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合集下载

沪科版(2012)初中数学七上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案

沪科版(2012)初中数学七上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案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材分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是沪科版七年级(上)5.3节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据分析、处理、描述等方法。

在巩固前两个学段学习条形统计图、折现统计图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了扇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图的画法,再根据不同的情景特征和数据特点,让学生合理地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

这种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利于学生强化、完善统计图表的相关知识,完善相应的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种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图去分析解决问题,是对学生能力的更高要求,也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由于有前面知识的铺垫,初一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应该不大。

内容分析:教材从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出发,提供学生进行观察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对于收集来的数据,在进行整理之后,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进而获取相关有用的信息。

本节课内容既是对数据整理知识的延续,也为后面学习统计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实例进一步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和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2、能根据不同问题正确地作出统计图。

(二)能力目标通过比较,进一步了解三种统计图特点,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了解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其学好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重点:三种统计图特点的认识,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教学难点:用复式统计图描述多组同类数据。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问题法、观察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学环节:旧知回顾-问题探究-巩固提升-知识盘点-课后练兵教学流程:一、旧知回顾多媒体:出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师生合作回顾三种统计图的画法和特点,为后面内容的教学进行铺垫。

(设计意图:本节课虽然是一节新授课,但是相关的内容学生在小学阶段和本章的前两节当中已经了解,本节课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强化和提升。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共38张PPT)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共38张PPT)

年份
新课教学
我们展示了三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 图、扇形统计图.它们在描述数据上有各自的优势: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27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3705375701
30138
23344
11146 8039
15581
高中
初中
小学
其他
受教育程度
1990年第四次 2000年第五次
哪种方法效果好?好在哪里?
在直观的看到每10万人受教育程度的分布外, 还可以清楚把1990年的情况与2000年的情况作对 比,这个复式图能更好的展示数据!
问题1
建校以来,我校每学年的在校生人数一直 呈递增趋势,1956-1957学年只有515人,19661967学年增长到830人,1976-1977学年增长到 1036人,1986-1987学年增长到1407人,19961997学年增长到2680人,2002-2003学年达到2938 人。
户数
比较三种图的优势
图5-7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92
1994
1996
1998
年份
喜欢看的节目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片 动画
新闻
体育
剧 影视
音乐舞蹈
节目
扇形统计图
2000
2002
综艺
科教
户数 占的比例
占的百分率
200 160 120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设计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设计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是统计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够通过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描述。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但统计学知识相对较为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统计图的认知和绘制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统计图去观察、分析和描述数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通过统计图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绘制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2.难点:通过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描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对统计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任务驱动法:设置不同类型的任务,引导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数据,用于课堂讲解和练习。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统计图的相关教具,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学校运动会成绩,引入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统计图,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统计图,并解释统计图中的信息。

4.巩固(10分钟)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1附教学反思

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1附教学反思

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1.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及其性能,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灵活地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重点、难点) 2.培养综合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学习统计知识中的具体作用.一、情境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三种统计图的作用,三种统计图的能力可谓是“各有千秋”,实际上我们在选择统计图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它们的特点,你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统计图的合理选择【类型一】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新区四月份第一周连续七天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分别为:118,96,60,82,56,69,86.则这七天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最适合用哪种统计图描述( )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以上都不对解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可得: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这七天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最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故选C.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选择,此题根据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来判断.【类型二】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绘图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举行植物标本制作比赛,结果统计如下表: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活动小组共有学生多少人?(2)制作标本数在6个及以上的人数占小组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3)根据统计表制作一个形象的统计图.解析:(1)把表中的人数加起来即可;(2)制作标本数在6个及以上的人数在全组人数中所占百分比=制作标本数在6个及以上的人数÷小组总人数×100%;(3)由表画出条形统计图即可.解:(1)该组共有学生1+2+4+3+2=12(人);(2)制作标本数在6个及以上的人数在全组人数中所百分比:(4+3+2)÷12×100%=75%;(3)根据题意可知,此类情况最适合条形统计图表示(如下图).方法总结: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探究点二:复式统计图 【类型一】复式折线统计图两辆汽车行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下表,观察其中的规律,填写下表.。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学会选择、处理数字信息,并做出合理的推断和猜测.【过程与方法】掌握用图形准确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操作、推理、想象、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统计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难点】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及体会统计、决策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报纸、杂志及电视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统计图,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统计图的选择.问题展示:小华对2001年~2011年同学家中有无电视机及近一年来同学在家看电视的情况,对同年级两个班的100名同学做了问卷调查,得到如下两个方面的数据:展示:调查项目1年份200120032005200720092011家庭数203256708894展示:调查项目2近一年中每周看电视的时间看电视4h以下4h~8h8h以上的时间人数364816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种不同的统计图,它们的特点是我们选择统计图处理数据的依据.对于调查项目1,若想表示各年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户数,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合适?生: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应选择条形统计图.师:(展示条形统计图)从这个条形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师:对于调查项目1,要想让别人通过统计图很快地了解不同时期拥有电视机户数的增长情况,选择什么统计图合适?生: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合适.师:展示折线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呢?生:逐年增长.师:哪一时间段增长较快,反映什么现象?学生回答.师:对于调查项目2,用怎样的统计图较合适?生: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率及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选择扇形统计图合适.师:常用的三种统计图,它们各自的特点也就是它们在描述数据上的优势,它们是我们选择统计图处理数据的依据.二、巩固新知问题1:某报对本市特色在市民中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市民对城市特色的评价.特色认可人数的百分率现代气息22%传统风格10%现代与传统兼容18%特色不突出46%无特色4%你选用哪种统计图描述上述数据?绘制统计图,并与同学交流你选择的理由.学生思考、画图、展示、分析.教师巡视、指导.问题2:2000年、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中,都对每10万人中受教育程度的人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每10万人中受教育程度的人数统计表受教育程度人数时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其他间2000年第五次361111146339613570115581 2010年第六次893014032387882679911451(1)小王用两幅条形统计图比较两次普查各种受教育的程度的情况,如图1.(2)小李用一幅条形统计图比较两次普查各种受教育程度的情况,如图2.师:哪种方法效果好?好在哪里?学生发表看法.师:小李的统计图称为复式统计图,用来表示多组同类数据,比用两幅统计图表示数据更直观、更易于比较.三、课堂小结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生:我们学习了统计图的特点、统计图的选择,知道了统计图的选择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来确定.。

2015年秋季新版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导学案

2015年秋季新版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导学案

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学前温故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新课早知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事物的绝对数量.2.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下列数据:解:3.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4.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下列数据:解:5.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1.选择条形图描述数据【例1】月群中学为了解2011届初中毕业学生体能素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下表是该校九年级(1)班在体能素质测试中的得分表(分数以整分计,满分30分,18分以下为不21~23分解:如图.点拨:当数据之间彼此独立时,我们应选条形统计图;当给出的数据是整体的百分比时,这时作扇形图比较方便,但当涉及多个对象比较数据时,适宜条形图.2.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例2】2011年4月11日《文汇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上海自愿报名去西部地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已达3600多人,其中硕士、博士占4%,本科生占79%,大专生占13%,根据上述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表示这些人员的学历分布情况.解:点拨:扇形统计图中各扇形表示的百分比之和应为1.1.为描述我市城区某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一般选用().A.条形图B.扇形图C.折线图D.以上均可答案:C2.某班共有学生50人,在统计同学们所喜爱的学科时,得到如下数据:语文30人,数学40人,英语45人,物理35人,用统计图表示这组数据宜用().A.扇形统计图B.条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上述方法均可以解析:本题是表示所喜爱学科的具体人数,只有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所以应选B.答案:B3.在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截止8月17日获得金牌前五名的国家的奖牌情况是中国35枚、美国19枚、英国11枚、德国9枚、澳大利亚8枚,此时中国已经超出上届奥运会3枚金牌,为了清楚地表示出五个国家获得金牌的数目,应该制作的统计图是().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以上均可答案:A4.用__________统计图,反映某学生从6岁到12岁每年一次体检的视力情况;用__________统计图,反映某市五个区的占地面积与全市总面积的对比情况;用__________统计图,反映某班40名同学穿鞋的码数.解析:体现视力的变化情况时用折线图;比较部分面积占总体面积的对比情况时用扇形统计图;统计各鞋码数量的多少时用条形统计图.答案:折线扇形条形5.为了更清楚地反映某同学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情况,护士最好绘制__________统计图来反映比较直观.答案:折线6.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下列数据:对某城市家庭人口数的一次统计结果表明:2口人家占23%,3口人家占42%,4口人家占21%,5口人家占9%,6口人家占3%,其他占2%.解:采用扇形统计图,如图.。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学案1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学案1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学习目标:1.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或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取相关信息;2.由给出的条件制作出条形统计图或复式折线统计图;3.能根据调查的目的和数据的性质恰当地选择适宜的统计图;4.知道各种统计图的作用和局限性。

重点: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或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取相关信息。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知识要点:复式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一学:阅读教材,解决下面的内容:1.如图是某校两个班的同学在一次体育课的活动工程统计图:〔1〕这是统计图;〔2〕班踢足球的人数多,班打排球的人数多;〔3〕工程的人数两个班是一样多;〔4〕工程的人数两个班都较少。

复式折线统计图学一学:阅读教材,解决下面的问题: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1.如图是某城市甲、乙两家商店某年各月销售电视机的折线图:〔1〕这是 统计图;〔2〕甲、乙两家商店销售量最多的月份是 ,最少的月份是 ;〔3〕甲、乙两家商店这一年销售量的共同趋势是 ; 〔4〕这一年中 月两家的销售量是一样的;〔5〕 季度甲商店的销售量低于乙商店的销售量,但甲商店的店主可能采取了 等这些有力的促销措施使得 季度甲商店的销售量高于乙商店的销售量。

议一议:阅读教材,解决下面的问题:【归纳总结】各种统计图的长处:1.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 ;2.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 ;3. 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4.复式统计图能清楚地 。

所以我们在应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时,要根据 恰当地选择适宜的统计图。

选一选 % 2003~2007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粮食产量 比上年增长 43071 44347 48412 49000 4874538000 40000 42000 44000 46000 48000 50000 52000 520 25 -51.〔安徽省中考题〕如图是我国2003~2007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的统计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这5年中,我国粮食产量先增后减B.后4年中,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C.这5年中,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大D.后4年中,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小合作探究——不议不讲互动探究:1.嘉禾花灯剧目丰富,根据老艺人口述记录的传统花灯剧目中,大戏有59个,中型戏33个,小戏40个,此外还有对子调40个。

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共12张PPT)

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共12张PPT)
0
20
40
60
80
100
课程讲授
1 统计图的选择
问题1:根据下面三种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完成下面的 问题.
1957 1974 1987 1999 2025 2050
世界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图
人口/亿
100
908070605040
30
20
10
0
年份
2050世界人口分布预测图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拉丁美洲及 加勒比地区 亚洲
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要点
1.统计图的选择 2.容易让人产生错觉的统计图
新知导入
想一想:观察下图中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是某年某家报纸公布的反应人口情况的 据.看一看这份报纸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2050 2025 1999 1987 1974 1957
课程讲授
1 统计图的选择
两个统计图中的数学成绩是一样的!
解:(1)图①给人的感觉是小明的进步较大,而图②给人的 感觉比较平稳,说明小明的进步不是很大.
(2)若小明想向他的父母说明他的数学成绩的提高情况, 他将向父母展示图①,因为图①反映小明数学成绩的提高比 较明显.
随堂练习
1.下列统计图能够显示数据变化趋势的是( C )
统计图的选择
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同一事物在不 同时期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 所占的百分比及之间的大小关系.
A.条形图 B.扇形图 C.折线图 D.直方图
随堂练习
2.想表示某种品牌奶粉中蛋白质、钙、维生素、糖、其

秋七年级数学上册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设计新版沪科版

秋七年级数学上册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设计新版沪科版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学会选择、处理数字信息,并做出合理的推断和猜测.【过程与方法】掌握用图形准确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操作、推理、想象、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统计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难点】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及体会统计、决策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报纸、杂志及电视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统计图,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统计图的选择.问题展示:小华对2001年~2011年同学家中有无电视机及近一年来同学在家看电视的情况,对同年级两个班的100名同学做了问卷调查,得到如下两个方面的数据:展示:调查项目194展示:调查项目2 近一年中每周看电视的时间8以16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种不同的统计图,它们的特点是我们选择统计图处理数据的依据.对于调查项目1,若想表示各年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户数,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合适?生: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应选择条形统计图. 师:(展示条形统计图)从这个条形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师:对于调查项目1,要想让别人通过统计图很快地了解不同时期拥有电视机户数的增长情况,选择什么统计图合适?生: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合适.师:展示折线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呢?生:逐年增长.师:哪一时间段增长较快,反映什么现象?学生回答.师:对于调查项目2,用怎样的统计图较合适?生: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率及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选择扇形统计图合适.师:常用的三种统计图,它们各自的特点也就是它们在描述数据上的优势,它们是我们选择统计图处理数据的依据.二、巩固新知问题1:某报对本市特色在市民中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市民对城市特色的评价.认可人数的百分22%10%18%46%4%你选用哪种统计图描述上述数据?绘制统计图,并与同学交流你选择的理由.学生思考、画图、展示、分析.教师巡视、指导.问题2:2000年、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中,都对每10万人中受教育程度的人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 每10万人中受教育程度的人数统计表其1558111451(1)小王用两幅条形统计图比较两次普查各种受教育的程度的情况,如图1.(2)小李用一幅条形统计图比较两次普查各种受教育程度的情况,如图2.师:哪种方法效果好?好在哪里?学生发表看法.师:小李的统计图称为复式统计图,用来表示多组同类数据,比用两幅统计图表示数据更直观、更易于比较.三、课堂小结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生:我们学习了统计图的特点、统计图的选择,知道了统计图的选择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来确定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七年级数学上册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精品导学案 (新版)沪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精品导学案 (新版)沪科版

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学前温故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新课早知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事物的绝对数量.2.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下列数据:几种家禽及鸟的孵化期统计表鹅鸭鸡鸽子火鸡天数30天30天21天16天26天解:采用条形统计图,如图.3.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4.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下列数据:1949年以来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情况表年份/年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人口/亿 5.94 6.95 10.08 11.34 12.95 13.71 解:采用折线统计图,如图.5.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1.选择条形图描述数据【例1】月群中学为了解2011届初中毕业学生体能素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下表是该校九年级(1)班在体能素质测试中的得分表(分数以整分计,满分30分,18分以下为不合格,24~30分为优秀).分数段18分以下18~20分21~23分24~26分27~29分30分人数/个 4 7 18 12 8 1解:如图.点拨:当数据之间彼此独立时,我们应选条形统计图;当给出的数据是整体的百分比时,这时作扇形图比较方便,但当涉及多个对象比较数据时,适宜条形图.2.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例2】 2011年4月11日《文汇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上海自愿报名去西部地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已达3600多人,其中硕士、博士占4%,本科生占79%,大专生占13%,根据上述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表示这些人员的学历分布情况.解:点拨:扇形统计图中各扇形表示的百分比之和应为1.1.为描述我市城区某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一般选用( ).A.条形图B.扇形图C.折线图D.以上均可答案:C2.某班共有学生50人,在统计同学们所喜爱的学科时,得到如下数据:语文30人,数学40人,英语45人,物理35人,用统计图表示这组数据宜用( ).A.扇形统计图B.条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上述方法均可以解析:本题是表示所喜爱学科的具体人数,只有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所以应选B.答案:B3.在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截止8月17日获得金牌前五名的国家的奖牌情况是中国35枚、美国19枚、英国11枚、德国9枚、澳大利亚8枚,此时中国已经超出上届奥运会3枚金牌,为了清楚地表示出五个国家获得金牌的数目,应该制作的统计图是(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以上均可答案:A4.用__________统计图,反映某学生从6岁到12岁每年一次体检的视力情况;用__________统计图,反映某市五个区的占地面积与全市总面积的对比情况;用__________统计图,反映某班40名同学穿鞋的码数.解析:体现视力的变化情况时用折线图;比较部分面积占总体面积的对比情况时用扇形统计图;统计各鞋码数量的多少时用条形统计图.答案:折线扇形条形5.为了更清楚地反映某同学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情况,护士最好绘制__________统计图来反映比较直观.答案:折线6.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下列数据:对某城市家庭人口数的一次统计结果表明:2口人家占23%,3口人家占42%,4口人家占21%,5口人家占9%,6口人家占3%,其他占2%.解:采用扇形统计图,如图.。

2024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课件)

2024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课件)
要清楚的表示出事物的绝对数量,则选用条形 统计图. 要清楚的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则选用 折线 统计图. 要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则选用 扇形 统计图.
典例精析
1. 要反映某市一周大气中 PM2.5 的含量变化情况,宜
采用( B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频数直方图
2 复式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

分占总体的百分率

数 据

统计图的选择

统计图的应用
复式条形 统计图
1. 我校一位同学从 2024 年元月 1 号开始每天记录 当天的最低气温,然后绘成统计图,为了直观反映 气温的变化情况,他应选择 ( C )
A. 扇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
B. 条形统计图 D. 以上都合适
第 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七年级上册数学(沪科版)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场景,能根据具 体的问题灵活选择恰当的统计图统计数据.
2. 培养综合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能力,体会数字刻画 现实世界的便利性.
重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难点:根据具体的问题灵活选择恰当的统计图统计数据
2. 在计算机上,为了让使用者清楚直观地看出磁盘
的“已用空间”和“可用空间”占整个磁盘的百分
比,使用的统计图是 ( A )
A. 扇形统计图
B. 条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
D. 以上都合适
3. 为直观的反映某城市一天中各月份的降水量,一 般用 条形 统计图;若直观地反映某城市中一年中 各月份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般用 折线 统计图.

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用条形图和折线图描述数据的方法;3.能够分析和解读统计图。

二、教学重点1.理解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用条形图和折线图描述数据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能够分析和解读统计图。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演示法;3.实验法;4.课堂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一组数据,引发学生对数据的探究和思考。

例如:姓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张三90 80 85 88 93李四85 92 78 70 87王五88 85 90 93 78让学生思考如何更直观地表现这些数据。

2. 讲解统计图的概念讲解什么是统计图,统计图有哪些作用,以及常用的两种统计图:条形图和折线图。

3. 条形图的制作及分析1.在黑板上画出一张条形图,并讲解各部分的含义。

2.让学生通过给定的数据制作自己的条形图,并分析图形所表现的数据信息。

4. 折线图的制作及分析1.在黑板上画出一张折线图,并讲解各部分的含义。

2.让学生通过给定的数据制作自己的折线图,并分析图形所表现的数据信息。

5. 统计图的分析和解读以一组给定的统计图为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对图形所表现的数据信息进行总结。

六、教学效果评估1.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练习制作条形图和折线图;2.对学生在分析和解读统计图方面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

七、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1.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第三节;2.《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董柏华,张苏华)。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统计图的概念和使用还存在一些模糊和不清楚的地方。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方法。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设计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设计
4.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评价等过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据敏感性和数据意识。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数据信息,认识到数据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客观分析问题的态度,提高学生的证据意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协作。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统计数据,如“同学们每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分布”、“班级学生身高分布”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更直观地展示这些数据。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收集相关数据,并讨论如何用统计图进行展示。
2.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绘制,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3.教师组织学生评价各小组的展示成果,引导学生从数据展示的准确性、美观性、易懂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4.学生在讨论、评价过程中,加深对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理解,提高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统计图,阐述数据背后的实际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2.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绘制统计图、分析实际数据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统计图的应用。
(2)新授:介绍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用途及绘制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

最新沪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优质课学案

最新沪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优质课学案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学习目标:1.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或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取相关信息;2.由给出的条件制作出条形统计图或复式折线统计图;3.能根据调查的目的和数据的性质恰当地选择合适的统计图;4.知道各种统计图的作用和局限性。

重点: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或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取相关信息。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知识要点:复式统计图学一学:阅读教材,解决下面的内容:1.如图是某校两个班的同学在一次体育课的活动项目统计图:(1)这是 统计图;(2) 班踢足球的人数多, 班打排球的人数多;(3) 项目的人数两个班是一样多;(4) 项目的人数两个班都较少。

学一学:阅读教材,解决下面的问题:1.如图是某城市甲、乙两家商店某年各月销售电视机的折线图:(1)这是统计图;(2)甲、乙两家商店销售量最多的月份是,最少的月份是;(3)甲、乙两家商店这一年销售量的共同趋势是;(4)这一年中月两家的销售量是相同的;(5)季度甲商店的销售量低于乙商店的销售量,但甲商店的店主可能采取了等这些有力的促销措施使得季度甲商店的销售量高于乙商店的销售量。

议一议:阅读教材,解决下面的问题:【归纳总结】各种统计图的长处:1.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 ;2.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 ;3. 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4.复式统计图能清楚地 。

所以我们在应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时,要根据 恰当地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选一选 1.(安徽省中考题)如图是我国2003~2007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的统计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5年中,我国粮食产量先增后减 B .后4年中,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这5年中,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大D .后4年中,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小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互动探究: 1.嘉禾花灯剧目丰富,根据老艺人口述记录的传统花灯剧目中,大戏有59个,中型戏33个,小戏40个,此外还有对子调40个。

其中大戏《下洛阳》、《湘子服药》、《私怀胎》(即二嫂嫂回娘家)、《大闹春》、《九莲杯》,小戏《盗花》、《都看》、《补瓷缸》,对子调《十月花》、《接妹子》等特别出名。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案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案

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目标】
1.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2.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3.训练学生作图的技能.通过数据处理,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4.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 【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念.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docx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docx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一、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1.要反映北京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变化趋势,适宜采用()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以上方法均可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为了简明扼要的介绍空气的组成情况,较好的描述数据,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A.扇形图B.条形图C.折线图D.直方图3.某厂一月份到五月份的产值,分别是:350万元,340万元,355万元,400万元,380万元,依据以上数据制作统计图宜选用()A.扇形图B.条形图C.折线图D.三种都可以二、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40分)4.下表为100粒种子的发芽情况:天数 1 2 3 4 5发芽数10 65 15 5 5用统计图说明该种子的发芽率,可选择统计图,说明种子发芽数量,可选择统计图;反映种子的发芽规律,可选择统计图.5.某校部分男生分3组进行引体向上训练.对训练前后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相应数据的统计图如下.(1)求训练后第一组平均成绩比训练前增长的百分数;(2)小明在分析了图表后,声称他发现了一个错误:“训练后第二组男生引体向上个数没有变化的人数占该组人数的50%,所以第二组的平均成绩不可能提高3个这么多.”你同意小明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3)你认为哪一组的训练效果最好?请提供一个解释来支持你的观点.6.某校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读书活动.“放飞梦想”读书小组协助老师随机抽取本校的部分学生,调查他们最喜爱的图书类别(图书分为文学类、艺体类、科普类、其他等四类),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请你结合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被调查的学生人数;(2)补全条形统计图;(3)已知该校有1200名学生,估计全校最喜爱文学类图书的学生有多少人?7.要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应选择()A.折线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条形统计图D.表格统计8.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如下:年份2006 2007 2008 2009 2010增长率11.6% 13% 9% 8% 10.3%若想根据表中数据制成统计图,以别清楚看出这几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情况,应选取()A.折线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条形统计图D.以上均不能选9.根据生物学研究结果,青春期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呈现如下图规律,由图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男生在13岁时身高增长速度最快B.女生在10岁以后身高增长速度放慢C.11岁时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基本相同D.女生身高增长的速度总比男生慢10.按A,B,C,D四个等级统计某校九(1)班共50名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百分率分别为25%,50%,20%,5%,明明想让别人通过统计图很快地了解不同等级学生的数量,宜选用统计图描述.11.为直观地反映某城市一年中各月份的降水量,一般可制作统计图,若直观地反映某城市一年中各月份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般制作统计图,若想表示某一季度降水比例最大,应制作统计图.12.要反映某一学生成绩进步的情况应选择统计图.13.“国际无烟日”来临之际,小敏同学就一批公众对在餐厅吸烟所持的三种态度(彻底禁烟、建立吸烟室、其他)进行了调查,并把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1,2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被调查者中,不吸烟者中赞成彻底禁烟的人数有人;(2)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为;(3)被调查者中,希望建立吸烟室的人数有人.14.在“走基层,树新风”的活动中,青年记者石剑深入边远山区,随机走访农户,调查农村儿童生活教育现状,根据收集的数据,编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如下山区农村儿童生活教育现状类别现状户数比例A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留在老家由老人照顾100B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带在身边10%C 父母就近在城镇打工,晚上回家照顾孩子50D 父母在家务农并照顾孩子15%请你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1)记者石剑走访了边远山区多少农户?(2)将统计图中的空缺数据正确填写完整;(3)分析数据后,请你提一条合理建议.《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1.要反映北京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变化趋势,适宜采用()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以上方法均可【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依此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要求直观反映北京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变化趋势,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为了简明扼要的介绍空气的组成情况,较好的描述数据,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A.扇形图B.条形图C.折线图D.直方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频数分布直方图,清楚显示在各个不同区间内取值,各组频数分布情况,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要求直观反映空气的组成情况,即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扇形统计图.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3.某厂一月份到五月份的产值,分别是:350万元,340万元,355万元,400万元,380万元,依据以上数据制作统计图宜选用()A.扇形图B.条形图C.折线图D.三种都可以【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较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较易看出数量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较易看出数量占总数的多少;由此选择即可.【解答】解:要清楚地表示数据,就选用条形统计图.故答案选:B.【点评】本题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来选择统计图,把各种统计图的优点记住.二、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40分)4.下表为100粒种子的发芽情况:天数 1 2 3 4 5发芽数10 65 15 5 5用统计图说明该种子的发芽率,可选择扇形统计图,说明种子发芽数量,可选择条形统计图;反映种子的发芽规律,可选择折线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可得: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解答】解:用统计图说明该种子的发芽率,可选择扇形统计图,说明种子发芽数量,可选择条形统计图;反映种子的发芽规律,可选择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扇形;条形;折线.【点评】此题根据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来判断.5.(10分)(2011•南京)某校部分男生分3组进行引体向上训练.对训练前后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相应数据的统计图如下.(1)求训练后第一组平均成绩比训练前增长的百分数;(2)小明在分析了图表后,声称他发现了一个错误:“训练后第二组男生引体向上个数没有变化的人数占该组人数的50%,所以第二组的平均成绩不可能提高3个这么多.”你同意小明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3)你认为哪一组的训练效果最好?请提供一个解释来支持你的观点.【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专题】图表型.【分析】(1)用训练后的成绩减去训练前的成绩除以训练前的成绩乘以100%即可;(2)求出第二组的平均成绩增加的个数与小明的说法相比较即可作出判断;(3)可以从训练前后成绩增长的百分数去分析,也可以通过个数比较.【解答】解:(1)训练后第一组平均成绩比训练前增长的百分数是×100%≈67%;(2)我不同意小明的观点,设第二组男生的人数为x人,第二组的平均成绩增加(8×10%•x+6×20%•x+5×20%•x+0×50%•x)÷x=3个.故不同意小明的观点;(3)本题答案不唯一,下列解法供参考.我认为第一组的训练效果最好;训练后每组的平均成绩比训练前增长的百分数分别为:第一组:×100%≈67%,第二组:×100%=50%,第三组:×100%≈22%,训练后第一组的平均成绩比训练前增长的百分数最大,所以第一组的训练效果最好.【点评】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知识,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正确的识图,通过正确的识图,从中整理出进一步解题的信息.6.(2016•洛江区模拟)某校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读书活动.“放飞梦想”读书小组协助老师随机抽取本校的部分学生,调查他们最喜爱的图书类别(图书分为文学类、艺体类、科普类、其他等四类),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请你结合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被调查的学生人数;(2)补全条形统计图;(3)已知该校有1200名学生,估计全校最喜爱文学类图书的学生有多少人?【考点】条形统计图.【分析】(1)根据科普类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被调查的总人数;(2)用总人数减去文学类、科普类和其他的人数,求出艺体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3)用该校的总人数乘以喜爱文学类图书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解答】解:(1)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12÷20%=60(人);(2)喜欢艺体类的学生数为:60﹣24﹣12﹣16=8(人),如图所示:(3)全校最喜爱文学类图书的学生约有:1200×=480(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用到的知识点是频数、频率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和用样本估计总体,关键是根据科普类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被调查的总人数.7.(2008秋•沐川县期末)要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应选择()A.折线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条形统计图D.表格统计【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应用题.【分析】据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进行选择.【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应选用扇形统计图.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8.(2011秋•贵阳期末)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如下:年份2006 2007 2008 2009 2010增长率11.6% 13% 9% 8% 10.3%若想根据表中数据制成统计图,以别清楚看出这几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情况,应选取()A.折线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条形统计图D.以上均不能选【考点】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分析】根据条形图以及扇形图的特点以及折线图的性质,即可得出应选择折线图.【解答】解:若想根据表中数据制成统计图,以别清楚看出这几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情况,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折线图获取信息的一些方法.画折线图是本节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努力练好画折线图的基本功.9.(2011•株洲)根据生物学研究结果,青春期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呈现如下图规律,由图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男生在13岁时身高增长速度最快B.女生在10岁以后身高增长速度放慢C.11岁时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基本相同D.女生身高增长的速度总比男生慢【考点】函数的图象.【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图象即可确定男生在13岁时身高增长速度是否最快;女生在10岁以后身高增长速度是否放慢;11岁时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是否基本相同;女生身高增长的速度是否总比男生慢.【解答】解:A、依题意男生在13岁时身高增长速度最快,故选项正确;B、依题意女生在10岁以后身高增长速度放慢,故选项正确;C、依题意11岁时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基本相同,故选项正确;D、依题意女生身高增长的速度不是总比男生慢,有时快,故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需注意计算单位的统一.10.按A,B,C,D四个等级统计某校九(1)班共50名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百分率分别为25%,50%,20%,5%,明明想让别人通过统计图很快地了解不同等级学生的数量,宜选用条形统计图描述.【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分析出选取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本题得以解答.【解答】解:∵明明想让别人通过统计图很快地了解不同等级学生的数量,∴宜选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故答案为:条形.【点评】本题考查统计图的选择,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统计图的特点,选取合适的统计图.11.为直观地反映某城市一年中各月份的降水量,一般可制作条形统计图,若直观地反映某城市一年中各月份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般制作折线统计图,若想表示某一季度降水比例最大,应制作扇形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为直观地反映某城市一年中各月份的降水量,一般可制作条形统计图,若直观地反映某城市一年中各月份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般制作折线统计图,若想表示某一季度降水比例最大,应制作扇形统计图,故答案为:条形,折线,扇形.【点评】此题考查统计图的选择,掌握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2.要反映某一学生成绩进步的情况应选择折线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可得: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解答】解:要反映某一学生成绩进步的情况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点评】此题根据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来判断13.(12分)“国际无烟日”来临之际,小敏同学就一批公众对在餐厅吸烟所持的三种态度(彻底禁烟、建立吸烟室、其他)进行了调查,并把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1,2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被调查者中,不吸烟者中赞成彻底禁烟的人数有82 人;(2)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为200 ;(3)被调查者中,希望建立吸烟室的人数有56 人.【考点】条形统计图;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扇形统计图.【分析】(1)读图易得:不吸烟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人数是82人;(2)用彻底禁烟的人数除以所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总人数;(3)用总人数乘以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百分比即可解答.【解答】解:(1)结合条形统计图可得:不吸烟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人数是82;故答案为:82;(2)样本容量===200人;故答案为:200;(3)希望建立吸烟室的人数=总人数×希望建立吸烟室的人数所占百分比=200×28%=56人故答案为:5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14.(18分)(2012•随州)在“走基层,树新风”的活动中,青年记者石剑深入边远山区,随机走访农户,调查农村儿童生活教育现状,根据收集的数据,编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如下山区农村儿童生活教育现状类别现状户数比例A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留在老家由老人照顾100B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带在身边10%C 父母就近在城镇打工,晚上回家照顾孩子50D 父母在家务农并照顾孩子15%请你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1)记者石剑走访了边远山区多少农户?(2)将统计图中的空缺数据正确填写完整;(3)分析数据后,请你提一条合理建议.【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分析】(1)根据扇形图可知C类占25%,总人数=C类÷C类所占百分比;(2)利用总人数×各类所占百分比即可算出各类户数;用各类户数÷总人数=各类户数所占百分比,计算后填表即可;(3)此问是一个开放题,答案不唯一.【解答】解:(1)由扇形图和表格可知,C类占25%,总户数为:50÷25%=200.答:记者石剑走访了200户农家.(2)A类占:100%﹣15%﹣25%﹣10%=50%,B类户数200×10%=20,D类户数:200×15%=30,补全图表空缺数据:类别现状户数比例A类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留在老家由老人照顾100 50%B类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带在身边20 10%C类父母就近在城镇打工,晚上回家照顾孩子50 25%D类父母在家务农,并照顾孩子30 15%(3)由图表可知孩子带在身边有益孩子的身心健康,建议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扇形图与条形图,关键是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初中数学试卷桑水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资料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学习目标:
1. 通过统计图的制作过程了解全面调查的意义; 2. 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会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 地描述数据。
3. 经历数据描述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学习重难点: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描述 学习难点:用适当的方法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
4
学在家看电视的情况,在同年级两个班的 98 名同学中作了问
卷调查,得年到份如下三19个92方面1的99数4 据:1996 1998 2000 2002
调查一:1户99数2 年—220002 年拥3有2 电视机56的家庭数70
88
94
大家看一下,表格中的数据反映的是什么?
反映了同一对象(拥有电视机户数)随年份变化时数量的增长情况!
学习过程: 一、引入
做统计调查时,通常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的规律,经常用表格
看出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用统计图来

条形统计图特点:
,为此要设计 ;为了更直观地
扇形统计图特点:
折线统计图特点:
二、学习新知
1、例题展示 小华对 1992—2002 年同学家中有无电视机及近一年来同
抽取一定数量的观众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统计图:
(1) 上面所用的调查方法是
(填“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
(2)写出折线统计图中 A、B 所代表的值;
A:
B:
(3) 求该地区喜爱娱乐节目的成年人的人数. 五
、小结
1、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1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2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 3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所占总体的百分率 2、在选择统计图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习成绩是否理想除了个人的智力因素对于听课效率有一定的影响,还有相 当一部分其他因素影响听课效率,比如听课时间、上课形式.现对 100 名七 年级学生做调查结果如下: (1)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听课效率的关系.(表 1)
听课效率
70%~90 50%~70
90%以上
50%以下
学习兴趣


喜欢
76 人 18 人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用统计图来表示这组数据 ,应该选择什么统
1
计图呢?
调查二:近一年中每天看电视的时间:
看电视的时间
4h 以下
4~8h
8h 以上
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36 %
48 %
16 %
再分析一下,表格中的数据反映的是什么?
反映了三种看电视时间情况占总调查对象的百分比!(单选题)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用统计图来表示这组数据 ,又应该选择什么

A. 扇形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3、为了反映某地区的天气变化趋势,最好选择( ).
(A)扇形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3
(C)折线统计图
(D)以上三种都不行
4、为了解某地区 30 万电视观众对新闻、动画、娱乐三类节目的喜爱情
况,按照老年人、成年人、青少年各年龄段实际人口 3∶5∶2 的比例,随机
(2)根据上面调查结果,建议老师应采取何种上课方式.
(3)综合全部图表,你对提高听课效率的建议是什么?
四、课堂训练 1、某校组织学生开展“八荣八耻”宣传教育活动,其中有 38%的同学
走 出校门进行宣讲,这部分学生在扇形统计图中应为
部分(选择
A,B,C,D 填空).
2、为了反映股票的涨跌情况,应选择(
6人
0人
一般
53 人 34 人 10 人 3 人
2
不喜欢
11 人 40 人 35 人 14 人
(2)上课形式与听课效率之间的关系.(表 2)
效率
90%以上 70%~90% 50%~70% 50%以下
理论课
60
20
15
5
习题课
56
22
16
6
理论习题结合 81
14
4
1
问题:
(1) 将表 1 中的数据制成条形图.
统计图呢?
调查三:喜欢收看的电视节目:
喜欢收看的节 动



Hale Waihona Puke 音乐目画片 闻

视剧
舞蹈
综科 艺教
占被调查人数 53% 30% 68% 39% 46%
3
4
的百分率
8% 6%
表格中的数据反映的是什么,与调查项目 2 的数据相比较有什么区别?
反映了各种节目在调查人群中受欢迎的程度(多选题)!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用统计图来表示这组数据 ,能和调查项目 2 选择一样的统计图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