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阿司匹林的合成、鉴定及含量测定进展
阿司匹林的合成、表征及含量测定
阿司匹林的合成、表征及含量测定一.摘要1. 中文摘要医药上阿司匹林(aspirin)即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又称水杨酸乙酸脂(salicylic acid acetate.), 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治疗感冒的药物, 有解热止痛的作用,同时还可软化血管.阿司匹林的历史最早追溯于18世纪。
首先发现柳树皮的提取物是一种强效的止痛退热及抗炎消肿药,不久就分离、鉴定了其中的有效成分为水杨酸,随后用化学方法大规模生产,供医用。
但后来发现它的酸性强,严重刺激口腔,食道及胃壁黏膜,故试图改进。
先制成水杨酸钠试用,发现虽然改善了它的酸性和刺激性,但却具有令人不愉快的甜味,大多数患者不愿意服用。
18世纪末,合成了乙酰水杨酸,既保持了水杨酸钠的药效,又降低了刺激性,口味好。
Bayer公司将它的这个新产品称作aspirin。
Aspirin的产生历史是目前使用的许多药品的典型,即开始都以植物的粗提取物或民间药物的出现,再由化学家分离出其中的活性成分,测定结构并加以改造,结果才变成比原来更好的药物。
为了对阿司匹林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进行了阿司匹林的合成制备实验:在浓硫酸介质中,水杨酸和乙酸酐发生乙酰化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酸,副产品可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以及乙酸乙酯重结晶除去.同时乙酰水杨酸又具有一系列特殊结构.在红外谱图中可出现多个特征振动频率.比较产品和标准的红外谱图,同时结合产品的熔点,可对合成的产品进行鉴定.除此之外,我们还用酸碱滴定测定产品的含量,并结合紫外分光度法对产品进行含量的分析.2.关键字阿司匹林, 合成,, 鉴定, 含量测定Abstract:This medicine aspirin (aspirin) or aspirin (acetylsalicylic acid), also known as salicylic acid acetate (salicylic acid acetate.), Is a very common treatment for cold medicines, hasantipyretic analgesic effect, but can also soften the blood vessels.The earliest history of aspirin back in the 18th century.First found in willow bark extract is a potent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swelling drug fever, and soon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the active ingredient of which is salicylic acid, followed by large-scale production by chemical methods for the medical.Acid but found it strong, severe irritation in the mouth, esophagus and gastric mucosa, it is trying to improve.Sodium salicylate into the first trial, found that while improved its acidic and pungent, but sweet with the unpleasant, most patients do not want to takeit.18th century, the synthesis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while maintaining the efficacy of sodium salicylate, but also reduce the irritation, taste good.Bayer, it's this new product called aspirin.Aspirin use the production history is typical of many drugs, which were started in the plant crude extract or the appearance of folk medicine, and then isolated by the chemist, th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to transform the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the results become more than justhad better drugs.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aspirin. We were prepared the synthesis of aspirin experiment: in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salicylic acid and acetic anhydride acetylation reaction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can be saturatedby-products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washed and recrystallized ethyl acetate to remove.At the same time acetyl salicylic acid also has a special structure. In the infrared spectra may appear more characteristic vibrational frequencies. Comparison of the infrared spectrum of products and standards, combined with the melting point of products, synthetic products can be identified.In addition, we also used the content of acid-base titration products, combined with UV spectrophotometry analysis of content of the product. Keywords:Aspirin, synthesis, and identification, determination二.前言1.阿司匹林的简介中文名称:阿司匹林 (俗名:醋柳酸、东青等 )英文名称:Aspirin化学名称:乙酰水杨酸( acetylsalicylic acid )、2-(乙酰氧基)苯甲酸、(2-ethanoylhydroxybenzoic acid );分子式为:C9H8O4;分子相对质量:180.16;结构式:熔点:135℃~138℃ ;密度: 1.35g/cm3;性质:白色针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略有酸味。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综述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综述药学0802 郭伟财30804076摘要阿司匹林是应用最早,最广和最普通解热镇痛药。
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发挥药效迅速,药效肯定,其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该文旨在分析阿司匹林原料药及阿司匹林为主药的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体内及体外药的分析。
关键词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正文1.阿司匹林原料药含量测定1.1阿司匹林原料药在体内含量测定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5um)流动相:甲酵—乙睛—0.2%磷酸(18:32:50)1.色谱条件检测波长:237nm流速:1.0ml/min2.溶液配制:1.精密称取10.10mg水杨酸对照品甲醇10ml(1.010mg/L)用甲醇稀释成不同浓度的系列溶液。
2.精密称取10.44mg苯甲酸甲醇10ml(1.044mg/l)取lml甲醇稀释至l0ml(104.4ug/ml的内标工作液)3.样品处理与测定:精密量取血清样品0.5ml + 内标苯甲酸溶液50ul + 乙睛2ml旋涡振荡2min,15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夜20ul进样记入内标与样品的色谱图与峰面积。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4.计算(C R对内标溶液的浓度(ug/ml); A X和A R分别为供试品溶液和内标溶液中阿司匹林的峰面积;D为稀释体积;W为药物称取量;106单位换算因数)1.2阿司匹林原料药在体外含量测定1.2.1 酸碱滴定法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游离羧基pKa为3.49,可用标准碱直接滴定。
取本品约0.4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
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
样品中型乙醇溶解酚酞NaoH滴定终点NaoH滴定度(T)=0.1X180.16 X 1/1=18.02(mg/ml)含量(%)=(V XT XF/1000)/WX100%(V:滴定液体积(ml)T:滴定度W:供试品称样量(g)F:滴定液浓度校正因子F=滴定液实际浓度/滴定液规定浓度)1.2.2 水解后剩余滴定法阿司匹林中酯结构,在碱性溶液中易于水解,加入过量标准碱滴定液,加热使酯水解,剩余碱用酸回滴。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综述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综述【结构】【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遇湿气即缓缓水解。
本品在乙醇中易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溶解,在水或无水乙醚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但同时分解。
【鉴别】(1)取本品约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2)取本品约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煮沸2分钟后,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209图)一致。
【检查】(1)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0。
50g,加温热至约45℃的碳酸钠试液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
(2)游离水杨酸取本品0。
10g,加乙醇1ml溶解后,加冷水适量使成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取盐酸溶液(9→100)1ml,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后,再加水适量使成100ml〕1ml,摇匀;30秒钟内如显色,与对照液(精密称取水杨酸0。
1g,加水溶解后,加冰醋酸1ml,摇匀,再加水使成10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乙醇1ml、水48ml与上述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1ml,摇匀)比较,不得更深(0。
1%)。
(3)易炭化物取本品0.5g,依法检查(附录ⅧK),与对照液(取比色用氯化钴液0.25ml、比色用重铬酸钾液0.25ml、比色用硫酸铜液0.40ml,加水使成5ml)比较,不得更深。
(4)炽灼残渣不得过0。
1%(附录ⅧN)。
(5)重金属取本品 1.0g,加乙醇23ml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依法检查(附录ⅧH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含量测定】1.直接碱滴定法取本品约0.4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
1mol/L)滴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
1mol/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
阿司匹林的合成表征与含量分析(工业分析综合实验报告)毕业论文
目录中文摘要:0Abstract:0前言2一.阿司匹林历史2二.阿司匹林的发展与前景3三.实验中用到的操作技术3四.实验药品相关数据6实验容7一.实验仪器和药品7二.实验步骤8三.阿司匹林的鉴定9法鉴定阿司匹林91.FeCl32.红外光谱法鉴定阿司匹林93.熔点法鉴定阿司匹林9四.阿司匹林的含量分析101.紫外分光光度法102.酸碱滴定法测定乙酰水酸的含量11结果与讨论:111.粗产品产率112.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12(1)滴定法测得阿司匹林的含量12(2)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133.阿司匹林的鉴定14检验14(1)FeCl3(1)熔点测定14(2)红外光谱分析14结论与展望:16注意事项:16体会与心得:16参考文献:16中文摘要:阿司匹林是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而本次综合实验主要涉与到阿司匹林的合成、提纯、鉴定与含量分析。
本实验是以水酸和醋酸酐为主要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合成乙酰水酸的。
水酸是一个具有羧基和酚羟基的双官能团化合物,能进行两种不同的酯化反应。
用乙酸酐做酰化剂,可与其酚羟基反应生成乙酰水酸。
本实验以浓硫酸为催化剂,使水酸与乙酸酐发生酰化反应,制取阿司匹林。
在浓硫酸介质中,水酸和乙酸酐发溶液洗涤与生乙酰化反应生成乙酰水酸(阿司匹林),副产物可采用饱和NaHCO3乙酸乙酯重结晶除去。
而水酸可以在各步纯化过程和产物的重结晶过程中被除去。
乙酰水酸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结构,在红外光谱图中,可以出现多个特征振动频率吸收峰,将其与标准红外光谱图比较,再结合产品的熔点等物理性质,可以对合成的产品进行表征与鉴定。
在过量氢氧化钠介质中,乙酰水酸定量水解为水酸。
由于水酸在紫外光照射下谱图中可以出现K带R带和B带吸收,其中以K带吸收最强,位于290-300nm 处。
紫外吸收吸光度符合朗勃-比尔定律。
因此,可以用标准曲线法测定乙酰水酸的含量。
此外,乙酰水酸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在溶液中离解出一个质子。
用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可分析其含量。
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合成
实验报告阿司匹林的合成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探讨阿司匹林的合成过程。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
见的药物,具有消炎、镇痛和退烧的功效。
其合成过程主要是通过水
解水合反应将水杨酸乙酯转化为阿司匹林。
以下将详细介绍实验步骤
及结果。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实验用的原料和设备,包括水杨酸乙酯、硫酸、水、氢氧化钠、醋酸以及玻璃烧杯、试管、漏斗等实验器具。
接着,
将水杨酸乙酯和硫酸加入烧杯中,混合后在水浴中加热。
随着反应进行,溶液会变得透明,表示水杨酸乙酯已被水解。
然后,将溶液冷却
至室温后,用水洗涤得到的沉淀,再经过结晶和筛选步骤,最终得到
我们所需的阿司匹林产物。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避免产物的不
纯度和丢失。
同时,需要谨慎操作化学药品,避免因接触导致伤害。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合成了阿司匹林,并通过熔点测定确认了其
纯度。
通过本实验,我们不仅学会了阿司匹林的合成方法,还了解了化学
反应的基本原理。
同时,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也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技
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化学
合成的过程,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成功合成了阿司匹林,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
产物的纯度。
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们不仅学到了化学合成的方法,还
培养了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希望这次实验能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阿司匹林鉴别及含量测定综述
阿司匹林鉴别及含量测定综述药学3班袁源摘要:阿司匹林是应用最早,最广和最普通解热镇痛药。
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还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发挥药效迅速,药效肯定,其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该文旨在通过对阿司匹林的结构推测与性质探究,分析阿司匹林原料药及阿司匹林为主药的制剂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
关键词:阿司匹林鉴别含量测定1.阿司匹林的结构及理化性质分子式:C9H8O4相对分子量:180.16官能团:苯环、羧基、酯基1.1性质描述: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粉末。
熔点135~140℃。
无气味,微带酸味。
在干燥空气中稳定,潮湿空气中缓缓水解成水杨酸和乙酸。
在乙醇中易溶,在乙醚和氯仿溶解,微溶于水和无水乙醚,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能溶解,但同时分解。
(水溶性:3.3g/L(20℃)、熔点:136℃)1.2有关杂质:苯酚及其他合成副产物,如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水杨酰水杨酸、水杨酸酐、乙酰水杨酸苯酯、乙酰水杨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酐及双水杨酯等。
特别是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杨酸对人体有毒性,其酚羟基在空气中容易氧化成一系列的有色醌型化合物而使阿司匹林成品变色,所以需要控制。
2. 阿司匹林原料药和制剂的鉴别原料药的特点是组分单一、结构明确,所以鉴别不易区分的同类药物时时要选用专属性强的鉴别方法。
制剂的鉴别一般需采取提取分离、经适当干燥后再压片绘制图谱。
提取时应选择适宜的溶剂,以尽可能减少辅料的干扰,并力求避免导致可能的晶型转变。
2.1.试剂鉴别法:阿匹林的水溶液加热放冷后水解成水杨酸,可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堇色。
阿司匹林的碳酸钠溶液加热放冷后,与稀硫酸反应,析出白色沉淀,并发出乙酸臭气。
2.2仪器鉴别:基于阿司匹林的化学结构和性质,用计算机等仪器,建立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的测量。
2.2.1红外光谱鉴别法是一种专属性强、应用较广(固、液、气样品)的鉴别方法,用于区别不易区分的同类药物。
阿司匹林药物合成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药物合成研究进展阿司匹林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药品,其药物历史比较长,主要功能是镇痛解热,对于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包括发热、感冒以及关节痛等,其应用的范围相对广阔,甚至可以被用于旁路移植术之中。
为了保证阿司匹林药物能够被有效地使用,药物研究人员应当对于阿司匹林药品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以便对这种药物的合成方法进行有效改进,本文对其合成阿司匹林药品的合成方法的进展进行研究。
标签:阿司匹林;药物合成工艺;研究进展;药品研究阿司匹林药品也被成为乙酰水杨酸,属于重要的抗炎药品,最初使用阿司匹林药品主要为了解决患者出现的镇痛病症,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解热效果,属于经典药物,其最好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短时间治疗之中,也有人将其与白酒等结合使用,虽然阿司匹林药品能够治疗多种类型的病症,但是阿司匹林药品具有一种劣势,就是会使患者出现一定的不良药物反应,因此需要对其合成工艺进行研究,以保证阿司匹林药品的合理性,本文对其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研究。
1 酸催化合成工艺分析借助酸性药品来通过催化活动来对药品进行合成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合成方法,药品研究者可以借助不同的酸性物质来完成合成人物,较为常见的酸催化方法主要是借助三氯稀土以及一水合硫酸氢钠物质来分别实现的,合成人员需要对药物配制比例进行合理化研究,一般水杨酸的质量为20g,乙酸酐药物的质量为40g,还需要借助普通催化剂进行反应,催化剂的质量适量即可,合成环境的温度一般是80摄氏度,反应时间为30分钟,三氯稀土药物的回收率为90.4%,另外一种酸性物质的回收率为85.7%,获取的合成效果基本可以判断为最佳效果,保持原有的合成条件不变,正价催化剂的使用次数,在合成的过程之中反复使用催化剂,其产率基本没有变动,这种合成方法的分离效果比较好,分离难度偏低,可以充分地将催化剂的优点发挥出来,还能对药品资源进行有效节省,另外三氯稀土药物属于污染程度比较轻的酸性物质,不会对设备产生过多的腐蚀效果,完成合成任务之后,药品研究人员可以对其有效回收,能够充分地满足绿色药品合成的要求。
阿司匹林的合成研究进展和检测方法
为了进一步研究阿司匹林的合成条件,我们采用单因素控制法,分别对反应温 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大量实验数据统计和分 析,我们发现这些因素对阿司匹林合成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在最佳合成条件下, 阿司匹林的产量和质量均达到最佳水平。
通过对阿司匹林合成条件的研究,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乙酸酐的 用量对阿司匹林合成的影响最为显著,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合成效果不佳;其 次,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控制对阿司匹林的合成也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都 会影响产物的质量和产量;最后,原料配比对阿司匹林的合成也有一定影响, 最佳配比有助于提高产物的纯度和产量。
四、研究进展与不足之处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葡萄糖氧化酶的应用和检测方法也在不断 创新与改进。各种先进技术在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基因 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 动了葡萄糖氧化酶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发展。
尽管如此,目前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对于不同领域的 应用,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与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高。其次,在检测方法方面, 虽然已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但各种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和成本存在差异, 仍需研究和开发更加简便、准确和经济实用的检测方法。最后,在应用方面, 需要进一步拓展葡萄糖氧化酶的应用领域,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应用价值。
阿司匹林的合成研究进展
传统的阿司匹林合成路线主要采用水杨酸与乙酸酐直接乙酰化反应,生成乙酰 水杨酸,然后经过酯化反应得到阿司匹林。近年来,随着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 研究者们致力于寻找更加环保、高效的阿司匹林合成路线。其中,以生物催化 法合成阿司匹林备受。
生物催化法合成阿司匹林,主要是利用酶或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将水杨酸或其 类似物转化为阿司匹林。相较于传统合成路线,生物催化法具有条件温和、选 择性高、副产物少等优点,同时还可实现阿司匹林的可再生合成。目前,研究 者们已经成功开发出多种高效、稳定的生物催化剂,用于阿司匹林的合成。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综述
阿司匹林原料药及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摘要:本文对阿司匹林原料药及制剂常见的含量测定方法的原理、步骤、计算公式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和综述。
关键词:阿司匹林;原料药;制剂;含量检测1.前言:阿司匹林,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作为解热镇痛抗炎药临床上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牙痛、肌肉痛及神经痛等慢性疼痛,急、慢性风湿病及类风湿病等,还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药物。
另外,在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与许多疾病的有相关性,因此阿司匹林在历经百余年的使用仍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了避免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副作用,随着现代药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片剂、肠溶剂、泡腾片、栓剂和散剂等多种剂型,测定方法也各不相同。
由于阿司匹林的药效受剂量影响较大,因此方便而准确的含量测定方法是阿司匹林的临床研究及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因素。
因此,本文试图对其作一综述。
2. 阿司匹林原料药的含量检测方法2.1酸碱滴定法2.1.1直接滴定法阿司匹林结构中具有羧基,显酸性,利用酸碱反应反应测定其含量。
①原理:②测定方法:取本品约0.4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
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
③计算公式:NaOH滴定度T=0.1×180.16×(1/1)=18.02(mg/ml)F=M(实际)/M(规定)含量(%)=(V×T×F)/W×100%(V为滴定液体积(ml); T为氢氧化钠的滴定度,W为供试品称样量(g); F为滴定液浓度校正因子(F=滴定液实际浓度/滴定液规定浓度))④讨论:本法专属性较差,易受阿司匹林的水解及其产物、有机酸类稳定剂的干扰,使用时应注意规范操作,避免水解引起的偏差。
2.1.2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阿司匹林酯结构在碱性溶液中易于水解的特性,直接滴定易引起偏差,则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加热使酯键水解后,再用硫酸滴定液回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滴定液。
阿司匹林的合成研究进展和检测方法
阿司匹林的合成研究进展和检测方法作者:王沛李建定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14期【摘要】本文综述了阿司匹林的合成研究进展和酸碱滴定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在阿司匹林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展望了阿司匹林合成工艺的优化研究方向和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阿司匹林;合成;检测阿司匹林(Aspirin),化学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又名乙酰水杨酸,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即NSAIDs,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神经痛、关节痛和急、慢性风湿及类风湿痛等疾病。
同时,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膜上合成前列腺素的关键酶—环氧化酶,呈选择性的、不可逆性的抑制作用,又是一个良好的抗血小板药物[1-5]。
近几年,随着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和治疗癌症等方面很多新的用途被发现,阿司匹林再次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3,5]。
临床应用中严重制约阿司匹林制剂应用的是杂质水杨酸,它是生产过程中乙酰化不完全或贮存过程中分子受酸、碱、热等条件影响发生酯键水解产生的,对人体有毒性,易产生水杨酸反应。
轻者肠胃不适过敏,重者肾衰竭至死亡[6]。
本文对阿司匹林的合成研究进展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1 阿司匹林的合成研究进展阿司匹林经典制备方法是使用乙酸酐或乙酰氯在浓硫酸催化下对水杨酸进行酰化制得,工艺比较成熟,产率在60%左右。
但该方法容易发生副反应,产品成色较差且不利于提纯,浓硫酸为催化剂对设备有较强的腐蚀作用,更为严重的是采用该方法生产阿司匹林时会产生大量的废酸液体,对环境的污染较大。
因此,阿司匹林催化剂的研究成为阿司匹林合成工艺研究的重点,而优选高效价廉的催化剂及采用先进合成技术则是关键[4,7-12]。
文瑞明等评述了硫酸、磷酸、对甲苯磺酸、草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无水碳酸钠、碳酸氢钠、吡啶、无水乙酸钠、苯甲酸钠、氧化锡、三氯化铝、稀土氯化物、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氟化钾/氧化铝、磷酸二氢钠、一水硫酸氢钠、酸性膨润土、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分子筛和维生素C等催化剂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方法。
阿司匹林鉴别及含量测定综述
阿司匹林鉴别及含量测定综述阿司匹林鉴别及含量测定综述药学3班袁源摘要:阿司匹林是应用最早,最广和最普通解热镇痛药。
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还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发挥药效迅速,药效肯定,其收载于(中国药典20xx年版)二部。
该文旨在通过对阿司匹林的结构推测与性质探究,分析阿司匹林原料药及阿司匹林为主药的制剂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
关键词:阿司匹林鉴别含量测定1.阿司匹林的结构及理化性质分子式:C9H8O4相对分子量:180.16官能团:苯环、羧基、酯基1.1性质描述: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粉末。
熔点135~140℃。
无气味,微带酸味。
在干燥空气中稳定,潮湿空气中缓缓水解成水杨酸和乙酸。
在乙醇中易溶,在乙醚和氯仿溶解,微溶于水和无水乙醚,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能溶解,但同时分解。
(水溶性:3.3g/L(20℃)、熔点:136℃)1.2有关杂质:苯酚及其他合成副产物,如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水杨酰水杨酸、水杨酸酐、乙酰水杨酸苯酯、乙酰水杨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酐及双水杨酯等。
特别是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杨酸对人体有毒性,其酚羟基在空气中容易氧化成一系列的有色醌型化合物而使阿司匹林成品变色,所以需要控制。
2. 阿司匹林原料药和制剂的鉴别原料药的特点是组分单一、结构明确,所以鉴别不易区分的同类药物时时要选用专属性强的鉴别方法。
制剂的鉴别一般需采取提取分离、经适当干燥后再压片绘制图谱。
提取时应选择适宜的溶剂,以尽可能减少辅料的干扰,并力求避免导致可能的晶型转变。
2.1.试剂鉴别法:阿匹林的水溶液加热放冷后水解成水杨酸,可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堇色。
阿司匹林的碳酸钠溶液加热放冷后,与稀硫酸反应,析出白色沉淀,并发出乙酸臭气。
2.2仪器鉴别:基于阿司匹林的化学结构和性质,用计算机等仪器,建立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的测量。
阿司匹林的合成研究进展和检测方法
L o r i z F r a n c i s c o s a 1 l u m等 利用 1 5 0 m mo 1 / L氢氧化铵 、 5 0 m mo l / L硝 酸银和 5 0 0 m mo l / L葡萄糖 4 5 ℃时 的混合反应 溶液 . 在定量滤纸 ( 预先 用体积分数 1 0 %的氢氧化铵溶液室温处理三小时 ) 上沉积颗粒大小约 1 8 0 n m的纳米银 : 固定处理后 . 定量滤纸浸入 待测阿司匹林溶液 充分 吸附 . 取出室温干燥 1 0 分钟后 . 测定其表面拉曼散射。利用表面拉曼 散射标准 曲线法 , 随机 测定市售阿 司匹林 片剂的含量 : 与传统 高效液 相色谱法对 比 . 结果误差为 2 . 0 6 %. 快捷方便 . 成本低廉 . 显示 了 良好 的应用前景 】 过程分 析技术是对药物 的生产过程进 行深入研究 . 建立实时监控 系统 . 及时从实 际生产 过程得到定性 或定 量信息 . 继而实现控制 优化 药 物 生 产过 程 运 用 过 程 分 析 技 术 对 药 品 生 产 的 过程 进 行监 控 , 也 是 保证药品质量均一稳定 的有效方法。 孙阔 、 张小玲 、 粟 晖等人利用紫外 光谱法 或拉曼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 法f P L s ) . 对 阿司匹林合成体系的实 时监测做 了非常有益 的探索 . 同时为阿司匹林 的合成优化研 究提供 了
量测定 中的应用 . 展 望了阿司匹林合成工艺的优化研 究方 向和检测方法的发展 方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关键词】 阿司匹林 ; 合成 ; 检测
阿 司匹林 ( As p i r i n ) 。 化学 名 2 一 乙酰氧基 苯 甲酸 . 又名 乙酰水 杨 酸, 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 , 即N S A I D s . 具有较强 的解热镇 痛作 用 , 广泛 用于治疗伤风、 感 冒、 头痛 、 神经痛 、 关节 痛和急 、 慢性 风湿及 类风湿痛 等疾病。同时 .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膜上合成前 列腺 素的关 键酶一 环氧 化酶 。 呈选择性 的、 不可逆性的抑制作用 . 又是 一个 良好的抗 血小 板药 物 。近几年 , 随着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和治疗癌症 等方 面很多新 的 用途被发现 . 阿司匹林再次引起了广大研究者 的广泛关注 临床应用中严重制约阿司匹林制剂应用 的是杂质水 杨酸 . 它是生 产过程 中乙酰化不完全 或贮存过程 中分子受 酸 、 碱、 热等条件影 响发 生酯键水 解产生 的 , 对人体有毒性 . 易产 生水杨酸反应 。 轻者肠 胃不适 过敏 . 重者。 肾衰竭至死亡 本文对阿司匹林 的合成研究进展和检测方 法进行了综述 剂含量【 】 3 用 十八烷 基硅烷 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 】 以乙腈一 四氢呋 喃一 冰 醋酸一 水( 2 O : 5 : 5 : 7 0 ) 为流动相 : 检 测波长为 2 7 6 n m. 理论板 数按 阿司 匹林峰计算不低于 3 0 0 0 .阿司匹林峰与水杨酸峰的分离度应符 合要 求: 在1 %冰醋酸的 甲醇溶剂中 . 利用高效液相外标 法测定 。 2 . 4 表面增 强拉曼 散射光谱 法 f S u r f a e e - e n h a n c e d R a ma n s c a t t e r i n g ,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综述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综述
目录
I.引言
II.测定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紫外检测法
2.双极性液相色谱法
3.稀释碱性重量法
4.控制pH的免疫酶标记法
5.强化荧光法
6.半定量放射免疫分析法
7.放射免疫分析法
8.免疫沉淀法
9.免疫流式细胞仪
10.电视质谱
III.防止误差
IV.结论
I.引言
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凝血药物,它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有效治疗心肌梗死、脑卒中、肺栓塞等血栓相关疾病,是目前应用较为广
泛的抗血小板药物,具有极强的抗凝血功能。
合理的应用阿司匹林可以有
效改善血栓的症状,但是过量使用阿司匹林也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因此,精确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至关重要。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许多测定阿
司匹林含量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紫外检测法、双极性液相色谱法、稀释碱性重量法、控制pH的免疫酶标记法、强化荧光法、半定量放
射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沉淀法、免疫流式细胞仪、电视质
谱等。
本文就阿司匹林含量的测定方法作一综述。
II.测定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紫外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紫外检测法是目
前用于测定阿司匹林含量较为常见的方法。
阿司匹林综述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合成综述1.阿司匹林的简介本文对阿司匹林 (Aspirin)的发现历史与合成方法及现当代的一些分析检测手段作了对比分析,讨论了他们的优缺点,并着重探讨了酸催化条件下的经典合成的实施过程与改进方案。
关键字:阿司匹林合成表征含量测定化学名称:2-(乙酰氧基)苯甲酸,2-ethanoylhydroxybenzoic acid分子结构式为:C9H8O4分子相对质量:阿司匹林 (Aspirin)化学名称叫乙酰水杨酸。
也叫乙酰基柳酸、醋柳酸。
纯品为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带酸味,密度1.35,熔点135~138℃,在干燥空气中稳定,遇潮会缓慢水解生成水杨酸和乙酸,微溶于水,在醇、乙醚和氯仿中溶解,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并分解。
阿司匹林目前主要由水杨酸和醋酸酐经酰化反应制得,在世界医疗史上是一种老资格的药品。
阿司匹林诞生以后,用来治疗感冒发热、风湿关节疼痛,十分有效,因此很快就成为广泛应用的药物。
以后又陆续制成了以乙酰水杨酸为主药的多种复方制剂,更是受到欢迎。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具有解热止痛作用的新药不断出现,但阿司匹林在平民百姓的心目中光彩依旧,近百年来它依然是一种安全有效、价廉物美的大众化解热止痛药。
阿司匹林源出于杨柳的提取物。
用来治疗感冒发热、风湿关节疼痛,十分有效,植物含有水杨酸类物质是在长期的进化和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这类化学物质对植物而言是天然驱虫剂,用来抵御寻食的动物,以保存自身物种的存在和繁衍。
1835年卡尔·娄卫希 (Karl Lowig)从绣线菊中提取出了纯的水杨酸;1838年意大利人拉菲尔·皮瑞阿 (Raffaele Piria)在实验室里将从柳树皮中提取的水杨苷转化成水杨酸。
当时纯的水杨酸已经开始作止痛药使用,它的降热止痛抗炎疗效比水杨苷要好得多。
然而从天然植物中分离提取水杨酸耗时耗力成本亦高。
此外作为治病药物水杨酸的副作用很强,对胃刺激性大,会导致胃痛甚至出血,当时认为是水杨酸的酸性所致。
阿司匹林的合成综述
2018年09月阿司匹林的合成综述谢文娜裘兰兰(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盐城224000)摘要: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
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是三大经典药物之一。
本文对近年来阿司匹林的合成方法进行综述,指出各种工艺的优缺点,为寻找更合适的阿司匹林的合成路线提供参考。
关键词:阿司匹林;合成;综述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最早用于消炎镇痛。
后来科学家又发现阿司匹林具有阻止血小板凝集达到抗血栓的作用[1]。
随着对阿司匹林研究的不断深入,又发现了许多新用途,例如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心肌梗死[2-3]和脑卒中[3-4]死亡率,还可以降低结直肠癌[5-6]的风险。
因此,基于阿司匹林的新老用途,众多研究者不断探索阿司匹林的合成工艺。
以往阿司匹林是以水杨酸和醋酐为原料,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酰化反应而得。
这种方法会使原料不能被充分利用,副反应多导致产品杂质多,产率低,并且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会腐蚀设备且后续处理繁琐,对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研究者们对阿司匹林的合成工艺进行改造,期望得到一条绿色经济产量高的合成路线。
本文对阿司匹林的重要合成路线进行了综述。
1酸催化合成阿司匹林在酸性条件下,由于乙酸酐的羰基氧可以被氢质子化,因此可以增强羰基碳的正电性,有利于水杨酸的羟基氧的进攻,从而加快酰化反应的进行。
1.1草酸催化合成阿司匹林草酸是有机二元羧酸,酸性较强。
隆金桥[7]等利用草酸作催化剂合成了阿司匹林,实验探讨了酸酐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阿司匹林收率的影响。
当酸酐物质的量比为1:3,催化剂用量0.5g ,80℃下反应50分钟时,阿司匹林收率达91.5%。
此方法相对简单、易操作,草酸不腐蚀设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2三氟甲磺酸催化合成阿司匹林三氟甲磺酸是一种很强的有机酸,易溶于水,毒性低。
用途广泛,是已知的超强酸之一,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等行业,用量小,酸性强,性质稳定,在很多条件下可以替代传统的硫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的合成、鉴定及含量测定进展廖敏摘要:本文将从合成阿司匹林的所使用的催化剂种类进行阿司匹林合成工艺的阐述,并对其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然后又综述了阿司匹林定性、定量分析的相关方法,并将它们进行比较,最后总结出比较合理的阿司匹林合成工艺的相关要求,筛选出相对简单方便,可靠的阿司匹林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关键词:阿司匹林催化剂原材料定性、定量分析阿司匹林(Aapirin,学名为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
可治疗头痛、牙痛、关节痛、发热、感冒、风湿病等【1】。
2001年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且服用阿司匹林还能使胆道再次结石的可能性减少50%,使人患白内障的可能性减少70%,对防治乳腺癌,肺癌,皮肤癌等也有较好的功效【2】。
同时,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膜上合成前列腺素的关键酶—环氧化酶,呈选择性的、不可逆性的抑制作用,又是一个良好的抗血小板药物[3-7]。
随着阿司匹林需求量的曾大,一种新的,节能的,简便的,低成本的能工业化生产生产工艺会受到极大的欢迎。
有关于阿司匹林的合成,不少化学者做了大量工作,本文就阿司匹林的合成研究,鉴定及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
一、阿司匹林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1,催化剂催化合成法早在19 7 6 年, L o n g m a n 【8】就开始使用浓硫酸来催化水杨酸的酞化反应[8] ,该方法工艺虽成熟, 但是使用的催化剂浓硫酸腐蚀性强, 对于反应设备以及周围环境造成的危害很大,易发生副反应,产品成色较差且不利于提纯。
故阿司匹林催化剂的研究成为阿司匹林合成工艺研究的重点,而优选高效价廉的催化剂及采用先进合成技术则是关键。
李敏慧等【9】结合了阿司匹林合成的诸种方法, 例如浓硫酸催化法, 维生c 催化法, 一水硫酸氢钠催化法, 碳酸钠微波催化法, 对甲苯磺酸催化法, 酸性膨润土催化法, 草酸催化, 固体超强酸催化, 硫酸铭钾催化等多种方法。
总结出理想的阿司匹林合成工艺应满足以下条件: 起始原料价廉易得; 合成途径简洁; 反应条件温和不苛刻, 容易控制; 三废少易于治理。
郭有钢等【6】通过对合成阿司匹林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分析发现,酸性催化剂催化阿司匹林的产品收率大都高于碱性催化剂催化,微波技术、超声辐射技术等强化方式辅助合成阿司匹林既可以提高反应收率,又可以节约反应时间。
草酸、柠檬酸、氨基磺酸、对甲苯磺酸、L-组氨酸、杂多酸、酸性离子液体、碳酸盐、氢氧化物、维生素C 等催化剂都是合成阿司匹林的绿色催化剂,可以作进一步工业化研究。
今后,阿司匹林合成的研究方向是寻求性能更优越的催化剂,既要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环保、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又要实现阿司匹林产品本身产品质量更优,减少阿司匹林的溶剂残留、重金属残留和其他对动物产生不良反应的物质。
2、离子液体谢辉等【10】本文首次以室温离子液体为催化剂来合成阿司匹林, 考察了反应时间和反应物配比对该反应的影响。
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水杨酸与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80 ~85℃, 反应时间为3h时, 阿司匹林的收率可达81%以上。
随着研究的深入王占军等【11】对离子液体在阿司匹林合成中的催化作用做了一定的概扩。
廖丽芳等【12】做了氨基酸离子液体在阿司匹林催化合成上的研究。
3、超声辐射催化合成法张玉全等【13】: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 采用氨基磺酸作催化剂超声辐射快速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产率达到98.3%。
相对于李继忠等【14】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 采用氨基磺酸作催化剂合成乙酰水杨酸(93.34%)的产率高。
说明在超声辐射下,以氨基磺酸作催化剂,可快速、高效地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且具有反应体系温和,节约能源、绿色合成等优点。
二、阿司匹林鉴定及含量测定1薄层色谱王少波等【15】采用薄层色谱法,以醋酸丁酯-氯仿-甲酸(6:4:2)为展开剂。
展开距为15cm,展开后晾干,放置紫外灯(254nm)下检视。
能使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和咖啡因得到很好分离,其Rf值均在0.2~0.8 之间。
同时鉴别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的乙酸水杨酸、非那西丁和咖啡因3 种成分,斑点清晰、专一性强、斑点明显、操作简便,结果较为满意。
此方法可定性性分离乙酸水杨酸、非那西丁和咖啡因,没有进行定量方面研究。
2 酸碱滴定《中国药典》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16]。
取阿司匹林约0.4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 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 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
每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02mg 的C9H8O4。
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中国药典》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肠溶片、泡腾片、栓剂含量[16]。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6nm,理论板数按阿司匹林峰计算不低于3000,阿司匹林峰与水杨酸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在1%冰醋酸的甲醇溶剂中,利用高效液相外标法测定。
4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法(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Loriz Francisco Sallum 等【17】利用150mmol/L 氢氧化铵、50mmol/L 硝酸银和500mmol/L 葡萄糖45℃时的混合反应溶液,在定量滤纸(预先用体积分数10%的氢氧化铵溶液室温处理三小时)上沉积颗粒大小约180nm 的纳米银;固定处理后,定量滤纸浸入待测阿司匹林溶液充分吸附,取出室温干燥10 分钟后,测定其表面拉曼散射。
利用表面拉曼散射标准曲线法,随机测定市售阿司匹林片剂的含量;与传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比,结果误差为2.06%,快捷方便,成本低廉,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三、结语阿司匹林合成方法多种多样,由最早的浓硫酸催化合成,到具一定毒性但催化效果较好的的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到后来的超声辐射催化合成,不断地发展,朝着起始原料价廉易得; 合成途径简洁; 反应条件温和不苛刻, 容易控制; 三废少易于治理方向发展,更加环保、高效。
就检测而言,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文瑞明等.阿司匹林合成的研究进展【J】.长沙大学报.2009.9.23(5) 30-33 【2】梁久来,胡冬华,新药阿司匹林镁腺的合成【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1,12(3),141-143【3】AAL0K MEHTA. ASPIRIN[J]. Chem. Eng. News, 2005,83(25):46-47. 【4】李玉贤,张云封,等.阿司匹林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67-68.【5】孙忠实.药物之星:阿司匹林[J].药物与人,1997,10(6):10-11.【6】郭有钢,刘伟伟,等.合成阿司匹林的催化剂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4,41(20):83-84.【7】David Stephen Arputharaj, Venkatesha R. Hathwar, et al. Topological ElectronDensity Analysis and Electrostatic Properties of Aspirin: A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J]. Cryst. Growth Des.2012,12:4357-4366.【8】V o g e l A 1.T e x b o o k o f p r a c t l c a l O r g a nic C h e m i s t r y 【M】.L o n d o n : L o n l n a n G r o u P Li m l to d, 1 97 8 【9】李慧敏.董丽。
阿司匹林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中国石油化工标准与质量。
12月(上)【10】谢辉,陈卓,母先誉,刘廉。
室温离子液体催化阿司匹林的合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2.(27-1);98-101【11】王占军, 肖鹏, 杨悦, 王晓丹。
离子液体在阿司匹林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当代化工。
2011.7(40-7);762-763【12】廖芳丽,刘婷,彭忠利,氨基酸离子液体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研究,化学通报,2014.77(2);161-165【13】张玉全, 雷蕊霞*,超声辐射氨基磺酸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的研究,陇东学院学报。
2009, (920-5);31-32【14】李继忠*, 王俊梅, 田曼,氨基磺酸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的研究,工业催化,2008,11(16-11);61-62【15】王少波,杨延风.薄层色谱法快速鉴别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的三种成分[J]首都医药,2001,8(1):42.【1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 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84-388【17】Loriz Francisco Sallum, Frederico Luis Felipe Soares, et al.Determination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in commercial tablets by SERS using silver nanoparticle-coated filter paper [J].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 2014,133: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