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市域一体化总体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济源市区域环境概况

济源市区域环境概况

第二章区域环境概况2.1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王屋两山,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搭界;南隔黄河与洛阳、孟津、新安相望;西与山西省垣曲接壤;东为开阔平原,与沁阳、孟州市毗邻。

地处北纬34º53´~35º16´,东经112º01´~112º45´之间,市域土地面积1931.26km2,东西长64.9km,南北宽36.4km。

本项目矿区位于济源市邵原镇杏树洼村北白龙池一带,距济源市区约30km,行政区划隶属济源市邵原镇管辖。

地理坐标:北纬35.10°~35.11°,东经112. 12°。

本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一。

2.1.2 地形地貌济源市境北部为太行山脉和中条山脉,南部丘陵为黄土高原与山西隆区边缘的延伸,形成了区域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地势,梯形差异明显,地貌形态复杂,有山地、丘陵与平原。

其中平原面积为231.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1.8%,土层较厚。

丘陵面积为401.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0.4%。

本项目矿区属太行山低山区,区内地势北高南低,山脉走向近东西向,海拔标高一般550~950m,相对高差约400m,矿区周围沟谷纵横,地形切割程度中等。

沟谷为“V”字形,是矿区降水自然排泄的主要通道。

区内植被不甚发育,岩石多裸露,属构造剥蚀低山地貌。

本次圈定矿体范围内最高标高海拔+700m,最低标高+570m,最大相对高差130m。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图见图2-1。

Ⅱ采区Ⅰ采区图2-1 项目区域地形地貌图2.1.3 地质构造济源属华北地层区,地质演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地层构造,既有太古界、元古界老地层,又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等古生地层;既有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等中生界地层,又有第三纪、第四纪等新生界地层。

济源地质构造复杂,由五个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组成:北部为太行山复斜;西部为中条山台凸的部分;中东部平原地区属开封坳陷。

济源建设实施方案

济源建设实施方案

济源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济源,这个位于河南省的美丽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济源的发展潜力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推动济源城市建设,我们提出了这份建设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1.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2.发挥济源的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竞争力。

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三、实施方案1.绿化提升工程(1)加大绿化投入,提高绿化覆盖率。

在城市主干道、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增加绿化带和绿地,营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2)推进屋顶绿化和立体绿化,提高城市绿化空间利用率。

(3)加强城市绿化管理,确保绿化效果。

2.基础设施完善(1)完善交通网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优化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市民出行便捷度。

(2)加强城市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市民生活需求。

(3)提高城市排水、排涝能力,确保城市安全。

3.产业转型升级(1)发挥济源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文化旅游、高新技术等产业。

(2)培育新兴产业,打造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

(3)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4.城市形象提升(1)加强城市设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形象。

(2)开展城市美化工程,提高城市品质。

(3)推广城市文明,提高市民素质。

5.社会保障与民生改善(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市民生活水平。

(2)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市民需求。

(3)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助力低收入家庭脱贫致富。

四、项目进度安排1.2023年:完成项目前期调研和规划,启动绿化提升工程和基础设施完善。

2.2024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启动城市形象提升工程。

五、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1.政策风险: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项目方案。

2.资金风险:合理估算项目投资,确保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安全。

3.技术风险:引进先进技术,提高项目实施效率。

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讨论稿>第一编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保障城乡规划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规划区,是指本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含风景名胜区规划)。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市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本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指城乡规划包括城市规划、镇规划、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为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在总体战略、专题规划研究等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制法定规划。

第四条在本市规划区内制定、修改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守本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村庄规划执行;详细规划、村庄规划未作出规定或者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的,应当按照上层次城乡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本规定执行。

第五条在本市规划区内制定城乡规划和实施规划管理应当采用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的济源市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并且同市国土等部门测量坐标系统相兼容。

第六条城乡规划编制应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并有利于发挥规划的引导、统筹、调控等公共政策作用。

第七条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城乡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编制城乡规划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标准。

第二编规划编制第一章一般规定第八条城乡规划编制应当注重和加强对土地使用现状及已经作出的规划审批和许可行为的调查,应当具备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和城乡规划测量、环境等必要的基础资料。

城乡规划勘察和测量应当满足城乡规划编制和实规划管理的需要。

第九条编制城乡规划应当符合上层次法定规划和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书、委托合同的有关要求及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遵守国家和省、市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济源:城乡一体构建美丽乡村

济源:城乡一体构建美丽乡村

济源:城乡一体构建美丽乡村作者:彭永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4年第12期本刊记者彭永通讯员权素云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西傍王屋,南临黄河。

全市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总人口70 万。

王屋山、五龙口、小浪底、黄河三峡、济渎庙是济源旅游业的五大品牌。

综合济源的人文、地理条件,济源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市域一体、城乡一体、产城一体、五规合一”的发展思路,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思想在这种思路中升华,走出了一条具有济源特色的“城乡一体”的美丽乡村之路。

统筹布局,绘就“四美”乡村蓝图在济源市王屋镇五里桥村,村民张瑞义和老伴李秀兰开了一个农家乐饭店,取其儿子姓名中的“伟”字,把饭店命名为———伟一房,主营餐饮和住宿。

因五里桥村临近王屋山风景区,且毗邻省道支线,周末和节假日到王屋山旅游、在五里桥村住宿的人很多。

李秀兰家有12张床铺,一个床铺每晚30 元,一年下来有三四万元的收入。

“我和老伴年龄大了,也干不了那么多了。

我们村里做得好的,一年下来收入十多万呢!”李秀兰说。

在五里桥村,像李秀兰家一样经营住宿和餐饮的村民有20多家,户均年收入8 万多元。

五里桥村只是济源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之一,是济源市委、市政府统筹布局的一个体现。

据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办公室主任尹天旭介绍说,济源市大部分是丘陵山区,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条件,济源市因地制宜将新型农村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分类分批统筹推进。

对于中心城区和产业集聚区内的村庄和居民,济源市实施城中村改造,使居民直接转成城市居民;对于城镇近郊村的村庄和居民,济源市合理规划,能并则并,能合则合,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对于不宜居住、深山偏远的弱小村庄、零散户、沿黄地质灾害村、项目需占用的村庄,济源市实行整村(组)搬迁、异地安置,以产业、就业和方便群众为前提,有序引导向城市、城镇或就近规划社区集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村庄,济源市按照集聚、辐射和带动的要求,合理规划,以建设中心村为主,进行村容村貌改造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美丽乡村。

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济政办〔2017〕74号

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济政办〔2017〕74号

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正文:----------------------------------------------------------------------------------------------------------------------------------------------------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济政办〔2017〕74号各产业集聚(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济源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11月22日济源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键时期,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根据《河南省“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济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成效“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二五”末,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36.7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57倍;全市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75.2%,超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标准。

综合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的“一城、一廊、两带、四区、五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框架和产业布局初步形成。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全市优质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总产稳定在2.3亿公斤左右;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5.1万吨、2.4万吨、3.5万吨,油料、蔬菜及食用菌、水果和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0.19万吨、29.54万吨、3.03万吨和3.8万吨。

以城乡一体化为统揽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以城乡一体化为统揽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到 道 ) 乙 运输、市 ( 区域 ) 集中处理 ”,

2 企 业 进 入 中 国 企 业 5 0 初 步实 现 了城 乡环境 、生 态一体 化 。 家 0
; 家企 业 进入 河 南省 百 强企 业 行
二是 加快 现代 农业发 展。 大力调 整农 众 关 心的热 点难点 问题得 到解 决。建

大 力 实 施 “ 1 3 规划 , 13 ”
体 、城 乡一 体 、 产 城 一 体 、三 规 合 3 产业 集 聚 区融合 发 展 ,形成 了产 个

重点 扶持 “ 强、十高 ”产业 加快发 十
个产业集聚区,推动 “ 工 ”的指导思 想 ,把济源 市域作 为一 城一体化发展格局 ,为济源率先实现 展 ,建设3 业 出城 、项 目上 山、集 聚发展 ” ,大 个整体 来规划 ,确 立 了以城 乡一体 化 城 乡一 体 化 奠 定 了基 础 。 三 是 按 照
Z O G H U O S R C IN H N ZO NTUT C O
以城 乡一体 化 为统 揽 推 动城 乡统筹发展
济 源市 市 长 赵 素 萍
“ 好规划 、拉 大框架 ,放活政 策、 搞 提升标 准 ,加快建 设、规 范管理 ,聚 集 人 气 、 促 进 发 展 ” 的要 求 ,加 快
农村发展 。2 0 年全省 新农村建 设实 09
0位 所 有镇 、村 配备垃圾 装运 车辆和 环卫 现 程 度 前 5 0 村 中 , 济 源 进 入 2个 队伍 ,实行 “ ( ) 村 居 收集 、镇 ( 街 1 5 ,占 四分 之一 。 四是统 筹城 乡 社会事业 发展 。2 0 年 以来累计投入 05 办实 事资 金3 l亿 元 ,一 大批 人 民群 23

济源市城市规划分析报告

济源市城市规划分析报告

现状分析
豫西北门户,晋煤 外运的重要出口。 承东启西,联南贯 北的交通要冲。
区位条件
现状分析
济源市地处黄淮 海平原西端与山西高 原交接处,即处于我 国地形第一阶梯与第 二阶梯的交接处,北 部和西部为太行山和 王屋山,南部和东南 部为黄土丘陵。全市 山地、丘陵、平原等 地貌类型齐全,总的 地势形态是西北高、 东南低。其中山区约 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 62.1% 。
濮阳
郑州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信阳
核心区规划
规划区范围:济 源市市域一体化总体 发展规划范围包括济 源市区、轵城镇、承 留镇、思礼镇、克井 镇、五龙口镇和黎林 镇,总面积860平方 公里。
规划区范围
核心区规划
综合交通规划
交通方面
综合交通规划
铁路方面重点规划建设焦作—济源—洛阳城际轻轨线、济运铁路和济孟铁路专用线。 (铁路) 规划建设济源至阳城高速公路南部延长线和北部绕城高速公路,市域高速公路将形 成以长济高速、二广高速、济阳高速和北部绕城高速组成的“两纵两横”型高速交 通体系。全面提高现有公路等级,将S306卫柿线济源境改造为一级公路;S309 西端延伸经小南姚、封门、西坪、至豫晋边界;S243郭木线克井至洛阳吉利区改 造为一级公路,成为济源-吉利区快速路;S245邵吉线全线改造为二级公路,同 时将方山—坡头段改道,邵原以北段延伸至阳城县;X001南段和X008提升为省 道,分别作为南太行旅游专线和S306的南延伸线;将S312升级改造成为G327 的延长线,形成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另外,规划南太行旅游专用线,按照二级道 路等级设计。 规划期末,在市域范围内构建“五纵六横”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 五纵:G207、S243、水洪池-马住省道、二广高速公路、济阳高速公路; 六横:G327延伸线(S312提升)、S309、S245、S306、南太行旅游专用 线、长济高速公路。(公路) 积极推动济源军用机场改建为军民两用机场,尽快发展成为省内主要的支线旅游机 场。(航空)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1.4.1 重点项目
(1)环境治理业(5)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河南省水文地质工
济源市克井南樊西坡生态修复提 程地质勘察院有限
质改造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公司
364.5
2023-02-02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9 日 生成
3/18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2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 规划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 查三院 制项目-中标公告
TOP3
编制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 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 查三院 划并通过专家组评审
TOP4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废弃矿山集中整治百日 攻坚行动”疑似图斑核查项目成 交结果公告
1.3 项目规模
1.3.1 规模结构 近 1 年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项目规模主要分布于 10-100 万区间,占项目总数的 53.3%。500 万以上大额项目 0 个。 近 1 年(2022-09~2023-08):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9 日 生成
2/18
1.4 行业分布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 查三院
TOP5
济源市克井南樊西坡生态修复提 质改造项目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92.3 292.3 29.8
\
2022-10-24 2023-05-26 2022-09-19 2022-12-19
(2)农业服务(4)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济源

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济源

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济源智慧城市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城市资源,提升城市运行效率、管理精度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要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打造更加宜居、便利、绿色、智慧的城市。

济源是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是河南省唯一的集中式供水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开发基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

因此,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济源需要从城市管理、交通出行、环境保护、教育医疗、居民生活等多个角度入手,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安全、便利、智能的城市。

一、城市管理在城市管理方面,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建立一个智能化的城市管理中心,实现市政设施、公共资源、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协调。

该中心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快速响应、高效决策、优化城市资源配置的目标,同时可以提高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交通出行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交通出行需要得到改善。

智慧交通方案可以通过应用交通传感器和智慧导航系统,帮助城市管理部门更好地掌控城市交通状况,以及实时监控路面拥堵情况并快速调整交通信号,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同时,建设智慧公交系统和城市自行车系统,还可以便利市民的出行需求,以期更好地缓解城市拥堵压力。

三、环境保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问题趋于突出,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济源也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和环境综合指数评价体系,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为市民创造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同时,智慧城市建设还可以应用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实现对垃圾分类的科学处理,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四、教育医疗在教育医疗方面,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济源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智能医疗设备等先进技术手段,帮助大众更加便利地享受教育医疗服务。

比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智慧医疗系统,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多部门信息互联共享,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对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公示

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公示

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公示(1)录入:网站管理员来源: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时间:2012-7-6 关注度:6025目录第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市域城乡统筹规划第一章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第二章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第三章市域空间管制规划第四章村镇体系规划第五章市域城乡建设总体布局第六章村庄整合规划第七章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第八章市域基础设施规划第九章市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十章市域旅游发展规划第十一章市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二章市域综合防灾规划第十三章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指引第三部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第一章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第三章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第四章居住用地与保障性住房用地规划第五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第七章土地开发强度控制与引导第八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第九章绿地系统规划第十章水系与景观系统规划第十一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第十二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三章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第十四章城市防灾与公共安全规划第十五章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第十六章旧城改造规划第十七章城市“五线”控制规划第十八章城市建设时序第十九章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第四部分附则第一部分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根据河南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三化”协调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战略部署,济源市确定了争当“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市的战略目标,为促进济源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省政府批准,济源市人民政府对《济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进行修编,编制《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以下称本规划)。

第2条指导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突出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理念,建立济源城市发展新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济源从地区中心向区域中心转变;加强济源城乡总体规划的综合调控能力,提高规划实施效能。

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优势及对策

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优势及对策

以新 型城镇 化 建设 为切 人 点 , 加快 构建 城 乡高 度 融合 、
空 间布 局优 化 、 要 素配 置高效 、 区域 特 色鲜 明 的新型 城镇 发 展格 局 , 重点 做好 以下 4个方 面 。 一是 科学 布局 城 乡发 展空 间。 要依 托 产 业现 状 和 发 展趋 势 , 整合 发 展空 间 , 规 划 建设 “ 六大 功能 区 ” , 即 中心城 区核 心 功能 区 、 虎岭 转 型发 展 功 能 区、 玉 川 循环 经 济功 能 区 、 两霞 湖 生 态 经济 功 能 区 、 王 屋 山 生态旅 游 功能 区 、 东部 高效 农 业功 能 区等 6个 功能 区 。 二 是
2 济 源 市 城 乡 一 体 化 建 设 的对 策 2 . 1 优 化城 乡 空间布 局 。 推 进 全 域 城试 , 初 步 实现 了从 “ 二 元分 割 ” 向“ 一 体 统筹” 的 转变 , 特 别 是在 中原 经 济区 上 升 为 国家 战略 后 , 济
核心 区 。 三 是推进 小城镇 与 功能 区融 合发 展 。 要 打破 行政 区 划 限制 , 统 筹功 能 区与小 城镇 产 业布 局 、 基 础设 施 和公 共服 务设 施 , 规 划建 设 中心城 区 的拓 展 区 。 四是 加快 新 型农 村社 区建 设 。 将全市 5 2 7个 行政 村 ( 居) 整 合规 划 为 9 7个 新 型社
下 2个 方 面 : 一 是 区 域面 积 相 对 较 小 。 全 市 市 域 面 积 只 有
提 升 中心城 区 承载 能 力 。 强化 中心 城 区的辐 射 带动 能 力 , 进

步完 善 功能 , 提 升 品位 , 突 出特 色 , 彰 显魅 力 , 加 快 推进 三

济源市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做法

济源市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做法

济源市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做法【摘要】济源市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旨在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为济源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

本文从示范区选址和规划、产业布局和引进、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培育等方面介绍了济源市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做法。

通过探讨这些内容,可以看到济源市在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性在于为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发展方向应该进一步加强产城融合,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

经验总结表明,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协调和规划,各方需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关键词】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济源市、经验做法、选址和规划、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政策支持、制度创新、人才培养、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经验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济源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济源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面貌也在不断改变。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比如产业布局不合理、城市环境受到破坏、人才流失等。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济源市决定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通过整合城市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城市环境,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济源市将实现产业布局的优化和升级,吸引更多的优质产业落户,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济源市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背景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打造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市。

1.2 问题提出在现有的城市规划中,济源市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的支撑。

济源市城市规划分析

济源市城市规划分析

相关规划分析
现状分析
济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划期内 增(+ )减(-) (公顷)
相关规划分析
地类
2020年面积 (公顷)
建设用 地
城镇工 矿用地 农村居 民点 交通水 利用地 其他建 设用地
29264.71 8681.51 8323.75 10771.47 1487.98
7600 2200 -300 4300 1400
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2015年全市城镇人口为45.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0%左右; 2020年全市城镇人口为58.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 2030年全市城镇人口为83.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5%左右。
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总体目标。至规划期末,济源市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基本形成,城乡 体制障碍基本消除,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实质性转变,城乡居民就业充分,教育、医疗、社保等 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市域同待遇,城乡一体化发展持续走在河南前列,成为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 的典范。 经济发展目标。争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0%以上,第一产业 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5%左右;到2030年,市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人均生产 总值赶上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水平。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下降至55%左右;第三 产业比重至少达到40%;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提高。 城镇化和人民生活发展目标。到2030年,城镇化率达到85%左右。形成中心城区、组团、 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四级城镇体系格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规划至2030年为150000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规划至2030年达到72000元。 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初中阶段入学率规划到2030年为100%,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规划2030年达到95%以上。到2030年,市域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 达到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2030年达到100%。各级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完 善配套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和福利设施,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到203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至1.5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 值能耗降至2.2吨标准煤/万元;能源转换总效率提高到8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 100%;工业废气治理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生态环境质量跻身 全国优秀城市前列。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的批复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的批复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12.27•【字号】豫发改工业〔2018〕1068号•【施行日期】2018.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文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的批复豫发改工业〔2018〕1068号济源市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申请批复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的请示》(济发改〔2018〕336号)收悉。

经商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统计局并报省政府同意,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范围。

按照济源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中心城区用地规划,调整后的虎岭产业集聚区总面积30.4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个片区。

其中,东区东至东二环、东三环,西至文昌南路、沁园南路,南至南环路、获轵路,北至黄河大道、苇泉河,规划面积11.43平方公里(建成区4平方公里、发展区5.46平方公里、控制区1.97平方公里);西区东至焦枝铁路及小浪底专用线、西至西二环、南至济运高速、北至湨河北,规划面积18.97平方公里(建成区6.15平方公里、发展区8.41平方公里、控制区4.41平方公里)。

三、主导产业。

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

四、功能布局。

按照多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要求,产业集聚区以黄河大道、南二环为产业发展轴,规划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园、创新研发产业园、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电子零配件产业园和物流产业园,形成“两轴六园”的空间结构。

五、绿色发展。

严格按照建设区域的生态环保要求,切实抓好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等工作和配套措施落实。

济源市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做法

济源市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做法

济源市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做法济源市是河南省的一个小城市,近年来以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为重点,致力于促进城市和产业的有机结合,以实现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在这一过程中,济源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地区的产城融合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从济源市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做法出发,对其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借鉴先进理念,确立发展目标济源市在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之初,就意识到要借鉴先进的理念和模式,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

济源市政府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学习国内外产城融合的最新理念和成功案例,与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了解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最新趋势。

通过学习和借鉴,济源市确立了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产城融合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二、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产业结构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建设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济源市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投资兴业,在区域内设立工厂、研发中心和总部基地,引导和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为了加强产业结构的优化,济源市政府还积极引进新的产业项目,鼓励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多元发展。

三、改善城市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建设,旨在使城市和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济源市政府在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注重改善城市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

在城市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保障产业高效运营和城市良好发展。

政府还加大力度推进城市绿化、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的改善,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促进城市与产业融合,打造发展新引擎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在于促进城市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发展新引擎。

济源市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城市与产业的融合,优化城市产业空间布局,打破传统的行业界限,推动产业要素跨界共享,实现城市和产业的良性互动。

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公示

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公示

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公示(1)录入:网站管理员来源: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时间:2012-7-6 关注度:6025目录第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市域城乡统筹规划第一章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第二章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第三章市域空间管制规划第四章村镇体系规划第五章市域城乡建设总体布局第六章村庄整合规划第七章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第八章市域基础设施规划第九章市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十章市域旅游发展规划第十一章市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二章市域综合防灾规划第十三章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指引第三部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第一章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第三章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第四章居住用地与保障性住房用地规划第五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第七章土地开发强度控制与引导第八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第九章绿地系统规划第十章水系与景观系统规划第十一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第十二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三章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第十四章城市防灾与公共安全规划第十五章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第十六章旧城改造规划第十七章城市“五线”控制规划第十八章城市建设时序第十九章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第四部分附则第一部分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根据河南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三化”协调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战略部署,济源市确定了争当“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市的战略目标,为促进济源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省政府批准,济源市人民政府对《济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进行修编,编制《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以下称本规划)。

第2条指导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突出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理念,建立济源城市发展新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济源从地区中心向区域中心转变;加强济源城乡总体规划的综合调控能力,提高规划实施效能。

济源市市域一体化总体发展规划 ppt课件

济源市市域一体化总体发展规划  ppt课件

17
现状分析
社会经济条件
济源市近年来民生显著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社会保障水平持续
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9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63元,分别较上年实际增
长9.7%、10.7%,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化率达49.01%。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33
1
城乡一体化理论
2 国内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
3
对济源的启示
34
ppt课件
1、城乡一体化理论梳理
ppt课件
35
理论的主要发展历程

经济层面
体制层面
综合层面
生产要素在 时空上的优 化配置
调整和改革 传统的城乡 分割体制
扩展至政治 、经济、生 态环境、文 化、空间等 各个方面
济源
焦作
新乡
濮阳
郑州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许昌 漯河周口商丘南阳来自驻马店ppt课件
信阳
9
规划背景
市级层面
省领导关怀
省委书记卢展工到济源进行工业企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对济源的发展 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四个重在”的要求,即重在持续,重在提升 ,重在统筹和重在为民。省长郭庚茂在考察济源市提出 “济源要参照新加坡模式推进新 型城镇建设” ;
产业集聚区
曲阳湖组团 轵城组团 克井组团 五龙口镇
邵原镇 坡头镇 梨林镇 大峪镇 王屋镇 下冶镇
2020年土地规划面积 2020年城市(镇)规划面积
(公顷)
(公顷)
4478.75
47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包括寺郎腰规 划部分
汇报提纲
1 2 3 4 5 6 7
第一部分 背景和现状分析 第二部分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部分 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第四部分 新加坡规划理念与借鉴 第五部分 市域城乡一体化规划 第六部分 核心区空间规划 第七部分 后续工作安排
1
城乡一体化理论
2 国内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
玉川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类型确定为:新能源及能源产业、有色金属加工产 业。
现状分析
相关规划分析
玉川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新兴的新能源及能源和有色金属加工基地,生态园林 式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总面积11.58平方公里。
现状分析
相关规划分析
虎岭产业集聚区
虎岭产业集聚区现有中原特钢、豫港焦化、金马焦化等大型企业3家,博海化工、 金康达玻璃、众联陶瓷等规模以上企业19家。
自然条件
现状分析
济源市属暖温带 大陆季风性气候,受 季风和地形的影响, 地区气候差异性较大 ,总的特点是:春季 温暖多风,夏季炎热 多雨,秋季秋高气爽 ,冬季干冷少雪。
济源市属黄河流 域,境内大小河流200 余条,皆属黄河水系 ,其主要河流有沁河 和蟒河,均为黄河的 一级支流。
自然条件
现状分析
济源市辖5个街道办 事处,11个镇,539个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 会 ) 。 2008 年 底 全 市 总 人 口 67.96 万 人 , 其 中 非 农 业 人 口 25.57 万 人,占总人口的 37.63% 。 全 市 人 口 密 度为359人/平方公里。
城市一体化的定义
城乡一体化指在一定 区域内,城市与乡村 在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广泛融合,城 乡的发展有机结合, 形成“以城带乡,优 势互补,共同发展”
的城乡关系。
社会学和人类学 经济学 规划学
生态、环境学
Company Logo
城市一体化的内涵
基本内涵
是在明确城乡分工、相互促进基础上的双向发展形成最优空间 网络系统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城乡居民创造一个物心俱丰的生 存环境。
邵原镇 坡头镇 梨林镇 大峪镇 王屋镇 下冶镇
2020年土地规划面积 2020年城市(镇)规划面积
(公顷)
(公顷)
4478.75
4780
1909
7201.25
2669
253.51
272.78 287.21 620.84 219.50 246.41 180.99 108.44 118.33 110.49
主要特征
长期性
整体性
地域性
互动性 双向性 广泛性
具体内涵
• 包括体制的一体、经济的链接、社会的趋同、空间的融合
Company Logo
城市一体化的动力机制与实现条件
动力机制
城市“集聚经济”的 拉力、农业产业化的 推力以及城乡间统一 的要素市场和基础设 施的融合作用力。
实现条件
城乡生产力达到较高 的发展水平、地区经 济发展比较均衡、城 镇相当密集、交通和 通讯等基础设施能适 应或超前于当前经济、 社会发展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试点市
“开放带动、工业强市、科技兴市、文化立市、三产富市”五大战略
市域、中心城市、城市组团、重点城镇
“1133”的城镇发展战略
现状分析
豫西北门户,晋煤 外运的重要出口。 承东启西,联南贯 北的交通要冲。
区位条件
现状分析
济源市地处黄淮 海平原西端与山西高 原交接处,即处于我 国地形第一阶梯与第 二阶梯的交接处,北 部和西部为太行山和 王屋山,南部和东南 部为黄土丘陵。全市 山地、丘陵、平原等 地貌类型齐全,总的 地势形态是西北高、 东南低。其中山区约 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 62.1% 。
4
包括人均GDP、 非农产业比重、 城市人均可支 配收入、城市 化率、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 农村人口比重 等 (浙江省)
自然条件
现状分析
济源属华北地层 区,地质演变形成较 为完整的地层构造, 太古代、元古代、古 生代、中生代和新生 代地层一应俱全。
济源市在大地构 造位置上,东临太行 山复背斜南缘,西接 中条山台凸隆起带之 东部,处于两个单元 的交接地带。
自然条件
现状分析
济源市矿产资源 种类相对较多,主要 有:煤、铁、铜、铝 钒土、石英石、白云 石等,目前已查明各 种金属、非金属、能 源、水气等矿藏41种 ,探明储量有19种, 已开发利用的16种。 矿产资源在空间分布 上不均衡,主要集中 在克井、王屋、五龙 口、思礼、下冶和邵 原。
相关规划分析
现状分析
济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地类
2020年面积 (公顷)
规划期内 增( +)减(-) (公顷)
建设用地
29264.71
7600
城镇工矿用地
8681.51
2200
农村居民点
8323.75
-300
交通水利用地
10771.47
4300
其他建设用地
1487.98
1400
相关规划分析
现状分析
濮阳
郑州
开封
洛阳Biblioteka 平顶山许昌 漯河周口
商丘
南阳
驻马店
信阳
规划背景
市级层面
省领导关怀
省委书记卢展工到济源进行工业企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对济源的发展 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四个重在”的要求,即重在持续,重在提升 ,重在统筹和重在为民。省长郭庚茂在考察济源市提出 “济源要参照新加坡模式推进新 型城镇建设” ;
0
郑州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安阳 鹤壁 新乡 焦作 濮阳 许昌 漯河 三门峡 南阳 商丘 信阳 周口 驻马店 济源
现状分析
城镇体系现状
现状分析
城镇体系现状
现状分析
城镇体系现状
现状分析
相关规划分析
市域空间结构规划——“两轴两区”,即两条发展轴和两个经济区。
现状分析
相关规划分析
中心城区一城三组团的框架基本确立,但是外围组团事实上没有有效的统一规划---城组割裂。
240
480 350 1060 490 1052.23 325.5 128 120 120
用地保证率 (%)
94
72
106
57 82 59 45 23 56 85 99 92
备注
包括亚桥乡用地 指标
高新技术产业集 聚区控制区用地 可以全部保证 包括承留、思礼 两镇的独立建设
用地
不包括沁北电厂 用地
包括878.18 ha的 旅游渡假区用地
相关规划分析
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
玉川产业集聚区
玉川产业集聚区,是依托优势产业,在现有产业区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扩 张和提升。集聚区所在的克井镇和五龙口镇都是济源的工业强镇,其中克井 镇煤炭等矿产资源相对丰富,采煤业、建材业比较发达,辖区范围内重点企 业有济源煤业、豫光金铅、丰田肥业、济世药业等。五龙口镇辖区范围内的 工业是伴随着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济源市工业布局调整新形势发展而构筑形 成的,重点企业均为近年开工建成,如华能沁北电厂、豫光锌业、太行水泥 (百万吨新项目)、联创化工等。
虎岭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虎岭产业集聚区内初步形成了以煤化工、机械加工产 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布局,其中的龙头企业在国内相关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 响力;两大产业在自发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基本的产业链框 架。
现状分析
相关规划分析
虎岭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
河南省重要的煤化工和装备制造业基地;济源市工业化先导区,跨越式发展的经济增长极;产 城一体和谐发展的产业区。用地规模8.1平方公里。
现状分析
社会经济条件
济源市近年来民生显著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社会保障水平持续
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9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63元,分别较上年实际增
长9.7%、10.7%,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化率达49.01%。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Company Logo
城市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1
城乡经济融合 度、城乡人口 融合度、城乡 空间融合度、 城乡生活融合 度、城乡生态 环境融合度五 个方面共35 个 具体指标
2
包括城乡发展 度、差异度和 协调度三类共 42 个指标
3
包括工农业劳 动生产率比值、 城乡居民收入 比值、城市化 和工业化水平 差异、乡村社 会经济和产业 构成等 (宝鸡 市)
省域层面
规划背景
《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 通网规划》已获国家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批复。
三门峡
远景规划涉及到济源的有焦 作-沁阳-济源、济源-洛 阳吉利区-洛阳两条线。最 终形成以郑州为中心、洛阳 为副中心,以京广、陇海为 主轴、连接城市群地区的“ 十” 字加半环线网络构架。
省域层面
安阳
鹤壁
济源
焦作
新乡
规划背景
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随着区域 协调发展战略在中国的日趋清晰,“中部崛 起”列入政府议事日程。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被列入国家“十一五” 规划纲要。规划把“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 设作为规划重心,规划提出,要把中部地区 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 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 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现状分析
济源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性质:国家 级能源基地,省级历 史文化名城,新兴工 业、旅游城市。
济源市的中心城 市到2020年由主城区 和轵城组团、克井组 团、曲阳湖组团共同 构成。2020年城市总 人口规模为54万人, 其中,主城区45万人 ,组团9万人。城市总 建设用地58.5平方公 里,其中城市建设用 地47.8平方公里 ,组 团建设用地 10.7平方 公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