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第八册音乐课《剪羊毛》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第八册音乐课《剪羊毛》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聆听和演唱歌曲,感受劳动的快乐,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对澳大利亚的畜牧业有一定了解。

2、学习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练习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型,并能准确地演唱歌词和旋律。

3、尝试小组编创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以愉快而风趣地情绪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节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跟琴演唱问好,组织教学。

二、学唱《剪羊毛》

谈话:同学们,在欢快优美的音乐声中,我们的音乐课又开始了。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参观一个美丽的大牧场,看一看牧场上有什么?

(播放多媒体画面,出现一个大牧场,牧场上有绵阳。)

(一)听辩旋律的异同——体会附点节奏的特点。

准备工作: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准备,谁能把这两条不同的旋律唱出来?

(一分钟准备)

教师提问:教师弹琴问,请同学们仔细听,哪一条旋律表现的是人走路的节奏,哪一条表现的是人跑跳的节奏。

学生回答:第一条是跑跳的节奏

第二条是走路的节奏。

进一步讨论:第一条旋律采用了附点节奏,给人以欢快跳跃的感受。

设计思路:让学生感受附点音符的特点并且通过练唱A、B两条曲谱让学生感受附点音符,间接的解决歌曲中出现的难点,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二)节奏训练——拍掌并掌握附点节奏。

1、出示节奏x x·x |xx x·x|x x·x|x o||启发学生找出节奏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2、学生讨论并拍击练习。

3、指导学生随音乐旋律(歌曲《剪羊毛》第一乐段)分别一拍击节奏、模唱旋律、捻指等形式进行节奏练习。

设计思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就是帮助学生解决本课的重、难点——附点节奏,教学中将节奏练习与音乐(歌曲旋律)有机结合,既避免了枯燥的技能练习,又充分发挥了音乐是听觉艺术的特点,促使学生在听中做,在做中听,为学唱歌曲做了有利的铺垫。

(三)新授歌曲《剪羊毛》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整体音乐形象。并说给同学或老师听(播放画面)

2、听辩欢快的主题乐句3 3·2|11 35|1 1·7|6 0|

讲出出现的次数及每次是否都一样。

3、播放画面,、简介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以及歌曲创作的背景。

《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颇广的民歌。澳大利亚以盛产羊毛而著称于世,歌曲反映了澳大利亚牧场工人紧张的劳动生活和乐观的精神面貌。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表现了“剪羊毛”这一特定的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绵”夸张地形容工人的劳动和遍地的羊毛,把羊儿比做皮袄,富于想象,很有童趣。

设计思路:通过简介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进一步了解《剪羊毛》的内涵和意义。便于学习歌曲时对于情感的理解和教育。

(四)完整学唱歌词

1、指导学生用LU模唱旋律

2、用歌词演唱,教师提示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

3、教师提示:老师没有给大家带来打击乐器,大家想一想能不能用其他的方式为这首歌曲伴奏(跺脚、捻指、拍桌子····)让学生设计演唱形式和动作,表现参加劳动的愉快心情以及欢快的劳动景象。(时间4分钟)后表演给同学们欣赏,教师给予一定的表扬。

设计思路:由于前面的教学环节中对歌曲学唱已经做了铺垫,因此采用模唱法、听唱法以及学唱法等不同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演唱、创编全面参与、积极讨论,促使其在想唱——学唱——会唱——有感情的2演唱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

(五)小结:同学们讲的真好。这首歌不仅表现了剪羊毛工人愉快的劳动心情,更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面。同学们,幸福的生活要靠什么来创造?(劳动)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想感情用欢快的声音把歌曲再来演唱一遍好不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