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学-文档
公共关系学复习指导册一、名词解释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门管理科学,主要通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协调关系、处理关系、塑造形象,在满足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求得组织自身的发展。
公共关系观念: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既有易显的公共关系观念,也有尚未被人意识到的潜在观念,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边缘公众:边缘公众是指与组织虽有关系,但联系较少、影响较小的一类公众,其重要性最小。
知晓公众:知晓公众是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
知晓公众不仅面临共同问题,而且本身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还未采取行动。
独立公众:独立公众有被称为中立公众或不确定公众,是指那些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朗或未表态的公众。
潜在公众:潜在公众是指已经同组织发生了某种直接关系,由此引起了某种问题,但他们尚未意识到这一问题存在的公众。
爱德华·伯尼斯:他是公共关系学的创始人,创作了第一部研究公共关系理论的专著《公共舆论之形成》。
在这本书中,他对公共关系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之形成一整套理论.他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根本原则,主张一个企业或组织在做出决策之前,就应首先了解公众喜好什么,需要什么,在确定公众的价值取向以后,再有目的地从事宣传工作,以便迎合公众的需要。
全员公关:指社会组织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公众关系活动,简称全员P.R,是意义在于增强组织全体员工的公关意识,上下齐心,合理搞好公共关系工作。
报刊宣传运动:19世纪30年代,近代公共关系萌芽出现的标志。
当时,每个报刊宣传员在争取顾客的关注时,都是不择手段地制造神话,甚至不惜愚弄公众。
他们只顾为企业赚钱,完全不顾公众的利益。
揭丑云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具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利用新闻媒介对垄断资本家进行强烈的抨击的运动,又称“扒粪运动”或“清垃圾运动”。
同步心理:产品形象信息:产品形象信息就是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以及公众对组织生产政策、行为的评价,具体内容包括产品的质量、价格、性能、包装、造型、售后服务等。
公共关系学重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公共关系:公关室一个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以传播沟通为手段,对公关关系的一种持久的策略活动。
社会组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集团。
公众:指与特定的公关关系主体相互联系、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关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传播: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信息传递、收受、交流、分享与沟通的过程。
人际传播:指的是个人与个人间一对一直接的信息交流沟通方式。
大众传播:传播者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出版物、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将大量复制的同一信息,传播者分散的社会大众。
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以及组织社会影响的广度,它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美誉度:是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欢迎、接纳、信任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
名誉度:社会组织所获得的特定荣誉,这种荣誉代表着一种既定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组织形象: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一种综合反映,亦即公众对组织的全部看法和综合评价。
公关策划:社会组织公关人员为了实现某一公关目标或解决某种公关问题,对即将开展的公关工作进行主题构思,方案设计,策略谋划的思维运作过程。
礼仪: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它是以一定的程度方式来表现律己,敬人的行为。
二、简述题(一)1、人类早期的准公关的表现及特点?政治生活中:告知、劝服、宣传意识及其实践活动;民心、民众、舆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联盟和危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经济生活中:交流意识;招牌意识人们日常交往中:形成了以人和修睦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处理观念体系表现:自觉程度上:明显自发性,盲目性其发挥作用的社会领域和规范:带有强烈政治色彩,伦理色彩2、现代公关兴起的主要原因?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原因:现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公关提供了现实的土壤、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是公关发展的政治前提、现代传播的长足进步为大规模开展公关提供了技术手段。
公共关系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1、公关策略:组织根据环境的状况及组织自身的变化,所采取的公共关系行为方式。
2、美誉度:是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和赞许程度,是组织社会名誉好坏的客观指标。
利益上相关的一种公众关系。
3、媒介关系:也称新闻界关系,指组织与新闻传播机构(包括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各种网站)以及新闻界人士(包括记者、编辑)等等的关系。
4、首因效应:在人的心理中,第一印象具有先入为主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具有持续影响人的认识活动的效应。
倾向。
5、大众传播:指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
其传播渠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络等等。
6、公共关系广告:是为扩大社会组织的知名度、提高信誉度、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求得社会公众对组织的理解与支持而进行的广告宣传活动。
7、赞助活动:是指社会组织以不计报酬的捐赠方式,出资或出力支持某一项社会活动、某一种社会事业。
8、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的状态,即这个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现实形象。
9、伯奈斯:于1923年首次在纽约大学讲台上讲授公共关系学,并发表论著《公众舆论之形成》,到1952年完成教科书《公共关系学》,使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他的思想主要是“投公众之所好”。
由于伯奈斯将公共关系引上了科学的轨道,被世人誉为“公共关系泰斗”。
10、报刊宣传活动: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以美国“报刊宣传运动”为标志,当时《纽约太阳报》通过降低售价来提升竞争优势,为了迎合下层民众的阅读心理,报刊业乐意刊登企业的新闻和产品广告,两者相辅相成,报刊成为企业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和载体。
11、知名度:.是指公众对组织知晓和了解的程度,是反映组织社会名气大小的客观指标。
12、全员公关:公共关系是形象的艺术,员工形象是组织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关系工作不但是组织公关部门和公关人员的工作,而且是组织全体员工的工作,因为组织的公关工作离不开每个员工的支持和配合。
《公共关系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一、名词解释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门管理科学,它是一个社会组织为改善与其公众的相互关系,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进行规范性活动的科学与艺术。
2.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结构中的社会组织是指按共同目标和系统方式结合起来与公众发生相关联系的各种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军事组织、文化团体及民间组织等具体机构。
3.公众:公共关系中的公众是指与社会组织有某种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
4.传播沟通:公共关系中的传播沟通是连接组织与公众的纽带,是指组织运用传播媒介向公众进行信息、思想、观念的传递和交流。
二、问答题1.答:社会组织作为公共关系的实施者、操作者、承担者,其具有以下特点:(1)目的性。
即组织具有特定的目标。
(2)整体性。
即组织具有一定数量、较为固定的成员。
(3)系统性。
即组织具有实现目标的结构和手段。
(4)适应性。
2.答:公众的基本特征:(1)共同性(2)群体性(3)相关性(4)可变性(5)多样性3.答:(1)实事求是的原则(2)互惠双赢的原则(3)开拓创新的原则(4)全员PR的原则4.答:公共关系是一门管理科学,它是一个社会组织为改善与其公众的相互关系,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进行规范性活动的科学与艺术。
这个定义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组织内外部公众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组织与个人、组织与群众、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私人关系不包括在内。
其中,社会组织是主体,公众是客体。
第二,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内外公众的信任与支持,推动组织事业的发展。
第三,公共关系的形成途径是双向的传播、沟通活动及其行为规范。
第四,公共关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从理论上讲,公共关系是一门科学;从实践上讲,公共关系又是一门艺术。
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
5.答:公共关系学与市场营销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两门学科。
在传统的市场营销研究中,国内外理论界更多的把公共关系作为市场营销中的一种传播手段加以分析研究,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公共关系日益成为现代组织市场营销的主流,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公共关系在促进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推动市场营销活动的顺利进行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市场营销丰富的实践经验反过来也充实了公共关系的内容,使得公共关系的功能加强。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
1. 《有效的公共关系》2.公关广告3.消费者公众4.企业使命5.交际型公共关系6.顺意公众7.非公众8.伯尼斯9.导语10.公益广告11.企业视觉别系统12.公共关系13.公共关系活动14.公共关系观念15.社会组织16.报刊宣传运动17.揭丑运动18.爱德华•伯尼斯19.全员公关20.同步心理21.产品形象22. 组织形象23.公关功能24.公共关系部25.公共关系公司26.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27.文献调查法28.观察法29.访问法30.抽样调查法31.配额抽样法32.问卷调查法33.交际型公关34.进攻型公关35.心理定势36.员工关系37. 消费者关系38.社区关系39.政府关系40.媒介关系41.公众心理42.公众群体心理43.首因效应公益广告44.晕轮效应45. 刻板效应46. 态度47.社会流行48.大众传播49. 导语50.组织广告51.新闻发布会52.策划媒介事件53.链式网络54.谈判价值协议区55.概说阶段56. 劝说57.开放区58.赞助活动59.庆典活动60.展览会61.公关危机62.危机公关63. MI64. BI 65. VI 66. 企业使命67.礼觉符码68.礼仪69. 公关礼仪70.服饰礼仪71.交往礼仪72.公关工作礼仪73.4C S理论74. 名人战略75. CS战略76.政府公共关系77.公共关系调查78.防御型公关79.理念识别系统80.危机公关81 “CS活动82.记者招待会83.四步工作法84.首要公众85.直接调查法86.艾维•李87.公共关系礼仪88公共关系状态89公共关系专题活动90、伯奈斯91、报刊宣传活动92知名度93.全员公关94. 间接调查法95.征询型公共关系96.服务型公共关系97.大众传播98.新闻发布会99.谈判价值协议区100.赞助活动101 “CS活动102. MI103企业使命104名人战略105公共关系106员工关系107潜在公众108征询型公关109社会组织110全员公关111公共关系观念112主题线工作法113公共关系状态114公共关系职业115概说阶段116导入阶段117公关广告118组织广告119首因效应120刻板效应121晕轮效应122企业使命123交际型公共关系124消费者公众125庆典活动126展览会127顺意公众128公众129非公众130访问法131组织形象132伯尼斯133导语134公益广告135企业视觉识别系统136揭丑运动137媒介关系138政府关系139进攻型公关140网络公关141新闻发布会142劝说143公关危机144危机公关145公关礼仪146 4C理论147公共关系公司148政府公共关系149名品战略150 CIS战略151公共关系广告152新闻价值153新闻制造154谈判价值区域155美誉度1、〈〈有效的公共关系》:1952年,美国著名学者卡特里普和森特,合作出版了一本公共关系学方面的权威著作,即〈〈有效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学重点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其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有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策略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的状态,即这个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现实形象。
3、公共关系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公众舆论支持而采取的政策、行动和活动,主要使用协调、传播、沟通等手段,即以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为目的的一种信息沟通活动。
4、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5、社会组织:是指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团体。
6、公众: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统称为公众,公众必须是对某一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
7、非公众:是公共关系学中的特殊概念,指的是在组织的影响范围中,但不受组织各项方针政策和行为左右的个人和团体;同时,他们的行为和要求也不影响组织的方针、政策和行为。
8、公关功能:指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完成了公共关系的角色使命以后,应当产生的管理效益。
9、产品形象信息:就是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以及公众对组织生产政策、行为的评价,具体内容包括产品的质量、价格、性能、包装、造型、售后服务等。
10.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调查是指社会组织通过运用科学方法,搜集公众对组织主体的评价资料,进而对主体公共关系状态进行客观分析的一种公共关系实务活动。
11、同步心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攀比心理,相同的社会阶层,在消费行为上有相互学习的倾向。
12、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
13、公共关系公司:又称公关三顾问公司或公共关系咨询公司。
由各具专长的公共关系专家和公关人员组成,专门从事公关方面的有关咨询和公共关系活动,或受具体企事业单位委托,为其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提供设计方案、决策参考的社会服务机构。
公共关系名词解释和简介绍
公共关系学第一章一、名词解释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寻求良好合作与和谐发展,通过形象塑造传播管理,利益协调等方式,同相关的公众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公共关系状态:是指某一社会组织与某公众的联系以及被理解、信任、支持的程度。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现代社会组织与其社会公众建立良好关系的原理、原则、方法、技巧以及规律的学科。
它是在综合运用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新闻学、市场学、人际关系学、广告等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现代交叉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二、简答及其它1. 公共关系公关三要素:社会组织、公众、媒介2. 公共关系基本属性:①客观性②公众性③相对稳定性(可变性)④相关性⑤间接性⑥互利性3. 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区别①两者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商品产生一卖方市场一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消费者有选择一企业争取顾客、讲信誉树立形象一公关产生②两者本质和目的不同③两者活动方式不同④两者的发展前途不同4.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和区别联系:①都是处理关系,都是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②公共关系以人际关系为基础,公共关系中的个人代表组织③遵守一般的共同原则,如真诚相待,与人为善,相互帮助,设立自身形象区别:①主体和出发点不同,公共主体和出发点是社会组织着重处理组织与公众的关系,人际关系主体是个人主要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目的和方式不同③工作范围不同5. 公共关系与广告的联系与区别广告是由确定的广告主通过付费获得可控制形式的非个体传播,以劝说的方式向目标市场推销商品、服务。
联系:都以公众为对象都以传播为手段,都与塑造组织形象有关,都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区别:目的不同、传播原则不同(表现手法真实、广告有艺术性)效果不同,周期不同,工具不同(传播方式)地位不同,传播对象不同。
6. 公共关系职能作用(1)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的作用①塑造形象,是最终目标,也是主要职能②监测环境(信息功能)(收集信息,掌握资料)③决策咨询(参谋功能)(智囊团,思想库)④传播引导⑤沟通协调⑥问题管理(危机处理)⑦教育培训(2)公共关系对个人的作用①公共关系推动个人的观念不断更新:注重个人形象的观念尊重他人的观念合作的观念②公共关系促使个人能力得到提高(3)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主要掌握重点)①净化社会风气,调控社会行为②消除心理障碍,优化心理环境③繁华社会经济、增强整体效益④促进民主政治,倡导社会文明第二章一、选择或填空1. 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文化条件一一人性文化是公关产生发展的精神源泉思想条件一一人类协调合作意识的增强是其产生与发展的思想条件内在机制一一利益互补社会经济条件一一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物质技术条件一一人类传播技术的进步2. 现代公共关系诞生与发展现代公共关系诞生与发展一一四个阶段①菲尼斯•巴纳姆时期a报刊宣传活动b菲尼斯•巴纳姆的悖公共关系思想②艾维•李时期一一现代公共关系之父揭丑运动③爱德华•伯内斯时期1923年世界上第一部公关著作《舆论之凝结》《公众舆论的形成》《舆论明鉴》主张:投公众之所好④柯特利普和森林时期提出:双向对称的公关模式3.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填空)导入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一一中期)1983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是大陆第一个把公共关系作为正规的本科1985年,深圳大学传播系创立了大陆第一个专科公关专业1984年9月,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第一个设立公关部的厂家1986年11月6日,中国内地第一个公关协会一一上海公关协会在上海成立1987年5月中国公关协会在北京成立1986年7月,在北京成立了大陆一家公关公司一一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1991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1994年中山大学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个本科公关专业的学校二、简答或其他1. 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简答)①公共关系的活动范围全球化②公共关系实施主体职业化、品牌化③公共关系传播关系的网络化④公共关系实务运作整合化⑤公共关系文化思想立体化2. 现代公共关系特征①公共关系学科规范化标志基本理论已形成②公共关系教育专门化③公共关系工作职业化④公共关系行业国际化1955年国际公关协会在伦敦成立第三章一、名词社会组织:指人们为了有效的达到特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宗旨、制度和系统建立起来的共同活动集体。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整理
名词解释重点题1、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P10)2、公共关系活动(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P11)3、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
(P12)4、舆论:是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P17)5、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6、交际: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往,借助于个人媒介志进行的相互沟通,也即“人际沟通”,它是公共关系的传播方式之一。
7、营销推广:是在以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市场推销和交易活动中,工商业组织以各种手段向顾客宣传产品,以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行为,扩大产品销售量的一种经营活动。
(P54)8、公共事务:主要指一个组织与政府部门、公共政策、公众利益、社区事务相关的活动。
(P54)9、游说:是个人或组织有目的地利用语言、文字或其他传播媒介对特定信息进行讲解、说明,以鼓动受众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的一种劝服性传播。
(P54)10、论题处理:又称“问题管理”,主要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组织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帮助组织制定应变的对策和措施。
(P55)11、危机处理:一是处理“公共关系危机”,二是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危机。
(P55)12、全员PR管理:即通过全员的公关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关意识,提高全员公关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整体的公关配合与协调,发动全员的公关努力,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关氛围与公关文化。
(P98)13、首要公众:即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决定组织成败的那部分公众对象。
(P112)14、临时公众:是因为某一临时的因素、偶发事件或特别活动而形成的公众对象。
公共关系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贯穿在日常经营管理实践中的一种基本的管理立场和价值观它运用传播手段来达到该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合作的目的。
2.公共关系学是一门专门总结公共关系实践经验,指导公共关系工作,研究人们怎样达到公共关系目的和系统进行公共关系活动的科学。
3.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构成一个独立单位的社会群体。
4.组织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机构的全部看法和评价。
包括:产品形象、职业道德、财力、服务、传播、研究开发等。
5.实际社会形象是组织通过民意测验等形式的调查,了解社会舆论,了解组织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公众是对一个组织机构的目标和发展具有实际的或潜在的利害关系或影响的个人、群体和组织。
7.公众态度公众对公关主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倾向性。
8.公共关系传播是组织了解公众并进而使组织被公众了解的过程,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传递、接受、交流、分享、沟通的过程。
9.新媒体(New Media)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10.组织传播是组织中的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部门与部门、组织与它的成员及所属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活动。
11.群体传播:组织向相对集中的公众群体进行的传播。
12.大众传播是组织请职业的传播者或将经制作、录制的内容通过大众媒介如报纸、电视、广播、杂志、新媒体等,将大量复制的信息传递给分散的大众。
13.人际传播:即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往、联络、沟通等14.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调查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去考察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搜集必要的资料,综合分析相关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达到以掌握组织的情况、解决组织面临的公共关系方面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实践活动。
15.公共关系策划是对组织公共关系形象和公共关系活动方案的构思和设计,它包含了一系列的公共关系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
《公共关系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作业及答案一、名词解释(4×5=20分)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它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2、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学指以公共关系的客观现象和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课程,适用于个人及任何组织。
3、公众:所谓公众,即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4、传播: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
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5、报刊宣传活动:“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首倡,开始主要是为了争取读者,扩大发行。
二、单项选择题(1*20=20分)1、公共关系的研究对象是( C )的关系。
A、机构与个人B、社会与团体C、组织与公众2、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D)。
A、法国B、奥地利C、英国D、美国3、美国现代公关专家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提出了(A ).A、“双向对称”的公关模式B、“投公众所好"的主张C、“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准则C、“凡宣传皆好事”的命题4、党派团体、宗教组织属于(B)。
A、公益性组织B、互利性组织C、营业性组织D、服务性组织5、在各种传播方式中,人情味最浓、情感沟通效果最好的是( C)。
A、公众传播B、大众传播C、人际传播D、小团体传播6、根据组织内外划分,可将公众区分为( C )。
A、首要公众,次要公众B、现实公众,潜在公众C、内部公众,外部公众7、主导性强、时效性强、传播面广的公关类型是( D)。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2.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3.揭丑运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了垄断.百来个经济巨头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命脉,他们为了巩固这种垄断地位,对内根本无视员工的利益,对外以损害公众利益作为赚钱的重要手段,奉行所谓“只有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引起了社会公众舆论的强烈不满和抨击,出现了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传播界丑闻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揭丑运动”。
(又称“扒粪运动”)4.爱德华·伯尼斯:使公共关系由一种活动、一种社会现象变为一门科学的杰出人物是爱德华·伯奈斯。
他从1923年出版第一部公共关系著作《公众舆论之凝结》,到1952年完成教科书《公共关系学》,使公共关系的原理和方法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他强调组织应该在确切了解自己的公众的基础上来进行组织的传播工作;通过“投公众所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由于伯奈斯将公共关系引上了科学的轨道,被世人誉为“公共关系泰斗”。
5.全员公关:全员公关指社会组织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公共关系活动,简称全员PR。
其意义在于增强组织全体员工的公关意识,上下齐心,合理搞好公关工作.6.交际型公关:交际型公关,以人际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其具体内容包括:各种招待会、座谈会、宴会、茶会、慰问、专访、接待、个人信函、电话等等。
7.进攻型公关:进攻型公关是指社会组织与环境发生某种冲突、磨擦的时候,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开创新的局面,采取的出奇制胜、以攻为守的策略。
8.媒介关系:叫做新闻界关系,是指组织与新闻传播机构(包括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各种网站)以及新闻界人士(包括记者、编辑)等等的关系。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1)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实现良好合作与和谐发展,通过关系协调、沟通管理、形象塑造等方式,同利益相关的公众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它包括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系、企业与消费者及有关客户的关系、领导与员工的关系等。
(2)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社会组织与其利益相关公众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彼此合作的规律及工作方法的一门科学。
(3)公共关系社团:是指社会上从事公共关系工作和热爱公共关系事业的团体与个人,自发联合起来组建的非营利性松散的社会群众团体,主要包括:公共关系协会、学会、研究会、专业委员会、俱乐部、联谊会等公共关系机构。
(4)政府关系对象:政府关系指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关系,其对象包括政府的各级官员、行政助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
政府关系对象是任何组织的公共关系对象中最具社会权威性的对象。
(5)名流关系对象:指那些对于公众舆论和社会生活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社会名人,如政界、工商界的首脑人物,科学、教育、学术界的权威人士,文化、艺术、影视、歌坛和体育方面的明星,新闻出版界的舆论领袖等。
(6)认知度的内涵:由认知转换过来而为公共关系目标之一的认知度,表述的是一个社会组织被社会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其包含被认识的深度、被知晓的广度两个方面。
(7)和谐度的内涵:即一个社会组织在发展运行过程中,获得目标公众态度认可、情感亲和、言语宣传、行为合作的程度;是组织从目标公众出发、开展公共关系工作获得回报的指标。
(8)公共关系协调:一是指社会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处于协调的状态,如内部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外部享有盛誉,融洽合作等,在这个含义中,协调是形容词,是结果式的静态规范;二是指社会组织为争取公众的支持与合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努力和开展的各种协调公共关系的工作,如在内部为员工办实事,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在这个含义中,协调作动词,是过程式的动态范畴。
(9)公共关系调查:指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部门和公共关系人员运用科学的调查手段,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考察、了解、分析、研究社会组织客观存在的公共关系现象,以把握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际状况的一种科学认识活动。
公共关系学重点及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学重点及名词解释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一)、掌握公关七种的不同学说,及各自的侧重点。
答:1、管理说:美国著名公关学者雷克斯。
哈罗博士研究分析了472个不同的公共关系定义后提出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美国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认为:“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确定、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与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益关系。
”2、传播说:英国著名公关学者弗兰克。
杰夫金斯;3、传播管理说:这类定议将管理说和传播说结合起来,詹姆斯。
格鲁尼教授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4、咨询说:1978年8月发表的《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5、关系说:蔡尔兹;6、协调说;7、形象说。
(二)、为什么说组织、公众、传播沟通是构成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答:因为:1、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2、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3、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三)、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答:“传播沟通”是贯串整个公共关系的一条基线,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可以进一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加以说明:1、公共关系的“关系”性质;2、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3、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
(四)、如何理解公关活动、公关观念?答:公共关系活动(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关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五)、如何理解公共关系“形象”的概念?答:“形象”一讯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1、首先,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其本质是信誉,重视组织形象实质上重视组织信誉;2、其次,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考虑建构组织形象的外观;3、再次,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而不仅仅限定在个别的、具体的产品形象或人员形象要素上;4、最后,公关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什么是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科学的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同公众建立起来的相互了解和支持的依存关系。
要点:1、社会组织。
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主导作用。
2、公众。
客体,有组织公众、群体公众和个体公众。
3、传播媒介与沟通手段。
4、相互了解、信任和支持的依存关系。
具体的公共关系工作或公共关系实践活动叫公共关系实务。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管理功能的科学。
公共关系的对象是公众,它的特点有:1、分内、外部公众。
2、公众的形成是由组织的性质决定的。
3、公众有轻重主次之分,分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
4、除了显公众外,还存在潜公众,会出现新公众。
5、数量上和成员上都是变动的。
公共关系的职能有:1、传播组织形象。
2、协调组织环境。
3、参与组织决策。
4、加强组织团结。
5、增进组织效益。
第二节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现代公共关系起源于美国。
它产生的客观条件是:1、商品经济发展是经济基础。
生产结构变动引起社会关系复杂化,社会化生产需要协调各方面关系。
商品交换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社会公众力量是社会基础。
卖方转变为买方,企业需要争取公众的支持,工人运动显示大众的强大力量,经济危机从反面证明了企业与公共关系的重要性。
3、传播业为公共关系奠定科学基础。
传播为它的发展提供科学手段,先进的传播使舆论更有力量,传播媒介确立了公共关系的地位。
4、现代管理理论为公共关系成熟奠定了理论基础。
现代管理思想从“重物”到“重人”的转变,社会学、行为学为公共关系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现代公共关系学的发展状况1903年美艾维.李在纽约创立“宣传顾问事务所”是现代公共关系诞生的标志,它的核心是“说真话”。
《原则真言》他的贡献是使公共关系正式成为一门职业。
爱德华.伯纳斯1923年第一部《舆论之凝结》,1952年的《公共关系学》为完整的科学体系,“投公众所好”是它的重要思想。
当代西方公共关系发展的特点:1、在各国广泛流行。
公共关系学是什么
公共关系学是什么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探究如何建立、维护和改善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公共关系学也被称为公关学或PR学。
公共关系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当时,美国的企业和政府开始意识到他们需要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以维护自己的声誉和形象。
随着大规模媒体的兴起,公众开始更加关注企业和政府的行为和决策。
这就促使了公共关系学的产生和发展。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范畴涵盖了众多内容。
其中包括公共关系的定义、原则和概念,公众关系管理,组织与公众互动的理论与实践,媒体关系,危机管理,公共传播和公共关系研究方法等。
公共关系学的定义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公共关系学关注的是组织如何与公众建立、维护和改善关系,以及如何以透明、诚信和负责任的方式进行沟通。
而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公共关系学不仅关注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动,还关注公众对组织的评价和看法,以及如何借助有效的沟通手段和传播渠道来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
公共关系学的原则包括诚信、透明、对话、社会责任等。
公共关系学倡导组织在与公众沟通时要坦诚、开放,不隐瞒真相或故意误导公众。
同时,公共关系学还认为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即要倾听公众的声音和反馈,与公众进行真实有效的对话。
在实践中,公共关系学强调了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动。
通过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组织可以通过媒体向公众传递信息和宣传活动。
在面对危机时,公共关系学认为组织应该及时、真实地向公众提供信息,积极应对和解决问题,以维护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公共关系学在实践中还强调了公共传播的重要性。
公共关系学认为,公共传播可以帮助组织在公众心目中树立积极、正面的形象,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
通过有效的公共传播,组织可以增强公众对其产品、服务和理念的认知和认可。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方法。
定性方法主要通过深入访谈、文本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来获取对组织与公众关系的理解。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_集锦
2.舆论:在公共关系学中主要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片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性质和程度,是衡量公共关系状态的客观标志.3.形象:在公共关系学中把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认知和评价,一个组织的社会形象体现了它的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的总和,追求良好的的组织形象是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目标.4.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7.“清垃圾运动”:10世纪30年代,美国实业界为了使自己和公司扬名,置公众利益于不顾,任意编造谎言和神话,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
由此引起媒介不满,报纸杂志率先揭露实业界的恶劣丑闻,发表了多篇揭丑文章。
11、营销推广:指在以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市场推销的交易活动中,工商业组织以各种手段向顾客宣传产品,以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行为,扩大产品销售量的一种经营活动。
12、游说:指个人或组织有目的地利用语言、文字或其他传播媒介对特定信息进行讲解、说明,以鼓动受众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的一种劝服性传播。
13、论题处理:又称“问题管理”或“议题处理”,主要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组织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帮助组织制定应变的对策和措施。
14、社会互动:指社会的横向关系,是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作用。
公共关系对社会互动环境的优化通过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行为、净化社会风气来实现。
15、公关开发活动:指文化、教育、艺术、福利、慈善、宗教和社会等组织,运用传播的力量去发展会员、筹措经费和争取资源等活动。
16、广告:是一种“付费传播”,即广告主付费购买传播媒介的使用权来推销其产品、服务或观念。
它必须明示广告主体,是一种自我宣传方式,主观性比较强。
17、公共事务:主要指一个组织与政府部门、公共政策、公众利益和社区事务相关的活动。
18、公共关系领导人员:公共关系部门的经理、主任,即负责人,是公共关系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汇总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汇总一、名词解释1.公共关系活动(实务)是社会组织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而从事的各种活动,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2.从众心理公众受个人的影响,而在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3.公关策划公关策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对即将开展的活动,依据目的、对象、特点设计活动的方法、手段、谋略等。
广义的指,在狭义的基础上向两头延伸,向上包括公关活动目的、目标的制定、公众的选择、研究等,向下包括制定出一个周密的、操作性强的工作计划。
4.整合营销传播整体营销传播的核心思想是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
一方面,把广告、公共关系等一切传播活动都涵盖到广告活动范围之内;另一方面,使企业能够将统一的传播资讯传达给消费者。
5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社会组织通过传播、沟通等手段与其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相互适应和共同发展的管理活动。
6社会组织是人们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机构。
具体来说,就是指人们基于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利益要求,为实现一定目标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并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社会共同体。
7公众公共关系的公众一般是指公共关系对象的总和,即与公共关系主体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8 市场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实际和潜在的购买者的集合。
9政府政府是国家各种权力机关的总称,它包括从中央到地方行使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权力的所有机关。
从狭义上说,政府通常所指的国家行政权力机关。
10知名度所谓知名度是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这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11.美誉度美誉度是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赞许的程度,它是表明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信誉情况,是评价组织社会影响好坏程度的指标。
12组织形象组织形象信息是指与组织的公众形象有关的信息,它包括产品和服务形象的信息和组织整体形象信息;13 CIS 战略企业识别系统是指一个企业(社会组织)为了塑造自身的形象,透过统一的视觉设计,运用整体传达沟通系统,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经营活动传递出去,以凸显企业的个性和精神,与社会公众建立双向沟通的关系,从而使得社会公众产生认同感和共同价值观的一种战略性活动和职能。
公共关系学复习提纲
公共关系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协调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关系从而增进整体效益的一种经营管理活动或职能。
2社会组织:是指具有特定社会目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按一定形式构成的独立单位并具有法人地位的社会机构。
3公共关系部:指附设在组织内部,专门负责该组织公共关系事务的职能部门。
4公众:指与特定的社会组织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或利害关系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称。
公众即可是个人也可是群体;公众是相对于一定的社会组织而言的;公众与社会组织之间存在着某种利害关系。
5传播:指社会组织利用各种媒介,有计划的与公众进行双向交流与沟通的过程。
传播是一种信息的交流活动;传播是一个有计划的完整的行为过程;传播的基本环节是表达和理解。
6公共关系调查(调研):是指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部门和公共关系人员运用科学的调查手段,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的考察了解分析研究社会组织客观存在的公共关系现状,以把握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际状况的科学认识活动。
7公共关系策划:就是社会组织根据组织的现状和目标要求,根据科学的策划构思和巧妙的策划艺术分析现有条件,从而谋划、设计组织公共关系战略、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和社会组织具体公共关系活动最佳行动方案的过程。
8公共关系评估:指有关专家或机构根据某种科学的标准或方法,对公共关系的整体策划、准备进程、实施过程以及实施效果进行检测、评估和判断的一种活动。
二、填空:1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社会组织、公众、传播2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客观性、公开性、艺术性、情感性、战略性3西方公共关系的萌芽:开始于希腊23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指出“修辞是争取和影响听众思想和行为的艺术”,这是一本古代经典的公共关系著作。
《高卢战记》凯撒是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维吉尔的田园诗4中国古代的公共关系萌芽墨子兼爱非攻--与人为善;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际关系原则,人无信不立--诚信;孟子―舆论传播的重要性5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巴纳姆时期:报刊宣传代理活动;艾维李时期:公共关系之父说真话讲实情;爱德华伯纳斯时期:投公众所好公共关系理论的奠基者公共关系先驱者;卡特利普和森特时期:《有效公共关系》双向对称思想。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名词解释
好的,以下是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中一些常见名词的解释:
1.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PR):是指企业或组
织通过各种手段与公众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关系,提高公众对企业或
组织的认知度、信任度和好感度,以达到营销、品牌塑造、危机管
理等目的。
2. 媒体关系(Media Relations):是指企业或组织与媒体之
间的互动关系,包括与媒体的沟通、合作、协调和管理等方面,旨
在通过媒体向公众传递企业或组织的信息和形象。
3. 危机公关(Crisis Public Relations):是指企业或组织
在遭遇危机事件时,采取积极、及时、有效的公关措施,化解危机、保护声誉、恢复信任。
4. 社会责任公关(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ublic Relations,简称CSR PR):是指企业或组织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
程中,通过公关手段向公众传递企业或组织的社会责任理念、实践
和成果,提高公众对企业或组织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5. 品牌公关(Brand Public Relations):是指企业或组织通过公关手段,向公众传递品牌价值、品牌形象和品牌故事,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品牌忠诚度和竞争力。
以上是一些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中常见的名词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什么是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科学的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同公众建立起来的相互了解和支持的依存关系。
要点:1、社会组织。
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主导作用。
2、公众。
客体,有组织公众、群体公众和个体公众。
3、传播媒介与沟通手段。
4、相互了解、信任和支持的依存关系。
具体的公共关系工作或公共关系实践活动叫公共关系实务。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管理功能的科学。
公共关系的对象是公众,它的特点有:1、分内、外部公众。
2、公众的形成是由组织的性质决定的。
3、公众有轻重主次之分,分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
4、除了显公众外,还存在潜公众,会出现新公众。
5、数量上和成员上都是变动的。
公共关系的职能有:1、传播组织形象。
2、协调组织环境。
3、参与组织决策。
4、加强组织团结。
5、增进组织效益。
第二节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现代公共关系起源于美国。
它产生的客观条件是:1、商品经济发展是经济基础。
生产结构变动引起社会关系复杂化,社会化生产需要协调各方面关系。
商品交换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社会公众力量是社会基础。
卖方转变为买方,企业需要争取公众的支持,工人运动显示大众的强大力量,经济危机从反面证明了企业与公共关系的重要性。
3、传播业为公共关系奠定科学基础。
传播为它的发展提供科学手段,先进的传播使舆论更有力量,传播媒介确立了公共关系的地位。
4、现代管理理论为公共关系成熟奠定了理论基础。
现代管理思想从“重物”到“重人”的转变,社会学、行为学为公共关系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现代公共关系学的发展状况1903年美艾维.李在纽约创立“宣传顾问事务所”是现代公共关系诞生的标志,它的核心是“说真话”。
《原则真言》他的贡献是使公共关系正式成为一门职业。
爱德华.伯纳斯1923年第一部《舆论之凝结》,1952年的《公共关系学》为完整的科学体系,“投公众所好”是它的重要思想。
当代西方公共关系发展的特点:1、在各国广泛流行。
2、公共关系的职能不断扩大。
3、公共关系的部门日益增多。
4、成为新兴职业。
5、公共关系学的教育开始普及。
6、公共关系活动趋于国际化。
第三节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兴起我国公共关系的优良传统1、创造了公共关系范例。
朱德军长的秋毫无犯。
刘伯承二喝“结盟”酒。
西安事变危机公共关系范例。
2、涌现了大批公共关系人才。
毛泽东、周恩来的公共关系事迹。
3、丰富了公共关系理论。
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累了实践经验和思想理论。
我国公共关系兴起的原因1、经济需要合作。
2、政治民主化。
3、社会和谐化。
公共关系与拉关系等不正之风的区别:1、前者坚持本组织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为原则,后者以私利或小团体利益为原则。
2、前者是组织同社会间的公开关系,后者是个人和组织中的个别人间的私人关系。
3、前者运用的是科学方法和沟通手段,后者用的是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见不得人的手段。
4、前者是门科学,起促进社会协调的功能,后者是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起着危害经济建设与腐蚀风气的作用。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公共关系的构成1、社会组织。
特点是,(1)具有明显的主体性,(2)公共关系通过传播实现。
2、公众。
特征:同质性、广泛性、群体性、可变性。
类型: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3、传播。
人际传播、大众传播。
第二节组织形象1、舆论是公众对某个共同关心的问题所持的意见和态度。
特征是时效快现实性强、面广反应迅速、可塑性强。
2、组织形象是关于组织总体状态的舆论,是公众对组织的认知,反映了公众的情感和意向。
特征有:客观性、反射性、多面性、相对性。
3、组织形象管理通过建立,维持和改变组织形象,以求得公众产生有利于组织的情感和意向的活动。
第三节公众心理与行为公众心理的特征现代社会的人心理与传统相比具有明显的变异性、从众性和攀比性。
传播的心理机制:暗示(暗示有直接的、间接的、自我的、反暗示)、模仿和感染是公共关系活动得以实现的三大心理机制。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第一节事实性原则事实性原则是指公共关系人员在其工作中必须以事实为根据,尊重客观事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事自己的工作。
1、公共关系要以事实为依据。
2、实事求是地开展公共关系工作。
做到八个字:真实、客观、公正、全面。
3、依据事实调整组织政策和行为。
改正错误,取信于民。
第二节互惠互利原则互惠互利原则不仅仅为维护组织的利益也能平等互利维护公众的利益。
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内容有目的互惠互利、计划互惠互利、行为互惠互利、效果互惠互利。
第三节全员PR原则全员PR原则的要求:全体成员都要具有公共关系观念,都来为公共关系工作作贡献。
公共关系的动力来自上层。
全员价值观的培养:认同与归属公共关系工作必须具有整体协调性。
公共关系的生命力:全体的支持和合作。
第四节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传播的7C′S原则:⑴可信性。
⑵归因性。
⑶有效性。
⑷清晰性。
⑸连续性和一致性。
⑹多样性。
⑺差异性。
第四章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第一节大众传播媒介的业务与特点一、公共关系传播的三大支柱:报纸、广播、电视。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业务:编辑部、广告部、发行部。
三、电子媒介的业务有,新闻节目、现场直播节目、录制节目、对话节目。
四、大众传播媒介的共同点:都是人体的延伸,有广大的听众,有开放性、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有时效性、由机电设备复制讯息。
第二节新闻敏感与新闻业务新闻价值是足以构成新闻的事实给人们带来分量及其对读者社会利害关系涉及的程度。
新闻敏感是迅速判断,对隐性新闻事件的认识。
新闻敏感的培养:1、思维方式从封闭到开放。
2、思维方式从单一型到多向型。
3、思维方式从求同型到求异型。
新闻业务能力:1、大环境在本单位的小投影。
2、对小投影的三分法。
3、抓住投影,走出投影。
抓成就后面的苦衷、抓正常中的反常、抓过程中的矛盾、抓主角中的配角、抓物变中的人变、抓墙外的花香与墙内的花。
第三节创造与借助利用大众传媒提高组织知名度:一、发挥创造性⑴创造事件。
⑵创造诱因二、借助权威⑴借助社会权威。
⑵借助新闻权威。
⑶借助现场权威。
产生逆反心理的传播因素:1、捏造事实,无中生有。
2、抓住一点,过分渲染。
3、说金足赤,说人完人。
4、细节失实,画蛇添足。
第四节公共关系广告公共关系广告的目的:1、让更多公众了解本组织。
2、争取公众对本组织的信任。
3、消除公众的误解或成见。
4、赢得良好的社会环境。
5、建立与发展合作关系。
6、期望公众接受某种观点。
公共关系广告的特点:推销组织、内容是计划经营方向、目的建立信誉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广告选择性强、策划刊登周期长。
公共关系广告的一般指导思想:1、明确对象。
2、内容形式吸引人。
3、确定传播区域。
4、寻找特色。
第五章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程序第一节调查分析公共关系的调查的内容:1、组织基本情况调查。
2、公众意见的调查。
3、社会环境的调查(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问题、其他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调查)公共关系调查的方法:1、文献研究。
2、民意测验。
第二节制定计划一、确定公共关系目标的原则:1、“有效形象”的原则。
2、目标一致性原则。
3、目标可行性原则。
4、目标具体性原则。
二、制定公共关系计划。
包括项目、策略、时机。
第三节活动实施包括:1、公共关系工具的选择。
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
2、传播界的联络。
发布新闻稿、召开记者会、邀请记者参观。
第四节评估结果评估的态度有:赞同、反对、中间态度(敌意、偏见、冷漠、无知)一个企业可以有三种形象:理想形象、自我形象、公众评价形象。
评估的方式有:个人观察反馈法、目标管理法、舆论调查法、内外部监察法。
第六章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及其培养第一节对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1、性格特征。
2、知识结构。
3、风度仪表。
4、阅历。
5、智慧。
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图:1、“蜘蛛网”结构。
2、“帷幕式”结构。
3、“飞机型”结构。
第二节对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技能要求1、组织能力的要求。
2、社交的能力。
3、宣传推广能力的要求。
4、表达能力的要求。
5、应变能力的要求。
6、调研能力的要求。
对公关人员组织能力的要求:1、好的思想政策水平。
2、计划和决策能力。
3、和外部协作的能力。
第三节对公关人员的品德要求对公关人员的职业道德:1、以服务全社会和公众作为出发点。
2、诚实可信,实事求是。
3、讲究信用。
4、豁达大度、礼貌谦虚。
5、廉洁奉公,遵纪守法。
公共关系的基本宗旨:1、遵守宪法规定的各项原则。
2、遵守地方法规。
3、促进物质和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
4、向社会传播公关要旨,即“真实、公开、民主”。
公关人员的个人品质:1、廉洁公开,奉公守法。
2、首先为他人利益着想,乐于助人。
3、坚忍不拔,一丝不苟,负责到底。
公共关系工作原则:1、为组织和公众传播真实信息,抵制不真实行为。
2、在不损公众利益和公德下,维护委托人利益。
3、处理公务时,不隐瞒自己真实看法,不为第三者私利服务。
4、收费公开明确,不得另获馈赠。
第四节公关人员的选拔、培训和考评招聘的三个过程:1、征聘。
2、测评。
3、筛选。
演讲时应该注意事项:开场白:提纲式、提问式、倒叙式、对比式。
结尾:名句式、幽默式、总结式。
组织能力的培养的基本方法:⑴会议的主持。
⑵活动的筹备。
⑶活动组织者注意处理事务要坚定、谦和。
公关人员的考核评定:按内容分:成绩和素质(学识、能力、职业道德)公关考核方法还有:1、领导臆断法。
2、分项决定法。
3、配对比较法。
4、工作标准法。
5、人尽其才检核法。
第七章企业管理公共关系第一节企业管理与内部公共关系早期的企业管理理论:古典学派,行为科学学派。
公共关系理论的新贡献:在于不仅注重内部公众之间的平等沟通,还扩展到企业外部的理论。
企业内部公众:指在企业组织机构内部各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企业内部公关的必要性:1、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第二节职工沟通职工沟通的目标:1、促进企业精神的形成,增强内聚力。
2、创造最佳人事环境。
3、情感交流,融洽气氛。
4、动员人人参加企业的公共关系工作。
职工沟通的方法:1、编制内部刊物和黑板报。
2、赠职工手册。
3、协商对话,鼓励合理化建议。
4、完善奖励制度,物质和精神的。
赫茨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第二节股东沟通股东关系的历史是随股份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是企业与投资者关系,又称“金融公共关系”或“财务公共关系”。
股东沟通的工作内容:1、加强与股东的沟通,经常向股东通报企业情况。
2、了解股东的要求,争取股东的合作。
3、加强与重要的股东的联络。
他们是“舆论领袖”影响其他的股东。
第八章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第一节市场营销与外部公关市场营销的重要意义:它一方面帮助销售,同时指导决策。
第二节企业与消费者关系消费者关系的重要性:它是由消费者在企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皇帝”的位置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