活动题。
东南亚
课题:东南亚(二)
第2课时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2)学会分析某一地区的旅游资源及其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华人、华侨对东南亚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2)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家乡的旅游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河流与城市分布的特点。
2.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东南亚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学会分析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三、主要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四、教学实施时间:
2014年2月 日 星期
五、教学组织过程:
【教学导入】
(合作复习导入)PPT展示上节课重点知识。
【教学过程】
(2)(PPT展示栋哪呀旅游景点的图片)请大家看看前面的景区是属于东南亚那个国家的。
4.PPT展示以下问题:
5.核对11题答案。
陈毅元帅在写给缅甸朋友的诗中说道的“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这表明了东南亚与我国是山水相连,在距离上十非常近的。谁知道这里的“江”应该指的是那一条江?(伊洛瓦底江)
6.完成当堂训练中的9、10、11题和课件中展示的有关东南亚旅游业的习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和地区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地理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掌握。

但对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知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理解东南亚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和地区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和地区。

2.难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料。

2.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

3.学生分组名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南亚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和教学资料,呈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和地区等内容。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的特色产业和旅游资源。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资料,回答问题。

如: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东南亚的主要自然资源有哪些?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加深对东南亚地理特点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七章第二节 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七章第二节 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

《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图分析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地势特点。

读图了解中南半岛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了解中南半岛上的河流分布情况。

了解东南亚充满热带气息的自然风光。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华人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没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利用地图分析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资料归纳、教师讲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赠缅甸友人陈毅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

“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形容的是哪里的自然地貌?(东南亚)出示图片: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这两处景点位于哪个地区?(东南亚)今天,我们来了解东南亚的地形地势与独具特色的热带旅游风光。

二、新课学习(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1.中南半岛地形与地势特点用笔描绘出中南半岛上的主要山脉与河流。

(如图)归纳中南半岛地形与地势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活动:以中南半岛为例,认识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说出它们流向的共同特点。

自北向南流,上游流经山区,在深山峡谷中穿行。

2.河流活动:读图指出其中发源于我国的河流。

在东南亚的名称在中国的名称伊洛瓦底→江独龙江萨尔温江→怒江湄公河→澜沧江红河→元江3.城市分布活动:(2)找出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看看它们附近的及所在国家。

将查找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城市名称附近大河名称所在国家名称河内红河越南金边湄公河柬埔寨万象湄公河老挝曼谷湄南河泰国仰光伊洛瓦底江缅甸归纳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东南亚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东南亚包括哪两大部分,为什么称东南亚为“十字路口”?
2.东南亚有哪两种热带气候,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
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南亚位置、气候的基础上,这节课继续学习东南亚的地形和居民。

[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东南亚的河流众多,请同学们在图中依次找出: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2.提出问题:
(1)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
(2)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代表什么地形?
(3)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
3.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讲评,得出结论。

(1)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称为怒江。

(2)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表示山脉和高原。

(3)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的特点是:南北纵列,山河相间。

请同学回顾复述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诗略)。

4.提出问题:继续读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思考:
(1)这些河流上、下游的地形有何差异?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何处,为什么?
5.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1)这些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

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如下表所示的几个东南亚大城市:
因为河流沿岸的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同东南亚情况相似,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特别集中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上(如我国长江沿线的重庆、武汉、宜宾、上海等城市),这是世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板书: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6.承接过渡: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有5亿人生活在东南亚,
绝大多数属黄种人,其中华人和华侨占了相当的比例,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板书:四、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7.学生朗读:阅读材料“外籍华人与华侨”,了解华人和华侨的区别(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了解华人和华侨的祖先在解放前由中国的广东、福建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的历史。

华人和华侨对所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们应当学习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

8.课件展示:图7.29“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比重”和“吉隆坡唐人街”等相关图片,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9.课件展示:图7.30“东南亚的旅游胜地”,东南亚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特别是近些年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使东南亚的旅游业迅速发展。

在我国,“新马泰”已成为国际旅游热线之一。

[课堂小结]
课件展示:本课知识要点与检测,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归纳小结。

第二节知识要点与检测
板书设计
三、山河相间和城市分布
1.地形特点:山河相间、南北纵列
2.城市分布: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四、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1.华人、华侨
2.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活动与探究
1.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是世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试分析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与弊。

(提示:可从城市用地、水源、水运、环境保护、安全性等方面考虑)
2.请你作一次导游,安排东南亚之行,选择旅游线路,说出经过的国家和城市,描述可能见到的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