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燃烧学mooc标准答案
燃烧学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过程中,可燃气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______。
A. 光B. 热C. 光和热D. 光、热和声答案:C2. 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是______。
A. 燃料、氧气、点火源B. 燃料、氧气、温度C. 燃料、温度、点火源D. 氧气、温度、点火源答案:A3.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燃烧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蒸气C. 一氧化碳D. 氧气答案:D4.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颜色通常与______有关。
A. 燃料的种类B. 氧气的浓度C. 燃烧的温度D. 环境的湿度答案:A5. 燃烧的类型可以分为______。
A. 缓慢氧化和快速氧化B.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C. 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传播速度与______有关。
A. 燃料的种类B. 氧气的浓度C. 环境的温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在燃烧学中,闪点是指______。
A. 可燃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B. 可燃液体开始自燃的温度C. 可燃液体开始燃烧的温度D. 可燃液体开始蒸发的温度答案:B8. 燃烧的热效应通常用于______。
A. 发电B. 加热C. 制冷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B9.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稳定性与______有关。
A. 燃料的流动性B. 氧气的供应量C. 环境的气流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燃烧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______。
A. 燃料的纯度B. 氧气的供应量C. 环境的控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过程中,燃料与氧气发生______反应,产生能量。
答案:氧化2.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传播速度与______的浓度有关。
答案:氧气3.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稳定性与______的供应量有关。
答案:氧气4.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颜色通常与燃料的______有关。
答案:种类5. 燃烧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环境的______。
燃烧学复习题及答案

燃烧学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燃烧的本质及燃烧的条件(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燃烧三角形;答:燃烧的本质:所谓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的条件:充分条件:可燃物和助燃物要有一定的数量和浓度,点火源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能量。
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燃烧三角形:可燃物、氧气、点火源。
2、理论空气量、理论烟气量、过量空气系数;答:理论空气量:是指单位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最少的空气量,通常也称为理论空气需要量。
固体:2-20O C H S O V =++-22.4101243232⎛⎫⨯⨯ ⎪⎝⎭, 20O 0air V V =0.21,,气体:220O 222113V =CO+H +H S+n 102224n m m C H O -⎡⎤⎛⎫+-⨯ ⎪⎢⎥⎝⎭⎣⎦∑, 20O 0air V V =0.21,,理论烟气量:固体:20,22.412100co C V =⨯ 20,22.432100SO S V =⨯ 20,0,22.40.7928100N air N V V =⨯+ 20,22.422.4181002100N W H V =⨯+⨯ 气体:()220,210CO n m V CO CO nC H -=++⨯∑220,S 2H S 10O V -=⨯220222V 102O n m m H H O H S C H -⎛⎫=+++⨯ ⎪⎝⎭∑,H 22020,V 100.79air N V -=⨯+,N过量空气系数:实际空气需要量通常大于理论空气需要量。
,0,V air air V αα=α——过量空气系数α=1时,燃料与空气量比称为化学当(计)量比α<1 时,实际供给的空气量少于理论空气量。
燃烧不完全α>1时,实际空气量多于理论空气量,才能保证完全燃烧气态可燃物α=1.02-1.2;液态可燃物α=1.1-1.3;固态可燃物α=1.3-1.7。
西工大燃烧学各章总结+重点问答题

前沿:燃烧强烈放热和发光的快速氧化反应过程。
按化学反应传播分类:强烈热分解、缓燃、爆震。
燃烧现象是流动、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同时发生又相互作用的复杂的物理化学现象。
第一章:燃烧热力学化学恰当反应:所有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都按化学反应方程规定的比例完全燃烧的反应。
特点:反应物完全消耗,燃烧强度最高。
空气-燃料化学恰当比(空—燃比):化学恰当反应时消耗的空气—燃料质量比。
当量比:实际燃油量所需的理论空气量与实际空气量之比或实际燃油量与理论燃油量之比。
余气系数:实际空气量所需的理论燃油量与实际燃油量之比或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热效应:温度不变,对外界只做容积功,所交换的热量。
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统称为反应热。
反应焓:等温、等压条件下,反应物形成生成物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热效应)热效应:能够表征物质的属性而且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则称为热效应。
绝对焓:某一参考温度下该组分的生成焓和从某一参考温度开始的显焓变化之和。
标准反应热: 标准状态下的反应热。
燃烧焓:当1 mol的燃料与化学当量的空气混合物以一定的标准参考状态(比如1atm,25℃)进入稳定流动的反应器,且生成物(假定为CO2,H2O,N2)也以同样的标准参考状态离开该反应器,此反应释放出来的热量。
燃料的发热量: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对气体燃料而言)的燃料(在标准状态下)与空气完全燃烧时所能释放出的最大热量。
是衡量燃料作为能源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燃料热值:1kg燃料在标准状态下与空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值。
高热值HHV(凝聚相),低热值LHV(汽态)。
绝热燃烧(火焰)温度(Tad):当燃料和空气的初始状态,即燃料/空气比及温度一定时,绝热过程燃烧产物所能达到的温度。
分类:等容燃烧和等压燃烧。
热离解:燃烧产物的分子在高温下吸收热量而裂变为简单分子或原子的现象。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在标准状态(压力)下,由稳定单质(包括纯的理想气体,纯的固体或液体)生成1mol化合物时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值,称为该化合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燃烧学-09-A答案

《燃烧学》标准答案
三、单项选择题(3分/每小题,共30分)
1A,2A,3B,4C,5B,6A,7C,8B,9C,10A;
四、问答题:
(3)在煤粉锅炉燃烧过程中,为什么必须采用热风输送煤粉才能保证煤粉的着
火?而其它燃煤锅炉(如层燃锅炉或流化床锅炉)则没有这一要求?试从燃料着火理论分析它们着火的差异。
(20分)
答:煤粉散热表面积大,为保证着火,必须降低着火热,降低着火热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采用热风送风。
层燃锅炉中,煤块堆积在炉排上燃烧,散热表面积较小,空气在到达新入炉煤表面前,流过炽热料层,温度已升高,因此不需要采用热风;流化床锅炉,由于有很大一个蓄热层,加热条件良好,流化风流入流化的料层后,温度迅速升高到床温,因此也不需要采用热风即能保证着火。
燃烧学考试重点西工大

1绝热火焰温度:当燃料和空气的初始状态,即燃料/空气比及温度一定时,绝热过程燃烧产 物所能达到的温度(最理想状态,最高温度)。
2.活化能:活化分子所具有的最小能量(E *)与整个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E )之差。
简称活化能(E a )。
E a=E *—E3。
标准燃烧焓: 当1mol 的燃料与化学当量的空气混合物以一定的标准参考状态进入稳定流动的反应器,且生成物也以同样的标准参考状态离开该反应器,此反应释放出来的热量。
4.基元反应:能代表反应机理由反应微粒一步实现的反应,而不通过中间或过渡状态的反应。
5。
链锁反应:一种在反应历程中含有被称为链载体的低浓度活性中间产物的反应。
通过活化粒子而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为链锁反应二、1。
为什么紊流火焰传播速度要比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大得多?为提高紊流火焰传播速度可 采取哪些措施。
答:原因:(1)湍流流动使火焰变形,火焰表面积增加,因而增大了反应区;(2)湍流加速了热量和活性中间产物的传输,使反应速率增加,即燃烧速率增加; (3)湍流加快了新鲜混气和燃气之间的混合,缩短了混合时间,提高了燃烧速度。
措施:增大Re ,增大P ,增大T ,增大u',改变混气浓度 2.简述支链爆炸的着火(爆炸)的半岛现象?(课本69页)答:在压力—温度半岛图中,可爆与不可爆区域之间的界限称为爆炸极限。
第一爆炸极限的压力最低,此时 变为 ;显然,第一爆炸极限由碰壁销毁和链分支过程之间谁占优势决定。
第二爆炸极限发生在中等压力下,通常 简化为 ,此时,第二爆炸极限由气相销毁和链分支过程之间谁占优势决定.并不是所有燃料都存在第三爆炸极限。
对大多数燃料,存在第三爆炸极限,它是由热损失决定的,此时爆炸热理论适用。
3.叙述质量、能量、动量输运定律的表达形式和物理意义?答:1.费克扩散定律:在双组分混合物中组分A 的扩散通量的方向与该组分当地质量分数梯度方向相反,绝对值正比于该梯度值, 比例系数称为扩散系数。
高等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集

高等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集高等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集一、填空题1、当燃料与氧化剂混合并得到足够的能量时,会产生燃烧反应。
燃烧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以通过测定火焰的______、______或______进行测量。
2、在高温下,燃烧反应可以在空气中进行,也可以在______或______等更高温度的介质中发生。
3、根据燃烧速度和燃烧规律,可以将燃烧分为四种类型:、、______和爆炸。
二、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燃烧的特点?() A. 放热 B. 发光 C. 氧化反应 D. 三态转变2、以下哪个物质是燃烧反应的必要条件?() A. 燃料 B. 氧化剂C. 热量D. 以上都是3、下列哪个阶段属于燃烧过程?() A. 预混合阶段 B. 燃烧阶段C. 烟气排放阶段D. 以上都是三、判断题1、燃烧必须是化学反应。
()2、只要有氧气,就能发生燃烧反应。
()3、燃烧过程中,火焰传播速度越快,燃料的燃烧性能越好。
()四、简答题1、请简述燃烧与爆炸的联系和区别。
2、什么是燃烧的三要素?请列举生活中一个燃烧的例子进行说明。
3、请解释什么是着火和灭火,并分别列举相应的实例。
五、分析题1、请分析在燃烧过程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
2、某种燃料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更容易燃烧,请解释其原因,并探讨该现象对燃烧学研究的影响。
六、计算题1、已知某种燃料在常温常压下的燃烧速度为0.5kg/m²·s,求该燃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燃烧速度。
假设压力升高10倍,求该燃料在高温高压下的燃烧速度。
安全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安全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安全科学是一门______学科,它研究人类在______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安全问题。
2、安全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______、______、和。
3、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任何事故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燃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无

燃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无无第一章测试1.谁预言了氧气的存在并用“氧化”解释了燃烧现象?()。
A:拉瓦锡 B:普利斯特 C:斯塔尔 D:普罗米修斯答案:拉瓦锡2.按燃料的存在形态可分为?()。
A:固体燃料 B:液体燃料 C:人工燃料 D:气体燃料答案: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3.燃烧一定要有氧气的参加。
()A:错 B:对答案:错4.燃料的成分分析方法有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
()A:错 B:对答案:对5.在工程上,应采用低位发热量作为计算燃料热量的依据。
()A:错 B:对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煤灰的熔融特性是动力用煤的重要指标,它反映煤中矿物质在锅炉中的变化动态。
()A:错 B:对答案:对2.以下哪种燃烧设备一般不使用固体当燃料?()A:电站锅炉 B:工业锅炉 C:航空发动机 D:火箭发动机答案:航空发动机3.以下哪种燃料的碳氢质量比(C/H)最大?()A:柴油 B:天然气 C:煤炭 D:汽油答案:煤炭4.关于煤的“收到基含碳量Car”和“干燥无灰基含碳量Cda f”,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二者无关 B:C ar=C daf C:C ar<C daf D:C ar>C daf答案:C ar<C daf5.气体燃料有天然气体燃料和人工气体燃料两类。
()A:错 B:对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射流是指流体从管口、孔口、狭缝射出,或靠机械推动,并同周围流体掺混的一股高速流体流动。
()A:错 B:对答案:对2.转捩截面上的气流流速均保持初速度。
()A:对 B:错答案:错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旋转射流特点的是()A:存在回流区 B:是一种非轴对称射流 C:卷吸能力强 D:速度沿程衰减答案:是一种非轴对称射流4.距离喷嘴出口越远,射流速度就越低,而射流宽度就越大,速度分布曲线就越平坦。
()A:对 B:错答案:对5.可使流体发生旋转的方法有哪些?()A:在轴向管内流动中应用导向叶片 B:利用旋转导叶使流体发生旋转运动 C:利用旋转格栅使流体发生旋转运动 D:将流体或其中的一部分切向引进一个圆柱导管答案:在轴向管内流动中应用导向叶片;利用旋转导叶使流体发生旋转运动;利用旋转格栅使流体发生旋转运动;将流体或其中的一部分切向引进一个圆柱导管第四章测试1.基元反应能代表反应机理、由反应微粒一步实现的反应。
燃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中国矿业大学

燃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中国矿业大学1.阴燃与有焰燃烧的区别是有无火焰,与无焰燃烧的区别是能否分解出可燃气体。
()答案:对2.粉尘爆炸所需起爆能小于气体爆炸所需起爆能。
()答案:错3.可燃液体的沸点越高,闪点越低。
()答案:错4.油热波传播速度一般()答案:大于原油燃烧线速度5.火焰前沿是存在于已燃区和未燃区之间的明显分界线。
()答案:对6.点火能量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答案:对7.对于不饱和烃,火焰传播速度与分子中碳原子数无关。
()答案:错8.湍流扩散火焰高度随着燃料气流速度增大而增大。
()答案:错9.油品中轻组分增加,热波传播速度越小。
()答案:错10.热自燃理论认为:着火是放热与散热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案:对11.对于饱和烃,火焰传播速度与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无关。
()答案:错12.F-K热自燃理论中,活性炭以立方堆堆积时,边长为36 mm时的临界准则参数δ与边长为18mm时的临界准则参数δ相同。
()答案:对13.阴燃传播速度随外界空气流速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错14.有关热波传播速度,容器中液位越(),热波传播速度越()。
()答案:低,小15.当油罐直径很小时,热传导占主导地位。
()答案:对16.电极距离必须小于电极熄火距离,电极能量小于最小引燃能,电火花引燃混合气才会成功。
()答案:错17.粉尘爆炸所需起爆能大于气体爆炸所需起爆能。
()答案:对18.氧气供给充足,碳粒子生成量少,甚至不生成碳粒子。
()答案:对19.汽油的爆炸温度极限范围为-38~8℃,则在室温(0~28℃)下,其不饱和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源有可能爆炸。
()答案:对20.热自燃温度是物质的固有物理常数。
()答案:错21.外界压力升高,液体的沸点升高。
()答案:对22.可燃混合液体的闪点一般高于各组分闪点的算术平均值。
()答案:错23.混合气的初始密度下降,爆轰波波速增加。
()答案:对24.气体的最大爆炸压力随初始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燃烧的燃素学说可以正确地解释物质燃烧质量增加的现象。
错
预热不属于液体燃料的燃烧分过程。
第二章
燃料热值与燃烧焓之间的关系是负数关系
绝对焓等于生成焓和显焓之和。
燃烧本质上就是化学反应过程。
对
燃油的高热值是燃油实际最大的可能发热量,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燃油的热值都是采用高热值。
错
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历程的科学。
分支链式反应三个阶段的先后顺序是感应期、爆炸期、稳定期。
A、B两分子之间单位时间内的碰撞频率的符号用Z表示。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
错
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只要碰撞能量大于活化能就能导致发生化学反应。
错
阿累尼乌斯定律适用于简单反应和有明确反应级数的反应。
对
第三章
1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Rayleigh线是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的结合;
B.Rayleigh线与释热有关;
C.对于无化学反应的混合物,q=0,Hugoniot曲线通过初始状态点。
D.Rayleigh线可以用于任何气体;
多组分气体的热流量和单组分气体的有所不同,它不仅与温度梯度有关,还与各组分扩散所产生的(焓差)有关。
扩散速度等于(组分)速度与(质量平均)速度之差:
把初始状态(未燃烧的)与最终状态连在一起的Rayleigh线的斜率给出燃烧波的(速度)。
上C-J点,U,给定了爆震波速度的(最大值);下C-J点,L,给定了缓燃速度的(最大值);在双组分混合物中,组分A的扩散通量的方向与该组分当地质量分数梯度方向(相反)。
对于爆震波,未燃气体到已燃气体,压力、密度、温度都是(增加)的,爆震使已燃气体(跟着)燃烧波运动;对于缓燃波,未燃气体到已燃气体,压力、密度都是(减少)的,缓燃使已燃气体(背着)燃烧波运动。
在以初始状态特征值为中心的四个象限中,(左上限)包含了压缩波,而(右下限)包含了膨胀波。
在燃烧学中,一般使用(上C-J点爆震)来表征爆震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下C-J点的马赫数Mb=1;
B. 对于强缓燃,终态的比容比下C-J点的小;
C. 所有的膨胀波都是以超音速传播的;
D. 在缓燃区内, (燃气相对于缓燃波的速度)的正切函数大于下C-J点的值;
导热通量的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绝对值(正)比于该梯度值,比例系数称为(导热系数。
控制体内动量的变化率等于作用在控制体的(表面力和体积力)之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根据反应机理的不同,稳定的火焰传播可分为缓燃燃烧波和爆震燃烧波两种形式;
B. 在给定情况下,究竟形成爆震波还是缓燃波,与反应物的成分无关。
C. 当火焰在管道内传播时,由于管壁的摩擦,管道轴线上的传播速度要比近管壁处的小;
D. 火焰在管道内传播时,粘性使火焰锋面呈现对称的锥形状;
组分总的质量流量等于(对流)通量和(扩散)通量之和。
下列燃烧波中,能够很容易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被观测到的是(弱缓燃)
对于一维直角坐标系,当忽略粘性力和体积力时,此时只有(压力)作用在控制体上。
第四章
1、下面关于熄火的说话哪些是正确的(C )。
A.熄火是着火的可逆过程
B.对于相同可燃混气,熄火比着火初温高
C. 混气性质对着火和熄火都有影响
D.着火比熄火要求条件低
2、下面关于粹熄距离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混气的压力、温度会影响粹熄距离,但混合比不会影响粹熄距离;
B.航空发动机单管型燃烧室联焰管的直径必须小于其中可燃混气的粹熄距离;
C.回火网网眼的直径必须小于可燃混气的粹熄距离;
D.可燃混气的燃烧空间越小,发生火焰粹熄的可能性就越小;
3、根据链式自燃理论,使反应自动加速直至着火的主要原因是(活化中心的不断积累)。
4、根据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装有可燃气体的容器越大,可燃气体(越不容易着火)
5、如果不改变系统的散热条件,只改变系统的压力,则系统内可燃混气的反应速率将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6、减小散热系数,(有利于)着火的发生。
7、下面哪些条件可以促进熄火发生(D)。
A.提高可燃混气的初温
B.可燃混气接近当量比
C.气流流速接近火焰传播速度
D.火焰在燃烧室的滞留时间变短
8、下面关于强迫点火说法正确的是(A )。
A.可燃混气能否点燃成功,不仅取决于局部混气能否点着,还取决于火焰能否在可燃混气中传播;
B.点火温度比自燃温度更低;
C.点燃一般是在可燃混气整个空间发生。
D.大多数热机燃烧室都是靠自燃建立稳定燃烧的;
9、下面关于最小点火能量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点火能量超过最小点火能量,那么任何可燃混气都能点燃成功;
B.火花最小点火能量与放电电容的电压成正比;
C.最小点火能量由电火花能量决定,不受可燃混气的混合比、压力、初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