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试题(1)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1)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湖北自考网8月8日整理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事业呈现全面繁荣的景象,其表现是()A•成功发射了试验通讯卫星,并进行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传送试验B.创建了我国第一家国家级专业电视台C.电视台开始播岀彩色节目D.有线电视兴起并迅猛发展2.相对于其他传播媒介,电视的突出优势在于()A.传播范围广B.声画合一C.图像清晰D.声音逼真3.在新闻报道中,新闻音响可以分为三类,即主体音响、背景首响和()A・人工摹拟音响B.配乐音响C・环境音响D.噪音音响4.非现场录音采访能否成功,从根本上说,取决于()A.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B.采访对象的配合程度C.提问的方式D.以上全部5.电视摄像采访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记者B.摄像师C.录音师D.照明师&将新闻时效发挥到极致的摄像采访方式是()A.无剪辑采访B.访问摄像采访C.新闻现场摄像采访D.现场直播摄像采访7.现场消息区别于其他录音消息的重要标志是()A.多样化B.具体化C.现场感D.亲切感8.有的学者把1958-1979年称为电视新闻的()A.成熟期B.筹备阶段C.初创阶段D.发展阶段9・北京电视台改为中央电视台是在()A. 1975 年B. 1978 年C. 2985 年D. 1988 年10.图像新闻最擅长的题材是动态性新闻或()A.综合新闻B.非事件性新闻C.简讯D.事件性新闻11.电视新闻也属于线性传播,有的著作则称之为()A.历史性传播B.即时性传播C.历时性传播D.延时性传播12.广播特写和广播速写是两种富于吸引力的()A.纪录形式B.专稿形式C.消息形式D.专题形式13.口播通讯是录音通讯的()A.表现形式B.对立形式C.物化形式D.对应形式14.1945年,向国民党统治区的听众,系统地讲解和分析解放区形势的电台是()A.延安新华广播电台B.光华广播电台C.中央广播电台D.益友广播电台15.如果说主题是通讯的灵魂,材料是通讯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通讯的()A.骨架B.物化C.支点D.概括16.对广播通讯有着特殊价值的是()A.结局B.结构C.开头D.情节17.电视新闻专题注重报道的()A.深度B.策略C.角度D.时机18.广播中最高规格的评论形式为()A.本台评论员文章B.本台评论C.本台短评D.编者按语19.电视节目中的同期声,除了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外还有一种是()A.自然环境的同期声B.访谈的同期声C.动物世界的同期声D.社会背景的同期声20.各类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共同点是()A.具有娱乐价值B.具有审美价值C.具有最新信息D.具有教育意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浙江省1月自考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自考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试题课程代码:00656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电视广播是通过一定光电、声电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由________组成的节目,供人们收视的传播媒介活动。
2.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广播电台——________开始播音,呼号XNCR。
3.________和人物谈话录音,是录音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一般来说,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系统采编制作并利用无线电波播出电视节目的机构称为________;用导线传送电视节目的机构称为________。
5.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人们播送声音节目或图像和声音兼具的节目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活动称为________。
6.长时间独自的语言活动中所使用的语法和逻辑都较为严密的语言称为________。
7.________是电台在固定节目以外,为配合重要节目、重要会议,以及适应某种特殊的需要而设置的临时性新闻节目。
8.________又称录音新闻,是一种运用现场实况音响、人物谈话录音和解说词报道新闻事实的消息类型。
9.________是用电影摄影手段,用活动图像和解说报道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被称为“电视之父”的科学家是( )A.保罗·尼普库B.约翰·贝尔德C.麦克斯韦D.布劳恩2.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在( )诞生了。
A.北京B.上海C.广州D.哈尔滨3.组织广播讲话最核心的部分是( )A.精心确定题目,选择适当的讲话人B.认真帮助讲话人做好播前准备C.精心录音制作D.做好广告宣传4.新闻广播节目对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表现在( )A.坚持口语化、通俗化的方向B.按写话的方式组织语言,力求具有一定的交流感C.利用有声语言的特点创造听觉形象和声音美感D.与实况音响紧密配合,生动地再现事物5.编写新闻提要的最基本的要求是( )A.突出主要内容,使提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B.表述要准确,要与新闻内容完全吻合C.态度要鲜明,要有明确的倾向D.语言要简洁明快,通俗易懂6.新闻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修养包括:理论修养、政策水平;新闻采写编能力之外,还必须拥有的修养是( )A.熟练掌握两门外语B.文化修养和社交能力C.计算机水平D.广告业务能力7.新闻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含义体现在主持人是节目的设计者、节目方针的体现者、节目内容的组织者以及最核心的( )A.节目销售的推销者B.节目经营的组织者C.节目推广的策划者D.节目播出的主持者8.广播节目主持人播讲稿的个性化风格主要是突出( )A.俗语和歇后语B.现代流行词语的使用C.写出主持人独到见解和真情实感D.个人的声音魅力9.广播评论写作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融理、事、情于一体B.坚持说理的基本原则C.善于夹叙夹议D.不评论一般的社会现象10.录音访问的类型除了有因人访问、因事访问之外,还有( )A.因政治访问B.因问题访问C.因经济访问D.因背景访问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历年真题汇编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历年真题汇编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课程代码:00656)》历年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目录2003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2004年下半年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05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2005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06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2006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07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2007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08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08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09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09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2010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0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1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2011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2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2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3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3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4年4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4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5年4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5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6年4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6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2017年4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7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8年4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8年10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19年4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2020年8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本资料收录了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课程代码:00656)”的考试真题,并提供部分参考答案。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 年 1 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新闻采写的记者是A. 机动记者B.特派记者C.地方记者D.特约记者2.下列属于新闻线索特点的是A. 信息完整B.比较复杂C.有稳定性D.有待证实3.记者采访的第一步是A. 设计提问的问题B.接近采访对象C.联系采访人D.拟好采访提纲4.访问中最重要的是(A.少讲多听B.见机行事C.善于提问D.启发诱导5.目击式新闻多来自于记者的A. 事前观察B.同步观察C.事后观察D.现场观察6.下列与新闻专业术语“采访”含义相近的是A. 采风B.考绩C.游记D.探访7.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从事新闻工作的报业人员是(A.梁发B.黄远生C.邵飘萍D.王韬8.收集和储存记者自己采访地区或报道分工范围内的信息属于A.情况积累B.信息源积累1A. 新鲜性C. 重要性C. 新闻例子越多越好D. 新闻材料越少越好C.思想积累D.知识性资料积累9.两位记者在两年中沿着中国大陆周边采访一圈,这种采访方式属于A. 易地采访B.巡回采访C.交叉采访D.实地采访10. 采访艺术中“上下结合”包含的意思是(A.个别和一般B.局部和整体C.领导和群众D.个体和整体11.有关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被掴一掌的报道,其新闻选择的标准是12.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记者向外国友人提的您对北京印象如何”问题,其提问方式属于A.闭合式提问B.激发式提问C.开放式提问D.诱导式提问13.采访的结合艺术有多种,“解剖麻雀”的方法属于(A.上下结合B.点面结合C.纵横结合D.正反结合14. 一般来说,新闻主题来源于(A.实际工作B.具体生活C.主观感受D.客观事实15.新闻选材要“以一当十”的意思是(A.新闻材料要少而精,以少胜多B.新闻材料越多越好16. “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是下面哪一种新闻写作的开头方法?(A. 开篇点题法B.形象导入法C.先声夺人法D.清音有余法17.采用鸟瞰式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报道形势、事件,以表达记者所见所闻和感受为主的通讯称为(A.速写C.巡礼B.访问记D.侧记B.接近性D.显著性218. 报纸刊登的采访手记、采访杂感、采访笔记、采访日记、采访随感和采访见闻等,属于( )A. 采访札记B. 采访杂记C. 记者随想D.记者调查19. 著名记者黄远生在《申报》等报纸上发表的“北京通信”结束了( )A. 消息写作仿照古文的历史B.通讯写作仿照古文的历史C. 新闻写作仿照《左传》的历史D.通讯写作仿照《史记》的历史20. 关于新闻写作“笔内”功夫与“笔外”功夫理解正确的是( ) A.新闻写作的“笔内”功夫也体现在“笔外”功夫上B. 新闻写作既需要“笔内”功夫也需要“笔外”功夫C. 新闻写作“笔外”功夫比“笔内”功夫更重要D. 新闻写作“笔内”功夫比“笔外”功夫更重要21. 培养新闻写作的“文体意识”是要( )A. 对某类新闻体裁要有特殊的感觉B. 对消息的结构比较了解C. 了解各类新闻体裁的特点,采用恰当的写作形式D. 对新闻写作要有特殊的意识22. 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提出“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强调文风问题的作者是( )A. 周恩来B.梁启超C.毛泽东D.刘少奇23. 主要探索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包括经验教训、成败得失以及某项具体措施的可行性的新闻体裁是( )A. 调查报告B.情况反映C.调查汇报D.工作研究24.某社电文发往外地采用哪一种电头?( )A.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头B.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讯C.某社某地某月某日讯D.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25.短讯、快讯、简明新闻是一种消息体裁,它们都可称为( )A.硬新闻B.简讯34C.软新闻D.纯新闻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
2008年1月全国自考试卷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_1

2008年1月全国自考试卷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2008年1月全国自考试卷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
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香港地区目前的广播电视体制为()A.公私并存制B.完全私有制C.政府管辖下的私有制D.公共事业制2.在我国,广播、电视的属性()A.是舆论工具,不是信息产业B.是信息产业,不是舆论工具C.既是舆论工具,也是信息产业D.既不是舆论工具,也不是信息产业3.录音采访的基本类型有现场录音采访和()A.面对面采访B.非面对面采访C.非现场录音采访D.不使用器材采访4.下列关于采录音响要绝对真实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A.只要是所报道的人或物发出的声音就是真实的B.场景已经消失但令其再现后采录的音响也是真实的C.采录音响要绝对真实和对被访问者适当导演是不矛盾的D.采录音响一定要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作同步录音5.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着的被摄对象而拍摄的镜头是()A.跟镜头B.移镜头C.摇镜头D.拉镜头6.广播消息的传播优势,除了广阔的反映领域、广泛的适用范围、众多的听众外,还有()A.强烈的现场感B.便捷的消息形态C.传真性D.充分的背景资料7.纪实性是新闻画面的()A.特征B.功能C.表象D.门面8.新闻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在一定的新闻观念和活动准则指导下,经过自觉选择的()A.报道B.展开C.挖掘D.揭示9.中央电视台被誉为“直播年”的时间是()A.1992年B.1997年C.1999年D.2001年10.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多数属于事件仍在发展变化之中的()A.异步报道B.现场报道C.同步报道D.综合报道11.北京电视台首次播放的由本台记者拍摄的新闻节目是在()A.1958年6月1日B.1958年6月4日C.1959年6月3日D.1960年3月1日12.电视新闻,30秒以内为()A.专题B.简讯C.速写D.消息13.1958年11月2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口播《简明新闻》,每次约()A.3分钟B.5分钟C.8分钟D.10分钟14.广播必须把现场场面转化为()A.有声语言B.同期声C.音响D.同步报道15.专稿讲究对新闻内容的分析,即通常所说的有()A.浅层报道B.深度报道C.追踪报道D.解释性报道16.广播通讯对于主题的要求是:更加集中、单纯和()A.鲜明B.动听C.规范D.悦耳17.如果说主题是通讯的灵魂,材料就是通讯的()A.血肉B.结构C.外衣D.导语18.电视访谈性专题,根据访问内容和对象,可分为人物访问和()A.跟踪报道B.系列报道C.专题新闻D.专题访问19.电视新闻专题虽然也注意题材的广泛性,但更加重视()A.精选题材B.编织细节C.营造情节D.铸造结构20.新闻性专题节目目前较常用的可分为()A.二大类B.三大类C.四大类D.五大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电视新闻考试试题

电视新闻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电视新闻的定义是()A 通过电视传播的新闻报道B 以电视为载体的新闻信息C 利用电视手段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D 以上都是2、以下哪项不是电视新闻的特点()A 形象直观B 时效性强C 互动性强D 传播范围广3、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不包括()A 景别B 色彩C 台词D 构图4、电视新闻的声音元素包括()A 解说B 同期声C 背景音乐D 以上都是5、电视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拍摄角度能够突出被拍摄对象的高大形象()A 仰拍B 平拍C 俯拍D 侧拍6、以下哪类新闻不适合用电视新闻的形式呈现()A 国际政治局势分析B 体育赛事直播C 科学实验过程D 个人内心独白7、电视新闻的导语应该()A 简洁明了B 冗长复杂C 充满悬念D 无关紧要8、电视新闻的结构通常不包括()A 倒金字塔结构B 时间顺序结构C 逻辑顺序结构D 意识流结构9、以下哪种新闻体裁在电视新闻中最为常见()A 消息B 通讯C 评论D 特写10、电视新闻的同期声运用原则不包括()A 真实性B 完整性C 随意性D 必要性11、电视新闻的画面剪辑应该遵循()A 视觉逻辑B 个人喜好C 随机组合D 没有规律12、在电视新闻中,以下哪种景别最能展现人物的表情和细节()A 全景B 中景C 近景D 特写13、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是()A 权威性B 主观性C 随意性D 以上都不是14、以下哪项不是电视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A 了解采访对象B 拟定采访提纲C 准备采访设备D 提前安排采访场地15、电视新闻的字幕作用不包括()A 补充信息B 强调重点C 美化画面D 解释说明16、以下哪种类型的电视新闻节目最注重现场感()A 新闻联播B 焦点访谈C 新闻调查D 现场直播17、电视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情况容易导致新闻失实()A 主观猜测B 多方核实C 引用权威来源D 遵循新闻伦理18、电视新闻主播的语言要求不包括()A 标准普通话B 语速适中C 声音洪亮D 带有方言口音19、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A 新闻内容B 播出时间C 主播形象D 天气情况20、电视新闻的社会责任不包括()A 引导舆论B 传播知识C 娱乐大众D 误导公众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原则。
全国2011年1月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试题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选均无分。
1.1958年11月2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口播《简明新闻》,每次约5分钟,稿件来自( )A.人民日报B.中央电台C.新华社D.光明日报2.北京电视台首次在天安门转播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实况是在( )A.1958年10月1日B.1959年3月2日C.1960年10月1日D.1963年5月1日3.1958年6月1日,北京电视台首次播放了由本台记者拍摄的新闻( )A.《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红旗”杂志创刊》B.首钢正式投产C.《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进”杂志创刊》D.宝钢正式投产4.树立现代新闻观念,就是要求电视记者充分利用电视媒介的( )A.传播优势B.特质C.功能D.手段5.广播新闻运用音响的根本目的是( )A.增强报道的可信性B.增强报道的生动性C.增强报道的感染力D.增强报道的丰富性6.录音采访的目的是( )A.表现内容、制作录音报道B.采集音响素材C.采集新闻事实D.记录谈话内容7.将新闻时效发挥到极致的摄像采访方式是( )A.无剪辑采访B.访问摄像采访C.新闻现场摄像采访D.现场直播摄像采访8.访问摄像采访的对象是( )A.新闻事件B.新闻人物C.体育比赛D.音乐会9.广播消息没有标题,它要唤起听众的注意和收听兴趣,尤其需要精心写好( )A.导语B.人物对话C.结尾D.躯干第 1 页10.背景本身不提供新闻信息,却可以解释或说明( )A.新闻事实B.新闻由头C.新闻线索D.新闻躯干11.电视新闻也属于线性传播,有的著作则称之为( )A.历史性传播B.即时性传播C.历时性传播D.延时性传播12.图像新闻最擅长的题材是动态性新闻或( )A.综合新闻B.非事件性新闻C.会议新闻D.事件性新闻13.广播节目时间有限,不能不分主次地罗列所有事实,必须注重( )A.结构B.剪裁C.策划D.录音14.广播特写主要诉诸( )A.声音符号B.字幕C.文字D.画外音15.广播通讯一般以单线结构为基础,讲究( )A.倒叙B.插叙C.顺序D.秩序16.讲究音调、节奏、韵律是广播通讯需要特别注意的( )A.情感特点B.语言特点C.表述特点D.结构特点17.如果专稿内容不精练,篇幅过长,主要影响节目的( )A.信息量B.可听性C.收视率D.可视性18.电视访谈性专题,根据访问内容和对象,又可分为人物访问和( )A.跟踪报道B.系列报道C.专题新闻D.专题访问19.我国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评论节目,其来源基本上是( )A.基层通讯员来稿B.党政领导的言论C.根据新华社文字稿改编D.根据领导批示改写20.广播中,最高规格的评论形式为( )A.本台评论员文章B.本台评论C.本台短评D.编者按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第 2 页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_浙江省1月自考试卷_1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_浙江省2004年1月自考试卷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湖北自考网4月14日整理课程代码:00656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新闻现场摄像采访的三个具体要求是内容配套成龙、______配套成龙和______配套成龙。
2.一个好的电视记者在业务上必须着力提高自己的笔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______表达能力。
3.电视评论的特点是声画兼备、______、视听结合。
电视评论的常用形式是口播评论和______。
4.广播评论坚持说理的基本原则是围绕立论说理和坚持______。
5.实况广播和录音剪辑都是以______为表现内容的主要符号。
6.广播电视传播方式的构成因素包括______系统、传输系统和______系统。
7.根据画面景别的不同,蒙太奇的组接方式有前进式句子、后退式句子和______句子三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诞生于( )年11月2日,呼号为KAKD。
A.1936B.1926C.1920D.19212.( )有利于勾勒物体的轮廓线条并净化背景。
A.顺光B.逆光C.顶光D.侧光3.新闻编辑的工作对象是( )。
A.新闻事实B.新闻稿件C.新闻主题D.新闻材料4.许多新闻采用背面方向拍摄表现跟踪采访,具有很强的( )。
A.表现效果B.纪实效果C.客观效果D.自然效果5.录音通讯除了运用叙述等语言手段外,还把( )作为表现新闻事实、表达思想情感的不可或缺的符号。
A.抒情B.音响C.议论D.描写6.不带音响的广播消息往往又被称为( )。
A.动态消息B.综合消息C.口播消息D.直播消息7.在新闻领域里,( )是指人们未知的、构成新闻的最小事实的数量。
A.符号量B.信息量C.冗余度D.信息丰度8.下列原则中,不属于新闻节目有序化原则的是( )。
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简答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简答题及答案2017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简答题及答案考生们在备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科目时,知道有哪些知识考点吗?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简答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1. 发挥新闻节目引导舆论、指导实践的社会功能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方向,合理设置、安排新闻节目,恰当处理与其他新闻性节目的关系,争取各档节目新闻节目之间、与其他新闻节目之间向湖北配合的互补效应。
(2)正确处理两个关系:传播信息和宣传、反映实际与体现意图的关系。
(3)恰当调动和配置各种新闻体裁和报道形式,如以消息、专稿、评论配套的方式强化重大题材的报道力度,利用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加强对于重大新闻事件、重大典型的报道,等等。
2. 什么叫“广播编辑手段”?广播编辑手段实是在广播节目的编辑、制作、播出过程中,为了激发听众收听兴趣、增强收听印象、争取更好的播出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编辑方法和技巧的总称。
在新闻编辑领域里,广播编辑手段可分为稿件编辑手段和节目编辑手段两类。
3. 什么叫“主体音响”?所报道的主要事物或人物发出的声音。
又称骨干音响。
在运用音响的各种新闻报道中,都应当有主体音响。
4. 简述电视摄像中调整、转换景别的方法。
(1)改变被摄物与摄像机之间的距离。
(2)机位不变时,改变变焦镜头的焦距。
5. 电视摄像采访中出镜记者的职责是什么?出镜记者的职责是:深刻领会编辑意图,选择恰当的出镜时机和环境;不失时机地进行现场访问;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的新闻主题,恰如其分地进行现场解说,以及设计相应的形体语言。
6. 简述电视口播评论的具体形式。
(1)配合重要新闻播出的口播评论。
这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口播评论形式。
多数不署名,即以本台的名义阐述对于有关事物的看法和见解;一般配合当天某一重要新闻播发,没有固定播出周期;篇幅短小,议论力求集中、切中要害。
2017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测试题

2017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测试题自学每年一般考4次,分别为1月、4月、7月和10月,各地自考报名时间不相同,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复习,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测试题,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广播、电视在内容方面体现的风格特点是()A. 鲜明性和多样性B. 复杂性和尖锐性C. 鲜明性和尖锐性D. 单一性和鲜明性答案:C2. 电视摄像采访与其他媒体采访都要遵循新闻采访的一般规律,但它作为一种独特的采访方式特别要求()A. 采访主体必须亲临现场B. 采访主体要获取必要的素材C. 同期采访不能中途停机D. 采访主体要敏锐捕捉精彩画面答案:A3. 现场直播消息同现场消息的区别主要在于它()A. 非有现场音响不可B. 音响未经剪裁C. 与新闻事件同步播出D. 全部运用现场解说答案:C4. 运用录音采访方式的目的在于()A. 保存音响素材B. 采集效果音响C. 制作录音报道D. 记录谈话内容答案:C5. 把刚刚问世的广播称为“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的是()A. 列宁B. 哈定C. 马克思D. 马可尼答案:A6. 广播消息与其他媒介消息的区别,主要在于它()A. 力求短小精悍B. 拥有时效优势C. 运用声音符号D. 特别重视音响答案:C7. 作为电视新闻的主要形式,图像新闻是指()A. 一切含有图像的新闻B. 图像占主导地位的新闻C. 与广播消息相对的新闻D. 以音像传播信息的新闻答案:D8. 广播新闻专稿,从概念关系讲,它是广播专稿的()A. 对应概念B. 下位概念C. 并列概念D. 上位概念答案:B9. 广播新闻专稿同消息一样要求具备新闻诸要素,但更注重()A. 何时、何地B. 何人、何故C. 何事、如何D. 何故、如何答案:D10. 有些环境音响如汽车喇叭声、小溪流水声等大同小异,因此采录这些音响特别需要()A. 巧妙组合,创意外效果B. 坚持采录真实性C. 善于模拟,力求逼真D. 注意利用音响资料答案:B11. 把摄像机固定在运动物体上,随物体运动进行拍摄的镜头是()A. 推镜头B. 移镜头C. 拉镜头D. 跟镜头答案:B12. 作为新闻体裁,新闻评论有两个基本特征()A. 新闻性和政论性B. 政论性和广播性C. 教科性和新闻性D. 广播性和新闻性答案:A13. 中国在亚洲首次采用超短波调频立体声广播的电台是()A. 中国广播公司B. 正声广播公司C. 澳门广播电台D. 香港电台答案:D14. 现场直播新闻与其他图像新闻的最大区别在于()A. 现场直播新闻的采录、制作几乎与接收同步B. 在现场上直播新闻,采录、制作有所准备C. 现场直播新闻的播出时效性强D. 现场直播新闻的现场感强答案:A15. 作为一类广播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广播新闻专稿的对应概念是()A. 广播通讯B. 广播评论C. 广播消息D. 广播专稿答案:C。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测试题及答案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测试题及答案2017年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测试题及答案考生们在备考自学考试科目时,要熟悉各科目的考试特点及题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测试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1. 声音广播主要包括那几种方式?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调频广播和调幅广播数字广播和模拟广播地面广播和卫星广播2. 简述有线电视的优势。
(1)抗干扰能力强,节目信号稳定。
(2)传输系统容量大,一根导线最多能传送几十套节目。
(3)能有效控制播出时间和范围。
(4)为双向传播提供了可能性。
3. 简述广播、电视的一般性质。
(1)广播、电视是现代化的传播媒介。
(2)广播、电视以电传输的声音、图像表达内容,具有比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更强的综合性。
(3)广播、电视是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媒介。
4. 简述世界电视事业的发展趋势。
(1)电视技术迅猛发展。
除了卫星电视有线电视以外,高清晰度电视、立体电视、文字电视、交互式电视也在迅速发展。
(2)全球电视媒介竞争加剧。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电视的跨国传播提供了手段,从而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电视媒介竞争的态势,改变了世界传播的格局。
5. 简述电视拥有的独特优势。
(1)表现手段的综合性。
电视可以同时调动图像、声音、文字等手段传播信息,以达到全面、真实、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目的。
(2)形象的直观性。
电视以运动的画面和声音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可以不通过任何中介环节把他们直接复映在人们的脑海里。
6. 简述广播、电视语言的基本特点。
(1)便于口说耳听。
广播、电视中的语言要“上口”和“入耳”,即说起来流畅,听起来顺耳;说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
(2)符合语言规范。
广播、电视语言是口头语言,但不是日常的口头语言,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合乎语言规范的语言。
所谓规范语言,就汉语而言,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015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模拟试卷(一)

2015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作为广播传播信息的主要话语形式,广播消息是消息体裁的()A. 直接移植B. 对应形式C. 同一形式D. 派生形式【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题在广播现场消息和现场直播消息中,一般运用()A. “倒金字塔”结构B. 时序结构C. 逻辑结构D. 导引结构【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题按内容性质划分,广播讲话的三种类型是新闻性、政论性和()A. 趣味性B. 多样性C. 知识性D. 广泛性【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4题广播通讯区别于报刊通讯的主要标志是()A. 诉诸说听B. 运用音响C. 语言俚俗D. 浅显易懂【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5题“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这一成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的题词出于()A. 毛泽东B. 周恩来C. 邓小平D. 江泽民【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6题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电视摄像采访是获取各种新闻素材包括声像素材的()A. 主要方式B. 唯一方式C. 必要方式D. 普通方式【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7题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实验广播是在()A. 1958年3月1日B. 1959年3月1日C. 1958年5月1日D. 1959年5月1日【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8题为体现语言简洁明快的要求,广播、电视在新闻报道中特别讲究多用()A. 短句、简单句B. 简称、缩略语C. 单音词、人称代词D. 文言词、成语【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9题调整和转换景别的方法有两种,即改变拍摄距离和改变()A. 摄像机的位置B. 镜头高低C. 镜头焦距D. 拍摄对象位置【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0题强调广播消息不同于其他广播新闻体裁的特点,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体现()A. 广播的传播特点B. 特定报道意图C. 消息的体裁特征D. 特定新闻体裁【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1题电视新闻记者树立现代新闻观念包含求新、求快、求广、求近等具体内涵,其中“求近”的确切含义是()A. 贴近群众,贴近社会现实B. 贴近领导,不折不扣体现领导意图C. 与国际新闻观念接轨D. 以最快的速度接近新闻现场【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2题广播新闻专稿,从概念关系讲,它是广播专稿的()A. 对应概念B. 下位概念C. 并列概念D. 上位概念【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3题从体裁的发育过程看,广播通讯是通讯这一各种新闻媒介共同体裁的()A. 对应形式B. 并列形式C. 派生形式D. 对立形式【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4题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包括发射网、传送网和接收装置,其中发射网的主要设施是()A. 演播室B. 发射台C. 馈线系统D. 发射机【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5题中国在亚洲首次采用超短波调频立体声广播的电台是()A. 中国广播公司B. 正声广播公司C. 澳门广播电台D. 香港电台【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6题服从于“听”的需要,广播消息在导语中除突出最能表现最新事态的新闻要素外,应尽量运用()A. 富于概括力的概念B. 人物的谈话录音C. 独特的数字D. 具体、形象的事实【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7题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A. 宣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B. 宣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人类文明建设C. 宣传政治文化和物质文明建设D. 宣传人类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8题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的景别是()A. 全景B. 中景C. 近景D. 特写【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9题美国的传播学者认为担任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黄金年华”是()A. 20岁左右B. 30岁左右C. 40岁左右D. 60岁左右【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0题被认为是“历史最为悠久、最富个人风格的国际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是() A. 爱德华·默罗B. 卡尔登邦C. 艾迪·勒达兹D. 克朗凯特【正确答案】 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0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有线电视首先出现于()A.美国B.日本C.德国D.英国2.在众多传送方式中,覆盖面积大、节目质量高、系统投资少、见效快的传送方式是(A.微波中继传送B.卫星传送C.电缆传送D.光缆传送3.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其立台的主体节目是()A.娱乐类节目B.广告节目C.新闻节目D.信息服务节目4.录音采访是广播采访的()A.特有形式B.唯一形式C.最好形式D.次要形式5.下列哪一项不是..广播新闻音响? ()A.主体音响B.环境音响C.背景音响D.配乐音响6.电视新闻摄像强调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活动的全过程,即要求()A.使用长镜头拍摄B.记者出镜C.先访问后拍摄D.画面和同期声完整7.被称为定位镜头的景别是()A.全景B.中景C.近景D.特写8.广播消息没有标题,它要唤起听众的注意和收听兴趣,尤其需要精心写好()A.背景B.导语C.结尾D.展开段落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电视新闻的表现优势?()1)A.符号多样性C.现场亲历性B.信息直观性D.图像思辨性10.图像新闻重要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重视()A.画外音C.旁白B.独白D.同期声ll.1960年元旦,北京电视台设立了固定的()A.专栏节目C.新闻节目12.广播讲话又称()A.录音通讯C.讲话录音B.广播采访D.系列访谈B.电视剧D.纪录片13.录音访问表达内容时主要运用()A.谈话录音C.同期声14.广播新闻主要诉诸于()A.声音符号C.文字B.字幕D.画外音B.解说词D.画外音15.广播通讯一般以单线结构为基础,讲究()A.倒叙C.顺序B.插叙D.夹叙夹议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广播通讯(相对于报纸通讯)在表现主题方面的特殊要求()...A.更加集中C.更加单纯B.更加复杂D.更加显豁17.下列哪类新闻报道不属于电视新闻题材开发的重点?()...A.典型报道C.重大新闻事件的历史回顾B.重大新闻事件的纵深报道D.动态新闻报道18.电视新闻专题的倾向性就是旗帜鲜明和()A.结构严明C.是非分明B.开门见山D.一目了然1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出自己撰写的新闻评论,时间为()A.1979年起B.1980年起2C.1990年起D.1995年起20.在新闻节目中,占主导地位的体裁是()A.专稿C.新闻评论B.消息D.通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_全国1月自考试卷_1(2)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_全国2005年1月自考试卷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湖北自考网4月14日整理课程代码:00656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电视摄像采访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__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__。
2.目前世界上有三大类彩色电视制式,分别是____________制式、SECAM制式和NTSC制式。
3.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特殊性体现在编辑对象的________________和编辑主体的______________。
4.新闻性杂志节目的基本属性是指内容的综合性、结构的____________、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功能的____________。
5.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策划者、节目方针的____________、节目内容的____________和节目播出的主持者。
6.电视新闻画面编辑中,镜头两两相接的结合处叫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1873年英国科学家( )在总结前人对电和磁的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磁波的理论。
A.爱迪生B.麦克斯韦C.贝尔D.赫兹2.( )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
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3.( )是最为常见的广播消息结构形式。
A.倒金字塔结构B.时序结构C.引导结构D.逻辑结构4.录音采访作为广播新闻采访的一种独特的方式,指( )。
A.运用录音机(武汉自考)记录事实B.为制作录音报道而采录音响素材C.收集音响素材D.以访谈为主要方法5.( )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状况。
A.侧光B.逆光C.顶光D.顺光6.在画面组接中,声音和画面在各自表意的基础上结合起来,以扩大报道的信息量,发掘深层含义的表现方式是( )。
A.声画互补B.声画合一C.声画对列D.声画对位7.新闻性节目播出的主导方式是( )。
2020年1月全国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香港地区目前的广播电视体制为()A.公私并存制B.完全私有制C.政府管辖下的私有制D.公共事业制2.在我国,广播、电视的属性()A.是舆论工具,不是信息产业B.是信息产业,不是舆论工具C.既是舆论工具,也是信息产业D.既不是舆论工具,也不是信息产业3.录音采访的基本类型有现场录音采访和()A.面对面采访B.非面对面采访C.非现场录音采访D.不使用器材采访4.下列关于采录音响要绝对真实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A.只要是所报道的人或物发出的声音就是真实的B.场景已经消失但令其再现后采录的音响也是真实的C.采录音响要绝对真实和对被访问者适当导演是不矛盾的D.采录音响一定要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作同步录音5.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着的被摄对象而拍摄的镜头是()A.跟镜头B.移镜头C.摇镜头D.拉镜头6.广播消息的传播优势,除了广阔的反映领域、广泛的适用范围、众多的听众外,还有()A.强烈的现场感 B.便捷的消息形态C.传真性D.充分的背景资料7.纪实性是新闻画面的()1A.特征B.功能C.表象D.门面8.新闻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在一定的新闻观念和活动准则指导下,经过自觉选择的()A.报道 B.展开C.挖掘D.揭示9.中央电视台被誉为“直播年”的时间是()A.1992年B.1997年C.1999年D.2018年10.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多数属于事件仍在发展变化之中的()A.异步报道B.现场报道C.同步报道D.综合报道11.北京电视台首次播放的由本台记者拍摄的新闻节目是在()A.1958年6月1日B.1958年6月4日C.1959年6月3日D.1960年3月1日12.电视新闻,30秒以内为()A.专题B.简讯C.速写D.消息13.1958年11月2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口播《简明新闻》,每次约()A.3分钟B.5分钟C.8分钟D.10分钟14.广播必须把现场场面转化为()A.有声语言B.同期声C.音响D.同步报道15.专稿讲究对新闻内容的分析,即通常所说的有()A.浅层报道B.深度报道C.追踪报道D.解释性报道16.广播通讯对于主题的要求是:更加集中、单纯和()A.鲜明B.动听C.规范D.悦耳217.如果说主题是通讯的灵魂,材料就是通讯的()A.血肉B.结构C.外衣D.导语18.电视访谈性专题,根据访问内容和对象,可分为人物访问和()A.跟踪报道B.系列报道C.专题新闻D.专题访问19.电视新闻专题虽然也注意题材的广泛性,但更加重视()A.精选题材B.编织细节C.营造情节D.铸造结构20.新闻性专题节目目前较常用的可分为()A.二大类B.三大类C.四大类D.五大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月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试题全国2012年1月自考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
课程代码:0065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广播,专指()
A.声音广播
B.语言广播
C.传送声画的媒介
D.无线电波传送的节目
2、“电视之父”是指()
A.麦克斯韦
B.贝尔德
C.费森登
D.布劳恩
3、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诞生在()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4、广播与电视共同的符号系统为()
A.文字
B.图像
C.标题
D.声音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事业基本
标志的是()
A.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
B.坚持实现经济效益第一的原则
C.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
D.保持旗帜鲜明的风格
6、音响在新闻报道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作用是()
A.增强报道的现场感
B.增强报道的可信性
C.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D.增强报道的生动性
7、电视摄像采访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完整性,二是()
A.生动性
B.权威性
C.客观性
D.直接性
8、广播消息的主体,既要求内容充实、具体,又要求便于()
A.翻阅
B.听知
C.查看
D.回忆
9、电视新闻最早运用的播出方式就是()
A.口播
B.直播
C.插播
D.录播
10、实况广播与录音剪辑表现内容的主要符号是()
A.音乐
B.实况音响
C.解说词
D.同期声
11、广播通讯语言准确性的具体表现是()
A.动态感
B.新鲜感
C.对象感
D.分寸感
12、严格地说,电视新闻专题是除电视新闻以外的所有电视新闻报道形式的()
A.基础
B.总称
C.前提
D.代称
13、广播评论的选题,其内涵是指()
A.选择评论的标题
B.选择评论的对象和论述范围
C.确定评论的中心内容
D.确定评论的具体文体
14、电视评论的内涵是指()
A.主要发挥图像传播功能的评论
B.以图像为主、声音解说的评论
C.同时运用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表现内容的新闻评论
D.以声音评述为主、配以图像的评论
15、在新闻节目中,不包含信息却是理解信息不可缺少的内容,称之为()
A.补充冗余
B.必要冗余
C.相对冗余
D.绝对冗余
16、决定新闻性专题节目思想深度的关键因素是()
A.结构与逻辑
B.形象描写
C.细节描写
D.题材与主题
17、新闻性杂志节目的主要结构特点是()
A.板块式综合内容编排
B.专题式单一内容编排
C.连续报道内容编排
D.对比式内容编排
18、节目主持人这种播出方式恢复了某种传播模式的感觉,这就是()
A.自我传播
B.人际传播
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19、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特殊性,除了编辑对象的复杂性外,还有一方面是()
A.传播符号的多样性
B.图像素材带的不可改动性
C.编辑主体的群体性
D.图像与同期声的原生态性
20、电视新闻编辑是指按电视传播特点进行前期策划、后期制作、加工、播出一系列工作环节的()
A.联系
B.衔接
C.总称
D.归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目前世界上比较通行的彩色电视制式有()
A.NTSC制
B.PAL制
C.CAL制
D.SECAM制
E、HDTV制
22、广播、电视语言功能应该()
A.口语化、通俗化
B.符合语言规范
C.具体形象
D.简洁明快
E、讲究哲理
23、录音采访对于音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
A.完全真实
B.力求自然
C.捕捉特点
D.尽量清晰
E、没有任何噪音
24、按采访场合划分,摄像采访可以分为()
A.新闻现场摄像采访
B.非事件摄像采访
C.访问摄像采访
D.突发性事件摄像采访
E、随机摄像采访
25、广播消息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表现为()
A.便捷的信息形态
B.狭窄的适用范围
C.深入的综合分析
D.较小的受众
E、广阔的反映领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6、录音采访及其表现优势是什么?
27、简述电视摄像采访和其他媒体采访的异同。
28、写作广播消息主体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9、如何发挥电视新闻多种符号的综合表现效应?
30、组织实况广播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31、制作电视分析性专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2、中国的电视评论经历了哪“三代”变化?
33、如何理解广播新闻的信息质量?
34、节目主持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5、广播新闻编辑工作全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在录音采访中,怎样才能掌握采访的主动权?
37、电视摄像的拍摄有哪些基本技术要求?
五、分析与写作(本大题共4小题,第38、39小题各4分,第40、41小题各6分,共20分)
认真阅读下列素材,并根据广播新闻写作要求,完成第38至41小题写作任务。
“拉孜西瓜”香飘雪域高原
拉孜县是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农业大县,当地农民以种植青稞和油菜为主,从来没有种过西瓜。
前年6月,浦东新区农委副主任瞿元弟援藏来到拉孜县,担任常务副县长,他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在农业战线二十年的工作经验帮助藏族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在认真考虑了当地气候条件之后,他大胆提出了引种原南汇县优质西瓜的设想。
瞿元弟当时这么思考:拉孜县阳光比较充足,雨水少,病害比较少;日夜温差比较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糖度比较高。
因此在当地种西瓜还是可行的。
去年3月,瞿元弟组织农民用泥土筑起了一个大棚,就地取材,把处理过的羊粪施在地里,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播下的第一批8424西瓜种子成苗率很高,两分地的大棚收获了500多公斤西瓜。
初战告捷使瞿元弟备受鼓舞,拉孜县政府也随之出台了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和农用薄膜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扩大种植规模。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拉孜县已建成了一个占地35亩的农业示范园,引导带动邻近两个乡的30多户农民种植西瓜,形成了包含70多个大中棚、80多个小棚的西瓜生产基地。
措布村农民塔杰今年种了六分地的西瓜,销售收入达到10000多块,比种植青稞增加了十几倍。
塔杰和拉孜县的西瓜种植户能有这样的收益,靠的是瞿元弟和他的同事们成功的品牌战略。
拉孜县生产的8424西瓜一经诞生,就被命名为“拉孜西瓜”,贴上商品标识,装入统一的包装箱销售。
今年六月到十月,“拉孜西瓜”的营销完成了一个漂亮的“三级跳”:先是在日喀则地区开出了一家专卖店;不久之后又在拉萨百货商场举办“拉孜西瓜”展销会,并借此成功登陆拉萨各大型超市。
久负盛名的南汇西瓜在海拔四千多米的西藏高原结出了累
累硕果。
昨天,在海南博鳌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果菜产业发展论坛上,西藏拉孜县农民种植的南汇8424西瓜一举夺得科技创新奖。
昨天在第四届中国果菜产业论坛上一炮打响,大大提高了“拉孜西瓜”品牌的知名度,并且开拓了拉孜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38、指出上述稿件的优缺点。
39、改写上述稿件的导语。
40、将上述稿件改写成300字左右的广播消息。
41、为上述稿件配写2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