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2012燃烧学考试题 回忆版

合集下载

西工大燃烧学各章总结+重点问答题

西工大燃烧学各章总结+重点问答题

前沿:燃烧强烈放热和发光的快速氧化反应过程。

按化学反应传播分类:强烈热分解、缓燃、爆震。

燃烧现象是流动、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同时发生又相互作用的复杂的物理化学现象。

第一章:燃烧热力学化学恰当反应:所有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都按化学反应方程规定的比例完全燃烧的反应。

特点:反应物完全消耗,燃烧强度最高。

空气-燃料化学恰当比(空—燃比):化学恰当反应时消耗的空气—燃料质量比。

当量比:实际燃油量所需的理论空气量与实际空气量之比或实际燃油量与理论燃油量之比。

余气系数:实际空气量所需的理论燃油量与实际燃油量之比或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热效应:温度不变,对外界只做容积功,所交换的热量。

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统称为反应热。

反应焓:等温、等压条件下,反应物形成生成物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热效应)热效应:能够表征物质的属性而且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则称为热效应。

绝对焓:某一参考温度下该组分的生成焓和从某一参考温度开始的显焓变化之和。

标准反应热: 标准状态下的反应热。

燃烧焓:当1 mol的燃料与化学当量的空气混合物以一定的标准参考状态(比如1atm,25℃)进入稳定流动的反应器,且生成物(假定为CO2,H2O,N2)也以同样的标准参考状态离开该反应器,此反应释放出来的热量。

燃料的发热量: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对气体燃料而言)的燃料(在标准状态下)与空气完全燃烧时所能释放出的最大热量。

是衡量燃料作为能源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燃料热值:1kg燃料在标准状态下与空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值。

高热值HHV(凝聚相),低热值LHV(汽态)。

绝热燃烧(火焰)温度(Tad):当燃料和空气的初始状态,即燃料/空气比及温度一定时,绝热过程燃烧产物所能达到的温度。

分类:等容燃烧和等压燃烧。

热离解:燃烧产物的分子在高温下吸收热量而裂变为简单分子或原子的现象。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在标准状态(压力)下,由稳定单质(包括纯的理想气体,纯的固体或液体)生成1mol化合物时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值,称为该化合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燃烧学考试重点西工大

燃烧学考试重点西工大

1绝热火焰温度:当燃料和空气的初始状态,即燃料/空气比及温度一定时,绝热过程燃烧产 物所能达到的温度(最理想状态,最高温度)。

2.活化能:活化分子所具有的最小能量(E *)与整个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E )之差。

简称活化能(E a )。

E a=E *—E3。

标准燃烧焓: 当1mol 的燃料与化学当量的空气混合物以一定的标准参考状态进入稳定流动的反应器,且生成物也以同样的标准参考状态离开该反应器,此反应释放出来的热量。

4.基元反应:能代表反应机理由反应微粒一步实现的反应,而不通过中间或过渡状态的反应。

5。

链锁反应:一种在反应历程中含有被称为链载体的低浓度活性中间产物的反应。

通过活化粒子而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为链锁反应二、1。

为什么紊流火焰传播速度要比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大得多?为提高紊流火焰传播速度可 采取哪些措施。

答:原因:(1)湍流流动使火焰变形,火焰表面积增加,因而增大了反应区;(2)湍流加速了热量和活性中间产物的传输,使反应速率增加,即燃烧速率增加; (3)湍流加快了新鲜混气和燃气之间的混合,缩短了混合时间,提高了燃烧速度。

措施:增大Re ,增大P ,增大T ,增大u',改变混气浓度 2.简述支链爆炸的着火(爆炸)的半岛现象?(课本69页)答:在压力—温度半岛图中,可爆与不可爆区域之间的界限称为爆炸极限。

第一爆炸极限的压力最低,此时 变为 ;显然,第一爆炸极限由碰壁销毁和链分支过程之间谁占优势决定。

第二爆炸极限发生在中等压力下,通常 简化为 ,此时,第二爆炸极限由气相销毁和链分支过程之间谁占优势决定.并不是所有燃料都存在第三爆炸极限。

对大多数燃料,存在第三爆炸极限,它是由热损失决定的,此时爆炸热理论适用。

3.叙述质量、能量、动量输运定律的表达形式和物理意义?答:1.费克扩散定律:在双组分混合物中组分A 的扩散通量的方向与该组分当地质量分数梯度方向相反,绝对值正比于该梯度值, 比例系数称为扩散系数。

高等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集

高等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集

高等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集高等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集一、填空题1、当燃料与氧化剂混合并得到足够的能量时,会产生燃烧反应。

燃烧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以通过测定火焰的______、______或______进行测量。

2、在高温下,燃烧反应可以在空气中进行,也可以在______或______等更高温度的介质中发生。

3、根据燃烧速度和燃烧规律,可以将燃烧分为四种类型:、、______和爆炸。

二、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燃烧的特点?() A. 放热 B. 发光 C. 氧化反应 D. 三态转变2、以下哪个物质是燃烧反应的必要条件?() A. 燃料 B. 氧化剂C. 热量D. 以上都是3、下列哪个阶段属于燃烧过程?() A. 预混合阶段 B. 燃烧阶段C. 烟气排放阶段D. 以上都是三、判断题1、燃烧必须是化学反应。

()2、只要有氧气,就能发生燃烧反应。

()3、燃烧过程中,火焰传播速度越快,燃料的燃烧性能越好。

()四、简答题1、请简述燃烧与爆炸的联系和区别。

2、什么是燃烧的三要素?请列举生活中一个燃烧的例子进行说明。

3、请解释什么是着火和灭火,并分别列举相应的实例。

五、分析题1、请分析在燃烧过程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

2、某种燃料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更容易燃烧,请解释其原因,并探讨该现象对燃烧学研究的影响。

六、计算题1、已知某种燃料在常温常压下的燃烧速度为0.5kg/m²·s,求该燃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燃烧速度。

假设压力升高10倍,求该燃料在高温高压下的燃烧速度。

安全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安全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安全科学是一门______学科,它研究人类在______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安全问题。

2、安全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______、______、和。

3、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任何事故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西北工大2012材科真题附答案

西北工大2012材科真题附答案

西北工业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材料科学基础(A卷)试题编号:832 说明:所有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第页共页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请简述滑移和孪生变形的特点?2.什么是上坡扩散?哪些情况下会发生上坡扩散?扩散的驱动力是什么?3.在室温下,多数金属材料的塑性比陶瓷材料好很多,为什么?纯铜与纯铁这两种金属材料哪个塑性好?说明原因。

4.请总结并简要回答二元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单相区、双相区和三相区中,相成分的变化规律。

5.合金产品在进行冷塑性变形时会发生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为什么?如果合金需要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才能完成变形成型,需要采用什么中间热处理的方法?而产品使用时又需要保持高的强度、硬度,又应如何热处理?二、作图计算题(每题15分,共60分)1、在Fe-Fe3C相图中有几种类型的渗碳体?分别描述这些渗碳体的形成条件,并绘制出平衡凝固条件下这些不同类型渗碳体的显微组织形貌。

2、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滑移面上各有一条刃型位错AB、XY,如图所示。

假设以下两种情况中,位错线XY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v所示,试问交割后两位错线的形状有何变化(画图表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分别会在每个位错上形成割阶还是扭折?新形成的割阶或扭折属于什么类型的位错?3、已知H原子半径r为0.0406nm,纯铝是fcc晶体,其原子半径R为0.143nm,请问H原子溶入Al时处于何种间隙位置?4、柱状试样,当固溶体合金(k0>1)从左向右定向凝固。

凝固过程中假设,凝固速度快,固相不扩散、液相基本不混合,α/L(固/液)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梯度为正温度梯度。

由于α/L界面前沿液体存在成分过冷区,晶体易以树枝状结晶生长。

当合金从左向右定向凝固,达到稳态凝固区时,请分析并画出:①k0>1相图;②α/L界面处固体、液体的溶质浓度分布图;③液体中成分过冷区图三、综合分析题(共40分)1、试用位错理论解释低碳钢的应变时效现象。

陕西省2012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第二套

陕西省2012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第二套

陕西省2012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化学(二)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第一部分的答案填写在第二部分相应的答题栏内,交卷时只交第二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S—32 Cl—35.5 Fe—56 Cu—6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给分)1. 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NaC1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2.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A.①④B.①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3. 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部分省市遭遇了罕见的冰雪灾害,为确保交通安全,融雪剂成为清除道路积雪的有力武器。

过去使用的融雪剂以氯化钠等无机盐为主要成分,如向100g冰或雪中加入33g氯化钠可以使冰点降低到-21.2℃,但它对路面和桥梁中钢筋的腐蚀作用相当强,对植物也会产生相当大的危害。

现在所用的环保型融雪剂则大量使用有机盐和缓蚀剂,有的还添加了尿素,但它的融雪原理与以前相同。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环保型融雪剂的融雪原理为盐溶于水后,使冰点降低B.使用环保型融雪剂可以减缓对路面和桥梁中钢筋的腐蚀C.使用环保型融雪剂可以减少对植物的危害D.使用环保型融雪剂主要是给植物补充养分4. 下列变化中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A.2Cl—→Cl2B.Fe3+→Fe2+C.Cu2+→Cu D.MnO4—→MnO25.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能用于制A.半导体B.合金C.催化剂D.农药6. 在实验室中,对下列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的试管口不能正对着自己或别人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擦洗D.实验室中含硫酸的废液可以直接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7.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铜B .H 2SO 4C .蔗糖D .酒精 8. 分别向盛有淀粉碘溶液的两烧杯中滴加新鲜黄瓜汁和久置黄瓜汁,黄瓜汁中含有的维生素C 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实验结果见右表。

西工大燃烧学mooc答案

西工大燃烧学mooc答案

第一章燃烧的燃素学说可以正确地解释物质燃烧质量增加的现象。

错预热不属于液体燃料的燃烧分过程。

第二章燃料热值与燃烧焓之间的关系是负数关系绝对焓等于生成焓和显焓之和。

燃烧本质上就是化学反应过程。

对燃油的高热值是燃油实际最大的可能发热量,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燃油的热值都是采用高热值。

错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历程的科学。

分支链式反应三个阶段的先后顺序是感应期、爆炸期、稳定期。

A、B两分子之间单位时间内的碰撞频率的符号用Z表示。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

错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只要碰撞能量大于活化能就能导致发生化学反应。

错阿累尼乌斯定律适用于简单反应和有明确反应级数的反应。

对第三章1下说法错误的是( B ):A.Rayleigh线是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的结合;B.Rayleigh线与释热有关;C.对于无化学反应的混合物,q=0,Hugoniot曲线通过初始状态点。

D.Rayleigh线可以用于任何气体;多组分气体的热流量和单组分气体的有所不同,它不仅与温度梯度有关,还与各组分扩散所产生的(焓差)有关。

扩散速度等于(组分)速度与(质量平均)速度之差:把初始状态(未燃烧的)与最终状态连在一起的Rayleigh线的斜率给出燃烧波的(速度)。

上C-J点,U,给定了爆震波速度的(最大值);下C-J点,L,给定了缓燃速度的(最大值);在双组分混合物中,组分A的扩散通量的方向与该组分当地质量分数梯度方向(相反)。

对于爆震波,未燃气体到已燃气体,压力、密度、温度都是(增加)的,爆震使已燃气体(跟着)燃烧波运动;对于缓燃波,未燃气体到已燃气体,压力、密度都是(减少)的,缓燃使已燃气体(背着)燃烧波运动。

在以初始状态特征值为中心的四个象限中,(左上限)包含了压缩波,而(右下限)包含了膨胀波。

在燃烧学中,一般使用(上C-J点爆震)来表征爆震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下C-J点的马赫数Mb=1;B. 对于强缓燃,终态的比容比下C-J点的小;C. 所有的膨胀波都是以超音速传播的;D. 在缓燃区内,(燃气相对于缓燃波的速度)的正切函数大于下C-J点的值;导热通量的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绝对值(正)比于该梯度值,比例系数称为(导热系数。

燃烧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过程中,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后,发生燃烧的条件是()。

A.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着火点B.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闪点C.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自燃点D.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爆炸极限答案:A2.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CO2和H2O的生成量取决于()。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3. 在燃烧过程中,火焰的颜色与火焰的温度有关,通常火焰温度越高,火焰颜色越()。

A. 暗B. 亮C. 红D. 蓝答案:B4. 燃烧过程中,燃烧速率与可燃物的浓度、氧气的供应量、温度等因素有关,其中燃烧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A. 线性关系B. 对数关系C. 指数关系D. 无关答案:C5.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CO和NOx的生成量与燃烧温度的关系是()。

A. 温度越高,生成量越少B. 温度越高,生成量越多C. 温度越低,生成量越少D. 温度越低,生成量越多答案:B6. 在燃烧过程中,可燃物的燃烧可以分为()。

A. 蒸发燃烧B. 分解燃烧C. 扩散燃烧D. 所有以上答案:D7.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烟尘主要来源于()。

A. 可燃物的不完全燃烧B. 氧气的供应不足C. 可燃物的完全燃烧D. 燃烧温度过高答案:A8.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SOx的生成量与燃烧过程中的()有关。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9.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HCl的生成量与燃烧过程中的()有关。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10.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重金属化合物的生成量与燃烧过程中的()有关。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燃烧过程中,影响燃烧速率的因素包括()。

燃烧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过程中,下列哪种物质是可燃物质?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甲烷答案:D2. 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A. 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B. 可燃物、二氧化碳和点火源C. 可燃物、氧气和水D. 可燃物、氮气和点火源答案:A3. 燃烧过程中,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是什么?A. 辐射B. 对流C. 传导D. 所有以上方式答案:D4.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颜色通常与什么有关?A. 温度B. 压力C. 可燃物的类型D. 氧气的浓度答案:C5. 什么是闪点?A. 液体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B. 液体可燃物开始沸腾的温度C. 液体可燃物开始蒸发的温度D. 液体可燃物开始自燃的温度答案:A6. 什么是自燃?A. 物质在没有外部点火源的情况下自行燃烧B. 物质在有外部点火源的情况下燃烧C. 物质在高温下燃烧D. 物质在高压下燃烧答案:A7. 燃烧过程中,哪种物质是氧化剂?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甲烷答案:A8. 什么是爆炸极限?A. 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B. 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C. 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能发生爆炸的最低和最高浓度D. 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不能发生爆炸的浓度答案:C9. 什么是燃烧速率?A. 单位时间内燃烧的物质量B. 单位时间内燃烧的热量C. 单位时间内燃烧的体积D. 单位时间内燃烧的重量答案:A10. 什么是燃烧效率?A. 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与燃料热值的比值B. 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与燃料重量的比值C. 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与燃料体积的比值D. 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与燃料价格的比值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包括哪些?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氮氧化物D. 硫化物答案:B, C, D12. 燃烧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火焰的温度?A. 可燃物的类型B. 氧气的浓度C. 环境压力D. 环境湿度答案:A, B, C13. 燃烧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燃烧速率?A. 可燃物的浓度B. 氧气的浓度C. 环境温度D. 环境湿度答案:A, B, C14. 燃烧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燃烧效率?A. 燃料的纯度B. 氧气的供应量C. 燃烧器的设计D. 环境温度答案:A, B, C15. 燃烧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爆炸极限?A. 可燃物的类型B. 氧气的浓度C. 环境压力D. 环境湿度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涉及到燃料与氧气的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绝热火焰温度:当燃料和空气的初始状态,即燃料/空气比及温度一定时,绝热过程燃烧产 物所能达到的温度(最理想状态,最高温度)。

2.活化能:活化分子所具有的最小能量(E *)与整个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E )之差。

简称活化能(E a )。

E a=E *-E3.标准燃烧焓: 当1mol 的燃料与化学当量的空气混合物以一定的标准参考状态进入稳定流动的反应器,且生成物也以同样的标准参考状态离开该反应器,此反应释放出来的热量。

4.基元反应:能代表反应机理由反应微粒一步实现的反应,而不通过中间或过渡状态的反应。

5.链锁反应:一种在反应历程中含有被称为链载体的低浓度活性中间产物的反应。

通过活化粒子而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为链锁反应二、1.为什么紊流火焰传播速度要比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大得多?为提高紊流火焰传播速度可 采取哪些措施。

答:原因:(1)湍流流动使火焰变形,火焰表面积增加,因而增大了反应区;(2)湍流加速了热量和活性中间产物的传输,使反应速率增加,即燃烧速率增加; (3)湍流加快了新鲜混气和燃气之间的混合,缩短了混合时间,提高了燃烧速度。

措施:增大Re ,增大P ,增大T ,增大u ’,改变混气浓度 2.简述支链爆炸的着火(爆炸)的半岛现象?(课本69页)答:在压力-温度半岛图中,可爆与不可爆区域之间的界限称为爆炸极限。

第一爆炸极限的压力最低,此时 变为 ;显然,第一爆炸极限由碰壁销毁和链分支过程之间谁占优势决定。

第二爆炸极限发生在中等压力下,通常 简化为 ,此时,第二爆炸极限由气相销毁和链分支过程之间谁占优势决定。

并不是所有燃料都存在第三爆炸极限。

对大多数燃料,存在第三爆炸极限,它是由热损失决定的,此时爆炸热理论适用。

3.叙述质量、能量、动量输运定律的表达形式和物理意义?答:1.费克扩散定律:在双组分混合物中组分A 的扩散通量的方向与该组分当地质量分数梯度方向相反,绝对值正比于该梯度值, 比例系数称为扩散系数。

在双组分情况下,由浓度梯度引起的组分扩散通量可以用费克定律表示: 2.傅里叶导热定律:导热通量的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绝对值正比于该梯度值,比例系数称为导热系数。

3.牛顿粘性定律:单位面积上剪切力方向与速度梯度方向相反,绝对值正比于该梯度值,比例系数称为粘性系数。

)输运系数之间的关系:yw D J A ABA ∂∂-=ρyTq ∂∂-=λyv∂∂-=μτ质量输运速率能量输运速率===D a S p cr Le 能量输运速率动量输运速率===λμp c a v Pr 质量输运速率动量输运速率===ρμνD D Sc4.主燃烧室空气流量分配及作用?1旋流器进气:占5%-10%空气量,这时α=0.3-0.5作用:造成旋转气流,形成回流区,同时对油膜破碎雾化和掺混起作用。

2主燃孔进气:占20%空气量,这时α=1左右作用:向头部主燃区恰当地供入新鲜空气,以补充旋流器空气与燃油配合的不足。

3补燃孔进气:占10%空气量 作用:补燃及掺混之间。

4掺混段进气,占25%-30%作用:将上游已燃高温气流掺冷、掺匀至合理温度分布 5冷却火焰筒壁面用气,占35% 作用:隔热、吸热冷却 5.典型的燃烧效率特性。

燃烧室的燃烧效率特性是指在一定的进口条件下,燃烧效率随余气系数α的变化关系。

图述:在气流状况一定的情况下,有个最高燃烧效率值,一般是发动机的巡航设计点。

偏离这个点所对应的值,燃烧效率都将下降,在偏富一边下降变化陡些,偏贫一边下降 变化平缓些。

效率下降原因:在偏富一侧:(1)头部在设计状态时本来就是富油(≈0.4),这时由于供油量的增加就更富,于是过多的油要吸热蒸发,使头部温度下降,燃烧反应速度减慢。

(2)供油量过多容易造成较大油珠的数量增加,在走完火焰筒全程时尚未燃烧。

(3)头部过富油容易产生积炭及冒烟,这不仅使从烃类燃料中析出的C 未再反应生成CO ,而且会破坏气流结构,影响燃烧区的正常工作。

(4)过分的富油往往使炽热区脱离回流区而导致熄火,也容易引起振荡燃烧和由于温度过高而将火焰筒烧坏。

在偏贫油一边:在头部燃烧进行得较为充分,因此效率下降得较为缓慢。

下降是由于:(1)总的温度较低,较多的冷空气较早地掺入,使得反应速度降低,导致 下降;2)如果喷嘴离心式 过低的供油量使离心式喷嘴供油恶化,不仅使得燃烧效率迅速下降,而且也容易造成火焰熄灭。

αcη三、问答:理想层流扩散火焰组分分布规律?(1)火焰中心(射流轴线上),燃料浓度最大,沿径向逐渐减小,在火焰峰面上,燃料浓度为零;(2)氧气浓度在环境处最大,沿着径向到火焰峰面逐渐减小,在火焰峰面上浓度为零;(3)温度和燃烧产物浓度在峰面上达到最大值;火焰锋面是反应中心(温度最高),为燃料的理论燃烧温度(4)火焰峰面对燃料和氧气都是不可渗透的,峰面的里面是燃料,外面是氧气。

(5)层流火焰的外形只取决于分子扩散速度,与化学反应速度无关。

(6)在火焰峰面上, =1.0。

6与主燃烧室相比,加力燃烧室的工作条件有何特点?由于其工作条件上的特点,在对其基本要求中应该突出强调哪几项?答:特点:(1) 进口总压低,气流速度大,进口总温高。

(2) 二次燃烧,工质含氧量小,惰性成分增加,燃烧效率下降。

(3) 加力室中没有转动部件,温度不受过多限制,可达2000K左右;相对富油;不需要火焰筒。

(4) 工作状态变化小,不会出现过渡状态下的极度贫油和富油.3.简述加力燃烧室的作用,为什么能加力,和加力燃烧室的温比关系。

答:通过在已燃气中喷油燃烧,显著提高燃气的温度和排气速度,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单位推力和总推力。

1.分子碰撞理论的三个决定因素:方位因子P 、分子有效碰撞分数F 、碰撞频率Z 。

2.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正反应的活化能与逆反应的活化能之差。

3.连锁反应的三个组成过程:链的激发、链的传递、链的断裂。

4.一维层流火焰结构:预热区、反应区。

5.湍流火焰分类:小尺度湍流火焰(2300<Re<6000)大尺度弱湍流火焰(Re>6000)大尺度强湍流火焰(条件流体微团的平均尺寸>层流火焰面厚度;脉动速度u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u n )。

6.课本176页倒数第四个公式以及下面的文字阐述。

这个方程可表述为在分界面的液体侧传输到油滴表面的质量传输等于气相对流项(斯蒂芬流)和菲克扩散量之和7.D2定律: 可见油珠直径越小,直径缩小率越大,也就是说,大油珠在蒸发(和燃烧)后期直径缩小得更快。

直径越大蒸发越慢 油珠直径的平方与时间的线性变化关系 8.振荡燃烧的类型:纵向振荡、横向振荡、径向振荡。

9.开加力时发动机微喷管的调节方式:扩大尾喷口面积。

10.扩散燃烧:在发生化学反应之前,燃料和氧化剂是分开的,依靠分子扩散和整体对流运动使反应物分子在某一个区域混合,接着进行燃烧反应。

11.流阻系数是一个只反映燃烧室在流体力学完善性的参数,对确定的燃烧室流阻系数是一个定值12.主燃烧室按结构可分为单管燃烧室 环管燃烧室 环形燃烧室 三种主要类型13 主燃烧室的基本结构 1..扩压器2..喷油嘴3..火焰筒4..漩流器5..点火器6..联焰管14 燃烧室性能指标 1..燃烧强度 2.. 燃烧效率 3..燃烧稳定性 4..出口温度场符合要求 5.压力损失小6. 排气污染少 7.尺寸小重量轻8.寿命长16:与层流相比湍流火焰的特点:火焰长度缩短,焰锋变宽,并有明显的噪声,焰锋不再是光滑的表面,而是抖动的粗糙表面,火焰传播快(层流的好几倍)17.火焰稳定的基本条件:1. 稳定的点火源2. 在高速气流中必须创造条件建立一个平衡点,以满足u n =S L18.四个守恒混合物质量守恒方程:组分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 19.火焰筒头部内的气流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区域即:顺流区、逆流区、过渡区 20.湍流流动的主要特点:(1)湍流流场具有完全不规则的瞬息变化的运动特征。

(2)湍流流场中,各种物理量都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随机量。

(3)湍流流场中,流体微团的随机运动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服从某种数学统计规律。

流阻系数一般反映燃烧室结构在流体力学方面的完善性,而总压恢复系数则直接反映燃烧室流体损失的大小,它除了与燃烧室的加热比有关外,主要决定于流过燃烧室的气流平均速度。

据气体动力学知识,在燃烧室工作的气流速度范围内流体损失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这也是为定值的原因。

燃烧室三大特性:燃烧效率特性、火焰稳定特性(熄火特性) 及流阻特性。

影响燃烧效率的因素 余气系数 压力 温度 燃烧室的进口气流速度τK d d -=20220d D t K=6.3在一个大气压力下,贫燃丙烷-空气混合物中自由伸展的绝热火焰传播速度为30cm/s ,火焰厚度为2mm 。

假设n=1.5。

如果压力下降为0.25个大气压,求该混合物中自由伸展的绝热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厚度?解:1.1一个小型低辐射、固定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当它在全负荷(功率为3950KW )条件下工作时,空气的质量流量为15.9kg/s ,混气的当量比为0.286。

假设燃料(天然气)的等效组成可表示为C1.16 H4.32 ,试确定燃料的流量和发动机的空燃比? 【解】:已知: , ,求,(A/F )先求空燃比(A/F ),然后再求 。

本例仅用到空燃比和当量比 的定义。

由 的定义得: 其中: ,因此由当量比 的定义得:的定义也可写成:从本例可看出,即使是在全负荷下工作,供给发动机的空气也是过量的。

1420.250.2510.2510.25~~11.4142/n L L L atm atm L L atm atm S p p S S S S cm s ---⎛⎫⇒= ⎪⎝⎭==120.75220.750.25110.25~~~~0.25 2.82815.6n f n L f f f atm atm atm f atm p p p S p mm αδδδδ-----⎛⎫== ⎪⎝⎭=, 1.1612.01 4.32 1.00818.286r f M =⨯+⨯=0.286Φ=,28.85r a M =,15.9/m a q kg s =,m f q α,m f q Φ()st A F () 4.76airstoic fuel MW A F a MW=4 1.16 4.324 2.24a x y =+=+=()28.854.76 2.2416.8218.286stoic A F =⨯=Φ()()stA F A F Φ=()A F ()16.8258.80.286st A F ===Φ()A F (),,m a m f q A F q =(),,15.90.270/58.8m a m fq kg sq kg s A F ===497.3286.011==Φ=α【例1.3】由 、 和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 的摩尔分数为0.10, 的摩尔分数为0.20,该混合气体的温度为1200K ,压力为1at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