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Fe3O4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PANI/Fe3O4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PANI/Fe3O4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研究背景:PANI(聚苯胺)和Fe3O4(氧化亚铁)分别是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在磁学、光学、电化学等领域中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PANI具有高导电性、高稳定性、超分子自组装等特性,因此在传感、电化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而Fe3O4具有良好的磁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在制备磁性纳米材料、磁性药物输送系统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PANI和Fe3O4复合材料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主要是由于复合材料能够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优点,从而具有更多的应用前景。
目前对于PANI/Fe3O4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研究上。
目前报道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液法、共沉淀法、电化学法等。
而对于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主要涉及到磁性、导电性、光学性能等方面。
研究内容和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PANI/Fe3O4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研究及其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PANI/Fe3O4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
2、研究PANI/Fe3O4复合材料的磁性、导电性等物理性质。
3、研究PANI/Fe3O4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质,并探究其在光电领域中的应用,如光电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等方面。
预期研究结果:预计本研究将成功制备PANI/Fe3O4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表征及物性研究。
本研究可望解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方面的疑问,为该材料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预计成果与意义:本研究的成功将可进一步推动PANI/Fe3O4复合材料在磁性、光电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由于该复合材料具有优秀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性,在光电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电化学性能。
石墨烯,作为一种二维的碳纳米材料,因其出色的电导性、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电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聚苯胺,作为一种导电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和环境稳定性。
将石墨烯与聚苯胺复合,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本文将首先介绍石墨烯和聚苯胺的基本性质,然后详细阐述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溶液混合法、原位聚合法等。
随后,通过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条件。
本文还将讨论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电化学器件中的应用潜力,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其在电化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二、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是一个融合了化学合成和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复杂过程。
这种方法的关键步骤包括石墨烯的制备、聚苯胺的合成以及两者的复合。
我们需要制备高质量的石墨烯。
这通常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法、氧化还原法或剥离法实现。
其中,氧化还原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将天然石墨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氧化石墨,再经过热还原或化学还原得到石墨烯。
接下来,我们合成聚苯胺。
聚苯胺的合成通常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进行,如使用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苯胺单体氧化聚合,生成聚苯胺。
制备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核心步骤是将石墨烯和聚苯胺进行有效复合。
这可以通过溶液混合法、原位聚合法或熔融共混法实现。
其中,溶液混合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将石墨烯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加入聚苯胺溶液,通过搅拌或超声处理使两者充分混合。
随后,通过蒸发溶剂或热处理使复合材料固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我们还可以在制备过程中引入其他添加剂或进行后处理。
聚苯胺/钡铁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1 ・ 2
山
西
化
工
21 0 2年 4月
十二 烷基 苯磺 酸 钠 ( D S 、 酮 和 N S B )丙 H,・H O, : 均 为市 售分 析纯 。
() 1 与标准谱 图(C D a o4 - 0 ) M 型 J P SC r N .3 02 中 d 0
六 角 晶系钡 铁 氧 体 BF O, ae: 的特 征 峰 几 乎 完 全 一 致 , 明所制 得 的钡铁 氧体 粒 子 为 M 型 六角 晶系钡 表
第3 2卷第 2期
21 0 2年 4月
:::: ::: t 一: : : ‘ : :
山
西
化
工
Vo . 2 No 2 13 . Ap .2 2 r 01
S HANⅪ C HE C NDU |RY MI AL I 1
: 瓣排 斑整※: ※: 一善:: : i : : : : 一 一: :: : : :
性能和 电性能 ; 欣 等 制 备 了聚苯 胺/ 唐 钡铁 氧体 复 合材料 , 究 了其 磁性 能 和介 电性 能 。 目前 , 电 并研 导 磁性高分子 主要集 中于 以氧化 铁 为磁性 粒子 进 行合 成制备 , 而有关 聚苯胺/ 磁性 纳米 复 合材 料 的合 成 和
件、 非线性光学材料 、 传感器、 电磁屏蔽材料 和微波 吸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众多领域 , 备受材料学界 的关注。在众多
FO P N 复合膜 ;at e/A I Pn 等 采用溶液共混法在 聚 乙烯醇聚合 物基 质 中合成 了 F OP N 薄膜 ; eg e —A I D n 等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 F OP N 磁性纳米复合 e— I A 材料 ; 李元勋等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钡铁氧体粒 子, 并制备了聚苯胺/ 钡铁氧体复合材料 , 了其磁 研究
PANI/PVDF—PE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1 . 中国海洋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 院, 山东 青岛 2 6 6 1 0 0 ; 2 . 青岛农业大学 化学与药学院, 山东 青岛 2 6 6 1 0 9 )
摘要 : 采用微乳液聚合法制备 聚苯胺颗粒 , 并用流延法制备导电聚苯胺复合材 料。利用 S E M与 T E M 对导电聚苯胺形貌 进行了分
Q i n g d a o 2 6 6 1 0 0 , C h i n a ; 2 . I n s i t t u t e o f C h e mi s t r y a n d P h a r ma c y ,Q i n g d a o 2 6 6 1 0 9 , C h i n a )
析。 可知其尺寸为长 1 0 0— 2 0 0 n m, 宽3 0— 5 0 n m左 右 , 形状 为棒状 。利用红外测试分析表 明制备 的聚苯 胺为 中间氧化 态的聚苯胺。
复合材料 的介 电性能测试说 明导电聚苯胺 的渗流 阈值为 0 . 1 3 , 此时介电常数 与介电损耗均 发生突 变。本实验提 高了复合材料 的 介 电常数 , 在高储能密度 电介质 材料方面有广 阔的应用 。 关键词 : 导 电聚苯胺 ; 渗流 阈值 ; 介电常数 ; 介 电损耗
第6 期
t< < ‘ ( << < 《 << < 《
李亚 群 , 等: P A N I / P V D F — P E O复合材 料的制备及 性能研究
・
・ 1・
.
科 研 与 开 发
> > >> >> ) ’ ’
P A N I / P V D F— P E 0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改性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防腐性能
改性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防腐性能改性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防腐性能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防腐材料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本研究以聚苯胺(PANI)为基体,通过改性氧化石墨烯(GO)的加入制备了一种改性氧化石墨烯/聚苯胺(GO/PANI)复合材料,并对其防腐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GO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机械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
本研究为开发高性能防腐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改性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防腐性能 1. 引言近年来,防腐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防腐材料往往存在使用寿命短、防护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开发高性能的防腐材料成为迫切需求。
氧化石墨烯(GO)作为一种具有优异电子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的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GO在防腐材料中的应用受限于其高电阻率和机械性能较差的问题。
因此,将GO与其他有机材料进行复合改性,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力学性能,并同时具备优异的防腐性能,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
2. 实验部分2.1 材料的制备2.1.1 GO的制备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GO。
首先将天然石墨加入浓硫酸中,并搅拌30分钟。
然后缓慢加入高锰酸钾,并继续搅拌1小时。
接下来将混合溶液稀释至10倍,加入冰浴中,并缓慢滴加稀磷酸。
最后用10% HCl溶液洗涤过滤得到GO。
2.1.2 GO/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将得到的GO与聚苯胺(PANI)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在溶剂中搅拌2小时使其均匀分散。
随后将混合物转移到模具中,用真空烘箱进行干燥,最后得到GO/PANI复合材料。
2.2 防腐性能测试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对GO/PANI复合材料的防腐性能进行评估。
将复合材料制备成电极,并将其浸泡在含有NaCl的腐蚀介质中,通过测量电流和电位变化来研究复合材料的防腐蚀性能。
3. 结果与讨论3.1 GO/PANI复合材料的表征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表面的形貌,可以看到GO均匀地分散在PANI的基体中。
聚苯胺的合成与聚合机理研究进展
一、聚苯胺的合成方法及其优缺 点
一、聚苯胺的合成方法及其优缺点
聚苯胺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氧化聚合法、电化学聚合法和生物合成法等。 其中,化学氧化聚合法应用最广泛,通过氧化剂和苯胺单体的反应制备聚苯胺。 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产量高等优点,但反应条件较为严格,副反应较多,产物 的分子量和电导率受到一定限制。
内容摘要
聚苯胺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还原法、氧化还原法、界面缩聚法等。其中, 化学还原法由于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在化学还原法中,通常使用有机还原剂,如抗坏血酸、硼氢化钠等,将苯胺单体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聚合生成聚苯胺。
内容摘要
此外,氧化还原法也是常用的合成方法之一,使用氧化剂如过硫酸盐、双氧 水等将苯胺氧化聚合生成聚苯胺。界面缩聚法是一种液相合成方法,将苯胺单体 在溶液中聚合,形成聚苯胺纳米纤维或薄膜。
三、聚苯胺的应用领域与挑战
因此,针对聚苯胺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改性研究,提高其应用性能和降低成本, 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聚苯胺的合成与聚合机理研 究现状
1、聚苯胺的合成方法及其影响 因素
1、聚苯胺的合成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化学氧化聚合法是制备聚苯胺最常用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苯胺单体在氧 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聚合反应,生成聚苯胺。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氧化剂 种类和浓度等对聚苯胺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电导率等性质有重要影响。通过 控制这些参数,可以优化聚苯胺的合成。
内容摘要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纤维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 聚苯胺纳米纤维因其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备受。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 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合成方法及应用进展。
内容摘要
一、研究背景聚苯胺纳米纤维是一种由苯胺单体在氧化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 导电高分子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在电 子、生物医学、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研究者们不断探索聚 苯胺纳米纤维的合成方法,以拓展其应用领域。
聚苯胺/凹凸棒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中图 分类 号 : T B 3 3 2 , TB 3 4 , TQ3 1 7 文 献标 识码 : A
DoI :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0 0 1 - 9 7 3 1 . 2 0 1 3 . 2 0 . 0 3 0
2 实 验
2 . 1 原 料
1 引 言
聚苯胺 ( P ANI ) 被 认 为 是 最 有 实 际 应 用 前 景 的导
苯胺 ( An ) 、 盐酸( HC 1 ) 、 碳 酸氢 钠 ( Na HC O。 ) 和 无 水 乙醇 ( C H。 C H OH) 均为 分析 纯 , 天津 市 河东 区红 岩
表 面积 和 良好 的吸 附能力 。综上 所 述 , 此 处 采用 ATP
用热 重分析 仪 ( T GA) 对材 料 的 热稳 定性 进 行 了探 讨 ,
研究显示 S AM— ATP的 引入 可有 效提 高 P ANI 热稳 定
性 。使 用傅 立 叶 变换 红 外 分 光光 度 计 ( F T — I R) 和 透射
P ANI 纳 米 纤维 结构 较 为 均一 、 分 散 性 良好 , 且具 有 最 好 的 室 温 电导 率 2 . 3 ×1 0 ~S / c m, 使 用 紫外一 可见 分 光
光度 计 ( UV — Vi s ) 对 电导率 的 变化 原 因进 行 了分析 , 使
特性 , 所 以聚合 反应容 易 控制 ; ( 3 ) AT P所 具 有 大 的 比
P ANI 纳 米纤 维 由于 其 更 加 优 异 的 光 电性 质 , 有 可 能
2 . 2 S AM— ATP / P ANI 纳 米 纤 维 的 制 备
改性聚苯胺-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探讨
改性聚苯胺-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探讨改性聚苯胺/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探讨摘要:改性聚苯胺/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高性能材料。
本文通过对改性聚苯胺/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进行探讨,了解其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潜在应用。
1. 引言改性聚苯胺/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可用于电子器件、防腐涂料等领域。
然而,目前对于该复合材料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2. 实验设计与方法2.1. 材料准备选择聚苯胺和水性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材料,通过共沉淀法将聚苯胺掺杂到水性环氧树脂中制备改性聚苯胺/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2.2. 复合材料制备将聚苯胺加入水性环氧树脂溶液中,并搅拌得到均匀的混合溶液。
随后,将混合溶液倒入模具中,通过加热固化得到改性聚苯胺/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对比研究了不同掺杂比例及固化工艺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 结果与讨论3.1. 复合材料结构将改性聚苯胺/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聚苯胺在水性环氧树脂基体中均匀分散,形成了相互交联的网络结构。
3.2. 复合材料性能通过拉伸测试和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改性聚苯胺/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结果表明,随着聚苯胺掺杂比例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同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也有所改善。
4. 应用前景改性聚苯胺/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以用于制备导电纤维、导电涂层等功能材料,也可以应用于电子器件、防腐涂料等领域。
5. 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改性聚苯胺/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结构和性能。
研究结果显示,改性聚苯胺/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为其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篇幅限制及缺乏本研究成功制备了改性聚苯胺/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研究了不同掺杂比例及固化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
碳纳米管/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起 了人 们 的极 大兴 趣 , 使 之 成为 研究 碳 纳米管 和 导 电聚合 物复 合材 料 的热 点.
在 C NT s中引 入 P ANI , 由于 两种材 料 之 间的 电荷转 移 作 用 , C NT s / P ANI 复 合 材料 具 有优 良的电 学性
能 ] , C NT s / P AN I 复 合材料 的热稳 定性 、 力 学强 度 ] 、 电储 存性 能 以及 光 学 活性 l l 。 。 等 使 复 合材 料 有 很 大 的 应用 空 间 , 例如, 应 用 于 电 子 设 备 ] , 光 电器 件 [ 1 , 传 感 器口 卜 ] , 超级 电容器l 1 , 液 体 中 污 染 物 吸 附分
பைடு நூலகம்
自1 9 9 1 年 日本 学 者口 ] 发 现碳 纳米 管 ( C NTs ) 以来 , 碳 纳米 管 以其 独特 的结 构特 征 和物化 性 能 , 在 学术 界
及工 业 界引起 了研究 人 员 的广 泛 关 注 .按 照 石 墨 片 的层 数 不 同 , 碳 纳 米 管 主 要 分 为 3类 : 单 壁 碳 纳 米 管 ( S WNTs ) 、 双壁 碳 纳米管 ( DWNT s ) 和 多壁 碳 纳米管 ( MwNT s ) .碳 纳米 管 具有 较 高 的有 效 比表 面积 , 良好 的导 电、 导热 和光 学性 能 , 优 良的磁 学 和力学 性 能.基 于这些 性 能 , 碳 纳米 管在 很 多领域 具 有应用 前 景l 2 j .
due t o t he i r un i qu e e l e c t r o ma g ne t i c,t he r m od y na mi c a n d me c ha n i c a l pr o pe r t i e s .I n t hi s pa pe r ,
聚苯胺/CuFeS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S y n t h e s i s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o f P ANI / Cu F e S 2 c o mp o s i t e ma t e r i a l s
Ga o Ya n mi n,Du C a i g a n g,Da i S h i me i ,W u Xi n ka i
( S c h o o l o f Ma t e r i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Z h e n j i a n g J i a n g s u 2 1 2 0 0 3, C h i n a )
c o n d u c t o r s ,P A NI / C u F e S 2 n a n o c o mp o s i t e a l s o h a s u n i q u e f u n c t i o n a l i t y o f n a n o ma t e i r a l s ,S O i t c o u l d b e wi d e l y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4 8 0 7 . 2 0 1 3 . 0 4 . 0 0 8
聚 苯 胺/ C u F e S 2纳 米 复 合 材 料 的 制 备 与 表 征
高延敏 , 杜财钢 , 代仕梅 ,吴欣 凯
(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 【 程学 院 , 江苏 镇江 2 1 2 0 0 3 ) 摘 要 :聚苯胺/ C u F e S ( P A N I / C u l  ̄ 、 e S ) 纳米 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导 电高聚物 和氧化 i f e l d s s u c h a s s e n s e,c a t a l y s i s,mi c r o wa v e a bs o r b i ng a n d e n e r g y ma t e ia r l s .Th e PANI /Cu Fe S2 n a n o c o m- p o s i t c wa s p r e pa r e d b y i n — s i t u po l y me iz r a t i o n,t h e s e c o mp o s i t e pa r t i c l e s we r e c ha r a c t e iz r e d b y F T —I R,XRD , UV —Vi s,S EM ,c o n d uc t i v i t y me a s ur e me n t . Th e ma i n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 o b t a i n e d a r e a s f o l l o ws:Cu Fe S2 n a n o - p a r t i c l e s we r e d i s p e r s e d i n p o l y a n i l i ne ma t r i x a nd c o v e r e d s i mpl y,f un c t i v e k e y di d n o t e x i s t i n PANI /Cu F e S 2 c o mpo s i t e ma t e r i a l s,S O t h e i r p e r f o r ma n c e s we r e n o t a f f e c t e d.Co mpa r e d wi t h p o l y a n i l i n e,t h e p h o t o e l e c t ic r p r o p — e r t y o f P ANI /Cu Fe S2 c o mp o s i t e c o u l d b e i mpr o v e d e f f e c t i v e l y,a n d t h e p ho t o e l e c t r i c p r o p e r t y wa s t he b e s t whe n
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储能应用研究
当中苯胺的浓度大小 : 第 四. 苯胺 酸性 电解质溶液 当中的阴离子 的种 第五 . 电化学条 件选择 的正确 与否也与聚苯胺 的制备有着很 大的 聚苯胺 复合材料 以其优 良的电学性 能得 到 了人 们 的广泛关 注 。 类: 因此 , 在采用 电化学方法制备聚苯胺的过程当中 , 一定 要做好 上 它是一 种新 型的电学方 面 的材 料 . 是人 们近些 年来 为 了满 足各 方面 影响。 的需求 才研制 出来 的一 种材料 随着科 学技术 的不 断 向前 发展 , 聚 述几个方 面的工作 苯胺复合材 料 的应用 范围将会变 得更 加 的广 泛 其 中聚苯胺 复合材 2 . 聚苯胺复合材料 的储能 通过对聚苯胺主要制备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 使得我们对聚苯胺 的 料 受 到人们 的欢 迎 还主 要是 因为 它 的制 备 以及储 能方 面具 有 比较 生产制造过程 以及制备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聚苯胺之所 以能够 特 殊的特点 。 受到人们 的广泛关注还主要是因为聚苯胺 具有很强 的储能性能 聚苯 1 . 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 聚苯胺虽然 是一 种新 型的电学 方面的材料 . 但是它 的制备方 法有 胺复合材料 之所 以能够在 电气设备 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主要是具有 第一 , 在所 有导电聚合 物当中 , 聚苯胺的导 电性 很多 中 它的制备 主要 采用 的方法有 以下几 种 : 第一 , 电化学 聚合法 ; 以下几个方面 的特点 : 第二 , 环境稳定性也 比较优异 ; 第三 , 聚苯胺 的合成 过程 也 比 第二 . 化学氧化聚合法 ; 第三. 现场 吸附聚合法 ; 第 四, 缩合 聚合法 ; 第 能最高 ; 第四. 聚苯胺所制备 采用的原料 的价 格非常的低廉 ; 第五, 五. 模板法 : 第六 . 无模板法 我们 经常采 用电化学聚合法 以及化学 氧 较的简单 : 化聚合法来对导 电聚苯胺进行制备 不 同方法 以及制备条件 的不 同对 有关研究人员对聚苯胺非常的关 注并且 已经从 多个方 面展 开了研究。 聚苯胺 的储能性能才得到 了人们 的广 聚苯胺的性能 、 形貌 以及导 电性都有着一定 的影 响。 目 前. 化学合成法 正是 因为上述 方面的众多优点 . 但是聚苯胺也存 在在储 能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 第一 , 聚苯 是制备聚苯胺所经常采用的方法 . 具有的优点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 泛关 注。 第二 . 聚苯胺的导电性能也 比较差 。 但是 面: 第一 . 聚苯胺 采用化学合 成法制造 的工艺 比较 的简单 ; 第二 , 制造 胺具有 比较差 的循环稳定性 :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众多 的优 所 需要的成本远 远低于采用 其他方法制 备 : 第三 . 聚苯胺采用 化学合 如果将 聚苯胺 与碳纳米管结合起来应用 . 因此能够在很 大的程度上弥补 聚苯胺 的不足之处 . 并且还能在很 成 法可以大规模的进行生产 . 使得聚苯胺 的产量非常 的大。上述化学 点 . 碳纳米管具有 的优点 主要体现在 合成法 主要是用来合成一般性能的聚苯胺 如果聚苯胺具有特殊的要 大的程度上提高聚苯胺的利用效率 第一 , 碳纳 米管的力学性 能比较强 ; 第二 , 纵横 比也 比 求对性 能方面具有特殊的要 求 . 那么就不能运用化学合成法来 进行聚 以下几个方 面 : 第三 , 热稳定性 以及化学性也 比较高 : 第 四, 导电性能也 比较高 。 苯胺 的合 成 具有特殊性能的聚苯胺的合成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电化学 较高 : 将碳纳米管与聚苯胺结合起来应用到电气设备的生产制造过程 方法 电化学方法不能进行大批量的生产 . 只能进行小批量的生产 , 通 总之 . 能够 在很大程度上 弥补聚苯胺 的不 足之处 , 使其 聚苯 胺的应用 常是用在科研 的合成当中 为了更好的认识与了解聚苯胺复合材料的 当中.
聚苯胺/纳米A12O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防腐性能研究
结果表 明 ,涂层 中含有 聚苯胺/ 纳米 A 1 O 复合物 的碳 钢片抗腐 蚀能力 强于含 聚苯胺 的碳钢 片 ,腐 蚀 电位 最高 ,腐蚀 电流密度 最小 ;而裸钢 片腐蚀 电位最 小 ,腐蚀 电流密度 最大。 关键 词 :聚苯胺/ 纳米氧化铝复合物 ;开路 电位 ;极化曲线 ;交流阻抗 ;防腐性能
二氧化锰—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的开题报告
二氧化锰—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电化学超级电容器因其高功率、长循环寿命、快速充放电等优良特性,正在逐渐替代传统的电池储能系统成为一种重要的能量存储设备。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因素。
常用的电极材料如活性碳、氧化物、导电高分子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其中,电导聚合物是一类新兴的电极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电极材料的制备中。
聚苯胺是一种重要的电导聚合物,其具有优越的电化学性质和导电性能。
二氧化锰(MnO2)是一种广泛研究的电化学材料,它是一种类似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的蓄能材料,具有优良的储能性能。
因此,制备二氧化锰与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成为新型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备受关注。
相比于单一材料制备电极,纳米复合材料能够在界面处形成优化结构,在原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性能,提高电化学性能。
因此,通过制备二氧化锰与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可以进一步优化电极材料性能,提高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次研究旨在制备二氧化锰与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并评估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采用原位化学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锰与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2. 采用XRD、TEM、SEM、FT-IR等表征手段分析材料结构和形貌特性;3. 评估二氧化锰与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包括比电容、循环寿命、充放电性能等;4. 探究制备参数对二氧化锰与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寻求优化制备方法和成本。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制备二氧化锰与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按一定比例将聚苯胺单体和二氧化锰投入反应体系中,通过化学氧化反应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2. 材料表征:采用XRD、TEM、SEM、FT-IR等手段对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
3. 电化学性能测试:采用循环伏安法、充放电测试、电化学阻抗谱等测试手段,评估二氧化锰与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石墨烯_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_王宏智
[Article]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 )Acta Phys.-Chim.Sin.2013,29(1),117-122January Received:August 24,2012;Revised:October 22,2012;Published on Web:October 24,2012.∗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zwg@;Tel:+86-22-27402251.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Tianjin,China (11JCYBJC01900).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1JCYBJC01900)资助项目Ⓒ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doi:10.3866/PKU.WHXB 201210234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王宏智高翠侠张鹏姚素薇张卫国*(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杉山表面技术研究室,天津300072)摘要:以苯胺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石墨烯/聚苯胺(GP)复合材料.利用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拉曼(Raman)光谱、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其结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保持了石墨烯的基本形貌,聚苯胺颗粒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表面,复合材料在500mA ·g -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352F ·g -1,1000mA ·g -1下比电容为315F ·g -1,经过1000次的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到90%,远大于石墨烯和聚苯胺单体的比电容.复合材料放电效率高,电解质离子易于在电极中扩散和迁移.关键词: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电化学制备;性能中图分类号:O646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Graphene/PolyanilineWANG Hong-ZhiGAO Cui-XiaZHANG PengYAO Su-WeiZHANG Wei-Guo *(Shan Shan Research Office of Surface Technology,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P .R.China )Abstract:Graphene/polyaniline composites (GP)were prepared from aniline and graphite oxide using an electrochemical method.The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and surface morphology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Raman spectroscopy,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and its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site keeps the basic morphology of graphene and that the polyaniline particles are uniformly dispersed.The specific capacitances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reach 352and 315F ·g -1at 500and 1000mA ·g -1,respectively,higher than those of graphene and polyaniline.The majority (90%)of the capacitance remains after 1000cycles of charge and recharge at 1000mA ·g -1.The composite shows potential for use in supercapacitors.Key Words:Graphene;Polyaniline;Composite;Electrochemical preparation;Property1引言石墨烯(ERGO (electrochemically reducedgraphite oxide))以其优异的电学、力学和热学性质,成为储能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1,2通过表面修饰可使石墨烯基材料具有良好的功率特性、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2-8Li 等9通过静电排斥的方法得到氧化石墨烯(GO)的稳定分散液,然后用插层法将制备好的聚苯胺(PANI)纳米纤维嵌入到石墨烯各层之间,制备出了石墨烯/聚苯胺纳米纤维插层复合材料,其比电容、拉伸强度和循环性能相对于单纯的聚苯胺纳米纤维都要优异.Xu 等10在苯胺的酸性溶液中以石墨烯为基体采用原位氧化聚合的方法得到了垂直生长于石墨烯表面的聚苯胺纳米117Acta Phys.⁃Chim.Sin.2013V ol.29纤维复合物,这种材料体现出了良好的协同作用,因此比电容和充放电循环稳定性能都比单纯的石墨烯和聚苯胺要更为出色.电化学方法可在更小的尺度上控制纳米材料的生长,进而得到结构更为精细的石墨烯复合材料.11,12本文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13制备氧化石墨烯,经超声分散后与苯胺混合滴涂在ITO导电玻璃上,然后经电化学一步氧化还原得到石墨烯/聚苯胺(GP)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表面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此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无须使用高强毒性还原剂,制备出的电极材料无需进行产物的分离,可在集流体上直接进行沉积,进而组装成器件,对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2实验部分2.1石墨烯/聚苯胺薄膜的电化学制备将5mg氧化石墨烯分散在10mL水中,超声2 h得到稳定的棕色氧化石墨烯悬浊液,再向该溶液中加入35mg苯胺(分析纯)单体,超声0.5h,得到氧化石墨烯/苯胺混合分散液.用微量注射器将其滴涂在预处理过的1cm×1cm ITO导电玻璃表面,晾干得到氧化石墨烯/苯胺复合电极.采用同样的方法制备不加苯胺单体的氧化石墨烯电极.采用三电极体系,利用循环伏安(CV)法在电化学工作站一步制得石墨烯与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工作电极分别为氧化石墨烯电极和氧化石墨烯/苯胺复合电极,辅助电极为钌钛网,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SCE),电解液为1mol·L-1H2SO4,电位扫描范围为-1.3-1.0V,扫描速率为50mV·s-1,所制备的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含量为12.5%(w).作为对比的聚苯胺也采用循环伏安法,电解液中苯胺浓度为0.25mol·L-1,硫酸(分析纯)浓度为0.25mol·L-1,pH为2-3.扫描范围为-0.2-0.9V,辅助电极为钌钛网,参比电极为SCE,研究电极为ITO导电玻璃.2.2石墨烯/聚苯胺薄膜的表征及性能测试采用美国FEI公司的Nanosem43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荷兰Philips公司的Tecnai G2F2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GP进行形貌观察.采用美国热电公司的DXR Microscope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美国Perkin-Elmer PHI-1600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荷兰PANAlytical公司XʹPert X射线衍射仪对GP进行结构及成分分析.CHI660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公司,测试GP(作为研究电极)在1mol·L-1H2SO4中的电化学活性,参比电极为SCE,辅助电极为钌钛网.3结果与讨论3.1石墨烯/聚苯胺复合薄膜的形成机理图1是一步法合成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在第一圈扫描中从0.4V开始有明显的阳极电流,并且在0.6V处产生一小的电流峰,此电流峰对应于苯胺的氧化聚合.14随着扫描圈数的增加,氧化电流峰逐渐降低并消失;在第一圈扫描中从-0.5V开始有明显阴极电流,并且在-0.9V处产生阴极电流峰,对应于氧化石墨烯片层表面和边缘含氧官能团的还原过程,15-17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这一阴极电流峰逐渐减小并最终消失.氧化还原过程同时伴随着电极颜色由黄到黑的变化,这也印证了氧化石墨烯被还原为石墨烯.3.2石墨烯/聚苯胺复合薄膜的结构表征图2为氧化石墨烯、石墨烯及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氧化石墨烯在2θ约为11.6°附近有一个对应于氧化石墨烯(001)晶面的较强的衍射峰.石墨烯与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在2θ为26.0°附近均出现一个较弱的漫峰,对应于石墨烯的特征峰,18该漫峰可能是由于石墨烯片层之间无规则搭接的结果.图中右上角为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局部放大图,2θ为22.0°左右的峰应该对应于无定形的聚苯胺,25.0°左右的峰可能是聚苯胺的结晶峰,这与文献19-21报道的聚苯胺的特征峰相吻合,可以证实复合材料中聚苯胺的存在.图3为氧化石墨烯、石墨烯和石墨烯/聚苯胺复图1制备的石墨烯/聚苯胺(GP)复合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Fig.1Cyclic voltammogram(CV)curves of the prepared graphene/polyaniline(GP)composite material118王宏智等: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No.1合材料的拉曼光谱.氧化石墨烯在1348cm -1处的D 峰和1588cm -1处的G 峰经过电化学还原后分别移动到了1355和1594cm -1处,对应于石墨烯的D 峰与G 峰.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在1348、1600和2700cm -1处存在拉曼特征峰,分别对应于石墨烯的D 峰与聚苯胺C ―N +键的相互作用、石墨烯的G 峰与聚苯胺上C ―C 键的相互作用和石墨烯的2-D 峰,22其D 峰与G 峰的强度比要高于石墨烯,表明复合材料的无序度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聚苯胺和石墨烯片层强烈的相互作用造成的.在聚苯胺中,醌/苯环C ―H 键的特征峰由于石墨烯与聚苯胺之间的相互作用,从1167cm -1移动到1177cm -1处,8也说明在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中苯胺上的醌环与石墨烯上碳环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显著.图4为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XPS 谱图.从碳谱中可以看出,氧化石墨烯经电化学还原后,在其表面仍残留有微量含氧官能团,23而氮谱中N +*/N 的高比例说明了复合材料中聚苯胺的掺杂程度很高.24聚苯胺的导电性和它的掺杂程度密切相关,因此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具备良好的导电性.从SEM 照片(见图5)中可以观察到,宏观上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保持了石墨烯的褶皱形貌,聚苯胺较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片层上.可以推测,氧化石墨烯与苯胺发生了原位吸附,随后苯胺在石墨烯表面原位聚合.图2氧化石墨烯、石墨烯与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XRD 图谱Fig.2XRD patterns of graphene oxide (GO),graphene (ERGO (electrochemically reduced graphite oxide)),andGP composite material(a)GO;(b)ERGO;(c)GP;the inset shows the enlargement of(c).图3GO 、ERGO 和GP 复合材料的拉曼光谱Fig.3Raman spectra of GO,ERGO,and GPcomposite material(a)GO;(b)ERGO;(c)GP图4GP 复合材料薄膜的XPS 谱图Fig.4XPS spectra of GP composite material film(a)C 1s spectrum;(b)N 1sspectrum图5ERGO 和GP 复合材料的SEM 图Fig.5SEM images of ERGO and GP composite material(a)ERGO;(b)GP119Acta Phys.⁃Chim.Sin.2013V ol.29图6为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TEM 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其边缘石墨烯为单层或少数层,表明在其还原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大量的团聚现象.而聚苯胺均匀覆盖在石墨烯的表面,这也有利于稳固复合物的结构从而可以在充放电过程中获得比较高的比电容和优异的循环性能.3.3石墨烯/聚苯胺复合薄膜的电容性能测试图7为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电化学还原的石墨烯以及聚苯胺的循环伏安曲线.图中接近于矩形的为石墨烯的循环伏安曲线,说明其具有很好的双电层电容性能;而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具有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峰1ʹ对应于聚苯胺还原态的生成,峰1为其对应的还原峰;峰2ʹ则反应了中间氧化态的生成,峰2为其对应的还原峰;峰3ʹ代表完全氧化态聚苯胺的生成,峰3对应于其还原峰,25这也正是其赝电容的主要来源.复合材料与聚苯胺的循环伏安图接近,出峰位置略有偏移,这可能是石墨烯与聚苯胺相互作用的结果.图8为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当电流密度由500mA ·g -1升到5000mA ·g -1时,复合材料比电容由352F ·g -1降为229F ·g -1,电容保持率近65%,倍率性能较好.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由于聚苯胺赝电容的存在,提高了复合材料比电容,因此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充放电曲线与石墨烯不同,并非标准的等腰三角形.图9为石墨烯、聚苯胺、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在500mA ·g -1下充放电曲线及1000mA ·g -1下比电容的循环性能曲线.在500mA ·g -1下,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比电容(352F ·g -1)远大于石墨烯(143F ·g -1)与聚苯胺(220F ·g -1)的比电容.在1000mA ·g -1下,经1000次充放电过程之后,三者的比电容都在下降后趋于平缓,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比电容的保持率在90%左右,这说明其电化学稳定性优异,与Lu 等26采用化学法制备石墨烯/聚苯胺复合图6ERGO 和GP 复合材料的TEM 图Fig.6TEM images of ERGO and GP composite material(a)GP (low magnification);(b)GP (high magnification);(c)ERGO图7GP 复合材料、聚苯胺(PANI)和ERGO 的循环伏安曲线Fig.7CV curves of GP composite material,polyaniline (PANI),and ERGO(a)GP;(b)PANI;(c)ERGO图8GP 复合材料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Fig.8Charge-discharge curves of GP compositematerial at different current densitiesj /(mA ·g -1):(a)500;(b)1000;(c)2000;(d)4000;(e)5000120王宏智等: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No.1物相比,在1000mA ·g -1下,比电容提高了31F ·g -1.图10为石墨烯、聚苯胺和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在硫酸溶液中的交流阻抗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三者的交流阻抗图差别不大.曲线半圆部分的直径代表电荷在电极内的迁移电阻,石墨烯和复合材料内阻比聚苯胺略小,这有利于电解质离子在电极中扩散和迁移.并且三者低频区的直线斜率接近90°,均体现了良好的电容性能.4结论本文利用电化学法制备了石墨烯和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结构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聚苯胺与石墨烯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电化学测试表明,复合材料在1000mA ·g -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了315F ·g -1,并且在1000次循环之后容量保持率达到了90%,电化学性能优良.这种方法可在集流体上直接沉积石墨烯和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继而组装成器件,用于制备超级电容器.References(1)Miller,J.R.;Outlaw,R.A.;Holloway,B.C.Science 2010,329,1637.doi:10.1126/science.1194372(2)Chen,S.M.Preparation of Novel Carbon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Electrochemical Field.M.E.Dissertation,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2010.[陈思明.新型石墨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领域方面的应用[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0.](3)El-Kady,M.F.;Strong,V .;Dubin,S.;Kaner,R.B.Science 2012,335,1326.doi:10.1126/science.1216744(4)Korenblit,Y .;Rose,M.;Kockrick,E.;Borchardt,L.;Kvit,A.;Kaskel,S.;Yushin,G.ACS Nano 2010,4,1337.doi:10.1021/nn901825y (5)Hantel,M.M.;Kaspar,T.;Nesper,R.;Wokaun,A.;Kotz,mun .2011,13,90.doi:10.1016/j.elecom.2010.11.021(6)Vickery,J.L.;Patil,A.J.;Mann,S.Adv.Mater .2009,21,2180.doi:10.1002/adma.v21:21(7)Stoller,M.D.;Park,S.J.;Zhu,Y .W.;An,J.H.;Ruoff,R.S.Nano Lett .2008,8,3498.doi:10.1021/nl802558y(8)Wang,D.W.;Li,F.;Zhao,J.P.;Ren,W.C.;Chen,Z.G.;Tan,J.;Wu,Z.S.;Gentle,L.;Lu,G.Q.;Cheng,H.M.ACS Nano 2009,3,1745.doi:10.1021/nn900297m (9)Li,D.;Muller,M.B.;Gilje,S.;Kaner,R.B.;Wallance,G.G.Nat.Nanotechnol.2008,3,101.doi:10.1038/nnano.2007.451(10)Xu,J.J.;Wang,K.;Zu,S.Z.;Han,B.H.;Wei,Z.X.ACS Nano 2010,4,5019.doi:10.1021/nn1006539(11)Cheng,Q.;Tang,J.;Ma,J.;Zhang,H.;Shinya,N.;Qin,L.C.Carbon 2011,49,2917.doi:10.1016/j.carbon.2011.02.068(12)Zhang,K.;Mao,L.;Zhang,L.L.;Chan,H.S.O.;Zhao,X.S.;Wu,J.S.J.Mater.Chem.2011,21,7302.doi:10.1039/c1jm00007a (13)Hu,Y .J.;Jin,J.;Zhang,H.;Wu,P.;Cai,C.X.Acta Phys.-Chim.Sin.2010,26,2073.[胡耀娟,金娟,张卉,吴萍,蔡称心.物理化学学报,2010,26,2073.]doi:10.3866/PKU.WHXB20100812图9GP 复合材料、ERGO 和PANI 电极在500mA ·g -1下的充放电曲线(A)及1000mA ·g -1下循环性能(B)Fig.9Charge-discharge curves of GP composite material,ERGO,and PANI at 500mA ·g -1(A)and cyclicstability at 1000mA ·g -1(B)(a)ERGO;(b)PANI;(c)GP图10PANI 、GP 复合材料与ERGO 的交流阻抗谱Fig.10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ies ofPANI,GP composite material,and ERGO(a)PANI;(b)GP;(C)ERGO121Acta Phys.⁃Chim.Sin.2013V ol.29(14)Dong,P.;Zhou,J.Z.;Xi,Y.Y.;Cai,C.D.;Zhang,Y.;Zou,X.D.;Huang,H.G.;Wu,L.L.;Lin,Z.H.Acta Phys.-Chim.Sin.2004,20,454.[董平,周剑章,席燕燕,蔡成东,张彦,邹旭东,黄怀国,吴玲玲,林仲华.物理化学学报,2004,20,454.]doi:10.3866/PKU.WHXB20040502(15)Guo,L.H.;Wang,X.F.;Qian,Q.Y.;Wang,F.B.;Xia,X.H.ACS Nano2009,9,2653.(16)Zhou,M.;Wang,Y.L.;Zhai,Y.M.;Zhai,J.F.;Ren,W.;Wang,F.A.;Dong,S.J.Chem.Eur.J.2009,15,6116.doi:10.1002/chem.v15:25(17)Shao,Y.Y.;Wang,J.;Engelhard,M.;Wang,C.M.;Lin,Y.H.J.Mater.Chem.2010,20,743.doi:10.1039/b917975e(18)Liu,J.C.Synthesis and Study on Graphene and Co3O4/Graphene Composite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 ofElectrochemistry.M.E.Dissertation,Harbin EngineeringUniversity,Harbin,2011.[刘进程.石墨烯和石墨烯基四氧化三钴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19)Zhang,K.;Zhang,L.L.;Zhao,X.S.;Wu,J.S.Chem.Mater.2010,22,1392.doi:10.1021/cm902876u (20)Majumdar,D.;Baskey,M.;Saha,S.K.Macromolecular RapidCommunications2011,32,1.(21)Yan,J.;Wei,T.;Shao,B.;Fan,Z.J.;Qian,W.Z.;Zhang,M.L.;Wei,F.Carbon2010,48,487.doi:10.1016/j.carbon.2009.09.066(22)Huang,Y.Y.The Research of Interaction of Graphene/Polyanline Composite Interface.M.E.Dissertation,Sun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2010.[黄赟赟.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界面相互作用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0.] (23)Chen,L.Y.;Tang,Y.H.;Wang,K.;Liu,C.B.;Luo,S.L.mun.2011,13,133.(24)Wang,H.L.;Hao,Q.L.;Yang,X.J.;Lu,L.D.;Wang,X.Nanoscale2010,2,2164.doi:10.1039/c0nr00224k(25)Wu,K.Z.;Wang,Q.F.;Ma,Z.C.;Duan,X.W.;Li,C.B.;Zhen,X.Y.J.ShaoXing University2010,30,24.[武克忠,王庆飞,马子川,段晓伟,李彩宾,甄晓燕.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0,30,24.](26)Lu,M.;Zhang,K.;Chan,H.S.O.;Wu,J.S.J.Mater.Chem.2012,22,80.doi:10.1039/c1jm12869h122。
aunps的制备
aunps的制备
(原创版)
目录
1.制备背景
2.制备方法
3.制备过程
4.制备结果
5.制备意义
正文
1.制备背景
aunps(铝纳米线/聚苯胺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高电导率、高机械强度和良好电化学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
在能源、环保和电子领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 aunps 的高效应用,制备方法的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2.制备方法
aunps 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水热法和溶剂热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3.制备过程
以溶胶凝胶法为例,制备过程如下:
(1)首先,将铝盐和聚苯胺分别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形成溶液。
(2)将铝盐溶液和聚苯胺溶液混合,并搅拌均匀。
(3)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凝胶剂,继续搅拌一段时间,使溶液逐渐转变为凝胶状。
(4)将凝胶状物质转移到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处理,以除去溶剂。
(5)将干燥后的凝胶状物质进行热处理,以形成 aunps。
4.制备结果
通过上述制备过程,可以得到具有良好性能的 aunps。
实验结果表明,aunps 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电化学性能。
同时,通过调整制备工艺,可以进一步优化 aunps 的性能。
5.制备意义
aunps 的制备对于实现其在能源、环保和电子领域的高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纳米ZnO_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科学研究纳米ZnO/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张鑫李长江(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29)摘要通过溶胶-凝胶法和O/W型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经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修饰的纳米ZnO粉体和纳米ZnO/聚苯胺(PAn)的复合材料,并进行了形貌、结构和性质的表征与分析。
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晶形为六方晶系球形结构,粒径平均为25nm。
而纳米ZnO/PAn的复合材料也呈现出特殊的红外吸收特性,在1700cm-1~3300cm-1出现1个较强的吸收峰,同时因纳米ZnO的加入而使聚苯胺各特征峰振动强度均增强,所以可得出,纳米ZnO的掺杂对聚苯胺的红外光谱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纳米ZnO,聚苯胺,复合材料,制备,表征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meter-sizedZnO and nanometer-sized ZnO/PAn compositesZhang Xin Li Changjiang(College of Science,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 echnolog y,Beijing100029)Abstract Nanometer-sized ZnO,which is modified with sodium do decylbenzene sulfonate,and nanometer-sized ZnO/PAn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so-l gel and O/W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methods technique,respect ively.T EM、X RD and F I-IR w er e used to character ize the nanometer-sized ZnO and nanometer-sized ZnO/PAn composites.T he r esults show ed that nanometer-sized ZnO crystallizes in hex ag onal structure w ith spher ical par ticles and size distributio n of25nm and t he absorption peaks of nanometer-sized ZnO/PA n composites were str engthened in the compared with t hat o f doping polyan-i line in infrared spectr um,especially,w hich there was a more stronger peak between1700cm-1and3300cm-1.Key words nanometer-sized ZnO,polyaniline,composites,preparation,character ization纳米ZnO是一种自激活的半导体材料(室温下禁带宽度为3127eV,激子束缚为60eV),但是其在紫外受激发射时,发射强度随温度的升高会迅速的猝灭,再加之其自身的纳米半导体微粒的特殊层次和相态,若想使其特殊性能以材料形式付诸于应用,则必须使其以某种形式与体相材料复合或组装[1,2]。
导电高分子聚苯胺及其应用
3、传感器领域
3、传感器领域
聚苯胺作为一种敏感材料,在传感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化学或电化 学掺杂,聚苯胺的导电性能发生变化,利用这种特性可以制造出各种传感器。例 如,基于聚苯胺的酸碱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溶液的酸碱度,而聚苯胺基的压力传 感器则可以用于监测压力变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研究方法
1、化学反应机理
导电高分子聚苯胺的合成
3、聚合反应:将苯胺单体、氧化剂和催化剂混合在一起,在适当的温度和压 力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
导电高分子聚苯胺的合成
4、后处理:通过后处理步骤,如脱色、干燥等,得到纯净的导电高分子聚苯 胺。
4、后处理:通过后处理步骤, 如脱色、干燥等,得到纯净的导 电高分子聚苯胺。
4、后处理:通过后处理步骤,如脱色、干燥等,得到纯净的导电高 分子聚苯胺。
导电高分子聚苯胺及其应用
01 引言
目录
02 一、研究现状
03 二、应用领域
04 三、研究方法
05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导电高分子材料在当代科技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聚苯胺作为一种 新型的高分子导电材料备受。聚苯胺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 易于制备等优点,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导电高分子材料。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聚 苯胺的研究现状、应用领域及研究方法,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4、后处理:通过后处理步骤,如脱色、干燥等,得到纯净的导电高 分子聚苯胺。
3、功能性应用研究:除了传统的电子、航天、建筑等领域,探索聚苯胺在新 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如作为电池材料、生物传感器等。
4、后处理:通过后处理步骤,如脱色、干燥等,得到纯净的导电高 分子聚苯胺。
4、理论计算模拟:通过理论计算和模拟,深入了解聚苯胺的分子结构和性能 之间的关系,为材料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
聚苯胺、聚吡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抗菌性能研究
聚苯胺、聚吡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抗菌性能研究聚苯胺、聚吡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抗菌性能研究摘要:聚苯胺(PANI)和聚吡咯(PPy)是两种具有良好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药物传递和组织工程等领域。
本研究旨在探究聚苯胺、聚吡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在抗菌性能方面的应用潜力。
通过化学聚合和原位聚合的方法分别制备了PANI和PPy,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
利用化学还原法将PANI和PPy纳米颗粒与丁二酸等共轭核酸聚集为纳米粒子,并通过控制还原剂浓度和聚集时间来调整纳米粒子的大小和形状。
通过纳米荧光标记技术和细菌液体培养方法,对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与纯聚苯胺和聚吡咯相比,聚苯胺/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更强。
进一步的实验证明,纳米复合材料诱导了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细胞外多聚糖(EPS),导致其生长受到限制。
此外,纳米复合材料还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导致细胞内容物泄漏而死亡。
这些结果表明,聚苯胺/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并具有潜在的应用于抗菌材料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地制备了聚苯胺、聚吡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在抗菌性能方面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聚苯胺/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能够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这是由于纳米复合材料能够诱导细菌产生多聚糖和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这一研究结果为开发新型抗菌材料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聚苯胺/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抗菌性能;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成功地制备了聚苯胺、聚吡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在抗菌性能方面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聚苯胺/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能够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和繁殖。
聚苯胺/钡铁氧体复合材料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
St y n he s nt e i ud o t y h ssand ee t o a ne i o e te fpol ni ne ba i l c r m g tc pr p r i s o ya l - r um e rt o p ie i f r ie c m ost s维普资讯 来自第 2 9卷 第 5期
2 0 焦 06
兵器 材 料科 学 与 工程
ORDNANC E MAT RI CI E AL S ENC E AND ENGI EE NG N RI
V0 _9 No5 l 2 .
Ss , 2 6 p. 00
T ANG Xi n,Z HA0 Bi - u n,HU ge o9 nya -l
( tt y L b rtr fMea t xC mp sts h n h i ioTo gUnv ri S a g a 0 0 0,C ia SaeKe a oaoyo tl r o oi ,S a g a a n ies y, h n h i2 0 3 Mai e J t hn )
包 覆 钡 铁 氧 体 后 表 面 形 貌 发 生 明显 改变 ; 外 光 谱 和物 理 性 能 测试 系 统 结 果 表 明 , 红 在钡 铁 氧 体 颗 粒 表 面 和 聚 苯 胺 间 存 在 某 种 化 学 作用 ; 微波 网络 分析 仪测 试表 明 , -1 H 率范 围 内 , 合材 料 的复磁 导 率变 化不 大 , 介 电常 数有 明显 增 加 , 在2 6G 濒 复 复 主 要 是 由 于 聚苯 胺在 电场 作 用 下 的 极 化 , 氧 体 和 聚 苯 胺 之 间 形成 大量 的界 面 , 强 了 不 同介 质之 间 的界 面极 化 所 致 。 铁 增 关键 词 : 位 聚 合 ; 苯 胺 ; 铁 氧 体 ; 原 聚 钡 复合 材 料 ; 电磁 特性 中 图分 类号 :B 3 T 3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 24 20 )5 O 4 _ 3 10 — 4 X(0 6 0 一 o 5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陈炅钟发春赵小东张晓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摘要:通过超声波分散技术把化学氧化合成的聚苯胺(P ANI)与环氧树脂共混复合,制备了聚苯胺复合导电薄膜(P ANI /E51)。
分别用红外、热重、扫描电镜和X光电子能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结果发现,对于低温条件下制备的P ANI粒子,在基体环氧树脂的的分布状态跟掺杂离子有关,同时,掺杂离子也对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导电率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聚苯胺对甲基苯磺酸(TSA) 对氨基苯磺酸(ABSA)环氧树脂复合薄膜聚苯胺由于其高电导率、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原料的价廉易得等特点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
对苯胺的聚合反应,人们通常采取在室温条件下,通过加入氧化剂对其进行化学氧化聚合。
然而,已经有研究学者指出在室温制备的聚苯胺分子量较低,且含有结构缺损,因此人们希望通过制备较高分子量的聚苯胺,从而提高其加工和电学性能。
有学者认为,聚苯胺聚合反应同时具有阳离子聚合和浓度聚合的特征。
因此,可以通过在低温条件下聚合(阳离子聚合中,降低反应温度可以提高链传递速率,并且降低副反应速率),并且延长反应时间(浓度聚合中,聚合物的分子量随着反应的进行稳步增加),从而得到高分子量高性能的聚苯胺。
Adams[2]等人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苯胺在盐酸介质中的聚合反应,研究发现,与室温制备的聚苯胺相比较,低温条件下制备的聚苯胺分子量要增加5-10倍。
13C-NMR表明后者的结构缺损明显减少,导电率依然保持在同一数量级。
同时为了克服聚苯胺不溶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综合力学性能差等缺点,很多研究工作者结合聚苯胺的导电性和一些高聚物易加工成型的特性,制备多种功能性复合材料。
然而,随着聚苯胺分子量的增加,共轭程度进一步增强,其粒子在基体中的分布形态必然要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基于以上问题,本工作在-25℃条件下氧化聚合合成聚苯胺,并通过超声波技术将其与环氧树脂复合,用扫描电镜和X光电子能谱,对复合物的结构形态等进行研究分析,为进一步开发PANI新的功能性材料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 实验部分1.1 主要试剂和原料苯胺,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经减压蒸馏后使用;对甲基苯磺酸,分析纯,江苏昆山年沙化工厂;对氨基苯磺酸,分析纯,上海试剂总厂第三分厂;环氧树脂E51,工业级,岳阳化工总厂;聚酰胺树脂(PA651),工业级,岳阳化工总厂;其余均为分析纯试剂,使用前未作进一步处理。
1.2 本征态聚苯胺的制备[2]*本课题得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基金资助(2004 0318)陈炅(1980-),硕士研究生; Email: chenjiong1980@1.3掺杂态聚苯胺的制备将本征态的聚苯胺溶解在NMP 试剂中,涂膜,60℃真空干燥72h ,用1M 的对甲基苯磺酸水溶液掺杂8h ,60℃真空干燥24h ,得到掺杂态的聚苯胺-对氨基苯磺酸薄膜。
1.4 掺杂聚苯胺/环氧复合薄膜的制备在烧杯中依次加入E51 4.0g ,适量的本征态聚苯胺、少量的NMP 和一定比例的磺酸,搅拌,再用超声波振荡15min ,加入聚酰胺树脂1g ,搅拌,涂膜,常温固化,得到PANI-ABSA/E51复合薄膜。
1.5 性能测试1.4.1 FTIR 分析:采用KBr 压片,用透射法在Nicolet 800红外光谱仪上测定。
1.4.2 TG 分析:在TGA-2050热重分析仪上进行,试样重量2~3mg ,N 2流量为10ml/min ,升温速率为10℃/min ,温度范围:50~700℃。
1.4.3膜厚测定:将带玻璃基片的薄膜试样在TENCOR 仪器公司ALPHA-200台阶仪上测薄膜厚度。
1.4.4表面电导率测定:在PC68型数字高阻计上测定薄膜电导率。
1.4.5 SEM 分析:将薄膜样片真空镀金,用国产AMRAY 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微结构,电子束能量18~22kV ,放大倍数1000~3000倍。
1.4.6 XPS 表面元素分析:采用Thermo VG250X 光电子能谱仪分析薄膜试样,用AlK X-射线为照射源,样品室真空度1×10-8乇,能量扫描宽度25eV 。
2.结果和讨论2.1聚苯胺结构分析本征态聚苯胺的(EB )的氧化度程度为Y=0.5,其结构式为:红外吸收光谱见图1(A ),本征态PANI 在824、1159、1293、1508、1589、3400cm -1处出现较强的吸收峰,归属见表一。
表一 本征态聚苯胺的红外峰归属波数/(cm -1)归属 3400N-N 伸缩振动 1589—N=(C6H4)=N— 1508苯环骨架振动 1293—NH—(C6H4)—NH—中的C—N伸缩振动 1159苯环中的C—H 824 —(C6H4)—中的C—H的面外弯曲振动本征态的聚苯胺不具有导电性,须通过掺杂形成极化子作为载流子才具有导电性。
大量研究表明,质子酸完全掺杂的聚苯胺具有如下化学结构:NH N 1-YA -=ClO 4-、SO 4- 、Cl -、R-SO 3-、H 2PO 4-等。
由于质子化和掺杂离子的作用,使得聚苯胺分子链中醌式结构的电子云密度下降,产生诱导效应,同时由于掺杂的作用,分子链中的电子、电荷的离域化作用增强,形成共振结构,使得C=N的双键性质有所削弱,产生共轭效应。
两个效应的结果使得基团的振动频率下降,因此红外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
同时由于共轭效应使得C-N单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的电子云密度增加、键能增加、振动频率升高,特征吸收峰向高频移动。
另外,芳环中的C-H特征峰由高频1159 cm -1 (824 cm -1)向低频方向移到1120 cm -1 (794 cm -1),这是由于亚胺基氮原子质子化后带的部分正电荷离域到芳环上去,使得C —H 键之间的电子云密度减小,红外光谱吸收峰向低频移动。
113cm -1处峰为Q=NH +-B 的模式振动,1120cm -1(与芳环中的C—H特征峰相重叠)为S=O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
704cm -1和603 cm -1分别为C—S,S—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这表明磺酸根离子的存在(如图B ,C),从红外光谱来看,掺杂态的吸收峰大致相似。
2.2聚苯胺复合薄膜的形态结构分析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薄膜的TTIR 吸收峰如下:1516cm -1,1593cm -1为苯核振动的峰,836 cm -1谱带归属于对位取代苯环上两个相临氢原子的面外弯曲振动。
1237 cm -1谱带对应于苯醚键的不对称伸缩振动,1037谱带对应于苯醚键的对称伸缩振动,1516 cm -1和1237 cm -1的强风可以判断环氧树脂的存在。
915cm -1处无峰,表明环氧基基本反应完全。
1360 cm -1和1380 cm -1处的谱带来自于双酚A 中双甲基的对称弯曲振动。
1650 cm -1的强峰为-C=O伸 图1 本征态和掺杂态聚苯胺的FTIR 光谱图 A :PANI ;B :PANI-ABSA ;C :PANI-TSA 图2掺杂态聚苯胺/环氧树脂的FTIR 光谱图 A :3.0%PANI-ABSA/E51;B :3.0%PANI-TSA/E51N nHN H H N+H A -缩振动。
1304 cm-1处的峰对应于=C-N-,1126 cm-1处的峰为-S=O-吸收所引起的,1180 cm-1为-S-N-峰,702 cm-1处的峰是C-S峰[3]。
对氨基苯磺酸和对甲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红外谱图基本相似,这是由于在复合材料中,聚苯胺含量较少,红外表现出来的基本为环氧树脂的吸收峰有关。
为了探索观察掺杂态聚苯胺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我们对薄膜的表面形态作了扫描电镜分析(见图3)。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复合薄膜中,对于含量为3.0w/w%PANI-TSA/E51,粒子主要分布在环氧树脂的褶皱中,粒径在2-10um不等,而对于3.0w/w%PANI-ABSA/E51,PANI粒子主要平铺在基体环氧树脂中,粒子直径基本都在5um左右。
A:3.0%PANI-ABSA/E51;B:3.0%PANI-TSA/E51图3 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薄膜的SEM图2.3聚苯胺复合薄膜的导电与热稳定性分析分析图4是复合薄膜的导电曲线。
可以看到,对氨基苯磺酸掺杂态的苯胺复合薄膜的临阈值约在1%(w/w),而对甲基掺杂的复合材料的临阈值约在0.7%(w/w),两者的导电率也有一定的差别,前者的导电率要略高于后者。
复合材料的导电关键是形成导电高分子本身的导电通道,但分散状态对最终导电率并没有影响。
从SEM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酸掺杂的聚苯胺在基体中的分散状态有一定的差别,这应该是造成临阈值变化的主要原因。
而最终导电率的变化应该与掺杂离子有关。
环境稳定性实验是评价导电复合物实用性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此,对聚苯胺/环氧树脂图4掺杂态聚苯胺的导电率A:PANI-ABSA;B:PANI-TSA图5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图导电复合膜就耐热性处理的稳定性进行了测试。
图5为聚苯胺环氧树脂基复合薄膜的热重曲线。
100℃~330℃之间的失重主要是对氨基苯磺酸和少量水的脱除,聚苯胺的氧化失重不明显。
从330℃开始分子链断裂分解才引起大幅度的失重,至470℃左右分解完毕。
在380℃之前,由于磺酸的脱除等因素的影响,PANI-环氧树脂的稳定性最好,PANI-TSA复合材料的稳定相对较差。
当温度超过380℃时,在磺酸脱除和分子链分解等因素的作用下,稳定性依次为PANI-ABSA 复合膜>PANI-环氧树脂>PANI-TSA复合膜。
3.结论综上所述,采用低温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制备了不同掺杂离子的聚苯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XPS、SEM、电导率以及热重曲线的分析,讨论了复合材料的光电性能、结构、形态和稳定性。
红外光谱显示了复合材料中掺杂态聚苯胺的特征吸收峰。
XPS、SEM 对复合薄膜的组成和表面形态分析表明,不同掺杂离子对聚苯胺在基底中的分布、复合物的临阈值及导电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对甲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复合材料拥有较低的临阈值,但对氨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复合物具有更好的表面电导率。
参考文献:1. A.Bhattacharya, Mitabha De, Conducting composites of polypyrrole and polyaniline a review. Prog.Solid St.Chem, 1996, 24: 141.2. P.N. Ddms, P.J. Laughlin, A.P. Momkman. Low 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aniline. Polym er, 1996, 37: 341;3. 董炎明. 高分子分析手册. 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第七章,282.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Polyaniline/Epoxy Composites Chen Jiong,Zhong Fa-chun,Zhao Xiao-dong,Zhang Xiao-hua(The institute of chemical materials,CAEP,Sichuan Mianyang621900,China) Abstract: ultrasonic oscillator aiming at preparation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 mixed Polyaniline salts with epoxy resin. FTIR, TG, SEM and XPS surveyed products obtained.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critical valume of composites was affected by the dispersion of PANI in the matrix and the surface conductivity above the critical volume was related with the doped ions.(摘要要重写)Key words: polyaniline p-toluenesulfonic acid p-amimobenzenesulfonic acid epoxy resin composite 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