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国家标准.doc
元数据的标准
![元数据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25d679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5.png)
元数据的标准一、引言元数据是指描述数据的数据,它提供了关于数据的信息,包括数据的结构、内容、格式、来源、质量等方面的描述。
在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中,元数据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能够帮助用户理解和使用数据,提高数据的可发现性、可理解性和可重用性。
为了确保元数据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制定元数据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二、元数据标准的目的元数据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确保元数据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使不同系统之间能够共享和交换元数据;2. 提高数据的可发现性,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数据;3. 提高数据的可理解性,使用户能够准确理解数据的含义和用途;4. 提高数据的可重用性,使用户能够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重复使用数据。
三、元数据标准的内容元数据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元数据的定义和描述:包括元数据的名称、类型、含义、格式等;2. 元数据的分类和层次结构:将元数据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组织和管理,形成层次结构;3. 元数据的属性和取值范围:定义元数据的各个属性,并明确其取值范围;4. 元数据的关系和依赖:描述元数据之间的关系和依赖关系,如父子关系、引用关系等;5. 元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定义元数据的管理和维护流程,包括元数据的创建、更新、删除等操作;6. 元数据的存储和交换:定义元数据的存储格式和交换格式,以便实现元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四、元数据标准的制定流程制定元数据标准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标准制定的目标和范围:明确制定元数据标准的目标和范围,包括应用领域、适用对象等;2. 收集和分析现有的元数据标准:调研和分析已有的元数据标准,了解其优点和不足之处;3. 制定元数据标准的框架:根据目标和范围,制定元数据标准的框架,包括元数据的分类和层次结构、属性和取值范围等;4. 定义元数据标准的具体内容:根据框架,定义元数据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元数据的定义和描述、关系和依赖、管理和维护等;5. 审核和修改元数据标准:将制定的元数据标准提交给相关专家进行审核和修改,确保标准的准确性和可行性;6. 发布和推广元数据标准:将制定的元数据标准发布和推广,向相关用户和开发者宣传和推广标准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7. 监督和评估元数据标准的实施效果:定期对元数据标准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进行修订和改进。
元数据的标准
![元数据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afa3a6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6.png)
元数据的标准1. 概述元数据是指描述数据的数据,它提供了关于数据的定义、结构、属性和关系的信息。
元数据的标准化是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能够互操作性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元数据的标准格式,包括元数据的定义、组成部分、常见标准和标准格式的优势。
2. 元数据的定义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它包括数据的属性、结构、关系和上下文信息。
元数据可以帮助用户理解和使用数据,提高数据的可管理性和可发现性。
3. 元数据的组成部分元数据通常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描述元数据:包括数据的名称、标识符、定义、语义、格式等信息。
- 结构元数据:描述数据的结构,包括数据表、字段、关系等信息。
- 技术元数据:描述数据的存储、访问和处理方式,包括数据格式、编码方式、存储位置等信息。
- 上下文元数据:描述数据的使用环境和上下文,包括数据的来源、创建时间、更新时间等信息。
4. 常见的元数据标准在实际应用中,有一些常见的元数据标准被广泛使用,包括:- Dublin Core(DC):用于描述网络资源的元数据标准,包括标题、作者、主题、关键词等信息。
- 统一建模语言(UML):用于描述软件系统的元数据标准,包括类、属性、关系等信息。
- 数据目录交换(DCAT):用于描述数据目录的元数据标准,包括数据集、数据分发方式、许可证等信息。
- 数据元数据标准(DAMS):用于描述数据元数据的元数据标准,包括数据元、数据元组、数据元集等信息。
5. 元数据标准格式的优势元数据的标准格式具有以下优势:- 互操作性:标准格式可以确保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的元数据能够互相理解和共享,提高数据的可移植性和可交互性。
- 一致性:标准格式可以确保元数据在不同环境下的一致性,减少因数据格式不一致而导致的错误和混乱。
- 可扩展性:标准格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和定制,满足不同领域和应用的元数据需求。
- 可管理性:标准格式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元数据,提高数据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功能要求
![《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功能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a9dc4fbf524ccbff12184e6.png)
7
01 目标用户
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目标用户为志愿团体和志愿者。
团体归属
成长与激励
项目参与
志愿者
------
志愿服务时间记录、查询、积累
志愿者招募与管理
志愿团 体
表彰奖励
项目发布与管理 线上培训
8
02/ 基本功能
上面,我们对用户、用户关系、用户需求有了一定了解。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第二个问题:
? 基本规范对系统基本功能设置,提出 了哪些要求,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 求? ——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应具备9项基本功能,并 对每项功能从业务流程角度进行了分解和详细描 述,以其普适性、交互性、实用性功能来满足用 户多样化需求。
20
03 功能描述
管理志愿者
志愿者收到邀请请求,并进行处理。 接受请求,即成功加入团体。
21
03 功能描述
管理志愿者
22
03 功能描述
管理志愿者
可参考中青公益的“导入志愿者”类似功能。 以表格批量导入、人工导入的形式,完成志愿 者的上传
23
03 功能描述
志愿服务项目管理
——志愿服务项目基本信息的管理。
03 功能描述
志愿团体信息管理,应具备志愿团体基本信息管理、志愿者管理、 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志愿服务时间管理、表彰奖励管理、投诉评 价管理、志愿服务证书管理、培训管理等子功能。
部分子功能,基于“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功能”,如志愿服务时间管理、
志愿服务证书管理、评价投诉管理等子功能。
注册管理
志愿团体基本信 息管理
基本功能
02 基本功能
志愿者信息管理
志愿服务项目信息
志愿团体信息管理
管理
培训信息管理
元数据标准——精选推荐
![元数据标准——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2a96c03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6.png)
元数据标准电⼦⽂件元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1.范围本标准适⽤于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
本标准规定了电⼦⽂件元数据的结构、定义、编码体系。
本标准描述的数字对象为通⽤的电⼦⽂件核⼼元数据,主要为原⽣电⼦⽂件与数字化⽂件(⽂本、图像)元数据。
根据发展需要,扩展编制图形、影像、声⾳等⽂件类型的元数据标准。
2.编制⽬的2.1 对⽂件及相关实体进⾏标准化描述;2.2 实现不同机构、不同系统之间⽂件及信息的互操作;2.3 为电⼦⽂件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应⽤软件中的再利⽤提供统⼀的元数据;2.4 为电⼦政务、办公⾃动化、电⼦⽂件中⼼、⽂档管理、档案管理等系统提供成熟的电⼦⽂件全过程管理的设计模式。
3.规范性引⽤⽂件下列⽂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期的引⽤⽂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于本标准,然⽽,⿎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研究是否可使⽤这些⽂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适⽤于本标准。
GB/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 2260-2002 中华⼈民共和国⾏政区划代码GB/T 11714-1997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 9704-1999 国家⾏政机关代码编制规则GB 2312-1980 信息交换⽤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T 4880-1991 语种名称代码GB/T 4880.2-2000 语种名称代码第2部分:3字母代码GB/T 4881-1985 中国语种代码GB/T 3792.1-1983 ⽂献著录总则GB/T 13959-1992 ⽂件格式与代码编制⽅法GB/T 15418-1994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GB/T 3760-1995 ⽂献叙词标引规则GB/T 9704-1999 国家⾏政机关公⽂格式GB 18030-2000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GB/T 18894-2002 电⼦⽂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7156-2003 ⽂献保密等级代码GB/T 19667 基于XML电⼦公⽂格式规范DA/T12-1994 全宗卷规范DA/T13-1994 档号编制规则DA/T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DA/T 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 22-2000 归档⽂件整理规则DA/T 1-2000 档案⼯作基本术语中办发[1996]14号中国共产党机关公⽂处理条例国发﹝2000﹞23号关于发布《国家⾏政机关公⽂处理办法》的通知国档发[1987]4号关于颁发《编制全国档案馆名称代码实施细则》的通知ISO15489 信息与⽂件—⽂件管理ISO23081-1 信息与⽂献—⽂件管理流程—⽂件元数据-总则ISO23081-2 信息与⽂献—⽂件管理流程—⽂件元数据-概念与实施问题ISO14721 空间数据和传输系统—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ISO11179 信息技术--元数据元素的规范与标准化ISAD(G)档案著录规则(总则)W3C Namespaces in XML XML的命名空间(Namespaces)4.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本标准。
元数据的标准
![元数据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0ae4c4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6.png)
元数据的标准一、引言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是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利用的基础。
在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元数据的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提高数据的质量、可理解性和可重用性。
本文将介绍元数据的标准格式,包括元数据的定义、分类、组成和标准化的步骤。
二、元数据的定义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它包括数据的属性、结构、语义和使用方式等信息。
元数据可以匡助用户理解数据的含义、来源、格式和使用方法,从而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数据。
元数据可以分为结构元数据、业务元数据和技术元数据等不同类型。
三、元数据的分类1. 结构元数据:描述数据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包括数据表、字段、关系等信息。
2. 业务元数据:描述数据的业务含义和使用规则,包括数据词汇、业务规则和数据质量要求等信息。
3. 技术元数据:描述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方式,包括数据格式、编码方式和数据接口等信息。
四、元数据的组成元数据由多个属性组成,每一个属性都包含一定的信息。
常见的元数据属性包括:1. 名称:描述数据的名称或者标识符。
2. 描述:对数据的详细描述,包括数据的含义、用途等信息。
3. 类型:描述数据的类型,如文本、数字、日期等。
4. 长度:描述数据的长度或者容量。
5. 约束:描述数据的约束条件,如惟一性、非空等。
6. 格式:描述数据的格式,如日期格式、数字格式等。
7. 来源:描述数据的来源,包括数据源、数据提供者等信息。
8. 更新时间:描述数据的更新时间和频率。
9. 所属系统:描述数据所属的系统或者应用程序。
五、元数据的标准化步骤元数据的标准化是为了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理解性,使数据能够被更广泛地共享和利用。
元数据的标准化步骤包括:1. 确定标准:选择适合组织的元数据标准,如Dublin Core、CDISC等。
2. 分析元数据需求:了解组织的数据管理需求,确定需要采集和管理的元数据。
3. 设计元数据模型:根据元数据需求,设计元数据的模型和结构,包括属性和关系等。
元数据的标准
![元数据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b1cda3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b.png)
元数据的标准一、概述元数据是指描述数据的数据,它包含了对数据的定义、结构、属性、关系以及数据的使用和管理等信息。
元数据的标准化是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可互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介绍元数据的标准格式及其重要性,并提供一个示例以便更好地理解。
二、元数据的标准格式1. 元数据的基本信息:- 标题:元数据的标题,用于描述数据的名称或主题。
- 创建者:创建元数据的人或组织。
- 创建日期:创建元数据的日期。
- 版本:元数据的版本号,用于追踪元数据的变更。
- 描述:对元数据的简要描述,包括数据的内容、用途和特点等。
2. 元数据的结构信息:- 数据集:数据的集合或组织方式。
- 数据项:数据集中的单个元素或属性。
- 数据类型:数据项的类型,如文本、数字、日期等。
- 数据长度:数据项的长度或容量。
- 数据格式:数据项的格式,如字符串、整数、浮点数等。
- 数据精度:数据项的精确度或有效位数。
3. 元数据的属性信息:- 数据来源:数据的获取途径或来源。
- 数据所有者:数据的所有者或责任人。
- 数据访问权限:数据的访问权限设置,如公开、私有等。
- 数据更新频率:数据的更新频率,如每天、每周等。
- 数据质量: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等方面的评估。
- 数据关系:数据与其他数据之间的关系,如关联、依赖等。
4. 元数据的使用和管理信息:- 数据访问方式:数据的访问方式,如API、数据库查询等。
- 数据存储位置:数据的存储位置或存储介质。
- 数据备份策略: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策略。
- 数据安全性:数据的安全性措施,如加密、访问控制等。
- 数据维护计划:数据的维护和更新计划。
三、元数据标准的重要性1. 提高数据的可理解性和可发现性:标准化的元数据可以提供对数据的详细描述,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含义和用途,并能够更快地找到所需的数据。
2. 促进数据的共享和集成:标准化的元数据可以使不同系统、组织或部门之间的数据能够互相理解和集成,提高数据的互操作性和共享性。
元数据的标准
![元数据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bdf7c9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7.png)
元数据的标准一、引言元数据是指描述数据的数据,它提供了对数据的定义、结构、属性和关系的描述。
在信息系统中,元数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用户理解和使用数据,同时也是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基础。
为了确保元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制定元数据的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二、目的本文旨在制定元数据的标准,以确保元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用性,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需要使用和管理元数据的信息系统和数据管理项目。
四、术语定义1. 元数据:描述数据的数据,包括数据的定义、结构、属性和关系等信息。
2. 数据元:元数据中的最小单位,用于描述数据的某个特定方面。
3. 元数据标准:规定元数据的结构、格式、命名规则和约束条件等规范。
五、元数据标准的要求1. 元数据结构1.1 元数据应包含以下基本信息:- 数据元的标识符:用于唯一标识数据元。
- 数据元的名称:清晰、简洁、具有描述性。
- 数据元的定义:对数据元的含义和作用进行准确描述。
- 数据元的数据类型:描述数据元的数据类型,如文本、数字、日期等。
- 数据元的长度和精度:描述数据元的取值范围和有效位数。
- 数据元的取值范围:描述数据元的合法取值范围。
- 数据元的关系:描述数据元与其他数据元之间的关系。
1.2 元数据应按照层次结构进行组织,以便于查找和管理。
1.3 元数据应具有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需求变化。
2. 元数据格式2.1 元数据应采用统一的格式进行存储和交换,常见的格式包括XML、JSON 等。
2.2 元数据格式应具有可读性和可解析性,方便用户理解和使用。
3. 元数据命名规则3.1 元数据的命名应具有描述性和唯一性,避免使用模糊和重复的命名。
3.2 元数据的命名应符合命名规范,包括大小写、特殊字符和长度等要求。
4. 元数据管理4.1 元数据应进行版本管理,确保元数据的变更可追溯和可控。
4.2 元数据应进行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和修改元数据。
《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功能要求
![《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功能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a9dc4fbf524ccbff12184e6.png)
03 功能描述
志 愿 者 信息管理基本要求
11项: 志愿者信息管理,应具备注册管理、认证管理、志愿者个人信 息管理、参加志愿服务项目、参加志愿团体管理、参加培训记 录、志愿服务时间记录、星级评定、表彰奖励记录、评价投诉 管理、证书管理等子功能.
03 功能描述
志愿者信息管理,应具备注册管理、认证管理、志愿者个人信息管理、参加志愿服务项目、参加志愿 团体管理、参加培训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记录、星级评定、表彰奖励记录、评价投诉管理、证书管理 等子功能
03 功能描述
审核信息管理,应具备审核授权管理、审核周期管理、审核信息管理、审核日志 等子功能。
审核类型及权限设置 设置审核周期 修改、取消、提交、通过等审核处理 对审核操作进行记录,可查询
57
03 功能描述
结合线下真实的志愿活动业务流程,基于基本规范的功能要求,补充说明项目管理的完整 流程
项目内容编辑 提交
? 谁用志愿服务信息系统?
——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满足志愿者、志愿团体、 志愿服务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等用户的多样化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求。
目标用户
01/ 目标用户
01 目标用户
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目标用户为志愿团体和志愿者。
志愿团体
团体和团体、团体和志愿者之间,可存在从 属关系:
志愿团体
志
志
愿
愿
者
者
志愿团体
志
志
愿
愿
《基本规范》关于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和功能要求的规定,系统总结了志愿服 务活动开展要求,整合优化了志愿服务业务管理各项要素和流程,对志愿服务过程中 涉及的志愿者、志愿团体、志愿服务项目、培训、表彰奖励、志愿服务时间、评价投 诉、志愿服务证书等要素做出了明确规范。可以说,《基本规范》就是开展志愿服务 活动,管理志愿服务工作的业务指南。
志愿服务组织基本规范
![志愿服务组织基本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5de7f8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6.png)
401432021志愿服务组织基本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志愿服务组织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志愿者管理、服务管理、评估与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志愿服务组织的运行和管理,开展志愿服务的其他组织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2100统一社会信用代码MZ/T148—2020志愿服务基本术语3术语和定义MZ/T148—202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MZ/T148—2020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
[MZ/T148—2020,定义2.1]3.2志愿者volunteer以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体力等从事志愿服务的自然人。
[MZ/T148—2020,定义3.1]3.3志愿服务组织volunteer organization依法成立,以开展志愿服务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
注:志愿服务组织可以采取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基金会等组织形式。
[MZ/T148—2020,定义4.1]3.4志愿服务项目volunteer project在一定的周期内,面向特定服务对象或领域开展的,具有明确的服务目标、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保障的志愿服务活动。
[MZ/T148—2020,定义2.6]4基本要求4.1组织成立组织成立应满足下列要求:a)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定设立;b)有明确的业务或工作范围;c)具有与其业务或工作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志愿者;d)具有与其业务或工作范围相适应的办公条件。
4.2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满足下列要求:a)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具有志愿服务精神;b)熟悉有关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和政策;c)具备良好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掌握有关专业知识及技能;d)尊重服务对象和志愿者。
元数据的标准
![元数据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2de00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a.png)
元数据的标准元数据的标准格式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它提供了关于数据的信息,包括数据的定义、结构、含义和属性等。
在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领域,元数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元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用性,制定和遵守一套标准格式是必不可少的。
一、元数据的基本结构元数据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标识信息:用于惟一标识元数据的信息,如元数据的名称、编号或者标识符。
2. 描述信息:用于描述元数据的信息,包括元数据的定义、用途、范围、内容等。
3. 属性信息:用于描述元数据的属性信息,包括元数据的数据类型、长度、精度、取值范围等。
4. 关系信息:用于描述元数据与其他元数据之间的关系,如元数据的依赖关系、引用关系、层次关系等。
5. 版本信息:用于描述元数据的版本信息,包括元数据的版本号、修订记录、发布日期等。
6. 维护信息:用于描述元数据的维护信息,包括元数据的维护责任人、维护周期、维护方式等。
二、元数据的标准格式要求为了确保元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制定一套标准格式是必要的。
以下是元数据的标准格式要求:1. 标识信息:- 元数据名称:使用清晰、简洁的名称来标识元数据。
- 元数据编号:为每一个元数据分配惟一的编号或者标识符。
2. 描述信息:- 元数据定义:明确描述元数据的定义和用途。
- 元数据范围:描述元数据适合的范围和应用场景。
- 元数据内容:详细描述元数据包含的信息和数据结构。
3. 属性信息:- 数据类型:指定元数据的数据类型,如文本、数字、日期等。
- 数据长度:定义元数据的长度限制,如字符数、位数等。
- 数据精度:指定元数据的精度要求,如小数位数、有效数字等。
- 取值范围:定义元数据允许的取值范围或者值域。
4. 关系信息:- 依赖关系:描述元数据与其他元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
- 引用关系:指定元数据与其他元数据之间的引用关系。
- 层次关系:描述元数据与其他元数据之间的层次关系。
5. 版本信息:- 版本号:为每一个元数据指定一个版本号,用于标识元数据的不同版本。
元数据的标准
![元数据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e3cb1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0.png)
元数据的标准一、引言元数据是指描述数据的数据,它提供了关于数据的信息,包括数据的属性、结构、格式、语义等。
元数据的标准化是数据管理和数据交换的重要基础,能够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可重用性。
本文将介绍元数据的标准格式,包括元数据的定义、分类、组成部份、标准化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元数据标准。
二、元数据的定义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它提供了关于数据的信息,包括数据的属性、结构、格式、语义等。
元数据可以匡助用户理解数据的含义、来源、质量等重要信息,从而更好地管理和使用数据。
三、元数据的分类根据元数据的用途和内容,可以将元数据分为以下几类:1. 描述性元数据:描述数据的基本信息,如数据的名称、作者、创建时间等。
2. 结构性元数据:描述数据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如数据表的字段、数据关系等。
3. 技术性元数据:描述数据的技术特性和格式,如数据的编码方式、文件格式等。
4. 业务性元数据:描述数据的业务含义和用途,如数据的业务规则、业务流程等。
四、元数据的组成部份元数据通常由以下几个组成部份构成:1. 元数据项:描述数据的具体属性和特征,如数据的名称、类型、长度等。
2. 元数据值:描述元数据项的取值范围和格式,如数据的取值范围、单位等。
3. 元数据关系:描述元数据项之间的关系和依赖,如数据表之间的关联关系、数据字段之间的依赖关系等。
4. 元数据文档:描述元数据的详细说明和使用方法,如元数据的定义、使用规范等。
五、元数据标准化的重要性元数据标准化对于数据管理和数据交换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数据的一致性:通过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可以确保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具有一致的属性和结构,减少数据冗余和不一致性。
2. 提高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元数据标准化,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减少数据错误和失真。
3. 提高数据的可重用性:通过元数据标准化,可以使数据更易于被其他系统和应用程序使用,提高数据的共享和重用性。
元数据的标准
![元数据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ddeaa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8.png)
元数据的标准一、概述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它提供了关于数据内容、结构、质量、来源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描述。
在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中,元数据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元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共享,制定一套标准格式的文本是必要的。
二、标准格式的文本结构标准格式的文本应包括以下几个部份:1. 标题:标明文本的主题,简明扼要地描述元数据的内容。
2. 引言:对元数据的定义和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说明元数据的用途和作用。
3. 元数据标准定义:详细描述元数据的标准定义,包括元数据的内容、结构和属性等。
4. 元数据分类: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和用途,将元数据进行分类,明确每一个分类的定义和特点。
5. 元数据字段:列出常用的元数据字段,包括数据名称、数据类型、数据长度、数据格式等,对每一个字段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6. 元数据标准化流程:描述元数据的标准化流程,包括元数据采集、元数据存储和元数据维护等环节,确保元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7. 元数据管理工具:介绍常用的元数据管理工具,包括元数据仓库、元数据注册表等,说明其功能和使用方法。
8. 元数据共享和交换:讨论元数据的共享和交换问题,包括元数据的格式转换、元数据的传输和元数据的安全性等。
9. 元数据质量控制:介绍元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数据验证、数据清洗和数据修复等,确保元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0. 元数据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元数据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元数据的自动化管理、元数据的智能化分析等,为元数据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三、示例标准格式的文本标题:引言: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它提供了关于数据内容、结构、质量、来源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描述。
在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中,元数据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元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共享,制定一套标准格式的文本是必要的。
元数据标准定义:元数据是指描述数据的属性和特征的数据,它包括数据的名称、类型、长度、格式、来源、更新时间等信息。
元数据的标准定义有助于统一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规范,提高数据的可理解性和可用性。
信息分类编码及元数据标准符合性测试要求--国家标准-编制说明2021
![信息分类编码及元数据标准符合性测试要求--国家标准-编制说明2021](https://img.taocdn.com/s3/m/50789860cc22bcd127ff0c84.png)
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53)提出,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列入2020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编号为:20204114-T-469。
项目名称为《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
2021年3月30日,起草组召开了国家标准专家研讨会,根据会议专家意见,标准名称修改为《信息分类编码及元数据标准符合性测试要求》。
2.标准制定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信息化时代,数据已经被公认为是组织的一项重要资产,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机关还是教育机构,都需要高质量的数据用于指导其业务运行和决策。
而数据标准化是各组织开展数据资源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是信息化标准化的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已经在各个领域制定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和元数据标准,为我国各领域开展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但是,由于缺少统一的标准符合性测试方法和基准库建设方法,各类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和元数据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数据库中的各类分类代码表和数据字典与标准内容不一致、失效代码依然被使用、随意增加或删除代码内容等问题,从而影响了不同信息化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因此,开展信息分类编码及元数据标准符合性测试方法的研究,制定信息分类编码及元数据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将为信息分类编码及元数据标准符合性测试的开展提供参照依据,以提升信息分类编码及元数据标准符合性测试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3.主要工作过程1)立项阶段2018年11月,由浙江工商大学提出本标准制定及立项需求,浙江工商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担本标准主要起草任务,并成立标准起草组开始标准起草工作,开展标准调研、资料收集、标准草案稿编写。
同时,由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向国家标准委提出立项申请。
2018年12月,标准起草组参与了由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组织的国家标准立项答辩,该项标准获得专家评审通过。
元数据的标准
![元数据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a4a6b005f0e7cd184253677.png)
元数据的标准1、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框架2. 元数据开发应用框架元数据的基本意义Metadata(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元数据为各种形态的数字化信息单元和资源集合提供规范、普遍的描述方法和检索工具;元数据为分布的、由多种数字化资源有机构成的信息体系(如数字图书馆)提供整合的工具与纽带。
离开元数据的数字图书馆将是一盘散沙,将无法提供有效的检索和处理。
3. 元数据应用环境3.1 Metadata的应用目的(1)确认和检索(Discovery andentification),主要致力于如何帮助人们检索和确认所需要的资源,数据元素往往限于作者、标题、主题、位置等简单信息,Dublin Core是其典型代表。
(2)著录描述(Cataloging),用于对数据单元进行详细、全面的著录描述,数据元素囊括内容、载体、位置与获取方式、制作与利用方法、甚至相关数据单元方面等,数据元素数量往往较多,MARC、GILS和FGDC/CSDGM是这类Metadata的典型代表。
(3)资源管理(Resource Administration),支持资源的存储和使用管理,数据元素除比较全面的著录描述信息外,还往往包括权利管理(Rights/Privacy Management)、电子签名(Digital Signature)、资源评鉴(Seal of Approval/Rating)、使用管理(Access Management)、支付审计(Payment and Accounting)等方面的信息。
(4)资源保护与长期保存(Preservation and Archiving),支持对资源进行长期保存,数据元素除对资源进行描述和确认外,往往包括详细的格式信息、制作信息、保护条件、转换方式(Migration Methods)、保存责任等内容。
3.2 Metadata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根据不同领域的数据特点和应用需要,90年代以来,许多Metadata格式在各个不同领域出现例如:网络资源:Dublin Core、IAFA Template、CDF、Web Collections文献资料:MARC(with 856 Field),Dublic Core人文科学:TEI Header社会科学数据集:ICPSR SGML Codebook博物馆与艺术作品:CIMI、CDWA、RLG REACH Element Set、VRA Core政府信息:GILS地理空间信息:FGDC/CSDGM数字图像:MOA2 metadata、CDL metadata、Open Archives Format、VRA Core、NISO/CLIR/RLG Technical Metadata for Images档案库与资源集合:EAD技术报告:RFC 1807连续图像:MPEG-73.3 Metadata格式的应用程度不同领域的Metadata处于不同的标准化阶段:在网络资源描述方面,Dublin Core经过多年国际性努力,已经成为一个广为接受和应用的事实标准;在政府信息方面,由于美国政府大力推动和有关法律、标准的实行,GILS已经成为政府信息描述标准,并在世界若干国家得到相当程度的应用,与此类似的还有地理空间信息处理的FGDC/CSDGM;但在某些领域,由于技术的迅速发展变化,仍然存在多个方案竞争,典型的是数字图像的Metadata,提出的许多标准都处于实验和完善的阶段。
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https://img.taocdn.com/s3/m/dbbebc25ba1aa8114431d990.png)
MZ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行业标准MZ/T 061—2015ICS 03.080.99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Basic specification for volunteer service information system备案号×××××-20151:2015-xx-xx发布2015-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缩略语 (2)5 基础数据元 (2)5.1 数据元格式 (2)5.2 志愿者信息管理数据元 (3)5.3 志愿团体信息管理数据元 (5)5.4 志愿服务项目信息管理数据元 (6)5.5 培训信息管理数据元 (7)5.6 表彰奖励信息管理数据元 (8)5.7 志愿服务时间信息管理数据元 (8)5.8 评价投诉信息管理数据元 (9)5.9 志愿服务证书信息管理数据元 (9)5.10 审核信息管理数据元 (10)6 功能要求 (10)6.1 基本功能 (10)6.2 志愿者信息管理基本要求 (11)6.3 志愿团体信息管理基本要求 (11)6.4 志愿服务项目信息管理基本要求 (12)6.5 培训信息管理基本要求 (12)6.6 表彰奖励信息管理基本要求 (12)6.7 志愿服务时间信息管理基本要求 (13)6.8 评价投诉信息管理基本要求 (13)6.9 志愿服务证书信息管理基本要求 (13)6.10 审核信息管理基本要求 (13)7 信息共享与交换接口 (14)8 安全要求 (15)8.1 应用系统安全 (15)8.2 数据安全 (15)8.3 安全等级 (15)参考文献 (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民政部社会工作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中华志愿者协会、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北京中青华云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西安交通大学。
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国家标准.doc
![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国家标准.doc](https://img.taocdn.com/s3/m/51c50e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3.png)
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国家标准.doc《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53) 提出并归口,经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正式列入2015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154030-T-469 ,项目名称为《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
2本标准制定目的和意义通过制订《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国家标准,逐步引导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中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向规范化和统一化发展。
该标准的制定是开发、完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基础标准和重要参考,是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1编制原则按照 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内容。
本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
同时应充分考虑到现阶段我国志愿者服务信息元数据的实际情况,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2标准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的属性、模型和字典描述。
本标准适用于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和运维。
3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本标准在研制过程中,多次召开了工作组内部研讨会,查阅了《志愿服务条例》、《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中国志愿服务网”等各种资料的信息,从主客体(组织、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业务过程(培训、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汇总。
目前 , 本标准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研制中参考的已发布的与本标准技术内容相关的志愿者服务信息元数据基础性国家标准主要有 :1)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2)GB/T 2659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3)GB/T 2261.4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4部分 : 从业状况 ( 个人身份 ) 代码4)GB/T 4658.3 语种名称代码第3部分:所有语种的 3字母代码5)GB/T 4762 政治面貌代码6)GB/T 6865 语种熟练程度和外语考试等级代码7)GB/T 7408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标准起草组对已有国家标准的技术内容进行了仔细研究和分析, 与本标准的技术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
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系列国家标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doc
![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系列国家标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doc](https://img.taocdn.com/s3/m/8ec687a4e2bd960590c677b1.png)
《志愿服务活动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国家标准《志愿服务活动分类与代码》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2015年列入国家标准委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号为20151614-T-469。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53)归口,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组织起草工作。
2 本标准制定目的和意义《志愿服务活动分类与代码》服务于志愿者统一管理以及志愿服务活动网络信息平台搭建,为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协调统筹安排提供信息化的支撑性标准。
其必要性体现:2.1志愿者信息统一管理在志愿者统一管理系统中,考虑到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具有主观性以及非强制等特点,在进行志愿者信息统一管理时,不仅要对志愿者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行录入,对志愿者的个人希望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种类以及其个人的技能特长等信息也需要着重考虑,以便对志愿者以及志愿者整体情况进行精细化、个性化管理。
而这些信息的填写和完善需要志愿服务活动分类与代码标准作为统一的指导依据。
2.2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及调控在志愿服务活动信息管理系统或平台中,所包含的志愿服务活动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种不同领域,统一的志愿服务活动分类与代码标准是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系统化分类管理的基础,可以帮助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参与者明确不同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及其帮扶对象,实现志愿服务活动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管理的良性、有序。
2.3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项目的有效对接在志愿者推荐/检索信息系统中,为使志愿者能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充分发挥其才能,保障志愿活动的圆满完成,可以对某一特定的志愿服务活动推荐适合参与此项活动的志愿者,同时也可以对某一特定的注册志愿者推荐适合其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
而统一的志愿服务活动分类与代码标准作为连接志愿者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桥梁,是实现这类功能的先决条件。
2.4志愿服务综合价值评价在志愿服务评价系统中,对某一时间段内某区域的志愿服务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将志愿服务的价值数量化、可视化,以实现全方位掌握该区域志愿服务活动的全局状况,有利于有针对性的对薄弱或者冗余环节进行调配以及指导政府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 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53) 提出并归口,经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正式列入2015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 20154030-T-469 ,项目名称为《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
2本标准制定目的和意义
通过制订《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国家标准,逐步引导志愿服务信息化
建设中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向规范化和统一化发展。
该标准的制定是开发、
完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基础标准和重要参考,是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
的重要举措。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1编制原则
按照 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内容。
本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
同时应充分考虑到现阶段我国志愿者服
务信息元数据的实际情况,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2标准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的属性、模型和字典描述。
本标准适
用于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和运维。
3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
本标准在研制过程中,多次召开了工作组内部研讨会,查阅了《志愿服
务条例》、《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中国志愿服务网”等各种资料的信息,从主客体(组织、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业务过程(培训、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汇总。
目前 , 本标准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研制中参考的已发布的与本标准技术内容相关的志愿者服务信息元数据基础性国家标准主要有 :
1)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2)GB/T 2659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3)GB/T 2261.4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4部
分 : 从业状况 ( 个人身份 ) 代码
4)GB/T 4658.3 语种名称代码第3部分:所有语种的 3字母代码5)GB/T 4762 政治面貌代码
6)GB/T 6865 语种熟练程度和外语考试等级代码
7)GB/T 7408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标准起草组对已有国家标准的技术内容进行了仔细研究和分析, 与本标准的技术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
3.1 首先对主客体的信息进行汇总和提炼
通过查阅《志愿服务条例》、《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以及“中国
志愿服务网”等各种资料的信息,对组织、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等相关信
息进行了汇总和提炼。
志愿组织信息从组织的基础信息和评价信息进行描述,
例如基础信息主要包括志愿团体的登记信息,服务信息以及负责人信息。
评价信息主要包括满意度评价和符合度评价,进而对志愿组织的服务有一个全面的描述。
对志愿者信息的描述主要分为志愿者基础信息和志愿者评价信息,志愿者基础信息包括志愿者身份信息、工作状况、所属区域,工作经历等;志愿者评价信息主要分为志愿者的服务态度评价和专业水平评价,最终形成对志愿者的评价体系。
志愿服务项目信息的汇总,是从项目编号、类别、状态以及开始、结束日期,服务地点和人数等方面入手,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对内容进行完善。
3.2 对业务过程的信息进行汇总和提炼
通过查阅《志愿服务条例》、《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以及“中国
志愿服务网”等各种资料的信息,对志愿者培训信息、表彰奖励信息以及联系
信息等相关信息进行总结。
对培训的内容、主题、日期、地点、对象、人数等
信息进行汇总;对表彰奖励的名称、人员、内容、日期等信息进行提炼;联系
方式作为业务开展的关键环节,也单独进行整理,从联系人姓名、联系
方式、通讯方式、邮编等方面进行汇总和提炼。
进而从整体上对业务过程(培训、评价)等方面进行描述。
3.3 确定本标准的元数据信息
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分为主客体信息和业务过程等方面的具体信息,其中:
——主客体信息是志愿服务所共有的基础信息,包括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等信息实体;
——业务过程信息包括志愿者培训、志愿活动评价等信息实体,包括培
训信息、表彰奖励信息、联系信息等信息实体。
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的完整描述由主客体信息和业务过程信息组成。
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在本标准的信息无法满足对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描述的特殊需要时,可以对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信息进行扩展。
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信息模型如下图所示。
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
1..n
志愿组织信息
+志愿团体名称
+登记状态
+志愿团体编号
+成立日期
+团体类型
+登记机关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社会组织类型
+联络团体
+主管单位类型
+主管单位名称
+区域
+简要描述
+服务类别
+人员规模
+志愿者人数
1
负责人信息
+负责人姓名
+身份证件类型
+身份证件号码
+负责人手机
1
志愿团体评价信息+对项目开展培训的满意度+与志愿团体合作的满意度+项目执行与计划的符合度
1..n
志愿者信息
+志愿者姓名
+身份证件类型
+身份证件号码
+注册情况
+志愿者编号
+性别
+出生日期
+国家/ 地区
+民族
+政治面貌
+籍贯
+居住区域
+毕业院校
+专业
+最高学历
+特长
+母语
+外语能力水平
+从业状况
+工作单位名称
+工作单位性质
+职称
+职务
+工作年限
+服务区域
+服务类别
+服务领域或行业
+服务技能
+可提供服务的时间
+累计志愿服务时间
+累计培训时间
+加入志愿团体数量
+参与志愿项目数量
+获得表彰次数
+志愿服务经历
1..n 1..n
志愿服务项目信息培训信息
+ 项目编号+ 培训主题
+ 项目名称+ 培训状态
+ 项目类型+ 培训组织者
+ 项目状态+ 培训开始日期
+ 项目发起单位名称+ 培训结束日期
+ 开始日期+ 培训学时
+ 结束日期+ 培训方式
+ 预算成本来源类型+ 培训所在区域
+ 预算成本各来源类型金额+ 培训详细地点
+ 预算总成本+ 培训对象
+ 服务方式+ 培训内容
+ 服务区域+ 培训讲师
+ 服务详细地点+ 计划培训人数
+ 服务对象描述+ 实际培训人数
+ 计划服务人数
+ 项目简要描述
+ 招募岗位名称
+ 招募岗位人数
+ 招募岗位描述
+ 招募岗位条件
+ 服务者保障
+ 志愿者报名开始日期
+ 志愿者报名结束日期
+ 实际服务人次
+ 项目累计服务时间
1..n
表彰奖励信息
+表彰奖励名称
+表彰奖励获得者
+表彰奖励颁发者
+奖励文书名称
+奖励文书文号
+奖励内容
+获奖日期
1..n
联系信息
+联系人姓名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电子邮箱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即时通讯方式
+即时通讯账号
1
志愿者评价信息
+志愿者星级
+守时程度
+服务态度
+专业水平
+总体评价
针对上述元数据,使用中文名称、英文名称、标记、定义、数据类型、值域、约束 / 条件、最大出现次数、备注9 个属性对其进行描述。
三、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本标准为首次自主制定,不涉及国际国外标准采标情况。
四、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准有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志愿服务条例》(国令第 685 号)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
本标准的实施不涉及对现行标准的废止情况。
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未出现重大分歧意见。
六、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
七、贯
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本标准为首次针对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描述规范制定的国家标准,为推
荐性标准,建议在全国志愿服务团体中逐步应用实施。
并将实施过程中出现
的问题和好的改进建议反馈起草组以便进一步对本标准的修订完善。
在技术上,在标准实施过程中,按照本标准中给出的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
的描述信息和要求逐步对现行的志愿者服务不规范的描述信息进行规范,通过
本标准的实施,尽可能的实现志愿者服务信息元数据的规范化和一致性。
八、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不涉及对现行标准的废止。
《志愿服务信息元数据》国家标准起草组
2018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