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防爆术语
粉尘防爆术语
粉尘爆炸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时的压力(p)-时间(t)上升曲线的斜率的最大值。
粉尘爆炸指数 explosion index of a dust cloud
K max
在密闭容器内,粉尘爆炸试验中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与容器容积的立方根的乘积为一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粉尘的爆炸指数。
即:
K max=(dp/dt)max V1/3
式中:V——容器的容积,单位为升(L)。
粉尘爆炸最低氧含量 minimum oxygen content concentration for dust explosion
可使粉尘云爆炸的混合物中氧含量的最小体积浓度。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area subject to dust explosion hazards
存在可燃粉尘、助燃气体和点燃源的场所。
4 粉尘爆炸预防
防爆 explosion prevention
消除、惰化可燃粉尘,避免形成粉尘云及一切可能出现的着火源,预防发生粉尘爆炸的技术。
惰化 inerting
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惰性气体或惰性粉尘,使可燃粉尘失去爆炸性的方法。
保护作用时间 effective protection time
对需要周期性实施的防爆措施而言,从措施实施起到其失去防爆作用的间隔时间。
5 粉尘爆炸控制。
粉尘防爆基础知识及风险控制
粉尘防爆基础知识及风险控制目录1. 粉尘防爆基础知识 (2)1.1 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 (3)1.2 粉尘爆炸的危险性 (4)1.3 粉尘的分类与特性 (5)2. 粉尘防爆技术 (6)2.1 防爆设备的选择与安装 (7)2.2 防爆电气设备的应用 (8)2.3 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 (9)3. 风险识别与评估 (10)3.1 粉尘爆炸风险的识别 (11)3.2 风险评估方法 (12)3.3 风险矩阵分析 (13)4. 防爆措施与控制 (14)4.1 工艺过程控制 (16)4.2 控制系统与监测 (17)4.3 安全设计规范 (19)5. 法律法规与标准 (20)5.1 国际标准与规范 (21)5.2 国内相关法规 (21)5.3 行业规范和要求 (23)6. 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 (24)6.1 应急预案的制定 (25)6.2 事故预警系统 (26)6.3 事故处理与救援 (27)7. 安全培训与管理 (29)7.1 安全知识普及 (30)7.2 员工培训计划 (31)7.3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32)8. 案例分析 (33)8.1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35)8.2 防爆措施实际应用案例 (36)8.3 事故预防和控制策略 (38)9. 未来发展趋势与技术创新 (38)9.1 粉尘防爆技术的研究现状 (39)9.2 安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40)9.3 智能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 (41)1. 粉尘防爆基础知识粉尘爆炸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现象,发生在粉尘云被点燃时。
在特定的条件下,如足够的点燃能量、合适的氧气浓度和足够浓度的可燃粉尘,点火源与粉尘云接触便能引发爆炸。
爆炸的强度取决于上述条件的组合,以及对爆炸现场的地理结构、粉尘特性以及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响。
工业粉尘爆炸:如金属粉尘、煤粉、木粉、谷物等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爆炸。
民用粉尘爆炸:如烹饪油、面粉、糖等在民用环境下由日常活动引发的爆炸。
点燃源产生点燃能量:点燃源,如电火花、明火或雷击,提供点燃可燃粉尘所需的能量。
粉尘防爆术语
粉尘防爆术语GB/T 15604-1995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一06一19批准 1996—01-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粉尘防爆的专业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防爆标准的制定、技术文件的编制、专业手册及教材书刊编写和翻译。
本标准不适用于炸药粉尘。
2 引用标准GB 2900·35 电工名词术语,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3基本概念3·1 粉尘 dust呈细微颗粒状的固体物质。
3·2 可燃粉尘 combustible dust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或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
同义词:可爆粉尘3·3粉尘 dust cloud粉尘悬浮在空气中或气态氧化剂中,形成的高浓度粉尘与气体的混和物。
3·4粉尘层 dust layer沉(堆)积在地面或物体表面上的粉尘群。
3·5 可燃性杂混物 combustible hybrid 可燃粉尘、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可燃气体或蒸汽同空气或气态氧化剂混合成的多相流体。
3·6粉尘比电阻 specific resistance of a dust 长为1cm ,截面积为1cm ²的粉尘层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的电阻。
3·7 导电粉尘 conductive dust 比电阻不大于cm •Ω510的粉尘。
3·8 非导电粉尘 non -conductive dust比电阻大于cm •Ω510 的粉尘。
3·9 粉尘比表面积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a dust单位质量的粉尘颗粒表面积的总和。
3·10 粉尘爆炸 dust explosion 火焰在弥散于空间的可燃粉尘云中传播,引起显著的压力,温度跃升的现象。
3·11粉尘燃烧dust burning火焰以远低于原始粉尘云中的音速的速度在粉尘云中稳定传播的现象。
3·12 粉尘爆轰 dust detonation火焰以高于原始粉尘云中的音速的速度在粉尘云中稳定传播的现象。
粉尘防爆基础知识
粉尘防爆基础知识嘿,朋友!您知道吗,粉尘这玩意儿,平时看着不起眼,可要是闹起来,那威力可不小!就像隐藏在角落里的小怪兽,一不小心就会爆发大危机。
先来说说啥是粉尘防爆。
您就想想,面粉咱都熟悉吧?在厨房里那是常见的东西。
可要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面粉颗粒飘得到处都是,一旦碰到了火源,“砰”的一下,那可就是一场大爆炸!这就是粉尘爆炸。
粉尘为啥会爆炸呢?这就好比是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捣乱。
粉尘颗粒特别小,和空气接触的面积就大得很,这就容易吸收能量。
再加上在封闭空间里,它们聚集在一起,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就像一堆干柴,碰到火源这个烈火,能不爆炸吗?那什么样的粉尘容易爆炸呢?像金属粉末、煤粉、粮食粉尘,这些可都是“危险分子”。
您想想,工厂里的金属加工,煤矿里的煤粉飞扬,粮食加工厂里的粮食细粉,要是不注意防范,那不就像是在身边放了个不定时炸弹吗?怎么防止粉尘爆炸呢?这可得多留神。
首先,得控制粉尘的浓度,就像不能让调皮的孩子扎堆捣乱一样,得把它们分散开。
通风系统得给力,把多余的粉尘都吹走。
还有啊,火源得看住,什么明火、静电火花,都得防着。
再说说设备,得用专门的防爆设备,这就好比给容易受伤的地方穿上了坚固的铠甲。
而且,定期的清理可不能少,别让粉尘有机会积累起来。
要是真不幸发生了粉尘爆炸,那可咋办?别慌!得赶紧采取措施。
先切断电源,别让火越烧越旺。
然后组织人员疏散,这时候可不能乱了阵脚,要像有序的蚂蚁搬家一样,快速又安全地离开危险区域。
您说,这粉尘防爆是不是特别重要?咱可不能小看了这些小小的粉尘颗粒,它们发起脾气来,那可真是让人吃不消!所以啊,不管是工厂还是其他有粉尘的地方,都得把这粉尘防爆的知识牢记在心,别等到出了事才后悔莫及!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及技术
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及技术什么是粉尘?(1) 粉尘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
GB/T 15604-2008 《粉尘防爆术语》:定义粉尘是细微的固体颗粒。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成为生产性粉尘。
特点:能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可以沉降。
2 粉尘的分类按粉尘粒径划分:粗尘、细尘、微尘、超微尘按粉尘的存在状态划分:浮尘、落尘按粉尘的颗粒组成划分:全尘(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按粉尘的形状可划分:三向等长粒子、片形粒子、纤维形粒子、球形粒子按物理化学特性划分:润湿性、黏性、燃烧爆炸性、导电性、流动性粉尘。
呼吸性粉尘指所采集的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微米以下,而且空气动力学直径5微米粉尘的采集效率为50%,此粉尘称为呼吸性粉尘。
呼吸性粉尘能沉积于肺泡,对人体危害很大。
生产性粉尘分类按粉尘的性质的不同分类:1、无机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锰、铅、锌等;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
2、有机粉尘:动物性粉尘,如毛、丝、骨质等;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草、甘蔗、谷物、木、茶等;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农药、有机染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3、混合性粉尘:是上述各类粉尘,以二种以上物质混合形成的粉尘,在生产中这种粉尘多见。
按产生粉尘的生产工序分类:1、一次性烟尘:由烟尘源直接排出的烟尘。
2、二次性烟尘:经一-次收集未能全部排出而散发出的烟尘,相应的各种移动、零散的烟尘点。
按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的机制分类:1、矽2、石棉尘3、放射性粉尘4、有毒粉尘5、一般无毒粉尘什么是粉尘爆炸?可燃性粉尘:可与助燃气体发生氧化反应而燃烧的粉尘。
粉尘云:悬浮在助燃气体中的高浓度可燃粉尘与助燃气体的混合物。
粉尘爆炸:火焰在粉尘云中传播,引起压力、温度明显跃升的现象。
可发生粉尘爆炸的物质有:农业:淀粉、面粉、饲料、粮食;化学:塑料、香料、硫、橡胶、染料、杀虫剂、橡胶、化肥;医药食品工业:药品、糖;金属加工:铝、镁、锌及其合金;其他行业:煤、木材、烟草、造纸、纸浆、家具;像水泥、泥沙、飞灰等是不可燃粉尘。
工贸企业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知识要点
工贸企业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知识要点
2.1术语和定义
粉尘(Dust):粉尘(Dust)是指可在空中悬浮一定时间的固体微粒。
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
可燃粉尘: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
如铝粉、镁粉、锌粉、钛粉、锆粉、煤粉、面粉、淀粉、糖粉、奶粉、血粉、鱼骨粉、烟草、棉花、茶叶粉、纤维粉、木粉、纸粉、橡胶塑料粉、染料粉等。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存在可燃粉尘和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的场所。
3欧·米的粉尘、×101导电粉尘:电阻系数等于或小于纤维飞扬物。
如铝粉、镁粉、锌粉、钛粉、锆粉。
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粉尘分级:ⅢA级为可燃性飞絮,如烟草纤维、木棉纤维、木质纤维等;ⅢB级为非导电性粉尘,如小麦粉、玉米淀粉、糖粉、有机玻璃粉、合成树脂、天然树脂等;ⅢC级为导电性粉尘,如铝粉、镁粉、锌粉、钛粉、锆粉等。
粉尘层的引燃温度:规定厚度的粉尘层在热表面上发生点燃的热表面的最低温度。
如木质纤维高温表面堆积粉尘层(5mm)
的引燃温度为250℃。
粉尘云的引燃温度:炉内空气中所含粉尘云出现点燃时炉子内壁的最低温度。
如木质纤维的粉尘云的引燃温度为445℃。
爆炸极限:粉尘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浓度为爆炸下限;粉尘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最高浓度为
3。
爆炸上限。
如贫煤粉的爆炸下限为34-45g/m可燃性粉尘特性表2.2。
粉尘防爆基本术语
粉尘防爆基本术语粉尘Dust-细微的固体颗粒;可燃粉尘Combustible dust-可与助燃气体发生氧化反应而燃烧的粉尘;可爆粉尘Explosible dust-可与助燃气体发生氧化反应而爆炸的粉尘;粉尘云Dust cloud-悬浮在助燃气体中的高浓度可燃粉尘与助燃气体的混合物;粉尘层Dust layer-堆积在地面或物体表面上的可燃性粉尘群;粉尘爆炸Dust explosion-火焰在粉尘云中传播,引起压力、温度明显跃升的现象;二次爆炸Subsequent explosion-发生粉尘爆炸时,初始爆炸(或叫一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未发生爆炸区域内的沉积粉尘扬起,形成粉尘云,并被传播来的火焰引燃发生的爆炸;爆炸极限浓度Limiting explosion concentration-粉尘云的给定能量点火源作用下,能发生自持燃烧的最低浓度或最高浓度,亦称为粉尘爆炸的下限浓度或上限浓度,粉尘浓度低于下限浓度或高于上限浓度均不能发生爆炸;最低着火温度Minimum ignition temperature(简称:MIT)-粉尘受热时,使粉尘的温度发生突变(点燃)的最低加热温度(环境温度).粉尘云和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不同;最小点火能量Minimum ignition energy(简称:MIE)-粉尘云处于最容易着火浓度条件下,使粉尘云着火的点火源能量的最小值;最大爆炸压力Maximum explosion pressure(Pmax)-在规定容积和点火能量下,不同浓度粉尘云对应的爆炸压力峰值的最大值,由试验测得,单位:MPa;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Maximum rate of pressure rise of a dust explosion【(dp/dt)max】-粉尘爆炸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时的压力(p)-时间(t)上升曲线的斜率的最大值。
单位:MPa/s。
爆炸指数Explosion index(Kmax)-在密闭容器内,粉尘爆炸试验中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与容器容积的立方根的乘积为一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粉尘的爆燃指数。
粉尘防爆基本知识
最高表面温度 ℃ 450 300 200 135 100 85
砂糖:点燃温度360℃。 造择防爆电气设备时,应低于点燃 温度的2/3 。
五、防爆电气设备的选择
(4) 防爆电气的标识及选择
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
Ex + 防爆结构+保护级别+类别(Ⅱ)+级别(A/B/C)+温度组别(T1~T6)+防护等级 (粉尘) 例如:
这是继《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化工(危险化学品)企 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 《烟花爆竹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非煤 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十条规定》之后,安全生产制度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
二、“五条规定”的内容和释义
第一条 必须确保作业场所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严禁设置在违规多层房、安 全间距不达标厂房和居民区内。
• 机械热表面(只要存在运动部件,就应该考虑机械摩擦热表面 在
缺乏润滑时,易于出现热表面)
•供暖设备和管线 •非防爆电气设备 •非防爆电机、灯具的热表面
机械碰撞与摩擦可以产生火花和(或)热表面 火花的点燃能力较弱,热表面的点燃能力较强
四、点火源的分类
(4) 静电放电
(5) 粉尘自燃
•静电放电类型 •火花放电 •刷形放电
粉尘爆炸需要多少粉尘?
职业健康涉及 的粉尘浓度 1mg/m3~10mg/m3
爆炸范围
30g/m3~ 3kg/m3
粉尘层 500kg/m3
糖的爆炸下限为77~107g/m3。 粉尘爆炸最猛烈的浓度(最危险粉尘浓度)范围一般为500g/m3 ~ 1000g/m3。
二、粉尘爆炸发生的条件和特点
产生爆炸需要多少粉尘?
一、“五条规定”的背景和重要性
《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8号)适用于 工贸行业中涉及煤粉、铝粉、镁粉、锌粉、钛粉、锆粉、面粉、淀粉、糖粉、 奶粉、血粉、鱼骨粉、纺织纤维粉、木粉、纸粉、橡胶塑料粉、烟草等企业 的爆炸性粉尘作业场所。其中,第一条是针对厂房的规定,第二条是针对防 尘的规定,第三条是针对防火的规定,第四条是针对防水的规定,第五条是 针对制度的规定。
粉尘防爆安全知识讲解
• 定义:存在于围包体内的粉尘云发生爆
(a)泄爆
炸时,在爆炸压力尚未达到围包体的极 限强度之前,爆炸产物通过泄压膜泄除, 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 目的:通过设置泄爆装置,降低爆炸损 失。
3)粉尘云
悬浮在助燃气体中的高浓度可燃粉尘与助燃气体的混 合物
(4)粉尘爆炸 火焰在粉尘云中传播,引起压力、温度明显跃升 的现象。
(5)一次爆炸与二次爆炸、多次爆炸
一次爆炸:也叫初始爆炸,由初始点火源引 起的爆炸。 二次爆炸: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 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 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一 般比一次爆炸时高得多,故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 次要大得多。
粉 尘 爆 炸 现 场
粉 尘 爆 炸 现 场
粉 尘 爆 炸 现 场
第二部分
预防技术措施
2.1
哪些粉尘容易爆炸?
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大致有铝粉、锌粉、镁粉、 铝材加工研磨粉、铁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 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 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 特点:活泼金属
有较强的还原剂H、C、N、S等元素存在
当它们与氧化物共存时,便发生分解,由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 气体,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
燃烧热越大的物质物质容易爆炸:如镁粉、铝粉、染料等
容易带电的粉尘也很容易引起爆炸:如合成树脂粉末、纤 维类粉尘、淀粉等。
如玉米及淀粉:45g/m3 、沙糖: 19g/m3
(5)受限空间
粉尘云要处在相对封闭的空间, 压力和温度才能急剧升高,继而发生
粉尘防爆技术知识
【积尘】两个月前,事发车间除尘设备起火,火苗顺着管道 蔓延,直径两米、高三米的积尘罐是除尘系统的心脏。它搁 在轮毂抛光车间外,以一根直径约40公分的管子与车间相连, 并在车间内分成多条细管,通向每条生产线。当罐体旁的电 动机发动后,这个巨大的“吸尘器”就开始吸纳生产线产生 的铝镁粉尘。 由于铝镁粉尘遇氧遇明火会发生剧烈爆炸,除尘设备对安全 生产至关重要,以至由国家安监总局提出的《粉尘防爆安全 规程》要求,“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 然而,中荣公司多名工人证实,这套除尘系统作用有限,像 一颗老迈而无力的“心脏”。
13
• 按说这本应是工人的常识。《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规定,“企业应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 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 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 施;对危险岗位的职工应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 业务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 但厂内的普通工人对此一无所知。受访的31名工 人及其家属,之前无人被告知工作的危险性。“ 每条流水线的班长和车间管理人员,跟我们说的 只有一句,少出次品,多出良品,赶工期。”
14
【蒙混】 每每面对相关部门的检查,中荣都蒙混过关 爆炸前,金属粉尘曾已对员工造成过持续的伤害。 员工李婷(化名)回忆,两三年前,有个甘肃老乡觉得肺疼, 有时还吐血,到医院确诊了肺病,还带了几个老乡到公司去闹, 到劳动仲裁部门去寻求帮助,最后公司赔了5000块钱。 宋长兴在此干了几年后,2012年他突然生病,大口吐血,鼻孔 里也冒血,他被医院诊断为尘肺,住院三个月后回家休息,至 今仍靠药物维持。 爆炸发生后,中荣越来越多的问题被员工揭发。 左兴中提到,厂里的电镀污染很严重,环保局要求其停业整顿, “工厂也没有把这当回事,依然开工。车间里味道很浓。” 以中荣的生产环境,按政策其早该被叫停整改,但每每面对相 关部门的检查,中荣都蒙混过关。
防爆等级术语及标准
防爆等级术语及标准2008-12-5 15:30:24 来源:爆炸的概念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
急剧速度释放的能量,将使周围的物体遭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
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气体:氢气,乙炔,甲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2 )氧气:空气。
3 )点燃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
为什么要防爆易爆物质:很多生产场所都会产生某些可燃性物质。
煤矿井下约有三分之二的场所有存在爆炸性物质;化学工业中,约有80%以上的生产车间区域存在爆炸性物质。
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是无处不在的。
点燃源: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气仪表,各种磨擦的电火花、机械磨损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等不可避免,尤其当仪表、电气发生故障时。
客观上很多工业现场满足爆炸条件。
当爆炸性物质与氧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若存在爆炸源,将会发生爆炸。
因此采取防爆就显得很必要了。
仪表防爆的原理危险场所危险性划分:爆炸性物质区域定义中国标准北美标准0 区:Div.1 气体(CLASS Ⅰ) 在正常情况下,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1 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1 区2 区:Div.2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可能出现, 仅仅在不正常情况下, 偶尔或短时间出现的场所10 区Div.1:粉尘或纤维(CLASS Ⅱ/Ⅲ)在正常情况下, 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 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11 区Div.2:在正常情况下, 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 仅仅在不正常情况下, 偶尔或短时间出现的场所防爆方法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序号防爆型式代号国家标准防爆措施适用区域1 隔爆型d GB3836.2 隔离存在的点火源 Zone1,Zone22 增安型e GB3836.3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Zone1,Zone23 本安型ia 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Zone0-2本安型ib 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Zone1,Zone24 正压型p GB3836.5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5 充油型o GB3836.6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Zone1,Zone26 充砂型q GB3836.7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7 无火花型n GB3836.8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28 浇封型m GB3836.9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Zone1,Zone29 气密型h GB3836.10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防爆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爆炸性危险气体分类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为四个危险等级,如下表:工况类别气体分类代表性气体最小引爆火花能量矿井下Ⅰ甲烷0.280mJ矿井外的工厂ⅡA 丙烷0.180mJⅡB 乙烯0.060mJⅡC 氢气0.019mJ美国和加拿大首先将散布在空气中的爆炸性物体分成三个CLASS(类别):CLASSⅠ气体和蒸气;CLASS Ⅱ尘埃;CLASS Ⅲ纤维。
粉尘防爆安全培训(2016年)
一、粉尘防爆基本知识
7.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
物理化学性质
♠ 物质的燃烧热越大,则其粉尘的爆炸危险性也越大,例如煤、碳、硫的粉尘等;
♥ 越易氧化的物质,其粉尘越易爆炸,例如镁、氧化亚铁、染料等; ♣ 越易带电的粉尘越易引起爆炸。粉尘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互相碰撞、磨擦等作 用,产生的静电不易散失,造成静电积累,当达到某一数值后,便出现静电放电。 静电放电火花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粉尘爆炸还与其所含挥发物有关。如煤粉中当挥发物低于10%时,就不再发生爆 炸,因而焦炭粉尘没有爆炸危险性。
2. 什么是粉尘爆炸? 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
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 量转化为机械能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3. 基本术语和定义(选自《GB15577-200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惰化: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足够的惰性物质,使粉尘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技术。 抑爆:爆炸发生时,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 阻爆(隔爆):在含有可燃粉尘的通道中,设置能够阻止火焰通过和阻波、消波的器具,将爆 炸阻断在一定范围内的控爆技术。 泄爆:有粉尘和主要是空气存在的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围包体的极限强度 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物通过围包体上的薄弱部分向无危险方向泄 出,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c.混合性粉尘:是上述各类粉尘,以二种以上物质混合形成的粉尘,在生产中这种粉 尘最多见。 (2)按粉尘的物性分类:
粉尘有多种多样的性质,如粉尘的吸湿性、粘性、可燃性、导电性等,因此,可以 按不同的物性区分为:
a.吸湿性粉尘、不吸湿粉尘; b.不粘尘、微粘尘、中粘尘、强粘尘; c.可燃尘、不燃尘; d.高比电阻尘、一股比电阻值粉尘、导电性尘; e.可溶性粉尘、不溶性粉尘。
粉尘防爆安全知识
2m
粉尘防爆的基础知识
粉尘防爆的基本概念
粉尘防爆的基础知识
粉尘防爆的基本概念
(6)粉尘爆炸 火焰在可燃粉尘云中传播,
引起显著的压力、温度跃升的 现象。
粉尘防爆的基础知识
粉尘爆炸种类及特性
通常认为以下七类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 金属:如镁粉、铝粉、锌粉、硅粉、钛粉、铝铁合金粉、钙铝 合金粉、铜硅合金粉、镁合金粉、硅铁合金粉; 碳素:如煤粉、炭粉; 粮食:如面粉、淀粉、玉米面; 饲料:如鱼粉、血粉; 农产品:如棉花、亚麻、烟草、糖; 林产品:如木粉、纸粉; 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20
30
3
0.68
15.1
280
高
37 过氧化物 24
250
1.12
7.3
>850
380
高
38
染料
<10
60
39
静电粉末 涂料
17.3
70
40
调色剂
23
60
1.1
28.8
480
熔化
高
3.5
0.65
8.6
480
>400
高
8
0.88
14.5
530
熔化
高
41
萘
95
15
<1
0.85
17.8
660
>450
高
42 弱防腐剂 <15
250
0.67
2.8
450
350
较高
320
125
0.7
3.5
530
较高
46
60
0.8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尘防爆术语GB/T 15604—1995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6—19批准1996—01—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粉尘防爆的专业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防爆标准的制定、技术文件的编制、专业手册及教材书刊编写和翻译。
本标准不适用于炸药粉尘。
2 引用标准GB 2900.35 电工名词术语,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3 基本概念3.1 粉尘dust呈细微颗粒状的固体物质。
3.2 可燃粉尘combustible dust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或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
同义词:可爆粉尘3.3 粉尘dust cloud粉尘悬浮在空气中或气态氧化剂中,形成的高浓度粉尘与气体的混和物。
3.4 粉尘层dust layer沉(堆)积在地面或物体表面上的粉尘群。
3.5 可燃性杂混物combustible hybrid可燃粉尘、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可燃气体或蒸汽同空气或气态氧化剂混合成的多相流体。
3.6 粉尘比电阻specific resistance of a dust长为1cm,截面积为1cm2的粉尘层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的电阻。
3.7 导电粉尘conductive dust比电阻不大于105Ω·cm的粉尘。
3.8 非导电粉尘non-conductive dust比电阻大于105Ω·cm的粉尘。
3.9 粉尘比表面积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a dust单位质量的粉尘颗粒表面积的总和。
3.10 粉尘爆炸dust explosion火焰在弥散于空间的可燃粉尘云中传播,引起显著的压力、温度跃升的现象。
3.11 粉尘燃烧dust burning火焰以远低于原始粉尘云中的音速的速度在粉尘云中稳定传播的现象。
3.12 粉尘爆轰dust detonation火焰以高于原始粉尘云中的音速的速度在粉尘云中稳定传播的现象。
3.13 粉尘爆燃dust deflagration介于燃烧与爆轰之间的一种非稳定形式。
火焰以变化极大的速度在粉尘云中传播的现象。
3.14 粉尘着火dust ignition局部粉尘云或粉尘层受热时,使粉尘云或粉尘层内部温度极不稳定的上升而发生突变(即形成火焰)的现象。
3.15 粉尘层自然发火spontaneous ignition of a dust layer粉尘自身的缓慢氧化放出的热量在粉尘层内部积聚,温度升高使粉尘层着火的现象。
3.16 着火源ignition source放出的热量能使局部粉尘云的温度发生突变(即形成火焰)的能源。
同义词:点火源3.17 爆炸产物oxplosion products粉尘云发生爆炸后,生成的气态、液态、固态物质(残留的灰渣、焦粒)。
3.18 火焰阵面flame front燃烧产物与未燃烧的粉尘云之间的分界面。
3.19 火焰传播速度flame speed火焰阵面在未燃烧的粉尘云中的位移速度。
同义词:火焰速度3.20 粉尘层燃烧速度speed of a dust layer在给定条件下,给定的粉尘层长度与自其端部着火至粉尘层燃烧尽的时间增量的比值。
3.21 爆风explosion wind可燃粉尘云发生爆炸时,伴随冲击波阵面的混合物质点的运动。
3.22 爆炸温度explosion temperature在定容绝热条件下,可燃粉尘云发生爆炸形成稳定化合物所放出的全部热量使爆炸产物升温达到的最高温度。
同义词:爆炸火焰温度3.23 爆炸压力explosion pressure在定容绝热条件下,爆炸产物膨胀给予外界的单位面积上的力的最大值。
3.24 二次爆炸subsequent explosion发生粉尘爆炸时,初始爆炸的冲击波将沉积粉尘再次扬起,形成粉尘云,并被其后的火焰引燃,发生的连续爆炸。
3.25 粉尘层间最小击穿场强minimum breakdown field strength of a dust layer 给定厚度的粉尘层被击穿时,加在粉尘层上的电场强度的最小值。
3.26 粉尘层的临界比电阻 critical specific resistance of a dust layer非导电粉尘层被最小场强击穿时的比电阻。
4 爆炸特性4.1 粉尘爆炸特性参数 parameters of dust explosibility用来描述不同种类粉尘的相对爆炸危险性的参数。
4.2 爆炸危险性分级 Classification of dust explosion hazards根据粉尘爆炸特性参数值,将不同种类的粉尘按相对爆炸危险性的大小分成若干等级。
4.3 粉尘云爆炸极限浓度 limiting explosible concentraion of a dust粉尘云在给定能量的点火源作用下,刚好发生自动持续燃烧的最低浓度或最高浓度。
也称为粉尘爆炸的下限或上限浓度。
4.4 最易着火浓度 optimum explosible concentration of a dust用最小着火能量能点燃粉尘时的粉尘浓度。
4.5 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 minimum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a dust cloud在粉尘云受热时,使粉尘云的温度发生突变(点燃)时的最低加热温度(环境温度)。
4.6 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 minimum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a dust layer在粉尘层受热时,使粉尘层的温度发生突变(点燃)时的最低加热温度(环境温度)。
4.7 着火感应期 induction time of ignition粉尘云与点火源接触至粉尘云温度发生突变(形成火焰)时的时间间隔。
4.8 最小点火能量 minimum ignition energy of a dust cloud粉尘云中可燃粉尘处于最容易着火的浓度时,使粉尘云着火的点火源能量的最小值。
4.9 粉尘云最大爆炸压力Pmax maximum explosion pressure of a dust cloud Pmax在规定容积和点火能量下,粉尘云中可燃粉尘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值对应的所有爆炸压力峰的最大值。
4.10 粉尘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max )(dtdp maximum rate of pressure rise of a dust explosion max )(dt dp 在规定容积和点火能量下,爆炸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时的压力—时间上升曲线的斜率的最大值。
4.11 粉尘爆炸指数 Kmax explosion index of a dust cloud Kmax在密闭容器中,给定的粉尘爆炸时,产生的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与爆炸容器的容积的立方根的乘积为一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粉尘的爆炸指数。
即:K max(=(dp/dt) max V1/3式中:V——爆炸容器的容积,L。
4.12 粉尘爆炸最低氧含量minimum oxygen content concentration for dust explosion能使粉尘云着火的混合物中氧气量的最小百分数。
同义词:极限氧含量4.13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area subject to dust explosion hazards存在可燃粉尘和气态氧化剂(或空气)的场所。
5 粉尘爆炸预防5.1 防爆explosion prevention消除可燃粉尘或粉尘云形成条件,或一切可能出现的着火源,预防发生粉尘爆炸的技术。
5.2 粘结adhering用粘接剂把粉尘粘结成块,使粉尘失去飞扬性的防爆方法。
5.3 惰化inerting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足够的惰性气体或将惰性粉尘撒在粉尘层上面,使这些粉尘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方法。
5.4 最高允许氧含量maximum permissible oxygen content concentration 采用降低氧含量预防粉尘爆炸时,使受控空间内粉尘云不被点燃时,氧气体积百分数的最大值。
5.5 保护作用时间effective protection time对需要周期性实施的防爆措施而言,从措施实施起到其失去防爆作用的时间间隔。
5.6 连续喷雾法continuous spraying在使用周期性实施的防爆措施无效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连续不断地喷射水雾,使悬浮粉尘沉积和沉积粉尘失去悬浮能力的方法。
6 粉尘爆炸控制6.1 爆炸控制explosion mitigation爆炸发生时,采用一定措施限制爆炸传播,使爆炸事故不致于扩大的技术。
6.2 抑爆explosion suppression爆炸发生时,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
同义词:隔爆6.3 阻爆explosion arrestment在含有可燃粉尘的通道中,设置能够阻止火焰通过和阻波、消波的器具,将爆炸阻断在一定范围内的控爆技术。
6.4 泄爆venting of dust explosions有粉尘和气态氧化剂或空气存在的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未达到围包体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物通过围包体上的薄弱部分向无危险方向泄出,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6.5 泄压面积vent area能够有效泄除围包体内爆炸压力的围包体上的薄弱部分的面积。
6.6 泄压比ratio of vent area to vessel volume泄爆面积与围包体容积的比值。
6.7 泄压膜pressure venting membrance在释放压力下能够迅速破碎的嵌在泄压口上的固定膜片。
6.8 泄压活门pressure venting valve;pressure venting flap在释放压力下能够自动快速开启的装在泄压口上的盖板。
6.9 释放压力releasing pressure;venting pressure在远小于围包体的极限强度下,能够有效实现泄压时,给定的围包体的内部压力。
6.10 阻火器flame arrester一种装在可燃粉尘流通的管路中,可阻止粉尘燃烧火焰通过的器具。
6.11 阻爆器explosion barrier;explosion arrester一种装在可燃粉尘流通的管路中,可以阻断粉尘爆炸波和火焰的器具。
6.12 阻爆阀门rapid-action valve for explosion isolation一种装在可燃粉尘流通的管路中,正常情况下,处于常开,爆炸时自动关闭,使爆炸区与未爆炸区分开的一种阀门。
6.13 自动隔爆automatic suppression of explosion依靠对爆炸信息的超前探测,强制性地把消焰剂抛撒到火焰阵面上,将火焰扑灭,阻止爆炸传播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