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的发展历史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1.建设初期(1909年-1949年)
京张铁路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连接了当时的首都北京和张家口。
此后,中国陆续建设了许多重要的铁路线路,包括京沪、京广、京九、成昆等。
这一时期的铁路建设主要由西方列强控制,用于满足它们的经济和军
事需求。
2.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1978年)
3.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
随着开放的推进,中国的铁路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政府放
宽了铁路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鼓励私人投资和企业参与铁路建设和运营。
1984年,中国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铁路的规划、建设和监管。
此后,中国大力推进高铁建设,成为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
近年来,中国的高铁发展迅猛。
2024年,中国首次实现了时速350
公里的高速列车运行。
2024年,中国开通了世界上第一个时速超过300
公里的商业运营高铁线路,京沪高速铁路。
中国高铁发展的同时,传统铁
路网也在不断扩大和完善。
如今,中国的铁路网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连接了国内各个城市和
区域。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市场,铁路技术和设备也不断更新
和进步,准时率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持续提高。
总结起来,中国铁路历史发展经历了从建设初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再
到开放时期的三个阶段。
中国铁路行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小到大、从
弱到强,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铁路的发
展不仅改变了国内的交通方式和人们的生活,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铁路发展历程

• 部分国家修建第一条铁路的时间
序 号 1 2 3 4 5 国家 英国 美国 法国 比利时 德国 修建时间 1825 1830 1832 1835 1835 序 号 10 11 12 13 14 国家 意大利 瑞士 西班牙 秘鲁 印度 修建时间 1839 1844 1848 1851 1852
6
7 8 9
蜀道不再难——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全长l091公里,北联宝成线,可通陕西、 甘肃;南经贵昆线,可通贵州,成为西南地区的 铁路网骨架,是西南与西北相互联系和资源外运 的重要通路。
成昆铁路工程的艰巨浩大,举世罕见。全线共完成 正线铺轨1083.3公里,路基土石方9688万立方米; 隧道427座,总延长344.7公里,其中长度在3公里以 上的共有9座;桥梁991座,总延长106.1公里,其中 有中国目前钢桁桥梁中跨度最大的金沙江大桥(主 跨达192米),有孔跨54米的一线天石拱桥。全线桥 隧总延长占线路长度41.6%。有些地段找不到地方 设臵车站,不得不将站线建在桥梁上或隧道内,在 全线122个车站中,这类车站就有41个。这个艰巨宏 伟的工程,荣获国家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特等 奖”。
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宝成铁路北起陕西省宝鸡,南行达四川省成都, 与成渝、成昆两线衔接,全长669公里,是沟通 西北与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突破“蜀道 难”的第一条铁路。 宝成铁路于1952年7月1日在成都 动工,1954年1月宝鸡端也开工。 1956年7月12日,南北两段在黄 沙河接轨通车,1958年元旦全线 交付运营。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 段,是中国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该段于1958年6月开工,1960年6 月建成。经过试运行,于1961年 8月15日正式交付运营。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清朝时期:1876年,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铁路公司——'洋务派'的企业之一,开始了中国铁路的历史。
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标志着中国铁路进入现代化轨道。
2. 民国时期:1912年,民国政府接管了中国的铁路事务,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27年,广州至武汉铁路正式通车,这是国民政府时期修建的第一条大型干线铁路。
3.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工作被列为国家重点工作。
1956年,沈阳至大连电气化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电气化铁路也迈出了第一步。
4.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开始飞速发展,铁路建设也进入了高峰期。
1997年,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开工建设,成为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里程碑。
5. 当代铁路发展:自2000年以来,中国铁路快速发展,超越了许多欧洲和美洲的发达国家。
2011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北京至上海高铁正式通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快的高速铁路之一。
截至2021年,中国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1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超过3.5万公里,成为全球铁路网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速度最快的一部分。
世界铁路的发展史

• 但此后,由于其它运输方式迅速发展等原 因,不断拆除和封闭线路,铁路线路长度 不断缩减
• 美国铁路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一位,现有本 国铁路260423公里,其中一级铁路为 212742公里,轨道延长里程为354813公里, 另外还有美国拥有使用权,非本国在国内 修建的铁路23112公里
• 部分国家修建第一条铁路的时间表
• 4.随着人们对力 学的认识,立式 轨从腰鼓形逐渐 演变为工字型
目前世界标准轨距: • 4英尺8英寸半 • 即 1435毫米
• 标准轨距怎么得来的?
• 1825年,英国斯托 克顿(Stockton)—— 达灵顿(Darlington) 的铁路正式通车,
这是世界上第一条
行驶蒸汽机车牵引 的铁路。
• 19世纪50年代是英国铁路修建的高潮时期, 1880年主要的线路基本完成,1890年全国 性铁路网已形成,路网总长达32000公里
• 美国于1830年5月24日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 全长21公里,从巴尔的摩至埃利州科特
• 19世纪50年代,筑路规模扩大,80年代形 成高潮
• 从1850~1910年的60年间,共修筑铁路37 万余公里,平均年筑路6000余公里。1887 年筑路达20619公里,创铁路建设史上的最 高纪录。1916年,美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历史上的最高峰,共408745公里
• 由机车、煤水车、32辆货车和1辆客车组成 的载重量约90吨的“旅行”号列车,由设 计者斯蒂芬森亲自驾驶,上午9点从伊库拉 因车站出发,下午3点47分到达斯托克顿, 共运行了31.8公里
• 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的正式开业运营, 标志了近代铁路运输业的开端。铁路以其 迅速、便利、经济等优点,深受人们的重 视。修筑铁路成为最热门、最时髦的事情。
世界铁路发展历史

世界铁路发展历史1、英国:铁路的故乡1825年英国达灵顿---斯托克顿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2、外国在华铁路中东铁路(俄)中东铁路是沙俄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在我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
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因此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
1896-1903年,帝俄筑,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
日俄战争后,南段(长春至大连)为日本所占,称南满铁路。
民国后改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
南满铁路(日)南满铁路原来是中国东北的一条铁路。
原属于1897年至1903年由沙俄所筑中东铁路南下支线(哈尔滨至旅顺)的长春至旅顺段。
1897年8月与中东铁路干线同时动工,自旅顺向北、自哈尔滨向南同时铺设,1902年12月完工,1903年7月通车。
属于宽轨铁路。
日俄战争期间,中东铁路支线旅顺至公主岭段被日军占领,改为与日本国内相同的窄轨轨距(1067mm)。
(八英尺四英寸)当时所使用的机车有部分后改建为标准轨距后被卖至台湾,供当时兴建中之纵贯线铁路使用(当时被编为80号型,战後改称为CK80型)。
1905年日俄《朴次茅斯和约》规定以长春宽城子站为界,以南的铁路交给日本,改称为南满铁路。
胶济铁路(德)胶济铁路是德国人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建造的一条殖民者插在被压迫人民身上的吸血管。
胶济铁路连接济南、青岛两个超大城市,是横贯山东的运输大动脉。
与邯济线一起构成晋煤外运的南线通道,是青岛、烟台等港口的重要疏港通道,全线属济南铁路局管辖。
安奉铁路(日)安奉铁路是日本在日俄战争期间,借口战时军运的需要,强筑的轻便铁路。
从安东(今辽宁丹东)到苏家屯,长261公里,1904年动工。
1905年9月,日本战胜沙俄,于是继续强行修筑安东至奉天间的军用轻便铁道。
中国铁路的发展 历史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中国铁路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分别为:1876年至1905年的起步阶段、1905年至1949年的艰难前行阶段、1949年至21世纪初的快速前行阶段和21世纪初至今的高速铁路大发展阶段。
1876年至1905年的起步阶段,1876年不难理解,这一年,以英国怡和洋行为首的英国资本集团擅自修建的吴淞铁路,成为了在中国的第一条营运铁路。
至于为何取1905年为界,这是因为,在1905年9月开工修建的京张铁路是由中国人修建的首条铁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05年至1949年的艰难前行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国衰民穷、连年战争,铁路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仍在艰难前行。
1949年至21世纪初的快速前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成功通车。
1975年7月1日,完成电气化改造的宝成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21世纪初至今的高速铁路大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国家先后制定了“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已完成)、“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正在实施)等规划,勾画了新时期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
中国铁路 的发展历史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76年的清朝,当时中国与英国签订了一份铁路修建合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中国铁路经历了许多重大的转折点和变革,从一个规模较小、技术不发达的铁路系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善、先进的铁路网络。
以下是中国铁路发展历史的主要内容:1. 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它于1909年开始动工,1910年建成通车,全长205公里,连接北京和张家口。
2. 中国铁路局成立。
1920年,中国首次将铁路局组织起来,成立了中国铁路局,标志着中国铁路开始规模化发展。
3. 全国铁路网络基本形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铁路网络得到了基本形成。
4. 长江大桥建成。
1957年,中国第一条跨越长江的铁路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空白,并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铁路的发展。
5. 特高压电气化铁路试点。
1970年代末,中国提出了“特高压电气化铁路”概念,试点的成果被广泛应用于中国铁路的发展中。
6. 高速铁路的建设。
2003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高速铁路建成通车,这标志着中国进入高速铁路时代。
目前,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最长、最先进的高速铁路网络。
7.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2013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中国建设铁路外交的新里程碑,也为中国铁路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中国的铁路发展历史中,虽然曾经面临过种种波折和挑战,但铁路系统始终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中国的铁路网络也逐步实现了从地区性、局部性到全国互联互通、高速畅达的突破。
可以说,中国的铁路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国发展铁路的历程

中国发展铁路的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改革。
以下是中国铁路发展的主要历程:最早的铁路尝试(19世纪末):中国最早的铁路工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1897年,京汉铁路建成,这是中国第一条铁路。
当时的铁路建设主要受到外国投资和技术支持,是由清朝政府与外国资本合资兴建的。
战乱和停滞(20世纪初):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在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里经历了战乱和政治动荡,铁路建设受到了阻碍。
在这一时期,铁路建设相对停滞。
国有化和改革(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对铁路进行国有化。
1950年代,中国铁道部成立,铁路系统开始由国家直接管理。
在这一时期,一些主要铁路干线得到了修复和发展,为国家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建设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下,中国加速了对铁路系统的投资和建设。
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铁路经历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一系列干线和支线得到了修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铁路网络。
高铁时代的来临(21世纪初):21世纪初,中国开始大力推动高速铁路建设。
2008年,中国正式运营了自己设计和建造的高速铁路,标志着中国进入了高铁时代。
中国高铁网络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迅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高铁网络之一。
一带一路和国际合作(21世纪中期至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开始在国际上推动铁路合作。
中国参与了多个国际铁路项目,促进了与沿线国家的连接和经济合作。
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近年):近年来,中国铁路加速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高铁、智能车站、智能列车等技术逐渐应用,提升了铁路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总体而言,中国铁路经历了从最初的试验阶段到国有化和改革,再到如今高速铁路和国际合作的阶段。
中国铁路的发展成就在世界上备受瞩目,为国家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的出行提供了强大支持。
中国铁路发展史

现代中国的铁路蓝图
谢谢!
中国铁路的发展史
中国铁路历史概况
中国铁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其第一
条营业铁路——上海吴淞铁路——1876年通车 之时算起,是134年;从其自办的第一条铁 路——唐胥铁路——1881年通车之时算起,也 有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9年了。
起步艰难的晚清铁路
1876年,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这就是
英国资本集团采取欺骗手段擅筑的吴淞铁路。这 条铁路经营了一年多时间,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 了。 中国大地上的第一条营业性铁路——上海吴淞铁 路(又称淞沪铁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由英、美合谋,诡称修建从吴淞到上海的一条“ 寻常马路”,把“吴淞道路公司”变成“吴淞铁 路公司”,由英国在华的代理人——怡和洋行— —背着清政府擅自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的。
中国铁路之父
詹天佑,“中国铁
路工程专家”,“ 中国铁路工程先驱 ”,被誉为“中国 铁路之父”。1905 年~1909年主持修 筑京张铁路。
艰苦创业的人民铁路
旧中国的铁路事业,虽是史无前例的产业,但却
带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它的建设、发展和经 营都被控制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的手里,其发展之缓慢和经营之惨淡,自不待言。 新中国的铁路事业虽以旧中国的铁路设备为其物质 基础,但由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一贯坚 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70年代 后期以来又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仅迅速而 彻底地改变了旧铁路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而且 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起步艰难的晚清铁路
缺干少支的民国铁路
历史的车轮驶进中华民国,铁路建设的状况有所
改观。南京临时政府在其成立之初设有交通部, 又先后成立中华全国铁路协会和中国铁路总公司。 从1928年开始执政的南京国民党政府,在其长达20 余年的统治中,虽然制订了大规模发展铁路的计 划,并一度设立铁道部统管全国铁路事业,但建 成的铁路并不多。全国铁路缺干少支的状况,在 国衰民穷、连年战争的情况下,一直未得改变。
中国铁路 发展历史

中国铁路发展历史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76年,当时吴淞铁路在上海建成通车,这是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
随后,在清朝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1881年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
然而,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愚昧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到1894年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1952年,成渝铁路建成通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
随后,天兰铁路通车典礼举行,标志着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条通往少数民族地区的铁路的通车。
在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中,中国铁路建设者克服了种种困难,于1957年建成了这座震惊世界的桥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事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1997年4月1日,中国第一次铁路大提速,最高运行时速达到140公里。
此后,中国铁路不断进行大提速和现代化改造,同时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
2007年,第六次大提速后,“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开始进入中国人的生活,最高速度达到了250公里。
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渐进过程。
如今,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之一,包括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重载铁路等多种类型。
中国铁
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还成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简介概括20字

我国铁路的发展历史简介1. 1840年代至1949年:铁路兴起与发展- 在清朝时期,我国开始引入铁路技术,并在1840年代建成了第一条铁路。
- 随着铁路的建设,我国的经济开始发生改变,交通运输变得更加便利。
- 1900年代初,我国的铁路网络逐渐扩大,成为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
- 1949年,新我国成立,铁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2. 1949年至1978年:铁路的国有化与发展- 建国后,我国开始进行铁路的国有化改革,铁路成为了国家的重要资源。
- 铁路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铁路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 在这一时期,我国铁路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成为国际上的瞩目对象。
3. 1978年至现在:改革开放与高铁时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铁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 在2008年,我国开始运营高速铁路,为国家的交通运输带来了新的变革。
- 如今,我国的铁路网络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发达的铁路系统之一,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 我国铁路的未来发展:-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智能铁路的建设,加快铁路建设的节奏。
- 高铁技术、磁浮技术以及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改变我国铁路的格局。
- 未来,我国铁路有望在高铁技术、智能化设备和绿色能源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成为全球铁路发展的引领者。
5. 总结:- 我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与奋进,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拼搏。
- 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将继续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 我国铁路的发展成就,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心血与智慧,也彰显了我国在交通领域的强大实力。
1. 我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从19世纪末的铁路兴起到21世纪的高速铁路时代,我国铁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的转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 在1949年新我国成立后,我国铁路开始了国有化改革,铁路成为国家重要资源的一部分。
中国铁路史

1996年6月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交流传动电 力机车诞生,标志着我国电力机车有望从直流传 动向交流传动跃进,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打下了 基础。 DJ2型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是我国第一台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主 要用于既有干线客运牵引和高速专线牵引,并能 覆盖普速、快速、高速区段的通用型客运电力机 车。最大速度200km/h。
DJ2型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
铁路建设成就之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 铁路。线路经过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 96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线路最高处达5072米; 经过多年连续冻土地段550公里,经过九度地震 烈度区216公里。沿线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 地壳运动活跃。在这样的区域修建铁路,具有很 强的探索性和科研性,建设任务艰巨。风火山隧 道,是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隧道;位于海拔4767米 的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被成为世界上最长 的“冻土隧道”。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1928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执政以后,主要是以官僚 买办资本与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合资”方式修建铁路, 从而出现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三次高潮。从 1928年到937年在关内修建了约3,600公里铁路;在 东北以官商合营方式修建约900公里铁路 (1928~1931)。从1927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 在西南、西北“大后方”修建约1,900公里铁路。 在这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妄想独霸中国,1931年发 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整个东北地区,成立 了伪满政府。继而于1937年又发动了“七。七”事 变,掀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铁路大部伦于敌手。 从1931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共修建了5, 700公里铁路;从1937到1945年,在华北、华中和华 南的占领区修建了月900公里铁路。综上所述,南京 国民党政府时期(1928~1948),在中国大陆上共修 建铁路约13,000公里。
中国铁路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
(4)杭福深客运专线(东南沿海客运专线):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厦
门-深圳,由杭甬客运专线、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福厦铁路及厦深铁路组成,
全长约1600公里,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中杭甬客运专线
为350km/h级别,其他线路为200~250 km/h时速的客货混跑线。远期将客货分
温州~厦门~广州~〈湛江〉 ❖ 京沪通道:北京~上海
“八纵八横”之“八横”
“八横”具体路线 ❖ 宁西通道:西安~南京~〈启东〉 ❖ 沿江通道:重庆~武汉~九江~芜湖~南京~上海 ❖ 沪昆(成)通道:上海~株洲~怀化~贵阳~昆明〈怀化~
重庆~成都〉 ❖ 西南出海通道:昆明~南宁~黎塘~湛江 ❖ 京兰通道:北京~呼和浩特~兰州~〈拉萨〉 ❖ 煤运北通道:大同~秦皇岛、神木~黄骅 ❖ 煤运南通道:太原~德州、长治~济南~青岛、侯马~月
青藏铁路之“最”
❖ 世界海拔最高——全长1956公里,穿越海拔4000米 以上地段960公里
❖ 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 ❖ 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 ❖ 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5068米 ) ❖ 世界最长“代路”桥,高原冻土上最长铁路桥——
简述世界铁路的发展历程

简述世界铁路的发展历程1. 铁路的起步说到铁路的发展,那可是个长长的故事,真是像一条蜿蜒的铁轨,带着我们穿越历史的烟云。
早在19世纪初,铁路的雏形就已经悄然出现在英国。
1814年,乔治·史蒂芬森这位聪明绝顶的工程师,居然用蒸汽机头的设计搞出了第一台铁路机车,给当时的交通带来了“飞一般”的感觉。
人们第一次能在铁轨上感受到那种速度,简直就像坐上了风火轮,刺激得不行。
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看到铁轨上那黑乎乎的蒸汽机,心里肯定是五味杂陈:一方面觉得新奇,另一方面又有点怕。
你想,铁轨那一抹金属光泽和冒出的蒸汽,像极了某种魔法,然而这魔法可不是给小孩子看的,而是给全世界的成年人的。
于是,铁路的历史就这样开了个好头。
2. 铁路的迅速扩张2.1 向世界各地推广紧接着,铁路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尤其是在欧洲和北美。
那时候,大家都忙着盖铁轨,简直像是在拼拼图。
1830年,英国的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正式开通,这可是一条“黄金线”,开启了现代铁路运输的先河。
每当列车穿行而过,路旁的人们总是停下脚步,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庞然大物,仿佛在看一场精彩的表演。
不久之后,铁路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之门。
人们开始纷纷上车,去看外面的世界,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那时的火车可是个“大明星”,上车就像参加一场盛大的派对,车厢里人们嬉笑打闹,简直乐翻了天。
铁路不仅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也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真是一举两得!2.2 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铁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蒸汽机车逐渐被电力机车和柴油机车取而代之,这一转变可是像换了个马甲,速度和效率都提升了不少。
到了20世纪中叶,许多国家开始发展高速铁路,像日本的“新干线”,就让人叹为观止。
时速超过300公里,简直快得像闪电,坐上去真有种“飞天”的感觉。
而且,铁路的安全性也在不断提升。
从最初的木质轨道到后来的钢铁轨道,铁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
铁路发展史

铁路发展史
铁路发展史
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的铁路建设始于18世
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经历了150多年的发展,现今已成为全球重要
的交通方式之一。
第一步:蒸汽机发明
铁路的发展史起源于蒸汽机的发明。
1765年,苏格兰人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设计,开创了革命性的先决条件,使之成为可能。
1797年,乔治·斯蒂芬森创建了第一条蒸汽驱动的公共铁路,运
输煤炭、石灰等矿物资源。
第二步:火车的推广
19世纪初,英国着手铺设各地铁路网络。
1825年,英国伦敦和
肯特之间的七英里长的草滩铁路建成,成为全球第一条运载客运的铁路。
这表明火车将成为新时代的交通方式。
第三步:铁路的传播
19世纪末,铁路在欧洲、美国、亚洲和澳洲广泛传播。
1869年,横跨美洲大陆的第一条横贯铁路完工,该铁路是连接加利福尼亚州的
太平洋铁路公司和密苏里河输沙公司的努力的成果。
1900年,全球有
道路条珠或路程112万公里,比100年前的成倍增加。
第四步:铁路的改造
随着技术的进步,铁路系统迅速升级。
20世纪70年代电力技术
的广泛应用,铁路使用柔性轮胎的货车减少了了轨道裂纹。
1964年,
日本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高架高速列车,磁浮列车等新技术也将涌现。
结论
1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铁路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性从未改变。
铁路系统的先进机械和技术,将使铁路继续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
要组成部分。
铁路发展

蜀道不再难——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成都——昆明)全长l091公里。这条 铁路北联宝成线,可通陕西、甘肃,南经贵昆 线可通贵州,成为西南地区的铁路网骨架,是 西南与西北相互联系和资源外运的重要通路。 成昆铁路工程的艰巨浩大,举世罕见。全线共 完成正线铺轨1083.3公里,路基土石方9688万 立方米;隧道427座,总延长344.7公里,其中 长度在3公里以上的共有9座;桥梁991座,总 延长106.1公里,其中有中国目前钢桁桥梁中 跨度最大的金沙江大桥(主跨达192米),有 孔跨54米的一线天石拱桥。全线桥隧总延长占 线路长度41.6%。有些地段找不到地方设置车 站,不得不将站线建在桥梁上或隧道内,在全 线122个车站中,这类车站就有41个。这个艰 巨宏伟的工程,荣获国家颁发的“科学技术进 步特等奖”。
1949年前的中国铁路
自1876年吴淞铁路的出现,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 国大陆仅有铁路23500多公 里。这些铁路大多数被帝国 主义列强取得了实际上的控 制权,铁路成了他们疯狂掠 夺中国资源和财富的得力工 具。1949年以前的中国铁路 深深打着各帝国主义列强的 烙印。
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
世界铁路的发展趋势
铁路现代化的目的是为了快速而准确地运送旅客 和货物。 安全、迅速、节省包装,简化手续,发 展的趋势是大型化、标准化。 各国铁路客运发展的共同趋势是高速、大密度, 扩编或采用双层客车。 在货物运输方面,集中化、单元化和大宗货物运 输重载化是各国铁路发展的共同趋势。
中国铁路
7
8 9
俄国
奥地利 荷兰
1837
1838 1839
16
17 18
南非
日本 中国
1860
1872 187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5年,用机动车牵引车列在轨道上行驶于城市之间以输送货物或旅客的运输方式在英国出现,这就是铁路史的开始。
1825年以前,也曾有过马拉车在轨道上行驶或把蒸汽机装在车辆上以驱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但是这些都并非铁路运输方式。
世界铁路的发展百余年来,铁路技术已有很大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开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和新发展时期。
开创时期一般认为1825~1850年为铁路发展的开创时期。
这个时期正值产业革命后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等已达到一定水平,同时工业发展又有原材料和产品的输送问题需要解决。
这样,促使铁路迅速地兴起。
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后,美国、德国等相继开始修建铁路。
到1850年止,世界上有19个国家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详见下表:铁路发展史发展时期一般认为1850~1900年为铁路的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内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
在这个时期工业先进的国家的铁路已渐具规模,俄国修建的西伯利亚铁路和美国开发西部修建的铁路,都长达数千公里。
此外,这个时期在铁路建筑技术和铁路机车制造技术方面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如铁路隧道开凿技术方面,1872~1881年建成的圣哥达隧道,长15公里,首次采用上导坑先拱后墙法施工;在铁路机车制造方面,蒸汽机车的性能日趋完善,同时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先后于1879年和1892年研制成功。
成熟时期一般认为1900~1950年是铁路发展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内,又有28个国家和地区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
这些新建铁路大部分建在非洲和中东地区,而且大多建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在这个时期内,一些国家因公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与铁路开展剧烈竞争,促使铁路提高了行车速度和改进了铁路客、货运输的服务设施,开始采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来代替落后的蒸汽机车。
但由于铁路运输难以同公路运输的方便和航空运输的快速相竞争,逐渐出现萧条景象,如美国在1920~1950年拆除9万多公里铁路.新发展时期一般认为1950年至今为铁路的新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原来是殖民地的国家纷纷独立,取得了修建铁路的自主权。
铁路的技术改造也获得重大进展,如美、英、法、日本和苏联等国的铁路,牵引动力几乎全部采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这些新型机车的优点是能源省、污染少。
随着铁路能源形势的变化以及各种新技术的采用,铁路的经济效益有了新的提高。
60年代后期,各国铁路建设又有走向兴旺的趋势.1960~1980年世界各国共建成新铁路约4万公里;1980~1981年又有9800公里铁路通车营业。
此外,还有45000公里铁路正在进行设计施工,形成铁路发展的新局面。
到1981年止,世界各国铁路的总长达到130余万公里。
其中欧洲有441600公里,占33.8%;亚洲179900公里,占13.8%;美洲557600公里,占42。
6%;非洲80800公里,占6.2%;大洋洲46600公里,占3.6%。
完全没有铁路的国家是欧洲的冰岛,亚洲的阿富汗、老挝、也门、南也门、不丹、塞浦路斯、阿曼、科威特、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非洲的尼日尔、乍得、中非共和国、卢旺达、布隆迪、索马里和利比亚以及美洲的格陵兰.60年代初期,日本建成东京大阪间的东海道新干线,专门行驶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达到每小时210公里.此后,法、英、美等国和联邦德国都开始修建行驶高速列车的高速铁路。
在高速铁路出现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大宗煤炭或其他矿产货物输送任务的国家开始行驶重载列车,行驶这种列车的铁路称为重载铁路。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铁路曾行驶由轴重达到30吨的货车组成的总重超过万吨的列车。
60年代后,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等国陆续修建适于行驶重载列车的重载铁路;美国也扩大了重载列车的运营。
到80年代初,最重的列车总重已达到2万吨以上.重载铁路主要办理货运。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铁路仍然是客运和货运兼顾的常规铁路,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和常规铁路虽然基本形式相同,但在技术方面,包括机车和车辆、线路和轨道以及列车的编组和运行都各不相同。
因此,各国铁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技术修建或改造本国的铁路.铁路运输的这些发展,成为铁路新发展时期的突出特点.中国铁路的发展中国从1876年修建淞沪铁路以来,到1981年止的105年内,共建铁路50181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平均每年只修建铁路300余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对铁路的修建有了统筹规划,修建铁路的速度达到平均每年800余公里。
到1981年底中国大陆铁路营业里程为50181公里,其中双线铁路为8263公里,电气化铁路为1667公里.铁路总延展里程为89580公里。
从1876年到1981年止,中国铁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即清朝和中华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
清朝和中华民国时期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修建的淞沪铁路,被认为是在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条铁路.在此以前,英国商人曾在北京宣武门外建筑一条500米长的小铁路,只能供人玩赏.1881年河北省唐山开平矿务局为了运煤而修建了从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
这条铁路长9.7公里,后展筑至天津,称为唐津铁路。
1890年自唐山展筑至山海关,称为关内外铁路。
1887年,台湾省巡抚刘铭传主持修建从台北至基隆铁路,长28。
6公里,1891年完成。
至1893年自台北展修至新竹,长78.1公里。
这是我国台湾省最早的1067毫米轨距的铁路。
俄国在建成西伯利亚铁路后,于1898年强行在中国建筑自满洲里至绥芬河的中东铁路和自哈尔滨至大连的南满铁路。
这两条铁路按俄国铁路标准修筑的,采用1524毫米宽轨距。
这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的铁路。
日本于1905年也在中国东北建筑安东至沈阳和沈阳至新民的窄轨铁路,后又于1911年建成安东至朝鲜新义州的鸭绿江桥。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后,1904年建成济南至青岛的胶济铁路。
1895年法国要求修筑自云南省昆明至边境城市河口的滇越铁路.这条铁路为1000毫米窄轨铁路,1910年完成通车。
1889年清政府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向比利时银公司借款兴建北京芦沟桥至汉口的芦汉铁路。
这条铁路先由政府拨款修建芦沟桥至保定及汉口至滠口两段.通车后,于1901年从芦沟桥展筑至北京前门。
1906年北京至汉口全线通车.1898年清政府向英商汇丰银行借款修建关外铁路,即现在的沈阳至山海关铁路.同年,清政府向美国合兴公司借款,修建武昌至广州的粤汉铁路和广州至三水的广三支线。
后以合兴公司违反合同规定,清政府于1905年收回筑路权,交由湖北、湖南、广东三省分别建筑.1904年完成广三支线,1911年完成长沙至株洲段,1918年完成武昌至长沙段,1916年完成广州至韶关段。
英国取得了道口至清化焦作矿区铁路的筑路权,由英国福公司承建,1907年完成。
又取得了广州至九龙铁路的筑路权,后由中英两国合建广州至深圳段,1911年完工.清政府向英国银公司借款修建苏杭甬铁路,由英国公司建筑南京至上海铁路,于1908年完成。
并重建淞沪铁路作为支线。
上海经杭州至宁波铁路,由于江苏、浙江两省官绅反对在英国控制下修建铁路,各自组成公司分别修建上海至枫泾及枫泾至杭州段,于1908年完工。
杭州至宁波的铁路从宁波开始建至曹娥江边,因桥梁未能建成而停顿。
英国取得了天津至镇江的筑路权后,将天津至韩庄段让归德国承建.韩庄至镇江段归英国承建。
1908年签订借款合同时,上海至南京铁路即将建成,遂将铁路终点由镇江改为南京对岸的浦口,此路改称津浦铁路,1912年建成.1898年清政府向华俄道胜银行借款,建筑柳林堡至太原的1000毫米窄轨铁路,称为正太铁路,即现在的石太铁路,于1907年完工。
承建芦汉铁路的比利时银团(后改为俄法比银团)在建筑芦汉铁路的同时,承建开封经郑州至洛阳的铁路,称为汴洛铁路,为芦汉铁路的支线。
1903年签订汴洛铁路条约,于1909年完工。
是现在陇海铁路中的一段。
1903年清政府颁布《铁路简明章程》。
撤销中国铁路总公司,允许组织商办公司修建铁路。
从1907年至1921年的15年内,建成了九江至南昌、齐齐哈尔至红旗营、斗山至北街、潮州至汕头、个旧至碧色寨以及漳州至厦门的铁路,都是较短的次要干线。
自北京至张家口的京张铁路是通往西北铁路干线的首段。
清政府决定用官款自行建筑.这条铁路在詹天佑主持下,用了四年时间于1909年建成,全长201公里,是我国以自己的技术力量建成的第一条铁路。
1912年至1923年间展筑至归绥(今呼和浩特市),称为京绥铁路。
辛亥革命后,从1911年至1949年这38年内,修建铁路的技术力量有所发展。
1913年日本从中华民国政府取得修建满蒙五条铁路的特权,即四洮、开海、长洮三条铁路的借款权及洮承、吉海两条铁路的借款优先权.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开始侵入中国整个东北地区,强占东北铁路。
其中属于有借款权的有:吉长、四洮、洮昂、吉敦等线;属于有委托营业权的有:沈海、呼海、吉海、齐克、洮索及沈山等线;属于委托承建和经营的有敦图、拉哈、秦海等线。
1935年,苏联把中东铁路作价让给伪满政权。
此后日本将哈尔滨至长春段以及满洲里至绥芬河段分别于1935年、1936年和1937年改为标准轨距铁路.孟家屯(长春附近)至旅顺间原修建为1524毫米轨距的铁路,日俄战争后,俄国将宽城子(长春)以南的南满支线转让给日本,日本则于1904~1906年间将孟家屯至旅顺间铁路改为1067毫米轨距的窄轨铁路,1907年又改为1435毫米的标准轨距铁路。
1921~1930年的10年内,东北地方政府以地方拨款修建了沈海、呼海、吉海、齐克、洮索等线及大通支线。
以上是中国东北地区从1911~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前的铁路建设情况。
1912年中国政府与比利时签订陇秦豫海铁路借款合同,将已建成的汴洛铁路向东展延至海州,向西展延至兰州,成为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称为陇海铁路。
这条铁路的开封至徐州段及洛阳至观音堂段于1915年完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工程停顿.1921年起由荷兰、比利时两国分别担任东西段的展筑工程。
东段铁路及连云港港口工程由荷兰公司承建,于1925年通至海州;西段1934年通至西安,1936年通至宝鸡.1932年山西省地方政府开始修建大同至风陵渡的南北同蒲铁路,采用1000毫米轨距,于1935年完成.北同蒲铁路自大同至太原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时期改为标准轨距;南同蒲铁路自太原至风陵渡于1956年改为标准轨距。
粤汉铁路的株洲至韶关段工程艰巨。
1929年中国政府派淩鸿勋主持修建,于1936年完工.从此,自武昌至广州的粤汉铁路全线通车,并与广九线接轨。
1930年浙江省地方政府开始修建杭州至江山的杭江铁路,于1933年完成,并建成金华至兰溪支线。
以后向西展延至江西省,称为浙赣铁路,于1936年通至南昌,1937年通至萍乡,与株萍铁路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