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欣赏
《西厢记》赏读之二听琴
《西厢记》赏读之二听琴作者:曾余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9年第03期【剧情背景】话说书生张珙在普救寺偶遇故相国之女崔莺莺,一见钟情,从此在寺内借了一间房住下,并利用各种机会接近莺莺。
正当二人渐生情愫之时,驻守在附近的一个叫孙飞虎的将领,听说了崔莺莺的美貌,发兵五千,将普救寺团团围住,要掳莺莺为妻。
崔氏母女无奈之下,放出话来,说是寺内僧俗人众,不论是谁,只要有退兵之策,就将莺莺嫁给他。
张生听了大喜,因为他有一位老友杜确,号称白马将军,率领十万大军,驻地正好离此处不远。
于是他挺身而出,写了一封求援的书信,请一位武艺高强的和尚冲出重围,给杜将军送去。
大军到来,孙飞虎仓皇退兵。
不料老夫人事后反悔,在答谢宴上要莺莺和张生结为兄妹。
二人痛苦万分,而又无计可施。
莺莺的丫鬟红娘给张生出了个主意,让他趁莺莺晚间到花园中烧香之时,用琴声传达情意,然后再看小姐作何反应。
这便有了下面的精彩文字。
【原作欣赏】(说明:下文中的小字部分,方括号内的是舞台说明,括号后的文字是人物的道白。
大字部分,方括号内是戏剧曲牌的名字,括号后是人物的唱词。
)[末上云]红娘之言,深有意趣,天色晚也,月儿,你早些出来么![焚香了]呀,却早发擂①也;呀,却早撞钟也。
[做理琴科]琴啊,小生与足下湖海相随数年,今夜这一场大功,都在你这神品、金徽、玉轸、蛇腹、断纹、峄阳、焦尾、冰弦②之上。
天那!却怎生借得一阵顺风,将小生这琴声吹入俺那小姐玉琢成、粉捏就、知音的耳朵里去者![旦引红上,红云]小姐,烧香去来,好明月啊![旦云]事已无成,烧香何济!月儿,你团圆啊,咱却怎生?【越调】【斗鹌鹑】云敛晴空,冰轮③乍涌;风扫残红,香阶乱拥;离恨千端,闲愁万种。
夫人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④。
”他做了个影儿里的情郎,我做了个画儿里的爱宠。
【紫花儿序】只落得心儿里念想,口儿里闲题,只索向梦儿里相逢。
俺娘昨日个大开东阁⑤,我只道怎生般炮凤烹龙⑥?朦胧,可教我“翠袖殷勤捧玉钟”,却不道“主人情重”?只为那兄妹排连,因此上鱼水难同⑦。
解读《西厢记》
崔徽,唐歌妓。曾与裴敬中相爱,既别,托画家写 其肖像寄敬中曰:“崔徽一旦不及画中人,且为郎 死。”后抱恨而卒。事见唐元稹《崔徽歌序》。后
多以指美丽多情或善画的少女。
《莺莺传》写唐代贞元中书生张生与少 女崔莺莺从恋爱、结合到离异的悲剧故 事。 《莺莺歌》剧情:张生与崔莺莺两人 “明月三五夜”相约在西厢,巫山共云 雨,而红娘在二人之间扮演最关键的角 色,后来莺莺遭到遗弃。 作者元稹可能受到张鷟《游仙窟》的影 响,所谓“游仙”,本意写嫖妓宿娼; 所谓“会真”,实质是写偷情艳遇。所 以作者抱着欣赏文人风流韵事的态度, 对张生始乱终弃的行为加以肯定。但崔 莺莺的悲剧形象和悲剧命运赢得了人们 的同情,一些文人诗作中不时提到“莺 莺”和“待月西厢”事。
莺莺的性格பைடு நூலகம்沉而内向,她的一往
情深与张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从佛殿相遇到月下联吟,她已经爱 上了张生,但她的生活环境和她的 许多思想负担,使她不愿轻易泄露 内心的秘密。崔母赖婚以后,她开 始勇敢起来,但又有“赖简”的曲 折,直到“佳期”以后,她才不再 掩抑已经被唤起的爱情。这一切都 使她在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中,表 现出虽是一往情深,却又欲前又却, 曲折的内心情绪。
“西厢记”故事流变
小 说——唐· 元稹《莺莺传》传奇(又名 《会真记》):男主人公始乱终弃,为“善 补过者”;莺莺是一个“尤物”。 说唱艺术——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董西厢”,提出“从今至古,自是佳人, 合配才子”。 元 杂 剧——元· 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 记》,“王西厢”,“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 属”。
②莺莺、红娘、张生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是由于 他们之间存在的不同个性和一些猜疑、误会造成的。这两组 矛盾交叉发展,互相影响,使《西厢记》常常出现强烈的戏 剧效果。
《西厢记》点评
《西厢记》点评
《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瑰宝,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
这部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从思想内容上看,《西厢记》大胆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反对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对人性的束缚和压迫。
这种反封建的思想倾向,在当时社会是极具进步意义的,也符合人性的基本需求。
通过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作者向读者展示了爱情的力量和美好,使人们对自由、平等、真挚的爱情产生了更强烈的向往和追求。
其次,从艺术表现上看,《西厢记》的曲辞优美,语言生动,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作者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同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张生的痴情、崔莺莺的聪慧、红娘的机智,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西厢记》在情节设置上也独具匠心,充满了戏剧性和冲突性。
作者通过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情节,如孙飞虎围寺、崔夫人赖婚、张生相思成疾、红娘传书递简等,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让读
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综上所述,《西厢记》是一部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情节曲折的古代戏曲佳作。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欣赏。
同时,《西厢记》所倡导的自由爱情观念和反封建思想,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西厢记赏析
西厢记赏析西厢记是元代戏剧作品,作者是明代王实甫。
该剧是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素材,讲述了宫廷仕宦张生与李漫漫之间纠缠不清的爱情经历。
西厢记以其优美的语言、唯美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故事情节、戏曲艺术和主题思想三个方面对西厢记进行赏析。
故事情节西厢记以杨贵妃风月宫为背景,讲述了张生与李漫漫之间的爱情故事。
故事开始,张生等待多时的李漫漫终于找到了他。
接着,张生通过千方百计与李漫漫私会,二人相识相爱。
然而,他们的幸福并未持久,张生因担任官职必须离开李漫漫,二人分离。
后来,张生被封为秀才,回到了杨贵妃的宫廷。
在宫中,张生偶遇了李漫漫,通过曲子和詞双方表白了相思,但是却无法再次私会。
最终,经过几番波折和阻挠,张生和李漫漫在蓬莱阁上重逢,他们的爱情终于得到了圆满。
整个剧情刻画了张生和李漫漫爱情的曲折与坎坷,也揭示了宫廷中贵妃与普通人之间的无法逾越的鸿沟。
戏曲艺术西厢记在戏曲艺术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它采用了对白与唱词的结合,以及以白描代白写的方法。
这种方法使得西厢记有了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形象展示。
其次,西厢记采用了唱词折子选取的方式,使得唱词具有独立的完整性,可作为独立的诗词欣赏。
此外,该剧注重唱腔的抑扬顿挫和音律的变化,使得观众在欣赏戏曲的同时也能体味到音乐的美妙。
主题思想西厢记主要刻画了爱情与宫廷世界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张生和李漫漫的爱情因为宫廷的限制而备受阻挠,无法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杨贵妃身份的特殊性使得张生和李漫漫之间的差距变得无法逾越,这使得爱情的美丽与残酷在剧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此外,西厢记还揭示了爱情与理想之间的选择。
张生在蓬莱阁上面临着离开宫廷与李漫漫私奔的选择,他最终选择了留下,维护了自己的理想和责任。
通过这一选择,西厢记表达了对于个人追求与社会责任的平衡与思考。
总结西厢记是一部深情描绘了爱情和宫廷之间纷繁复杂的作品。
它通过唯美的语言、细腻的描绘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张生与李漫漫之间的爱情和宫廷世界的冲突与矛盾。
《西厢记名句》欣赏
《西厢记名句》欣赏《西厢记名句》欣赏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萤窗雪案,刮垢磨光,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
游艺中原,脚跟无线、如蓬转。
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
才高难入俗人机,时乖不遂男儿愿。
雕虫篆刻,断简残编。
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
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边。
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
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若不是衬残红,芳径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
且休题眼角儿留情处,则这脚踪儿将心事传。
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
恨天,天不与人行方便,好着我难消遣,端的是怎留连。
小姐呵,则被你兀的不引了人意马心猿?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
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
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近庭轩,花柳争妍,日午当庭塔影圆。
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
往常时见傅粉的委实羞,画眉的敢是谎;今日多情人一见了有情娘,着小生心儿里早痒、痒。
迤逗得肠荒,断送得眼乱,引惹得心忙。
头似雪,鬓如霜,面如童,少年得内养;貌堂堂,声朗朗,头直上只少个圆光。
远有南轩,离着东墙,靠着西厢。
若共他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他叠被铺床。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
软玉温香,休道是相亲傍;若能够汤他一汤,倒与人消灾障。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赤紧的情沾了肺腑,意惹了肝肠。
若今生难得有情人,是前世烧了断头香。
我得时节手掌儿里奇擎,心坎儿里温存,眼皮儿上供养。
本待要安排心事传幽客,我只怕漏泄春光与乃堂。
夫人怕女孩儿春心荡,怪黄莺儿作对,怨粉蝶儿成双。
想着他眉儿浅浅描,脸儿淡淡妆,粉香腻玉搓咽项。
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销玉笋长。
不想呵其实强: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
院宇深,枕簟凉,一灯孤影摇书幌。
《红楼梦-共读《西厢》》的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红楼梦-共读《西厢》》的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红楼梦-共读《西厢》》的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导语】:春天的来临,给大观园带来了生机,也给宝玉和大观园女儿带来了萌动的春情,惹起了他们一腔的怀春情愫。
《西厢记》赏析
景、情、戏、思四位一体:《牡丹亭·惊梦·皂罗袍》赏析【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惊梦》在《牡丹亭》的结构中居于重要位置,女主人公春情始发,是整部戏的情感基础,其中的唱词《皂罗袍》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雅丽脓艳而不失蕴籍,情真意切,随景摇荡,充分地展示了杜丽娘在游园时的情绪流转,体现出情、景、戏、思一体化的特点。
一景现情发,情入景存《皂罗袍》紧紧贴合主人公情绪的当前状态和发展走向进行布景。
“姹紫嫣红开遍”,艳丽眩目的春园物态,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叩开了少女的心扉,然而,主人公并非只是流连其中,只“入”而不“出”,接承第一眼春色的是少女心中幻设的虚景,她预见到浓艳富丽之春景的未来走向——“都付与断井颓垣”,残败破落的画面从另一个极端给予少女强烈的震撼。
“春色如许”开启了主人公的视野,使之充满了诧异和惊喜,接踵而来的对匆匆春将归去的联想则“轰”的一声震响了少女的心房,使之充满了惊惧和无奈。
女主人公心花初放紧接着又上眉头的景象,包蕴的是无奈的情绪——“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她在这里意识到生命的困境,换个角度看待这些唏嘘,则里面并不仅仅残存着纯粹的悲观意绪,主人公情绪跌入低谷之后,仍念念不忘“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云霞翠轩”、“烟波画船”,美好的事物始终深刻内嵌于少女的思维深处,我们不难从中窥探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期待,为下一段奇遇柳梦梅、为情而死的故事找到心理依据。
在这段唱词中,从喜乐到苦痛的情绪流变紧紧扣咬着从浓艳的实景向残败的虚景的转变,读者很难剖判外在之景与内在之情的严格界限,只因在此处,景现而情发,情入而景尤存。
二情之萌,戏之始戏的本质就是矛盾冲突,成功的唱词应该到位地呈现戏剧的对抗性运动,《皂罗袍》内蕴着激烈的斗争,本身就是一出“戏”,这一曲情词到位地呈现两种景致的对立和反差,主人公自然而生的春情和管制人情的礼教的冲突则是潜在的、且更为深刻的。
论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
论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的红娘形象更是广为人知,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典型的丫鬟形象之一。
红娘在戏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的聪明、机智和善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对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她所具有的特点和魅力。
红娘是一位聪明伶俐的丫鬟。
在《西厢记》中,红娘一开始就展现出她的聪明才智。
她在曹文轩来访时,以巧妙的方式把掌柜的带到了曹文轩的面前,使两人有了初次见面的机会。
红娘的机智和周到的安排为之后的故事情节奠定了基础。
她还在后来的剧情中多次出谋划策,为主角们排忧解难。
红娘的聪明和伶俐使她成为了整个故事的推动者,她的智慧为故事增添了无限魅力。
红娘是一位善良体贴的女子。
在《西厢记》中,红娘不仅懂得机智处事,更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女子。
她对于崔莺莺的死感到十分悲痛,并迅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张生和莺莺重逢。
在书院中,她对待张生也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他巧妙地解决了语文考试中的难题。
红娘的善良体贴使得她深受观众喜爱,她所展现出的美德也是《西厢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红娘是一位具有坚强意志的女性形象。
在中国古代传统中,丫鬟通常是被动的角色,受主人摆布,无法自主。
然而在《西厢记》中,红娘展现出了坚强的一面。
她不愿意沦为权贵们的玩物,而是积极地为自己的幸福奋斗。
她与门子宋朝宗积极地合作,策划了崔莺莺和张生的相会,最终帮助他们圆满了美好的爱情。
红娘的坚强意志给了很多观众以力量和鼓舞,她成为了一个具有榜样意义的女性形象。
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红娘的形象是一个智慧、善良和坚强的女性形象。
她的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丫鬟的另一面,不再是被动服侍主人,而是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观。
红娘的形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独一无二的,她的出现让戏剧故事更加生动、丰富,也使得《西厢记》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红娘形象的深度分析,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她的特点和魅力,也更加深入地欣赏了王实甫的经典之作。
《西厢记》艺术特色赏析
《西厢记》艺术特色赏析《西厢记》是中国古代四大戏剧之一,而这个剧本的思想和艺术成就都是高超的。
苏州的艺术特色在于它有“慢郎中”、“书卷气”的情趣。
明代著名学者顾起元说:“吴人演剧,最有韵致。
…平、上、去、入诸声,随字转折,无不如意。
”在这里,我想说几点关于《西厢记》艺术特色的赏析。
第一,人物塑造上,人物心理刻画十分细腻,人物性格非常突出。
如王实甫笔下的张生,其突出的个性便是含蓄蕴藉。
《西厢记》虽然多处写到爱情主题,但人们不会感到作品的庸俗浅薄,因为作者所赋予的都是“闺情”,而非“男女之情”,并且这种恋爱在传统观念中被认为是卑贱的。
可以说,《西厢记》并没有受到“礼教”的束缚。
正因为如此,《西厢记》更能展示出封建社会“才子佳人”的婚姻悲喜剧。
如果说关汉卿笔下的张生具有某种性格上的内向,那么在马致远的《西厢记》里则变得更加活泼开朗,他的话语很多,笑声也时常响起,情感的表达也相当直率,看似粗犷,却很合乎生活逻辑,用现在的话来说,应该是“接地气”吧。
而且《西厢记》的作者是“第一才子”,他将张生塑造成既幽默风趣,又有学问的谦谦君子形象,可谓“雅俗共赏”。
从中,也反映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
曹雪芹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也非常出色。
一开始我们就见到他的幽默与机智,一旦进入正题,那些讽刺手法就毫不掩饰地显现出来。
比如说张生自恃清高的自私和虚伪,红娘对张生的利用和埋怨,崔老夫人的固执和偏见,老夫人对红娘的看法等等,每一次的矛盾冲突都有反抗的一方,都有“唱词”来表达。
另外,《西厢记》在中国小说史上影响也非常大。
它提倡“现世报”的思想,并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写爱情故事,强调“情”是真正的美学。
它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的丑恶,也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同时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促进了人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丰富了文学的创作。
除此之外,还有明末清初著名小说家冯梦龙编撰的《警世通言》、清初吴伟业的《圆圆曲》等,均是优秀的短篇小说集,艺术价值很高。
《西厢记》鉴赏
《西厢记》鉴赏综合评价《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它与《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一起被誉为“四大古典名剧”。
其有如下艺术特色:1.剧情曲折,结构巧妙合理。
全剧安排了两条线索来展开剧情:以张生、莺莺和红娘与老夫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主线,以张生、莺莺和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为副线,二者相互交错、制约,极富戏剧性,矛盾冲突环环相扣,使文章波澜起伏。
2.手法多样,人物个性鲜明。
《西厢记》的人物并不多,但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十分丰满。
因为每一个人物既有鲜明突出的个性特征,性格又具有多重性,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得到了多角度的刻画。
首先,作者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展现其性格特点,如老夫人的赖婚、张生的犯傻、莺莺的作假、红娘的泼辣等,从而使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更加巧妙合理地结合,使人物形象生动起来。
其次,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烘托人物个性。
譬如《长亭送别》一折写莺莺、张生离别之情,没有就情写情,而是把这种令人伤感的离情别绪放到特定的环境中去加以渲染。
3.雅俗相济,语言功底深厚。
综观《西厢记》语言的艺术成就,最突出的是把典雅的文学语言与白描性的白话口语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成了一种既文采斐然,又朴实淡雅的风格。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善于化用唐诗、宋词中的语言,翻出新意,拓宽意境,给人以新鲜之感。
二是借助夸张、对比,刻画人物心理。
三是用比喻来形容“愁”,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可供欣赏的对象,饶有新意,独具特色。
四是语言尚俗,大量方言俗语入曲。
如“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等。
形象分析红娘红娘是一个充满反叛精神的人。
莺莺、张生的自由婚姻,在充斥着封建礼教的社会背景下,是大逆不道的。
但红娘作为一个老夫人派来“看守”小姐的丫头,不仅不揭发,反而推波助澜,是这场婚姻得以美满的主要的牵线搭桥人。
在这场叛逆的婚姻中,红娘不畏被老夫人责打,几次三番周旋于莺莺、张生之间,为他们安排月下听琴、晓夜奔走、传书递简等一系列行动,反映了她对这场恋情的支持以及对封建礼教的反叛。
西厢记赏析长亭送别
西厢记赏析长亭送别《西厢记》赏析,长亭送别。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曲中的一部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戏曲之花”,而其中的“长亭送别”更是其中的经典之一。
这一段戏曲在表达人物情感和塑造人物形象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珍贵遗产。
本文将从戏曲文化、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三个方面对《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进行赏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西厢记》中的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和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而《西厢记》作为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作之一,自然也承载着丰富的戏曲文化。
在“长亭送别”这一段戏曲中,音乐、舞蹈和表演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使得整个戏曲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观众在欣赏这一段戏曲时,不仅仅是在欣赏一个故事,更是在感受中国戏曲文化的魅力。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长亭送别”这一段戏曲在情感表达上的特点。
在《西厢记》中,“长亭送别”发生在张生和莺儿分别的时刻,两人在长亭相会,却又不得不分离。
这种别离之情在戏曲中被表现得深沉而真挚,张生和莺儿的爱情之苦、离别之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这一段戏曲中,张生和莺儿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表达出了他们对彼此的深情不舍,以及对分别的无奈和痛苦。
这种情感的真挚和深沉,正是“长亭送别”这一段戏曲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最后,我们来看看“长亭送别”这一段戏曲中的人物形象。
在《西厢记》中,张生和莺儿是这一段戏曲中的主要人物,他们的形象被塑造得非常丰满和生动。
张生是一个才华横溢、义气凛然的青年才俊,他对莺儿的爱情表达得深沉而真挚;而莺儿则是一个聪明伶俐、善解人意的女子,她对张生的爱情也是无比真挚和坚定。
两个人在“长亭送别”这一段戏曲中的形象被表现得十分饱满,使得整个戏曲更加生动和感人。
观众在欣赏这一段戏曲时,不仅仅是在欣赏一个故事,更是在感受这两个人物形象的魅力和魅力。
总之,《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是一段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戏曲,它在戏曲文化、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水平。
西厢记赏析
西厢记赏析•相关推荐西厢记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厢记赏析,以供查阅,快来看看吧!《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从它那里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
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
说起《西厢记》,人们一般会想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殊不知,在王实甫之前,金代的董解元也有一部《西厢记》,这两部“西厢”一般被人们称为“王西厢”和“董西厢”。
要说到王西厢的成就,就不能不提到董西厢。
崔张故事,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所写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
《莺莺传》写的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恋爱生活,结果是张生遗弃了莺莺,是个悲剧的结局。
这篇小说不过数千字,却情节曲折,叙述婉转,文辞华艳,是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它写出了封建时代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爱情理想被社会无情摧残的人生悲剧,宣传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
此后,故事广泛流传,产生了不少歌咏其事的诗词。
到了宋代,一些文人直接以《莺莺传》为题材进行再创作,现在能看到的有秦观、毛滂的《调笑转踏》和赵令畦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
西厢记拷红
矛盾发展:惊艳、酬简、听琴、寺警、赖婚、赖
简、拷红、送别
.
16
课文
.
17
(夫人引俫上云)这几日窃见莺莺语言恍惚,神思加倍,腰肢体 态,比向日不同;莫不做下来了么?(俫云)前日晚夕,奶奶睡 了,我见姐姐和红娘烧香,半晌不会来,我家去睡了。(夫人云) 这桩事都在红娘身上,唤红娘来!(俫唤红科)(红云)哥哥唤 我怎么?(俫云)奶奶知道你和姐姐去花园里去,如今要打你哩。 (红云)呀!小姐,你带累我也!小哥哥,你先去,我便来也。 (红唤旦科)(红云):姐姐,事发了也,老夫人唤我哩,却怎 了?(旦云):好姐姐,遮盖咱!(红云):娘呵,你做的隐秀 者,我道你做下来也。(旦念):月圆便有阴云蔽,花发须教急 雨催。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9
元曲常用术语
衬字: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 需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具体说来,凡是 格律规定的字,其平仄、句式须受格律严格 控制,而衬字则不受此限制,即不讲平仄,不拘 字数。它的作用是补足语义,或者是加强声 情,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一般说来,小令衬字 少,套数衬字多;散曲衬字少,剧曲衬字多。
.
20
【麻郎儿】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 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
【么篇】世有、便休、罢手,大恩人怎做敌头?起白马 将军故友,斩飞虎叛贼草寇。
【络丝娘】不争和张解元参辰卯酉,便是与崔相国出乖 弄丑。到底干连着自己骨肉,夫人索穷究。
(夫人云)这小贱人也道得是。我不合养了这个不肖之 女。待经官呵,玷辱家门。罢罢!俺家无犯法之男,再 婚之女,与了这厮罢。红娘唤那贱人来!(红见旦云) 且喜姐姐,那棍子则是滴溜溜在我身上,吃我说过了。 我也怕不得许多,夫人如今唤你来,待成合亲事。(旦 云)羞人答答的,怎么见夫人?(红云)娘跟前有甚么 羞?
名著西厢记一个关于爱情与婚姻的古代传奇
名著西厢记一个关于爱情与婚姻的古代传奇《名著西厢记:一个关于爱情与婚姻的古代传奇》古代传奇作品《西厢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曾多次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
这部作品以爱情与婚姻为主题,通过展现主人公张生和杜丽娘之间的纯真爱情,以及他们面对传统礼教和阶级观念所带来的困境,深刻揭示了古代社会对于女性自由和婚姻自主权的限制。
本文将通过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社会背景等方面,探讨《西厢记》中关于爱情与婚姻的主题,欣赏这部千古传世之作。
在《西厢记》中,主人公张生是一位风流倜傥的才子,他与杜丽娘相识后,两人展开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之旅。
爱情成为这部作品最核心的主题,贯穿贯穿始终。
张生和杜丽娘的爱情是纯洁的,因为他们深爱彼此,愿意为了对方做任何事情。
然而,他们的爱情却受到了封建礼教和家庭的阻挠。
张生作为一个读书人,被迫接受父母之命娶亲,而杜丽娘则被迫嫁给富商李瓶儿。
这种被迫的婚姻破坏了张生和杜丽娘的爱情,使他们陷入了痛苦和绝望之中。
《西厢记》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自由和婚姻自主权的限制。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低下,婚姻制度被严格控制。
女性要遵守家庭的安排,无权选择自己的伴侣。
杜丽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被迫嫁给富商李瓶儿,在婚姻中没有幸福可言。
作者通过展示杜丽娘的悲惨命运,对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呼吁对女性的权益进行重视和保护。
除了爱情和婚姻,社会背景也对《西厢记》的主题起到了重要影响。
在明代,社会阶级观念严重束缚了人们的婚姻自主权。
张生虽然与杜丽娘相爱,却因为他的贫穷以及杜丽娘的低贱身份而无法得到承认。
《西厢记》以及其他古代文献作品都反映出封建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和礼教制度对个人自由的严重限制,使得爱情和婚姻成为了一个痛苦的话题。
通过对《西厢记》这部古代传奇名著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品中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描写是对古代封建社会中婚姻制度的深刻批判。
作家巧妙地通过刻画主人公的形象以及情节的展开,展现了张生和杜丽娘爱情的鲜明对比,同时也揭示了爱情与婚姻在封建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
西厢记赏析
西厢记赏析《西厢记》文学赏析内容摘要:《西厢记》元代王实甫作。
故事描绘的是张生与崔莺莺这一对有情人冲破困阻终成眷属的故事。
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它的曲词优美华丽,富于诗的意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
《西厢记》之所以能成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不仅在于其表现了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进步思想,而且它在戏剧冲突、结构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崔莺莺、张生、红娘、老夫人都由于王实甫的卓越才能而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王实甫的《西厢记》问世以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版本数量众多,流传至今的明清刻本约有一百种。
明清两代的众多学者对《西厢记》评价很高,直到近现代,《西厢记》的各种版本依旧活跃在舞台上,备受人们的赞赏。
关键词:艺术特色戏剧语言杰出戏作人物形象崔莺莺张生红娘通过选修《中国古典文学欣赏》这门课程,我接触到了许久没有接触的古典文学。
有《西厢记》、《汉宫秋》、《牡丹亭》、《三国》、《儒林外史》、《桃花扇》、《三言两拍》等。
很多耳熟能详的人物都出自于此,这也足以证明了古典文学魅力之大。
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除了《三国》、《水浒》、《西游记》以外,当属这部《西厢记》。
不仅因为在高中时期曾在语文课本上学习过留下了印象,在《红楼梦》中提到过这部戏剧,也因为老师的讲述绘声绘色以及作品本身不论是剧情还是语言上都很吸引我。
《西厢记》的剧情是: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对她一见倾心,苦于无法接近。
此时恰有孙飞虎听说莺莺美貌,率兵围住普救寺,要强娶莺莺为妻。
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听从莺莺主意,允诺如有人能够退兵,便将莺莺嫁他。
张生喜出望外,修书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解围,但事后崔老夫人绝口不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
张生失望之极,幸有莺莺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忙,扶莺莺月夜烧香,听见张生弹琴诉说衷肠。
后来莺莺听说张生病倒,让红娘去书房探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许牵了手的手 也许有了伴的路 所以牵了手的手 所以有了伴的路 牵了你的手
前生不一定好走 今生还要更忙碌 来生还要一起走 没有岁月可回头 以后的路一起走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429 成员
马晓楠 孟颖迎 王 利 张菲菲 王湘婷 周 听
主讲人:马晓楠
最早见诸文字的是唐元稹的传奇小说 《莺莺传》,小说中,无行文人张生,迷 恋于莺莺的美貌后百计追求,但当其得逞 后,又负心背义另娶高门,抛弃莺莺,而 后,张生要求相见,崔终不出,竟不见之 这是那个冷酷虚伪的上层社会与封建礼 教毒素下真实而不愉快的故事。
《 西 厢董 记解 诸元 宫的 调 》
• 其 二
在古代传统婚姻制度下,人们 尚且敢于挑战,追求幸福。在今天 自由自主恋爱的时代,我们更应该 努力珍惜属于自己的爱,在这个物 欲横流、极度现实的社会里,为爱 创造一片净土,追求自己一生的幸 福!
因为爱著你的爱 所以悲伤著你的悲伤 因为路过你的路 所以快乐著你的快乐
因为梦著你的梦 幸福著你的幸福 因为苦过你的苦 追逐著你的追逐
影视欣赏
西 厢 记
/f?kz=1395306935&fr=ala0#10006-qzone-1-8380629b82e8bd20c82f766611c23eca2f9 新版《西厢记》片花.f4v
情节欣赏
功 成 名 就 , 终 成 眷 属
远 行 赶 考 , 相 别 两 依 依
相 思 病 苦 , 夜 里 偷 相 会
棒 打 鸳 鸯 , 无 奈 成 兄 妹
黑 云 压 城 , 英 雄 救 美
佛 门 清 净 地 , 赢 得 佳 人 心
张 生 睹 佳 人 , • • • •
进一步深化发展崔、张故事反封 建主题,赋予作品以时代精神的是 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 它是一 部伟大的古典现实主义杰作 。 剧中二人月下私期,欢畅欣喜, 有情有义,长亭别离,悲凄缠绵, 难舍难分,是古今读者所感动,所 陶醉,最后通过张生之口,呼唤
王 其 实 三 甫 的 《 西 厢 记 》
•
作者简介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 西厢记》共5本21折。作者王实 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今保定 定兴县人。他一生写作了14部剧 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 大德年间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 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 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 下夺魁”。
[正宫· 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长亭送别》
比 翼 连 枝 当 日 愿
西 厢 记 之
走进古典美 走进西厢记 走进张生与崔莺莺的 唯美爱情故事
•
元 《稹 莺的 莺传 传奇 》小 说
其 一
大诗人元稹,出生在河内县清化镇的赵后村, 赵后村的邻村是崔庄村,崔庄里有一女崔小迎, 两人从小一起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元稹 八岁时父亲逝世,小迎一家更把他当亲人看待。 两人朝夕相处,情投意合,并私定终身,发誓要 相守相依。但元贞十七年春,元稹赴考从政,后 深受当时太子少保韦夏卿赏识,权势之下与韦夏 卿之女韦丛婚配。从此一生再也未见小迎一面, 其妻早逝后,曾多次回家寻找,却杳无音讯。小 迎的聪慧美丽,清纯质朴的音容笑貌,缠绕了他 一生的梦魂 。
真正使崔、张爱情故事有情节到主题发 生质的飞跃的是 金人董解元的《西厢 记诸宫调》 ,其中改变了张生负心人的 形象,温柔美丽的莺莺也不屈从于命远摆 弄。用崔,张二人共同追求幸福的爱情故 事,取代了《莺莺传》始乱终弃的悲剧, 以二人双双出走,成就了美满姻缘。 突出了崔、张故事争取婚姻自主,反抗 封建礼教束缚的光辉主题。
“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 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
塑造了张生、莺莺、红娘那样敢于藐 视封建礼教的生动形象,宣扬了情侣自择, 婚姻自主的民主思想,客观上否定了父母之 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魄力动人地 歌颂了青年一代为争取幸福爱情与自主婚姻 而忘餐废寝、坚定不移的斗争精神。
它像划过鸟云笼罩的黑夜长空的一 道电光,预示着革命暴风雨的到来, 给灾难深重的人民以精神鼓舞,喊出 了广大青年男女的共同心声,引起了 世世代代青年男女的强烈共鸣。
《西厢记》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 是在艺术形式方面,都有新的开拓与 创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着承前 启后的重要作用。与后来的《红楼梦》 被并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双璧”!
从《莺莺传》到《董西厢》到《王西 厢》的主题思想大变化。男女主人公从开 始封建士卒们法制度的牺牲品。到突破封 建礼法的胜利者。看出了民主思想的突破, 封建士族门阀婚姻制度的摧残,时代的变 迁,思想的进步,观念的改变,恋爱观的 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