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小专题(古代、近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小专题
一、人口迁移的原因
1、为了维持生存,被迫迁移:
(1)战乱频繁,破坏生产,百姓无家可归,成为流民
(2)地主阶级封建官僚盘剥百姓,土地兼并,纷纷破产,成为流民(3)自然灾害,成为流民
2、开发建设:
(1)为加强边防,历代政府组织大规模的居民向边境地区迁移。(2)经济重心的南移,人口也相对应地向南流动。
3、流放:对犯罪人的流放。
二、人口迁移概况
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1、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
2、安史之乱后的第二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南方进一步开发,到五代时南方经济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3、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第三次人口迁移。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清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清初通过康雍乾三世的休养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走西口”、“闯关东”、"蹚古道"和“下南洋”,形成近代四股大的移民浪潮,都是以谋生为特点的非官方行为。
1、走西口(山西省迁到内蒙古西部):“走西口”是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
2、闯关东(山东、河北等迁到东北地区):闯关东,是指清朝末年以及民国时期,大批中原,江北的老百姓由于自然灾害,清政府号召移民实边等原因,被迫或主动跨过山海关以及渡过渤海,到东北地区闯荡,垦荒和定居的过程。
3、下南洋(东南沿海居民迁到东南亚一带)
三、迁移的作用
1、促进迁移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2、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合
3、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4、人口分布渐趋合理。
5、带来动荡,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