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节~第三节
第四章 证据概述
(2)具体理解:
①证据都表现为客观存在的实体,无论证据的形式表 现为人还是物,都是客观存在物。
②证据的内容是对与案件有关的事实的反映,而与案 件有关的事实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③作为证据内容的事实与案件的待证事实间的联系是 客观的。
(3)证据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关系:一项证据能否实际 上发挥其证明作用,取决于其所具有的正确反映与 案件有关的事实的客观性,某些证据虽然具有主观 性,但这种主观性并不是主观随意性,主观判断要 在实质上发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作用,应当具备 主观判断与客据是诉讼活动的基本条件 1.在实行证据裁判原则的现代诉讼中,证据是诉
讼活动的基本条件。 2.证据是用以查明案件事实的手段,其功能在于
使案件事实或者当事人的主张得到确认,最终使 裁判者得以适用法律,形成一定的结论。
二、证据是司法公正的基础
1.对案件的实体处理首先取决于能否运用证据准确 地认定案件事实。
(2)《刑事诉讼法》有关证据种类的规定:第42条 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 证据有下列七种:①物证、书证;②证人证言;③ 被害人陈述;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⑤鉴定结论;⑥勘验、检查笔录;⑦视听资料。”
(3)《民事诉讼法》有关证据种类的规定:第63条规 定:“证据有下列几种:①书证;②物证;③证人 证言;④视听资料;⑤当事人的陈述;⑥鉴定结论; ⑦勘验笔录。”
1.概念:证据的关联性(relevancy)又称“相关性”, 指的是作为证据内容的事实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 存在某种客观的联系,因此具有对案件事实加以证 明的实际能力。
2.具体理解: (1)证据的关联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想象的; (2)关联性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3)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能够为人们所认识。 3.主要证据规则:关联性规则 (1)概念:证据必须限制在有关争议问题的范围内,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Ka1
HA
-
A
2-
+ H
+
Ka2
质子条件:[H+]=[HA-]+2[A2-]+[OH-]
7
计算[H+]的精确式:
K [ H A ] 2 K [ HA ] Kw a1 2 a2 [H ] [H ] [H ] [H ]
[H ] [H 2 A]K a1 (1
2K a 2 [H ]
11
计算[H+]的近似式和最简式
(1)Ka2与Kb2均较小,可忽略HA-的离解和水解
[HA ] C
[H ]
K a1 ( K a2 C K w ) K a1 C
(2)CKa2≥20Kw,可忽略水的离解
[H ]
K a1 K a2 C K a1 C
12
(3)CKa2≥20Kw ,且C≥20Ka1 ,
32
1.0 mol/L NaOH→1.0 mol/L HCl,⊿pH=3.3~10.7 选择甲基橙,甲基红,酚酞 0.1mol/Ll NaOH→0.1 mol/L HCl,⊿pH=4.3~9.7 选择甲基红,酚酞,甲基 橙(差) 0.01mol/L NaOH→0.01 mol/L HCl ,⊿pH=5.3~8.7 甲基橙(3.1~4.4)**3.45 选择甲基红,酚酞(差) 甲基红(4.4~6.2)**5.1 酚酞(8.0~10.0)**9.1
Kt=Ka/Kw Kt=Kb/Kw
B + H+
HB+
(一)强碱滴定弱酸 (二)强酸滴定弱碱
35
(一)强碱滴定弱酸
NaOH(0.1000mol/L)→HAc(0.1000mol/L , 20.00ml) OH- + HAc HAc的 pKa=4.76 1.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 2.滴定曲线的形状 3.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和指示剂的选择 4.弱酸被准确滴定的判别式
第4章 服饰礼仪规范
双排扣西装:可全部扣,表示郑重;亦可只扣上面一粒,表示
轻松、时髦,但不可不扣。
起身站立时,西装上衣的纽扣应当系上,以示郑重其事。 就座之后,西装上衣的纽扣则要解开,以防其走样。 提醒自己,注意裤门是否“把关”。
西服穿着的要求
西装要穿着合体、优雅,符合规范。 如打领带时,衣领的扣子要系好,领带要推到领扣上面,下端不
相似色搭配 活泼和动感
六大色系服饰百搭技巧
黑色 白色
黄色
红色
绿色
花色
一、黑色系
◆象征着神秘、高贵 ◆最具收缩效果 ◆耐脏
黑与白的经典搭配
黑色可爱装扮
◆搭配白色及色彩较明亮
的服饰
返回
二、白色系
◆象征纯洁、神圣、明快、清洁、和平
◆白色衣服的点缀
返回
三、红色系
◆象征温暖、热情与兴奋 ◆春季——淡红色
苗条型
身材苗条、胸部较小、臀部瘦削扁平,没有腹
部及大腿旁的赘肉。
色彩:浅色、大格、大花、横纹
款式:合体,避免过窄、过紧
梨子型
上身肩部瘦小、下身腹部、臀部肥大,形状就象一个梨 子。腹部肥大形成腰线提高。 适合:宽松的西服,目的是要避免对腰部的注意力。其 次,上衣要宽松,长度以遮住臀部为宜。高腰的裙装。 避免:紧身衣裤、宽皮带、褶裙或细褶的裙子。
夏季——艳红色
秋冬季——深红色
◆红与黑、红与白的经典搭配
◆深红与深灰
◆粉红系列
返回
四、黄色系
◆象征华贵、欢乐、热烈、活泼 ◆春季——低彩度的黄色
夏季——中明度的黄色 秋冬季——深彩度的黄色
返回
五、绿色系
第四章 燃气燃烧方法
天然气和空气在多孔陶瓷板上 燃烧时的温度变化曲线
L0为小孔式火道长度
第三节 完全预混式燃烧
2、冷却法防止回火
•冷却火孔以降低火孔出口的火焰传播速度,从而防止回火。
第四节 燃烧过程的强化与完善
一、两个热强度
1. 面积热强度:指燃烧室(或火道)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
通常碳粒来不及在高温区烧完,随气流流入火焰尾部低温区,燃 烧由扩散区转为动力区(温度低造成),此后,碳粒的燃烧可能完全中 断,未燃尽的碳粒冷却后便形成碳黑,沉积在加热表面或管壁上。
五、火焰辐射
◆ 燃气火焰辐射有两种情况:
①、不发光的透明火焰的辐射,主要为高温气体的辐射,如 CO2、H2O。
②、黄色、光亮而不透明的光焰辐射,其中火焰内的游离碳 粒子产生的固体辐射占很大比例。气体辐射仅在窄波段进 行,辐射能力弱,而发光固体颗粒辐射具有连续发射光谱 能力,辐射能力强。
四、紊流预混火焰的稳定
◆ 采用人工的稳焰方法,出发点仍为改变气流速度以及改 变传播速度。
◆常用方法:在喷口处设置一个点火源。
1. 连续作用的人工点火装置,如炽热物体,辅助火焰。如图 1 2.使炽热的燃烧产物流回火焰根部形成点火源,如采用火焰稳定器:圆棒、
V型棒、锥体、平盘、鼓形盘等。如图2
图1 用辅助火焰作点火源 1—燃烧器火孔;2—小孔;3—环形缝隙
② 火焰焰面为圆锥形,焰面以内为燃 气,焰面以外为空气,焰面处α=1,燃 烧产物浓度最大。 ③ 火焰长度与气流速度成正比,对同 一种燃气和同一燃烧器,气流速度越大, 火焰越长。 ④ 燃气流量一定时,火焰长度与气流 速度无关,仅与气体的扩散系数成反比。 扩散系数越大,火焰越短。(扩散系数即
第四章 成岩流体及其演化
第二节 成岩流体的类型与来源
三、大气水特征
来自盆地周围和盆地中地形高地的大气降水 (雨和雪)
大气水的化学成分与河水与海水相似,但其溶于水 的物质总量(TDS)比河水和湖水小得多。
pH值一般为5-5.5,Eh为+0.4—+0.5mv 现代大气降水中的H和O同位素成系统变化: δD = 8δO + 10‰
第二节 成岩流体的类型与来源
四、深部流体 幔源CO2 岩浆流体 变质流体
第二节 成岩流体的类型与来源 岩浆水:长英质岩浆中含有3-6%的水
第二节 成岩流体的类型与来源
幔源成因CO2 来源于未脱气的幔源岩浆脱气作用(程有义,
2000)。
未脱气地幔是高温、高压和富含挥发份的岩浆熔 体,由于其粘度小,易于流动,往往在岩石圈薄弱区 上拱形成地幔柱或上涌进入中地壳形成岩浆房。这种 岩浆房中的岩浆经过组分分异在其上部形成更富气的 岩浆囊 (程有义,2000)。
第四章 成岩流体及其演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成岩流体的类型与来源 第三节 成岩流体的"再造"方法 第四节 不同水介质环境的成岩作用特征
第一节 概述
1、流体 流体是能够流动的物体 。 从流变学的角度来考虑,如果一个体系在应力或外
加力的作用下能发生流动或变形,并且与周围物质处于 相对平衡,那么这个体系就是流体。
第三节 成岩流体的"再造"方法
8、海绿石 pH=7-8 Eh=0-100mV 温度5-25 ℃
第三节 成岩流体的"再造"方法
9、绿泥石
与高岭石和伊利石相比,绿泥石沉淀需要相对较高的 Mg 2+和低的H +,以及富含Fe 2+ ;
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弱酸在80º 到100ºC温度,从粘土 矿物混合物中除去绿泥石
第四章 语法
例句分析:
(1)太阳升起在浩荡的平原上。 (2)我们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制造农业机械化的道路。 (3)在参观期间发生的令人感动的美丽事情层出不穷。 (4)其实对这一点我也以前不十分清楚。 (5)尽管天塌下来,我也能顶得住。 (6)我看书的入神时,不时门开了,好几个同学进来。
二、 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2. 划分词类应注意的问题 ①在鉴别词类时可以参照词的意义,但不能完全根据意义,而 要有句法功能和形式上的实证。 ②在同一个词类当中,具体的成员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 ③一个词可以兼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
3.划分词类对句法描写的意义 划分词类是概括句法格式、发现组合规则的基础。词类 之于句法描写的重要性还表现为,给词分小类可以大大深化 句法描写。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单位 第二节 组合规则 第三节 聚合规则 第四节 变换 第五节 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单位
一 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
所谓语法,是指用词造句的规则。我们说话写文章都必 须遵守规则,否则的话,就会让对方感到别扭甚至产生误会 。 作为母语的语法规则是潜存于大脑的,通过说话可以表 现出来,但是规则具体是怎样的,一般人却难以说明白。语 法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人们心知其意而难以言状的规则整 理出来,以便人们自觉的运用。语法学家的任务只是归纳、 整理客观存在的规则,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描写,对于语法 规则,语法学家是无权做硬性的规定的。
四、 语法范畴
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即语法意 义的类就叫做语法范畴。 (一)语法范畴的类: 体词属性范畴和谓词属性范畴 1. 体词属性范畴 就是由名词的词性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印 欧语系的语言中的名词大都有词形变化,主要表示三种范 畴意义:性、数、格。
第四章 外交战略与外交策略
第四章外交战略与外交策略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在外交实践中,外交政策与外交决策都是每一个外交实体尤其是主权国家必须认真面对并且妥善处理的头等大事。
外交政策,既是外交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它的具体体现。
在外交实践中,外交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为外交实体规定其进行外交活动的行动准则,并据此提出外交实体的基本外交内容。
外交决策,是使外交政策成其为外交政策所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外交决策,一般指的是外交实体尤其是主权国家在采取外交行动前对行动目标与手段的酝酿、制定和选择。
外交政策与外交战略、外交策略都是外交决策的对象。
经过外交决策之后,外交政策方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才会被付诸现实的外交实践。
由此可知,凡属外交政策,必然都要经过外交决策。
只有经过了外交决策并被付诸外交实践的外交政策,才可以真正称之为外交政策。
第一节外交政策一、外交政策的范畴1外交政策的实质所谓外交政策的实质,在此是指外交政策本身所固有的、决定其自身性质、面貌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属性。
所谓政策,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政党或集团为了实现自己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总体计划而具体制定的行动准则。
因此,外交政策指的就是外交实体主要是主权国家为实施自己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外交战略而具体制定的行动准则。
在外交政策的上述定义中,有下列要点必须注意:其一,外交政策的制定者是外交实体。
在一般情况下,外交政策主要都是由主权国家制定的。
其二,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其制定者为自己所制定的行动准则。
其三,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其制定者既定的外交战略。
其四,外交政策的适用范围是一定的历史时期。
在任何情况下,外交政策都必须与其所处的具体的历史时期相适应。
与此同时,还必须特别强调,外交政策乃是外交实体尤其是主权国家指导自身外交活动的行动准则,这一点是外交政策的最重要的属性,也是其根本实质之所在。
在国外,绝大多数学者专家也持此观点。
但是,他们之中也有一些人对外交政策的实质有着另外的理解。
其代表性观点是认为外交政策在其实质上与外交战略是同一概念。
生理学 第4章 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
31:1
通透性很小 通透性大
Cl- 8
110 1:14 通透性次之
A- 60 15 4:1
无通透性
RP产生机制的膜学说:
∵ ①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②细胞膜对离子的
通透具有选择性:K+>Cl->Na+>A-
∴
[K+]i顺浓度差向膜外扩
散 [A- ] i 不能向膜外扩散
[K+] i ↓、[A-] i ↑→膜内电位↓(负电场) [K+]o↑→膜外电位↑(正电场)
(一)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
(二)、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 膜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向膜内流动
接头前膜内囊泡移动、融合、破裂 ,囊泡中的ACh释放(量子释放)
ACh,与受终板体膜蛋上白的分N子2受构体型结改合变
终板膜对Na+、K+ (尤其是Na+)通透性↑ 终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EPP) EPP电紧张性扩布至肌膜 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爆发肌细胞膜动作电位
主要离子分布: 膜内:
膜外:
(2)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通透性:K+ > Cl- > Na+ > A-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分布 及膜对离子通透性
主要 离子
离子浓度
(mmol/L)
膜内 膜外
膜内与膜 外离子比 例
膜对离子通 透性
Na 14 142 1:10
+K+ 155 5
12、刺激阈指的是( B ) A.刺激强度不变,引起组织 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 B.刺激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 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C.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 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 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 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 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 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经济学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一节 政府理论
1、偏好显示问题 在政治市场上,人们无法有效表示自己对某种公共产品 的看法啊,选民们只能通过对官员的选举来反映出需要 多少水平的公共支出,但不能反映出对具体公共产品的 偏好。 另外,即使人们能够表示自己对公共产品的偏好,他们 也未必就会真实表露出来。
实行统 一税制 的效用
富人的效用 中间阶层的效用 穷人的效用 GR GM GP 公共产品的数量
公共经济学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二节 投票理论
(二)、投票悖论 1、投票悖论 多数票规则可能无法在多个备选方案中达到均衡,而在各种选择之 间循环。 2、阿罗不可能定理 不存在一种能够把个人对多种备选方案的偏好次序转换为社会偏好 次序,并且准确表达全体社会成员各自的个人偏好的社会选择机制。
公共经济学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一节 政府理论
二、政府的不同类型及其决策 无差异曲线:是指这样一条曲线,曲线上每一点都代表了不同产品 的一种消费组合,而消费者从这些不同的组合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 一样的。 政府的不同类型: 1、帕拉图式的政府 即大公无私的、只为全民利益服务的公仆政府。 该类型的政府根据社会偏好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律和秩序等公共 产品,同时从私人部门那里课税,以税收收入来支付政府雇员的工 资。
三、官僚预算最大化理论 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官僚会追求预算的最大化。官僚通过预 算的增加,可以获得职位、权限、尤其是随之而来的特权和名誉等 个人利益。 官僚与政府的关系: 是一种双边垄断关系,官僚将自己的服务出售给政府或政治家, 政府则向官僚们支付工资,从官僚那里购买服务。官僚从政府那里 获得一次性拨款,同时许诺将提供一定水平的总产出。
公共经济学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三节 官僚理论
第四章 游戏环境的创设
1.从教师的角度理解
区域活动为“集体教学的延续”
①集体教学不能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无法
区域活动为兼“顾分个体组,故活在动集”体教学之外,利用区域活动
的时间,在相关区域对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做 个别辅导; ②有关内容的教学(主题活动)是需要多种活 动形式配合和补充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 促进幼儿理解和运用; ③有时由于教学设备不足,做不到人手一份 操作材料,教师只能先在课上示范,课后把操 作材料投放到相关区域,让幼儿自行操作。
间
二、游戏环境的要求
(一)具有安全性 (二)具有丰富的刺激性 (三)具有可参与性 (四)教育性和可控性相结合
第二节 游戏空间规划的模式
一、游戏空间的规划 游戏空间是指同一时间内进行游戏活动的儿
童人数。包括游戏单元和预备区两个部分。
(一)游戏单元
由基本单元、复合单元、高级单元组成 1、基本单元 指单有一项主要的游戏目的,且通常一次只
和安排以及一定的游戏设备和材料的提供而 形成的一种有机构的户外游戏环境。
2、游戏场的历史起源
发端于19世纪末的欧洲和美国 冯·斯成肯德若夫在19世纪80年代的柏林建
立了最早以沙子覆盖地面、适合于2-8岁儿 童游戏的游戏场
3、游戏场的类型
(1)传统的游戏场 (2)现代化游戏场 (3)冒险性游戏场 (4)创造性游戏场
5、跑道或车道
跑道可以是平坦的也可以是有一定坡度的。 供幼儿游玩时奔跑,练习腿部肌肉力量,控 制奔跑的速度。
车道可以是和跑道合二为一的,也可以是专 门的。以骑三轮车为主,练习幼儿的各种运 动能力,练习胆量和勇气。
6、休闲区
许多闲置的空间,如操场、长廊、树阴、花 棚等,放置有自然装饰而成的桌子、凳子等, 它们虽然没有特定的功能,但却是必不可少 的。
第四章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2)
第一节 人际关系
六、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人际关系发展状态(赖文格及斯诺克) 1.零接触状态:双方互不相识,相互之间未注意到 对方的存在 2.开始注意状态:单向注意、双向注意 3.表面接触状态:一方或双方受对方的吸引,主动 接近对方,开始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交往,形成表 面接触状态。 4.情感卷入状态:双方交往中开始有了情感交流及 沟通。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开始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交往,属于人际关
系发展状态中的( C )
A、零接触状态
B、开始注意状态
C、表面接触状态 D、情感卷入状态
12.关于正性心理距离的解释,正确的是( B ) A、情感越密切,心理距离越远 B、情感越密切,心理距离越近 C、情感越疏远,心理距离越远 D、情感越疏远,心理距离越近
13.交往双方寻求和建立共同情感联系领域的
张:还不是你一直在那里不停的说,影响了 我,要不然肯定打得中。
王:那照你说的,还是我自己的错了,你这 个护士太不讲理了,把你们护士长叫来,我 要投诉你!
Questions 体现了哪些社会认知的特征? 体现了哪些引起社会认知偏差的心理规律? 主要体现了护患关系中的什么关系? 引起护患冲突的原因? 解决护患冲突的原则?
第一节 人际关系
(三)人际吸引
1.概念: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相互接纳和喜欢 的现象
2.影响因素 个人特质:外貌、才能、个性品质 相近性:远亲不如近邻,近水楼台先得月 相互性:相似性、互补性、相悦性
第一节 人际关系
五、人际关系的原则
1.交互原则:人总是愿意接近并喜欢能接纳及喜欢 自己的人。 2.平等原则:平等是建立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前 提 3.互利原则:在人际关系中,关系主体的双方都能 得到一定的物质、精神或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利益 4.信誉原则:讲求诚信,遵守诺言 5.相容原则: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 6.情景控制原则
第4章 利息和利率
17
金融学
第四章第三节 单利与复利
竞价拍卖与市场利率
1. 在市场经济中,有的债券只有面额(还本时的金额) 在市场经济中,有的债券只有面额(还本时的金额) 而不载明利率。发行时采用竞价拍卖方式。 而不载明利率。发行时采用竞价拍卖方式。 拍卖成交价,即现值;与面额,也即终值的比, 拍卖成交价,即现值;与面额,也即终值的比, 决定当前的利率。 决定当前的利率。 2. 这样形成的利率就是市场利率。 这样形成的利率就是市场利率。
23
金融学
第四章第四节 利率期限结构
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
4. 远期利率使债权债务期限延长的价值具有了定量的 说明。 说明。
5. 如以 fn 代表第 n 年的远期利率,r 代表即期利 年的远期利率, 其一般计算式是: 率,其一般计算式是:
(1+ r ) 1 fn = n1 (1+ rn1 )
n
24
金融学
5
金融学
第四章第一节 利息
资本化
1. 任何有收益的事物,即使它并不是一笔贷放出去的 任何有收益的事物, 货币,甚至也不是真正有一笔现实的资本存在, 货币,甚至也不是真正有一笔现实的资本存在,都 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 的资本金额。这称之为“资本化” 的资本金额。这称之为“资本化”。 2. 资本化公式: 资本化公式:
利率 = 机会成本补偿水平 + 风险溢价水平
所以, 所以,无风险利率也就是消除了种种风险溢 价后补偿机会成本的利率。 价后补偿机会成本的利率。
9
金融学
第四章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基准利率与无风险利率
3. 由于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绝对无风险的投资,所以 由于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绝对无风险的投资, 也无绝对无风险利率;市场经济中,只有国债利率 也无绝对无风险利率;市场经济中, 可用以代表无风险利率。 可用以代表无风险利率。 4. 有的中央银行规定对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也称 有的中央银行规定对金融机构的存 贷利率, 对金融机构的存、 基准利率。其中,如中国人民银行直取基准利率字 基准利率。其中, 并必须执行;有的不用基准利率字眼, 眼,并必须执行;有的不用基准利率字眼,其意义 在于诱导市场利率的形成。 在于诱导市场利率的形成。
钢粒钻进
第一节 钢粒钻进原理
• 实际工作中,观察由水量过大而被冲起来 的小钢粒,可以看到多数失去棱角而磨成 圆形或椭圆形(圆柱状钢粒球化),而且 钢粒被磨蚀后直径变小。因此可以认为, 钢粒对岩石的研磨切削作用是完全存在的, 质量好的钢粒破碎岩石主要是以整粒起作 用而不是碎钢粒,在较大的轴心压力下是 以体积破碎为主。钢粒球化的过程即是破 碎岩石的过程。
第一节 钢粒钻进原理
• (二)钢粒钻进破碎岩石的原理 • 钢粒钻进时破碎岩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 方式作用的结果:包括压皱、压碎、滚动、冲击、 碾磨、切削等作用。钻头在轴心压力和回转力作 用下,钢粒主要以压皱压碎方式破碎岩石。 • 与此同时,钢粒钻进因钻具的回转、振动而产生 脉冲冲击作用,促使岩石疲劳,加速了岩石体积 破碎的产生。由于钻头在轴心压力下压住钢粒, 同时又在回转力矩作用下翻滚,带棱角的钢粒在 孔底的工作状态大致与牙轮钻头相似。
第一节 钢粒钻进原理
• 二、钢粒在孔底工作过程的分析 • 钢粒钻进过程中,由于钻头与钢粒相互间的磨损, 钢粒钻头的唇部逐渐形成圆弧形,使钻头压砂面 积比回次开始时有所减少,因而造成了向钻头底 部补砂的有利条件。钢粒钻进的孔底形状与钻头 的形状是相适应的,钻头唇部是弧形,因而钻头 对孔底压力的分配不均匀,如图4-2所示。钢粒在 运动过程中,在动平衡时唇部只能压住一层钢粒, 压住二至三层钢粒时,仅是短暂的过程。多余的 钢粒将以钢粒柱的形式大部分储存在钻头的外环 间隙中。
第一节 钢粒钻进原理
• 也由于磨料不固定在钻头上,钻进时一部 分钢粒在钻头唇面下破碎岩石;另一部分 钢粒分布在钻头内壁与岩心之间;还有一 部分钢粒分布在外环状间隙。这样钢粒在 破碎岩石的同时也研磨孔壁,磨损岩心和 钻具,使岩心磨细及孔壁扩大,并增加了 钢粒、钻具、动力的消耗。特别使在破碎、 软硬互层中钻进,取心困难,采心率低。 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采取率和控制孔斜, 以利提高钻孔质量。
第四章 幼儿的权利
幼儿在幼儿园发生伤害事故的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
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0条:“在幼儿
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
神病院治 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 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 予赔偿。”
基于这一司法解释,幼儿在幼儿园伤害事故的赔偿
《幼儿园工作规程》
4、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广州市幼儿教育管理规定》、《青岛市托幼管理规定》
8
二、对幼儿权利的侵犯
(一)家庭侵权
(二)幼儿园侵权
(三)社会侵权
【视频】虐童丑闻
济南幼儿园老师暴打幼儿 幼儿园老师体罚儿童
9
三、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
(一)协商
(二)调解
(三)仲裁 (四)行政复议 (五)诉讼 (六)特殊情况说明
10
第三节 幼儿与幼儿园的法律关系
1、监护关系:于法无据
(1)监护就是指民法上所规定的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 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保
护的一项制度。
(2)《民法通则》对监护人的规定
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 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 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 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 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 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11 人。
国际金融-第四章
分别用Pf和P表示,则有
e
R
Pf
P
实际有效汇率是对实际汇率的加权平均。
27
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
官方汇率
是指由一国货币当局(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外汇 管理当局)规定的汇率。例如,我国国家外汇管 理局公布的外汇牌价。
单一汇率(Single Rate)是指国家机构只规定一种 汇率,所有外汇收支全部按此汇率计算;
11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即期汇率(Spot Rate)
又称现汇汇率,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在当时和两 个营业日内进行外汇交割所采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Forward Rate)
又称期汇汇率,是指买卖外汇双方预先签订合约, 决定在未来某一日按协议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12
远期汇率的报价
直接报价:
与即期汇率报价方式相同,即直接把各种不同价 格期限的远期外汇买入价和卖出价报出来。
1美元从客户手中买入1.2469瑞士法郎, 因 此银行买入1瑞士法郎需支付 108.64/1.2469=87.13日元; 2、银行卖出1.2464瑞士法郎,可得1美元, 接着用1美元购买108.69日元,因此银行 卖出1瑞士法郎需收到 108.69/1.2464=87.20日元;
19
因此,在美元标价法下计算交叉汇率,是 将两项基准汇率的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分 别交叉相除,规则是小数字除以大数字得 买入汇率,大数字除以小数字得卖出汇率。
33
4. 顾客(Customers)
◇指参与外汇交易的公司和个人 ◇根据交易目的,可以分为三类:
(1)交易性的外汇买卖者。包括出口商、跨国 集团的国际业务往来、旅游者、留学人员等, 这些往往都是处于正常经济、生活、活动的实 际需要。
(2)保值性的外汇交易者。例如资产管理机构 手中管理着巨额的资金和有价证券,为了使得 管理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从而会在外汇市场上 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易。
第四章 护理人际关系伦理
第三节 护士与社会关系伦理
一 护士与社会关系的内容 二
护士与社会关系的伦理要求
第四章 第三节
(一)护士与社会关系的内容
1 做好群众的健康教育工作 2 做好群众的预防保健工作 3 做好社区群众的医疗服务工作 4 做好社会现场急救的工作
第四章 第三节
(二)护士与社会关系伦理要求
1 热情服务,平等待人 2 恪守规章,坚持原则 3 钻研业务,履行职责 4 救死扶伤,敬业奉献
一、概述
护患关系的历史演变 护患关系的发展趋势 护患关系的特点与实质
第四章 第一节
一、概述
(一)护患关系的历史演变
1、古代医学中的医(护)患关系 医生一人兼任医师、护士和药剂师的工作,直接与病人
接触,没有医疗仪器设备介入,将病人视为一个有机整体, 对病人的疾病整体考虑、全面负责。
第四章 第一节
2、近代医学中的医(护)患关系 医护人员从人的生物属性来认识健康和疾病,医
刘护士再次来到病人床旁,告诉病人现在是急性期,要绝对卧床 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以防病情加重。病人和家属对其讲解表现出 明显的不信任。
工作任务: 1、请说明病人及家属对刘护士的讲解不信任的原因。 2、思考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节 护患关系伦理
一
概述
二
护患关系内容与模式
三 护患关系影响因素与伦理要求
王女士,65岁,既往有心绞痛病史。某日上午9时,因突发心前区 剧烈疼痛,自行含服速效救心丸后无效,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入 院后立即行心电图、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检查,提示急性心肌梗死。 刘护士遵医嘱为病人静脉输液,但两次穿刺均未成功,病人表情痛 苦,家属焦急万分。赵护士见状后迅速过来帮忙,一针见血,大家 终于松了一口气。
第四章家庭护理
家庭与社会的关系
家庭应对和处理问题及危 1.家庭成员对健康问题的认识 机的能力与方法;家庭的适应 2.家庭成员间情绪上的变化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家庭战胜疾病的决心 4.应对健康问题的方式 5.生活调整 6.对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的影响 7.经济影响
(一)家庭健康护理评估的内容
评估项目 评估具体内容 1.家庭结构和家庭地址 2.家庭成员职业 3.家庭成员健康状况 4.家庭健康管理状况 5.家庭成员生活习惯 6.家庭经济 7.住宅环境 8.社区环境 9.家庭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社会阶层
家庭一般资料
1.疾病的种类和日常生活受影响的程度 家庭中患病成员 2.愈后状况的推测 的状况 3.日常生活能力 4.家庭角色履行情况 5.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
第三节
家庭健康护理程序
家庭健康护理评估
家庭健康护理诊断 家庭健康护理计划 家庭健康护理的实施 家庭健康amily health nursing assessment)是为确定家庭存在的健康问题而收集主 观和客观资料的过程,为进行有针对性援助提供可 靠依据。
7.空巢期
父母独处至 退休
重新适应婚姻关系 重新适应俩人生活 照顾高龄父母 计划退休后的生活 疾病问题
更年期保健
防止药物成瘾 意外事故防范 定期体检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 慢性病防治 孤独心理照顾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提高社会生活能力
8.退休
退休至死亡
适应退休生活 经济收入下降 生活依赖性增强 面临老年病、衰老、 丧偶、死亡
结合两种观点开展家庭护理:
把家庭作为护理服务对象
把家庭作为个体成员的环境
目 的
协助家庭发现有碍健康的问题 借助家庭实施卫生保健 协助全家获得身心健康
第四章储蓄规划
(一)储蓄政策:鼓励、保护
1.保护。居民个人在银行及信用机构的存 款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a、承认存款的占有权,主权属于存款人所 有; b、允许存款的使用权,存款完全归存款人 自由支配和运用。 c、尊重存款的处置权,可以转让、赠送。 2.鼓励。
(二)储蓄存款的原则
1、存款自愿:参加储蓄必须出于存款人 的自觉自愿,银行不能加以干涉,居民 是否愿意将手中闲置的资金存入银行, 选择哪一种储蓄,存多少钱,存多长时 间,什么时候存取,存取在哪一个储蓄 机构等,由客户自己选择。 2、取款自由:储户按储蓄存款章程的规 定可以自由支取存款。
(三)存期:
(2)存期天数的计算采用“算头不算 尾”的方法,即从存入日算至支取日 前一天,存入的当天计息,支取的当 天不计息。 (3)分段天数的计算,除最后一段算 头不算尾外,其余多段迎头尾衔接都 计算在内。
(三)存期:
(4)储蓄存款到期日,以对年、对 月为准,如1994年12月20日存入,定 期一年,于1995年12月20日支取,如 果存入日为到期日没有的日期,以应 到期月份最末一天为存款到期日,如 1996年8月30日存入,定期半年,到 期日应为1997年2月28日。
储蓄的本质
1.目的是为了保存未来消费时货币的 价值。 2.储蓄是居民货币收入的信用储存形 式,本质是一种信用行为。 3.储蓄来源于城乡居民个人闲置资金。 储蓄是个人将其所有的货币存入 银行,而银行开具存单或者存折作为 凭证,个人凭借存单和存折支取本金 和利息的一种活动。
二、储蓄的特征
个人通知存款
存款期限不限,可随时凭存单一次 或部分支取,部分支取时,未取部分 按原存入日起息,如取款金额较大需 提前通知储蓄所,但取款时,须在用 款日三天前填制“通知存款预约取款 通知书”,银行把通知书回执加盖业 务公章后交给储户。
第四章 学习策略的学习
第二节在信息加工过程中, 为了更好地获得、储存、提取、运用信息等 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技术。
11
二、学习中的主要认知策略
(一)精细加工策略
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 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帮助学习者将新信息储存到长
时记忆中的深层加工策略。
• 你需要在文中找出哪些有用的信息?
• 这些信息会帮助到你的哪些方面? • 你对书中介绍的哪一部分知识最感兴趣? • 当你提出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全神贯注地做好学习准备。这样,你才可以对 所要探究的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
21
(二)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指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 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过程。主要运用于对学习 材料结构的把握。
1.列提纲
2.作图:关系图、层次图、流程图等 3.列表 4.归类
22
1、列提纲
列提纲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 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 次要观点。
飞机-箱子 橘子-狗 计算器-书
16
关键词法(检索)
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相似的线索词,通过视觉 表象联系起来。(条件:适用于中等偏下的同学,好同学 能熟练地用声音编码) (1)声音联结。将外语的词转变为本民族“关键词” (2)心像联结。形成互动关系的心像把二者联结起来。
Pineapple 皮难剥
14
首字连词法:将识记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
性的字,然后变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 去经验联系起来。 例如,《辛丑条约》内容为:
①要清政府赔款;②要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反抗;③允许外
国在中国驻兵;④划分租界,建领事馆。 可用“钱禁兵馆”(谐音“前进宾馆”)。 例如,《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影响加速度的因素第三节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学习目标]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2.掌握定量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物体质量关系的方法.3.了解气垫导轨减小摩擦的原理和光电门及数字计时器在实验中的作用.4.能作出物体运动的a -F 、a -1m 图象,并会利用图象发现实验规律.一、影响加速度的因素1.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物体的质量都有关系.2.加速度的测量:加速度不是一个可以直接测量的量,可通过时间、位移等能直接测量的量去间接地测量加速度.例如,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通过测量时间、位移,由位移s =12at 2间接测量加速度a =2st 2.3.定性探究影响加速度的因素 (1)实验器材带有刻度尺的光滑斜面、一辆四轮小车、秒表、弹簧测力计、砝码. (2)实验基本思想——控制变量法. (3)实验过程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的关系(保持车的质量不变) 实验设计:①如图1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图1②记下小车的运动时间t ;③从斜面的刻度尺上读出小车的位移s ; ④由a =2st2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⑤改变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改变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大小,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当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逐渐增大,其加速度将逐渐增大;反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逐渐减小,其加速度也逐渐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保持小车所受合力不变) 实验设计:①把小车放在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小车,使小车保持静止状态,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②撤去弹簧测力计,将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释放,用秒表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t 并读出小车的位移s ,由a =2st2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③在小车上增加砝码,重复①、②.重复步骤①时,应调整斜面倾角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实验结论: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变时,物体的质量增大,其加速度减小;反之,物体的质量减小,其加速度增大.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 1.实验器材气垫导轨、滑块(包括挡光片)、橡皮泥、光电门、数字计时器、砝码、天平. 2.实验原理(1)实验的基本思想——控制变量法①保持滑块的质量不变,改变合外力探究a 与 F 的关系. ②保持滑块所受的合外力不变,改变其质量探究a 与m 的关系. (2)三个物理量滑块的质量、滑块所受的拉力、滑块的加速度. 3.实验过程(1)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让滑块在砝码拉力的作用下做加速运动,记录下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砝码的质量、两光电门间的距离.图2(2)保持滑块质量不变,通过增加(或减少)砝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实验3次.(3)将实验结果填入表一,并计算每一次滑块的加速度a.表一滑块质量M=kg而得出a与F的关系.(5)保持砝码的质量不变,即滑块所受的拉力不变.在滑块上增加(或减少)橡皮泥来改变滑块的质量,重复进行几次实验,记下实验数据.将实验结果填入表二.表二拉力F=N(6)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1M,画出滑块运动的a-1M图象,得出a与1M的关系,从而得出a与M的关系.(7)实验结论:当M一定时,a与F成正比;当F一定时,a与M成反比.4.注意事项(1)使用气垫导轨做实验时注意:气垫导轨是较精密的仪器,实验中必须避免导轨受碰撞、摩擦而变形、损伤,没有给气垫导轨通气时,不准在导轨上强行推动滑块.(2)改变砝码的数量时,要始终保证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一、实验原理例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使用如图3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光电门G1、G2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s,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图3(1)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如何判定调节是否到位?(2)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的质量不变;若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保持的质量不变.(3)若取M=0.4 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A.m1=5 gB.m2=15 gC.m3=40 gD.m4=400 g(4)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其中求得的加速度a 的表达式为: .(用Δt 1、Δt 2、D 、s 表示) 答案 (1)见解析解析 (1)取下牵引砝码,滑行器放在任意位置都不动,或取下牵引砝码,轻推滑行器,数字计时器记录每一个光电门的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 都相等. (2)滑行器;牵引砝码.(3)本实验只有在满足m ≪M 的条件下,才可以用牵引砝码的重力近似等于对滑行器的拉力,所以D 是不合适的.(4)由于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短,所以可以认为挡光片通过光电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即有v 1=D Δt 1,v 2=DΔt 2,再根据运动学公式v 22-v 12=2as 得:a =(D Δt 2)2-(D Δt 1)22s .二、实验数据处理例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实验中,某次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当m一定时,a与F的关系如表一所示;当F一定时,a与1m的关系如表二所示.表一(1)在如图4图4(2)由图象可以判定:当m 一定时,a 与F 成 ;当F 一定时,a 与m 成 . (3)在研究a 与m 的关系时,作了a -1m 图象,而没作a -m 图象,那么作a -1m 图象有何优点?答案 (1)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2)正比 反比(3)a -m 图象是曲线,难以找出规律;a -1m图象是直线,容易找出规律.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象法、“化曲为直”法1.研究加速度a 和力F 的关系以加速度a 为纵坐标,力F 为横坐标,根据测量数据描点,然后作出图象,如图5所示,若图象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就能说明a 与F 成正比.图52.研究加速度a 与质量m 的关系如图6所示,因为a -m 图象是曲线,检查a -m 图象是不是双曲线,就能判断它们之间是不是成反比关系,但检查这条曲线是不是双曲线,相当困难.若a 和m 成反比,则a 与1m 必成正比.我们采取“化曲为直”的方法,以a 为纵坐标,以1m 为横坐标,作出a -1m 图象,若a -1m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a 与1m成正比,即a 与m 成反比.图6三、其他实验方法的探究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实验设计考虑的一个重点是如何保持小车(或滑块)的合外力不变及如何改变合外力大小.为此,需消除摩擦力的影响,气垫导轨上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合外力等于绳的拉力;而在不光滑的木板上运动的小车,则需要平衡摩擦力.2.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在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木块,反复移动木块位置,直到轻推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保持匀速运动为止(纸带上相邻点间距相等).3.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悬挂砝码盘,但小车应连着纸带且接通电源;平衡摩擦力后,改变小车质量后无须再重新平衡摩擦力.例3某实验小组利用图7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图7(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2)图8是甲、乙两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图8形成图线甲的原因是.形成图线乙的原因是.答案(1)AD(2)长木板倾角过大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解析(1)实验中细绳要与长木板保持平行,A项正确;平衡摩擦力时不能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细绳绕过滑轮拴在木块上,B项错误;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木块,C项错误;平衡摩擦力后,改变木块上的砝码质量后不需要再重新平衡摩擦力,D项正确. (2)图线甲中F=0时,木块就有了加速度,可见是长木板倾角过大.图线乙中,有了拉力时,加速度仍为0,说明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例4 两个小车并排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线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分别放有不同质量的砝码(图9甲).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F 的大小可以认为等于砝码(包括砝码盘)所受的重力大小.小车后端也系有细线,用一只夹子夹住两根细线(图乙),控制两辆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和结束运动.图9由于两个小车初速度都是零,运动时间又相同,因为s =at 22,即s ∝a ,所以只要测出两小车位移s 之比就等于测出了它们的加速度a 之比.实验结果是:当两小车质量相同时, ;当拉力F 相等时, .实验中用砝码(包括砝码盘)所受的重力G =mg 的大小作为小车所受拉力F 的大小,这样做会引起实验误差,为了减小这个误差,G 与小车所受重力Mg 之间需要满足的关系是: .答案 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 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G ≪Mg解析 实验过程中,当两小车质量相同时,砝码(包括砝码盘)重力越大,相同时间内位移越大,则加速度越大,进行实验时会发现,加速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若砝码重力不变,即拉力不变时,质量越大的小车,相同时间内位移越小,即加速度越小,进行测量分析知,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如果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力G 远小于小车的重力Mg 时,G 近似等于拉力F .1.控制变量法:当研究多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时,为了简便,可设计保持其他物理量不变,只研究剩余两个变化物理量的关系,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两个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前端各系一条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中各放数目不等的砝码,就可以验证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力的关系.2.对比实验法:对比实验法在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两小车后端各系一条细绳,一起被一个夹子夹着而使小车静止(如图10所示).打开夹子,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关上夹子,两小车同时停下来.用刻度尺测出两小车通过的位移,位移之比就等于它们的加速度之比.图101.(实验原理)如图11所示为一气垫导轨,导轨上安装有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挡光片,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测出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图11(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2.25 mm.(2)实验时,由数字计时器读出挡光片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1.0×10-2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B时的瞬时速度为m/s.(3)若某同学用该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①要求出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文字说明并用相应的字母表示).②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答案(2)0.225(3)①挡光片到光电门的距离s②A解析(2)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可近似认为是滑块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即v=dt=2.25×0.0010.01m/s=0.225 m/s.(3)①根据运动学公式a=v22s得,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挡光片到光电门的距离s.②拉力是直接通过力传感器测量的,故与小车质量和钩码质量的大小关系无关,故A错误;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故B正确;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使拉力等于合力,故C正确;要保持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拉力才等于合力,故D正确.2.(实验的数据处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2甲所示.图12(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测量并标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m/s2.(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图13(3)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答案(1)0.16 (2)见解析图(3)计算F时忘记加入砝码盘的重力解析(1)由题意可知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5T0=0.1 s.由题图乙可知Δs=0.16 cm=1.6×10-3 m,由Δs=aT2可得a=0.16 m/s2.(2)a-F图线如图所示.(3)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后,a-F图象仍不通过原点,是由于在计算F时忘记加入砝码盘的重力,使作出的图象向左平移.3.(实验的误差分析)(多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的实验时(使用图14所示的装置),设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为M,小盘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分别得出如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图象,其中甲、乙、丙是a-F图象,丁是a-1M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4A.甲和乙没有把握好实验条件M远大于mB.丙和丁没有把握好实验条件M远大于mC.甲中长木板的倾角太小,乙中长木板的倾角太大D.甲、乙、丙三位同学中,丙同学较好地完成了平衡摩擦力的操作答案BCD解析图象甲和乙都是直线,说明满足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远大于小盘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m,而丙和丁没有把握好此条件.故图线出现弯曲,A错误,B正确;甲、乙、丙中只有丙图经过原点,说明只有丙较好地完成了平衡摩擦力的操作,D正确;图象甲中图线在横轴上有截距,即F为某一值时才开始有加速度,说明长木板倾角太小,没有很好地平衡摩擦力,而图象乙中图线在纵轴上有截距,说明长木板倾角太大,平衡摩擦力过度,C正确.一、选择题1.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保持小车所受拉力不变,只改变小车的质量,就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B.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只改变小车的拉力,就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C.先保持小车所受拉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D.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受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答案D解析该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一个量不变,研究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拉力不变,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质量不变,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A、B、C错误,D正确.2.如图2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实验时安装完毕后,准备释放小车时的装置示意图.另一同学指出了图中的几处错误,其中不正确的是()图2A.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B.拉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平行C.实验中所用电源应为交流电源D.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打点计时器应距右端较远些答案D解析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打点计时器应距左端较远些,选项D错误.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实验中,为了消除打点计时器和木板对小车阻力的影响,关于该操作环节,下列四种装置图中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依靠重力来平衡阻力,同时阻力包含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故操作为:需要连上纸带,但是不能挂重物,把打点计时器所在的一端垫高.故B正确,A、C、D错误.二、非选择题4.(实验原理)用图3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图3(1)完成平衡摩擦力的相关内容:①取下砂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②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如果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则应(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为止.(2)某同学实验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a-F图象(砂和砂桶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则该同学探究的是:在小车质量一定的条件下,成正比.(3)上题中若砂和砂桶总质量过大,不能远小于小车质量,则可能会出现下列图象中的()答案(1)减小间隔相等(2)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拉力(3)B解析(1)由题图乙所示纸带可知,小车运动过程中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越来越大,小车做加速运动,平衡摩擦力太过,木板倾角太大,应减小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间隔相等为止.(2)由题图丙可知,纵轴表示加速度,横轴表示力,探究的是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控制小车质量不变,由图象可知:在小车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若砂和砂桶总质量过大,不能远小于小车质量,小车加速度与力不成正比,a-F图象不是直线,a-F图象向下弯曲,会出现B图所示情况.5.(实验的误差分析)某实验小组利用小车、一端带有滑轮的导轨、打点计时器和几个已知质量的小钩码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4甲所示.图4(1)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打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 s,由图中的数据可得小车的加速度a为m/s2.(2)该实验小组以测得的加速度a为纵轴,所挂钩码的总重力F为横轴,作出的图象如图丙中图线1所示,发现图线不过原点,怀疑在测量力时不准确,他们将实验进行了改装,将一个力传感器安装在小车上,直接测量细线拉小车的力F′,作a-F′图如图丙中图线2所示,则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对于图象上相同的力,用传感器测得的加速度偏大,其原因是;(3)该实验小组在正确操作实验后,再以测得的加速度a 为纵轴,所挂钩码的总重力F 和传感器测得的F ′为横轴作图象,要使两个图线基本重合,请你设计一个操作方案: .答案 (1)0.195(2)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钩码的质量未远小于小车的质量(3)将n 个钩码都放在小车上,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钩码挂在细线上,其余钩码留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运动解析 (1)根据Δs =aT 2,运用逐差法得:a =s BD -s OB 4T 2=(4.04-1.63-1.63)×10-24×0.01 m /s 2=0.195 m/s 2.(2)由图线可知,F 不等于零时,a 仍然为零,可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力传感器可以直接得出细线拉力的大小,用钩码的重力表示细线的拉力,必须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否则细线的拉力实际上小于钩码的重力.所以对于图线上相同的力,用传感器测得的加速度偏大,原因是钩码的质量未远小于小车的质量.(3)要使两个图线基本重合,只要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即可.6.(实验的数据处理)如图5所示为用拉力传感器(能测量拉力的仪器)和速度传感器(能测量瞬时速度的仪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L =48.0 cm 的A 、B 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 、B 时的速率.图5(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②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在不受拉力时做 运动.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为保证细线的拉力不变,必须调节滑轮的高度使 . ④接通电源后自C 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 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 、B 时的速率v A 、v B .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④的操作.(2)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 B 2-v A 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a = ,请将表中第4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图6(4)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理论图线),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除了拉力传感器读数可能偏大外,还可能是 .答案 (1)②匀速直线 ③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2)v 2B -v 2A 2L4.84 (3)见解析图 (4)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解析 (1)②平衡摩擦力完成的依据是小车在不受拉力作用时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为保证细线的拉力不变,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 B 2-v A 2=2aL 可得,a =v 2B -v 2A 2L.将v B 2-v A 2=4.65 m 2/s 2,L =0.48 m 代入后可得a ≈4.84 m/s 2.(3)如图所示(4)由作出的a -F 图象可知,当拉力F 已经大于0时,小车的加速度仍然为0,故可能的原因是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