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备战-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超全精压)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复习汇总
1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归纳图解(马中邹伟春)(一)培养基的基本知识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I1 •培养基的营养成分2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1) 目的明确。
要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等选择原料、配制培养基。
(2)营养要协调。
各种营养物质要保证适当的浓度和比例。
营养物质比例过低,不能满足微生物生长;浓度过高则会抑制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营养物质的浓度比(如C/N )还会直接影响某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谷氨酸生产, C/N=4: 1时,菌体大量繁殖,谷氨酸产量少;而 C/N=3: 1时,菌体繁殖受抑制,但谷氨酸合成量大。
(3)pH 要适当。
不同微生物生长所需 pH 不同。
如细菌pH 保持在6.5〜7.5之间;放线菌保持在 7.5〜8.5之间;真菌应保持在 5.0〜6.0之间。
3•培养基的分类及作用:培养基种类很多,作用也不同。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培养基分为不同种类。
说明:①病毒为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专营活细胞寄生,目前不能利用人工培养基来培养,需接种在动植物组织中才能增殖。
常用于培养病毒的是活鸡胚。
②加入培养基中的凝固剂(如琼脂),一般不能被微生物利用,只起到凝固作用。
③选择培养基一般只生长具有特定的微生物,鉴别培养基可以存在其他微生物,而且能鉴别特定的微生物。
注意:选择培养基的选择方法(1)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
例如,加入青霉素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以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里的加入是在主要营养成分完整的基础上加入。
(2)改变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
例如缺乏氮源时可以分离出固氮微生物;石油作为惟一碳源时,可以分离出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
(3)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
例如,将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下培养,可以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二)灭菌技术1. 无菌技术的概念在微生物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其主要技术是无菌操作。
无菌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物理、化学的手段,防止实验室培养物被外来微生物污染。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材料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材料生物技术实践是高中生物选修一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其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下面是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知识点的总结材料。
一、细胞培养技术1.细胞培养基本理论:细胞培养的定义、种类和应用2.细胞培养技术的步骤:细胞的分离、传代、化学培养基的制备等3.细胞培养的影响因素:温度、培养基成分、培养器具等4.细胞培养的应用:生物药物的生产、组织工程、基因工程等二、基因工程技术1.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基因重组、基因表达等2.基因工程中的重要技术:限制性酶切、DNA连接、DNA复制等3.基因工程的应用:转基因技术、蛋白质表达与纯化、分子诊断等4.基因工程的伦理问题:风险评估、生物安全等三、单细胞技术1.单细胞技术的基本原理:单细胞分离、扩增等2.单细胞技术的应用:单细胞测序、单细胞克隆等3.单细胞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癌症研究、免疫细胞研究等4.单细胞技术的发展前景:个体化医学、药物开发等四、酶工程技术1.酶工程的基本概念:酶的定义、性质等2.酶工程技术的步骤:酶的筛选、改造、固定化等3.酶工程技术的应用:生化制剂的生产、环境保护等4.酶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功能酶的研究、酶催化反应的优化等五、生物传感器技术1.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生物元件的识别、信号转导等2.生物传感器的种类:酶电极、抗体电极等3.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生物分析、临床诊断等4.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微纳制造技术的应用、多样化生物传感元件的研究等六、生物安全技术1.生物安全的概念:生物实验的风险评估、安全管理等2.生物安全技术的措施:生物实验室建设、生物废弃物处理等3.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生物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4.生物安全技术的发展:新兴疾病、转基因生物等生物安全问题的研究与应对以上是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的知识点总结材料。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细胞培养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单细胞技术、酶工程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和生物安全技术等方面,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高级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归纳
关于高级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生物选修一是生物技术实践的专业课程。
生物技术实践是指通过应用生物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解决生物学领域中的科学问题或开展生物学研究。
以下是关于高级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的知识点总结归纳:1.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是指将离体细胞和组织在培养基上,通过提供适宜的培养条件,使其继续生长和分化的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常用于生物学研究、药物研发、组织工程等领域。
2.PCR技术: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体外扩增DNA序列的技术,可用于从少量DNA样本中扩增出足够的数量用于分析。
PCR技术常用于DNA测序、基因突变检测、疾病诊断等领域。
3. DNA测序技术:DNA测序是指确定DNA序列的技术。
常用的DNA测序技术包括Sanger测序和高通量测序。
DNA测序技术广泛用于基因组学研究、遗传病诊断和个体基因组分析等领域。
4.基因克隆技术:基因克隆是指将特定的DNA段从一个生物体中提取出来,放入另一个生物体中进行繁殖的技术。
常用的基因克隆技术包括限制酶切、连接酶切产物、转染等。
6.蛋白质表达与纯化技术:蛋白质表达与纯化是指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将基因转录成mRNA,然后mRNA被翻译成蛋白质,并对蛋白质进行纯化和分析的技术。
蛋白质表达与纯化技术常用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蛋白质工程等领域。
7.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大量的基因表达水平。
基因芯片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研究、转录组学研究和分子诊断等领域。
9.组织工程技术:组织工程是指利用细胞、生物材料和生物技术手段,重构、修复或替代组织和器官的技术。
组织工程技术常用于器官移植、组织重建等领域。
10.生物信息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原理与方法,分析、存储和管理生物学数据的学科。
生物信息学技术常用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表达谱分析等领域。
以上是关于高级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整理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第一部分微生物的利用实验 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一、大肠杆菌1.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为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
2.用途:是基因工程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工具。
二、本实验的内容是将大肠杆菌扩大培养和划线分离。
分离后,一个菌体便会形成一个菌落,这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用方法,也是用于筛选高表达量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本实验用LB液体培养基(通用的细菌培养基)扩大培养大肠杆菌,培养后用LB固体平面培养基进行划线分离。
三、细菌的培养和分离1.细菌的培养:( 1 )繁殖方式:细菌以分裂的方式繁殖,分裂速度很快,约20min 分裂一次。
(2)培养的方法:需要将已有细菌的培养物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一般用接种环来转移带菌的培养物。
2.细菌的分离分离的方法与特点:划线分离法:操作简单。
(接种环)涂布分离法:操作复杂,单菌落更易分开。
(玻璃刮刀)四、灭菌操作1.灭菌操作的原因:获得纯净的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污染。
2.无菌操作的条件:(1)各种器皿必须是无菌的。
(首要条件)(2)各种培养基必须是无菌的。
“细菌喜荤,霉菌喜素”细菌培养基要用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来配制,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一定的渗透压。
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制备培养基时需调节培养基的酸碱度)。
霉菌培养基一般用无机物配制或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即可。
在中性偏酸的环境中生长(制备培养基时需调节培养基的酸碱度)。
如果培养基中有葡萄糖,为防止葡萄糖分解碳化,要用500g/cm2压力(90 C以上)灭菌30min.3.灭菌的方法: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 1)灼烧灭菌(2)干热灭菌:160-170 C下加热1-2h。
(3)高压蒸气灭菌:100kPa、121 C (1kg/cm 2)下维持15min.(4)过滤灭菌:G6玻璃砂漏斗过滤(用于有些不能加热灭菌的化合物,如尿素加热会分解)4.消毒的方法:是指杀灭或清除环境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孢子)的方法(1)煮沸消毒法:100 C煮沸5-6min(2)巴氏消毒法:70-75 C下煮30min或80 C 下煮15min(3)化学药剂消毒法:用75%酒精、新洁尔灭等进行皮肤消毒; 氯气消毒水源( 4) 紫外线消毒五、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1 .实验步骤:(1)培养基灭菌:将50mlLB液体培养基、50mlLB固体培养基加上封口膜和培养皿用牛皮纸包好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 +2CO2+能量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C2H5OH+O2→CH3COOH+H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2℃,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高中生物选修一超全笔记!高考生物必看!
16、 如 何 分 离 分 解 纤 维 素 的 微 生 物 ? 以 纤 维 素 为 唯 一 碳 源 的 培 养 基 。
17、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组分:C1 酶、CX 酶和葡萄糖苷酶。 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三、植物组织培养
1、菊花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2、常用的培养基是 MS 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N、P、K、Ca、 Mg、 S; 微 量 元 素 : B、 Mn、 Cu、 Zn、 Fe、 Mo、 I、 Co; 有 机 物 : 如 甘 氨 酸、烟酸、肌醇、维生素以及蔗糖等,常常还要添加植物激素。
8、向溶解了 DNA 的 NaCL 溶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 95%的冷却的酒精溶液, 目的是提取含杂质更少的 DNA。
9、PCR 原理:DNA 体外复制
10、PCR 的条件:①一定的缓冲溶液;②DNA 模板;③分别与两条模板链 相结合的两种引物;④四种脱氧核苷酸;⑤耐热的 DNA 聚合酶;⑥控制温 度的仪器设备。
第3页
12、活 菌 计 数 法 就 是 当 样 品 的 稀 释 度 足 够 高 时 ,培 养 基 表 面 生 长 的 一 个 菌 落 , 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 品中大约含有多少个活菌。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因为当 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只是一个菌落。
3、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
1)按照不同的顺序使用,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必背知识点
专题四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必背知识实验一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考点一】培养基1、培养基配置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五大营养要素: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②有的物质既是碳源又是氮源(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元素和氮元素),如:蛋白质、蛋白胨;③有的既是碳源又是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如:酵母提取物;④“细菌喜荤,霉菌喜素”;细菌喜37℃的温度;霉菌喜25-30℃的温度;⑤细菌的培养基:蛋白胨、酵母提取物、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一定的渗透压;通常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⑥霉菌的培养基:一般用无机物配制或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即可;通常在中性偏酸的环境中生长;⑦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适宜的pH、温度以及特殊营养物质,以满足微生物生长对的要求。
2、培养基的种类及用途:①液体培养基:呈现液态,用于扩大培养和工业生产;②固体培养基:配制时需加入琼脂(凝固剂),呈固态,用于菌种分离、鉴定、计数等;③我们一般用LB液体培养基来扩大培养大肠杆菌,用LB固体培养基来分离大肠杆菌。
【考点二】灭菌和消毒1、无菌技术:人们利用微生物完成一定的反应,必须要求某种微生物是没有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因此,在培养微生物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2、灭菌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或除去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方法。
杀死病原菌的方法叫消毒。
如:实验室要对使用前和使用后的培养基、各种容器进行灭菌;要对实验服、对病人的排泄物和衣物进行消毒。
3、干热灭菌法:是利用火焰将接种环和试管上的微生物烧死(又称灼烧灭菌法),或在140-160℃的烘箱中加热2-3h,将微生物的营养体和芽孢杀死。
4、加压蒸气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这是生产和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法,将灭菌锅内通入压力达到1000g/cm2的高压蒸气,锅内温度达121℃,持续15-30min,即可达到灭菌目的;注意:当培养基内有葡萄糖时,为防止葡萄糖分解碳化,要用500g/cm2压力(90℃以上)灭菌30min。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妥玉宝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分裂生殖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C2H5OH+O2→CH3COOH+H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2℃,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必背知识点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适宜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酶(1)有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6H2O+6O2─→ 6CO2+12H2O+大量能量酶(2)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制酒原理:酵母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2.果醋制作菌种是醋酸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以二分裂方式增殖。
原理如下:(1)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果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2)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3.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菌种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工业酿酒可在无菌条件下人工接种酵母菌菌种。
4.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在发酵过程中,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中,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5.在传统酿酒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严格的灭菌过程,是因为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无法适应而受到抑制。
6.果酒制作中,酒精含量达一定程度后不变,CO2也不产生,原因可能是原料耗尽或高浓度的酒精抑制了酵母菌细胞呼吸。
7.喝剩的果酒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酸,原因是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把酒精变为醋酸。
8.制作果醋时,变酸的酒表面常常有一层白色菌膜,这层白色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9.果酒和果醋制作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新鲜的葡萄应先冲洗再去梗。
若先去梗再冲洗,会造成汁液流失和杂菌污染。
(2)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但不能反复冲洗,以防止菌种流失。
(3)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约1/3 的空间,目的是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防止发酵液溢出。
(4)果酒制作温度控制在18~25℃,时间为10~12d;果醋制作温度控制在30~35℃,时间为7~8d。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归纳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归纳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归纳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归纳实验1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1.微生物是指结构简单、形体微小的单细胞、多细胞或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包括病毒、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某些真菌。
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有细胞壁(肽聚糖)、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型的细胞核,只有一环状DNA分子(拟核)。
以分裂(二分裂)的方式繁殖,分裂速度很快。
用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染液染色后,再脱色处理,细菌仍保留染色液的颜色)和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区别在细胞壁的成分不同。
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细胞壁薄,有荚膜)、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
2.细菌的分离方法有两种: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
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用方法,也是用于筛选高表达量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划线分离就是用接种环蘸菌液后在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平板上划线,在划线的过程中菌液逐渐减少,细菌也逐渐减少,。
划线最后,可使细菌间的距离加大。
将接种后的固体培养基培养10~20小时后,一个细菌细胞就会繁殖成许多细菌细胞,形成菌落,不会重叠。
在斜面上划线,则每个斜面的菌群就是有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
用于基因工程的大肠杆菌的工程菌,可以用划线分离法获得产物表达能力高的菌株。
由于工程菌的质粒中通常有抗性基因(如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如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氨苄青霉素,由于非工程菌的其他杂菌都没有抗性基因,所以在划线后只有存在抗性基因的工程菌能生存下来。
-5-7涂布分离时,需要先将培养的菌液稀释,通常稀释到10~10之间,然后去0.1ml不同稀释度的稀释菌液放在培养皿的固体培养基上,用玻璃刮刀涂布在培养基平面上进行培养,在适当的稀释度下,可产生相互分开的菌落。
通常每个培养皿中有20个以内的单菌落为最合适。
将每个菌落分别接种在斜面上扩增培养后,再做功能性实验。
划线分离法,方法简单;涂布分离法,单菌落更易分开,但操作复杂。
高中生物选修一现代生物技术实践必背知识点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必背知识点实验一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考点一】培养基1、培养基配置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五大营养要素: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②有的物质既是碳源又是氮源(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元素和氮元素),如:蛋白质、蛋白胨;③有的既是碳源又是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如:酵母提取物;④“细菌喜荤,霉菌喜素”;细菌喜37℃的温度;霉菌喜25-30℃的温度;⑤细菌的培养基:蛋白胨、酵母提取物、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一定的渗透压;通常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⑥霉菌的培养基:一般用无机物配制或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即可;通常在中性偏酸的环境中生长;⑦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适宜的pH、温度以及特殊营养物质,以满足微生物生长对的要求。
2、培养基的种类及用途:①液体培养基:呈现液态,用于扩大培养和工业生产;②固体培养基:配制时需加入琼脂(凝固剂),呈固态,用于菌种分离、鉴定、计数等;③我们一般用LB液体培养基来扩大培养大肠杆菌,用LB固体培养基来分离大肠杆菌。
【考点二】灭菌和消毒1、无菌技术:人们利用微生物完成一定的反应,必须要求某种微生物是没有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因此,在培养微生物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2、灭菌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或除去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方法。
杀死病原菌的方法叫消毒。
如:实验室要对使用前和使用后的培养基、各种容器进行灭菌;要对实验服、对病人的排泄物和衣物进行消毒。
3、干热灭菌法:是利用火焰将接种环和试管上的微生物烧死(又称灼烧灭菌法),或在140-160℃的烘箱中加热2-3h,将微生物的营养体和芽孢杀死。
4、加压蒸气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这是生产和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法,将灭菌锅内通入压力达到1000g/cm2的高压蒸气,锅内温度达121℃,持续15-30min,即可达到灭菌目的;注意:当培养基内有葡萄糖时,为防止葡萄糖分解碳化,要用500g/cm2压力(90℃以上)灭菌30min。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知识点总结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易考知识点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H2O→6CO2+12 H2O+能量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6CO2+能量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开口向下的目的是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该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专题12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知识点总结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 谷氨酸发酵 ·无氧发酵: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 6H 12O 6+6O 2+6H 2O →6CO 2+12H 2O+能量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 6H 12O 6→2C 2H 5OH +2CO 2+能量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 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 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 6H 12O 6+2O 2→2CH 3COOH +2CO 2+2H 2O C 2H 5OH +O 2→CH 3COOH +H 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2℃,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妥玉宝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C2H5OH+O2→CH3COOH+H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2℃,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酵母菌:兼性厌氧菌,有氧条件下,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方程式:C6H12O6+6O2→6CO2+6H2O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方程式:C6H12O6→2C2H5OH+2CO21.酵母菌最适的繁殖温度是20℃,最适的酒精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
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葡萄酒出现红色的原因是: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3.在缺氧、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受到抑制二果醋的制作原理醋酸菌:好氧异养型。
最适温度30~35℃。
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白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醋酸菌对氧气含量敏感,需要持续不断鼓入空气。
(若只是打开发酵瓶的充气口不行)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先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反应式:2C2H5OH+O2→CH3COOH+H2O实验设计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注:1.应该先冲洗,再除去枝梗,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2.避免过度冲洗,否则会冲走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操作提示1葡萄汁装入发酵瓶中时,要留有1/3的空间2葡萄酒制作温度控制在18~25℃,葡萄醋制作温度温度控制在30~35℃3.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酒精检验:酸性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1.2 腐乳的制作基础知识一、实验原理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最适生长温度为15-18℃,有白色菌丝。
3.毛酶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实验设计:1.长满毛霉的豆腐块摆放在瓶中,分层加盐,并随层加高而增加盐量,在瓶口表面铺盐厚些,以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约腌制8 d。
注:1.加盐的作用:①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②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③可以调味2.注意盐都用量:①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②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3.卤汤酒精含量控制在12%左右为宜。
4.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
酒精含量越高,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增长,易腐败变质。
5.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基础知识一、实验原理1. 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杆菌。
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2.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国家规定肉制品中不超过30mg/kg,酱腌菜中不超过20mg/kg,婴儿奶粉中不超过2mg/kg。
亚硝酸盐被吸收后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在适宜pH 、温度和一定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3. 在腌制10 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降低,故在10天之后食用最好4.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实验设计1.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为4:1的比例配置盐水。
发酵时间受室内温度的影响。
2.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温度过高,腌制的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2.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基础知识一、培养基(1)培养基的分类:1.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2.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
3.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2)培养基的成分: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1.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二、无菌技术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2.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3.常用器具的灭菌方法:①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使用灼烧灭菌法;②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使用干热灭菌法,所用器械是干热灭菌箱;③培养基、无菌水等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④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等使用紫外线灭菌法,所用器械是紫外灯。
4.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5.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答:将平板倒置①避免培养基上的水分过快蒸发②防止皿盖上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6.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还有斜面接种,穿刺接种)7.如何验证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培养基中无菌落,则说明未被污染。
三、菌种的保存(1)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将试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
以后每3~6个月,都要重新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上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上。
②缺点:保存的时间不长,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2)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在3mL的甘油瓶中,装入1mL甘油后灭菌。
转移到敢有瓶中,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
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基础知识一、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尿素并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
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他们能合成脲酶。
尿素最初是从人的尿液中发现的。
二、统计菌落数目(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的原理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一般设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菌落。
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课题延伸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分解尿素为氨,使得培养基碱性增强,pH 升高。
故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加入酚红指示剂。
pH升高,指示剂变红。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基础知识一、纤维素与纤维素酶(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由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组成,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1)筛选方法:刚果红染色法。
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2)原理:刚果红是一种染料,与像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反应。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3)土壤采集: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课题延伸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
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注: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比较方法一是传统的方法,缺点是操作繁琐,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其优点是这样显示出的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
方法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缺点是: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与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
3.1 菊花的组织培养 基础知识一、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培育脱毒作物;制作人工种子;培育作物新品种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细胞分化: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愈伤组织: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了一段时间以后,会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脱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
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
三、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1)材料:一般选择未开花植物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作材料。
一般来说,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容易进行组织培养。
菊花选择未开花茎上新萌生的侧枝。
(2)营养:常用的培养基是MS 培养基,包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和植物激素。
(3)激素: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
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加强趋势。
在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其浓度、使用的先后顺序、用量的比例等都影响结果。
(4)环境条件:PH 、温度、光等环境条件。
进行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将pH 控制在 5.8左右,温度控制在18~22℃,并且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h 。
操作流程2)外植体的消毒外植体: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片段。
菊花茎段用流水冲洗后可加少许洗衣粉,用软刷轻轻刷洗,刷洗后在流水下冲洗20min 左右。
用无菌吸水纸吸干外植体表面的水分,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摇动2~3次,持续6~7s ,立即将外植体取出,在无菌水中清洗。
取出后仍用无菌吸水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放入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中1~2min 。
取出后,在无菌水中至少清洗3次,漂洗消毒液。
3.2 月季的花药培养基础知识(1)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1、四分体时期:4个由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得到的单倍体细胞连在一起。
2.单核期:四分体的4个单倍体细胞彼此分离,形成4个具有单细胞核的花粉粒。
这时的细胞含浓厚的原生质,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单核居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