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板发展的历史回顾与趋势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创业板发展的历史回顾与趋势探讨

内容摘要:2009年10月30日,历经十年的创业板终于正式在我国挂牌上市。本文通过回顾创业板十年历史,分析创业板自推出以来所出现的问题,来全面地看待创业板成立至今的情况。同时,根据现存问题,为创业板的未来提出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创业板历史现状建议

创业板由来及其历史回顾

1999年1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向证监会提交了创业板立项报告;同年3月,中国证监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以考虑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内设立科技企业板块”。2000年4月,周小川表示,中国证监会将会尽快成立二板市场;同年10月,深市停发新股,开始筹建创业板。在2001年初,以纳兹达克市场为代表的全球股票市场出现单边下跌,红极一时的网络股泡沫破灭,引发了股票市场的一度混乱。因此,中央高层认为股市尚未成熟,创业板计划搁置。2002年,成思危提出以中小板作为创业板的过度的-fi0业板“三步走”建议。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决议通过,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随后,证监会同意深交所设立中小板,并于2004年6月,深交所恢复新股发行,8支新股在中小板上市。2006年,尚福林表示适时推出创业板并于次年3月表示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创业板上市。同时,国务院批复了以创业板市场为重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方案,温家宝总理也指出建立创业板市场。

2007年1月,新《公司法》开始生效,其导向为鼓励企业参与创业投资。

2007年,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关于促进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

2008年3月,创业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fi0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09年5月1日起实施。2009年7月1日,中国证监会首次发布实施《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投资者可在7月15日起办理创业板投资资格。2009年10月23日,我国创业板举行开班启动仪式,首批上市28家公司以平均56 .7倍市盈率于2009年10月30日登陆我国创业板。

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必须符合的条件

(1)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2)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此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公司持续增长。或最近一

年盈利,净利润不少于5000万元,并且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

(3)企业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创业板企业和在主板市场挂牌上市的企业有明显的不同。主板市场看中企业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规模。创业板则重视企业的成长性。具体说来,我国创业板市场定位的目标企业是“三高五新”型企业(高技术、高成长、高增值、新经济、新农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型服务业) 固定成本高,边际成本低是“三高五新”产业的共同特点。在成立之初,由于企业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和较为高端的技术支持,固定成本高。一旦企业成功运营到一定阶段,其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会降低边际成本,带来高额收益。据统计,全国有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了国家或省市级科技部门的认证。源源不断涌现的大批成长性企业既是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新生力量,又是创业板市场的潜在上市企业。

宏观影响分析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创业板的启动拉开了中国资本市场多层次化发展的帷幕,使得资本市场能更好的满足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的企业的要求。一方面,创业板为成长中的创新企业,高科技企业和优秀的中小企业开拓了一个较为广阔的融资平台。另一方面,作为风险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板的灵活退出机制便利了创业资本和风险资本的顺利退出,提高了其流通性。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创业板的启动有效引导了风险投资资本和产业资本流向高科技产业和新经济产业。创业板上市规则和由此产生的财富效应促进了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它以资本为先导,为我国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型奠定了基础。从本质上看,创业投资资本的涌现是一项投资制度的创新。初始的股权投资带动了新经济产业的发展,最后的股权变现退出实现了资本的快速增值。毫不夸张的说,创业板的推出是间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举措。

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创业板的启动一方面能促进财富再分配,另一方面能使国民更好地分享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益处。目前,我国正在朝着低碳经济时代迈进。创业板中的投资者投资于这些企业,既能推动企业的发展,又能享受其未来的高成长性所带来的可观财富效应。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而言,推出创业板市场可谓一举多得。

创业板现状问题分析

创业板从上市以来,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创业板完善了我国证券市场结构,运行至今总体情况令人满意,也为已经上市的中小企业提供了难得的融资渠道;但另一方面,在光鲜外表后隐藏着许多应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业板制度尚不健全

创业板同主板一样,最大的问题在于制度的不健全,这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发展慢的现状所决定的。创业板制度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价格的约束机制不完备,公司治理与监管制度不完善,缺乏一些降低风险的金融工具等方面。不健全的制度可能会引发许多股市的内幕交易,虚假信息,股票投机等不良的股市现象。面对当今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不健全的制度在创业板市场上尤为突出。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有待加强

上市公司治理应该是创业板的重中之重,公司的成长性是创业板的基石与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创业板推出至今,许多问题正在逐步显现:高科技的低端化,高增长的低效化,新能源、新经济等资源的错误配置都大大影响创业板的发展。同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不规范,出现虚构、夸大信息,挪用资金用于弥补银行贷款与短期借款,变相减持限售股等现象。种种不良的现象都充分说明了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方面仍旧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相联系。这一点在创业板是尤为重要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普遍的情况是上市门槛低,公司成立时间不长,虽然有着好的未来前景,但风险也较大。因此,公司治理若得不到有效地监管,必将为创业板的发展埋下一大隐患。(三)高风险、高市盈率且创业板投机氛围愈加浓厚

我国的股票市场一直以来是一个广大股民投机的地方,随着主板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与主板制度的日趋完善,其投机必会渐渐减少。反观创业板,高风险、高市盈率伴随着高收益与高成长同时出现,然而对于广大股民来说,似乎只有收益是其考虑的唯一因素,再高的市盈率也不觉得高,再大的风险也无所谓。这样的心态在创业板成立到现在已经愈演愈烈。同时,创业板投机会引发股价的异常波动,影响广大股民对于创业板的信心,对于公司上市融资以及企业未来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加之,创业板市场暂时没有做空机制,更加增大了创业板的风险。

(四)创业板公司即将分化带来的潜在风险

从国外发达的创业板市场中,可以发现在创业板推出一段时间后,上市公司必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分化,这将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风险。这一方面,由于创业板公司本身的特性所致,许多创业板上市公司都是新兴科技、产业公司,前景巨大,但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经营后,必定有部分公司将由于经营问题或产能问题而走向衰弱;另一方面,由于创业板本身制度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