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七章 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课件 苏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PPT课件(第1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PPT课件(第1课时)

蓝色
1 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2 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想一想
为什么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须有光?
光是一种能量,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 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 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萨克斯的经典实验
该实验证明了绿叶在光 下可以产生淀粉;
提出问题
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吗?
作出假设
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
制订计划
1. 暗处理一昼夜; 2. 移到阳光下照射; 3. 脱色; 4. 碘液检验; 5. 观察颜色变化。
银边天竺 葵
实施计划
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
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
小烧 酒杯精
沸水
黄白色的叶片
是不是可以证明淀粉是绿叶在光下制造的? 不可以。 因为这些操作并不能证明有机物是在光下 制造的,还是在黑暗中制造的。
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
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提出问题:
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实验探究
作出假设:
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 可缺少的条件。
想一想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有什么作用?
细胞的生活是需要物质和能量的。

有机物





无机物
糖类 脂质 蛋白质 核酸
水 无机盐 氧气
有机物是构建植物细胞的原料。
细胞壁主要成分:纤维素 细胞膜主要成分:蛋白质和脂质 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7.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课件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7.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课件

探究实验
你认为哪种方案设计得更合理?
想一想
1.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2.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来自哪里? 3.这些水分从植物体的什么器官
什么部位散失出来的?
叶片的气孔
4.蒸腾作用的过程:
根 茎 叶 气孔
这个实验应设计成什么样会使实验效果更为明显?
蒸腾作用的意义
1提. 示促:进水的吸收和运输。 1.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的水却往高 2处. 流促呢进?了”植动物力体是内什溶么解?在水中无机盐的运输。 32..夏降天低洗了澡叶后片,的人温们度会,感避到免凉因爽强,烈植阳物光通照过射蒸而腾作 用能降低叶片的温度吗?
0.12%
? 蒸
质g 1.植物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水呢?
疑 2.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的水到哪里去了? 3.水是从哪儿?
水蒸气






陆地水 水流向海洋
水蒸气




海洋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 还稳定了水循环。
苏教版 生物 七年级上册
非常感谢收看
苏教版 生物 七年级上册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教学课件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对生物圈氧含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 用。
是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 生活环境的总称。
一个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气,消耗其中约1 千克的氧。当空气中氧的含量下降到7%—8%时,人 就会昏迷、窒息,甚至死亡。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 1公顷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0000—70000平方米, 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 千克的氧气。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 作用是多么重要。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教案

第七章第一节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教学重点举例说出人类和动物的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预习本节课课文内容。

(2)查询书籍、录像等,搜集一些有关人和动物的食物来源方面的资料。

2.教师准备(1)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有关人和动物食物来源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绿色植物果实的图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些果实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

这些有机物不仅为植物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还能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为人和其他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因此各种动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而这些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绿色植物。

二、探究过程(一)人类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讨论:人类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

目的:举例说出人类的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

指导:1.学生7人一组,说出自己平常所吃的食物。

2.参照教科书中表7—1和表7—2中给出的例子,完成表格,并且分析常见食物的来源,(学生相互之间讨论,完成7—1、7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

学生讨论:(1)人类的食物与绿色植物有什么关系?(2)如果地球上没有了绿色植物,人类还能生存吗?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食物都来自绿色植物,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种子可以直接为人类所食用,例如:甘薯的块根,马铃薯的块茎,都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供人食用;萝卜和胡萝卜的根是人们经常食用的蔬菜;白菜、菠菜、芹菜和韭菜等;都是叶菜类蔬菜。

在粮食作物中,小麦、玉米、水稻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产量居世界主要食用作物的前三位,(见课本第100页图7—1,世界主要食用作物及产量)人类还通过食用其他动物的肉、奶及其制品,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例如牛肉、牛奶来自食用绿色植物的牛。

教师:除了人的食物来自绿色植物外,动物的食物来源是怎样的?学生纷纷回答,让学生自学课文内容,针对学生的回答、引导、总结。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课件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课件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 通过观察玻片,说出叶片的结构,形成结构与功能相
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重点、难点)
3
说出蒸腾作用的意义及应用,关注绿色植物与蒸腾 作用的关系,正确认识并保护绿色植物
前置测试
1、植物的基本组织包括什么? 2、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哪些步骤? 3、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任务一 植物的蒸腾作用(目标1)
1、水珠从哪来的?什么形式出来的?
3
通过观察,说出蒸腾作用的意义及应用,关注绿色 植物与蒸腾作用的关系,正确认识并保护绿色植物
达标测试
1. 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 簧秤测得重为5千克,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千 克.其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 (目标一) A.蒸腾作用 B.运输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显微镜下结构图
表皮: 呈扁平状,排列紧密,无色透明,
起保护作用
叶肉:
栅栏组织细胞 细胞疏松;
排列较紧密,海绵组织
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含叶绿体较多, 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含叶绿体较少。
叶脉: 含有导管和筛管,支持和输导
2、图一和图二中不含有叶绿体的是什么细胞?含有叶绿体的是什 么细胞?(用序号表示)
瓶子不同
没有套塑料袋
变量唯一
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
做游戏
新鲜菠菜叶
烧杯
做游戏
观察一下叶片的脉络
将菠菜浸入水中,朝叶柄用力吹气, 观察现象
任务二 叶片结构及功能(目标2)
自主学习
通过观看视频及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结构永久切片,结合课本50-51页,完成导 学案中相关问题,时间5分钟
1、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什么?各有什么特 点和功能?
2、图一和图二中不含有叶绿体的是什么细胞?含有叶绿体 的是什么细胞?

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78张PPT)

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78张PPT)
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它会
使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海平 面上升,气候异常,海洋风暴增多。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 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 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 南北极地冰川将大幅度融化,导 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 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 包括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几 个国际大城市。
实验用具及药品:烧杯、纱布、玻璃棒、试管、酒精 灯、水、蒸馏水、碘液、斐林试剂、淀粉糊等。
)A
练习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描述的是( )A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 用消耗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能够利用无机物中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 水合成糖类
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并将 无机氮的化合物通过反硝化作用返回到大气中
,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
生命。
碳的循环过程
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 光合作用,使CO2中的“C”变成为有机物中的“C”,再通过
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他生物体中,因此从“C”的循环可见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 还有化能合成作
用的微生物也能把CO2合成为有机物。不难看出,碳在生
(画出该生态系的结构模型)
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关系:


茎叶加工物叶Biblioteka 水稻粪粪尿




鱼粉 猪
粪尿
粪尿
提示:将废料变原料,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利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习题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习题课件

七年级 生物 上册 北师版
17.材料一: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它终年 温暖,四季常青。一年分为雨季和旱季两季。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 占全国 1/4 的动物和 1/6 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基础训练
能力训练
第 28 页
七年级 生物 上册 北师版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基础训练
能力训练
第 30 页
以常绿阔叶乔木为主
季分明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基础训练
能力训练
第2页
七年级 生物 上册 北师版
落叶阔叶林 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 多为落叶阔叶树
针叶林
夏季温暖,冬季严寒
以针叶树为主
草原
气候条件较差,降雨量少
草本植物
荒漠
极端干旱,土壤贫瘠
耐旱植物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基础训练
能力训练
第3页
七年级 生物 上册 北师版
5.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是 A.银杉 B.水杉 C.珙桐 D.桫椤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基础训练
( D)
能力训练
第 14 页
七年级 生物 上册 北师版
知识点三 我国的植物资源保护面临挑战 6.许多草场退化、沙化的主要原因是 A.乱砍滥伐 B.过度放牧 C.伐优留劣 D.没有森林
名师化的原因是
( D)
A.气候干燥
B.过度放牧
C.开垦草原
D.前三项都是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基础训练
能力训练
第 22 页
七年级 生物 上册 北师版
14.植物界中的“活化石”又有“中国鸽子树”之称的植物是 ( A ) A.珙桐 B.银杉 C.银杏 D.猕猴桃

苏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章第二节

苏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章第二节
四、教学方法:
以问题教学为中心,教学中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巩固应用、生成创新几个环节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重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师的引导者和启发者,学生通过自学解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探究来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拔。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几组绿色植物的图片,使同学们进入绿色植物的世界,想象绿色植物带来的清新感。
进一步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呼吸作用公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公式,说说二氧化碳和氧气在自然界中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二、讲授新课
(一)、自主学习,讨论总结
教学活动一: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投影出示)
生物圈中氧循环: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构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主动交流,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在探究问题、学习知识的同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增强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i?ct=5033=%BF%D5%C6%F8%C7%E5%D0%C2%B5%C4%CB%C9%C1%D6&in=11625&cl=2&lm=-1&pn=40&rn=1&di=47875411230&ln=1971&fr=&fm=hao123&fmq=1324426956859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40&-1&di47875411230&objURLhttp%3A%2F%%2Fddimg%2Fuploadimg%2F20060313%2F1433090.jpg&fromURLhttp%3A%2F%%2Fyg%2Fsight%2F3103.htm&W546&H354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七章 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课件 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七章 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课件 苏教版
植物吸入体内的水分,只有1%左右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
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99%左右的水分却被蒸腾掉了。
3.水是从哪儿蒸腾掉的?
生物圈的水循环示意图
水蒸气
降 雨 等
蒸 发, 蒸 腾
水蒸气
蒸 发
海洋
降 雨 等
陆地水
水流向海洋
绿色植物不仅参与生物圈水循环,还稳定了水循环。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有什么作用?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返回空气 中,植物散失到空气中的水分远远超过其他生物。

6.写出各序号所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① 降雨 ②_____ 蒸发 ③ 蒸腾作用 渗入地下 ⑤ 流回海洋。 ________④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
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B.放出氧,吸收二氧化碳
C.白天放出氧,晚上吸收二氧化碳 D.白天吸收二氧化碳,晚上放出氧
3.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 C ) A.用于光合作用 B.用于呼吸作用
C.用于蒸腾作用
D.贮存在体内
4.移栽植物的时候,适当剪除一些叶片有利于被移栽植物 的成活,其主要目的是( B ) A.降低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B.避免蒸腾作用过多失水
O2
CO2
植物 光合作用
生物圈中氧循环的示意图
, , ,
1.根据碳氧平衡的原理,可用什么方法来使屋内空气保持清新?
开窗通风,使用清新剂,白天放置绿色植物。 2.根据碳氧平衡的原理,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塑料大棚的农作物 产量增加? 人工补充二氧化碳,肥水管理,增强光照,夜间适当降温等。
生物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高
植物能够截留水分,有利于水转向地面。
资料分析
1.据科学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1 950毫米/年,蒸 腾量是1 570毫米/年,请计算一下,蒸腾量占降雨量的百 分之几?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课件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知识点三 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_大__气__湿_度__,增加_ 2.森林是绿色水库 (1)保持水土: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 面的__冲__刷____。 (2)涵养水源: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一层厚厚的_ 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 下水。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CONTENTS
新课导入
生物圈中的水不断地在 湖泊、陆地和大气之间循 环,俗话说“一片森林就 是一座绿色的水库”,那 么绿色植物与水循环之间 有什么关系呢?
学习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通过蒸腾作用的意义进一步说明绿色植物的 生活需要水。 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参与了 生物圈的水循环
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 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叶片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意义
促进水分的吸收,拉动水分 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随堂反馈
1. 植物从吸收水分到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主要经过
四个过程:
①根吸收水分;②通过气孔散发到空气中;③通过
导管输送到叶;④水变为水蒸气( B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2.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 D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3. 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 ℃的热水中,会发现叶片表面
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
高大的树木根部吸收的水分是怎样到达 树梢的呢?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学课件PPT模板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学课件PPT模板

PART 04
拓展练习
畅谈感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 用影响了碳氧平衡;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了水循环。 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会怎么做呢?你是否会带头焚烧 秸秆呢?环境是大家的,还要靠大家来保护!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携手共建美好的绿色家园!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 物质循环
PART 03
新知讲解
分组探究
李白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 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请同学们将书 本打开到120页,读 看书中的实验《绿 色植物的蒸腾作 用》,然后根据相 关内容,分小组设 计对照实验。
探究一:
我们先来观察这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它是否 合理,谈谈你的看法。
生物呼吸 燃料的燃烧
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O2 植物光合作用
去向:生物的呼吸;燃料的燃烧。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从哪儿来的,又到哪去了呢?
生物呼吸
燃料的燃烧 CO2
植物光合作用
来源:生物的呼 吸;燃料的燃烧
去向:绿色植物 光合作用的原料。
3、生物圈中碳——氧是怎样维持相对平衡的?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氧循环中的作用》,说
一说: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碳氧平衡中有什么作用。
结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碳氧平衡。
4、生物圈中碳— —氧平衡一旦被 破坏会给人类造 成怎样的影响?
⑴“全球变暖” ⑵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⑶海平面上升 ⑷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⑸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 两
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 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 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 水平能见度小于 一百米的严 重风沙天气现象。

七年级生物上册 2.1.5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

七年级生物上册 2.1.5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教材分析:本章节讲述了地球表面有规模巨大的生物圈,不断地自然运转,维持着包括人类在内的无数生物的生存,繁衍和发展。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食物和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为保持生物圈的正常运转发挥着巨大作用。

它的内涵与外延都非常广泛,课程资源也非常丰富,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现象结合也极为密切,有些还属于社会探究的热点问题,学生认识和了解更多的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从而产生对热爱植物、热爱大自然兴趣更浓厚。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学生或自身的亲身体验切入教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使学生能在相互讨论和研究过程中,归纳总结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关注生物生存环境的环保意识。

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主要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资料、验证实验、应用实践、处理信息等形式展开。

二.教学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为生物生存,繁衍和发展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理解绿色植物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

2.明确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理解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作用,以及参与水循环的过程;理解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

4.了解沙尘暴、水土流失等现象的成因及造成环境灾难的危害。

5.挖掘本节课的情感点,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形成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绿色植物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

2.理解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对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决定性作用。

3.理解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

4.理解归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章丘美景视频、大量绿色植物图片、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来源的动画、大量绿色植物图片、“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动态模式图等。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7.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7.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案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学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意义(重点)。

2.说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所起的作用,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3.培养学生探究及实验设计能力(难点)。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根据课本准备实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实验材料。

(2)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有关绿色植物促进水循环,保持水土方面的资料。

2.学生准备(1)预习实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有关绿色植物促进水循环,保持水土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仔细观察两幅图,两只小狗有不同的表现吗?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图7—2,狗热得伸出长舌。

图7—3,怡然自得。

教师:两只小狗为什么会有不同表现?学生观察讨论:图?—2,无树,强烈的光照。

图7—3,大树下凉快。

教师:还有一句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你知道“好乘凉”的原因吗?今天,我们共同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过程(一)蒸腾作用·器材:一株带叶的盆栽植物,透明塑料袋、线,学生4—6人为组,学生设计实验。

方案一(略)方案二(略)教师:针对以上两种方案提出问题,方案一、二哪种较为科学?(教师提示设计的方案应符合实验目的)。

学生讨论得出:方案一设计得更为科学(教师及时表扬设计较好的那些组)。

教师:本次实验应设计成什么样的实验会使实验效果更为明显呢?学生:讨论回答还应选择一株没有叶的同样的植物作为对照。

教师提供材料给学生,学生按方案一分别罩上这两株植物。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这两个塑料袋内壁上分别会出现什么现象?2,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来自哪里?3。

这些水分从植物体的什么器官什么部位散失出来的?4.无叶植物这一装置的设置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以上问题。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归纳蒸腾作用的概念,并让学生用示意图把蒸腾作用的过程表示出来:根一茎一D十一气孔一散失。

(二)蒸腾作用对自身的意义及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学生4~6人为一组。

七年级生物上册 7.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课时Ⅰ)教案 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7.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课时Ⅰ)教案 苏教版

课题: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氧循环一、知识内容目标:①了解生物圈的含义②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氧循环中的作用。

二、科学素养目标:通过知识目标的达成,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水平,让学生初步建立起“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三、教学重点:概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氧循环中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生物圈的概念。

五、课程目标达成途径:就学生身边的现象,情景和事实为出发点,通过有技巧的谈话,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地学习。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同学们的一日三餐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绿色植物,可见人的生存是离不开“绿色植物”的。

这些植物的作用难道只是满足我们“吃”的要求吗?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其他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开始研究它。

(二)学习新课:问题讨论:宇宙星球到目前为止,只有地球上 ,存在生命。

下面请同学们用线条将生活在地球不同地域的生物与其生活环境联在一起。

投影内容:仙人掌海洋鲸沙漠燕子土壤蚯蚓天空(学生完成联线)教师归纳:完成得很好,从这个结果我们注意到地球上不同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类型生物,这些生物都适应各自环境。

科学家为了叙述方便,把地球上生物和它们所有的生活环境这一范畴给予一个称呼即“生物圈”。

生物圈概念包括了“生物”和“环境”两个方面的内容。

借着这个概念,科学家可以方便地从宏观角度上阐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板书:生物圈概念:地球上生物和它们所有的生活环境的总称。

]过渡:在生物圈里,组成生物体的物质总可以与其生活环境之间发生交换的,也就是说是物质可重复利用。

教师介绍背景材料:航天飞机里有一套装置,当机舱里氧气浓度下降超过一定限度后,它就发出报警信号,只有当机舱的氧气浓度保持在21%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宇航员的身体健康。

地球的大气中也同样存在着这种氧气浓度稳定(21%)的要求。

那么,氧气浓度的稳定是如何实现的呢?问题讨论:上一章学习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内容时,我们用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存在。

7.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苏教版)

7.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苏教版)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构成细胞
随堂检测
3、如图所示,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用弹 簧秤测得重为5牛(力学单位),光照6小时后,测得 重为4.8牛;若单独测枝条的质量则稍有增加。导致以
上结果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
A.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B.运输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生物圈 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 提供了各种必须的物质, 如氮、磷、碳、氧等,它 们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 基础。生物圈中的这些物 质都在循环利用着。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讨论:绿色植物是如何维持碳氧平衡的呢?


平 衡 示
燃烧
煤、石油等
204228g 1872g 250g 202106g
100% 0.92% 0.12% 98.96%
植物吸入体内的水分,只有约1%的水真正用于各种生 理说动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约99%左右的水却被蒸 腾作用散失了。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思考5:植物的蒸腾作用对于植物自身有什么意义呢?
促进了根对水的吸收和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促进了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吸收周围的热量,从而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 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的照射而灼伤叶片。
通常所说的“大树底下好乘凉”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返回大 气中,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还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思考1: 什么是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如何参与水循环?
生物圈的水循环是指大自然中的水通过蒸发、植 物蒸腾、降水等环节,在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 程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苏教版)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苏教版)

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1.自然界里有两类物体,有生命的物体叫做。

2.生物包括、、等。

3.除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生物体都能够。

如小树长成大树。

5.生物体生长过程中,必须不断从外界获得和。

并把体内的排出体外。

6.生物体能够通过产生后代。

并且具有和的特征。

7.生物体能够对做出一定的反应。

8.生物体都能一定的环境,也能。

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能生存,否则被淘汰。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它又分为和。

非生物因素有等。

2.生物的生存,因此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

3.生物的生存也能。

生物和环境之间,。

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1.生物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2.人类的和离不开生物。

3.当今世界面临着一些重大问题,如、、、、和一些疾病也严重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

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离不开的发展。

4.院士是知名的水稻育种专家,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第二章探索生命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1.是常用的探究仪器。

其操作要、。

2.把显微镜的相应功能与相应结构名称用线连起来。

①安装目镜的地方a遮光器②调节光线强弱b反光镜③安装物镜的地方c镜筒④反射光线d转换器⑤小范围升降镜筒e粗准焦螺旋⑥大范围升降镜筒f细准焦螺旋3.F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

4.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5.若在显微镜下出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上;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上。

6.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一手握。

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以免物镜碰坏玻片标本。

7.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的。

8.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X 。

显微镜与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和。

9.物像不在视野中间时,要移到中间,做法是:。

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1.科学探究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信息途径之一,通常包括,,,和、等方面。

苏教版初中生物目录

苏教版初中生物目录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第二章探索生命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第一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第二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第三节单细胞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第二节植物根的生长第三节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第四节茎的输导功能第五节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第二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第五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和应用第七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第二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第三节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八章人是生殖和发育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第二节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第三节人体概述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第一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第二节人体消化与吸收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交换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二节血液循环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第五节人体能量的供给第十一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第十二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激素调节第二节神经调节第三节感知信息第十三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第二节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命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第十四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第二节植物的无性生殖第三节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第四节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第五节鸟类的生殖与发育第十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第三节人的性别决定第四节遗传病和优生优育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第六单元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十六章动物的运动第一节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第二节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第十七章动物的行为第一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第二节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第七单元健康的生活第十八章疾病与免疫第一节传染病第二节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第三节免疫第十九章珍爱生命第一节远离烟酒第二节拒绝毒品第三节关注健康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生物技术第二十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第二节食品保存第二十一章现代生物技术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第二节关注生物技术第九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二十二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节生物的分类第二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第三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四节神奇的微生物第二十三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一节生物的多样性第二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第二十四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生命的诞生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第四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第十单元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第二十五章生态系统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第二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二十六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一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第二节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藻类植物:水绵、衣藻、硅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葫芦藓、地钱。

植物蕨类植物:桫椤、荷叶铁线蕨、石松、蕨。

{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水杉、苏铁、银杏、龙棕、红桧。

生物种类被子植物:小麦,白杨树,菊花动物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生物的生命现象:①.生物有一定的结构;②.能够由小长大;③. 都有新陈代谢;④.都有生殖、遗传、变异;⑤.应激性;⑥.能适应一定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

4.细菌,病毒和许多真菌的个体比较微小,结构简单,但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却十分广泛。

5.珍稀植物:桫椤、水杉、金花茶、珙桐。

荷叶铁线蕨、龙棕、红6.珍稀动物:扬子鳄、金丝猴、大熊猫、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捕食,寄生,共生)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

3.蚯蚓的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

4.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的散失,绿色肥厚的茎,不仅可以储存大量的水,还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根非常发达,能够吸收沙漠深处的水。

5.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

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1.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世界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

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等也严重地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

而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

分子双螺旋结构达尔文生物分类系统哈维 -_ 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沃森和克立克血液循环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林奈显微镜的结构:目镜、物镜(观察),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节)反光镜(反射光线)r取镜与安装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对光观察观察器具:显微镜,放大镜”解剖器具:解剖针,镊子常用探究器具的种类计量器具:量筒,天平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通用器具:烧杯,吸水纸1•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净、滴、取、浸、展、盖、染2.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浓度为0.9%)。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3.7.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第2课时) 课件(共18张PPT)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3.7.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第2课时) 课件(共18张PPT)
第二课时
绿色植物 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沙漠中植物少,空气湿度相 对较小;森林中植物特别多,所 以空气湿度相对就较大。那这说 明了什么问题?
植物可以向空气中散失水分
(一)实验探究
肉眼能看到这些水分吗? 不能
(一)实验探究
植物
? ?? 一种
一盆 两盆
不做处理
? 两种
大小相同
剪掉叶子
生长良好
(பைடு நூலகம்)实验探究
谢谢!
2 探究新知
(二)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
思考:液面下降的原因
?吸收 ?散失
根 叶(气孔)
(二)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
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吸 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由叶 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这就是植 物的蒸腾作用。
(三)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思考:
植物的这种蒸腾作用对于植 物本身和生物圈的水循环有没有 意义呢?




探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1 单一变量原则



作的 制



出 问
出设 假计

计2
对施计照性原则出结
达 交

设原 划




(一)实验探究

×? 析 罩住整株植物
√? 只罩住茎和叶
提出问题: 植物主要是通过叶向空气中散失
水分的吗?
做出假设: 植物主要是通过叶向空气中散失
水分的。
实 验:
1.制定计划 2.实施计划
(三)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总结:
1. 促进了根对水的吸收和水在植物体内 的运输。 2. 促进了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 内的运输。 3. 降低了植物体的温度,避免灼伤。 4. 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促进生 物圈的水循环。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7.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学课件PPT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7.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学课件PPT
的是( C)
A.蒸腾作用增进了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B.植物茂盛的地方,人感觉凉快。这与植物的蒸
腾作用有关 C.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比其他生物要少 D.一样情形下,气温越高,蒸腾作用越强
考考你?
1.炎炎夏日,为何说大树底下好乘 凉?
2. 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 剪去大量的枝叶,这是为何?
据科学家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水量是 1950毫升/年,蒸腾量是1570毫升/年。 你不妨运算一下,蒸腾量占降雨量的 百分之几? 这说明了什么?
蒸腾作用能增进水循环
80.5%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怎样增进水循环的?
水蒸气
降雨等
蒸发
蒸腾
陆地水
水蒸气
蒸发
降雨等
海洋
色植物是“绿色水库”
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 的冲洗;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草本植物和苔藓植物 就像一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使得 雨水能更多地渗透地下,补充地下水。
让我们爱惜植物, 积极行动起来吧!
知识反馈
请你填一填: 1、绿色植物根部吸取的水, 主要以__水__蒸_气___的情势通 过__叶__的_气_孔___散失到空气中, 这就是蒸腾作用。
苏教版 生物 七年级上册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教学课件
1.我们每天都在消耗氧气,地球上的氧气会 越来越少吗?
植物在参与生物圈的氧循环
2.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的水占到所吸取 水量的99%,你认为这是浪费吗?
植物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概念:植物吸二氧取化二碳 氧化碳,放二出氧化氧碳气,
燃烧 使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处
仔细看下面的图片,试着分析水土流 失的程度与植被散布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来自哪里?
2.这些水分是从植物体的什么器官
什么部位散失出来的? 叶片的气孔 3.蒸腾作用的过程:



气孔
绿色植物根部吸收的水主 要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 孔散失到空中,这就是蒸腾作
用。
约99%的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到周围的空气中,只有约1%的 水参与了光合作用和其他的生 命活动。
如果不采
取措施将
会影响到 人类和其 他动物的 生存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目的: 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器材:
一株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一个透明的塑料袋, 棉线或胶带。
你认为哪种方案设计得更合理?
15分钟后,塑料袋
的壁上会出现什么 现象呢?
用透明的塑料袋将植物罩起来,再用棉线或胶带将茎的 基部扎紧,放在向阳一侧的窗台上。 塑料袋的壁上出现了水珠。
C.避免大风吹倒新栽的植物
D.使移栽操作更加方便
5.下列各项中能正确描述水分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界中循
环途径的是( B ) A. 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 B. 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C. 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
D. 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
① ③③ ② ⑤ ②

6.写出各序号所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① 降雨 ②_____ 蒸发 ③ 蒸腾作用 渗入地下 ⑤ 流回海洋。 ________④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
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O2
CO2
植物 光合作用
生物圈中氧循环的示意图
, , ,
1.根据碳氧平衡的原理,可用什么方法来使屋内空气保持清新?
开窗通风,使用清新剂,白天放置绿色植物。 2.根据碳氧平衡的原理,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塑料大棚的农作物 产量增加? 人工补充二氧化碳,肥水管理,增强光照,夜间适当降温等。
生物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高



蒸腾作用的意义 1.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的水却往高处流呢?
动力是什么?
2.夏天洗澡后,人们会感到凉爽,那么植物通过蒸腾作用 能降低叶片的温度吗? 提示: 1.促进了根对水的吸收和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促进了植物体内溶解在水中无机盐的运输。
3.降低了叶片的温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照射而灼伤叶片。
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氧循环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氧循环。 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如果陆生和水生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急剧增加的成分
是( B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甲烷 D.一氧化二氮 2.人和动物不断吸收氧和放出二氧化碳。但大气中这两种气 体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 A.放出二氧化碳,吸收氧
森林破坏
蒙古草原由于连年干旱, 地表水水位下降,超载放 牧,导致草原严重沙化,
地表植被严重破坏,绿色
草地已很少见。 干旱无雨,地表水水位严 重下降,在内蒙古的一些 地区人们已无法生存,不 得不背井离乡,有很多地
方成为无人村。
因沙漠化被埋没的村庄
小孩子从小就要学会赶水车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这节课你学 到了什么?
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 质循环
Hale Waihona Puke 一个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气,消耗其中约1千克的氧气。当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降到7%~8%时,人就会昏迷、窒息,甚至死亡。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1公顷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0 000~70 000平方米,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 氧气。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植物吸入体内的水分,只有1%左右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
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99%左右的水分却被蒸腾掉了。
3.水是从哪儿蒸腾掉的?
生物圈的水循环示意图
水蒸气
降 雨 等
蒸 发, 蒸 腾
水蒸气
蒸 发
海洋
降 雨 等
陆地水
水流向海洋
绿色植物不仅参与生物圈水循环,还稳定了水循环。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有什么作用?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返回空气 中,植物散失到空气中的水分远远超过其他生物。
B.放出氧,吸收二氧化碳
C.白天放出氧,晚上吸收二氧化碳 D.白天吸收二氧化碳,晚上放出氧
3.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 C ) A.用于光合作用 B.用于呼吸作用
C.用于蒸腾作用
D.贮存在体内
4.移栽植物的时候,适当剪除一些叶片有利于被移栽植物 的成活,其主要目的是( B ) A.降低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B.避免蒸腾作用过多失水
1.说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2.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其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基本概念 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一切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物质的循环利用。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氧循环
生物呼吸 可燃物燃烧 物质 缓慢氧化
植物能够截留水分,有利于水转向地面。
资料分析
1.据科学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1 950毫米/年,蒸 腾量是1 570毫米/年,请计算一下,蒸腾量占降雨量的百 分之几?
80%左右
2.俗话说的好:“大树底下好乘凉”。 据调查,在骄阳似火的夏日,绿化地区的气温比非绿化 地区的气温低0.8 ℃,森林中的气温比庭院中的气温低 1.3℃~3.2 ℃。
小资料
一株玉米从苗到结出果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 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表所示: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204 228g 100%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蒸腾消耗的水
1 872g 250g 202 106g
0.92% 0.12% 98.96%

?
1.植物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水呢?
2.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的水到哪里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