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期末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知识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知识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知识总结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二、地球的基本特征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它的周长和直径分别是40075公里和12756公里。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周。

3. 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组成。

地壳最外面,是我们最直接接触到的岩石层;地幔是地壳下方的包裹地球的岩石层;地核是地幔下方的由铁和镍组成的液态态层。

三、地球的自然环境1.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指的是指地球表面和高空之间由空气组成的大气圈。

大气圈包括对地下方重量作用的对流层和电离层两个部分。

2. 水域环境:水域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水体,主要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3. 地形环境:地形环境是指地壳表面的地形地貌,主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等不同的地形类型。

4. 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栖息和繁衍的环境,主要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

四、中国的地理特点1. 地理位置:中国坐落在东亚的西部,是世界上东西最宽的国家之一。

2.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有高山、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等地形类型。

3. 气候分布:中国气候多样,主要包括寒温带、温带和热带气候。

4. 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炭、铜、铝等矿产资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如水力发电、风能等。

5. 农业分布:中国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五、地球上的国家和地区地球上的国家和地区分布于不同的大洲。

主要的大洲有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六、经纬度和时区1. 经度:经度是指从地球上任意一点到经过两极的线段的长度,也叫子午线。

0度经线叫作本初子午线。

2. 纬度:纬度是指从地球上任意一点到赤道的线段的长度,也叫纬线。

赤道是0度纬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必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必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必背第一章:地球与地球运动1.地球的形态和大小地球呈近球体,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所以赤道略偏大。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地球以西东方向旋转一周需要23小时56分4秒,使人们看到了昼夜变换和星空相对运动;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24天,形成季节。

3.地球的地理坐标确定地球上某一点位置的方法,以经度和纬度作为地球地理坐标。

第二章: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标志及其表示方法地球的标志为圆形,表示方法有平展图、球面图和柱面图等。

2.地图的图例和比例尺图例表示地图上各色块的含义,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3.地图的投影方式地图的制作为了避免变形,必须进行地图投影,有圆锥投影、圆柱投影和平展投影等。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1.气候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海洋、陆地、气压和风等。

全球的气候类型有副热带干旱气候、温带中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

2.地形和水文地形有高山、丘陵、平原和盆地等。

水文包括江河、湖泊、湿地等。

3.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有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两种。

其中植物资源有森林、草原和沙漠等,动物资源有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石油等。

第四章:人文地理环境1.人口和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有内部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内部人口迁移有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流动等。

2.文化和文化特征文化特征有语言和礼仪等,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较大。

3.经济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主要是指人们生产生活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和水文等。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必考7大重点地图速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必考7大重点地图速记

01经纬网图【地图速记】(1)经纬线(度):①北回归线,②南回归线,③北极圈,④40°N(纬度),⑤80°E(经度)。

(2)纬度带:⑥低纬度,⑦中纬度,⑧高纬度。

02地球运动【地图速记】(1)左图中阴影部分是夜半球,光照部分是昼半球。

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节气),此时地球公转到右图中C处。

(2)写出五带位置:甲地:北寒带,乙地:热带,丙地:南温带。

(3)读图,填在下表。

03等高线地形图【地图速记】(1)地形部位:A 山峰(山顶) ,B 山脊,C 鞍部,D 山谷,E 陡崖。

(2)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3)李庄在丁村的西南方向。

04世界海陆分布【地图速记】(1)大洋:A印度洋,B 太平洋,C 大西洋,D 北冰洋。

(2)大洲:E非洲,F 欧洲,G 亚洲,H 北美洲,I 南美洲,J 大洋洲,K 南极洲。

(3)海峡或运河:L 苏伊士运河,M 白令海峡,N巴拿马运河,O 马六甲海峡。

05板块构造学说【地图速记】(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六大板块名称。

①亚欧板块,②非洲板块,③印度洋板块,④太平洋板块,⑤美洲板块,⑥南极洲板块。

(2)图中A表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表示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红海将不断扩大,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位于非洲与欧洲之间的地中海正在不断缩小,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4)阿拉伯半岛与印度半岛从大洲划分位于亚洲,从大陆划分属于亚欧大陆,从板块划分属于印度洋板块。

06世界气候类型分布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图速记】(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

A 热带雨林气候;E 亚热带季风气候;J 温带大陆性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F 地中海气候;K 寒带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G 温带海洋性气候;L 高原山地气候;D 热带沙漠气候;H 温带季风气候。

(2)字母A表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赤道附近,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分布最典型的地区有非洲的刚果盆地、马来群岛和亚马孙平原。

七年级上册期末地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七年级上册期末地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2-P4)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认识过程结论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太阳和月亮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太阳和月亮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地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月食、海边看船、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4、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赤道地区、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是南方。

知识点2:地球仪(P5-P9)1、纬线和经线纬线经线示意图概念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圆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相交的半圆特点形状圆(除极点以外),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线圈间的关系所有纬线圈都相互平行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姓名:班别:2、纬度和经度3、经纬网(1)概念: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2)作用:利用经纬网可以方便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知识点3:地球的运动(P11-P15)1、地球的自转自转方向:从赤道上空,自左向西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呈顺时针方向。

2、地球的公转3、北半球二分二至的时间和特点(结合课本P13 图1.18 地球公转示意)注意: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同时该半球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从早上到中午再到傍晚,影子从长——短——长。

4、五带的划分(结合课本P14 图1.19 地区上的五带)(1)人们根据太阳的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完整版)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完整版)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级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经线 纬线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与赤道平行的线 形状 半圆 圆形(两极成点)长度 一样长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纬线等长) 指示方向 南北东西 数量 无数条线圈间关系 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极点平行,除了两极点经纬线的关系 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相互垂直,且只有一个交点。

(除两极点)经度纬度定义 给每一条经线标注度数 给每一条纬线标注度数标注起点 本初子午线(0°经线) 赤道(0°纬线)度数划分 本初子午线以西(W )以东(E ) 赤道以北(N )以南(S ) 主要的经纬线 本初子午线,180°经线 赤道,回归线(23.5°)极圈(66.5°) 半球划分 东西半球(20°W 和160°E ) 南北 (赤道)特殊线 东经+西经=180°为经线圈 0°—30°低纬度、30°—60°中纬度、60°—90°高纬度 度数范围0°--180° 0°--90°二.地图 (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1.方向:a.一般表示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指向标表示法:指向标一般指向北.c.经纬网:纬线指示东西,经线指示南北2.比例尺:a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b 表示形式:数字式:1:1000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线段式:c 大小比较: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

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大。

3.图例: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例如:铁路 山峰 运河 等。

EEWW18090S注记:用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全)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全)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全)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汇总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XXX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地球运动绕太阳公转,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地球表面分为五个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第三节地图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影,可以用来表示地球的各种信息。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点。

纬度的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经度的变化规律是由本初子午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构成了地球的地貌。

地球上有六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北冰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一直在不断变化,包括板块运动、地震、火山喷发等。

这些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的温度、湿度、风速、降水等自然现象。

天气的变化是不稳定的,受到气压、风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气温是指大气中温度的高低。

气温的分布受到纬度、海拔、地形、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降水是指大气中水分凝结形成的雨、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

降水的分布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气候是指长时间内大气的温度、湿度、风向、降水等自然现象的平均状况。

世界上的气候多种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内容提要1. 地球的形状:椭球体2. 地球的构成:地壳、地幔、地核3.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重点知识点-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5千米。

-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

第二节:地图内容提要1.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2.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3. 读图方法重点知识点- 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的工具。

- 方向有三种表示方法:指向标、经纬网、方位角。

- 图例和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要素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第二章:世界地理第一节:亚洲内容提要1. 亚洲的位置、范围、分区2. 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3. 亚洲的主要国家、城市、名胜古迹重点知识点-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 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类型多样,有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

- 亚洲的主要国家有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主要城市有北京、东京、孟买、莫斯科等,名胜古迹有长城、富士山、泰姬陵、克里姆林宫等。

第二节:欧洲内容提要1. 欧洲的位置、范围、分区2. 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3. 欧洲的主要国家、城市、名胜古迹重点知识点- 欧洲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东临亚洲,西临大西洋。

- 欧洲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气候类型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 欧洲的主要国家有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主要城市有巴黎、柏林、伦敦、罗马等,名胜古迹有埃菲尔铁塔、勃兰登堡门、大本钟、斗兽场等。

第三章:中国地理第一节:北方地区内容提要1. 北方地区的范围、地形、气候2. 北方地区的资源、农业、工业3. 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名胜古迹重点知识点- 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七年级地理期末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期末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期末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地理期末知识点一、陆地和海洋1、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地表71%是海洋,29%是陆地。

地表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海洋的面积都大于陆地的面积)。

2、陆地和海洋的类型:(阴影为陆地)A是大陆,的大陆是亚欧大陆B是半岛,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C是岛屿,的岛屿是格陵兰岛D是大洋E是海峡F是海湾3、七大洲的分布(按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

4、四大洋,太平洋:、海水最深、岛屿最多,跨东和南北半球;大西洋:第二、呈“S”形状、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北冰洋:海冰覆盖,海水浅,位于北半球,跨经度360°。

5、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的界线:巴拿马运河。

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初一地理知识点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

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

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重视地理观察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

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

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课前预习不可少地理自古以来有“文科中的理科”之称,大家上了高中就会知道了。

上了高中后是要开始分文理科的,如果七年级的同学们想要学好地理,现在就应该为地理打好基础。

课前预习是最不可少的,老师讲课是不会因为你一个人没跟上就会停下整个班级的节奏的,所以不想被落队的,就要课前做好一个预习才是最重要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资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资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资料1. 地理概论- 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地球及其上层大气、水圈、生物圈和人类活动的科学。

- 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似于椭球的。

- 地理的分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2. 中国地理- 中国的地理位置:东经73°33′到135°05′,北纬3°51′到53°33′之间。

- 中国的地理特征:陆地面积较大,东部沿海地区多山多水,中部为山地和高原,西部为高山和盆地。

- 中国的气候:主要分为北温带、西北干旱、东南海洋性、华南季风四种气候类型。

- 中国的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等。

- 中国的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秦岭山脉等。

3. 世界地理- 世界的大洲分布: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世界的地势特点:南北交错,高山多,河流丰富。

- 世界的气候:副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热带气候等多种类型。

4. 地图与方位- 地图的基本要素:图面、比例尺、图例、方位角。

- 地图的分类:物质地图和专题地图。

- 地图的使用:了解地理信息、辅助研究和导航等。

- 方位的表示方法:方位角、罗盘和指南针。

5. 自然地理环境- 气候与天气:气温、降水、气候带等。

- 水资源:河流、湖泊、水库等。

- 植被:森林、草原、沙漠等。

- 岩石与土壤:火山岩、沉积岩、红壤、黄土等。

6. 人文地理环境- 人口与城市: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城市化进程等。

- 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工业:原材料、加工、能源等。

- 交通运输: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资料的概要内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知识点

【篇一】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知识点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

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6、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7、赤道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最长的纬线。

纬度自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8、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

1亿平方千米。

9、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10、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11、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12、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东西方向1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的大洲。

14、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初一上期末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上期末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上期末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初一上学期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地球、大气和水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初一上期末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复习和回顾这些重要的内容。

一、地球与地理坐标1. 地球的形状与对地球的认识:地球是一个近球体,被大气层包围,通过地图和航拍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圈所需的时间。

3. 地理经纬度:地理经度和纬度是我们用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坐标系统,经度是东西方向上的测量,纬度是南北方向上的测量。

二、地球的层次结构1. 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外围地球表面,地幔是地壳下方的热塑性岩石层,地核则由外核和内核构成。

2. 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大洋地壳主要分布在海洋底部,由玄武岩组成;大陆地壳则构成了陆地的主体,由花岗岩等岩石组成。

三、气候与天气1. 气候的因素:气候受到纬度、海洋暖流、大陆形状和高度等因素的影响,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不同类型。

2. 天气现象:天气是指短期内大气中的温度、湿度、风速和降水等的状态,包括晴朗、阴天、雨天、雪天等多种形式。

四、水资源1. 水循环: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持续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储存等环节。

2. 水资源利用: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应当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和水资源的枯竭。

五、人口与城市化1. 人口与人口密度:人口是一个地区内居住的人的总数,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2.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增长,城市化进程涉及到人口迁移、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等方面。

六、自然灾害1. 地震和火山喷发:地震是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面晃动,火山喷发是地球表面冒出火山口的熔岩、烟灰和岩浆等物质。

2. 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干旱、沙尘暴等,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失。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章我国地理环境1.1 我国地理位置1.1.1 东亚大陆1.1.2 东经73°33' 到134°7731',北纬3°51'到53°33',南纬3°51'到53°33'1.2 我国地形1.2.1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平原等 1.2.2 大致分为西北高原、北方平原、青藏高原、东南丘陵、西南山地等1.3 我国自然资源1.3.1 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1.3.2 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农业发展潜力巨大1.3.3 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分布不均衡,南多北少第二章我国的人口与民族2.1 我国的人口分布2.1.1 东部人口密集,西部人口稀少2.1.2 城市人口增长快速,农村人口流失严重2.2 我国的民族2.2.1 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占绝大多数2.2.2 少数民族分布在边疆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第三章我国的交通运输3.1 公路交通3.1.1 公路网络不断完善3.1.2 公路交通是我国主要的交通方式3.2 铁路交通3.2.1 铁路网络遍布全国各地3.2.2 高铁的发展迅速,成为国内外出行首选3.3 水路交通3.3.1 我国沿海和江河地区发达3.3.2 水路交通与两广铁路、环庆铁路、苏州港、宁波港等对外交通物流网络相互衔接第四章我国的农业4.1 我国的主要农业区4.1.1 我国的主要农业区有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等4.1.2 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农作物,如稻谷、小麦、玉米、棉花、烟草等4.2 我国的农业现状4.2.1 农业劳动力逐渐转移4.2.2 农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第五章我国的工业5.1 我国的主要工业区5.1.1 我国的主要工业区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5.1.2 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5.2 我国的工业发展5.2.1 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5.2.2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六章我国的经济发展6.1 我国经济发展成就6.1.1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6.1.2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6.2 我国经济发展挑战6.2.1 区域发展不平衡6.2.2 环保问题日益突出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结束。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昼夜更替和季节变化的原因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定义和作用- 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 地图上的基本元素(指北针、图例、等高线)3. 地图的阅读和使用- 识别地图上的方向- 计算地图上的距离- 理解等高线和地形图二、自然地理1. 大气和气候- 大气的组成和分层-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河流的形成和流域- 湖泊和地下水3. 地貌学- 地壳的结构-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主要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功能区2. 经济地理- 农业的类型和分布- 工业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交通运输的模式和网络3.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政策四、地理实践活动1. 观察和记录- 观察自然现象和地理事物- 记录和分析地理数据2. 地理实验- 进行简单的地理实验- 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3. 地理调查- 社区地理环境调查- 地理现象的实地考察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要性的总结,具体的知识点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差异。

您可以根据这个概要在Word文档中添加详细的解释、图表、例子等,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点总结文档。

同时,确保文档的格式规范,包括合适的标题层级、清晰的段落划分、必要的图表和图片等。

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总结汇总

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总结汇总

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总结汇总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与生活(1)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气温-最低气温(2)年变化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1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2月最低。

气温年较差=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3)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4)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3.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2)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3)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4)分布规律: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P53中的图3.17)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5)等温线图的判读: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6)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地理初一上册期末重点知识点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1. 自然地理
- 地球的构成与运动:地球的构造层次、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倾斜
- 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经纬度、地理位置的意义、地理环境的影响
2. 中国的自然地理
- 主要山脉与高原:长江、黄河、青藏高原
- 主要水系与湖泊:长江、黄河、淡水湖
- 主要气候带与气候区划:亚热带、温带、寒带
3. 国际的自然地理
- 主要洲际水域: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 主要洲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主要自然区域:南极洲、亚马逊雨林、撒哈拉沙漠
4. 人文地理
-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 区位与交通:地理区位的意义、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的重要性
- 居住与居住区:城市和农村、居住区的特点和分布
5. 中国的人文地理
- 主要城市与区域:北京、上海、广州、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主要经济区域和产业: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西部开发区
- 主要人口迁徙:农民工流动、城市化进程
6. 国际的人文地理
- 主要国际贸易港口:上海港、新加坡港、鹿特丹港
- 主要城市与区域:纽约市、东京都、伦敦、巴黎
- 主要旅游目的地:巴黎、罗马、纽约、伦敦
以上所列知识点涵盖了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的全册内容。

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学生们全面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背景,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全册)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全册)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全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⑴、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 和160°E 经线;0°和180°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⑵、0°纬线(即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北回归线(23.5°N )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

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南回归线(23.5°S )是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

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北极圈(66.5°N )是北寒带和北温带的界线。

南极圈(66.5°S )是南寒带和南温带的界线。

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北极点(90°N )。

南极点(90°S )。

⑶五带的划分:①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

②五带名称: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③划分界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南、北温带:四季分明;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阳光斜射得厉害。

⑷高、中、低纬的划分:(图1.3)4.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⑴、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

公 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达方式:①数字式→1:500 000。

②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比例尺分母去掉5个0)。

③线段式→。

比例尺越大,范围就越小,内容就越详;比例尺越小,范围就越大,内容就越略。

(2)、方向的判断:①一般判别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判别法:指向标始终指向正北方。

③经纬网判别法:经线指示南北方,纬线指示东西方5、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1.海陆分布的特点: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知识点
地理的学习,能够让你更加了解这个世界。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一地理上册期末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知识点(一)
1.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赤道,长约4万km。

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km。

2.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

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3. 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小,但内容详细。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5. 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

五带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

6. 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

我国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地球表面上,陆地总面积占总表面积的29%。

7. 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8.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南极洲。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9.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

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

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亚马孙河流域。

11.地球上的陆地从南半球和北半球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在地球两半球的划分上,南北半球是以赤道划分的,东西半球是以200W、1600E划分的。

12.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如果该数值小(大、小),则对人体健康有利。

1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经线(又叫子午线),指示的方向是南北,长度相等。

纬线是半径不等的圆,指示的方向是东西,长度不相等。

1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零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零度纬线是赤道。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南美洲。

15.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达到60亿。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用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人口密度=居民数量/单位面积。

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区叫大陆架。

16.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

各大洲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欧洲。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此处的地形是山脊,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此处的地形是山谷,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悬崖。

17.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东部,从全球看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1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

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是绕太阳公转的。

19.为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

20.世界上三个主要的人种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世界上的三大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黑种人的故乡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知识点(二)
2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____、伊斯兰教、佛教。

其中教徒最多的宗教是基督____合国的工作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2.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3.亚洲东部的主要人种是黄色人种,欧洲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非洲南部的主要人种是黑色人种。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褶皱、断层、地震、火山等。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阳光、海浪、风蚀、流水等。

24.聚落发展的标志主要有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的数量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

纵贯南美洲西部的山脉是安第斯山。

25.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等。

地图上的比例尺小,则表示的范围大,但内容粗略。

26.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降水的三种类型是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27.从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看,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

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亚洲。

世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28.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抵纬度地区气温高;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这是“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29.在我国、美国东南部等地区,分布着一种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这种气候的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0.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等地。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全世界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大。

31.世界的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区最为广大。

32.在南北纬300~400的大陆东西两岸,形成了两种气候类型。

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岸是地中海气候。

太阳光直射的地方比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高。

33.在北极地区可见极昼现象,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终日不落,则太阳在天空中做顺时针环形运动。

居民楼上的热水器装置冬夏季节相比,夏季应平(平、竖)一些。

34.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来向)。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相比较,是大陆东岸降水多。

表示大气冷热状况的物理量是气温。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5.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相反。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年变化。

36.在3月和9月,阳光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号称“世界雨极”的地方是乞拉朋齐,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气温和降水。

37.地球是绕地轴自转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的结果是是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公转的结果是地球表面产生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

38.当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移动到赤道时,这一天的节气是春分,日期是3月21日前后。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两个国家。

39.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的固定倾角。

这是一年内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也使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40.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在温带地区,沿海和内陆
相比较是沿海的降水多。

赤道和两极相比年降水量是赤道多,两极少。

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洋。

41.由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巨大海陆差异,使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形成著名的温带季风气候。

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语言是西班牙语;巴西使用的是葡萄牙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