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式分析试题讲解
民族调式曲式分析题目

民族调式曲式分析题目民族调式曲式分析题目「篇一」第八章民族调式教学目标:学习和认识五声调式的概念,了解七声调式、中古调式;掌握同宫音系统,运用民族调式分析各种歌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五声调式、七声调式、同宫音系统、民族调式的分析、中古调式。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钢琴教学时数:18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讲五声调式(2课时)找个学生演唱民歌《茉莉花》,让同学聆听民族歌曲的特点,感受民族歌曲的调式,导入本课五声调式。
一、五声调式1、概念:由五个音按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排列起来的“1、5、2、6、3、7、4”组成的。
也可以说由五个音组成的各音级间没有小二度音程关系的调式,叫做“五声调式”。
讨论民歌《茉莉花》的音阶,调式、从而引出五声调式的各个音,1、2、3、5、6、在五声调式中叫做“宫、商、角、徵、羽”。
2、五声调式中的各调式:由于“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都可以作为调式主音并构成调式,故有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
宫调式: 宫、商、角、徵、羽、宫。
1 1 商调式:商、角、徵、羽、宫、商。
1 2 角调式:角、徵、羽、宫、商、角。
1 2 3 徵调式:徵、羽、宫、商、角、徵。
1 2 3 5 羽调式:羽、宫、商、角、徵、羽。
1 2 3 5 6 课堂练习:写出D商、B徵的五声调式的音阶。
课后作业:1、写出下列各调式音阶bG宫调式 #c商调式 E角调式G徵调式 F羽调式第二讲五声调式的音阶特点(2课时)1、没有小二度音程。
第二讲五声调式的音阶特点(2课时)一、五声调式的特点:1、相邻两音级之间的音程有三处是大二度、两处是小三度。
2、只有一处是“大三度音程”(即宫角之间、下方为宫、上方为角),可以看作是五声调式的特征音程。
3、没有小二度音程。
大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小三度二、五声调式的骨干音:Ⅰ、Ⅴ、Ⅵ级。
Ⅰ、Ⅴ、Ⅵ课堂讨论:G宫调式的骨干音Ⅰ、Ⅴ、Ⅵ级是那几个音。
曲式分析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曲式分析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曲式分析中常见的曲式结构?A. 单一主题B. 双主题C. 三部曲式D. 四部曲式答案:C2. 曲式分析中的“主题”指的是什么?A. 音乐作品中的重复旋律B. 音乐作品中的歌词C. 音乐作品中的和声D. 音乐作品中的调性答案:A3. 以下哪个术语是用于描述曲式中的重复部分?A. 变奏B. 再现C. 展开D. 过渡答案:B4. 在曲式分析中,"B"部分通常指的是什么?A. 第一个主题B. 第二个主题C. 结尾部分D. 过渡部分答案:B5. 以下哪个术语表示音乐作品的结束?A. CodaB. RecapitulationC. ExpositionD. Development答案:A6. 曲式分析中的“对位”是指什么?A. 两个或多个旋律线同时进行B. 音乐作品的和声分析C. 音乐作品的节奏分析D. 音乐作品的调性分析答案:A7. 以下哪个术语表示音乐作品的开始部分?A. CodaB. RecapitulationC. ExpositionD. Development答案:C8. 曲式分析中的“再现部”通常出现在哪个部分之后?A. 引子B. 展开部C. 再现部D. 结尾答案:B9. 以下哪个术语表示音乐作品的中间部分?A. ExpositionB. DevelopmentC. RecapitulationD. Coda答案:B10. 曲式分析中的“主题与变奏”结构通常包含几个主题?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三部体曲式(ABA)的基本结构。
答案:三部体曲式(也称为三部曲式或三段体)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A、B、A。
A部分是主题的陈述,B部分是对比主题或新主题的陈述,最后A部分再次出现,通常与第一部分相同或略有变化。
2. 请解释“奏鸣曲式”的基本特点。
曲式分析题目

曲式分析题目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填空1.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2.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3.构成曲式的最小结构单位是(乐段),4.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不稳定功能或用转调来终止,则是(开放性结构)。
以自身主功能完全终止,是收拢性结构。
5.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
乐句可以分为乐节,乐汇,若干乐音6.曲式发展的主要原则:呼应,变奏,起承转合,三部性,回旋。
7.音乐的陈述类型广义可以分为:稳定型陈述,非稳定型陈述。
调式布局公式为;T-D-S-T8.名词解释1.复乐段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
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
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
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
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起承转合原则起承转合原则也是由呼应原则衍生出来的,有时与三部性原则相综合:起、承、转、合这四个阶段,在结构上具有不同的功能:起部——乐思的最初呈示;承部——起部的重复或引伸,巩固起部陈述的内容;转部——引入新材料或展开起承部分所陈述的内容,与起承部分形成对比;合部——向起承部分的内容回归,有时有明显的再现因素,具有结束、总结的功能。
三、简答题四、 1.音乐的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答:音乐的稳定性陈述语言表现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乐思材料较为单纯、统一、完整。
(2)调性与和声较单纯、明确,虽也可能包含离调或转调,但通常总是以一个主要调性确立为中心。
(3)结构较为规整、匀称2.在多声音乐中,乐段的和声进行具有一定的布局格式,这个布局格式主要指的是什么。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2.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
3.乐段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乐句)、(乐节)、(乐汇)。
4. 乐段最后落于主调的属和弦,以和声的半终止结束,称之为(开放乐段)。
5. 段落之间还可能形成尾首重叠的关系,称为(侵入终止)。
6.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7.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复乐段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
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
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
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
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三部性原则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部性结构就是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
三部性原则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可用图式:A-B-A来表示,即主题(呈式)——离题(对比或引伸展开)——返题(主题再现)。
三部性原则的核心是再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再现原则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答: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以下几个特征:(1)乐思材料比较片段化、零碎化。
(2)调性与和声呈不稳定功能。
这种不稳定功能的最基本的体现是避免全曲的主要调性而在从属调性上进行。
和声与曲式分析3 作品分析 参考答案

和声与曲式分析3/作品分析参考答案一.写出正确的曲式分析图示评分标准:1、划出曲式结构共:60分2、呈示部:20分,其中调性5分,三段图示正确10分,小节数正确5分。
3、插部:20分,其中两段各10分,其中调性5分,小节数正确5分。
4、再现部:20分,其中调性5分,三段图示正确10分,小节数正确5分。
引子 A B A’ C D A B A’尾声a a’b b’ a a’c c’d d’连接 a a’ b b’a a’2 4 6 4 6 4 6 叠入 4 4 5 7 2 4 6 4 6 4 6 16小节数详细标记:1-2 3-6 7-12 13-16 17-22 23-26 27-32 32-35 36-39 40-44 45-51 52-53 54-57 58-63 64-67 68-73 74-77 78-83 84-99调性:1-12 g 13-16 Bb 17-22 Bb –g 32-53 G 54-63 g 64-67 Bb-g 74-99 gA B A’ C A Ba a’b b’ a a’c c’ c’c’ a a’ b b’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小节数详细标记:1-4 5-8 9-12 13-16 17-20 21-24 25-28 29-32 33-36 37-40 41-44 45-48 49-52 53-56调性:1-24 G 25-40 Bb-g 41-56 G二.对所写图示进行文字叙述评分标准:1、写出乐曲曲式结构名称:10分2、对呈示部各乐段阐述,其中要阐述各乐段的类型5分,乐句的数量3分,调性2分。
3、对插部各乐段阐述,其中要阐述各乐段的类型5分,乐句的数量3分,调性2分。
4、对再现部各乐段阐述,其中要阐述各乐段的类型5分,乐句的数量3分,调性2分。
5、6、7、8、9、(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曲式分析考试曲目

曲式分析名词解释旋律:一切横向音高关系都叫旋律。
节奏:音乐作品当中一切时值关系叫节奏。
和声:音乐作品中“纵向的音高关系”叫和声。
音响:凡是耳朵能听得到的包括乐音和噪音叫音响旋律的常见音型:冠音型(瀑布型):一个音乐片段中,最高音出现在全曲的第一个音(有时也会出现在第二个音上)。
疑问型:高音往上走,并且伴随一个大跳,一个片段的结尾是最高音。
大山型:旋律起伏大,歌唱性强,适合抒情性的音乐作品,把符头连起来像大山。
锯齿型:也有音乐起伏,起伏频率较高幅度较小。
直线型(射线型):同音反复较多,适合表现宣叙感,语言感比较强的音乐作品。
阶梯型:以某个音为核心,加上它的上下辅助音或是环绕为一个乐句。
离心型:“心”就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音,离它越来越远的为“离心型”。
向心型:离“心”越来越近的为“向心型”。
节奏音型模式:顺分:前长后短,增强歌唱性;逆分:前短后长,增强语言性;等分:前后相等,增强律动性;切分:重音移位,增强动力性;对分:节奏对称,增强形式性;数分:特定数字关系,增强奇异性。
音乐的主题:是指音乐作品中,那些意义突出、性格鲜明、概括性强和可塑性大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象的定义:当音乐真切地表达了某种特定环境中的人之情和事之景,而这些情景,有能在听者的心中引起相应的联想。
主题形象的分类:概括性主题:当音乐主题主要依靠音乐自身运动规律而概括表达出某种抽象的情绪,就叫“概括性主题”。
歌唱性主题:以宽广如歌的旋律构成的曲调性主题。
律动行主题:在节奏、音高、句法或结构上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歌舞性主题:由“歌唱性”和“律动性”两种特点结合而成。
标题性主题:先择有针对性的表现手段,塑造出具体逼真的音乐形象。
客观描写性主题:以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生活中富有音乐特点的声响、外形或运动作为模拟和描写对象。
性格刻画性主题:借用音乐的时代和风格特点,以特定的手法概括地描写表现对象的主要性格。
联想性主题:本身的形象不具体,但在标题作用下会产生具体联想的音乐主题。
曲式分析考试曲目

曲式分析考试曲目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曲式分析名词解释旋律:一切横向音高关系都叫旋律。
节奏:音乐作品当中一切时值关系叫节奏。
和声:音乐作品中“纵向的音高关系”叫和声。
音响:凡是耳朵能听得到的包括乐音和噪音叫音响旋律的常见音型:冠音型(瀑布型):一个音乐片段中,最高音出现在全曲的第一个音(有时也会出现在第二个音上)。
疑问型:高音往上走,并且伴随一个大跳,一个片段的结尾是最高音。
大山型:旋律起伏大,歌唱性强,适合抒情性的音乐作品,把符头连起来像大山。
锯齿型:也有音乐起伏,起伏频率较高幅度较小。
直线型(射线型):同音反复较多,适合表现宣叙感,语言感比较强的音乐作品。
阶梯型:以某个音为核心,加上它的上下辅助音或是环绕为一个乐句。
离心型:“心”就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音,离它越来越远的为“离心型”。
向心型:离“心”越来越近的为“向心型”。
节奏音型模式:顺分:前长后短,增强歌唱性;逆分:前短后长,增强语言性;等分:前后相等,增强律动性;切分:重音移位,增强动力性;对分:节奏对称,增强形式性;数分:特定数字关系,增强奇异性。
音乐的主题:是指音乐作品中,那些意义突出、性格鲜明、概括性强和可塑性大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象的定义:当音乐真切地表达了某种特定环境中的人之情和事之景,而这些情景,有能在听者的心中引起相应的联想。
主题形象的分类:概括性主题:当音乐主题主要依靠音乐自身运动规律而概括表达出某种抽象的情绪,就叫“概括性主题”。
歌唱性主题:以宽广如歌的旋律构成的曲调性主题。
律动行主题:在节奏、音高、句法或结构上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歌舞性主题:由“歌唱性”和“律动性”两种特点结合而成。
标题性主题:先择有针对性的表现手段,塑造出具体逼真的音乐形象。
客观描写性主题:以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生活中富有音乐特点的声响、外形或运动作为模拟和描写对象。
性格刻画性主题:借用音乐的时代和风格特点,以特定的手法概括地描写表现对象的主要性格。
舒曼《梦幻曲》曲式分析

舒曼《梦幻曲》
该曲为变化再现的三段曲式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呈示部。
中间段,再现段。
第一部分(呈示段)由两个乐句构成,都是四个小节,属于方整型结构,第二个乐句与第一个乐句结构相似,主题相同,因此两个乐句构成平行关系,该乐段为F大调,第一个乐句从主功能开始在属功能上结束,第二个乐句也是,结束在属功能上,为开放型乐段,为第二个部分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更好的引入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结构简单,和声稳定,材料单一,调性统一,属于呈示型陈述类型。
第二部分(中间段)的出现引入新材料,与第一部分不一样,在调性上也有很大的该改变,引入移调,显示g和声小调,准到降B大调上再转到d和声小调上,属于移调中段,有更强的独立性,不过中段两歌乐句都保留原主题的句型,但两句的关系与呈示段的不同。
它们在织体中加入复调因素,从而有变化的移调模进关系,引入更多的转调,并在织体中加入复调因素,从而加强中段的中间陈述的功能,使音乐更富有展开性,还有在中间段部分有属准备,属功能持续。
第三部分(再现段)与第一部分相似,属于再现段,它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变化重复,清晰地在线呈示段的旋律,再现段的旋律与呈示段基本相同,中间假如了一些变化,有移饰音的出现,另外伴奏试题也更有色彩性,另外第二乐句运用了扩充结构,使乐曲更加完整。
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

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a卷)参考答案(2008.12.29)考试说明:将前三大题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与考题一并上交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2.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3.构成曲式的最小结构单位是(乐段),4.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不稳定功能或用转调来终止,则是(开放性结构)。
5.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
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复乐段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
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
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
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
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起承转合原则起承转合原则也是由呼应原则衍生出来的,有时与三部性原则相综合:起、承、转、合这四个阶段,在结构上具有不同的功能:起部——乐思的最初呈示;承部——起部的重复或引伸,巩固起部陈述的内容;转部——引入新材料或展开起承部分所陈述的内容,与起承部分形成对比;合部——向起承部分的内容回归,有时有明显的再现因素,具有结束、总结的功能。
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音乐的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答:音乐的稳定性陈述语言表现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乐思材料较为单纯、统一、完整。
(2)调性与和声较单纯、明确,虽也可能包含离调或转调,但通常总是以一个主要调性确立为中心。
(3)结构较为规整、匀称2.在多声音乐中,乐段的和声进行具有一定的布局格式,这个布局格式主要指的是什么?。
曲式分析试题讲解

浙江省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多声部音乐领域包括 ________ 和复调。
2•比例分析法是指“对称性”分析法和 _________ 分析法。
3•和声张力的强弱是指和声 _______ 的大小。
4•调性的本质在于对 _______ 的肯定。
5•当代音乐理论普遍认为,音乐“首先是时间和时间的划分组成的”,音乐中最重要和最基本 的东西就是 _______________ 。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织体4.旋律5.曲式(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斯特拉文斯基穆索尔斯基冼星海贝多芬舒曼,共25分)2. 在主题形象分析中,概括性主题可分为哪三种?3. 决定音色的因素有哪些?4.“主题分析”和“曲式分析”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什么?5.关于节奏意义的三种不同认识是什么?五、论述题(本大题20分)为什么说和声是音乐分析者最熟悉最依赖的因素?浙江省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音乐作品的主题与作品的具体内容或作曲家的表现目的相关,因此,一部音乐作品的主题就具有 ______ 的唯一性。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例分析法包括“对称性”分析法和 分析法。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声张力的强弱是指和声 的大小。
1•“中心对称” 2•主题的“特征” 三、 划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连接起来1. 《魔鬼凯旋进行曲》2. 《黄河颂》3. 《侏儒》4. 《为什么》5・《第三交响曲》(“英雄”)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奏的密度是指单位时间里个数的多少。
研究报告考研曲式答题分析总结(复三部曲式)精华

考研曲式答题分析性语言方整性结构显得对称、平稳,非方整性结构更显得活泼、灵活,变化丰富,生动形象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适于表现激昂、强烈的情绪和富于戏剧性变化的形象。
(造成两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和旋律、节奏等表现因素有关,后者跟乐句长短变化也有密切关系。
)“呼应”关系,体现在和声上:第一句结束在属和弦上,为典型的半终止(音落在短时值的弱拍上,感觉不太稳定),具有开放意义;而第二句则以一个完满的终止式停在了主和弦上(在相对较强的拍子上结束,稳定感较强),具有较强的收拢性。
(旋律上也体现出一定的“呼应”关系:呼应关系是通过和声和旋律双重作用而实现的。
)在展开中顺着音乐的发展,将原材料加以引申或结合插入新的材料。
结构有时复杂,是由于内容表现的需要,通过结构形式对音乐形象的反作用来强化表现,深化情感,丰富音乐的情趣等,跟某些体裁也有一定联系。
每一部分均为方整性结构,十分对称平衡,旋律清晰,节奏鲜明在移调时改变调性,伴奏织体也随之改变虽然在调性上有更多的变化,但是保持主题形态及结构基本不变有的中部结构稳定,结尾又为开放性,前后连贯一气简单的重复在表现意义上仍是不同的。
起强调、巩固的作用,加深对已陈述的乐思的乐思的感受。
微小的变化使曲调更显丰富活泼音乐材料在不同音高上的变化重复,造成主题在整个音区的变化,从而给乐思的发展带来新的因素(引起调式、和声功能的变化、对比)(严格摸进和自由摸进)通过和声色彩上的忽明忽暗的变化紧缩模仿带来音乐什么的增加高潮时旋律发展中情感内容最为深刻动人和紧张的时刻,也是使旋律完整统一起来的重要因素。
大多数旋律中都包含着一个不断上升到高潮然后逐渐回落的发展过程。
(高潮时一个区域,结构较为复杂的作品中,高潮往往呈现出多级发展的态势,还要区分主要高潮和次要高潮,并找出它们在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联系。
如整个过程中力度不断增强、节奏越来越密集、音区不断向顶端的最高点或最低点进行、织体不断增厚、以模进为主的逻辑发展等等,形成一个高潮区。
《曲式与作品分析》(A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收拢性结构:指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
2、乐段:表达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
3、二段式:由内容互不相同、既对比又统一的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
4、三段式: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或相当于乐段的段落)按三部性结构原则组合而成的曲式。
二、简述(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再现二段曲式与再现三段曲式的异同?
联系:它们都是在三部性结构呈示——离题——再现的原则上组合而成的。
区别:再现部分——二段式是再现呈示乐段的其中一个乐句,而三段曲式是再现整个呈示段落。
离题部分——二段式只形成一个对比乐句,而三段曲式是形成一个段落的对比或离题发展。
2、从材料、调性、终止式、属准备阶段等方面简述Trio中部特征?
①、材料:采用全新的主题材料,对比性质更为多样化。
结构稳定性较强。
其呈示性特征也较为明晰,乐思发展的阶段性清晰而富有逻辑性。
②、调性:结构中具有一个基本调性的首尾贯穿与统一。
③、终止式:由于三声中部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结束时,常以完全终止收拢与三声中部的起始调,好像是一个独立的作品。
④、属准备阶段:三声不中进入再现部之前,一般都有属准备阶段,其长度取决于曲式结构的大小。
属准备肠胃属持续或属功能持续或属音隔断时间在重拍上出现一下等。
三、谱例分析(共60分)
要求:1、写出正确的曲式结构图。
2、标明乐段、乐句、小节数目、调式、调性。
3、简述音乐表现。
1。
曲式分析考试曲目

曲式分析考试曲目曲式分析名词解释旋律:一切横向音高关系都叫旋律。
节奏:音乐作品当中一切时值关系叫节奏。
与声:音乐作品中“纵向的音高关系”叫与声。
音响:凡就是耳朵能听得到的包括乐音与噪音叫音响旋律的常见音型:冠音型(瀑布型):一个音乐片段中,最高音出现在全曲的第一个音(有时也会出现在第二个音上)。
疑问型:高音往上走,并且伴随一个大跳,一个片段的结尾就是最高音。
大山型:旋律起伏大,歌唱性强,适合抒情性的音乐作品,把符头连起来像大山。
锯齿型:也有音乐起伏,起伏频率较高幅度较小。
直线型(射线型):同音反复较多,适合表现宣叙感,语言感比较强的音乐作品。
阶梯型:以某个音为核心,加上它的上下辅助音或就是环绕为一个乐句。
离心型:“心”就就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音,离它越来越远的为“离心型”。
向心型:离“心”越来越近的为“向心型”。
节奏音型模式:顺分:前长后短,增强歌唱性;逆分:前短后长,增强语言性;等分:前后相等,增强律动性;切分:重音移位,增强动力性;对分:节奏对称,增强形式性;数分:特定数字关系,增强奇异性。
音乐的主题:就是指音乐作品中,那些意义突出、性格鲜明、概括性强与可塑性大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象的定义:当音乐真切地表达了某种特定环境中的人之情与事之景,而这些情景,有能在听者的心中引起相应的联想。
主题形象的分类:概括性主题:当音乐主题主要依靠音乐自身运动规律而概括表达出某种抽象的情绪,就叫“概括性主题”。
歌唱性主题:以宽广如歌的旋律构成的曲调性主题。
律动行主题:在节奏、音高、句法或结构上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歌舞性主题:由“歌唱性”与“律动性”两种特点结合而成。
标题性主题:先择有针对性的表现手段,塑造出具体逼真的音乐形象。
客观描写性主题:以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生活中富有音乐特点的声响、外形或运动作为模拟与描写对象。
性格刻画性主题:借用音乐的时代与风格特点,以特定的手法概括地描写表现对象的主要性格。
联想性主题:本身的形象不具体,但在标题作用下会产生具体联想的音乐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多声部音乐领域包括______和复调。
2.比例分析法是指“对称性”分析法和______分析法。
3.和声张力的强弱是指和声______的大小。
4.调性的本质在于对______的肯定。
5.当代音乐理论普遍认为,音乐“首先是时间和时间的划分组成的”,音乐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东西就是______。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中心对称”2.主题的“特征”3.织体4.旋律5.曲式三、划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连接起来(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魔鬼凯旋进行曲》斯特拉文斯基2.《黄河颂》穆索尔斯基3.《侏儒》冼星海4.《为什么》贝多芬5.《第三交响曲》(“英雄”)舒曼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在主题形象分析中,概括性主题可分为哪三种?3.决定音色的因素有哪些?4.“主题分析”和“曲式分析”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什么?5.关于节奏意义的三种不同认识是什么?五、论述题(本大题20分)为什么说和声是音乐分析者最熟悉最依赖的因素?浙江省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音乐作品的主题与作品的具体内容或作曲家的表现目的相关,因此,一部音乐作品的主题就具有______的唯一性。
2.比例分析法包括“对称性”分析法和______分析法。
3.和声张力的强弱是指和声______的大小。
4.节奏的密度是指单位时间里______个数的多少。
5.爵士乐、布鲁斯、______的结合,是格什温“交响爵士”的特点。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中心对称”2.音色 4.旋律 5.和声材料三、划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连接起来(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月满楼台》格里格2.《培尔金特》德彪西3.《侏儒》舒曼4.《为什么》穆索尔斯基5.《芬兰颂》西贝柳斯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俄国作曲家拉赫曼玛尼诺夫的作品有何特点?2.在主题形象分析中,概括性主题可分为哪三种?3.18世纪典型回旋曲式与19世纪回旋曲式的区别是什么?请用图式表示出来。
4.考察一部音乐作品是否具有中心对称的性质,先决条件是什么?5.音响分析实际上是关于什么的分析?五、论述题(本大题20分)请简述调性的本质。
浙江省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和声材料2.复调音乐3.节奏密度4.歌舞性主题5音乐主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6.曲式内部的结构性质,是指作品特定长度、__________种类、和声——__________布局等方面的总和。
7.和声张力是指和声__________的大小。
8.标题性主题可以分为__________性主题、__________性主题和标题联想性主题。
9.形象分析强调以音乐作品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及创作背景因素等音乐事实为依据。
10.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由呈示部、__________部和__________组成。
11.旋律骨架是隐伏在旋律之中的结构性支干,常由旋律中的某些重要__________构成。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__________主题的特点是它常在节奏、音高、句法或结构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
( )A.律动性B.抽象性C.限定性D.综合性13.波尔卡舞曲音型的主要特点是重音在( )A.弱节奏上B.第一拍上C.第三拍上D.强节奏上14.节奏在轻重规律作用下的周期性循环就产生了( )A.节奏型B.节拍C.音值D.音高15.音乐符号是作曲家用来记录要表达音乐内容的符号,演奏家依据__________来演奏。
( )A.音乐传播B.音乐表演C.音乐总谱D.音乐制作16.旋律音程是体现旋律音高内涵的( )A.最大单位B.最小单位C.音数单位D.半音单位17.综合性三段曲式可以用下列哪个图式表示( )A.A+B+CB.A+A′+AC.A+B+B′D.A+(A′B)+A18.最早产生的音乐表现要素是( )A.旋律B.节奏C.调式D.和声19.肖邦被人们称为“钢琴诗人”,他的国籍是( )A.奥地利B.法国C.波兰D.俄罗斯20.三部曲式所运用的曲式结构原则是( )A.变奏原则B.回旋原则C.三部性原则D.呼应原则21.音乐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调性,即旋律调性与( )A.泛调性B.和声调性C.多调性D.主音调性四、连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用直线连接起来。
本大题共10分)22.格什温《梦幻曲》23.德彪西《为两架钢琴和打击乐所写的音乐》24.冼星海《图画展览会》25.圣·桑《蓝色狂想曲》26.格里格《第六(田园)交响曲》27.贝多芬《苏尔维格之歌》28.拉威尔《动物狂欢节》29.穆索尔斯基《包列罗舞曲》30.巴托克《水中倒影》31.舒曼《黄河颂》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2.和声节奏。
33.复调织体。
34.曲式与调性结构的相互关系。
35.决定音色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哪三个方面?六、论述题(本大题20分)36.请结合自己聆听、分析音乐的经历,依据下列命题展开论述。
音乐节奏分析之理解浙江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旋律2.旋律音程3.顺分节奏4.曲式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和声的功能主要指调性中和弦的( )A.强弱与否B.疏密与否C.稳定与否D.大小与否2.贝多芬被人们称为乐圣,他的国籍是( )A.英国B.法国C.俄国D.德国3.18世纪之前复调音乐中的主题指( )A.赋格曲某声部B.交响曲某声部C.歌曲某音符D.音诗某音调4.理解音乐形象除注重创作背景外,重要的音乐事实还包括( )A.总谱与理论B.总谱与指挥C.总谱与演员D.总谱与音响5.概括性主题常概括地表达抽象的情绪,其主题形象可具有( )A.客观描写性B.歌唱性C.和声化D.简练化6.曲式图中的英文字母可表示主题材料的类型及其异同,相同的的字母表示( )A.材料相同B.材料相似C.乐句D.乐段7.用[A]+Trio+[A]图式表示的曲式结构是( )A.用三声中部的三部曲式B.用展开部的三部曲式C.变奏曲式D.回旋曲式8.古典奏鸣曲第一乐章常用的曲式结构是( )A.回旋奏鸣曲式B.奏鸣曲式C.奏鸣回旋曲式D.回旋曲式9.着重从音乐作品的音色、力度和织体三个方面的音乐分析方法是( )A.和声分析B.音响分析C.主题分析D.比例分析10.传统音乐作品调性布局的规律是( )A.T-S-D-TB.T-D-S-TC.S-T-S-DD.T-S-T-D三连线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用直线连接起李焕之《大地之歌》德彪西《为两架钢琴和打击乐所写的音乐》拉威尔《梦幻曲》格里格《六月·船歌》格什温《(月光)钢琴奏鸣曲》贝多芬《蓝色狂想曲》柴科夫斯基《苏尔维格之歌》舒曼《包列罗舞曲》巴托克《亚麻色头发的姑娘》马勒《春节序曲》四、旋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从调式调性、发展手法、结构特征等方面分析下列旋律。
瑶族舞曲刘铁山、矛沅曲五、综合分析题(本大题25分)分析下列音乐作品画出曲式图,并从主题、材料、曲式结构以及个性特征等方面写出分析报告。
泪洪Lento舒伯特六、论述题(本大题20分)请结合自己学习音乐的经历,依据下列命题展开论述。
谈音乐分析与音乐教学的关系。
浙江省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音乐主题2.旋律音型3.节奏密度4.和声张力5.曲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6.形象分析强调以音乐作品的_________、_________及创作背景因素等音乐事实为依据。
7.歌舞性主题是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两种特点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8.标题性主题可以分为_________性主题、_________性主题和标题联想性主题。
9.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由呈示部、_________部和_________组成。
10.曲式内部的结构性质,是指作品特定长度、材料种类、_________及调性布局等方面的总和。
11.旋律骨架是隐伏在旋律之中的_________性支干,常由旋律中的某些重要发音点构成。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作曲家用音乐符号记录下要表达的音乐内容,记录下的内容叫做()A.音乐传播B.音乐表演C.音乐总谱D.音乐制作13.律动性主题的特点是它常在节奏、音高、句法或结构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A.规律性B.抽象性C.限定性D.综合性14.节奏在轻重规律作用下的周期性循环就产生了()A.节奏型B.节拍C.音值D.音高15.加沃特舞曲音型的主要特点是从小节的第()A.一拍起B.二拍起C.四拍起D.三拍起16.传统和声中运用最普遍的和弦是()A.正三和弦B.小七和弦C.副三和弦D.大七和弦17.对比性三段曲式可以用下列哪个图式表示?()A.A+B+CB.A+A1+AC.A+B+B1D.A+B+A18.最早产生的音乐表现要素是()A.旋律B.节奏C.调式D.和声19.李斯特被人们称为“钢琴之王”,他的国籍是()A.中国B.匈牙利C.波兰D.俄罗斯20.二部曲式所运用的曲式结构原则是()A.变奏原则B.回旋原则C.三部性原则D.呼应原则21.传统音乐作品调性布局的规律是()A.T-S-D-TB.T-D-S-TC.S-T-S-DD.T-S-T-D四、连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用直线连接起来。
本大题共10分)22.格里格《蓝色狂想曲》23.拉威尔《动物狂欢节》24.施光南《第五(命运)交响曲》25.柴科夫斯基《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26.德彪西《苏尔维格之歌》27.格什温《打起手鼓唱起歌》28.德沃夏克《六月·船歌》29.贝多芬《大海》30.圣·桑《黄河颂》31.冼星海《包列罗舞曲》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2.和声的功能与色彩及其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