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药枕配方
药枕配方集锦(48种配方)
药枕配方集锦(48种配方)药枕配方集锦(48种配方)选择药枕,必须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及健康状况因人而异。
以下药枕处方可供参考:1、治疗高血压:治高血压的药枕,处方为:菊花、夏枯草、决明子、桑叶、蒲公英和薄荷各等份,每味药用量为150克。
2、高血压、神经衰弱、头痛头晕等疾病。
茶叶枕:长期作睡枕,可预防高血压。
药物:茶叶300~400g。
制法:将用过的茶叶,洗净晒干,做成小睡枕。
3、风火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等疾病,也适用于老年保健白菊花枕:适合用于长期高血压症兼头痛。
药物:白菊花120g。
制法:将白菊花冲洗干净,晒干,装进小纱布袋里再缝进枕头当中,每晚枕之睡觉。
4、高血压兼结膜炎。
晚蚕砂枕:适用于高血压兼结膜炎患者,有明目作用。
药物:晚蚕砂(即家蚕屎)120g。
5、高血压、目赤等疾病:决明子枕。
6、暑热心烦、头晕头痛等疾病:绿豆枕。
7、治视神经衰弱,药枕处方为:绿豆衣、橘叶、龙胆草、桑叶、地骨皮、菊花、草决明各等份,每味药用量为150克。
8、治哮喘不止,咳嗽不停,药枕处方为:黄芪、款冬花、五味子、甘草、麦麸、枇杷叶等量,每味药用量为75克。
9、治疗颈椎病主要中药有:通草300克,白芷lOO 克,红花100克,菊花200克,佩兰100克,川芎100克,桂枝60克,厚朴100克,石菖蒲80克。
将这些药混合并加工使之软、硬适度,制成药物枕头。
此外,对于颈椎病的不同症状,可相应加减药物。
如颈项酸困、不适,可加苍术60克,豨莶草100克;头晕、鼻塞,可加葛根60克,辛荑花60克;肢体麻木,可加麻黄50克,桑枝100克,防风100克,羌活100克。
对颈部生理曲线序列不齐、变直或反屈,轻度骨质增生、软组织紧张引起的症状,可枕于颈部,仰卧,以加强疗效。
10、用于高血压、鼻炎、头痛等。
祛火降压枕:菊花、川芎、薄荷、白芷各100克。
11、颈椎病、头痛头昏、肩周炎、风湿等疾病,祛风通窍枕:晚蚕砂200克,绿豆衣、白芷、川芎、防风各100克。
高血压药枕配方
高血压药枕我国古代的人们早就发现,用装了药物的枕头(即药枕)来睡觉,能起到有良好的防病保健的作用,并可以防治多种慢性疾病,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药枕疗法”。
药枕疗法对高血压病有良好的治疗和保健作用。
其作用的机理是多方面的。
一般选用具有平肝潜阳、宁心安神、清脑明目的中药,如杭白菊、野菊花、罗布麻、淡竹叶、青木香、夏枯草、决明子、蔓荆子、桑叶、薄荷、白芷、川芎、晚蚕砂、珍珠母,以及茶叶、绿豆等。
这些药物通过以下途径而发挥作用:一是通过鼻腔闻到中药特有的芳香气味,达到“闻香治病”的作用;二是中药有效成分通过头项部的有关穴位,经皮肤毛孔进入人体经脉,起到疏通气血、调节体内气机平衡的作用。
三是睡眠时头颈部的体温,促使枕内药物成分以微粒子的形式缓慢释放出来,从而起到缓慢而持久的降压和稳压的效果。
临床观察证实,患者使用降压药枕3-6个月以后,降压有效率可达80%以上。
同时,这种药枕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胸闷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中风后遗症、神经衰弱、偏头痛、鼻炎等也有良好疗效。
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病情,选择上述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作枕芯,制成软硬适度,清香宜人的药物枕头。
药枕的种类很多,有布式、薄型、石式、木式、囊式等多种。
此外,近年来有关单位还研制出电疗药枕、磁疗药枕、音乐枕头等特殊的药用枕头,应用得当,也能起到保健和治疗作用。
此外,病家还可根据自己的病情,自己制作降压药枕。
药枕的制作方法是:花类、叶类药物必须充分晾晒,搓成碎末;根茎、木本、藤类药物必须充分晾晒或烘干,粉碎成粗末后使用;矿物质、角质类药物必须打碎成米粒状碎块,或加工成粉装后使用;种子类药物必须去除灰尘,或清洗后晒干使用;含有芳香、挥发类成分的药物,一般不需加工炮制,可直接混入其他药末中使用。
药枕的包裹用料宜选用松、柔、薄、透气性能良好的棉布、纱布,以利于药物的挥发,不用化纤、尼龙的布料。
药枕底层枕芯可加垫塑料布一块,以防止药物渗漏,弄脏床单。
中药药枕48种配方
中药药枕48种配方用某些药物填充于枕囊内制成药枕,将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功能寓于药枕之中,这是古代中医的发明之一。
药枕之所以能健身治病,是缘于人的颈项和头面部位布着许多穴位,重要者如:风池(主治头痛、目赤痛、鼻出血、耳鸣、健忘、失眠等);风府(主治头项强硬、中风难语、半身不遂、目眩、咽喉肿痛等);翳明(主治夜盲、眼花、视物不清等);翳风(主治耳鸣、耳聋、口歪、口噤、齿痛、眼痛等);百劳(主治咳嗽、颈肌痉挛等)……人在睡眠时采用药枕,颈项和头面部的穴位与皮肤,接触、吸收了药枕内的药物成分,特别是某些挥发物质,既对人体产生健身效果,又能对相关病症产生一定防治作用。
中医药枕起源于何时,已难以考证。
从现存古代文献看,它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了,《本草纲目》在记述菊花时,特别引6世纪唐代名医甄权的话说:“(菊)作枕明目。
”宋代及其以后记载药枕的资料较前增多,《日华子诸家本草》说绿豆“作枕明目,治头风头痛。
”宋代养生家蒲虔贯辑注《保生要录》赞誉“常抱药枕胜于宝玉”,但他强调,制作药枕的药物,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选择,指出:“药枕性太热则热气冲上,太冷又冷气伤脑,唯用理风平凉者乃为得宜。
”书中介绍治疗头风、目眩的“药枕方”,是采用蔓荆子、甘菊花、白香芷、白术、防风、石菖蒲、黑豆等11种中药剉成碎末,用绢囊盛之作成枕芯,使用三个月后,另换上述11种新药装入。
其他医籍如元代许国祯主编的《御药院方》、曹庭栋《老老恒言》、吴尚先《理瀹骈文》等等,对药枕都有所载述。
制作药枕的药物,除以上所述,还有不少,诸如荞麦、决明、茶叶、藳木、细辛、荷花、茉莉花、当归、辛夷、桂、桔梗、薏苡仁、柏实、人参等等。
由于药枕应用方便,对健身治病能取得一定效果,所以古代著名历史人物中,乐于采用者也不乏其人。
诗人陆游在二十岁时就已用药枕,步入老年后依然喜爱菊花作枕,并赋诗咏赞:“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
”在《示村医》诗中,他更明确写道“枕囊贮菊愈头风”的良效。
药枕配方集锦
47。绿豆枕:将煮绿豆汤剩下的绿豆皮晒干,再掺以整个或破碎的绿豆装枕即成。 因绿豆性寒,故有清热解毒、止渴防暑和利尿消肿等功效、常用来防治头痛脑热、眼赤喉痛、疮疖肿毒和心烦口渴等病症。
48。明目枕:绿豆与菊花、决明子共做药枕,可有清心、解热毒和退目翳等功效。民间特此药枕又称为“明目枕”。
27. 治疗三叉神经痛:菊花、川芎、天麻、细辛、当归、元胡、蔓荆子、红花、防风、白芷、藁本各等量,研为细末,做枕芯用,连续用1~2月。此法既可防,又可治,效果较好。可疏风散寒、活血通络,适用于三叉神经痛。
28. 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夏枯草、荷叶、竹叶、蒲公英、菊花各50g。将诸药共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做枕芯用,连续用1~2月。可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10. 用于高血压、鼻炎、头痛等。祛火降压枕:菊花、川芎、薄荷、白芷各100克。
11. 颈椎病、头痛头昏、肩周炎、风湿等疾病,祛风通窍枕:晚蚕砂200克,绿豆衣、白芷、川芎、防风各100克。
12. 神经衰弱导致的失眠、心烦心悸等养心安神枕:夜交藤200克,合欢花60克,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各30克。
14. 治疗高血压、颈椎病:菊花川芎枕:将菊花500克、川芎300克碾成粗末,拌匀,装入枕芯。此药枕有平肝清热、活血通络的功效,可用于高血压颈、椎病患者。
15. 蚕沙枕:将晚蚕沙500克、羌活300克加工成粗末,装入枕芯。此药枕能散风寒、通络止痛,可用于颈椎病疼痛较明显者。
31. 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党参、黄芪、菊花、天麻、枣仁、柴胡各等量,研为细未,制成枕心应用,连续用1~2月。可健脾益气、祛风通络,适用于慢性疲劳综合征。
32. 治疗颈椎病:白芷、川芎、威灵仙、川乌、草乌、姜黄、红花、葛根各等量,研为粗末,装入布袋中,制成枕芯,每晚做枕用,每月更换1次药物,连续2~3月。可活血化瘀、祛风止痛,适用于颈椎病。
药枕配方
药枕的制作1、治高血压药枕:①夏枯草、淡竹叶各50克,决明子300克、菊花200克,木香、桑叶、薄荷、丹参各50克。
将上药装入枕中,每晚枕于脑下。
本方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便秘或眼疾患者使用。
②菊花、夏枯草、决明子、桑叶、蒲公英、薄荷各150克,制成药枕芯,再套上枕套供枕用。
半年换一次药。
2、治脑动脉硬化药枕:丹参、乳香、没药、五灵脂、川芎、羌活、当归各100克,赤芍、菖蒲、薤白各50克,充作枕芯,每日枕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安神定志之功效。
3、治颈椎病药枕:白芷、川芎、威灵仙、红花各100克、黄菊花200克,片姜黄50克,透骨草100克,川草乌、川椒各50克,竹叶、夏枯草各100克,共制成枕芯,每日枕用。
本方有疏经活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作用。
4、治神经衰弱药枕:夜交藤200克,合欢皮、柏子仁、枣仁、五味子、丹参、黄菊花、香附、竹茹各100克,磁石50克(或用直径4-5厘米的小磁铁一块)共装入枕中。
本方有疏调气机、滋阴、调血安神、交合阴阳二气的功效。
对于头痛、头晕、多梦、耳鸣、心烦、失眠的神衰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6、治支气管炎哮喘药枕:麻黄50克,半夏、银花各100克,甘草50克,陈皮、枇杷叶、款冬花、旋复花各100克,杏仁、细辛各50克,生黄芪100克,混合均匀后装入枕中使用。
本方有宣肺化痰、降气止咳、平喘、益气固本的功效,适于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患者。
7、防治感冒药枕:黄芪、白术、防风、白芥子各100克,细辛、桂枝各50克,薄荷100克,麻黄、羌活、桔梗各50克,制成药枕使用。
有宣肺解表、益气固本的功效。
抵抗力弱,经常患感冒的人,可使用本枕。
8、治视神经衰弱、视力模糊药枕:绿豆衣、龙胆草、桑叶、地骨皮、菊花、草决明各150克,制成药枕使用。
9、治哮喘、咳嗽不停药枕:黄芪、款冬花、枇杷叶各100克,甘草、麦麸各75克,制成药枕使用。
自制药枕配方
自制药枕配方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介绍两个治疗高血压病的药枕配方:①菊丹芎芷枕:菊花1000g,丹皮200g,川芎400g,白芷200g。
上药共研细末,装入枕蕊,做成药枕,让病人枕用,3个月为1疗程。
体胖、午后潮热者,丹皮可加至300g;头痛遇寒即发者,另加细辛200g;对白芷气味不适者,可酌减白芷用量。
该药枕除可治疗高血压病外,还可治疗神经衰弱、内耳眩晕症、神经性头痛。
据初步观察,癫痫患者不宜使用本药枕。
②石膏枕:用中药生石膏适量,打碎,装入枕蕊,做成睡枕。
还有:一、四季保健药枕1、春季药枕:蔓荆子、青葙子、黄菊花、薄荷、钩藤各250克,装进枕中每日枕用。
分析:春季万物生发,体内风热随之而动,故选用上述五味疏风清热的中药,取其芳香之气吸人体内,以消除疲劳,预防感冒。
尤其适于头晕、头痛及高血压患者使用。
2、夏季药枕:生大黄、荷叶、蔓荆子、藿香、苍术各250克,装入枕中每日枕用。
分析:夏日炎炎,酷热难当,体内湿气常聚,人多见疲惫不堪。
选用上述清热、消暑、除湿的五味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暑气侵脑,免致头晕目眩。
对体胖多痰、湿热较重者尤为适宜。
3、秋季药枕:瓜蒌仁、旋复花、五味子、桔梗、射干、柑橘皮各250克,装入枕中每日枕用。
分析:秋季按五行属金,秋风肃杀,多影响人的肺气,发生咳嗽、哮喘、胸闷。
选用以上降气、平咳、止喘药物,可使肺气通达而少生咳喘。
本方对支气管炎、哮喘、咳嗽痰多者最为适宜。
4、冬季药枕:干姜200克,麻黄、附子、木香、陈茄子各250克,装入枕中每日枕用。
分析:冬季数九隆冬,寒气逼人,尤易伤脑而见周身不适(酸痛),关节疼痛。
选用辛香燥火的药物,以防寒,增加体温,保护大脑不受伤害。
本枕对年老体衰、命门火弱、阳虚怕冷者,尤为适宜。
以上四种药枕的药物,除种子类药物外,都应切碎或碾碎如豆粒大小,以便枕用时感到舒服些,并可使药气扩散(装入枕芯前应混合均匀),充分发挥药力。
偏方治疗高血压处方
偏方治疗高血压处方:首乌50克,石决明25克,珍珠母20克,菊花、钩藤各15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
疗效:服药15~60天,有效率达98.6药枕疗法:处方:野菊花、淡竹叶各500克,川芎、桑叶各200克,生石膏100克,白芍、丹皮、蔓荆子、青木香各50克,磁石、蚕砂各30克。
用法:除花、叶药外,均研碎拌匀,装枕心内,经常翻晒,1个月换药一次。
疗效:经常枕用,有稳定血压之效。
草决明8g;党参8g;山楂片10g;绿茶4-5g。
混合500cc开水冲服,喝淡后续开水当茶饮。
有道是“单方一味,气死名医”。
这里介绍一种治高血压的偏方:芹菜2两,洋葱5片,大蒜5瓣,有道是“单方一味,气死名医”。
这里介绍一种治高血压的偏方:芹菜2两,洋葱5片,大蒜5瓣,去皮荸荠5只,番茄1只,水4小碗,用温火煮成一小碗,睡前一次喝下,几次即见效。
1、矾枕头可降血压:取明矾3-3.5kg,捣碎成花生米大小的块粒,装进枕芯中,常用此枕头,可降低血压。
2、干老玉米胡子可治高血压:从自然成熟的老玉米穗上采“干胡子毛”50克,煮水喝,可以有效治疗。
3、芥末煮水洗脚可降压:芥末面250克平分成3份,每次取一分放在洗脚盆里,加半盆水搅匀煮开,稍放一会儿,免得烫伤脚,用此水洗脚。
每天早晚一次,3天后血压可降。
再用药物巩固一段时间,效果更好。
4、花生壳可治高血压:将花生壳洗净,放入茶杯一半,把烧开的水倒满茶杯饮用,既可降血压,又可调整血中胆固醇含量,对高血压及血脂不正常—1 —的冠心病有疗效。
5、鲜藕芝麻冰糖治高血压:鲜藕1250克,切成条或片状,生芝麻500克,压碎后放入藕条中,加冰糖500克,上锅蒸熟,分成5份,凉后食用,每天一份,一般服用一副5份即愈。
6、小苏打洗脚治疗高血压:把水烧开,放入二三勺苏打,等水温能放下脚时开始洗,每次20-30分钟。
7、治初期高血压:香蕉皮3个煮水泡脚20-30分钟,水凉再加热水,连续3天,血压降到正常。
药枕制作配方
药枕制作配方闻香味能治病,在我国早有记载,三国时代的名医华佗就曾运用过香味疗法治病。
他用花稠制成小巧玲珑的香囊,在囊里面装上麝香、丁香、檀香等药物,然后把香囊悬挂于室内,用以治疗肺痨、吐泻等疾病。
近年,利用香味疗法治病更为普遍,特别是运用某些中草药做成药枕,对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例如,用白菊花、艾叶、银花叶各半斤,矾石120克,装入布袋做成药枕伴睡,具有降血压作用。
用草决明做成药枕,当枕头垫睡,也有明目作用。
唐朝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用蚕屡次、废茶叶装枕头可明目、清心”。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列有“明目枕”,称用“苦荞麦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菊花内和枕,,至老明目”,清代吴尚先《理渝骈文》中记有“健身丁公枕”,可以“疗百病,延年益寿”。
江西景德镇市老中医张时奎现已九十岁了,他说:“他的健康长寿之道,就是几十年用“健康丁公枕”。
我国民间有多种多样枕头,大都以清火、祛热为目的,头火重的人枕“蚕屡次枕”;夏天枕,“石膏枕”有祛热解暑之功;“小孩枕”,不凉不燥,有益于头部的正常发育。
近年来,现代医药对枕头治病又有进一步的研究,如以“磁疗枕”;置于神经衰弱、失眠、头痛及耳鸣有一定疗效。
药枕可以能取得如此疗效?根据经络学说,颈肩部位有督脉、膀胱、胆等三条经络通过,大肠、小肠、三焦的经络也抵达肩、颈部,药枕能缓缓地刺激局部的穴位,有助一特异性治疗功能的发挥,使经络气血能流通正常。
药枕的特点是作用缓慢,作用时间长,因而很适宜老年人及枕性病菌人的保健治疗。
治疗高血压的药枕,可用决明子、菊花、夏枯、草、桑叶各三两作枕;治疗颈椎病的药枕可用葛根、白芍、木瓜、防风、羌活、鸡血藤等二丙研粗末作茧自缚枕;治疗腹腿痛的药枕可用川草乌、桂皮、杜仲、乌药各二两研末,再加冰片10克共作枕,都有一定疗效。
睡药枕一般在下面垫一个普通枕,上面放药枕。
药枕大小根据用药数量多少,一般来说要注意枕的高度、硬度、弹性是否适中。
公布四十八种自制药枕配方
25. 治疗失眠多梦、心神不宁:灯芯草100g、酸枣仁150g,研为粗末,装入布袋中,制成枕芯,每晚做枕用,每月更换1次药物,连续用2~3月。可清心、除烦、安神,适用于失眠多梦,心神不宁。
26. 治疗神经性头痛及紧张性头痛:菊花、夏枯草各50g,研为粗末,装入布袋中,制成枕芯,每晚用,每月更换1次药物,连续用2~3月。可疏风清热、平肝潜阳,适用于神经性头痛及紧张性头痛。
3. 风火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等疾病,也适用于老年保健白菊花枕:适合用于长期高血压症兼头痛。药物:白菊花120g。制法:将白菊花冲洗干净,晒干,装进小纱布袋里再缝进枕头当中,每晚枕之睡觉。
4. 高血压兼结膜炎。晚蚕砂枕:适用于高血压兼结膜炎患者,有明目作用。药物:晚蚕砂(即家蚕屎)120g。
9. 治疗颈椎病主要中药有:通草300克,白芷lOO克,红花100克,菊花200克,佩兰100克,川芎100克,桂枝60克,厚朴100克,石菖蒲80克。将这些药混合并加工使之软、硬适度,制成药物枕头。此外,对于颈椎病的不同症状,可相应加减药物。如颈项酸困、不适,可加苍术60克,豨莶草100克;头晕、鼻塞,可加葛根60克,辛荑花60克;肢体麻木,可加麻黄50克,桑枝100克,防风100克,羌活100克。对颈部生理曲线序列不齐、变直或反屈,轻度骨质增生、软组织紧张引起的症状,可枕于颈部,仰卧,以加强疗效。
27. 治疗三叉神经痛:菊花、川芎、天麻、细辛、当归、元胡、蔓荆子、红花、防风、白芷、藁本各等量,研为细末,做枕芯用,连续用1~2月。此法既可防,又可治,效果较好。可疏风散寒、活血通络,适用于三叉神经痛。
28. 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夏枯草、荷叶、竹叶、蒲公英、菊花各50g。将诸药共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做枕芯用,连续用1~2月。可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药枕配方集锦(48种配方)
药枕配方集锦(48 种配方)药枕配方集锦(48 种配方)药枕配方集锦(48 种配方)选择药枕,必须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及健康状况因人而异。
以下药枕处方可供参考:1、治疗高血压:治高血压的药枕,处方为:菊花、夏枯草、决明子、桑叶、蒲公英和薄荷各等份,每味药用量为150 克。
2、高血压、神经衰弱、头痛头晕等疾病。
茶叶枕:长期作睡枕,可预防高血压。
药物:茶叶300? 400g。
制法:将用过的茶叶,洗净晒干,做成小睡枕。
3、风火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等疾病,也适用于老年保健白菊花枕:适合用于长期高血压症兼头痛。
药物:白菊花120g。
制法:将白菊花冲洗干净,晒干,装进小纱布袋里再缝进枕头当中,每晚枕之睡觉。
4、高血压兼结膜炎。
晚蚕砂枕:适用于高血压兼结膜炎患者,有明目作用。
药物:晚蚕砂(即家蚕屎)120g。
5、高血压、目赤等疾病:决明子枕。
6、暑热心烦、头晕头痛等疾病:绿豆枕7、治视神经衰弱,药枕处方为:绿豆衣、橘叶、龙胆草、桑叶、地骨皮、菊花、草决明各等份,每味药用量为150 克。
&治哮喘不止,咳嗽不停,药枕处方为:黄芪、款冬花、五味子、甘草、麦麸、枇杷叶等量,每味药用量为75 克。
9、治疗颈椎病主要中药有:通草300 克,白芷100 克,红花100克,菊花200克,佩兰100 克,川芎100克,桂枝60 克,厚朴100克,石菖蒲80 克。
将这些药混合并加工使之软、硬适度,制成药物枕头。
此外,对于颈椎病的不同症状,可相应加减药物。
如颈项酸困、不适,可加苍术60 克,豨莶草100克;头晕、鼻塞,可加葛根60 克,辛荑花60克;肢体麻木,可加麻黄50 克,桑枝100 克,防风100 克,羌活100 克。
对颈部生理曲线序列不齐、变直或反屈,轻度骨质增生、软组织紧张引起的症状,可枕于颈部,仰卧,以加强疗效。
10、用于高血压、鼻炎、头痛等。
祛火降压枕:菊花、川芎、薄荷、白芷各100 克。
11、颈椎病、头痛头昏、肩周炎、风湿等疾病,祛风通窍枕:晚蚕砂200 克,绿豆衣、白芷、川芎、防风各10012、神经衰弱导致的失眠、心烦心悸等养心安神枕: 夜交藤200 克,合欢花60 克,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各3013、安神药枕:白菊花100 克,灵磁石100 克,合欢花100 克,夜交藤100 克,朱染灯芯30 克,石菖蒲60 克,远志60 克,公丁香30 克,白檀香20 克,冰片10 克(另包和入)。
自制药枕!高血压病的专用枕头
自制药枕!高血压病的专用枕头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生活习惯等不健康的生活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高血压。
不要小看高血压带来的危害,它会引起头晕恶心、心悸眩晕、眼冒金星,发展严重后会有失去意识的后果。
对人体五脏的伤害也很大。
大家生活中都注意降压吗?有没有降压的辅助偏方呢?下
面教大家制作“降压药枕”。
操作简单,功效神奇。
★备料:1.陈皮150克:理气祛湿,降血脂。
2.玉米须30克:调理脾胃,利水,降压。
3.丹皮150克
4.柏木末30克:清热去火,引火归元。
5.干菊花450克
6.白芷100克:提升醒脑,缓解疲劳。
7.决明子150克
★做法:把比较坚硬的材料打成粉,食材:1、3、4、6打成粉末。
其他质地较软的材料直接使用就可以了。
准备一个枕皮,把准备好的材料混合后装进枕皮里。
每天睡觉的时候枕用。
★作用:这些材料相搭配有很好的降压、调理神经的功效。
★小贴士:
1.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如果使用该药枕,但是不能自行停药。
2.如何使用一段时间后感觉有明显的效果,请根据医嘱酌情减药。
自制药枕配方
精心整理介绍两个治疗高血压病的药枕配方:①菊丹芎芷枕:菊花1000g,丹皮200g,川芎400g,白芷200g。
上药共研细末,装入枕蕊,做成药枕,让病人枕用,3个月为1疗程。
体胖、午后潮热者,丹皮可加至300g;头痛遇寒即发者,另加细辛200g;对白芷气味不适者,可酌减白芷用量。
该药枕除可治疗高血压病外,还可治疗神经衰弱、内耳眩晕症、神经性头痛。
据初步观察,癫痫患者不宜使用本药枕。
②石膏枕:用中药生石膏适量,打碎,装入枕蕊,做成睡枕。
还有:123通达而少生咳喘。
本方对支气管炎、哮喘、咳嗽痰多者最为适宜。
4、冬季药枕:干姜200克,麻黄、附子、木香、陈茄子各250克,装入枕中每日枕用。
分析:冬季数九隆冬,寒气逼人,尤易伤脑而见周身不适(酸痛),关节疼痛。
选用辛香燥火的药物,以防寒,增加体温,保护大脑不受伤害。
本枕对年老体衰、命门火弱、阳虚怕冷者,尤为适宜。
以上四种药枕的药物,除种子类药物外,都应切碎或碾碎如豆粒大小,以便枕用时感到舒服些,并可使药气扩散(装入枕芯前应混合均匀),充分发挥药力。
不同的季节须用不同的组方。
二、疗疾药枕方1、治高血压药枕:①夏枯草、淡竹叶各50克,决明子300克、菊花200克,木香、桑叶、薄荷、丹参各50克。
将上药装入枕中,每晚枕于脑下。
本方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便秘或眼疾患者使用。
2350450克(或用直径4-56细辛各50750克,制成药枕使用。
有宣肺解表、益气固本的功效。
抵抗力弱,经常患感冒的人,可使用本枕。
8、治视神经衰弱、视力模糊药枕:绿豆衣、龙胆草、桑叶、地骨皮、菊花、草决明各150克,制成药枕使用。
9、治哮喘、咳嗽不停药枕:黄芪、款冬花、枇杷叶各100克,甘草、麦麸各75克,制成药枕使用。
10、治小儿夏天头热汗多药枕:绿豆500克作枕芯,让小儿枕用。
绿豆枕有益于纠正某些小儿头部发育畸型(如“方”或“扁”),对头部有反作用力,使小儿头部受力分布均匀,促使头部发育正常。
药枕配方集锦(48种配方)
药枕配方集锦(48种配方)药枕配方集锦(48种配方)选择药枕,必须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及健康状况因人而异。
以下药枕处方可供参考:1、治疗高血压:治高血压的药枕,处方为:菊花、夏枯草、决明子、桑叶、蒲公英和薄荷各等份,每味药用量为150克。
2、高血压、神经衰弱、头痛头晕等疾病。
茶叶枕:长期作睡枕,可预防高血压。
药物:茶叶300~400g。
制法:将用过的茶叶,洗净晒干,做成小睡枕。
3、风火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等疾病,也适用于老年保健白菊花枕:适合用于长期高血压症兼头痛。
药物:白菊花120g。
制法:将白菊花冲洗干净,晒干,装进小纱布袋里再缝进枕头当中,每晚枕之睡觉。
4、高血压兼结膜炎。
晚蚕砂枕:适用于高血压兼结膜炎患者,有明目作用。
药物:晚蚕砂(即家蚕屎)120g。
5、高血压、目赤等疾病:决明子枕。
6、暑热心烦、头晕头痛等疾病:绿豆枕。
7、治视神经衰弱,药枕处方为:绿豆衣、橘叶、龙胆草、桑叶、地骨皮、菊花、草决明各等份,每味药用量为150克。
8、治哮喘不止,咳嗽不停,药枕处方为:黄芪、款冬花、五味子、甘草、麦麸、枇杷叶等量,每味药用量为75克。
9、治疗颈椎病主要中药有:通草300克,白芷lOO 克,红花100克,菊花200克,佩兰100克,川芎100克,桂枝60克,厚朴100克,石菖蒲80克。
将这些药混合并加工使之软、硬适度,制成药物枕头。
此外,对于颈椎病的不同症状,可相应加减药物。
如颈项酸困、不适,可加苍术60克,豨莶草100克;头晕、鼻塞,可加葛根60克,辛荑花60克;肢体麻木,可加麻黄50克,桑枝100克,防风100克,羌活100克。
对颈部生理曲线序列不齐、变直或反屈,轻度骨质增生、软组织紧张引起的症状,可枕于颈部,仰卧,以加强疗效。
10、用于高血压、鼻炎、头痛等。
祛火降压枕:菊花、川芎、薄荷、白芷各100克。
11、颈椎病、头痛头昏、肩周炎、风湿等疾病,祛风通窍枕:晚蚕砂200克,绿豆衣、白芷、川芎、防风各100克。
老年人根据疾病选药枕
养生保健药枕是中华传统养生学中的一朵奇葩,与药物口服法相辅相成,有利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
选择保健药枕一要遵循“对症选用”的原则,二要遵循“天人相应”的原则,根据疾病来选择保健药枕。
1.治高血压药枕:①夏枯草、淡竹叶各50克,决明子300克,菊花200克,木香、桑叶、薄荷、丹参各50克。
将上药装入枕中,每晚枕于头下。
本方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便秘或眼疾患者使用。
②菊花、夏枯草、决明子、桑叶、蒲公英、薄荷各l50克,制成药枕。
半年换一次药。
2.治脑动脉硬化药枕:丹参、乳香、没药、五灵脂、川芎、羌活、当归各l00克,赤芍、菖蒲、薤白各50克,充作枕芯,每日枕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安神定志之功效。
3.治颈椎病药枕:白芷、川芎、威灵仙、红花各100克,黄菊花200克,片姜黄50克,透骨草100克,川草乌、川椒各50克,竹叶、夏枯草各100克,共制成枕芯,每日枕用。
本方有疏经活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作用。
4.治神经衰弱药枕:夜交藤200克,合欢皮、柏子仁、枣仁、五味子、丹参、黄菊花、香附、竹茹各100克,磁石50克(或用直径4~5厘米的小磁铁一块)。
共装入枕中。
本方有疏调气机、滋阴、调血、安神、交合阴阳二气的功效。
对于头痛、头晕、多梦、耳鸣、心烦、失眠的神衰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5.治支气管炎哮喘药枕:麻黄50克,半夏、银花各l00克,甘老年人根据疾病选药枕草50克,陈皮、枇杷叶、款冬花、旋复花各l00克,杏仁、细辛各50克,生黄芪100克,混合均匀后装入枕中使用。
本方有宣肺化痰、降气止咳、平喘、益气固本的功效。
适于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患者。
6.防治感冒药枕:黄芪、白术、防风、白芥子各100克,细辛、桂枝各50克,薄荷100克,麻黄、羌活、桔梗各50克,制成药枕使用。
有宣肺解表、益气固本的功效。
抵抗力弱,经常患感冒的人,可使用本枕。
7.治视神经衰弱、视力模糊药枕:绿豆衣、龙胆草、桑叶、地骨皮、菊花、草决明各150克,制成药枕使用。
一种具有降压作用的保健药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降压作用的保健药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义臣
申请号:CN201510133155.7
申请日:20150326
公开号:CN104687927A
公开日:
2015061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降压作用的保健药枕,它包括枕套及枕芯,枕芯内放置有中药,所述中药的原料药组成为:仙茅、吴茱萸、肉苁蓉、夏天无、青皮、葫芦巴、豨莶草、地骨皮、菊苣、蓝布正、山慈菇、蓖麻子、地龙、玳瑁、钩藤、枸骨叶、水牛角、紫石英、合欢皮、苏合香和石菖蒲组成。
将上述原料药研磨成40-60目粉末状,混合均匀,装入枕芯内,套上枕套即可。
本发明保健枕具有平稳降压、持久稳压、不伤肝肾等脏器的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
并且本保健枕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可靠。
申请人:王义臣
地址:253800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青罕镇南王庄村183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药枕我国古代的人们早就发现,用装了药物的枕头(即药枕)来睡觉,能起到有良好的防病保健的作用,并可以防治多种慢性疾病,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药枕疗法”。
药枕疗法对高血压病有良好的治疗和保健作用。
其作用的机理是多方面的。
一般选用具有平肝潜阳、宁心安神、清脑明目的中药,如杭白菊、野菊花、罗布麻、淡竹叶、青木香、夏枯草、决明子、蔓荆子、桑叶、薄荷、白芷、川芎、晚蚕砂、珍珠母,以及茶叶、绿豆等。
这些药物通过以下途径而发挥作用:一是通过鼻腔闻到中药特有的芳香气味,达到“闻香治病”的作用;二是中药有效成分通过头项部的有关穴位,经皮肤毛孔进入人体经脉,起到疏通气血、调节体内气机平衡的作用。
三是睡眠时头颈部的体温,促使枕内药物成分以微粒子的形式缓慢释放出来,从而起到缓慢而持久的降压和稳压的效果。
临床观察证实,患者使用降压药枕3-6个月以后,降压有效率可达80%以上。
同时,这种药枕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胸闷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中风后遗症、神经衰弱、偏头痛、鼻炎等也有良好疗效。
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病情,选择上述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作枕芯,制成软硬适度,清香宜人的药物枕头。
药枕的种类很多,有布式、薄型、石式、木式、囊式等多种。
此外,近年来有关单位还研制出电疗药枕、磁疗药枕、音乐枕头等特殊的药用枕头,应用得当,也能起到保健和治疗作用。
此外,病家还可根据自己的病情,自己制作降压药枕。
药枕的制作方法是:花类、叶类药物必须充分晾晒,搓成碎末;根茎、木本、藤类药物必须充分晾晒或烘干,粉碎成粗末后使用;矿物质、角质类药物必须打碎成米粒状碎块,或加工成粉装后使用;种子类药物必须去除灰尘,或清洗后晒干使用;含有芳香、挥发类成分的药物,一般不需加工炮制,可直接混入其他药末中使用。
药枕的包裹用料宜选用松、柔、薄、透气性能良好的棉布、纱布,以利于药物的挥发,不用化纤、尼龙的布料。
药枕底层枕芯可加垫塑料布一块,以防止药物渗漏,弄脏床单。
一般药枕的长度为60-90厘米,宽度为20-35厘米,也可根据各人爱好和需求,制成各种形状及大小的药枕。
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降压药枕配方,供选用:1、枯草荷叶枕:用夏枯草1000克,荷叶500克制成药枕。
功能清泻肝火,平肝降压。
主治肝火上炎型的高血压病。
2、桑叶地黄枕:用桑叶、干地黄、巴戟天各500克,丹皮200克,制成药枕。
功能双补阴阳。
适用于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
3、桑菊枕:用桑叶、菊花各500克,薄荷30克,冰片20克。
制成药枕。
功能平肝潜阳,芳香降压。
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
4、菊花决明枕:用白菊花(或野菊花)1500克,决明子1000克制成药枕。
该枕功能平肝泻火,明目降压,主治肝火上炎型高血压病。
5、天麻钩藤枕:用天麻200克,钩藤1500克,罗布麻叶300克,共研粗末,制成药枕。
功能平肝熄风,清肝降压。
主治肝风内动型高血压病,血压较高,有中风危险者。
6、黑豆磁石枕:用黑豆、生磁石各1000克。
先将生磁石打碎至高粱米粒大小,与黑豆混合抖匀,装入枕芯,制成药枕。
该枕功能滋补肝肾,养阴降压。
主治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
7、晚蚕砂枕:夏季收集家蚕幼虫的新鲜粪便,当即晒干或烘干,除去杂质,装入枕芯,制成药枕。
该枕功能化浊除湿,祛痰降压。
主治痰浊内蕴型高血压病。
8、菊芎丹白枕:用菊花100克,川芎400克,丹皮、白芷各200克。
体胖、午后有潮热者,丹皮用量可加至300克;头痛遇寒即发者,可另加细辛2000克。
每袋药连续可用半年。
该枕功能清肝明目,活血通络。
主治肝郁化火型高血压病。
玉米须的药用价值玉米,玉蜀黍的种子,又名苞米,俗称苞谷。
用玉米磨成的玉米面,又称棒子面,是北方做窝窝头的主要原料。
玉米虽然是粗粮,但其营养价值并不低于细粮大米。
除淀粉和钙的含量略低于大米之外,所含蛋白质、脂肪、磷、铁以及B族维生素都高于大米。
玉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
《本草纲目》说它有“调中开胃”的功效;《本草推陈》则称“煎服有利尿之功”。
但通常作药治病的,并不是玉米,而是玉米须,正式收载于古药书《滇南本草》。
平淡无奇的玉米须应用得当,常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加之药性平和,所以医生乐于使用,民间也广泛应用。
自古以来,玉米须主要用于利尿消肿。
现代用来治疗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以及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
对于慢性肾炎,还有助于改善肾功能和减少尿蛋白。
一般可用新鲜玉米须煎汤代茶,饮用量以不超过每日尿量为限度。
治疗肾炎水肿,可加鲜茅根60克煎服或与冬瓜皮、赤小豆各30克同煎服用;治疗肝硬化腹水,可加半边莲30克同煎服用。
玉米须也用于小便不畅而疼痛的热淋,有清热通淋的功效。
现代用于肾孟肾炎、膀胱炎、尿道炎也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一般用鲜玉米须60克煎汤,频频饮服;如能与鲜茅根、车前草各30克同煎服用、效力更强。
玉米须能增加胆汁分泌,促进胆汁排泄,有利胆退黄的功效。
可用于胆囊炎、胆管炎、胆结石和黄疸型肝炎。
用玉米须与茵陈、桅子、金钱草配合,利胆退黄的功效更强。
玉米须有降压作用,每日用沸水冲泡玉米须30克,当茶饮用,连服两月左右,可降低血压,减轻症状。
玉米须还有降血糖作用,糖尿病人可以单用煎服,如与天花粉、玉竹、山药同煎服用,效果更佳。
玉米须药用二则中医认为,玉米须性味甘平,可利尿消肿、平肝利胆,对肾炎、肝炎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现介绍玉米须的几种药用疗法:治急、慢性肝炎取玉米须、太子参各50克,水煎服。
每日1剂,早晚分服。
治急性肾炎取玉米须100克、西瓜皮50克、蝼蛄7个、生地黄15克、肉桂15克,水煎服。
隔日1剂,连服4~5剂。
症状消退后,每日服2次,每次6~7克玉米须的药用价值和用法玉米须,甘平,中医认为能利水消肿,泄热,平肝利胆,还能抗过敏,治疗肾炎水肿、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鼻窦炎、乳腺炎等。
玉米须对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肾外性的,所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它虽然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但作用不是太强。
玉米须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所以有较弱的降压作用。
玉米须能促进胆汁排泄,所以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没有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
和退黄的茵陈配合,还可以治疗肝炎导致的黄疸。
玉米须的药用用玉米须3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可以消暑清热。
常饮有减肥作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大有裨益。
●消暑减肥:用玉米须3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可以消暑清热,常饮有减肥作用。
●心血管疾病:取玉米须3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常饮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大有裨益。
因为玉米须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提高血小板数目,能够抗溶血,所以可以作为止血药兼利尿药,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还可以用于急性溶血性贫血。
因为它有抗过敏作用,所以也可以用于治疗荨麻疹和哮喘等。
在妇科方面,它可用于预防习惯性流产、妊娠肿胀、乳汁不畅等,玉米须的解毒功能可以用来治疗乳腺炎等。
另外,玉米须还有开胃作用,用它煮水熬米粥治疗手术后、化疗后和重病后食欲不振的病人,效果很好。
玉米须通常用法是煎汤后服,内服常用量是每天50~100克。
更年期潮热盗汗饮食调养方法(1)新鲜百合300克,母鸭1只(约1500克),黄酒、细盐、白酒适量。
将活鸭杀死,洗净后,先将洗净的百合放入鸭肝内,再入鸭内脏,淋上黄酒2匙,撒上细盐1匙,最后将鸭头弯纳入腹内,用白线把鸭身扎牢,旺火隔水蒸至鸭肉酥烂。
饭前空腹食,每次1小碗,每日2次。
(2)燕窝6克,银耳9克,冰水适量。
将燕窝、银耳用热水泡发,摘洗干净,放入冰糖,隔水炖熟服食。
迟早各1次,连服10~15日。
(3)新鲜百合1000克,藕粉500克,白糖适量。
百合洗净,晒干或烘干,研粉,装瓶盖紧备用。
百合粉、藕粉各1匙,加冷水2~3匙调成薄芡,再用沸水冲泡,加白糖拌匀服食,每日2次,连服1月。
哪些人群不适宜食用西瓜夏季天气炎热,吃西瓜便成为大家解暑降温的好办法,中医认为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主治胸膈气壅,满闷不舒,小便不利,口鼻生疮,暑热,中暑,解酒毒等症。
虽然西瓜有那么多好处,但是它并不适合所有人食用。
1、具有口腔溃疡的人群口腔溃疡在中医中被认为是阴虚内热、虚火上扰所致。
由于西瓜有利尿作用。
若口腔溃疡者多吃西瓜,会使口腔溃疡复原所需要的水分被过多排出,从而加重阴虚和内热,使病程绵延,不易愈合。
2、感冒初期人群中医学认为,不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其初期均属于表证,应采用让病邪从表而解的发散治疗方法。
并认为在表未解之前若攻之会加重病情。
而西瓜有清里热的作用,所以这个时候吃西瓜会使感冒病情加重或病程延长。
3、患有肾功能不全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排出体内水分的功能大大降低,所以常会出现下肢或全身水肿。
这类病人若吃太多西瓜,会因摄入过多的水,又不能及时将多余的水排出,致使水分在体内超量储存,血容量增多,因此不但使水肿加重,且容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故而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少吃或不吃西瓜为好。
4、患有糖尿病的人群西瓜约含糖类5%,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部分果糖,也就是说吃西瓜后会致血糖增高。
正常人由于会及时分泌胰岛素,可使血糖、尿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而糖尿病人则不同,在短时间内吃太多西瓜,不但血糖会升高,病情较重的还可能因出现代谢紊乱而致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人每天吃的碳水化合物(糖类)的量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因此如果一天中多次吃了西瓜,那么应相应地减少吃饭和面制品(碳水化合物)的数量,以免加重病情。
5、产妇产妇的体质比较虚弱,中而从医的角度来说,西瓜属寒性,所以吃多了会导致过寒而损伤脾胃。
另外中医提示:西瓜是夏令瓜果,冬季不宜多吃,应循季节规律,注意不要吃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西瓜。
,应该放一会在食用,以免太过寒凉伤害脾胃阳气。
中医养生:可治病的6种养生药茶1、咽喉不适喝胖大海茶感冒时,有的人怕冷发烧的症状明显,有的人主要是鼻塞、流鼻涕,还有的人则是最先受到咽喉疼痛、咳嗽的困扰。
对于最后一种情况,不妨泡杯胖大海喝。
胖大海是落叶乔木胖大海的干燥成熟种子。
中医认为它性寒味甘,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清肺利咽,二是清肠通便。
2、补脾益气喝大枣茶专家表示,具有补脾益气、养血安神功效的大枣,向来是老百姓家里的养生明星,然而大家是否知道,一个冲泡的细节可能使大枣损失不少药效。
大枣果皮坚韧不好消化,如果整颗冲泡,很难将其有效成分完全溶出,因此最好将其掰开再冲泡。
还要注意的是,新鲜的红枣不宜冲泡或煎煮。
这是因为它的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是鲜桂圆的6倍、苹果的82倍、鲜荔枝的26倍,因而被誉为“维生素之王”,而用热水煮泡会严重破坏维C。
3、嗓子干哑喝麦冬茶麦冬具有养阴生津解渴、润肺清心除烦的养生作用,是养阴类中药里最常用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