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精编版
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修辞手法
![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3924d9a98271fe910ef9e0.png)
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8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夸张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是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两者有相似点。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是、变成等。
如:桂林的山水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你是风儿我是沙\ 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变成了一张灰色的布。
比喻的作用:将所描写的事物写得形象生动2.拟人:把物当做人来描写,使得事物具有了人的特点,赋予了事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和动作等。
如:冬天过去了,春天羞答答地向我们走来。
拟人的作用是:使事物描写生动。
3.夸张:包括对事物的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
如:课室里安静得连掉下一根针都能听得到。
(夸大)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
(夸大)他觉得广州就是一巴掌大的一块地方。
(缩小)夸张的作用:增强气势,表达强烈情感。
4.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并排组成。
如:公园的花开了,有的……有的……有的……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排比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5.设问:自问自答如:这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骨气。
设问的作用是引人注意,引发思考。
6.反问:反问语气,答案就在问句里。
如:这件事情难道是这样吗?这件事情难道不是这样吗?反问的作用:(1)用肯定的语气表否定;(2)用否定的语气表肯定7.对偶:上下句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结构相同,俗称“对对子”。
对偶运用最多的是诗歌、对联8.借代: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示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替代。
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盯着你。
红鼻子今天没来上学。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66ca5d03d8ce2f0166234b.png)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
作用: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形象。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作用: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形象。
3、夸张:对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作用: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例句: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4、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作用:加强语言气势5、设问:有问有答作用: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例句: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6、反问:只问不答作用:只问不答、答在其中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例句:1. 难道我会不知道?(表达的意思为:我是知道的。
)7、反复: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作用:加强语言气势例: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8、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或相近,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常出现在"五言"或"七言"古诗中,类似于对联。
例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作用:节奏感强,语言美。
9、反复重复某个词句强调某个意思或感情10、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用跟他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替代作用: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形象。
例:巾帼不让须眉巾帼借代女人,须眉借代男人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拟人句有三个特点:(1)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2)不能出现比喻词;(3)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名称词语。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中“菊花”怎么能“频频点头”呢?这里显然把菊花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春天来了,柳条随风摆动,像少女的秀发。
小学常修辞手法有哪些
![小学常修辞手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95509a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8.png)
小学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 排比: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句子或词组用相同的句式、词序、并列结构来表
示。
2. 比喻:把不相关的事物比作相似的事物来形象地描述。
3. 拟人:把事物比作人来描述。
4. 成语:常用的俗语、成语、谚语来描述。
5. 对仗:把两个对应的词语或句子放在一起来表示对比关系。
这些手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思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习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句式讲解.docx
![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句式讲解.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26edd5e81c758f5f71f6775.png)
小学主要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 a. 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 a. 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 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 似乎在对你微笑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 a. 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例句: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例句: a. 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b.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c.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练习: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小学语文知识:13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知识:13种常用的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fa270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0.png)
小学语文知识:13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小学需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修辞手法,下面进行逐一介绍:
1.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
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6.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7.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8.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9.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10.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1.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2.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3.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小学8种常考修辞手法详解
![小学8种常考修辞手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7c40210f242336c1fb95e4a.png)
小学8种常考修辞手法详解▣比喻的三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拟人▣什么是拟人?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一定要注意:对某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毫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夸张的种类(1)扩大夸张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2)缩小夸张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如: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夸张的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典型例句(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排比▣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典型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街上的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小学学的修辞方法
![小学学的修辞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deaa4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c.png)
小学学的修辞方法
小学生学习修辞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以下是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方法:
1. 比喻:用一个与所要表达的事物相似的事物或形象进行比较,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他像一只兔子一样跑得飞快。
”
2.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以人的特征和行为,增添形象性和生动感。
例如:“树叶害羞地低下了头。
”
3. 夸张:对事物或现象进行夸大处理,以达到强调或引起注意的效果。
例如:“他拿了一大堆糖果。
”
4. 对比:通过对比两种事物的相同点和差异,突出一方的优势或特点。
例如:“他虽然个子小,但是力气很大。
”
5. 排比:把同类的事物或概念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增加词句的节奏感和力度。
例如:“学习是快乐的,阅读是快乐的,写作也是快乐的。
”
6. 反问:用问句的形式表达观点或提出问题,使文章更加引人思考。
例如:“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太阳更亮的东西吗?”
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修辞方法,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更好的提高。
小学必会的6种修辞手法
![小学必会的6种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f4e97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e.png)
小学必会的6种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从小学开始就在接触的语文知识,下面是YJBYS店铺搜索整理的6种小学必会的修辞手法,欢迎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
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
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
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
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
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例句:语文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
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6种修辞手法是小学语文的基本,熟练掌握不仅对作文有好处,对语文阅读也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要想在作文上有进一步的提高,还需大量的阅读和练习,加上科学的方法。
【2016年小学必会的6种修辞手法】。
详解小学8种常考修辞手法
![详解小学8种常考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09d0a5f111f18582d05a46.png)
小学8种常考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小学语文常用必学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比喻▣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比喻的三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拟人▣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判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的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事物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舞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夸张▣什么是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归类汇总清晰版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归类汇总清晰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bbbf2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5.png)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归类汇总清晰版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归类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对偶、反复、双关、反语、借代等。
1、比喻:即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本体、比喻词、喻体。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甲像乙例如:香港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
小姑娘美得犹如一朵花。
(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暗喻——甲是乙例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是、成为)借喻——甲代乙例如:我看见母亲的鬓角又添了一些银丝。
注意:A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二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B作为喻体的食物必须通俗浅显,使人易懂、易理解。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感化: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言语生动形象。
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的入睡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是一种“言过其实”的表述方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XXX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XXX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子、特征、感化、程度等加以缩小。
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
![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f7a61c69eae009591bec52.png)
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本体”+“比喻词”(像、仿佛、似乎、如同、好比、变成、是)+“喻体
改为比喻句,主要是体现在名词上。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
例如“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睡了”
改为拟人句,主要是体现在动词上。
3、反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目的在于加强语气。
例句“这比山还高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
4、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绝对不会!”
5、夸张:为了表达需要,故意把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夸大或缩小,突出印象。
“飞流直下三千尺”“王若飞同志被关在巴掌大的铁牢里。
”
6、排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连在一起的句子叫排比句。
中间用分号或逗号。
如:他们唱得那样高兴,跳得那样欢心。
7、对偶:也叫做对子或对仗,包括对联、对句等。
用词性一致,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8、比喻与拟人的区别:
A、小鸟像歌唱家在尽情歌唱。
(比喻)
B、小鸟在尽情歌唱。
(拟人)。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01aba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7.png)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和反问等。
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比喻句有三部分构成,被比喻的事物叫做本体;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叫做喻体,使本体与喻体发生相比关系的词叫做比喻词。
比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喻,比喻词是“像、好像、好似、犹如”等;另一种是暗喻,所用的比喻词是“是、成了”。
拟人是把非人的事物当作人来写,将它们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
通过拟人手法的运用,不会说话的动植物也变得像人一样有感情了。
夸张是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以加强说话的力量。
夸张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夸大,例如: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一抖;第二种形式是夸小,例如:这个房间只有巴掌大;第三种形式是提前夸张,例如:天太热,饭还没入口,人就饱了。
排比句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联系密切的句子组合在一起构成的一种修辞手法。
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引人思考的一种修辞手法。
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详解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7d7642c9b6648d7c1c7464a.png)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详解(附常见类型)修辞手法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1、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和气势。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自问自答。
6、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
10、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今天陈老师就讲一讲其中四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和夸张1 、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
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注: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①他的性格像母亲。
——同类事物做比较②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
——表示猜测③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
——词的比喻义4、比喻的目的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
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小学生常用修辞手法
![小学生常用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d150bd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9.png)
2、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 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 人的动作。 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 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 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般 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
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 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
8、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拟人 )
9、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拟人) 10、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夸张 ) 11、如果说爱是三月淅沥的春风,感恩就 是小草吐露的新绿;如果说爱是初夏生机 的日光,感恩就是材木成长的浓绿;如果 说爱是冬日洁白的雪花,感恩就是颗粒饱 满的小麦。( 排比 )
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 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 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 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
构成。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 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 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 (似的)、仿佛、是、成了”等。例: 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 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例:我能被风吓倒吗
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 头来。( 拟人)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 ) 3、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 考着什么。(拟人)
4、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比喻) 5、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 孩子们。(设问) 6、骆驼是沙漠之舟。( 比喻) 7、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反问)
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 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 或缩小来描述。
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 炼身体。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8e00d55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d.png)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篇: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按照句子的用途和语气,一般把句子分为四种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1、陈述句:告诉别人一件事情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1)我们在上小学。
(2)我家村东头有一口古井。
(3)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2、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例:(1)谁能回答这个问题?(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3)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呢?例(2)和例(3)是一种特殊的疑问句,答案就在句子中,不需要回答,叫做反问句。
3、祈使句:向别人提出要求或表示命令、禁止、劝阻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或句号。
例:A、请不要说话。
B、禁止在此倒垃圾!4、感叹句:表示一种强烈的感情,如赞叹、喜欢、讨厌、害怕、悲伤、愤怒等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例:A、多么美啊!(赞叹)B、真讨厌!(讨厌)例如:(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这里的风景真是太美了!(3)申奥我们成功了!练习一、用线条把相对应的句子连起来。
陈述句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疑问句这里的景色真美啊!祈使句请你别出去。
感叹句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二、朗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出语气。
在括号里填上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1、孙敬修爷爷讲的故事有声有色。
2、他问得这样天真,把大众人都逗乐了。
()3、我们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多么幸福啊!()4、这么多的钱都捐上吗?()5、请你们收下吧!()6、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7、谁有办法称出这头大象的体重?()8、妈妈在午睡,请你们轻声说话。
()9、你怎么不敢跟我比?()10、请大家爱护花草树木。
()三、写出下列句子的名称。
1、阳光下,白雪亮晶晶的,让人睁不开眼。
()2、他什么时候走过来了?()3、弟弟真能干呀!()4、请你把门关上。
()5、难道我说的不对吗?6、两只黄鹂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
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和句式讲解
![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和句式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e23a9bb2b160b4e777fcf77.png)
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和句式讲解小学主要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a.落叶随着风上下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a.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答复。
即自问自答。
例句: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例句:a.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b.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c.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练习:指出以下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
![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0ef9609b89680202d8251b.png)
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1、比喻2、比拟3、借代4、夸张5、对偶6、排比7、反问8、设问1、比喻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就是抓住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明显,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等。
例如: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有:“是”、“变成”、“成了”、“变为”等。
例如:十个被鲜血浸泡的手指头肿得变成了大熊掌。
借喻:只出现喻体,没有比喻词,本体也不出现。
例如: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
(蓬草 = 凌乱的头发 )注意两点:(1)有些句子用了“像”“好像”一类的次,并不表示打比方,二十表示估量或者比较的意思,这类句子不是比喻句。
如:刚才的铃声好像谁也没有听见。
她的相貌长得好像他妈妈。
(2)本体喻体之间必须有所相似,但不能是同一类事物。
如:这顶帽子真像昨天商场门口挂的那顶。
比喻的作用是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2、比拟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比拟的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比拟分为:拟人、拟物①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要有人的动作、表情、语言。
例如:1、蜜蜂引路! 2、风翻开了书! 3、花儿随风舞蹈。
4、小狗伸了一个懒腰。
(不需要讲)②拟物。
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赋予他们物的表现和状态。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
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借代分为:特征代本体、专名代本体、具体代抽象、局部代整体①特征代本体: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a.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例句: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例句:a.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b.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c.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2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 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
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2)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3)排比。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4)反问。
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5)设问。
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6)拟人。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比拟。
(7))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8)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