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卷Ⅰ文综历史高考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及答案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及答案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及答案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4分)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高级官员中级官员低级官员无官职记录宰相人数北宋(71) 20 15 12 24 南宋(62)8 10 8 36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3.(4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4.(4分)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5.(4分)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6.(4分)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2021年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答案解析本次高考历史试卷相对于往年而言,难度略有增加,但整体难度较为平稳,各大题型出现情况符合历史考点和历年趋势。

下面我就整张试卷进行解析。

一、选择题部分1. 选A。

该题考查了对文化传统的理解。

“道家思想”、“根本之道”这些词语都是与道家相关的,而儒家思想则更强调教化和治理。

因此答案为A。

2. 选B。

该题考查了对甲骨文的了解。

题干的“日”字中心不规则的部分就是甲骨文的“日”字,所以答案为B。

3. 选C。

该题考查了对唐朝的了解。

王勃是唐朝初年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滕王阁序》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散文之一,所以答案为C。

4. 选D。

该题考查了对宋朝科举考试的了解。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其中进士是最高等级的考试,所以答案为D。

5. 选B。

该题考查了对北欧神话的了解。

卡尔瓦拉是北欧神话中的一个地方,同时也是《卡尔瓦拉》这部史诗的故事发生地,所以答案为B。

6. 选D。

该题考查了对英国民主制度的了解。

万国公法和英国制宪法一样,都是以民主、法治、自由、人权为基础的,所以答案为D。

7. 选C。

该题考查了对北美殖民地的了解。

新英格兰是美国的东北部地区,早期是英国殖民地,后来发展为现在的六个州,所以答案为C。

8. 选A。

该题考查了对日本战国时期的了解。

小早川元就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大名,最初侍奉于大名龟山城,后来成为熊本藩的藩主,所以答案为A。

9. 选B。

该题考查了对20世纪国共两党合作的了解。

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合作,共同对抗日军,所以答案为B。

10. 选C。

该题考查了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方和西方的古代贸易路线,其中的“丝绸”指的是指中国的丝绸,所以答案为C。

二、解答题部分11. (1)选B。

(2)选B。

(3)选C。

(4)选A。

(5)选D。

该题考查了对明朝的了解,需要考生对明朝的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

而对于解答题的部分,同样需要考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共12 小题,每小题4 分,满分48 分)1.(4 分)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B.爵位C.谥号D.行业2.(4 分)“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

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

这主要是因为()A.南方经济的影响B.统治集团的更替C.北方文化的衰落D.民族融合的结果3.(4 分)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

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A.初唐书法B.秦王破阵曲C.飞天壁画D.唐三彩4.(4 分)如表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据钱穆《国史大纲》)影响表如表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朝代时间长短B.王朝力量强弱C.疆域面积大小D.经济格局变化5.(4 分)辽与西夏分别是契丹与党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两者的相似之处是()A.两族均源出秦汉时期的东胡B.创立政权在宋朝建立之后C.仿汉字结构创制本民族文字D.均曾与北宋结为兄弟之国6.(4 分)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7.(4 分)1917 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

”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A.批判封建皇权B.反对尊孔复古C.捍卫《临时约法》D.倡导科学精神8.(4 分)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 我军……对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

2021年全国卷Ⅰ文综历史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1年全国卷Ⅰ文综历史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28.表1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表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

2021年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 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 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 分封制度受到挑战2、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

该作品体现了A. 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 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 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3、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

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

这说明宋代A. 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 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 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 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4、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

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 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 体现儒家思想观念C. 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 确立四民社会结构5、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

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42.5% 22.8% 17.5% 17.2%据此可知,当时A. 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 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 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 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6、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

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高考真题(含答案)

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高考真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乙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

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

这说明()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25.表1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郡名西汉末东汉中期代郡(今河北、山西间)56771 20123太原(今属山西)169863 30902359316 528551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461587 404448豫章(今属江西)67462 406496零陵(今湖南、广西间)21092 212284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26.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

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

从中可以看出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27.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解析版)2021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试题及详细解析

(解析版)2021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试题及详细解析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才能测试〔历史〕考前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一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二卷必须用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卷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阐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 聚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好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表达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好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消费者的利益,其成就表达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

点睛:对古代科技的考察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察了历史学科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此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历、重实用〞的特点。

此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考虑。

2.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根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D【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

2021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历史部分)(新课标Ⅰ卷)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历史部分)(新课标Ⅰ卷)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历史部分)(新课标Ⅰ卷)一、单选题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答案】C【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相关内容。

《尚书》等五经是孔子编订的典籍,而《论语》则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属于后人编订。

汉代将《尚书》等五部书尊为经典主要是因为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而儒学思想根植久远,五经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著作,因此《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故选C。

2.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 D【考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西汉的灭亡与东汉的兴衰【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农业,由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知应选D。

本题暗示我们需要根据热点进行专题系统复习,包括之前老人教版的相干知识点,注意适度采用老教材的知识点。

3.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答案】A【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君主专制的相关内容。

由“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史官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君主的言行,所以选A。

4.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新高考I卷:《历史》科目2021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新高考I卷:《历史》科目2021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精品文档新高考I卷历史科目·2021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同卷省份福建、广东河北、湖南江苏、山东、湖北新高考I卷:《历史》科目2021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人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

这反映了两者()A.文化取向的迥异B.政治立场的不同C.学术观点的分歧D.生活态度的差异答案:B2.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

下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时期调整概况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答案:C3.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

该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B4.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

这说明当时()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答案:D5.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答案:B6.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

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

2021年全国I卷文综真题及答案

2021年全国I卷文综真题及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卷)文科综合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图1)。

据此完成1~3题。

图1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C)传统打坝淤地主要的作用为拦泥蓄水、淤地造田,治沟造地措施中更多体现为改善生态,打造宜居环境,因此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B)治沟造地的基础是打坝淤地,打坝淤地是为了淤地造田,将沟壑改造成地势平坦开阔的良田,这样对农业生产最直接影响就是方便田间管理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材料中有复垦空废宅基地,排除①;有改善生态的措施,可选②;坡面有退耕还林措施,选③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

图2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

据此完成4~6题。

图24.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II的是A.① B.② C.③D.④(B)材料中要求居住区获得夏季通风效果,根据我国的气候特点,夏季风多为偏南风,由风频图可知,该区域夏季盛行西南风,横向排列有利于夏季风通风,同时横向排列也是最佳获取光照的布局格式。

5.相对居住片区II,居住片区I的建筑布局宜①建筑密度大②建筑密度小③以高层建筑为主④以多层建筑为主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A)Ⅰ区在北侧,为获得较好的光照,布置高层建筑;Ⅰ区的建筑密度大,可以起到更好的冬季防风效果6.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A.春季盛行风 B.夏季盛行风 C.秋季盛行风D.冬季盛行风(D)出入口的朝向为正西和正南,能够迎接夏季西南风,背对冬季东北风,起到夏季通风,冬季避风的效果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

2021年高三第一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一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一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含答案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A.妇女 B.外邦人 C.公民 D.奴隶2.对于宗教改革,甲同学认为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乙同学认为路德只是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教皇的奴役制,因此新教只是自然科学一时的貌合神离的同路人。

下列各项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他们根本不了解宗教改革B.甲、乙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宗教改革C.只有甲的观点是错误的,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关系D.只有乙的观点是错误的,宗教改革用理性代替了宗教信仰3.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

”18世纪以后,这一局面改变的主要原因是A.清军入关 B.工业革命C.地理大发现 D.五口通商4.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C.巴黎公社如果建立工农联盟就能够获得成功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5.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利用厚生”,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积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之两大砥柱。

对材料观点的准确解读是A.主张个人利益至上B.批判儒家重义轻利观念C.肯定经世致用思想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6.孔子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有所损伤是为不孝。

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中华民国时期的“剪发易服”法令的出台,以及“保辫会”的出现,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下面对“辫发之争”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B. 昭示国人的文明程度C.是欧风美雨作用的产物 D. 体现历史的不断进步7.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2021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1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

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分析与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的能力,题干中马丁·路德认为基督教徒可以通过信仰得救,而不需要外在的说教,王阳明与之思想相类似,而C就强调了天理在自己的心中,良知是支配自己的行为事件,进而成圣,两人都强调了人的心灵自由,均符合题意;A是董仲舒的思想,B 程朱理学的思想,均与题意无关,D与材料主旨无关,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史学研究方法,由题干中“无视各种文献的传承关系,不仔细分析各种文献(尤其是后出文献)的致误原因”等信息可知不注重分析前出文献和后出文献的传承关系,以及他们各自的史料价值,并进行去伪存真的批判,就容易得出违背事实的结论,为此可以得出A符合题意;B“关键环节”的表述不合题意,C表述片片面,“史料批判”仅是方法之一,D偏离题干主旨,故选A。

考点:史学理论研究的方法•史学研究方法•对史料的处理14.【答案】B【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夏商西周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1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准确解读能力,不论从水利专用名词的形成,还是《史记》开专版介绍河渠及水利词义,都体现了我国已经较早的认识到治水的重要性,D符合题意,A是对史料的误解,BC 在材料中无体现,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发达的农业——水利工程16.【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九品中正制。

题文中说九品中正制的最初目的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即用来评论人才的好坏,而不是为士族评判高下尊卑。

2021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全国Ⅰ卷)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全国Ⅰ卷)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全国Ⅰ卷)一、选择题1.《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墨家的思想。

从材料“圆”“直线”等名词可以看出,墨家对自然科学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反映了墨家思想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项正确;A项诸子百家的其他派别思想从材料无法看出,排除A项;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完整”科学体系的内容,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从材料无法看出,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墨家的思想,旨在考查对历史材料的认识能力,难度中等。

墨家学说在战国时期是显学,反映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力量的壮大。

儒家思想因为主张仁爱,在春前战国时期与时代不符,得不到重视。

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其它各家的思想也需要掌握。

2.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 D【考点】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解析】【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状态并未结束,虽然藩镇掌握财政大权,很多并不上供,但是名义上官员要接受中央任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藩镇只是赋税不上供,不能说控制了朝廷的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B项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项明显与历史史实不符,故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唐代藩镇割据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难度较大。

本题很容易选择A项,就是因为材料中涉及到地方赋税不上交的情况,迷惑性比较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 代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 代12 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 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 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28.28.表1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黄彬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

朱纯祖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

姚光第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表1 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29.1915~1918 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 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

这种变化可说明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30.1940 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

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31.据统计,1954 年1 月到4 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 年同期的5 倍,为1952 年同期的50 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

这表明当时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32.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

这说明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

“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 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

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A.源自于劳动实践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取决于资金保障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3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

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

这类作品A.抒发了浪漫情怀B.遵循了写实原则C.突出了理性思维D.表达了幻灭反叛41材料一材料二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 年达到4002 万吨,1986 年达到5205 万吨,至2002 年达到18224.89 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 年保持世界第一。

2002 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 年增长39.30%,2002 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 年增长33.82%。

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

(15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10 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二)选考题:共15 分。

请考生从3 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

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

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候、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

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

“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

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

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

(5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10 分)46.[历史——选修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材料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英国极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

而只有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

这其中,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毗邻的埃及受英国控制。

墨索里尼为实现其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

1942 年6 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

由此,爆发了阿拉曼战役。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曼战役爆发的背景。

(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曼战役的意义。

(6 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材料刘源张(1925~2014),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质量管理之父”。

20 世纪50 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

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工厂大夫”。

1976 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产生重大影响。

1989 年起他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

他参与了2012 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推动建设质量强国”。

——摘编自方莉等《少壮常怀强国志华巅犹抱济时心》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源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源张、李四光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

(7 分)24.B 25.C 26.C 27.D 28.B 29.A 30.C 31.D 32.B 33.D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部分参考答案34.A35.D41.(1)趋势:美国: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70 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

日本:50 年代中期到60 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70 年代放缓。

苏联:稳步增长,70 年代中后期放缓。

中国:快速增长。

原因:美国:国家采取大力干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受滞胀影响。

日本:采取引进技术等方式促进经济高速发展,70 年代在经济滞胀冲击下,经济发展减速。

苏联: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后经济发展逐渐停滞。

中国:重视发展重工业。

(2)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化建设加快,需求增大;科技水平提高;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投资大幅增加。

42.略45.(1)“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

(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器”主要授予官员。

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