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转发《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转发《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10.25•【字号】•【施行日期】2018.10.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转发《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各区卫生计生委,市健康促进中心:为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发〔2018〕35号,见附件,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做好以下工作:一、各区卫生计生委、各有关单位应充分认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促进公众健康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及本市家庭医生制度相关文件要求,强化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进一步做实、做细、做好签约服务,不断提高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各区卫生计生委应做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关人员的政策培训,对标《指导意见》,重点比照服务形式、服务协议签订和续约告知、服务内容、考核评价机制等内容,就本区签约服务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与不足,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三、在做好市级签约服务配套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医联体建设,继续强化二、三级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资源支持和业务指导。
根据《关于下发〈本市进一步做实“1+1+1”签约居民双向转诊工作的实施细则〉的通知》(沪卫计医〔2018〕81号),协调二、三级医疗机构进一步畅通转诊“绿色通道”,为经由家庭医生转诊的签约居民提供“优先预约、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便捷就医措施,推进分级诊疗。
特此通知。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8年10月25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
九、加强签约服务的宣传与培训
(一)广泛开展宣传。各地要充分发挥公共媒体作用,加强对现阶段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和特点的宣传,合理引导居民预期。要积极挖掘树立服务质量好、百姓认可度高的优秀家庭医生典型,发挥正面示范作用,增强家庭医生职业荣誉感,提高社会认可度,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指导等。
(二)公共卫生服务。涵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
(三)健康管理服务。对签约居民开展健康状况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包括健康管理周期、健康指导内容、健康管理计划成效评估等,并在管理周期内依照计划开展健康指导服务等。
(六)优先转诊服务。家庭医生团队要对接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相关转诊负责人员,为签约居民开通绿色转诊通道,提供预留号源、床位等资源,优先为签约居民提供转诊服务。
(七)出诊服务。在有条件的地区,针对行动不便、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签约居民,家庭医生团队可在服务对象居住场所按规范提供可及的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健康指导及家庭病床等服务。
2018年9月29日
(二)签约服务费的来源及分配。签约服务费可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分担。要积极争取财政、扶贫、残联等部门支持,拓宽签约服务费筹资渠道。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核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收费标准。签约服务费作为家庭医生团队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组成部分,按照“两个允许”的要求用于人员薪酬分配,体现多劳多得。原则上应当将不低于70%的签约服务费用于家庭医生团队,并根据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等考核结果进行合理分配。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服务模式。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指患者与家庭医生通过签约建立长期稳定的医患关系,由家庭医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实现全程、全时段的健康管理。
这一服务模式旨在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构建多方参与、全方位覆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推广实施,对于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签约服务,可以有效整合医疗资源,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网络,提高患者就医的便捷性和满意度,促进医患沟通和信任的建立,提高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个性化水平。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仅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求,也是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在实践中,各级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探索创新,加强政策支持和指导,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深入发展,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字数:256】1.2 签约服务的重要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一种重要的健康管理模式,通过签约家庭医生,可以实现家庭医生对患者的全面管理和个性化服务。
这种签约服务可以更好地建立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的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以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短缺和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
通过签约服务,可以确保患者获得及时、全面、连续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还可以促进医患沟通和医疗信息的共享,有利于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和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
通过签约服务,家庭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医疗需求,提供更加贴心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医患关系和保障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结工作制度措施
2024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结工作制度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和效率,使广大居民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我们制定了以下2024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结工作制度措施:1. 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联动,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确保签约服务能够落地生根。
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签约医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2. 鼓励家庭医生多点执业:为鼓励更多优秀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我们将推行家庭医生多点执业政策。
允许家庭医生在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开展签约服务,提高居民就医的方便性和选择性。
3. 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行电子健康档案和医疗信息化系统,将居民的健康信息和医疗记录进行电子化管理。
通过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实现居民与家庭医生之间的在线沟通和预约挂号,提高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性。
4. 建立健全的门诊急诊联动机制:加强家庭医生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急诊科室的联动,建立健全门诊急诊联动的工作机制。
确保家庭医生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居民的就医情况,为居民提供规范、高效的急诊服务。
5. 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健康教育活动,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和预防保健的相关知识。
同时,定期对签约居民进行健康管理,开展体检、健康评估等工作,及时发现和干预居民的健康问题。
6. 建立家庭医生服务评价机制:建立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评价机制,通过居民满意度调查和评价反馈,改进和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对于服务质量不达标的家庭医生进行督促整改和考核,确保居民的就医权益得到保护。
7. 加强家庭医生团队协作:鼓励家庭医生之间加强沟通和团队合作,形成协同作战的能力。
引入护士、健康管理师等多学科人员,提升家庭医生团队的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
8. 推动社区医疗机构建设: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点的建设投入,提升其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形势下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在基层开展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推进签约服务,取得了积极进展,积累了实践经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要求,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
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不断完善签约服务内涵,突出中西医结合,增强群众主动签约的意愿;建立健全签约服务的内在激励与外部支撑机制,调动家庭医生开展签约服务的积极性;鼓励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和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提高签约服务水平和覆盖面,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二)主要目标。
2016年,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
重点在签约服务的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
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二、明确签约服务主体(三)明确家庭医生为签约服务第一责任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政策解读为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措施,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家疾控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一《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因具有以居民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根本属性,是助推我国“健康中国”建设,促进实现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目标的重要抓手。
自2016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全国开展以来,改革在适宜性、规范性等方面的探索路径逐渐清晰,并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2020年基本实现了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全覆盖。
但是,还存在一些因素制约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发展。
主要包括签约服务筹资机制尚不健全、签约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签约方式有待优化、家庭医生开展签约服务的激励不足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改革逐步加以解决,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二《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指导意见》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整体发展和下一阶段目标、签约队伍建设、强化签约服务内涵、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作出了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体要求。
《指导意见》确定了下一个阶段积极扩充服务供给,扩大服务覆盖面,推进有效签约、规范履约,提高激励和保障政策供给水平,系统、协调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
提出了签约服务覆盖率每年提升1—3个百分点的阶段性目标要求,到2035年,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
循序渐进扩大签约服务覆盖率,逐步建成以家庭医生为健康守门人的家庭医生制度。
(二)增加服务供给。
《指导意见》对家庭医生队伍的来源渠道进行了补充说明,提出除全科医生外,其他类别临床医师(含中医类别)、乡村医生及退休临床医师亦可作为家庭医生。
秉持开放创新导向,《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各类医生参与签约服务,引导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医生加入家庭医生队伍,并对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服务予以支持。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
家庭医⽣签约服务实施⽅案家庭医⽣签约服务实施⽅案 根据国务院医改办《关于推进家庭医⽣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医改办发〔2016〕1号)要求,结合实际制订出台推进家庭医⽣签约服务实施⽅案。
如下为《⽅案》全⽂,仅供参考! 家庭医⽣签约服务实施⽅案 各区县(⾃治县)卫⽣计⽣委、发展改⾰委、财政局、民政局、⼈⼒社保局,两江新区社发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万盛经开区卫⽣计⽣局、财政局、发展改⾰局、民政局、⼈⼒社保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委《关于推进家庭医⽣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医改办发〔2016〕1号),促进基层医疗卫⽣服务向健康管理转变,根据《重庆市深化医药卫⽣体制综合改⾰试点⽅案》(渝府发〔2016〕18号)、《重庆市⼈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5〕183号)有关要求,提出如下意见。
⼀、总体要求 (⼀)总体思路。
围绕实现⼈⼈享有基本医疗卫⽣服务的⽬标,以维护居民健康为中⼼,以基层为重点,深化基层卫⽣综合改⾰,合理配置和有效利⽤基层卫⽣服务资源,突出中西医结合,⿎励引导⼆级以上医疗卫⽣机构和⾮政府办医疗卫⽣机构参与,不断完善家庭医⽣签约服务形式、内容和激励政策,强化健康管理,为居民提供全⽣命周期的卫⽣与健康服务,减轻群众医疗费⽤负担,增强群众获得感,促进基层⾸诊和分级诊疗,逐步构建科学合理就医新秩序。
(⼆)主要⽬标。
从2016年起,所有区县(⾃治县)都要开展家庭医⽣签约服务⼯作。
2017年,城镇和农村家庭医⽣签约服务分别覆盖30%和50%以上的常住⼈⼝,重点⼈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60%以上,建卡贫困户、计划⽣育特殊家庭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
到2020年,家庭医⽣签约服务机制基本建⽴,签约服务扩⼤到全⼈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明确签约服务主体及形式 (三)签约服务主体。
家庭医⽣是签约服务的第⼀责任⼈,其所在的基层医疗卫⽣机构是签约服务的责任主体。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厅关于做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厅关于做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公布日期】2017.09.25•【文号】国卫办基层函〔2017〕956号•【施行日期】2017.09.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残疾人保障正文关于做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函〔2017〕9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残疾人联合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残疾人联合会: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医改办发〔2016〕1号)和《关于做实做好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卫基层函〔2017〕164号)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做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要意义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和重要工作任务。
残疾人疾病负担重、健康风险高,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人群。
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于满足广大残疾人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康复服务需求,推进健康扶贫和健康中国建设,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残联要切实提高对做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要性的认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做实做细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二、加强部门协调共同做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残联要主动作为,紧密配合,研究制订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压实责任。
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将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基层卫生重点工作之一,要将残疾人签约服务情况定期与残联沟通,加强部门协同,合力推进残疾人签约服务工作开展。
各级残联要主动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利用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及动态更新等有关数据,与卫生计生部门共享残疾人信息。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对策建议
比溪分院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对策建议一、加强领导,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组织保障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纳入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政策,明确部门相应职责,统筹协调推进。
2.建立部门协作机制。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社区工作密切联系,服务对象中的重点人群(老年人、慢病病人、残疾人、孕产妇和儿童、精神病人等)往往也是其他部门的服务对象,建立区卫生、计生、人力社保、财政、残联、民政等部门协作机制,整合行政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3.发挥基层组织作用。
充分发挥镇街和村(社区)作用,建立起“社区组织、卫生实施”的服务模式,将社区卫生工作纳入镇(街)年终目标管理和考核。
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在与居民签约时起到宣传、发动、桥梁和纽带作用。
4.加大签约宣传力度。
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力度,整体改变和提高全社会对该服务的认识。
特别是对社区居民,通过公示家庭医生信息、健康教育、舆论宣传等方式培养居民的预防保健观念,树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意识,提高对家庭医生的依从性和信任度。
二、加大投入,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必备条件1.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专项资金保障机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文件明确提出:“全科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年收取服务费。
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分担”。
建议财政设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专项资金,根据签约数量和服务质量,给予适当补助。
2.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
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信息平台,有机整合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加快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基层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间的信息交换共享。
三、充实队伍,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人力资源保障1.制定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规划。
政府要制定包括全科医生招聘、培养、考核、管理、使用等内容的具体规划,出台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倾斜政策,比如为全科医生的招聘开通绿色通道,提前一年晋升晋级等,鼓励和吸引广大医务人员加入全科医生的团队,充实家庭医生力量。
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意见-许政办 [2017] 55号
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意见正文:----------------------------------------------------------------------------------------------------------------------------------------------------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意见许政办[2017]5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开展城乡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整合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资源、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巩固扩大医改成效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分级诊疗、实现有序就医的重要抓手,对于建设健康许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满足群众健康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河南省医改办关于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豫医改〔2017〕4号)及《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许政办〔2017〕32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以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导,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围绕推动健康许昌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全面推进家庭签约服务,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努力实现“平时健康有人管,需要服务有人帮”的签约愿景。
(二)目标任务。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统筹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以贫困人口为突破,先重点人群再普通人群,抓重点破难点,2017年年底,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困难群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现全覆盖。
2023年国家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建议和意见
2023年国家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建议和意见2023年国家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建议和意见在当前社会医疗体制不断完善的大环境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医疗改革的重要一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健康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以期为相关决策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2023年国家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建议和意见中,政府应该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
这包括加大对家庭医生的培训和培养力度,提高家庭医生的待遇和收入水平,并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奖惩机制,激励更多的医生参与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来。
二、加强宣传和教育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义和好处。
加强医生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医生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在实践中更加积极地推动和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三、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2023年国家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建议和意见中,应该建立健全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机制,包括建立健全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评价体系,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程序,加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监督管理,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四、提高服务水平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投入力度,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服务水平。
这包括提高家庭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建立健全的医疗信息化系统,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性,并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五、加强家庭医生与医院之间的协作家庭医生与医院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关系,政府应该加强对家庭医生与医院之间协作的支持和规范。
这包括规范家庭医生与医院之间的工作流程,加强家庭医生与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转诊制度,促进家庭医生与医院之间的良好互动和合作。
在2023年国家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建议和意见中,以上建议和意见具有切实可行性,有助于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健康发展。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方案近年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
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水平,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方案。
一、背景概述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推行旨在推动医疗服务由以医院为中心向以家庭为基础转变。
通过成立家庭医生团队,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实现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二、推进方案1. 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扶持政策和经费保障,鼓励医生参与签约服务,并加强家庭医生队伍的培训和管理。
2. 宣传推广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工作,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通过媒体广告、社区讲座等多种方式,普及相关知识。
3. 建立家庭医生团队各地可成立专业化、规范化的家庭医生团队,由医生、护士、药师、公共卫生专家等多学科人员组成。
家庭医生团队应具备较强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4. 签约管理居民可选择与家庭医生团队签订医疗服务合同,约定服务内容、费用、隐私保护等事项。
家庭医生团队应提供定期健康体检、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等服务。
5. 信息化建设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建立与家庭医生团队紧密联系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方便医生查阅病历、给予有效的诊疗建议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6.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推进医政部门与家庭医生团队的沟通与协作,采用分级诊疗制度,引导患者就近就医,缓解大医院资源紧张的情况,同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
7. 激励机制制定医生签约服务的绩效考核机制,对于履行家庭医生服务职责突出的医生予以奖励。
鼓励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学术研究和临床科研工作。
8. 监督与评估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通过居民满意度调查、病例评审、定期跟踪随访等方式,评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预期效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将大大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缓解医院就诊压力,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和普及。
为了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我国需要制定一系列指导意见,有效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加强政策支持和法规管理。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和支持,提供财政保障和奖励机制,建立多层次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体系。
同时,要加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
培养和引进一支高素质的家庭医生队伍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政府应加大对家庭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投入,提高其医学水平和综合素养。
同时,要加强对家庭医生的激励机制,提高其职业发展空间和待遇,吸引人才加入家庭医生队伍。
第三,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从以“医生”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健康需求和意愿,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应加强家庭医生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联动,建立起有效的转诊和转院机制,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链条。
第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可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政府要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投入,确保信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医疗信息的规范和管理,确保患者个人隐私的保护和医疗服务的安全。
第五,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
政府应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力度,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识和意义。
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还要鼓励群众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规划和决策,建立起患者参与的机制,推动医患沟通和医患关系的良性互动。
最后,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评估和监测。
关于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医疗领域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中就包括基层医疗服务的不足和短缺。
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则作为一种创新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正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然而,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管理架构首先,应该建立起科学合理、精细严谨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机制。
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指导,并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其次,应当建立完善的卫生服务网络,通过信息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增强医疗资源的共享和流通,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更加优质的支持。
最后,应当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体制的建设,加强对家庭医生的培训和考核,同时还要强化对签约患者的健康管理和服务指导,以确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和推广。
二、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指导和操作规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细致地制定出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实施指导,以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流程,从而确保签约服务能够得到更加精准和高效的实施。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指导,包括对签约政策的详细解读、签约流程和操作流程的介绍、家庭医生的职责和义务等方面的指导。
同时,还要进行相关操作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其实施服务的专业水平。
其次,应当制定出相应的操作规程,包括针对不同人群的签约服务模式、签约过程中所需准备的资料和材料等方面的规定,从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
三、加强签约患者服务管理,提高满意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落实不仅需要家庭医生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特别是对签约患者的服务管理要加强,提高其对签约服务的满意度。
首先要做好签约患者的资料收集和管理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其健康档案和服务记录,实现家庭医生、医疗机构和医保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流通,以便更加准确和及时地为签约患者提供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健康管理服务。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约稿案例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约稿
案例
嘿,大家想过没,咱家里要是有个随时能找的医生那该多好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可怎样推进它高质量发展呢?这可是个大问题!
你看哈,就好比咱去买菜,你肯定想要新鲜的、品质好的菜吧,这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得高质量啊!想象一下,要是随便找个不咋靠谱的,那还不如不签呢!就像你找了个手艺不精的厨子给你做饭,那能好吃吗?
咱再来说说,为啥要高质量发展呢?这不是明摆着嘛,为了咱老百姓的健康啊!要是签约的医生啥都不懂,那咱还能放心把健康交给他吗?就好像你坐出租车,司机要是路都不熟,那你不得着急啊!
而且哦,咱得让家庭医生真正了解咱的情况。
咱不能光签个约就完事儿了,得和医生多沟通,多讲讲咱身体有啥问题,就跟和朋友聊天似的。
“医生啊,我最近这头疼得厉害呢!”要不医生咋知道咋对症下药呢!这就好比你跟朋友说:“我今天心情可差了!”朋友才能知道怎么来安慰你呀。
还有啊,政府也得重视起来,多给点支持和保障。
不能光喊口号,得有实实在在的行动。
多培养些优秀的家庭医生出来,让咱老百姓有更多的好选择。
这就如同盖房子,光喊着要盖高楼大厦,不提供材料和人力,那能盖得起来嘛!
总之,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事儿,关系着咱每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这可不能马虎,大家都得重视起来呀!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真正成为咱健康的好保障!。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让家庭医生与患者亲密接触,缔造高质量签
约服务
近几年,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迅速发展。
作为医改关键举措之一,其目的是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慢病管理等一系列全面健康服务。
然而,由于一些问题的存在,许多家庭医生服务并未实现高质量发展,甚至有签约患者在服务过程中出现不满。
为此,我们有必要指导家庭医生如何与患者进行亲密接触,缔造高质量签约服务。
第一,家庭医生要对签约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和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心理评估等内容。
通过检查结果,家庭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方案,达到早期发现疾病、早期预防的目的。
第二,家庭医生要亲自和签约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通过定期开展健康咨询活动、主动回访患者、及时解答患者疑问等方式,加强与签约患者的互动交流。
同时,家庭医生还应该关注签约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偏好、睡眠情况等方面,积极指导患者调整不良习惯。
第三,家庭医生要加强技术研究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医学水平。
在签约服务中,医生既是患者的治疗师,也是健康顾问。
因此,家庭医生要具备全面、科学、先进的医学知识。
第四,家庭医生要不断改进工作流程和服务质量,使患者获得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从挂号预约、诊疗流程、药品购买、健康知识推送等方面改进服务体系,加大患者安全保障力度,使签约服务更加通畅、便捷、高效。
总之,随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深入推进,需要我们不断引导和指导签约医生,培养医患互动的意识,不断提高签约服务的质量效益,为广大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建议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建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但目前基层开展这项工作存在人才匮乏、法律不支持、社会认知偏差等问题,建议加强社会引导、资源整合、明确付费机制、建立鼓励政策、加强监管。
文章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重点研究内容,阐述了当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必要的推进发展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标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Abstract] Family doctors’ signing service has a p ositive driv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basic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for all. However,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talent,lack of law,and social cognition in the grassroots work. Suggestions:Strengthening society guidance,resource integration,clear payment mechanisms,establishment of incentive policies,and strengthening of supervision. The article regards the family doctor contract service as the key research content,expound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family doctor contract service,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ary development promotion suggestions,hoping to help.[Key words] Family doctor;Contract service;Basic medical care and health services2016年6月6日,国务院医改办等7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出台,要求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为群众提供綜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厅字〔2016〕36号)和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医改办发〔2016〕1号)精神,全面推进我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我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以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导,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围绕推进健康中原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努力实现“平时健康有人管,需要服务有人帮”的签约愿景。
.(二)目标任务。
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统筹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从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入手,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
2017年底,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困难群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现全覆盖。
2020年,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力争每个家庭拥有1名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1份电子健康档案。
二、服务模式推行“家庭签约、分类管理、团队服务”的运行模式,组建以二、三级医院(包括中医、专科医院,下同)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支撑平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责任主体、乡村或社区医生为一线服务的家庭医生团队,向签约居民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支撑平台”的层级化团队服务。
.(三)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是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负有维护群众健康和医保基金守门人的责任。
现阶段,家庭医生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含中医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等。
随着基层卫生人才工程的深入推进、全科医生人才队伍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签约服务队伍。
(四)服务团队。
由家庭医生代表家庭医生团队与签约居民签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和责任,并提供团队服务。
城市签约服务团队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或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师与公卫医生、护士、妇幼保健人员等组成。
农村签约服务团队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或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师与公卫医生、护士、妇幼保健人员和乡村医生等组成。
逐步实现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支持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社(义)工等加入团队。
二级以上医院应选派医师(含中医类别医师)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
.(五)家庭签约。
根据服务半径和人口划分签约服务区域,以家庭为单位自愿选择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
引导居民就近签约,也可跨区域签约。
签约周期原则上不少于1年,期满后可续约或选择其他团队签约。
每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户数不宜超过1000户。
(六)支撑平台。
整合共享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依托二、三级公立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加强区域影像、心电、检验、病理、消毒供应等共享中心建设,构建定位明确、分工协作和防、治、管“三位一体”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每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和地理位置与2家以上的二级以上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建立纵向协作和双向转诊关系,为签约服务提供技术保障。
(七)分类管理。
家庭医生团队根据签约对象人员构成和健康状况分类管理,满足不同人群多层次健康需求。
(八)推动组合式签约。
引导居民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同时,自愿选择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二、三级医院,建立组合签约服务模式,在组合内医疗机构就医的,可享受优先预约挂号、优先住院等服务,并逐步过渡到基层首诊;在组合外就医的,应当按规定程序转诊。
三、签约内容(九)服务项目。
主要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
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和就医路径指导、转诊预约等;公共卫生服务涵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是为签约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健康监测、健康评估以及康复指导等,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注重发挥中医药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作用,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中应包括一定比例的中医药服务。
(十)“服务包”设置。
研究制定“基础性服务包”和“个性化服务包”。
“基础性服务包”面向全人群,包含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提供预约就诊、便捷转诊、慢病长处方等服务;“个性化服务包”面向个性化需求的人群,是在开展“基础性服务包”的基础上拓展的服务,包含健康评估、康复指导、中医“治未病”、家庭病床、居家护理、远程监测以及特定人群和特殊疾病健康管理等内容,满足个性化健康需求。
“服务包”设置的服务项目、内涵、流程、规范、.标准和费用,由各地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价格等部门结合实际协商确定。
四、付费机制(十一)签约服务费。
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约定的签约服务,根据签约服务人数按年收取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分担。
具体标准和分担比例由各地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价格等部门根据签约服务内容、签约居民结构以及基本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经费承受能力等因素协商确定。
收取签约服务费用的不再另外收取一般诊疗费。
符合医疗救助政策的按规定实施救助。
签约服务中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费用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中列支。
五、激励措施(十二)调动“需方”积极性。
拓展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模式,主动向签约居民提供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让签约居民享有预约转诊、用药衔接、医保支付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强群众主动签约的意愿。
(十三)调动“供方”积极性。
根据国家部署和我省实际,研究制定中、高级职称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补贴政策。
赋予家庭医生团队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预约挂号、预留床位等资源。
在编制、人员聘用、职称晋升、收入分配、在职培训、评奖推优等方面向全科医生倾斜,将优秀人员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范围,增强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签约服务水平。
逐步扩大、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使家庭医生通过提供优质签约服务合理提高收入水平,增强开展签约服务的积极性。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可采取设立全科医生津贴等方式,向承担签约服务等临床一线任务的人员倾斜。
二级以上医院要在绩效工资分配上向参与签约服务的医师倾斜。
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工程的意见》(豫政办〔2014〕161号),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高级专业技术结构比例,重点向签约服务考核优秀的人员倾斜,扩大家庭医生团队职称晋升空间。
将签约服务评价考核结果作为相关人员职称晋升的重要因素。
对成绩突出的家庭医生及其团队,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表扬,大力宣传先进典型。
建立健全二级以上医院医生定期到基层开展业务指导与家庭医生定期到临床教学基地进修制度,拓展培训渠道。
加强家庭医生及其团队成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提高签约服务质量。
落实《卫生部关于通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转岗培训或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变更执业范围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94号)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下发〈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卫医发〔2001〕169号)精神,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临床医师“全科医学专业”注册和加注工作,做到应注尽注。
六、管理方式(十四)职责划分。
家庭医生团队负责向签约居民提供服务。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团队组建和任务分配。
区域内二级以上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负责为家庭医生团队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
(十五)监管考评。
建立以签约对象数量与结构、服务质量、健康管理效果、群众满意度、费用控制、基层就诊比例、中医药服务比例等为主要指标的考核评价体系。
定期对家庭医生团队开展评价考核,考核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并与医保支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以及团队和个人绩效分配挂钩。
鼓励开展第三方机构评估考核。
七、配套政策(十六)医保支付。
充分发挥医保支付的引导作用,拉开基层医疗机构与三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差距。
对签约服务对象实行差异化政策,鼓励参保人参与签约服务。
对符合规定通过家庭医生转诊的住院患者,向上转诊时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向下转诊时不再另设基层住院起付线。
有条件的地区可将签约居民的门诊基金按人头打包支付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对经基层向医院转诊的患者,由基层或家庭医生团队支付一定的转诊费用。
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非政府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允许慢病门诊统筹患者在签约基层就诊。
承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
(十七)用药衔接。
合理配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目录,有效衔接基层与二、三级医院医保用药目录,基层可备案采购二、三级医院医保目录内非基本药物。
慢性病签约患者在基层就诊时,可一次性开具1-2个月药量的长处方。
(十八)协作联动。
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二级以上医院区域联动。
县域按照“县带乡、乡管村、县联市”的办法开展协作医疗,城市市区探索建立紧密型医疗联合。
通过上级医院专家下沉会诊、驻点服务等方式,带教家庭医生团队。
二级以上医院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预留专家号,建立绿色转诊通道。
(十九)人才培养。
通过基层卫生人才工程,拓宽基层全科医生培养渠道,加大在职人员转岗培训力度,落实全科医生双注册制度。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成立全科医学科,扩充和稳定全科医生队伍。
加强乡村一体化建设,对无人执业的村卫生室,可以统筹调剂或由乡镇卫生院派驻具备执业资格人员在村卫生室执业。
鼓励二级以上医院的专科医师(含中医专科医师)以及退休医务人员参与家庭医生团队。
(二十)机构建设。
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认真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力度,每个街道办事处或每3—10万居民范围内有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
支持符合条件的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签约服务,并享受同样的收付费政策。
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必需设施设备配备,有条件的地方可为家庭医生配备统一的着装、出诊装备、交通工具等。
(二十一)信息化建设。
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强化签约服务信息化支撑。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基础数据库,实现基本医疗、基本医保、基本公卫等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