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的体位设计与影像质量评价标准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DR(数字化放射)影像是一种数字化的放射学影像,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为确保DR影像的质量,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DR影像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标准格式。
一、DR影像质量控制1. 设备校准和测试1.1 确保DR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定期进行设备校准。
1.2 测试DR设备的分辨率、灵敏度、噪声等参数,确保其满足质量要求。
1.3 检查DR设备的图象几何畸变,进行校正和调整。
2. 影像采集参数控制2.1 确保DR设备的暴光参数(如暴光时间、电流、电压等)符合标准要求。
2.2 控制影像采集的成像参数(如对照度、亮度、锐度等),以获得清晰、准确的影像。
3. 影像质量评估3.1 使用质量评估工具对DR影像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3.2 评估DR影像的分辨率、噪声、对照度、伪影等指标,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3 对异常影像进行重拍或者进一步处理,以提高影像质量。
4. 影像存储和传输4.1 确保DR影像的存储介质(如硬盘、光盘等)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2 确保DR影像的传输过程中不丢失、不损坏,保证影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3 对DR影像进行加密和权限控制,保护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
二、DR影像质量保证1. 人员培训和管理1.1 提供DR影像的相关培训,包括设备操作、影像采集技术、质量控制要求等。
1.2 建立人员资质认证制度,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
1.3 定期进行人员绩效评估,对不合格人员进行培训和纠正。
2. 质量控制记录和报告2.1 建立质量控制记录和报告的标准格式,记录设备校准、测试结果、影像质量评估等内容。
2.2 定期审查和分析质量控制记录和报告,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2.3 建立质量控制记录和报告的归档和保存制度,以备查证和追溯。
3. 定期维护和保养3.1 制定DR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包括设备清洁、部件更换、故障排除等。
3.2 定期检查DR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DR的体位设计与影像质量评价标准
DR的体位设计与影像质量评价标准月骨脱位与月骨周围脱位鉴别图1:月骨脱位图2:月骨周围脱位月骨位置正常,头骨向后脱位图3:月骨脱位头骨位置正常,月骨向前脱位典型骶棘韧带钙(骨)化,说明:骶棘韧带位于骶结节韧带前方,从骶、尾骨侧缘连至坐骨棘。
病例一,骶骨韧带钙化及骶骨发育不对称.病例二,左侧骶肋.病例三,双侧骶肋.病例四,骶髂韧带钙化.病例六,髂腰韧带钙化.尺骨撞击综合症尺骨撞击综合征是尺骨头、尺骨茎突与月骨、三角骨发生撞击,并长期压迫引起月骨尺侧部分缺血性坏死,如果尺骨阳性变异较大(大于2 mm),尺骨茎突的压迫也可引起三角骨缺血性坏死。
由于尺骨头与月骨解剖位置邻近,易发生撞击且易形成桥连状态(尺骨头与月骨连接)而产生持久性压迫,因此尺骨阳性变异的病例中月骨发病率明显大于三角骨。
简介尺骨茎突与三角骨解剖位置相对远,当外伤力度小时两者不易发生撞击或撞击力度小,不引起三角骨损伤或骨髓变化轻微,故三角骨发病率低。
当外伤力度和腕回缩大时(尤其是尺骨阳性变异大于2 mm),尺骨头、尺骨茎突与月骨、三角骨撞击并形成桥连状态,产生持续压迫,才会同时引起月骨和三角骨局限性坏死。
病因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病因可以总结如下:1.尺骨阳性体征:尺骨远端关节面与桡骨乙状切迹的关系,若超过为尺骨阳性体征,相等为可疑阳性,短于为阴性,是本病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2.三角纤维软骨板发育薄弱,尺骨远端对月骨,三角骨的撞击更加直接!3.三角软骨板的变性;4.慢性劳损,长期撞击.由于以上因素的作用,使月骨及三角骨发生水肿,变性,坏死,等一系列的过程,与骨缺血坏死相似,但较局限。
临床诊断标准(1)腕部外伤史或特殊手部作业史;(2)腕部旋转或尺偏、受力时腕部尺侧疼痛,腕部活动受限,尺侧张力试验阳性;(3)远侧尺桡关节区域有弹响、压疼,特别是尺腕关节间隙的背侧和外侧;(4)腕部X光摄片大多数可见尺骨相对于挠骨长出2mm以上;(5)腕部MRI检查,多数出现月骨、三角骨的信号改变,部分出现三角纤维软骨信号改变。
CR、DR影像质量标准
CR、DR影像质量标准
浙江省放射科CR、DR影像质量标准(试行)
一般要求
1、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识、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查姓名、性
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
如用铅号码,铅号码正面与人体正面一致。
3、用片统一:用片尺寸合理,分格规范,照射野大小控制适当。
成人胸片不小
于11×14英寸。
4、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
同一部位不同
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
成人胸片用11×14英寸,放大率不小于65%。
5、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6、对辐射敏感的组织和器官应尽可能加以屏蔽。
一、优质片标准
1、密度合适:(照片中诊断密度控制在0.25~2.0之间)。
2、层次分明:参照浙江省《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
3、摄影体位正确:参照浙江省《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
被检组织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锥体;
四肢应包括邻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的解剖投影,无失真。
4、无技术操作缺陷:无体外伪影,无污片、滑片、粘片、水迹、指纹、漏光、
静电等阴影。
二、良级片标准:优质片中有一项不足,但对影像诊断影响不大。
三、差级片标准:优质片中有二项以上不足,尚能用于诊断。
四、废片标准:不能用于诊断。
浙江省临床放射质控中心
2008年7月。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一、引言DR(数字化射线)影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为了确保DR影像的质量,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本文将详细介绍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标准和要求。
二、DR影像的质量控制1. 设备校准DR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确保其工作状态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校准应包括以下方面:- 空气质量校准:检测设备的空气质量,确保其灵敏度和分辨率达到要求。
- 像素校准:检测设备的像素间距和像素大小,确保图像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准确无误。
- 曝光校准:检测设备的曝光参数,确保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符合标准要求。
- 噪声校准:检测设备的噪声水平,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2. 图像质量评估对DR影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质量评估,以确保图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评估应包括以下方面:- 分辨力:评估图像的细节清晰度和辨别能力,通过测量线对的分辨率来进行评估。
- 对比度:评估图像的灰度差异和对比度水平,通过测量灰度标准物体的对比度来进行评估。
- 噪声:评估图像的噪声水平,通过测量同一区域多次重复拍摄的图像来进行评估。
- 几何失真:评估图像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准确性,通过测量几何标准物体的形状和尺寸来进行评估。
3. 图像重建与处理DR影像的重建和处理过程应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图像的质量和一致性。
重建和处理应包括以下方面:- 图像平滑:通过滤波和平滑算法,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和伪影,提高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
- 图像增强:通过对比度增强和灰度调整,改善图像的可视化效果和诊断准确性。
- 图像重建:通过图像重建算法,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像,确保图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DR影像的质量保证1. 人员培训与认证DR影像的质量保证需要有经过培训和认证的专业人员参与。
人员培训应包括以下方面:- 设备操作:培训人员熟悉DR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参数设置,确保正确使用设备。
胸部dr检查标准
胸部DR检查标准一、曝光参数1.曝光类型:根据患者体型和胸部结构选择适当的曝光类型,包括高千伏(HV)、低千伏(LV)和软X线(SXR)。
2.曝光量:根据曝光类型和患者体型确定曝光量,一般采用自动曝光(AEC)技术,以达到适当的图像对比度和辐射剂量。
3.曝光时间:在AEC技术的支持下,曝光时间应适当控制,以获取清晰的胸部图像。
4.焦距:根据曝光类型和患者体型选择合适的焦距,一般采用180-220mm的焦距。
二、体位标准1.站立位:患者站立进行胸部检查,双臂自然下垂,足距与肩同宽,正面向前。
2.侧位:患者侧卧或站立进行侧胸部检查,身体正面向前,与检查床平行。
3.斜位:患者侧卧或站立进行斜胸部检查,身体与检查床呈一定角度,一般为45度。
4.特殊体位:根据临床需求,可采用俯卧位或仰卧位进行胸部检查。
三、焦距调整1.根据患者体型和检查部位调整焦距,以获取最佳的图像清晰度和细节展示。
2.对于不同的曝光类型和体位,焦距的调整范围一般在180-220mm之间。
四、图像处理1.对比度调整:根据胸部结构和病变性质调整图像对比度,以提高图像质量。
2.亮度调整:适当增加或降低亮度,以改善图像清晰度和细节展示。
3.窗宽窗位调整:根据胸部组织和病变特点,选择合适的窗宽窗位调整图像,以提高图像质量。
4.影像增强:采用影像增强技术,如边缘增强、伪彩等,以提高图像质量。
五、诊断参考1.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胸部DR图像表现,综合分析并作出初步诊断。
2.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胸部DR图像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
DR的体位设计与影像质量评价标准
DR的体位设计与影像质量评价标准总体要求1.所观察的解剖部位组织影像全部显示;2.临床重点观察的解剖组织结构必须界限清楚而无其他影重叠,即使有重叠,也应清晰显示;3.被摄的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解剖结构投影;4.被摄体能清晰显示解剖方位和结构的序列;5.曝光量合适,能清晰显示兴趣组织;6.摄影区内无体外异物伪影干扰;7.脊柱四肢等部位摄影中,纵轴无偏移;8.兴趣区的中心无偏移;9.标示正确,必须有左右标示;10.照片的构图设计合理,布局合理美观。
体位体位设计要点标准影像显示评价标准(5分制扣分,得分≥4.5为甲级片;﹤4.5分,≥4分为乙级片;﹤4分为丙级片)头颅后前位1.头颅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垂直,两外耳孔等距,听眦线垂直探测器平面。
2.中心线垂直通过枕骨粗隆。
1.两眼眶外缘与颅骨外缘等距显示;2.岩部显示在眶内,不与眶上缘重叠。
1.布局与对称性:(1)正位左右偏高大于1cm扣0.5分;(2)正位要求下颌骨下缘包入片内,否则扣0.5分;(3)侧位左右偏高大于1cm扣0.5分;(4)侧位要求下颌骨升支包入片内,否则扣0.5分;(5)矢状面对称性:正位头颅矢状面与检查床面垂直,否则扣0.5分。
2.局部定位要求:(1)正位要求两侧内听道结构对称显示,否则扣0.5;如果是内听道位置的摄影,内听道位置显示不佳则扣1-2分;(2)侧位要求两侧外耳孔重叠,蝶鞍结构显示清楚,否则扣0.5分。
如果是蝶鞍位置的摄影,蝶鞍结构显示不清扣1-2头颅侧位1.头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平面平行,瞳间线垂直探测器;2.中心线垂直对准蝶鞍(听眉1.蝶骨脊、乳突重叠显示,下颌骨支部基本重叠。
2.蝶鞍前、后窗突重合无双边显示;3.颅骨在片中线后3.5cm处)布局合适。
分颅底颌顶位1.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垂直,两外耳孔等距;2.听眦线与探测器平行;3.中心线与听眶线垂直,经两下颌角连线射入。
1.下颌骨喙突至颅外缘等距,下齿列与眉间重合,齿状突在枕大孔内中间偏前,但不与寰椎前缘重叠;2.中路我的卵圆孔、棘孔清晰显示。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引言概述:DR(数字化射线)影像是现代医学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成像技术,它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获取和处理X光图像,具有高分辨率、低剂量和便捷性等优势。
然而,为了确保DR影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一、设备质量控制1.1 定期校准:DR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图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校准应包括灰度校正、几何校正和噪声校正等,以消除设备本身的误差。
1.2 故障检测:DR设备应配备故障检测系统,能够自动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例如,检测探测器是否工作正常、X光管电压是否稳定等,以及提供相应的警报和报告。
1.3 设备维护:定期的设备维护和保养是保证DR影像质量的关键。
包括清洁设备、更换老化部件、检查连接线路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图像质量的稳定性。
二、操作质量控制2.1 操作培训: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DR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
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启动和关闭、患者的正确摆放位置、曝光参数的设定等,以确保图像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2.2 曝光指导:DR设备应提供曝光指导功能,能够根据患者的体重、体型和病情等因素,自动调整曝光参数,以获得适合的图像质量。
操作人员应根据曝光指导进行调整,并及时反馈异常情况。
2.3 质量评估: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包括对图像的分析和评价。
评估内容包括图像的分辨率、对比度、噪声水平等,以及与其他影像设备的比较,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图像质量控制3.1 图像重复率:重复率是评估DR影像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操作人员应通过监控系统记录重复率,并及时分析和解决重复率过高的问题,以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和提高图像质量。
3.2 图像几何失真:图像几何失真会导致图像的形变和位置偏差。
操作人员应使用校准工具进行几何校正,以消除图像几何失真,保证图像的准确性。
3.3 图像噪声:图像噪声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一、引言DR(数字化放射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医学影像质量的控制和保证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标准格式,包括影像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保证方法。
二、影像质量标准1. 分辨率:DR影像的分辨率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分辨率应达到或超过特定的标准值,以确保影像细节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2. 对比度:DR影像的对比度是指影像中不同组织或结构之间的灰度差异。
合适的对比度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疾病。
因此,对比度应符合特定的标准要求。
3. 噪声:DR影像中的噪声会干扰医生对影像的解读。
为了保证影像质量,噪声应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内。
4. 几何失真:DR影像中的几何失真可能导致结构形态的变形,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几何失真应在特定的标准范围内。
三、质量控制措施1. 设备校准:定期对DR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满足影像质量标准。
校准包括对分辨率、对比度、噪声和几何失真等参数的检测和调整。
2. 重复率控制: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影像,应及时发现并重新拍摄,以避免错误的诊断结果。
建立重复率控制的标准,及时纠正拍摄不合格的影像。
3. 操作培训:对DR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确保他们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减少操作失误。
4. 影像评价:建立影像质量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定期对DR影像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可用于发现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和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四、质量保证方法1. 质量保证计划:建立DR影像的质量保证计划,明确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评价方法。
计划应包括定期的质量检查和监测。
2. 质量记录和分析:对DR影像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评价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分析结果可用于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 定期维护:定期对DR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影像质量的稳定性。
维护包括设备清洁、部件更换和系统升级等。
4. 质量培训:定期对DR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质量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一、引言DR(数字化射线)影像是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一种成像技术,其具有高分辨率、快速成像和较低辐射剂量等优势。
然而,为了确保DR影像的质量和准确性,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标准和方法。
二、DR影像质量控制标准1. 分辨率分辨率是评估DR影像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使用分辨率模板或分辨率测试器,可以测量DR影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
标准要求DR影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不低于特定数值,以确保影像清晰度和细节可见性。
2. 对比度对比度是指DR影像中不同组织或结构之间的亮度差异。
通过使用对比度测试器,可以评估DR影像系统的对比度性能。
标准要求DR影像系统的对比度不低于特定数值,以确保影像中组织和结构的区分度。
3. 噪声噪声是DR影像中不希望出现的随机变化。
通过使用噪声测试器,可以测量DR影像系统的噪声水平。
标准要求DR影像系统的噪声水平不超过特定数值,以确保影像的清晰度和可辨识度。
4. 辐射剂量辐射剂量是指DR影像中所接受的辐射量。
通过使用剂量计,可以测量DR影像系统的辐射剂量水平。
标准要求DR影像系统的辐射剂量不超过特定数值,以确保患者的辐射安全。
5. 几何失真几何失真是DR影像中图像形状和尺寸的变形。
通过使用几何失真测试器,可以评估DR影像系统的几何失真程度。
标准要求DR影像系统的几何失真不超过特定数值,以确保影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DR影像质量保证方法1. 日常校准和维护定期对DR影像系统进行校准和维护是确保其质量的关键。
校准包括对分辨率、对比度、噪声和几何失真等指标进行检测和调整,以保持系统的性能稳定和一致性。
维护包括对DR影像设备进行清洁、检查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期可靠性。
2. 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计划为了保证DR影像的质量,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使其熟悉DR影像系统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要求。
此外,建立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定期的质量控制测试、数据记录和分析,以及对异常情况的处理和纠正措施。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一、引言DR(数字化放射影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
为确保DR影像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本文将详细介绍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标准和流程。
二、DR影像质量控制标准1. 分辨率:DR影像的分辨率应达到最佳水平,以确保影像细节的清晰度。
分辨率的评估可以使用线性测量器进行,测量器应具备高精度和可重复性。
2. 对照度:DR影像的对照度应适宜,以准确显示各种组织结构和病变。
对照度的评估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密度的物体和结构来实现,应使用标准密度块或者摹拟器进行比较。
3. 噪声:DR影像的噪声应尽可能低,以减少对影像质量的干扰。
噪声的评估可以通过分析同一区域的多个重复图象来实现,应使用标准噪声块进行比较。
4. 几何形变:DR影像的几何形变应尽可能小,以确保影像中的结构位置准确。
几何形变的评估可以通过比较已知几何形状的标准物体的实际测量值和理论值来实现。
5. 暴光剂量:DR影像的暴光剂量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暴光剂量的评估可以通过分析影像中的灰度值和与标准剂量曲线进行比较来实现。
三、DR影像质量保证流程1. 设备校准:定期对DR设备进行校准,包括分辨率、对照度、噪声和几何形变等参数的校准。
校准应按照设备创造商的指南进行,确保设备性能的稳定和可靠。
2. 图象采集参数设置:在进行DR影像采集时,应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和疾病类型,设置合适的采集参数,如暴光时间、管电压和管电流等。
参数设置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指南,以确保影像质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 影像评价与质量控制:对每一个DR影像进行评价和质量控制,包括分辨率、对照度、噪声和几何形变等方面的评估。
评价结果应记录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像质量问题。
4. 培训和教育:对DR影像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设备操作、参数设置、影像评价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一、引言DR(数字化放射)影像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放射影像,为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
然而,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是确保影像质量稳定和可靠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标准格式。
二、DR影像质量控制1. 设备校准1.1 确保DR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定期进行校准。
1.2 校准包括对图象分辨率、对照度、噪声等参数的检测和调整。
1.3 校准过程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进行,并记录校准结果。
2. 影像重复率2.1 影像重复率是评估DR影像质量的重要指标,应定期监测。
2.2 影像重复率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超过阈值的影像应重新拍摄。
2.3 监测结果应记录并进行分析,以发现并纠正导致影像重复的原因。
3. 暴光指数3.1 暴光指数是评估DR影像暴光水平的关键参数,应定期检测。
3.2 暴光指数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过高或者过低的暴光都会影响影像质量。
3.3 检测结果应记录并与标准暴光指数进行比较,必要时进行暴光参数调整。
4. 图象几何校正4.1 DR设备应具备自动几何校正功能,确保影像的几何形状准确。
4.2 定期检测几何校正的准确性,必要时进行校准。
4.3 检测结果应记录,并与标准几何形状进行比较,确保影像的空间精度。
5. 噪声检测与控制5.1 噪声是影响DR影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定期进行噪声检测。
5.2 噪声检测应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和工具,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5.3 若噪声超过阈值,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噪声控制,如增加暴光量或者使用滤波器。
三、DR影像质量保证1. 人员培训和认证1.1 所有DR影像技术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培训,熟悉设备操作和质量控制流程。
1.2 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校准、影像重复率监测、暴光指数控制等方面。
1.3 培训结束后,应进行认证考试,确保技术人员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2. 质量控制文件和记录2.1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文件,包括设备校准记录、影像重复率监测记录等。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一、引言DR(数字化射线)影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成像技术,它能够提供高质量的X 射线图象,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DR影像的质量,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标准格式及相关内容。
二、DR影像的质量控制1. 设备校准DR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图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校准包括:- 空气质量校准:通过拍摄空气中的标准密度物体,校准图象的亮度和对照度。
- 几何校准:通过拍摄标准校准物体,校准图象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 灵敏度校准:通过拍摄标准密度物体,校准图象的灵敏度和线性响应。
2. 图象质量评估对DR影像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质量评估是确保图象质量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 暴光指数(EI)测量:通过测量图象的暴光指数,评估暴光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噪声分析:通过分析图象中的噪声水平,评估图象的清晰度和细节损失情况。
- 对照度测量:通过测量图象中不同组织之间的对照度,评估图象的对照度和分辨率。
- 几何精度测量:通过测量图象中线条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评估图象的几何精度。
3. 数据管理与分析DR影像的质量控制还需要进行数据的管理和分析,以监测设备的性能和图象质量的变化趋势。
数据管理与分析包括:- 影像质量数据的采集与存储:采集并存储每次质量控制测试的数据,包括校准结果、质量评估结果等。
- 质量控制数据的分析与比较:对不同时间点的质量控制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检测设备性能和图象质量的变化趋势。
- 异常数据的处理与纠正措施:对于异常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设备和图象质量的稳定性。
三、DR影像的质量保证1. 人员培训与认证为确保DR影像的质量,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认证。
培训内容包括:- DR设备的操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 质量控制的标准和流程。
- 图象质量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 数据管理与分析的技术和方法。
DR的体位设计与影像质量评价标准
外耳孔;
清扣分,两个以上椎间孔显示不清扣1分,全部椎
3、下齿反咬或头稍
间孔显示不清为技术性废片。
向后仰,以免下颌骨
3、与其他结构重叠:(1)侧、斜位与下颌骨影像
支部与上部颈椎重
重叠者扣分;(2)侧、斜位与肩胛骨骨影像重叠半
叠;
个椎体者扣分;(3)侧、斜位与肩胛骨骨影像重叠
DR
总体要求
1.所观察的解剖部位组织影像全部显示;2•临床重点观察的解剖组织结构必须界限清楚而无其他
影重叠,即使有重叠,也应清晰显示;3.被摄的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解剖结构投影;4.被摄体能
清晰显示解剖方位和结构的序列;5•曝光量合适,能清晰显示兴趣组织;6.摄影区内无体外异物
伪影干扰;7.脊柱四肢等部位摄影中,纵轴无偏移;8.兴趣区的中心无偏移;9.标示正确,必须
器平行;3.中心线与
内中间偏前,但不与寰
颅正位。
听眶线垂直,经两下
椎前缘重叠;2.中路我
2.局部定位:前颅窝、中颅窝的结构显示清楚,棘
颌角连线射入。
的卵圆孔、棘孔清晰显
孔、卵圆孔显示清楚,否则视程度扣1-2分。
示。
胸部后前
1.收腹、前胸贴探测
1.两胸锁关节对称;2.
1.布局与对称性:(1)左右对称性:冋一水平肋骨
片,急腹症立卧位片不包括膈顶为技术性废片。
括髂骨嵴,下缘包括
耻骨联合;3.中心线
经两侧髂前上棘连线
中心与耻骨联合上缘
连线中点垂直射入。
颈椎侧位
1、标准体位站立,两
1、颈椎1-7椎体全部
1、布局合理些:(1)矢状面对称性:侧位以C4椎
肩下垂、挺胸、两眼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一、引言DR(数字化射线)影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成像技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X射线图像转换为高质量的数字图像。
在临床诊断中,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医生对病情的准确判断和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
本文将详细介绍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标准和流程。
二、质量控制1. 设备校准DR设备的校准是保证影像质量的基础。
每台DR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包括灵敏度、对比度、空间分辨率等参数的校准。
校准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
2. 曝光参数控制曝光参数的控制是保证DR影像质量的重要环节。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曝光参数设置,根据不同的拍摄部位和病情,合理选择曝光参数,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3. 图像重建与处理DR影像的图像重建与处理是影像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
操作人员应熟悉图像重建和处理软件的使用,掌握调整对比度、亮度、锐度等参数的方法,以获得清晰、准确的影像。
4. 姿势标准化在进行DR影像拍摄时,患者的姿势标准化对影像质量至关重要。
操作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和姿势,保证拍摄部位与光源的垂直关系,避免姿势不当导致影像模糊或伪影的产生。
5. 重复率控制DR影像的重复率是评估影像质量的重要指标。
操作人员应通过培训和实践,提高拍摄技术水平,降低重复率,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三、质量保证1. 质量评估与监控为了保证DR影像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建立质量评估与监控机制。
定期对DR影像进行质量评估,包括图像的对比度、清晰度、辐射剂量等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2. 质量培训与认证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的DR影像质量控制培训,并通过相关认证。
培训内容包括设备操作、曝光参数控制、图像重建与处理技术等,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
3. 质量反馈与改进建立质量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患者和医生对DR影像质量的反馈意见。
对于存在问题的影像,应及时进行分析和改进,确保质量问题不再出现。
DR的体位设计与影像质量评价准则
4、失真: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的失真,使兴趣椎体结构模糊,。(1)X线入射中心线偏高,斜射线导致椎体的失真扣1分;(2)没有进行生理曲度矫正导致的几何失真扣0.5分。
胸椎侧位
1、侧卧,两臂上举抱头,两髋和两膝弯曲,腰部垫棉垫,使脊椎长轴于台面平行;
2、脊柱对台面中线
2.与肺外组织的重叠:(1)双手影像进入片内,扣0.5分;(2)肩胛骨影像不能重叠与肺叶内;重叠2cm以内扣0.25分,重叠2cm以上扣0.5分,双侧累加。3.对称性:(1)双侧肩锁关节对称,上下相差小于1cm扣0.5分,大于1cm扣1分;(2)双侧肩锁关节对称欠佳扣0.5分。
4.影像信息丢失:肺野、肋膈角无信息丢失,肺野、肋膈角信息丢失为技术性废片。
1、肱骨头与肩胛盂有1/3呈“纺锤状”重叠面;
2、肱骨头与肩峰分离约4cm,不应重叠,肱骨大结节显示;
3、肩峰与锁骨远端相邻形成约2-5cm的肩锁关节面。
1、布局与对称性:(1)对称性:长骨的长轴应与照片长轴平行,偏高1cm以上扣0.5分;(2)左右布局:肱骨长轴在照片中外1/3的交界线上,偏离1cm以上扣0.5分,偏离2cm以上扣1分;(3)上下布局:肩关节面中心在照片中、上1/3交界上,偏离1cm以上扣0.5分,偏离2cm以上扣1分。
3.信息丢失:尿路平片不包括耻骨联合为技术性废片,急腹症立卧位片不包括膈顶为技术性废片。
骨盆正位
1.正中面或正中线对探测器中线,两侧髂前上棘至台面的距离必须相等;2.上缘包括髂骨嵴,下缘包括耻骨联合;3.中心线经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心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垂直射入。
颈椎侧位
1、标准体位站立,两肩下垂、挺胸、两眼平视、颈椎呈自然曲度,正中失状面平行探测器;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概述:DR(数字化射线)影像是一种数字化的X射线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影像诊断。
为了确保DR影像的质量和准确性,质量控制(QC)和质量保证(QA)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DR影像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标准和要求。
一、DR影像质量控制(QC)的标准和要求:1. 设备校准:a. 确保DR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包括光密度校准、几何校准和灵敏度校准等。
b. 定期进行设备校准,以确保影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影像质量评估:a. 对DR影像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质量评估。
b. 定期进行影像质量评估,包括图像分辨力、对比度、噪声水平和伪影等。
3. 曝光参数的控制:a. 确保曝光参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包括曝光时间、曝光电流和曝光电压等。
b. 定期检查和校准曝光参数,以确保影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4. 图像处理和显示:a. 确保图像处理和显示设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包括灰度校准、图像平滑和边缘增强等。
b. 定期检查和校准图像处理和显示设备,以确保影像的质量和可视化效果。
5. 影像存档和传输:a. 确保影像存档和传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包括数据压缩和加密等。
b. 定期检查和验证影像存档和传输系统,以确保影像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DR影像质量保证(QA)的标准和要求:1. 人员培训:a. 提供DR影像技术的培训和认证,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b. 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和考核,以保证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更新。
2. 质量管理计划:a. 建立和执行DR影像质量管理计划,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指标和质量改进措施等。
b. 定期评估和改进质量管理计划,以提高DR影像的质量和效率。
3. 数据分析和报告:a. 对DR影像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包括影像质量指标、异常情况和改进建议等。
b. 定期生成和分析数据报告,以监测和改进DR影像的质量和性能。
4. 风险管理:a. 识别和评估DR影像的潜在风险,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和数据安全等。
DR的体位设计与影像质量评价标准
1.收腹、前胸贴探测器。两手部紧贴臀上部,两肘前推,两肩放松,紧贴探测器;2.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第4-5胸椎。
1.两胸锁关节对称;2.两肩胛骨推出肋外;3.两侧肋膈角显示;4.两锁骨对称与第4后肋重叠且仅肺尖下1/3重叠。
1.布局与对称性:(1)左右对称性:同一水平肋骨外缘左右相差小于1cm以上扣1分;(2)上下布局:照片上缘距第2后肋上缘4-8cm,超出范围扣分;
2、局部定位:髋关节的关节面清晰显示,耻骨联合及股骨上端在片中,否则扣分。
膝关节前后位
1、由于胫骨关节面前缘高于后缘,内侧关节面前后倾角约13°,外侧关节面倾角约10°,因为体位设置应在股骨下方垫一小绵垫,使股骨前缘约呈13°角,这样,膝关节间隙呈切线垂直探测器;
2、中心线垂直髌骨下缘。
1、膝关节间隙内外两侧等距约4-8mm,股骨内外踝关节面切线与胫骨相应关节面切线平行;
(4)腰椎的腰大肌没有包括扣分。
4、失真: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的失真,使兴趣椎体结构模糊,。(1)X线入射中心线偏高,斜射线导致椎体的失真扣1分;(2)没有进行生理曲度矫正导致的几何失真扣分。
胸椎侧位
1、侧卧,两臂上举抱头,两髋和两膝弯曲,腰部垫棉垫,使脊椎长轴于台面平行;
2、脊柱对台面中线
3、上包括第7颈椎,下包括第1腰椎;
1.布局与对称性:(1)矢状面对称性:以脊柱正位像为参照中心,与中心偏高应小于1cm,偏大1cm扣分,偏高大于2cm扣1分;(2)矢状面布局:参照胸部后前位。
2.局部定位:(1)尿路平片:要求包耻骨联合下1-3cm,否则扣1分;(2)急腹症立卧位:要求包膈肌上1-3cm,否则扣1分;(3)骨盆平片:要求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为中心,否则扣1分。
DR的体位设计与影像质量评价标准
3.信息丢失:尿路平片不包括耻骨联合为技术性废片,急腹症立卧位片不包括膈顶为技术性废片。
骨盆正位
4、肱骨纵轴线与尺骨纵轴线在外放构成
165°-170°(女多为165°,男多为170°)
1、布局与对称性:(1)对称性:长骨的长轴应与
照片的长轴平行,偏离1cm以上扣分;
(2)左右布局:肱骨长轴在照片中外1/3的交界
线上,偏离1cm以上扣分,偏离2cm以上扣1分。
2、局部定位:肘关节正位关节面不能旋转,侧位穹曲角度为90°角,否则扣分。
胸椎侧位
1、侧卧,两臂上举抱头,两雕和两膝弯曲,腰部垫棉垫,使脊椎长轴十台囿平行;2、脊柱对台面中线
3、上包括第7颈椎,
下包括第1腰椎;
4、中心线:对准第6或第7胸椎,与探测器垂直投射。
1、第4-12胸椎及第1
腰椎显示;
2、椎体呈“四方块”
影,无双边影;
3、胸椎棘突显不。
腰椎正位
1、为减少腰椎生理性前突,尽量与探测器平行,应取双膝屈曲肩部垫高,使腰贴近床面;
1.布局与对称性:(1)左右对称性:同一水平肋骨外缘左右相差小于1cm以上扣1分;(2)上卜布局:照片上缘距第2后肋上缘4-8cm,超出范围扣分;2.与肺外组织的重叠:(1)双手影像进入片内,扣分;(2)肩胛骨影像不能重叠与肺叶内;重叠2cm以内扣分,重叠2cm以上扣分,双侧累加。3.对称性:(1)双侧肩锁美节对称,上下相差小于1cm扣分,大于1cm扣1分;(2)双侧肩锁关节对称欠佳扣分。
DR的体位设计和影像质量评价标准
3、中心线垂直通过第三掌骨头。
1、拇指呈斜位投影,其余手指呈正位投影;
2、骨皮质与骨髓质层次分明,可见软组织轮廓。
1、布局与对称性:手投影,摄影位置应根据临床要求,确定具体部位为照片中心,正侧位二分割片时四肢骨影像应在同一平面,上下左右对称,否则扣0.5分。
2、局部定位:手摄影时,临床没有要求时,除兴趣区外,须整个手包括完整,否则扣1分,斜位不能有兴趣部位重叠,否则扣1分。
胸部后前位
1.收腹、前胸贴探测器。两手部紧贴臀上部,两肘前推,两肩放松,紧贴探测器;2.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第4-5胸椎。
1.两胸锁关节对称;2.两肩胛骨推出肋外;3.两侧肋膈角显示;4.两锁骨对称与第4后肋重叠且仅肺尖下1/3重叠。
1.布局与对称性:(1)左右对称性:同一水平肋骨外缘左右相差小于1cm以上扣1分;(2)上下布局:照片上缘距第2后肋上缘4-8cm,超出范围扣0.5分;
1、肱骨头与肩胛盂有1/3呈“纺锤状”重叠面;
2、肱骨头与肩峰分离约4cm,不应重叠,肱骨大结节显示;
3、肩峰与锁骨远端相邻形成约2-5cm的肩锁关节面。
1、布局与对称性:(1)对称性:长骨的长轴应与照片长轴平行,偏高1cm以上扣0.5分;(2)左右布局:肱骨长轴在照片中外1/3的交界线上,偏离1cm以上扣0.5分,偏离2cm以上扣1分;(3)上下布局:肩关节面中心在照片中、上1/3交界上,偏离1cm以上扣0.5分,偏离2cm以上扣1分。
2、骨盆端正,两髂前上棘等高;
3、中心线垂直通过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垂直下5cm。
1、髋关节面呈半圆体,股骨头月1/2与髋臼重叠;
2、股骨颈完全显示,不与股骨大粗隆重叠,小粗隆可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概述:DR(数字化射线)影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放射科诊断。
为了确保DR影像的质量,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标准格式,包括设备校准、图像质量评估、操作员培训等方面。
一、设备校准1.1 机器校准DR影像设备应定期进行机器校准,以保证其工作状态和图像质量的稳定性。
校准应涵盖以下方面:- 灵敏度校准:使用标准测试物体,检测系统对不同密度物质的辨识能力。
- 空间分辨率校准:使用标准测试物体,评估系统对不同细节层次的分辨能力。
- 像素校准:检查像素间距是否符合设备规格,确保图像的准确度和一致性。
- 曝光校准:使用标准曝光器,检测系统的曝光准确性和一致性。
1.2 辐射剂量校准DR影像设备的辐射剂量应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符合安全标准。
校准应涵盖以下方面:- 输出剂量校准:使用标准剂量计,测量系统的输出剂量并与设备规格进行比较。
- 剂量均匀性校准:使用均匀辐射场,检测系统在不同位置的剂量均匀性。
二、图像质量评估2.1 分辨率评估DR影像的分辨率是评估其图像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应定期进行分辨率评估,以确保系统能够清晰显示细节。
评估方法包括:- 空间分辨率测试:使用标准测试物体,评估系统在不同细节层次下的分辨能力。
- 高对比度分辨率测试:使用高对比度测试物体,评估系统对高对比度细节的分辨能力。
- 低对比度分辨率测试:使用低对比度测试物体,评估系统对低对比度细节的分辨能力。
2.2 噪声评估噪声是DR影像中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图像干扰因素,应定期进行噪声评估,以确保图像质量的一致性和可接受性。
评估方法包括:- 空白图像噪声测试:在未暴露任何物体的情况下,测量系统的噪声水平。
- 低对比度噪声测试:使用低对比度测试物体,评估系统在低对比度情况下的噪声水平。
2.3 对比度评估DR影像的对比度是评估其图像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腰大肌影清晰。
腰椎侧位
1、身体背面垂直床面,腰下垫棉垫使腰椎棘突连线与检查床平行;
2、中心线垂直通过第3腰椎。
1、照片包含1-5腰椎及腰骶关节;
2、椎体呈“四方块”影,无双边影;
3、腰椎棘突显示。
肩关节前后位
1、肩部自然下垂,不应抬肩;
2、中心线应垂直通过喙突;
3、为使肩关节无肱骨头重叠呈切线显示,应取15°斜位。
3、中心性对准第三颈椎水平摄入;
4、后前斜位观察同侧椎间孔,前后斜位观察对侧椎间孔,左右标记应注明清楚。
1、颈2-7椎间孔显示在椎骨影像正中偏后,对侧椎弓根位于椎体中线前缘,无下颌骨重叠;
2、颈椎2-7椎间孔显示长类圆形;
3、构成椎间孔前缘的上下相邻椎体的唇妆椎间隙界线清楚。
胸椎正位
1、仰卧,正中线对台面中线;
2、手掌与探测器垂直,手指稍分开;
3、中心线垂直通过第三掌骨头。
1、拇指呈斜位投影,其余手指呈正位投影;
2、骨皮质与骨髓质层次分明,可见软组织轮廓。
1、布局与对称性:手投影,摄影位置应根据临床要求,确定具体部位为照片中心,正侧位二分割片时四肢骨影像应在同一平面,上下左右对称,否则扣0.5分。
2、局部定位:手摄影时,临床没有要求时,除兴趣区外,须整个手包括完整,否则扣1分,斜位不能有兴趣部位重叠,否则扣1分。
体位
体位设计要点
标准影像显示
评价标准(5分制扣分,得分≥4.5为甲级片;﹤4.5分,≥4分为乙级片;﹤4分为丙级片)
头颅后前位
1.头颅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垂直,两外耳孔等距,听眦线垂直探测器平面。2.中心线垂直通过枕骨粗隆。
1.两眼眶外缘与颅骨外缘等距显示;2.岩部显示在眶内,不与眶上缘重叠。
1.布局与对称性:(1)正位左右偏高大于1cm扣0.5分;(2)正位要求下颌骨下缘包入片内,否则扣0.5分;(3)侧位左右偏高大于1cm扣0.5分;(4)侧位要求下颌骨升支包入片内,否则扣0.5分;(5)矢状面对称性:正位头颅矢状面与检查床面垂直,否则扣0.5分。2.局部定位要求:(1)正位要求两侧内听道结构对称显示,否则扣0.5;如果是内听道位置的摄影,内听道位置显示不佳则扣1-2分;(2)侧位要求两侧外耳孔重叠,蝶鞍结构显示清楚,否则扣0.5分。如果是蝶鞍位置的摄影,蝶鞍结构显示不清扣1-2分
4、影像信息丢失:颈椎正位5个椎体显示清晰,颈椎斜位和侧位7个椎体显示,如有丢失,按程度扣分:(1)丢失椎体1cm扣1分;(2)丢失半个椎体扣2分;(3)丢失一个椎体者为技术性废片。
颈椎后前斜位
1、身体自然站立被检测靠近探测器,身体旋转使冠状面与探测器呈45-50°角。
2、下颌骨前伸、齿反咬,两肩自然下垂;
3、信息丢失:兴趣部位有丢失,为技术性废片。
手后前斜位
1、手掌内旋使掌面手背与探测器呈45°角;
2、各手指自然分开并稍弯曲,指尖触及探测器台面;
3、中心线垂直通过第3掌骨头。
1、掌骨基底部稍重叠;
2、掌、指骨的前内缘、后外缘呈切线像。
髋关节前后位
1、由于股骨颈前旋18°,则应取下肢足内旋18°,可避免大粗隆和股骨颈过多重叠;
1、腕桡关节清晰,软组织轮廓清晰;
2、腕部诸骨清晰可见;
3、肢体长轴与照片长轴平行。
1、布局与对称性:参照膝关节。
2、局部定位:正位关节面不能旋转,否则扣0.5分。
腕关节侧位
1、被检者侧坐,前臂伸直,肘腕关节呈侧位;
2、中心线垂直通过桡骨茎突。
1、关节面清晰可见;
2、桡骨、尺骨重叠。
手后前位
1、被检者侧坐,肘部屈曲呈直角;
2、特定结构显示:主要考量颈椎斜位时椎间孔的显示情况,要求显示等大等圆,1-2椎间孔显示不清扣0.5分,两个以上椎间孔显示不清扣1分,全部椎间孔显示不清为技术性废片。
3、与其他结构重叠:(1)侧、斜位与下颌骨影像重叠者扣0.5分;(2)侧、斜位与肩提着扣1分。
头颅侧位
1.头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平面平行,瞳间线垂直探测器;2.中心线垂直对准蝶鞍(听眉线后3.5cm处)
1.蝶骨脊、乳突重叠显示,下颌骨支部基本重叠。2.蝶鞍前、后窗突重合无双边显示;3.颅骨在片中布局合适。
颅底颌顶位
1.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垂直,两外耳孔等距;2.听眦线与探测器平行;3.中心线与听眶线垂直,经两下颌角连线射入。
肘关节侧位
1、前臂与上臂呈90°弯角,且在同一平面放置;
2、掌呈半握拳,腕、肘关节呈侧位;
3、中心线垂直肱骨外上髁。
1、肱骨内外髁重叠构成圆形致密影;
2、鹰嘴呈切线投影,肘关节间隙呈半圆形透亮影;
3、肱骨头与尺骨喙突呈“△”形重叠。
腕关节后前位
1、手指半握拳,使腕关节紧贴探测器;
2、中心线垂直通过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
胸部后前位
1.收腹、前胸贴探测器。两手部紧贴臀上部,两肘前推,两肩放松,紧贴探测器;2.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第4-5胸椎。
1.两胸锁关节对称;2.两肩胛骨推出肋外;3.两侧肋膈角显示;4.两锁骨对称与第4后肋重叠且仅肺尖下1/3重叠。
1.布局与对称性:(1)左右对称性:同一水平肋骨外缘左右相差小于1cm以上扣1分;(2)上下布局:照片上缘距第2后肋上缘4-8cm,超出范围扣0.5分;
2、椎体阶段中心要求:(1)以申请单提示为准,椎体阶段中心与照片中心一致;(2)申请单没有提示,胸椎以胸6或胸7为准,腰椎以L3为准,腰骶椎以L4、L5间隙为准,腰椎的兴趣部位包括T11-S1的结构;(3)上下中心偏离1个椎体以内者扣0.5分,偏离1个椎体以上者扣1分。
3、影像信息丢失:(1)胸椎、腰椎和骶椎信息丢失1cm以内扣1分;(2)胸椎、腰椎和骶椎信息丢失1个椎体以内扣2分;(3)胸椎、腰椎和骶椎信息丢失超过1个椎体为技术性废片;
1.下颌骨喙突至颅外缘等距,下齿列与眉间重合,齿状突在枕大孔内中间偏前,但不与寰椎前缘重叠;2.中路我的卵圆孔、棘孔清晰显示。
1.布局与对称性:(1)上下布局:以上颌骨左右髁状突连线为照片上下中心,否则扣1分;(2)左右布局:参照头颅正位;(3)矢状面对称性:参照头颅正位。
2.局部定位:前颅窝、中颅窝的结构显示清楚,棘孔、卵圆孔显示清楚,否则视程度扣1-2分。
(4)腰椎的腰大肌没有包括扣0.5分。
4、失真: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的失真,使兴趣椎体结构模糊,。(1)X线入射中心线偏高,斜射线导致椎体的失真扣1分;(2)没有进行生理曲度矫正导致的几何失真扣0.5分。
胸椎侧位
1、侧卧,两臂上举抱头,两髋和两膝弯曲,腰部垫棉垫,使脊椎长轴于台面平行;
2、脊柱对台面中线
1.布局与对称性:(1)矢状面对称性:以脊柱正位像为参照中心,与中心偏高应小于1cm,偏大1cm扣0.5分,偏高大于2cm扣1分;(2)矢状面布局:参照胸部后前位。
2.局部定位:(1)尿路平片:要求包耻骨联合下1-3cm,否则扣1分;(2)急腹症立卧位:要求包膈肌上1-3cm,否则扣1分;(3)骨盆平片:要求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为中心,否则扣1分。
2.与肺外组织的重叠:(1)双手影像进入片内,扣0.5分;(2)肩胛骨影像不能重叠与肺叶内;重叠2cm以内扣0.25分,重叠2cm以上扣0.5分,双侧累加。3.对称性:(1)双侧肩锁关节对称,上下相差小于1cm扣0.5分,大于1cm扣1分;(2)双侧肩锁关节对称欠佳扣0.5分。
4.影像信息丢失:肺野、肋膈角无信息丢失,肺野、肋膈角信息丢失为技术性废片。
胸部侧位
1.两手臂上举,双手抱头,眼平视,收腹;2.前胸壁和后胸背垂直探测器;3.中心线水平投射透过第5胸椎。
1.胸4以下椎体呈“四方块”侧影,后肋基本重叠,两侧肺门重叠,前后肋膈角显示;2.从颈部到气管分叉部能连续追踪到气管影;3.心脏、主动脉、降主动脉影明确;4.胸骨呈侧位投影。
腹部正位
1.正中面或正中线对探测器中线;2.探测器上包括胸骨剑突,下包耻骨联合;3.中心线对准胸骨剑突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
1、肱骨头与肩胛盂有1/3呈“纺锤状”重叠面;
2、肱骨头与肩峰分离约4cm,不应重叠,肱骨大结节显示;
3、肩峰与锁骨远端相邻形成约2-5cm的肩锁关节面。
1、布局与对称性:(1)对称性:长骨的长轴应与照片长轴平行,偏高1cm以上扣0.5分;(2)左右布局:肱骨长轴在照片中外1/3的交界线上,偏离1cm以上扣0.5分,偏离2cm以上扣1分;(3)上下布局:肩关节面中心在照片中、上1/3交界上,偏离1cm以上扣0.5分,偏离2cm以上扣1分。
2、局部定位:髋关节的关节面清晰显示,耻骨联合及股骨上端在片中,否则扣0.5分。
2、局部定位:被照侧手臂靠近躯体,掌心向前,关节面清晰显示,否则扣0.5分。
肘关节前后位
1、前壁伸直,掌心向上,上臂与前臂在同一平面放置;
2、中心线垂直肱骨内外髁中点下约1cm。
1、关节间隙呈“一”字样阴影,肱桡关节面无骨性重叠;
2、肱尺关节面有尺骨鹰嘴重叠但关节间隙仍清晰;
3、桡骨粗隆少许与尺骨重叠,尺桡关节间隙不清晰;
2、骨盆端正,两髂前上棘等高;
3、中心线垂直通过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垂直下5cm。
1、髋关节面呈半圆体,股骨头月1/2与髋臼重叠;
2、股骨颈完全显示,不与股骨大粗隆重叠,小粗隆可见。
1、布局与对称性:长骨的长轴应与照片长轴平行,偏离1cm以上扣0.5分。(2)左右布局:关节面最高点在照片中心线,偏离1cm以上扣0.5分,偏离2cm以上扣1分。(3)上下布局:关节面最下点在照片上下中心线上,偏离1cm以上扣0.5分,偏离2cm以上扣1分。
2、外耳孔垂涎居探测器中线,上峰包括外耳孔;
3、下齿反咬或头稍向后仰,以免下颌骨支部与上部颈椎重叠;
4、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环状软骨水平摄入;
5、SID100-1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