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连柯-儿童教育讲座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苏联教育思想
第三节
赞科夫
赞科夫(Л. В. Занков,1901—1977)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教学论专家和苏 联教育科学院院士。1957—1977年,赞科夫领导的俄罗斯教育科学院普通教育研究所 教育与发展问题实验室(1968年更名为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对教学与发展的关 系进行了长达20年的大规模教育实验,创立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体系,重点研究教学与 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以高速度进行教学和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等 原则。他的主要著作有:《教学与发展》、《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 《论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和《论小学教学》等。《教学与发展》被译成多种文 字,享有世界声誉。为了表彰他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苏联政府先后授予 其一枚列宁勋章和两枚劳动红旗勋章。
马卡连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教育成真正有教养的苏维埃人、劳动者,将青 年培养成有用、有技术、有学识、有政治修养和高尚道德的身心健全的公民。
教育过程的目的应当成为教育工作的主要基础,强调教育战线如同其他生产战线 一样必须保证不出废品,即使有1%的废品也不应该。
四、 集体教育思想
组织、培养和教育集体,通过集体教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新人,这就是马卡连柯 的主要经验。
五、 劳动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论述了劳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使教学与生产劳动有机地结合,而非机械地结合。 第二,使学生的生产劳动服从于学校的教育目的。 第三,劳动教育不能单纯强调体力劳动,劳动拜物教会使劳动变成“消耗精力的 操作”,会使学生产生厌恶劳动的情绪。 第四,必须让学生创造性地劳动。 第五,劳动任务应具有量力性、长期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重和以身作则是首要的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中有着决定的 意义。
掌握尺度和分寸也是家庭教育方法的主要原则之一,父母应具备某种介于严厉和 慈爱之间的和谐,学会在非常慈爱的口吻中保持严厉。
马卡连柯的前景教育原则
马卡连柯的前景教育原则
马卡连柯的前景教育原则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础
上的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帮助学生学习更加有效和有意义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种教育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探索和发现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接受老师的灌输和传授。
此外,马卡连柯的前景教育原则还强调教育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实际应用,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问题。
在这种教育原则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而不是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他们应该创造一个积极、有意义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发现和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并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技能。
总的来说,马卡连柯的前景教育原则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果,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1 -。
马卡连柯-儿童教育讲座
儿童教育讲座马卡连柯与他的家庭教育思想马卡连柯(АнтонСемёновичМакаренко,1888—1939),苏联著名教育革新家、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和作家。
1905年,他17岁时就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从此在繁重的教育实践活动和紧张的教育理论探索中度过了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旧俄时期在铁路小学的教育工作,使他一方面积累了教育、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家长建立了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又为他奠定了比较扎实的文化科学、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知识基础。
十月革命的胜利既对他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他施展抱负创造了客观的物质前提,提供了新的思想基础。
他的教育思想体系在十月革命后逐渐形成。
他的教育理论著作是他开创的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概括和升华,他的文学创作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和丰富的事实反映了他为之付出毕生精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和理论探索,生动地体现了他的教育理想。
他的主要著作有:反映高尔基工学团的生活和发展的小说《教育诗篇》,以捷尔任斯基工学团为题材的小说《1930年进行曲》、《塔上旗》,家庭教育方面的著作有《父母必读》、《儿童教育讲座》等以及许多教育论文和讲演。
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匪的叛乱造成战火连绵,使许多青少年成了孤儿,流落街头。
这些年龄在8—18岁之间青少年,大多数人没有道德观念,目不识丁,无责任感,以乞讨、偷窃、暴力,甚至卖淫为生,成了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收容、教育、改造这些青少年,是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一项紧迫的特殊任务。
1920年秋,马卡连柯受命把一所荒凉的农场学校改建为少年违法者工学团,并担任工学团主任。
出于对高尔基的崇敬,马卡连柯把它改名为高尔基工学团。
他在该工学团连续工作了8年。
后来他又受命组建并领导了一个新的儿童劳动公社——捷尔任斯基公社。
他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地整整操劳了16年,把三千多名流浪儿童和违法者改造、教育成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其中不乏出色的工程师、教师、医生、科学家,有的还成了英雄和模范。
15春华师《幼教名著选读》在线作业答案
15春华师《幼教名著选读》在线作业答案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康帕内拉的代表作是()A. 《一个基督王子的教育》B. 《论教育》C. 《蒙田随笔》D. 《太阳城》正确答案:D2. 在()中,王充对“性”和“命”进行了系统阐述。
A. 《周室三母》B. 《邹孟轲母》C. 《命义篇》D. 《本性篇》正确答案:C3. 《林哈德和葛笃德》的作者是()A. 洛克B. 卢梭C. 康德D. 裴斯泰洛奇正确答案:D4. “立必方正,不倾听”语出()A. 《弟子职》B. 《季氏》C. 《曲里》D. 《内则》正确答案:C5. ()提出对幼小儿童的错误应采用自然后果法进行教育。
A. 洛克B. 康德C. 卢梭D. 杜威正确答案:C6.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精选教材内容的人是()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昆体良D. 奥古斯丁正确答案:A7. 《爱弥儿》作者是()A. 洛克B. 卢梭C. 康德D. 裴斯泰洛奇正确答案:B8. 维夫斯的代表作是()A. 《一个基督王子的教育》B. 《论教育》C. 《蒙田随笔》D. 《太阳城》正确答案:B9. 持“理”一元论的代表人物是()A. 朱熹B. 陆九渊C. 张载D. 周敦颐正确答案:A10. ()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影响最大的一部家教著作。
A. 《诫子书》B. 《戒外生书》C. 《颜氏家训》D. 《杂说》正确答案:C11. 《政治学》的作者是()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昆体良D. 奥古斯丁正确答案:B1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语出()。
A. 《诫子书》B. 《戒外生书》C. 《颜氏家训》D. 《杂说》正确答案:A13. 《雄辩术原理》的作者是()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昆体良D. 奥古斯丁正确答案:C14. 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专著是()A. 《世界图解》B. 《母育学校》C. 《大教学论》D. 《教育漫话》正确答案:B15. 持“气”一元论的代表人物是()A. 朱熹B. 陆九渊C. 张载D. 周敦颐正确答案:C华师《幼教名著选读》在线作业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马卡连柯-儿童教育讲座
马卡连柯-儿童教育讲座简介马卡连柯(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意大利人)是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医生。
她在教育领域的开创性成就是因为她发现了一种有效的儿童教育方式,这个方式叫做“蒙台梭利”的教育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核心理念是:以儿童为中心,愿意听取、了解和尊重儿童。
它强调儿童天生具备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如果给予适当的环境和材料让他们自主地探索和实验,那么他们将能够自然而然地获取知识,并建立信心和自律的品质。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核心特点师生关系蒙台梭利教育法将教育者称为“观察员”,注重观察和理解儿童。
教育者给予儿童自由、尊重和关注,协助他们充分展示自身的才能和潜能。
教师也创造一个有秩序、美丽的环境和利于学习的材料,让儿童自由地去探索和实践,达到真正的自学。
教学方式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基于自由活动和自主学习来开展教育。
教育者为孩子们提供多样化、丰富、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教育材料和环境,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索、自行学习。
孩子们借着科学讨论、小组学习和独立研究等形式来发展知识、技能和个性。
规律和秩序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强调礼节、规律和秩序。
孩子们要做的并不仅仅是学会读写算,而是在学校中学会生活和社会技能。
在学校中,小朋友们学习共同生活、互相尊重和帮助,建立友好关系和正向的价值观。
环境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环境是一个旨在加强价值教育、身体教育、社交教育和生态学教育的场所。
它创造出一个和谐、平衡、梦幻、美观的环境,并把儿童视为这种环境的重点。
她相信从儿童自制和自治的环境中,儿童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天赋,但这需要的是对器材的规划、由教师“设计的”文化环境、教师和家长对孩子价值观的重视和传承。
参加马卡连柯-儿童教育讲座要参加马卡连柯-儿童教育讲座,您需要了解它的时间和地点。
马卡连柯教育法比较特殊,不是普通的学校类,而是有特定的培训机构提供。
可以通过搜索来获取相关信息,也可以从朋友、学校和教育机构得知相关活动。
马卡连柯【苏联】讲家庭教育3——游戏
马卡连柯【苏联】说家庭教育(三)——游戏不要尽可能早地诱导儿童丢掉游戏,转向努力学习决不意味着必须尽可能早地诱导儿童丢掉游戏,转向努力学习,关心学习。
这样的转向不会带来好处,这是给儿童施加压力,它引起儿童对工作的厌恶并强化他对游戏的向往。
对未来活动家的教育不是取消游戏,而是好好地组织游戏,使游戏就是游戏,但要在游戏中培养未来工作者和公民的品质。
在每个好的游戏中首先都要努力工作,都要努力动脑子为了指导儿童的游戏并在游戏中教育他,家长应该很好地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游戏,它与工作的区别在哪里?如果家长不考虑这个问题,不好好地研究这个问题,他们就不能指导儿童,并将在任何个别场合下不知所措,与其说教育孩子,不如说是毁了孩子。
首先必须说,在游戏与工作之间,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好的游戏就像好的工作,而坏的游戏就像坏的工作。
这种相似性是很大的,可以直截了当地说:坏的工作比起好的工作来更像坏的游戏。
在每个好的游戏中首先都要努力工作,都要努力动脑子。
如果您给孩子买了一只带发条的玩具老鼠,整天都上紧了老鼠的发条让它走,而孩子将整天看着这只老鼠并且非常高兴。
这个游戏没有任何好处。
在这个游戏中孩子是消极的,他的全部参与就是观看。
如果您的孩子只是做这样一些游戏,他将成长为一个消极的人,习惯于观看别人的工作,缺乏主动性,也不习惯在工作中创新,不习惯克服困难。
不出力的游戏,没有积极活动的游戏,永远是坏的游戏。
可见,在这一点上游戏与工作是很相似的。
游戏给儿童带来快乐。
这或者是创造的快乐,或者是胜利的快乐,或者是审美的快乐——即有价值的快乐。
好的工作也带来这样的快乐。
在这一方面是完全相似的。
有些人认为,工作与游戏的区别在于工作中是有责任的,而在游戏中没有责任。
这是不对的:在游戏中与在工作中一样有着同样重大的责任,当然,这是指在好的、正确组织的游戏中而言,关于这一点下面还将详细谈到。
游戏与劳动的区别游戏与工作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这种区别只有一个:工作是人参与社会生产或参与领导这种生产,参与创造物质的、文化的价值,换言之,社会的价值。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理论及其对幼儿劳动教育的启示
会遭到各种失败 ,会成为不合格 的工作者。 1.3 劳 动教 育 要 在 集体 中和 集 体 教 育 相 结 合
对于幼儿家长,除了要对家庭劳动教育 引起重视以外,更要注意 家 庭 劳 动 教 育 的 方 法 和原 则 ,不 能 操 之 过急 应 循 序 渐 进 ;同 时 ,要 注
每个成员都能做到热爱劳动珍惜个人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关爱集关键词马卡连柯劳动教育理论幼儿劳动教育启示关爱他人14教育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卡连柯19sg1939足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马卡连柯指出单纯的独立的劳动过程只是一个中立的过程
1 教育长廊
马卡连柯 的劳动教 育理论及其对幼儿劳动教育的启示
马卡连柯 0888~1939)是前苏联 著名 的教 育理论 家 、教育实 践 家和教育艺术家 。他的教育思想几乎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 ,他的 劳动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劳动教育有很大 的启示作用 。本文通 过分析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理论 ,探讨其对我国幼儿劳动教育所带 来的启示 。 1马卡连柯关于劳动教 育理论的内容 1.1劳 动 教 育 的 意义 和 作 用
第二十二讲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
第二十二讲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本讲内容索引:导学概述教材重点练习答案▇导学学习本章应首先学习马卡连柯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在了解他的教育活动和理论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目的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纪律教育、集体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概述无论在前苏联教育史上,还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马卡连柯都是一位具有深刻影响的重要人物。
他既是教育实践家,又是教育理论家。
他热爱儿童,把教育看作一项极崇高的事业,以培养共产主义新人为己任。
他以马列主义,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共产主义方向,在十月革命胜利的最初二十几年中对社会主义教育规律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和由此而产生的一整套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因而具有革新的性质。
马卡连柯的教育实践是成功的,3000多名少年违法者和流浪儿经过他所培育的集体的教育和锻炼,成为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与纪律教育与资产阶级的截然不同,特别是他的集体教育更是任何资产阶级教育家所未曾实行与论述过的。
由于“工学团”和“公社”的教育对象和教育任务的特殊性,马卡连柯采用了不同于一般学校教育的教育途径与方法,作为实践经验的总结,马卡连柯的教育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特殊性。
但是,由于马卡连柯培养的集体与苏维埃一般学校集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加之马卡连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对教育实践活动作了高度的科学概括,因此他的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又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规律,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根据我们自己的传统和条件大力加以发展的。
我们虽然高度评价了马卡连柯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但是应该指出,马卡连柯实际上未能很好解决全部教育问题,这也是我们所不能苛求于他的(例如,不能说他将劳动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他的论述中,尽管他努力以辨证法为指导,仍存在某些片面性和绝对化的问题(例如,平行性原则过分强调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凡教育均需通过集体,这就流于形式了)。
诚然,他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学习的。
浅谈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
浅谈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浅谈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有一个流浪儿,进了教养院后还偷盗农民的财物,组织扫荡农民的瓜田,结果被驱逐出院。
他在外流浪了半年,又自动回到院里来。
有一天,院长派他骑马进城领取500卢布,并给他一支手枪防身。
傍晚时他归来复命,院长问他钞票数过没有,他回答数过了,院长把钱往抽屉里一放,说:“谢谢你跑了一趟,去吃饭吧。
”过了两个星期,院长又派他进城取款,这一回是两千卢布。
他喊道:“两千!要是我携款潜逃,你怎么办?”院长说:“叫你去你就去,别发神经病!”钱取回来后,院长照样数也不数就收到抽屉里。
这位院长,就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被高尔基誉为“天才教师”的安东·马卡连柯。
马卡连柯或许是所有教育家中最应该受到尊重的了。
马卡连柯创造奇迹的奥妙何在?一言以蔽之:集体教育。
马卡连柯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个别老师的方法,甚至不是整个学校的方法,而是学校和集体的组织。
他提出了著名的“平行教育影响”,即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
在这里,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
他说:“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集体的一种影响。
相反地,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教育。
”他还提出了“前景教育”原则,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经常给学生指出美好前景,吸引学生集体中的每一成员,为完成新的任务,实现新的前景,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地开展活动,由简单的原始满足发展到最高的责任感,从而使整个集体朝气蓬勃,永葆青春。
这个原则又称为“明日欢乐论”。
马卡连柯所说的集体,不仅包括学生集体,同样包括教师集体。
马卡连柯认为以往的教育看重好教师,排斥“庸碌无为”的老师,然而哪有那么多“好教师”呢?他提出了“教师集体”的理念和思路。
他认为,无论哪个教师“都不能单独地进行工作,不能作个人冒险,不能要求个人负责”,而应当成为“教师集体的一分子”。
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秘诀
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秘诀■“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在他看来,尊重人、信任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只有从尊重人、信任人出发,才能产生合理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平行教育影响”不会使学生总感觉自己是被教育的对象,而导致厌恶之感;使学生体验到自己才是教育的主体,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经常给学生指出美好前景,即给学生提出一个或几个需要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新任务,吸引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为完成新的任务,实现新的前景,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地开展活动,由简单的原始满足发展到最高的责任感,从而使整个集体朝气蓬勃,永葆青春。
■“我是体罚的反对者,很早就是个反对者。
”用体罚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
“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是十月革命后前苏联政府为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和违法青少年所建立的特殊教育机构。
有一个人的名字是和这两所学校紧密相连的,他就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
他在这两所特殊学校的16年间,采取了教学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把3000多名失足青少年培养成为了将军、工程师、医生、教师、新闻记者、工人等,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和好评。
马卡连柯创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迹,而他成功的秘诀就是集体教育。
马卡连柯认为,全部教育过程应该是在“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原则下进行,为我们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集体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教育的前提——尊重与信任十月革命后,流浪儿童和青少年罪犯成群,教育和改造他们成了前苏联新政权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呢?马卡连柯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热爱、尊重和信任他们,“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在他看来,尊重人、信任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只有从尊重人、信任人出发,才能产生合理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谢苗·卡拉巴林是马卡连柯的学生,正是马卡连柯对他的尊重和信任让他走上新生的历程。
父母,让孩子更优秀——推荐马卡连柯的《儿童教育讲座》
指 挥 员, 爸是 名人 。 我 在这 样
的每 一 瞬 间 ,甚 至 当你 们 不 马卡连柯认为家长 获得威 信 自高自 的气氛里, 傲 尊严的父
在 家 的 时候 ,都 在 教 育 怎 样 穿 衣 服 ,怎 样
亲 已经 不 可 能 弄 清 楚 他 的孩 子将 要 变成 什 么样 子 和 他 在
5 以说教 获得的威 信。 .
在这 种场合 , 父母 直 接 用喋
的 变化 , 子都能看得到和 这种威信根本不能起教 育作 喋不休 的训诫和教化 的谈话 孩
感 受 的 到 。你 们 思 想 上 的 一 用,只是 教 会 孩 子 更 远 地 避 来烦 扰 儿童的生活 。 这样 的父
切转 变,无形中都 会影响 到 开 可怕 的父亲 ,让孩 子说 谎 , 母 以为主 要 的教 育 方 法 就是
是 马可 连 柯 后 期 的作 品 ,包 坏 的孩 子 。 果 不明 白要 达 到 不 是 仅 仅 为 了父母 的 愉 快 。 如 含 着这 位 伟 大 的教 育 家 的许 什 么目的, 么, 何事情也 在你们 的 家庭 里 ,在你们 的 那 任 多独 到 见解 。书 中 马卡 连 柯 不会 做 好 的。
现 在 父 母 们 为 了 培 养
人 呢 ?还 是 愿 意 使 自己的 子 自己的孩子 可谓无所 不用其
女 成 为庸 俗 的 人 ,成 为贪 婪 极 , 却恰 恰忽 略 了自己在 但
一
父母对 孩子的教 育 的、懦 弱的 、兼有 奸 猾 和 小 气 日常生活 中的行为 对孩子潜
品质 的人 呢 ?给 你 们 一 个 课 在 的影响 。 像马卡 连柯说 就
黪
让孩子更优秀
推 荐 马卡 连柯 的 《 儿童教 育讲座 》
【免费下载】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家长说过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家长说过:“不要认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育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
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他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
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教育意义。
”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家长人格力量对孩子个性与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人格三要素理论,我们可以把家长的人格力量分为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三方面,它们是通过家长的自身素质和行为表现显露出来的。
从家庭教育角度讲,家长人格力量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等产生的(一)家长应该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来发挥自身人格力量的影响力。
家庭教育环境指相互关系,文化修养,道德气氛等。
1、家长的人格首先体现在要以身作则。
对孩子来说,家长们是最亲近、最直接的模仿和认知对象。
他们以求知的眼光注视着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们以模仿式的学习来感受事物,熟悉环境,发展自己的习惯行为,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势和性格特征。
父母的人格力量及其外在行为表现往往给孩子心理以极大的刺激和启示,并在其适应过程中,形成他们自己的心理和人格的特征。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一味地“严”和“凶”并不是最正确的教育手段,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感染、影响孩子。
根据心理学专家的调查统计,当前对孩子危害较大的家长不良言行主要有:打麻将或赌博成风;播放不健康影视片,传看不健康书刊画册等;孩子在场时,谈论不注意内容;频繁的请客,讲阔气比排场;家长浓装艳抹,过分打扮等。
2、家长要有民主的行为作风,尊重家庭成员的独立人格。
父母在孩子面前作风民主,和蔼可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将产生极为有利的深刻影响。
父母要摆正“角色”地位,对孩子既是长辈,也是教师和朋友,切忌把“社会角色”带进家门。
要有母爱童心,学会尊重孩子,千万不能按家长的主观愿望,随心所欲,拔苗助长。
3、家长要注意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
父母必读---马卡连柯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马卡连柯认为:虽然有幼儿园托儿所,一个孩子也有“不少于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此,一个孩子在家庭里受到怎样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否与普通学校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相一致,或者父母的教育影响与教师的教育影响是否在功能上相联系,这些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马卡连柯认为。
家庭教育问题应受全社会的重视,他还特别关心离异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父母必读〉中讲到一个被遗弃的家庭的不幸故事。
在他看来,“一个被遗弃的家庭的教育问题应作为社会的某种灾难的问题来对待。
(这个故事是如此吸引我,不亚于任何一篇优秀的小说。
:) 尤其是离异后的年轻母亲如何渡过艰难的日子,如何迎来身心灵的重生。
以及这些对于她的孩子的影响。
)在阐述家庭教育重要性之后,马卡连柯特别强调指出家庭教育不应有一个简单的、格式、公式化的现成模式。
他反对家庭教育的形式主义化和教条主义化,主张辩证的灵活和具体的家庭教育。
他说:“每一家庭有它自己的生活特点和环境,每一家庭必须独立地解决为数极多的教育问题,千万不要利用那些现成的、取自外界的处方。
家庭教育的千真万确的真理是:由于家庭的主观客观条件在教育问题上辐合着起作用,由于家长与子女实际素质和面貌的复杂性和可变性,事实上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绝对合理的现成公式以供效法。
家庭教育的辩证法在于:父母应从估计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出发,从认识他们子女的个性特点出发,来独立地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
二、独生子女的教育在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上,马卡连柯为人们一次又一次敲起警钟。
他认为:“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其教育任务较之多子女家庭更为艰巨复杂。
他说:“家庭里只有一个儿童,他会立即成为家庭的中心,父亲和母亲的关注完全集中在这个儿童身上,往往超过了有益的范围。
独生子女最容易习惯于他所占有的特殊地位,变成家庭里的暴君。
”当一个孩子从很小的幼年时代起就成为家庭的中心,当父母经常为他的命运惴惴不安时,当一切的钱财、一切的便利都给了他一个人时,当全家仅仅为使他快乐、满足(须知儿童往往得不到满足的)而在各个方面对他让步的时候,那么,几乎照例都会在这个孩子身上发展个人中心主义,利已主义和对一切不负责任的态度。
论马卡连科的集体主义教育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试论马卡连柯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刘芳教育学 222009305212016摘要:马卡连科曾断言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极大,儿童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五岁以前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的儿童的成长,也关系到社会和国家的未来。
家庭教育是马卡连柯在其后期工作中尤其注重研究的一个方面,而本文旨在通过对马卡连柯家庭教育理论的分析,探讨其对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马卡连科家庭教育启示马卡连柯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一生致力于苏维埃的教育事业,他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方面的卓越成就,不仅促进了苏联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高尔基曾对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做出过高度的赞扬,他说:“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一份伟大的人类力量”,“你那有伟大意义和十分成功的教育经验具有世界意义”。
而他的家庭教育思想理论也是其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儿童教育讲座》和《父母必读》以及后人整编的《马卡连柯教育文集》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详细阐述。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成功与否,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面临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借鉴马卡连柯的家庭教育思想有助于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的实施和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马卡连柯及其家庭教育思想马卡连柯曾组织高尔基工学团,收容和教育那些无家可归的儿童,通过实践,他深刻地认识到,家庭是教养儿童的最适合的场所。
在高尔基工学团的工作,让他接触了大量的非法青少年,进而了解到许多家庭中的现象,不断思考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问题。
他认为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家庭教育工作的实质不在于家长对孩子的直接影响,而在于家长如何组织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如何组织孩子的生活。
在家庭教育工作中是没有小事的,家长必须十分关注小事情,正是这些小事情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起着作用,组成日常的生活。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论文
论文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健康论文摘要:人的教育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部分构成。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亦是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家庭的结构、家庭的氛围三个方面来探讨了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
教育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和谐,甚至关乎国家及民族的命运。
在大力提倡优化国民教育体系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家庭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
因为长期以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更加强调了学校教育,而忽视了家庭教育。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
”从这样简单的一句话中,也能窥见我国古代时很强调家庭教育。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也告之了我们家庭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同时,随着人们对家庭教育关注度的提高,我们发现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孩子的身心得以更健康的发展,能够使孩子更好地接受学校教育。
在我们生活中,一个人的成长,首先受到的影响就是来自家庭、来自父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而父母则扮演了孩子第一老师的角色。
家庭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真是不言而喻了。
下面就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家庭的结构、家庭的氛围三个方面来谈谈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
一、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20世纪初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儿童教育讲座》中曾说过:“您自己的行为,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东西。
不要认为,只有当您与孩子谈话,或教导他,或命令他的时候您才在教育孩子”,“在您生活中的每一时刻,即使您不在家的时候,您都在教育着孩子”,“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重,父母对自己的一举一动的检点——这就是首要的和最主要的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以身作则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父母应从细节处做到以身作则,如信守对孩子的承诺,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如果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定要注意和睦相处,做到长幼有序,给孩子留下文明、礼貌的做人之道。
马卡连柯的惩罚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的惩罚教育思想安东·谢苗诺维奇·马卡连柯是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实践家和作家,他终生从事教育事业,创办了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一生中著作颇多,有《教育诗》、《塔上旗》、《父母必读》、《儿童教育讲座》等等。
本文主要对马卡连柯的惩罚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并作出评价。
笔者将马卡连柯的惩罚教育思想从目的、原则、标准和方式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地探讨,最后得出马卡连柯的惩罚教育思想对当今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安东·谢苗诺维奇·马卡连柯(1888-1939),蘇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实践家和作家。
生于沙皇时代的乌克兰工人家庭,1905年毕业于波尔塔瓦省城市学校的师资训练班,以后开始从事九年的小学教育事业。
1920年9月开始接手创办高尔基工学团,收留改造社会流动儿童和少年违法者。
1927年帮助肃反人员创办捷尔任斯基公社,真正开始从事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共产主义教育事业。
晚年马卡连柯开始重点思考青少年违法的社会根源,并将重点转向儿童的家庭教育研究。
马卡连柯终生从事教育事业,一生中著作颇多,比如《教育诗》、《塔上旗》、《父母必读》、《儿童教育讲座》等等。
马卡连柯代表的主要是苏联十月革命以后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少年违法者和流浪儿童的教育。
他的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认为“教育学是最辩证的科学”,主张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研究教育现象。
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是他的集体教育、劳动教育和家庭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认为“惩罚就是教育”,所谓对学生进行惩罚就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过程。
比如在高尔基工学团初创时期,马卡连柯在对学童进行教育时,“从教育学的绳索上跌下来了”,对札陀罗夫打了三记耳光,他觉得自己“采取了一种对我自己很危险、但是很近人情、而又不是形式主义的做法”。
他认为对学生进行惩罚并不是像资产阶级学校中体罚一样,目的只是为了让犯错者受到身体上和精神上痛苦,而真正的苏维埃教育中惩罚是为了更好地教育。
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的概念界定
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的概念界定马卡连柯(Makarenko)是20世纪苏联教育工作者、教育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于集体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的概念主要是以马卡连柯对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一定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来实现对学生进行团体化、集体化、社会化的教育。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
一、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的理论基础1. 集体主义思想马卡连柯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孩子的教育应当与社会密切相关,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集体为基础进行组织和管理。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发展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教育与生产结合马卡连柯提倡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他认为,学校应当是一个社会化的生产单位,学生要通过参与各种实际工作和生产劳动,获得实践经验和技能,培养自理能力和集体合作能力。
3. 社会化教育马卡连柯强调,集体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化品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可靠力量。
他认为,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智力和道德素质,力求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格。
二、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的实践特点1. 集体生活马卡连柯的学校教育实践中,提倡学生进行集体生活。
学生学习、生活、劳动都在集体中完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
2. 集体劳动在马卡连柯的学校里,集体劳动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参与各类学校劳动,教育他们尊重劳动、珍视劳动成果、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
3. 集体自治马卡连柯主张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和自治,通过学生会、班级委员会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组织中去,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三、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的概念界定基于以上对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特点的分析,可以对马卡连柯集体教育作如下的概念界定:马卡连柯集体教育是以集体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社会化教育为基础,以集体生活、集体劳动和集体自治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方式。
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法
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法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法可真是个有趣的话题,听起来有点生涩,其实背后可是一番热闹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教育这玩意儿,跟养孩子似的,光靠嘴上说可不行。
马卡连柯这位大咖,简直把教育和家庭生活结合得天衣无缝,简直就是个教育界的“生活家”。
他相信,孩子们在集体中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和生活的体验。
想象一下,教室就像一个大熔炉,孩子们在里面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热闹非凡。
说到集体教育,马卡连柯可真是个先知。
他主张让孩子们在小组里学习,大家齐心协力,相互帮助。
别看这想法简单,真到实践中,效果可是杠杠的。
孩子们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听着就觉得特别温暖。
就像一群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个个都参与其中,没一个闲着。
你想,光是讨论就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慢慢地,知识就在潜移默化中进了脑子里,连做梦都能梦到公式。
马卡连柯特别强调生活中的实际操作。
他觉得,光是书本上的知识没什么实用价值,得让孩子们亲自上阵,实践出真知。
想想看,孩子们在园子里种花,浇水,施肥,没事还跟小虫子打交道,这不仅是学习生物知识,更是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慢慢地,这些小家伙们就像小树苗一样,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咱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马卡连柯真是把这个道理发挥到了极致。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法强调情感的交流。
孩子们在一起,开心的时候一起笑,难过的时候一起哭。
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互相关心,互相支持。
想象一下,放学后,孩子们围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小秘密,像小伙伴们围坐在火堆旁,讲故事一样,这种亲密感可真让人羡慕。
马卡连柯觉得,情感是教育的纽带,只有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才能让教育变得生动有趣。
集体教育也不是一帆风顺。
总会有小矛盾,小摩擦发生。
马卡连柯对此可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些小冲突其实是成长的一部分。
就像小河流经过石头,虽然有些波折,但水流最终还是能找到出路。
这种矛盾的处理能力,恰恰能培养孩子们的社交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卡连柯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教育思想马卡连柯是苏联著名的人本主义教育家,教育实践活动家。
他的代表作有《教育诗》等。
一、教育观点马卡连柯认为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但他认为,遗传素质只是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个因素。
在他看来,儿童智力发展缓慢,遗传作用绝对不容忽视。
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基于这种对教育作用的认识,马卡连柯极力反对儿童学中把儿童分成可教育的、不可救药的等类型的做法,认为教育者要相信孩子,关心孩子,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教育,他们的身心就会健康成长,完全可以成长为一个社会上正常的人。
马卡连柯认为人的遗传天赋是有差异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教育要注意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还要注意个性的多样性。
二、论教育内容与原则马卡连柯认为苏维埃社会主义教育要完成培养身心全面发展新人的任务,就要注意教育内容的全面性,要让他们从小接受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为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1.严格要求与尊重相结合的原则马卡连柯认为青少年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者要提高教育的效果,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使他们有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的欲望。
他说:“对我们所不尊重的人,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要求。
当我们对一个人提出很多要求的时候,在这种要求里也就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尊重,正因为我们向他提出了要求,正因为他完成了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才尊重他。
”因此,他极力主张教育者“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马卡连柯倡导教育者把严格要求与尊重相结合,实际上就是要切实调动学生的自主精神,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
2.集体主义教育原则马卡连柯认为学校教育者不能轮流单独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教育者必须依靠学生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教育之任务。
他极力主张教育者要及早创立良好的学生集体,使学生集体也成为教育全体学生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教育讲座马卡连柯与他的家庭教育思想马卡连柯(АнтонСемёновичМакаренко,1888—1939),苏联著名教育革新家、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和作家。
1905年,他17岁时就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从此在繁重的教育实践活动和紧张的教育理论探索中度过了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旧俄时期在铁路小学的教育工作,使他一方面积累了教育、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家长建立了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又为他奠定了比较扎实的文化科学、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知识基础。
十月革命的胜利既对他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他施展抱负创造了客观的物质前提,提供了新的思想基础。
他的教育思想体系在十月革命后逐渐形成。
他的教育理论著作是他开创的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概括和升华,他的文学创作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和丰富的事实反映了他为之付出毕生精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和理论探索,生动地体现了他的教育理想。
他的主要著作有:反映高尔基工学团的生活和发展的小说《教育诗篇》,以捷尔任斯基工学团为题材的小说《1930年进行曲》、《塔上旗》,家庭教育方面的著作有《父母必读》、《儿童教育讲座》等以及许多教育论文和讲演。
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匪的叛乱造成战火连绵,使许多青少年成了孤儿,流落街头。
这些年龄在8—18岁之间青少年,大多数人没有道德观念,目不识丁,无责任感,以乞讨、偷窃、暴力,甚至卖淫为生,成了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收容、教育、改造这些青少年,是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一项紧迫的特殊任务。
1920年秋,马卡连柯受命把一所荒凉的农场学校改建为少年违法者工学团,并担任工学团主任。
出于对高尔基的崇敬,马卡连柯把它改名为高尔基工学团。
他在该工学团连续工作了8年。
后来他又受命组建并领导了一个新的儿童劳动公社——捷尔任斯基公社。
他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地整整操劳了16年,把三千多名流浪儿童和违法者改造、教育成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其中不乏出色的工程师、教师、医生、科学家,有的还成了英雄和模范。
在本书所收集的马卡连柯关于家庭教育的讲话中作者多次提到了他的这一段经历及其宝贵经验。
马卡连柯在后期很关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本书介绍给读者的《儿童教育讲座》及其他三篇有关家庭教育的讲话,包含着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许多有独到见解的宝贵的教育思想。
一、关于家庭中的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观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如何组织和培养儿童集体是马卡连柯全部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
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上马卡连柯同样强调了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马卡连柯认为,旧式的家庭是一种父权的家庭,孩子的生活完全服从父亲的意志,孩子“没有办法摆脱父亲的权威”,父亲滥用自己的权力,“像刚愎自用的人那样残酷地对待孩子。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家庭首先是一个苏维埃的集体,它与旧家庭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此。
每个苏维埃家庭,“都是由享有平等权利的社会成员构成的集体,家长与儿童的区别在于家长领导着家庭,儿童在家庭中接受教育。
”儿童将成长为怎样一个人,取决于儿童本人的能力和所受的教育。
为了使家庭教育得以顺利地进行,马卡连柯要求家长们懂得,第一,在家中他们“不是绝对的、不受任何约束的主人,而只不过是集体中一位年长的、负有责任的成员”。
家长必须从孩子幼年起,在孩子的一举一动中,在孩子的游戏中培养他集体生活的习惯,不可让孩子成为家中的“暴君”,不可让孩子成为“利己主义者”。
第二,家长要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孩子对“苏维埃的法律承担责任”。
每个做父母的都应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活,任何移情别恋造成的家庭的破裂都会病态地反映到儿童的教育上。
马卡连柯规劝那些经常吵吵闹闹的家长们,“如果家长真正爱自己的孩子并想尽可能好地教育他们,..就应该尽量不使彼此之间的不和睦发展到分裂,从而不把孩子置于最困难的境地。
”马卡连柯认为,家庭集体的完整和团结一致,是正确地、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第三,家长不应把家务事与自己的社会工作截然分开。
家长应通过自己的心灵、自己的思想,把国家发生的事情,把自己所在单位发生的事情,把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传达给孩子,让孩子产生兴趣,让孩子为家长对社会作出的成就感到自豪,从而把孩子从小就融入社会的大集体中。
第四,家长是家庭集体的领导成员,他必须以身作则,父母“自己的行为,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
..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重,父母对自己的一举一动的检点——这就是首要的和最主要的教育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是没有任何灵丹妙药的,需要的是最严肃、最朴实、最真诚的态度。
第五,“教育工作首先是组织者的工作。
”家庭教育工作的实质不在于家长对孩子的直接影响,而在于家长是如何组织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如何组织孩子的生活。
在家庭教育工作中是没有小事的,家长必须十分关注小事情,正是这些小事情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起着作用,组成日常的生活。
家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这种生活,组织这种生活。
二、关于家长的威信没有威信就不可能进行教育。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威信就是父母的价值与力量所在。
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听话就说明家长有威信,于是为了达到听话的目的而去得到让孩子听话的结果,追逐自己的威信,从而培养出了懦弱的孩子,培养出虚伪的、不诚实的、自私自利的人。
马卡连柯在《儿童教育讲座》中分析了几种建立在这种错误基础上的威信。
这些虚假的威信就是:①以高压获得的威信,②以妄自尊大获得的威信,③以迂腐获得的威信,④以说教获得的威信,⑤以爱获得的威信,⑥以善良获得的威信,⑦以友谊获得的威信,⑧以收买获得的威信,等等。
虚假的威信尽管有着形形色色的表现,但都是“以故意做作为原则,力图用任何手段制造‘听话’的假象”。
马卡连柯指出,家长的真正的威信的基础在于家长的生活和工作、家长的公民责任感,在于家长对孩子生活的了解和帮助以及对孩子教育的责任心。
马卡连柯认为真正的威信应该是以了解、以帮助、以责任心获得的威信。
三、关于百分之百成功的教育马卡连柯的以下两个观点是每一位家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予以充分重视的。
第一,马卡连柯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必须从孩子诞生后就开始对他进行正确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5 岁以下的幼儿期”,“教育的主要基础是在5 岁前打下的。
”“孩子将成为怎样的人,主要取决于家长在他 5 岁前把他造就成什么样子。
如果孩子在5 岁前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那么以后就不得不进行再教育。
”马卡连柯认为,“这种矫正工作,再教育工作,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再教育工作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需要更多的知识,更大的耐心,并非每个家长都能做到这一切。
..再教育和改造——这项工作非但更困难,而且是痛苦的。
这样的工作即使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也经常使家长忧伤,损伤他们的神经,往住会扭曲家长的性格。
”因此,马卡连柯忠告每位家长“要始终做好教育工作,力争将来不必再做任何改造工作,力争在一开始就把一切都做对。
”第二,马卡连柯坚定地认为,在儿童的教育中不允许有任何一个不合格品,“不允许有1 %的不合格品,不许有一个被断送了的生命。
”因此家长和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有高度负责的精神,不使任何一个儿童由于不良的教育而成为废品。
四、关于教育中的尺度和分寸马卡连柯强调进行教育工作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天赋,教育工作也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只要具有健全的理智就可以了,健全的理智表现为善于掌握尺度与分寸。
一方面家长本人要善于掌握尺度与分寸,另一方面要从小培养孩子学会掌握尺度与分寸。
马卡连柯直截了当地说,对孩子的爱“需要有一定的限度,就像奎宁和食物一样,谁也不可能吃下10 公斤的面包并为自己的好胃口自豪。
爱也需要有尺度,有分寸”。
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它能创造奇迹,创造新人。
但是,爱超过了限度就成了溺爱,成为“制造废品”,也就是“造就拙劣的人”的原因。
很难找到不考虑和不希望孩子幸福的家长,甚至有的家长为了儿女的幸福准备放弃自己的幸福,准备牺牲自己的幸福。
然而马卡连柯尖锐地指出,“这是家长所能给予自己的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关于这种可怕的礼物可以这样说:如果您想毒死您的孩子,给他大剂量地喝您自己的幸福吧,他就会被毒死。
”马卡连柯用生动的事实说明盲目的母爱把母亲变成了孩子们的女仆,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正在把孩子变成家庭的暴君。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去追求为父母带来幸福,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应首先有权享受幸福。
马卡连柯说:“必须教育孩子关心父母,培养孩子产生一种纯朴的自然的愿望,让他们在父亲或母亲的愿望没得到满足之前自愿放弃自己的欲望。
”具有分寸感,善于掌握尺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家长要善于掌握对孩子的慈爱与严厉的尺度;在干预孩子的生活的程度上家长既要放手,给予孩子必要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又必须有一定的限度。
家长既要发展孩子的主动性,让他有可能去随机应变,进行一定的“冒险”,又不可以放任不管,不可以让孩子习惯于过一种随心所欲的“不受监督的生活,习惯于不受监督地思考和作决定”。
必须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
坚强的意志不仅仅是想什么就得到什么的本事,还是一种迫使自己拒绝不需要的东西的能力。
马卡连柯正确地指出,“意志——这不单纯是欲望和欲望的满足,这还是欲望和制止、欲望和拒绝的同时并存。
如果您的孩子只练习实现自己的欲望而不练习遏制自己的欲望,他就不会有坚强的意志。
没有制动器就没有机器,没有遏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
..必须培养孩子具有遏制、制止自己的能力。
”五、关于纪律与制度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教育的结果,而制度是教育的手段。
“纪律不是靠某些个别的‘惩戒’措施形成的,而是由整个教育体系,全部生活环境、儿童受到的所有影响造就的。
..纪律不是正确的教育的原因、方法和方式,而是正确教育的结果。
”守纪律的人,“在任何条件下都始终善于选择正确的行为,选择对社会最有益的行为,也能坚定地持之以恒,不管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不愉快。
”一个人能愉快地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他就是一个守纪律的人。
为了培养出守纪律的人,必须做许多工作,其中包括建立合理的制度。
家庭的生活制度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不可能是千家一律的、一成不变的。
家长在制定家庭的生活制度时首先要考虑制度的合理性和目的性,必须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己去理解为什么需要制定这样的制度,并且重要的是让孩子经常去练习正确的行为,牢固地形成好的习惯。
制度还必须具有确定性,不可朝令夕改,家长必须监督孩子认真执行,而且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自己首先应该做到。
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积累正确的纪律方面的经验,有了正确的制度就不再需要惩罚。
马卡连柯提请家长们注意,“没有正确的制度,惩罚本身不能带来任何好处。
而如果有了好的制度,即使没有惩罚也能如鱼得水,只是需要更多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