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典型问题治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安县欣悦苑住宅小区工程二标段
质量问题及预控预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相关合同、图纸及文件内容
2、秦安县欣悦住宅小区工程二标段项目招标文件及施工招标答疑纪要,响应招标文件要求
3、秦安县欣悦住宅小区工程二标段楼施工图。
4、国家及行业、地方现行的建筑施工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5、我司已按照GB/T19001-2008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的过程控制标准;按照GB/T24001-2004 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按照GB/T28001-2011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50326-200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以及项目管理体系统称为“一体五标”管理体系,体系相对应的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项目管理制度汇编》、我单位有关项目法施工和质量、技术、安全等支持性文件。
6、施工现场踏勘情况。
7、我单位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属于政府棚户区改造项目,由秦安县房地产综合开发公
司负责工程建设,本工程位于秦安县秦南路西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由我单位承的为二标段3#、4#、5#、6#住宅楼及22—29轴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44043046㎡。
(二)建筑概况
(三)、结构概况
第三章常见质量问题及预控措施
1、钢筋工程
1.1存在现象
1、钢筋混凝土梁、板主筋位移,核心区箍筋少放。
2、钢筋焊接质量差,在HRB400级筋上打火。
3、浇筑混凝土造成钢筋位移;
4、梁钢筋骨架尺寸小于设计尺寸;
5、箍筋弯钩角度不足,长度不够;
6、梁主筋进支座长度不够,弯起筋位置不准;
7、板负筋位移;
8、板筋不顺直,间距不匀板筋不顺直,间距不匀。
1.2、原因分析
1、轴线控制差,未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校核,纠正偏差。
2、混凝土倾倒、振捣后将成形钢筋挤偏;核心区箍筋绑扎较为困难。
3、焊工素质差,无证上岗,不懂操作规程。
1.3预防措施及方法
1、加强轴线、标高控制,墙柱模板拆除后,及时将轴线、标高上墙柱,并注意在梁板钢筋绑扎前,按已上柱轴线校核墙边缘构件钢筋位置,纠正偏差。梁位置要经复核,板筋应画线排放,位置准确。
2、混凝土倾倒时不得直接入模,应用铁铣将混凝土送入梁墙边缘构件、模板内,混凝土振捣完毕,应及时拉线检查轴线及钢筋位置,若有偏移,应及时调整。
3、焊工操作前,施工员应交底清楚,严格按规范及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严禁焊工、木工在HRB400级筋上打火引弧。
4、浇筑混凝土前要对钢筋固定,浇筑过程中防碰撞,浇筑后要及时修整复位;
5、配制箍筋时应按内皮尺寸计算;
6、箍筋末端应弯成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7、严格下料长度,及弯起筋弯起的角度,安放时仔细调整位置;
8、浇筑混凝土前应调整负筋位置,浇筑过程中搭设马道,严禁踩踏钢筋;
9、划线绑扎,按线调直。
2、模板工程
2.1.1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1、模板轴线位移;支撑间距过大,支撑不牢固,表面不平整,标高尺寸不统一,跑模漏浆。
2、截面尺寸不准,保护层过大;
3、墙身扭曲。
4、外边沿及楼梯间外侧上下口错位,预留门窗洞口错位变形
2.1.2原因分析
1、施工员、木工翻样向操作人员交底不清;
2、模板过旧,无轴线控制,责任心不强。
2.1.3预防措施及方法
1、支模前按图弹线,校正钢筋位置,支模前柱子底部作小方盘;
2、按施工方案进行加固及校正柱模。
3、安装柱模板前预先做好支撑点(面),做好定位方盘和清理
4、严格按模板设计进行施工,模板支好后及时拉线复核几何尺寸、垂直度、轴线关系、标高。支撑间距不得大于90cm,底部必须绑扫地杆,并加垫牢固可靠。
5、不平整、扭曲、变形的钢模不得使用。支撑拼缝要严密,要有足够
的稳定性。坚持样板间引路,大面积支模前先做好样板间,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2梁、板模板
2.2.1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1、梁身不平直;
2、梁底不平;
3、梁上口尺寸偏大;
4、梁板支撑不稳定;
5、预埋件、预留孔位移
2.2.2原因分析
1、施工员、木工翻样向操作人员交底不清;
2、模板过旧,无轴线控制,责任心不强。
2.2.3预控措施
1、拉通线对梁底模校核后固定;
2、搭设梁架时必须按平线拉线,并按要求起拱;
3、超过600高的梁必须加设螺杆固定
4、必须按施工方案的要求搭设脚手架,要求排列整齐;
5、必须在模板预埋件或预留孔上划出位置线,并将预埋件孔固定牢固
3、钢筋混凝土
3.1蜂窝
3.1.1产生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浇筑上层。
3.1.2特征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3.1.3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砼配合比,做到计量准确;
2、砼拌合均匀,,搅拌时间要控制好,坍落度适合;浇筑楼板下料高度不超过1m,砼下料高度一般不超过2m,砼下料高度超过2m时设串筒或溜槽;开始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0~100mm的与要浇筑砼相同品种的水泥砂浆。砼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柱子应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超过3.5m,墙每段高度不大于3m。柱断面在40×40cm以内,并有交叉箍筋,应在柱侧模开设不小于30cm高的浇筑洞。洞间距不超过2m,分层浇筑砼,用平板振捣器每层厚度不超过200mm,插入式振捣器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人工振捣为150~200cm,严格掌握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太短,按有关资料查用。
3、浇灌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
4、模板缝堵严密,浇灌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5、基础、柱、墙根部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砼,避免出现“烂脖子”。
6、施工过程中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
3.1.4处理方法:
1、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找平压实;
2、较大蜂窝,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3、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右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