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指导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交通工程

******

班级:08-2班

学号:***********

设计时间:2010\1\3-2010\1\9 指导教师:于德新常丽君

成绩综合评定表

一、设计目的与任务

《交通管理与控制》是交通工程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学生所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本课程设计是这门课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巩固课堂上所学过《交通管理与控制》有关知识,锻炼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简单的工程设计能力。

本课程设计对象为某城市道路交叉口,要求学生按指导教师要求集体进行数据调查,独立完成设计的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本课程设计结束时交一份较详细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步骤和内容

(一)《交通管理与控制》知识回顾

1、交通管理:交通行政管理、交通秩序管理、交通运行管理、交通优先管理、交通需求管理、交通系统管理、特殊事件交通管理。

2、交通控制:单点控制、干线控制、区域控制、快速道路交通控制、智能监控。

(二)本次课程设计着眼点——交叉口改善设计

1、交叉口重要性

●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交通网的重要枢纽点

2、改善必要性

●交叉口是交通事故的多发点

●交叉口影响整个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

●改善交叉口见效快易实施

(三)交叉口改善设计的要素

1、基本要素:车道构成、道宽设计、视距、渠化、配时。

2、扩展要素:线形、标志标线、分隔带、人行横道、二次过街、景观。

(四)交叉口改善设计的基本流程

1、资料搜集整理

(1)道路信息调查

获取本课程设计所需的道路交叉口主要信息,包括:交叉口几何形状调查,要求画出交叉口示意图,并标明与设计有关的主要几何参数。

●车道数、车道宽、车道位置调查

●左、右转弯半径调查

●停车线位置调查

(2)交通信息调查

●高峰期车辆到达率调查(按方向和车道计算)

●左、右转弯车比例调查

●车辆(包括自行车)组成调查

●当前运行信号配时情况调查

2、现状交通评价

(1)以较为规范的形式描述或量化当前的交通状况;

(2)是否进行改善设计以及如何进行改善设计的依据;

(3)定性分析:

●交通秩序:各向交通流的冲突、交织情况是否严重、非机动车过街的混乱程度;

●交通环境:交叉口内影响交通流的障碍物、交通景观;

●交通便捷性:无障碍设计、停车线的最佳位置。

(4)定量分析:通行能力、延误、排队长度、停车次数、冲突点、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等。

3、交通问题分析与对策

(1)由调查资料分析、总结交叉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概略的设计方案,内容有:车道数的确定、车道功能划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处理以及控制方案的选取(按照相交道路的类别和流量大小确定信号相位)等。

(2)在概略设计阶段,应基于概略设计方案,对交叉口作通行能力及饱和度等的检验,判断其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求,则要修正概略设计方案。

5、详细设计:

(1)交叉口的设计就是要确定交叉口各种交通流的合理通行空间、通行权及其通行规则,使交通流运行安全、有序,交叉口的时间和空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2)交叉口详细设计应按照机—非—行人—附属设施设计进行。呈环形分布,从内向外依次布置,保障各种交通流的合理通行空间。

(3)机动车道渠化设计要点:详细设计阶段,机动车道的渠化设计主要是车道宽度的确定以及占款段、展宽渐变段的处理。根据路口的断面尺寸,同时兼顾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必要宽度,确定合理的进出口道宽度。

(4)非机动车交通的常用处理方法:左转二次过街机动车设置双停车线(高峰及非高峰停车线)非机动车停车线前移。

6、方案评价:包括饱和度、延误、排队长度、运行效果等。

综上,交叉口改善设计的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

三、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

1、根据给定的交叉口数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基本信息;

2、做初步的方案设计;

3、按照要求撰写改善设计报告;

4、最后上交改善设计报告

四、参考文献

1.吴兵,李晔.交通管理与控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杨晓光.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王建军,严宝杰.交通调查与分析.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同济大学.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上海,2001

5.周商吾.交通工程.北京: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7.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指南

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附录一:理论基础

(一)确定信号基本控制参数及信号配时方法

1、最佳周期时长: Y

L C -+=

15

5.10

∑-+=)(A I l L

其中:L —每个周期的总损失时间;

I —绿灯间隔时间(s )

; Y —组成周期的全部信号相位的各个最大y (i i i S q y =)值之和。

2、 信号配时:

每周期的有效绿灯时间为:

L G G e -=0

把e G 在所有信号相位之间,按各相位的最大流量比值进行分配,得各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如:

Y

y y G g e

e ]

,max[111 '

= 则各相位的实际显示绿灯时间:

l A g g e +-=

(二)饱和流率与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观测方法

进口道饱和流率是指在一次连续的绿灯时间内,交叉口进口道上车队能够连续通过停车线的折算为小轿车的最多车辆数。当交叉口信号变为绿色显示时,停在停车线后面的车辆便鱼贯地通过交叉口,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很快便增加到一个很大的值,即饱和流率。

在进行信号配时以前,对交叉口饱和流率进行观测,若无法观测,可按公式推导,一般取:h pcu S /18000=。饱和流率的具体观测方法如下:

1、 人员:3人,其中2人观测交叉口某一进口道的饱和流率,1人观测相应周期的绿

信比;

2、 仪器:秒表两块,如信号灯有倒计时排,可以只用一块秒表;

3、 过程:当绿灯起亮后,将前三辆放过停车线,从第四辆车开始,直到红灯期间的

最后一辆车为止,需要记录的数据是,通过停车线的车辆数和这些车辆通过的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