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方式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心理教育浅谈

作为一名教师深感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意识都发生着剧烈变化。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我国约有1/5 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重要意义的举措。

我们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最积极的因素是儿童的需要。它是一种内部因素,这是不断发展的,新的需要和原有的心理水平的矛盾斗争形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在社会因素中,尤其是教育的影响下,而他的这种新的需要和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处于矛盾统一的运动之中,它推动这个体的认识、交往和劳动,从而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在这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努力培养学生“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让每一位小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灵,并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作用,而且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及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以往教师对学生只注意到他们的表面行为问题如上课捣乱、厌学、逃学等,并把这些问题很快上升到德育的高度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断,而忽略了这些行为问题背后掩藏着的原因,包括小学生心理需求。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以一种更宽容、更理解和接纳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意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求;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中临的重要课题。

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的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的方式:

(一)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

1、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

和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实现教育的人性化。

在今天中国学校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

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始终占据着至尊的地位,而学生们坐着的躯体里掩盖着的却是一个战战兢兢地坐着乃至于跪下的灵魂。

我们提倡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只有心理距离近了,才能让空间距离拉近。

要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首先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

“蹲下来看学生”的说法源自一个小故事:年轻的妈妈带孩子去逛商店,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这位妈妈兴奋得不忍离开,虽然没买什么东西,但她还是带孩子不停地走着看着。孩子终于不干了,叫着嚷着要回家。妈妈说:“你自己闹着要来,这么会儿你怎么又要走了?”说着说着发现孩子鞋带开了,就蹲下去给孩子系鞋带。当她将要站起来时,她忽然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回家。原来从孩子的高度看不到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只能看到穿着各色裤子和裙子的腿。

所以想要理解孩子就要和孩子站在同等高度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教师要正确处理尊重和爱的关系。要注意爱不等于尊重。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学生上课很爱发言,但回答问题答对的却不多。老师了解到孩子是为了面子才举手的以后,找到学生,告诉他,以后你还可以多多举手,让同学知道你是个爱发言的同学。但是以后回答问题,会的你举右手,不会的举左手,这样我就知道什么时侯该叫你回答问题了。课下我们再把不会的问题弄明白。

这个案例中,老师既设法保留孩子爱发言的好习惯,又注意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是一个把爱和尊重的关系处理得很恰当的例子。

2、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1)、在教学管理中提倡建立一种开放式、自由式、参和式的模式。

以往的填鸭式教学,相当于老师把做好的饭菜喂给学生,早已不再提倡。

近年来我们提倡的就是启发式和共享式。

启发式是指老师把饭菜做好,告诉学生哪个好吃再吃。

共享式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做出饭菜,一起研究哪个好吃,再吃,坏的扔掉。

咱们来比较一下几个国家教育形式上的差别:

同样是画苹果,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本子上学画。

日本,把一篮苹果倒在地上,喜欢画红的,就画红的;喜欢画绿的,就画绿的;喜欢画半红半绿的也可以;喜欢画烂苹果也不反对。

美国,把学生领到苹果园去画,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学生所描绘的画面,更加多种多样,具有强烈的个性效果。

还是在美国,老师教孩子画太阳,孩子画出了各种颜色的太阳,有一个孩子甚至画出了蓝色的太阳。老师问他为什么给太阳涂了蓝色,他说:“我画的是映在海里的太阳。” 孩子被誉为“有创新能力的同学。”

(2)在教学中不要用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和创造。

例:有一盆水,两个人在场,一个人干净,一个人脏,谁会用这盆水?答案可以有四个:

A、干净人用,因为他有干净习惯,脏人不用,因为他没有干净的习惯。

B、脏人用,有干净的需要,干净人不用,因为他已经干净。

C、都不用,干净人已干净不用再洗了,脏人习惯了脏也不用洗。

D 、都用,干净人习惯干净需要再洗,脏人有干净的需要也要再洗。

这么多的答案,理由都是说得通的,那就都是正确的。

3、教师要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教学艺术,不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心理体罚。

体罚变相体罚都好理解,心理体罚诸如设惩罚座,让全班不和某一个学生说话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

教师要做到三多,三个不批评。

多尊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多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多期待,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三个不批评:

无意识的犯错不批评,给学生自省机会。

早上犯错不批评,给学生一天的好心情。

家长面前不批评学生,给学生留足面子。

因为鼓励和欣赏的功效总是大于批评,所以有诗人说“批评家多么可怜,赞赏家多么可爱”。

在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身上,曾发生过一个《四块糖》的故事,是变批评为鼓励的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