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1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2.可能性——历史条件
材料一: 1895年——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 建的(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民族资 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
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广州之变方起于前,川省之事又继于后。
“铁路为全国命脉,从经济上论, 则关于财政;从调运上论,则关于兵 政。若铁路为外人所有,不啻举财政、 兵政之权,全授之外人也,国尚能自 立乎?”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二、辛亥革命过程 1.夺取政权:武昌起义 ①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②地点: 武昌 ③人物: 熊秉坤、金兆龙 过程: 楚望台军械库 占武昌 结果: 湖北军政府成立
经济
解放生产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
发展 了有利条件。
材料3: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
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
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1.必要性
图二《辛丑条 图一《时局图》 约》签字图
图三洋人在华 代理人
思考: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和材料,用一两句话概括当时
中时国代社背会景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清政
府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 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 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 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 邹容:《革命军》
组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
中 成立: 1905年8月,日本东京
国 同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得享有人身、居住、
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 确立公民的
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基本权利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 治体制。
三权分立
约法特别规定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 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发布命令必 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确立议会共 和制政体
[趣解史] 辛亥革命时间表
[提高度]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几个层 面。而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而地主 阶级的统治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仍广泛存在,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 中还根深蒂固。因此说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制度是错误的。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1)“成功”: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 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渐入人心,民主主义思 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失败”: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析概念] 中华民国和南京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是1912-1949年中国国名的称号,即国号。中华民国前后分为三 个历史时期,即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1-1912.3)、北洋政府时期 (1912.3-1928.12)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 南京临时政府特指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南京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性质的中央政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1月1日,只存在了三 个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 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课件1(人教版必修一)
• (2011·海南单科·16)从1872年到 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 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 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 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 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 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 因是 •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 A.中华民国主权在民; 1) B.国内各民族平等; 主 C.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 要 出版、集会、结 社、宗教信仰的自由 内 D.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容 E.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 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 否定君主专制 体现了资产 阶级平等、 自由、民主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四、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篡夺辛亥 革命胜利成果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 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 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 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 时大总统。
◆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 命胜利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
的多数党产生。
2)评价: 这部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
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 制度的进步意义。
想一想:辛亥革命爆发后,革 命阵营承受着哪些压力?
清政府 袁世凯 帝国主义列强
进 攻 汉 口 和 汉 阳
革命党人
政 治 讹 诈
军 事 威 胁
外 交 孤 立
经 封 济 锁
施压
立宪派和旧官僚
革命阵营
辛亥革命失败的理由: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 1 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ppt课件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1、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辛丑条约》的签订,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3、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4、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 迅速壮大; 5、西方民主革命的思想的广泛传播;
第13课 辛亥革命
ppt课件
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 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ppt课件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兴 遭,真熙臬,帝国苍穹,天高高,海滔滔。
——1911年10月4日清·国乐
ppt课件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辛丑条约》的签订,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ppt课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地反清起义简表
时间 1895
地点
广州
领导
兴中会
结果
计划泄露遭破坏
1898 皖赣湘鄂等 自立军 领导人被捕杀而失败
1900
惠州
兴中会 弹尽援绝,被迫解散
1904
长沙
华兴会
计划泄露遭破坏
1911 广州 同盟会
寡不敌众
ppt课件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1、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辛丑条约》的签订,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3、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4、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 迅速壮大; 5、西方民主革命的思想的广泛传播; 6、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7、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8、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破产;
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1 新人教版必修1
(一)条件 (二)篡夺经过:
思考: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经过了哪几步?
⑴、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退位, 清朝灭亡。
⑵、通电赞成共和,迫使孙中山辞职
⑶、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 往北京。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革命的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的功绩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 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
2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 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 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 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3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 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 地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 一代人。”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③从性质上:它从法律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三: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一)条件 1、帝国主义破坏辛亥革命,支持袁世凯。 (政治、军事威胁、经济封锁、外交孤立等) 2、革命阵营的分化:立宪派和旧官僚的乘机进攻。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 4、袁世凯的个人因素: 北洋集团的首领; 掌握清朝全部统治大权; 诡计多端 ,采取多种手段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 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 在于( )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制度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20张PPT)
二、革命过程
械起武 库义昌
军起年 占义 领发月 楚动 望,日 台当晚 军夜,
1911 10 10
1911 10 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军武 政昌 府成 年
立 湖月 北
日
黎元洪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中华民国的成立
概况:
时间: 1912年1月1日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
,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1912年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就 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胜利 果实被袁世凯窃 取了。
思考:袁世凯为何能窃夺革命胜利果实?
辛亥革 命是一 场失败 的革命
辛亥革 命是一 场成功 的革命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地反清起义简表
时间
地点
领导
结果
1895年
广州
兴中会(孙中山)
计划泄露遭破坏
1898年
皖、赣、湘、 鄂等地
自立军(唐才常)
领导人被捕杀而失败
1900年
惠州
兴中会(郑士良) 弹尽援绝,被迫解散
1904年
长沙
华兴会
计划泄露遭破坏
四川保 路风潮
萍浏醴起义 武昌
第13课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的概念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是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 起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 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 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第13课辛亥革命1、革命背景(1)社会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王朝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壮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兴中会与同盟会。
(6)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7)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虛。
2、革命爆发:1911年,武昌起义。
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脱离清朝),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3、革命高潮: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1)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定都南京。
(2)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主要内容(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否定了君主专制。
(2)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3)实行责任内阁制→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②历史影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革命结局: 1912年3月,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表现:(1)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原因:(1)主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
5、历史功绩(1)性质: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历史功绩①政治:(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
②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归纳总结]多角度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1)从现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角度来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和近代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
D
同盟会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主 要是指 ( )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 B、积极发动广大人民参加革命 C、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纲领指导 D、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
C
二、中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成立(辛亥革命的高 潮)
1、概况:时间、国都、国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时间:1912年春 (2)内容: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④⑤⑥
(3)目的: 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维护共和制度
(4)意义: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 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性 质),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 步意义。
思考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 阶级共和国的哪些基本原则?
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原则。 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1)原因: ①袁世凯的两面手腕。
武装起义,……宣传组织工作。 (6)导火索:保路运动。 3、爆发:1911年10月
驱除鞑 虏,恢复 中华
核心
创立民 国
民族主 义
民权主 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制度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解决土地问题
三民主义的主要缺陷有 ( )①反帝目标不明确 ②反封建目标不明确③不扫荡汉族封建地主势力 ④土地 革命纲领不彻底
5、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 大。 (2)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 性和妥协性。
(1)胜利理由: ①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 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 和自由的权利;
【史料与解析】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
第13课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清廷颁谕宣布实行“新政”世有万祀①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穷变通久,见于《大易》②;损益可知,著于《论语》。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伊古以来,代有兴革,当我朝列祖列宗,因时立制,屡有异同。
入关以后,已殊沈阳之时;嘉庆、道光以来,渐变雍正、乾隆之旧。
大抵法积则敝,法敝则更。
惟归于强国利民而已。
自播迁③以来,皇太后宵旰④焦劳,朕尤痛自刻责。
深念近数十年积敝相仍⑤,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
现正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
懿训⑥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去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
自丁戊⑦以还,伪辩纵横,妄分新旧,康逆之祸,殆更胜于红巾⑧……康逆之讲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须议更张。
着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通限两个月内悉条议以闻,再行上禀慈谟⑨,斟酌尽善,切实施行。
──《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丁未(初十)条【解读】这是通常所谓清末“新政诏”中的话。
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也就是1901年1月29日,流亡于西安的慈禧太后主使,以光绪帝名义发布“变法”上谕(通常也称“新政诏”),宣布要进行变法,实施新政,并号召各有关大员发言参议。
而在此上谕中,清廷对变法的原因、范围、方针原则等进行了阐述。
有些话语颇显冠冕堂皇,似乎变法的用心极诚,新政的范围很宽。
但从其所定方针和基本原则看,仍不出“中体西用”的窠臼。
资料显示:①所谓“穷变通久”云云,仍不出中国传统的变易观。
这不失为此时清廷酝酿变法的思想基础的一个方面。
②变法是应急之举。
促使清廷进行此次变法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为时势所迫,清朝统治者面对现实,切实感到不变法就摆脱不了穷途末路。
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
袁世凯
袁世凯篡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局限性:
2、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 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 大变化。
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 大。
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又崇拜孔孟呢?
问题 ⑴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 ⑵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
材料研读:
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 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 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享之权利义务感不谙熟。”“就 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仍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 之原理。”
二、中华民国 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1912、1、1) 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五 色旗为国旗,1912年为民国元年;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
1、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3、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
展,促使资产阶级在甲午战争后登上了历史舞台
观点
2、 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中心
代表人物 3、 组织基础:兴中会等黄花岗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5、 导火线:四川保路运动
(二)、武昌起义的爆发(1911、10、10)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
国体:主权在民,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 平等—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民权: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自由、有选举 权和被选举权—保证真正民主 政体: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限制个 人专权 政府: 议会、责任内阁制—限制个人专权
影响:核心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以法律形式确
概括辛亥革命影响
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功绩:①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 君主专 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 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 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③ 打击了帝国主义 ④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⑤为中共革命提供了经验和继续革命的精 神、方法。
府军政大权、向革命派军事进攻 ② 帝国主义想革命派施压 ③ 革命派内部立宪派、旧官僚向革命党人进攻 ④ 孙中山实力弱小(无军队、经费、群众支持)
袁 世 凯
六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中华 民国成立的 意义)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
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孙 中 山
第13课辛亥革命
一背景
1帝国主义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民族危
机加深(瓜分中国、辛丑条约) 2清末“新政”破产,加剧矛盾 3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4改良道路失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5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义和 团运动) 总之:是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的结 果,是人民抗争探索的必然结果。
三辛亥革命高潮
武昌起义: 过程—(由武昌—武汉三镇)
结果: ①湖北军政府政府成立——号 “中华民国” ②南方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 府独立,清政府土崩瓦解 ③帝国主义改变侵略策略:放 弃清政府,改扶植袁世凯
第13课:辛亥革命
目的: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
◎ ◎
◎
◎
◎
分权与 制衡
平 等
主 权 在 民
产中 阶国 级近 性代 质史 的上 民第 主一 宪部 法资
主权在民:否定封建君主专制 自由平等:否定封建等级观念 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 责任内阁制:防止袁世凯专制与独裁 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 根本目的:维护共和制度
看了以下材料,想一想: 你对革命的前途有什么想法?
具体过程: 武昌起义——三镇光复——军政府成立—— 各省纷纷独立
阅读并归纳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南京临时政府(重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间 国号 国都 国旗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 南 京 五 色 旗 公历 民国纪年
汉满蒙回藏 “五族共和”
纪元
临时大总统
孙 中 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中国 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时间、地点、组成团体、纲领、刊物、性质等) 标志:中国民族革命进入新阶段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萍浏醴 起义
浙皖 起义
黄花岗起 义
一、背景
2、可能性
山 雨 欲 来 风 满 楼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团体政党 革命形势发展 (军事基础)
3有利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武汉兵力空虚
北京
湖北军政府 成立后,
湖南、 陕西、江西、 云南、上海、 浙江、贵州、 江苏、安徽、 广西、广东、 山东、四川 等15省份宣布 独立。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 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 爆发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 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 武昌起义,接各省纷纷响应,因1911 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高中历史必修1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49张PPT)
协统黎元洪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夺取政权: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 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 望台军械库。
1911年10月11日,武 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时间
学堂数
在校学生数
毕业学生数 教师数
1904 1906
1907 1909 1911
4476 23862
37888 59117 52500
69475 545338
1024988 1639641 1600000(约)
2167 8064
19508 23361 63556 90095
资料来源: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之《第一二三次教 育统计图表》.
第一幕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设立厂矿的数目和投资额
1872-18 百万以上
74家
有 6年 百万以上
棉纺织资 本数额
9862千两
26232千两 (1913)
——(严中平等编的《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
第一幕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夺取政权:武昌起义
临时政府内阁会议
五色旗(五色即代表汉、 满、蒙、回、藏五个民族, 象征“五族共和” )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巩固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材料三
之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21张PPT)
同盟会 1905年
檀香山
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为辛亥革命做了组织上的准 备
背景篇
萍浏醴起义 镇南关起义
浙皖 黄花岗起义 起义
背景篇
成都血案场景复原图
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 虚
辛亥革命的背景
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彻底 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传播 军事准备:组织并发动“黄花岗”等武装起义 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
②《建临立时了约资法产》阶级 共和国 ,颁布
经济: ③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工业化
政推 治动 民近 主代 化化
( 近 代
思想:民主推动共和
发展
化
思想理性化
里
习俗:
观念深入人心 社会习俗文明化
程 碑
)
移风易俗、革除封建陋习
记者招待会
情境:辛亥革命后,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
治力量都在经历着一次历史性巨变。
假如我是……,我的感受是……
角色:A资产阶级 B革命党人
C帝
国主义 D旧官僚(前清官员)E农民
以1911年10月—— 1912年3月任一重大历史 事件为报导对象,以 “民国的壮举”为题, 以自身感受为内容,写 一篇新闻评论。
1.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2.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3.诽谤,同时造了无数的罪业,这是嫉妒;自己欢喜4.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5.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 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6.我们只要每天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还活着,就该庆幸自己多么的幸运7.赞叹,同时积累了同样的功德利益,这是随喜。怎么做,完全在于自己。8.盲目的上进,就像在死胡同里打转。 你浪费的人生,原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彩。9.其他烦心的事,想开点,看开点,再苦再难的日子,熬着熬着也就挨过来了。10.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11.懦弱的人只会裹 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12.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13.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带着青春的印 记,我们这代人,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淌,渐渐老去。晚安!14.努力不是为了做给谁看,无论什么结果都能问心无愧;努力是因为你可以不接受命运的框定,靠自己来场漂亮的反击。15.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时钟” 显示,全世界每秒钟有1.8人死亡,一小时就是6,360人,一天就有152,640人死亡。16.当你觉得老天对你不公的时候,别急着红眼,别急着抱怨,因为这样只会削弱你的意志,消磨你的斗志,最后让你变得平庸,一事无成。 17.昨天,再值得留恋,也不会为你的留恋停留;明天,再艰辛,也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怜悯;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谰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心,学会宽容,仁爱,温和。 18.无论你正经历着什么,过得是否开心,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它的脚步。那些你不能释怀的人与事,总有一天会在你念念不忘之中遗忘。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睡一觉,愿美梦治愈你的 难过。晚安!19.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人生,错过太多,我们都在重复,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错过的悲哀,而应该为自己拥有的而喜悦。错过了漂亮,你还拥有健康;错过了健康,你还拥有智慧;错过了智慧,你还 拥有善良;错过了财富,你还拥有安逸;错过了安逸,你还拥有自由20.人生,总有乌云密布的低沉的时刻,但也会有蓦然抬头,拨云见日的一天。而最重要的是在低潮时要忍耐得住,不要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永远不要以为走
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
主权在民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2)材料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确认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法则,否定封建等级观念。
(3)材料三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
(4)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
(2)经济基础: (3)阶级基础: (4)思想基础: (5)组织基础:
(6)军事基础: (7)有利时机:
2、革命爆发:武昌起义
(1)爆发: 1911、10、10 楚望台军械库→武昌 →武汉三镇
(2)结果:
湖北军政府成立 (黎元洪) “中华民国”
黎元洪 (18641928), 字宋卿, 湖北黄陂 人。毕业 于北洋水 师学堂。 后升任湖 北新军二 十一混成 协统领。
三 、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思考: 辛亥革命在哪些方面 推动了社会进步?
1、开启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
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 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 则构建政治体制。
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
2、经济工业化
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 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 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 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 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 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4、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根据材料4, 说明辛亥革命在 哪个方面对当时 中国社会产生变 化?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 法令﹐如:革除历代官厅“大人”﹑“ 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等。 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为 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 的含义。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
基本确立;伯
弊:直接民主成为政
利克里改革: 法律至上
治腐败、社会动乱的
“黄金时代”
隐患
罗马共和国早期平 民与贵族的斗争; 古罗马法 罗马帝国时期的扩 律制度 张及不同民族的矛 盾斗争
利:稳固了统治,缓
由习惯法到成 法律面前人人平
解了矛盾,对近代欧
文法;由公民 等;保护私有财
法到万民法; 产;维护奴隶制 美的立法和司法影响
③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④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探究一 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认识 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2.目的: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目的),维护资 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 3.内容:国家主权的归属及人民拥有的自由权利和 义务,确立起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保证民主共和 制度。
(4)组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项目 成立
兴中会 1894年,檀香山
同盟会 1905年,日本东京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纲领
创立合众政府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 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
意义
民主革命团体
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酝酿 (1)军事:同盟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以黄花 岗起义最为壮烈。 (2)时机:1911年,四川同盟会会员组织保路同志 军起义,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起义,湖北 防务空虚。 3.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 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12日, 占领武汉三镇。
二、中华民国成立 1.成立 1912年元旦,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孙 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第13课 辛亥革命 (人教版必修一)
辛亥革命的遗憾谁来弥补? 辛亥革命的遗憾谁来弥补?
•忆百年辛亥 展中华鸿图/
五四运动(1919年 五四运动(1919年):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中共一大(1921年 中共一大(1921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 孙中山事业的最忠 孙中山事业的最忠 继承者。 实继承者。 ——胡锦涛 胡锦涛
结局评价篇:有花无果恨悠悠 结局评价篇:
结局: 结局: 辛亥革命的结局是什么?(在教材中找到表述) ?(在教材中找到表述 辛亥革命的结局是什么?(在教材中找到表述) 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为什么被窃取?(结合革命过程中隐藏的危机) ?(结合革命过程中隐藏的危机 为什么被窃取?(结合革命过程中隐藏的危机) 软弱妥协 革命阵营 ①革命党人 施压 ②立宪派和旧官僚 ①帝国主义 阻挠革命 反革命阵营 进攻+ 进攻+欺骗 ②袁世凯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 那么辛亥革命到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那么辛亥革命到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革命任务是否完成——反帝反封建, ——反帝反封建 革命任务是否完成——反帝反封建,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请回答: 请回答:
以上三则材料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 以上三则材料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
如何评价“有花无果恨悠悠” 如何评价“有花无果恨悠悠”?
政治: 政治: 立国行宪废帝制 经济: 1、有花 经济: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思想: 思想: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风俗: 风俗: 推动风俗文化的近代化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2、无果 b没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没有真 没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正实现民主共和 3、恨悠悠 ——遗憾谁来弥补? ——遗憾谁来弥补 遗憾谁来弥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孙中 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 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 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 我们一般是从事件的 背景(原因)、经过、影响(意 义)等三个方面进行学习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
孙中山领导下的革命党人为革命的 爆发做了哪些准备?
• 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章炳 麟、邹容、陈天华。 • 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 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 发动一系列起义—— 广州黄花岗起义等
背景材料
兴中会的创立:
时间:1894年
创立人: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团体 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 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兴中会
华兴会
蔡 元 培
光复会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 辛亥革命
《辛丑条约》的签定对中国造成怎样的影 响呢?
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的艰危,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化社会的境地
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采取什么方式救国呢?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开明人士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列强侵略
1895—1913年 ,资本在 10万元 以上的新建工矿 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
展的速度为15% ——高中历史必修二· 专题二(人民版)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条件、 武器、中心、代表)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条件、 武器、中心、代表)
(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同盟会等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
1899年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清 政 府 干 什 么 去 了 ! ! !
十 九 世 纪 末 二 十 世 纪 初 中 国 怎 么 啦 ! !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 危机更加严重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讨论:临时约法的各项内容和封建专制相比分别 有那些进步?
•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材料二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 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 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 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 之。——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同盟会的建立及意义
1905月年8
B、地点: C、成员组成:
日本东京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
D、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E、主要领导人: F、机关刊物:
孙中山、黄兴 《民报》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G、性质: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辛亥革命的失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 民有人身、居住、宗教信仰 等项自由,有选举被选举等 项权利 C.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封建社会法律规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君为臣纲,父为 子纲,夫为妻纲 ”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太 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统治下去了……1901年, 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 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 等。 “新政”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 剥削人民。 及到庚子年闹出了弥天的大祸,才晓得一味守 旧万万不可,稍稍行了些皮毛新政。其实何曾行过, 不过借此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欢喜罢了; 不但没有放了一线光明的,那黑暗反倒加了几倍。
(辛亥革命过程篇)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1911.10.10 )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辛亥革命的失败
2、革命爆发
军 昌 19 占 起 11 领义 年 楚 发 10 望动 月 台 , 10 军当 日 械夜 晚 库起 , 义武 北 日 19 军 , 11 政武 年 府 昌 10 成月 立 11 湖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国父孙中山
连战敬谒中山陵
毛泽东说:“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
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 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 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
鲁迅说:“中山先生一生历史俱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 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近乎完 全的革命工作。”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辛亥革命的失败
(辛亥革命背景篇)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 危机更加严重
萍浏醴 起义
浙皖 起义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黄花岗 起义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7)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8)革命条件:武汉成为革命的摇篮 (9)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H、意义:
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一个政党?
思考:
同盟会和以前的兴中会、华兴会、光 复会等革命团体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
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 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 党,因为它 A、成立时间最早 B、实现了所以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 组织系统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条件、 武器、中心、代表)
(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同盟会等 (7)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时间: 1912年1月1日 总统: 孙中山 国旗: 五色旗 国都: 南 京 纪元: 公 历,民国纪年
概况: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1911.10.10 )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革命的高潮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1、条件:
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 命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
2、思想武器: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3、两个中心: 上海、东京 4、三个思想家: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
——陈天华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 2、根本目的:维护统治 3、直接目的:平内乱、消外患、固皇位 4、动机:反动 5、客观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 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经济、阶级)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 危机更加严重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员
临时总统:孙中山 外交部长:王宠惠 教育总长:蔡元培 参谋本部总长:黄兴 :胡汉民 法制局长:宋教仁 印铸局长:黄复兴 陆军总长:黄兴 秘书处秘书长
(以上成员都是同盟会员,各部次长初1人外,其余都是 同盟会重要骨干)
从政府成员组成来看,南京 临时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