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案例 (1)
2.2城镇化优秀教学案例(第1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1.理解城镇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城镇化发展的阶段和影响因素。
2.学会运用地理图表、数据等资料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的地理现象,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掌握城镇体系、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分区等基本概念,了解其形成原因及特点。
4.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不断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教师要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小组合作、作业完成情况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通过问题驱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图表、数据等资料,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的地理现象,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审视城镇化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反思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城镇化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4.鼓励学生开展同伴评价,培养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直接输出,以下为案例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在本案例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和互动性。此外,小组合作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优秀教学案例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二)讲授新知
1.利用地球仪模型,向学生介绍地球的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并解释地球构造对其自然环境的影响。
2.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解释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关系,如太阳系的构成和地球的特殊性。
3.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自然环境的特点,如气候、地貌、水文等,并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小组合作:本案例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地球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反思与评价:本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提高他们的地理学科素养。
5.作业小结:本案例布置了一项关于地球的介绍性报告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关注地球保护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这种作业设计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组织实地考察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球自然环境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运用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辅助学生理解地球的相关知识,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如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质疑和探讨。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构造、自然环境等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发现生活中的地理——教学案例
发现生活中的地理——教学案例由于新课程的改变,初中的地理课一周只有一课时,有一些学生感觉获得的地理知识远不够他所需要的,而且还需要学习更多身边的地理知识。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上过一个月课之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每天去留心观察你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和你所看到的现象,如果和我们学习的地理相关,就在每次课的课前介绍给大家。
你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和他人合作完成,展示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
不断提高你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充分发挥你的自身特性,并在你的帮助下,全班同学的地理知识都有不断的提高和积累。
问题一出,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纷纷询问一些他们关心的问题,比如:生活中有跟经纬网有关的地理现象吗?总觉得有很多书上的地理知识很抽象,很不好理解。
每个地理现象都能用我们学过的一些知识解释吗?由于课上的时间有限,每次课只能有两组同学有展示的机会。
刚开始,我以为学生会因为刚刚接触地理和同学之间不是很了解等原因使前几次课参与的程度不高,可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每次课上课前,都有很多的学生要求在这次课上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
几节课下来使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高了。
由于我设置的作业范围非常的广,身边的很多小事都可成为学生的材料,而且没有形式的要求,所以学生不会受到太多的限制,可更多的发挥自己的特性。
课后分析时,我发现学生展示的材料来源很多:自己观察的身边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等。
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演讲、小品、相声、资料展示,还有很多同学加入了多媒体课件。
而且有很多平时不善于发言的学生这个时候他也可以自己或同其他的同学一组来积极的参与进来,而且表现的很出色。
每次课学生都觉得意犹未尽,而且越来越觉得地理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身边,通过每次同学们的展示,都是全班同学发现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同时更使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越来越浓。
作为教师,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观察空间和一个自由的展示空间,会让学生在自己的兴趣状态下有更多的收获。
让地理走进生活(三年级地理教案设计)
让地理走进生活——三年级地理教案设计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它不仅具有学术性、理论性,同时也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生活性。
而且,作为小学学生,他们面临着日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对地理科学知识的学习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地理学的课程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而让地理知识走进学生的生活则是地理教育的核心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应该采取多种策略,包括鼓励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引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等等。
作为一名三年级地理教师,我将下面的几篇教案分享给大家,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让地理走进学生的生活。
一、教学目标1. 掌握学习地图的基本方法;2. 了解地球上主要大陆和水域的分布;3. 了解自己居住城市周边的地域环境,掌握简单的地理术语。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地图的基本方法(1)地球仪和地图的区别;(2)学习地图上的地理符号;(3)学习距离的表示方法。
2. 地球上主要大陆和水域的分布(1)学习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等大陆的位置;(2)了解各洲的特点和经典景观,如长城、埃及金字塔、南极冰川、亚马逊河等;(3)了解各海洋的位置,如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
3. 了解自己居住城市周边的地域环境(1)学习房山区的地理图案和简单的地理术语,如山脉、平原、盆地、岛屿等;(2)了解房山区风光,如燕山、百花山、周口店等。
三、教学方法1. 演讲法利用视频、图片等资料展示世界各大洲、海洋、地形等知识点,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地理环境。
2.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游戏,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环境,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 视听教育法选用生动形象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使学生身临其境,实现地理知识的清晰呈现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播出视频或呈现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形态以及世界各大洲、海洋的分布。
4.1.1《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是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中的4.1.1《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旨在让学生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喀斯特地貌作为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丰富的地理、生态和文化价值。此节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拓宽知识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支持,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引入:以桂林山水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喀斯特地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提问、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4.教学策略的人性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支持,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5.教学反思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评价能力,使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提出问题:“为什么桂林会有如此美丽的山水?它是由什么原因形成的?”以此引发学生对喀斯特地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喀斯特地貌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通过PPT、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生活化地理教学案例
生活化地理教学案例作者:刘捷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27期题目:现行地理课本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对外力作用中侵蚀作用和风化作用的生活化处理背景:《地理新课标》指出地理知识的学习应作为认识现实世界,适应未来生活的经验准备,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具体认识和理解。
地理与生活是分不开的,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提升地理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因此,如何把地理教学生活化,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目的:结合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营造富有“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地理,增强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并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地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存在价值。
过程:难点突破:如何区别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师:阅读课本70页风化作用的定义生: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
师总结:很好,风化作用指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由于温度变化、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气及生物等的作用下发生的机械崩解及化学变化过程。
主要包括物理风化,如由于热涨冷缩,导致岩石分崩离析;还有生物风化,化学风化。
你能准确的判断出这三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种风化作用吗?思考:生:A物理风化B生物风化C化学风化师:完全正确。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结果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
在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突出的地区,岩石中的水分不断冻融交替,冰冻时体积膨胀,好像一把把楔子插入岩石体内直到把岩石劈开、崩碎。
以上两种作用属物理风化作用。
师:形象地说,白天当岩石外面受热膨胀时,好比一个瘦人穿了件大衣服,没有什么影响;夜晚,当岩石外面冷却收缩而内部膨胀时,就好比一个胖子穿了件小衣服,衣服必然要破裂,所以坚硬的岩石也就崩踏破碎成了小岩块。
小学地理新起点四年级生活与地理教案
小学地理新起点四年级生活与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与地理的关系,认识地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2.了解四季的变化和对生活的影响;3.掌握简单的地理术语,如山脉、河流、湖泊等;4.通过实地观察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生活与地理的关系、四季的变化及对生活的影响、认识地理术语、实地观察和小组合作。
三、教学重点1.了解生活与地理的关系;2.认识四季的变化及对生活的影响;3.掌握简单的地理术语。
四、教学难点1.熟练运用地理术语;2.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和对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地图、图片、实地考察用具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节:生活与地理的关系(40分钟)1. 导入(5分钟)进入教室,播放一段生活场景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察与讨论(10分钟)带领学生就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他们发现地理在生活中的存在,并讨论其影响。
3. 示范与引导(1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地理术语,如山脉、河流、湖泊等,并解释它们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4. 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活与地理的紧密联系,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第二节:四季的变化及对生活的影响(45分钟)1. 导入(5分钟)呈现四季变化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季节间的差异,引发他们对季节变化的思考。
2. 探究与讨论(15分钟)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如地球公转、地轴倾斜等,并讨论各个季节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3. 实地观察(15分钟)带领学生到校园内实地观察不同季节景观的变化,并引导他们记录观察结果。
4. 小组合作(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实地观察的结果,共同讨论并呈现不同季节的生活场景。
5. 总结(10分钟)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四季变化及对生活的影响。
教师起到引导和补充的作用。
第三节:认识地理术语(35分钟)1. 导入(5分钟)复习前两节课所学地理术语和知识点。
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对人类社会的理解以及对区域发展的思考。
然而,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往往过于理论化,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生活化地理教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定义、实践方法以及实际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定义生活化地理教学是指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现象,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地理学习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提高地理学习效果。
三、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实践方法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
例如,在讲解城市交通规划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所在城市的交通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提高地理素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地理知识的应用。
例如,在讲解水资源保护时,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河流、湖泊进行考察,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并探讨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3.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手段,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世界气候类型时,可以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代表性景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融入跨学科知识,拓宽视野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
教师可以将地理知识与历史、生物、物理等学科知识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讲解农业地理时,可以引入生物学、生态学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全面了解农业发展的现状。
5.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地理学习中有所收获。
3.1水循环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四)总结归纳
1.针对学生小组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明确水循环在我国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中的重要性。
2.强调水循环在全球范围内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3.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让学生掌握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地理意义。
(五)作业小结
1.设计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水循环在我国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中的应用的文章。
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批判精神。
4.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充分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在理解水循环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地理综合素质。
3.引导学生关注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4.对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反思与评价自我认知能力。
2.设计评价量表,对学生在水循环知识掌握、地理实践能力、合作沟通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如:观察当地水循环现象、调查水资源利用情况等,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3.要求学生在作业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掌握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及地理意义。
2.能够运用水循环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如: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word文档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一、引言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他们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2.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地理学科的定义与作用;2.身边的地理知识:地图、地形、气候、植被、水资源等。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教师通过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例如:你们身边有哪些地理知识?步骤二:介绍地理学科1.教师简要介绍地理学科的定义和重要性;2.引导学生思考地理学科的应用范围,例如:城市规划、气象预报等。
步骤三:探索身边的地理知识1.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2.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讨论,总结出有关地理现象的地理知识;3.学生展示他们的发现和总结,让全班学生共享各小组的成果。
步骤四: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1.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地理现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2.教师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指导他们用地理知识寻找答案;3.教师提供相关资源和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步骤五:课堂总结1.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2.教师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和成果,并表扬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3.教师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五、课堂活动与评价1.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成果;2.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和总结,以及对他人展示的评价;3.学生的提问和思考能力的展示;4.教师对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的评价。
六、教学资源1.视频或图片资源:用于导入环节的地理现象展示;2.图书和参考资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1.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一)
1.围绕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2.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素养。
(三)小组合作
1.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及喀斯特地貌的特点。
2.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喀斯特地貌吗?它有什么特点?对于当地的居民生活又有哪些影响呢?
3.回顾: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联系起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
4.导入新课: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1.1),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讲解自然环境在气候、水、土壤、生物等方面的作用,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地理责任感。
4.通过赞美自然之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个性发展的舞台。
2.设计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组织小组竞赛、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总结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及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3.1自然界的水循环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反思与评价,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其学习效果。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其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其地理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其保护环境的内在动力。同时,我将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提高其地理学科素养。
3.小组合作寓教于乐:本节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与水循环相关的任务,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
4.总结归纳画龙点睛: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总结归纳,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其学习效果。
5.作业小结注重实践:本节课布置与水循环相关的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使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此外,我还将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如水利工程、城市化进程等,引导学生关注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是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本节课的小组讨论环节,我将提出一系列与水循环相关的问题,如“水循环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1自然界的水循环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循环的基本概念、过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水循环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能力,提高其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地理》学科思政教学一流案例(金牌)
《地理》学科思政教学一流案例(金牌)前言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地理环境的变化,提高对自然和人类的认识。
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优秀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的重要课程,与地理学科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标。
本案例旨在探讨地理学科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一流教学实践,为地理学科的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案例一:关爱地球,从节约用水开始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状况。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关爱地球,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内容1.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状况。
2. 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
3. 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地球水资源分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状况,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现状。
3. 实践:教授节约用水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关爱地球。
5. 总结:强调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动。
案例二:传承红色精神,立志报效祖国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地理环境对红色精神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3. 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思考国家的发展和自己的责任。
教学内容1. 我国红色地理资源的分布和特点。
2. 红色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3. 地理环境对红色精神的影响。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我国红色地理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红色精神。
2. 讲解:讲解我国红色地理资源的分布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红色精神的历史背景。
3. 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景点,感受红色精神的氛围。
4. 讨论: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思考国家的发展和自己的责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案例【精选文档】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它表明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
我们培养的学生每时每刻处在一个社会生活的环境之中,他们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可避免地会面对现实生活,都要增强生存与生活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包括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
地理课程在“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上是有所作为的,它能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观,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误解,从而学会与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
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关注“生活地理”的内容。
它们包括:⑴正确使用指南针判断方向,运用地图识别方位,估算距离,了解地形。
⑵初步学会观云识天气,推测天气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状况来选择生活方式,合理安排生活。
⑶能够评价生活环境质量,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个性与爱好选择居住的区位,并能对环境采取积极态度与保护行动。
⑷对各种自然与人为灾害的发生、防御有正确认识,具有安全意识,能基本掌握自我保持的措施。
⑸知道地方特征与就业机会的联系,以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求职中更有竞争力。
⑹运用地理常识看懂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地理背景。
⑺在休闲时,知道采取什么休闲方(如娱乐、健身、野营、旅游等),并知道怎样利用环境或选择路线来进行休闲活动。
⑻知道区位、生产和销售地的自然人文特征与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中的环境代价。
⑼熟悉地域文化(语言、艺术、体育、民俗)的特色,并能了解与理解异域文化,增强人际的交往和合作。
【案例】“我的家在哪里”教学设计片断新课导入:教师从介绍自己所在社区及任教的学校开始,然后设计一模仿性活动:“假如你的父母第一次到我们学校来开家长会,请你绘制——幅图并标明你所在班级的位置,好吗?过程探究:1.学生自己绘制学校平面单图。
《问题研究何时蓝天常在》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空气质量的指标和评价方法,如AQI、PM2.5等,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的衡量标准。
2.分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秸秆焚烧等,让学生了解污染源。
3.讲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如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设计评价表格,让学生对当地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近年来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的蓝天不再常在?空气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4.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自评,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问题研究何时蓝天常在》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中,有一章节关于“问题研究何时蓝天常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
首先,我以我国近年来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本章节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接着,我引导学生掌握空气质量的指标和评价方法,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并分析空气质量数据。在此基础上,我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地理实践性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教师应注重地理实践性教学。
以下是一篇地理实践性教学案例,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二、案例设计1. 案例主题:我国水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2. 案例目标:(1)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2)掌握水资源保护的基本措施;(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案例实施过程:(1)前期准备1)教师提前收集我国水资源现状的相关资料,如水资源的分布、利用、污染等情况;2)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6人,确定各组成员的分工;3)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2)实践过程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附近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水资源的分布、利用、污染等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2)调查问卷:让学生在考察过程中,向当地居民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居民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和态度;3)数据分析:学生分组整理收集到的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进行分析,得出结论;4)成果展示: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实践成果,包括实地考察照片、数据分析报告、保护措施建议等。
(3)总结与反思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回顾实践过程,总结经验教训;2)学生就水资源保护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三、案例实施效果1.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直观地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现状,增强了环保意识;2. 学生掌握了水资源保护的基本措施,提高了实践能力;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了沟通、协作、创新等综合素质;4. 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了浓厚兴趣,提高了地理素养。
四、案例反思1. 地理实践性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2. 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3. 地理实践性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地理实践性教学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
初中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
初中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一、引言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本文将就初中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进行探讨。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1.结合当地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各地的自然、人文环境都有其独特之处,这些特色也是地理学研究的对象。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地形、气候等基本地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如山脉、河流、湖泊、植被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2.结合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探究地理原理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地理学息息相关。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探究地理原理,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授地球的运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昼夜变化、四季变化等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生活实际的结合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将教学内容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授环境保护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一种将地理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例如,在讲授地球的内部结构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地质实验,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四、生活化评价方式1.评价内容生活化在评价学生地理学习成果时,教师应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实用性。
除了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外,还应关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通过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形成的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基本素质。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二、教学实践方法1.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地理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地理、认识地理。
例如,在讲授“城市环境问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城市公园、河流、绿化带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城市环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关注。
2.问题引导,培养综合思维问题引导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有效途径。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中国地理”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我国地形、气候、河流分布有何特点?这些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从地理、历史、经济等多角度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合作探究,培养区域认知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地理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了解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例如,在讲授“世界地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点,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的地理知识。
4.实践活动,提升地理实践力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授“自然灾害”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逃生演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
三、教学实践案例1.案例一:以“城市环境问题”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类型、成因及危害,提高学生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关注。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入设计案例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入设计案例
导入设计案例:
标题:从家乡的四季变化,探索地球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2. 通过实际体验,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其对四季形成的影响。
2. 讲解昼夜变化和四季变化的基本原理。
3. 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四季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三、教学步骤:
1. 引导学生分享家乡四季的特点,以及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2. 让学生描述家乡四季的变化,如温度、降雨、植物生长等。
3. 引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解释昼夜和四季的形成。
4.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家乡四季变化的原因,并与其他小组交流分享。
5. 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因素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地理现象。
四、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球自转和公转概念,以及它们对四季的影响。
重点:昼夜和四季的形成原理,以及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到家乡的四季变化中。
五、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地球仪:用于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投影仪:播放有关昼夜和四季变化的动画或视频。
3. 家乡四季的照片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四季变化。
4. 小组讨论板:用于学生记录讨论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实践
(仲崇玺)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大胆改革,引入案例教学,鼓励教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
这一方面,赋予了高中地理教师自由选择教学案例组织教学的权利,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也是对广大高中地理教师的挑战,案例选得好不好,用得巧不巧直接影响地理课的课堂效率和受欢迎程度,可以说案例的选择和运用已成为评价地理教师教学水平,体现教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
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案例呢?我个人认为一个好的案例应具备以下特点:
1、针对性:教学案例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应该能够帮助导入教学内容和说明教学内容,以达成教学目标。
2、科学性:无论引用什么材料,都应力求科学准确。
教师在收集整理材料的过程中务必弄清楚来龙去脉,避免以讹传讹。
3、新颖性:材料的选择应力求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呈现的角度新颖,表达方式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互动性:要设计学生参与的互动环节。
比如:教师呈现案例,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这是一个好方法,简单实用,便于控制。
但也可以更深层次一点:学生收集资料,表达观点——教师对学生观点作出评价,提出新问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或深入思考。
5、启发性:好的案例不仅能吸引人,更能够启发人。
这就要求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
可以说问题设计是案例教学的灵魂。
二、教学中生活化的案例
根据案例选择的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运用生活化案例更能贴近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而且地理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来自于我们熟悉的生活环境,这也为运用生活化案例组织课堂教学提供可行性。
1、案例一:“中心地理论”教学案例
“中心地理论”是人文地理学中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
在教学中教师很难将中心地理论的内涵和脉络讲清楚,学生也很难理解其中的一些概念和观点。
生活化案例即通俗化的案例的应用使这节教学更加生动精彩,深入浅出的说明了教学内容。
[案例一]从日常购物引入中心地的等级和服务范围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谈一谈你或你的家人一般去哪些商店购买下列物品:粮食、食用油、肥皂、牙膏、衣服、电视机、冰箱、计算机等?
[学生回答] 粮食、食用油、肥皂、牙膏一般去比较近的小店或小超市购买。
衣服、电视机、冰箱、计算机一般去市区专卖店或国商等综合性商店购买。
[教师引导]为什么会这样?这些商品有何区别?
[学生回答] 粮食、食用油、肥皂、牙膏这些是日常生活用品价格低,什么地方都能买到,跑太远去买不划算;而衣服、电视机、冰箱、计算机等价格高,小地方买不到,即使有也要到信誉度高的地方购买。
[教师总结]也就是说这些商品按价格高低有等级之分,低等级的商品按就近原则到低等级的商店购买,高等级的商品到较远的高等级商店购买。
[教师引导]商店可为周围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它就是中心地。
每个商店都有吸引顾客的范围即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从刚才这个例子大家发现中心地的等级和服务范围之间有何联系?
[学生回答]等级高的商店吸引顾客的范围大,等级低的商店吸引顾客的范围小。
如国商嵊州市的市民都会到国商购物。
村里的小店最多也只不过吸引本村及邻村的居民。
[教师总结]对,这就是中心地理论的重要观点之一。
中心地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2、案例二:环境教育
在石河子市郊区的北泉镇的有一片面积近1000亩的农业用地。
一家开发商看中该地区,准备在此开发建设“休闲旅游度假村”。
该消息传出后,当地村民十分高兴,并纷纷积极配合开发商的征地工作,并希望将来能到度假村工作。
但是,环保志愿者得知该消息后,却纷纷为这片土地的命运担忧。
当环保志愿者多次赴现场进行考察,四处奔走,先后在多家媒体发表文章,呼吁政府采取行动保护这片土地。
最终,当地政府对该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采纳了环保志愿者的建议。
呈现案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一事件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事件中不同的角色所持观点各不相同,所采取的行动亦各不相同。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持那样的观点,采取那样的行动,又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冲突呢?然后安排学生对环境事件中色的身份、行为、观点及行为后果进行行为价值分析,了解人的环境价值取向起着什么作用。
最后安排学生分析其他社会现象中人的环境行为及价值观取向。
这段教学的基本结构如下:
内容目标:国民环境行为价值分析
案例:要湿地还是要度假村?
案例使用:分析案例中不同角色的行为反映出的环境价值观
结论:环境价值取向起着决定作用扩展:从环境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并认识其他社会现象中人的环境行为。
分析型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从案例中提取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基本原理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一步步学习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判断方法。
决策型案例一般采用分段式学习方法:案例(部分)呈现一提出问题一学生思考、判断、决策一案例(部分)呈现一检验判断或决策。
这种学习的特点是案例本身为学生留下疑问和讨论的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判断和决策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下面是曾在教学中使用过的案例(缩略):
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位于内蒙古中部偏西的后套平原上,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
市区人口目前已超过100万。
包头是“包克图”的转音,意为“有鹿的地方”。
1750年仅有600户人家,1938年设市,1957年建设大型钢铁公司后,城市规模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对包头钢铁公司的选址问题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三个规划方案:
A一包钢在河西,新城在河东,新城近包钢,距旧城14—20公里;
B一包钢建在离旧城不远的台地上,周围发展为新城,远期可与旧城连成一片成为一个整体;
C一工业区、新城、旧城分散布局。
教师根据案例提出问题:根据工业区位原理,比较包钢选址三个方案各自的优势和问题,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最好?为什么?当学生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后,教师继续呈现案例的结果部分。
1955年,由苏联专家组确定采取A方案,该方案的优点是占用良田较少;新发展的居住区(新城)受工业污染影响较小(以河流为防护带);利于大型钢铁企业发展。
受该方案影响,包头市目前城市中存在的问题是新旧城分离,交通联系东西过长,不方便。
……
比上述活动更为开放的学习方法是教师只提出问题,不提供备选方案,直接由学生进行决策。
支持这个案例教学的地理理论内容,可以安排在案例出现之前,也可以安排在活动之后、结论之前,还可以把原理的学习与活动结合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与实际发生的状况做比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己的研究活动中理解相关的地理原理。
四、案例教学推进地理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
新课程标准只提出使用案例学习的要求而不规定具体案例的做法,不仅对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开放性有积极意义,而且为推进高中地理评价方式的改革打开了新的思路。
以高中会考为例,现在对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成就的评测主要以统一的知识内容和材料为主,例如下题:
读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影响上海宝山钢铁厂发展的因素是:土地、水源、市场、技术、能源、矿产、劳动力、农业基础、工业基础和交通等,将属于上海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因素填入空格中:——。
2.上海钢铁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上海工业地域的形成,增强了上海的经济实力。
下列工业部门与钢铁工业在生产上联系密切的是:()
A.造船厂
B.面粉厂
C.织布厂
D.机械厂
案例学习的特点是以理解、掌握、应用地理原理和地理思想为主,案例本身只是学习的工具,而不是要学生背下的内容。
课程标准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规定的开放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学生使用不同的案例学习同一地理原理的现象成为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区域发展学习或其他地理原理学习成就的评价,就可能增加更为开放的方式,例如,采用如下的问题方式:
休闲与旅游:
使用你研究过的例子,解释旅游为一个地区带来的利弊;
国家公园可能遇到来自不同群体不同观点的冲突。
举出你研究过的相关例子;
发展中国家开办的旅游有利有弊。
使用你研究过的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例子,解释这个论点。
这类题目可以用于使用任何具体案例学习的学生,因为评价的是学生对旅游活动利弊的了解,所以使用哪个区域的案例都可以。
要回答好这类题目,学生仅靠背下某些条条或某些事实是没有用的。
学生需要真正研究过某个具体的案例,并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了相应的地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