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课文原文及教案
16《太阳》(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6《太阳》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太阳》,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太阳的特点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课文《太阳》的阅读与理解。
2. 太阳的特点和作用的学习。
3. 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太阳》的阅读与理解,太阳的特点和作用的学习。
难点: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太阳,提问:你们看到的太阳是什么样的?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太阳》,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太阳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2. 教师讲解自然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太阳的理解和感悟。
五、板书设计(5分钟)1. 教师根据课堂讲解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太阳的特点和作用。
六、作业设计(5分钟)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讨论,完成作业:写一篇关于太阳的短文。
2. 学生将作业交给教师,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太阳》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太阳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掌握了自然科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自然科学知识的探究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同时,对于作业的布置和批改,需要更加细致和认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关键。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太阳,例如通过图片、视频或实地观察等方式,让学生对太阳有更直观的认识。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课文原文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
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
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张姞民【篇二】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0个生字。
部编版《太阳》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

部编版《太阳》教学设计部编版《太阳》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部编版《太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
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
3、了解列举数字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初读课文1、出示课题,启发谈话:太阳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天晴时,我们都能见面。
你对太阳了解多少。
2、这篇课文就是一篇介绍太阳的文章。
二、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
通过阅读你能读懂什么?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三、学习1~3自然段1、默读思考,划出描写太阳的句子。
2、学生汇报:“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3、指导朗读。
4、课文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是怎么介绍的?5、教师小结: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它与地球距离有1.5亿公里,那么遥远。
6、填空: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引导学生发现()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
所以我们知道了: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
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
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刚才同学的话中运用了许多数字,通过列举数字和比较,可以给人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
6、出示关联词练习:⑴()太阳离我们很远,()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⑵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⑶(虽然)太阳很大,(但是)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分析:第一句中可以什么关联词,为什么?第二句呢?这是什么句?(指名读句子)第三句有几层意思,谁能正确填写?齐读练习:()离我们这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太阳》精美教案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说明白了”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太阳》、《松鼠》两篇精读课文和《鲸》、《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习作例文组成。
《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
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
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
《松鼠》这篇课文作者就是从外形、活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特点,采用拟人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
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是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来说明事物。
《鲸》这篇精读课文介绍了有关鲸的一些知识。
课文首先讲鲸非常大。
再讲鲸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
接着简要介绍了鲸的种类。
根据有无牙齿区分,鲸可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
然后重点讲鲸的生活习性,具体讲了捕食、呼吸、睡觉几个方面的特点。
最后讲鲸的生长特点。
这一特点是从从鲸是胎生的、生长快、寿命很长这三个方面来讲的。
《风向袋的制作》一文主要讲了风向袋制作前的准备、制作步骤和观察方法。
2.单元重点:(1)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编者把《太阳》放在说明文单元的第一课,其目的有二。
首先是再学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认识到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其次,让学生明白说明事物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对此事物的认识。
《太阳》一课语言严谨、准确、平实;《松鼠》一课的语言风格明显不同于《太阳》,其语言活泼、生动、富有情趣。
从语言风格来说,《松鼠》属于文艺性说明文或者说是科学小品文。
选编《松鼠》一课的意图应该是拓展学生对“说明文”语言风格的认识,了解说明文语言的多元性。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 16课《太阳》教案

——哦,你还了解到了太阳温度高,教师板帖温度高。 预设 4:我从第四自然分段感受到: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和我们的关系很密切。 — — 是 呀, 你 抓住 了 一个中 心 句 。关 系 密切 具 体体现 在 哪 些方 面 ,你 能 概括一下吗? 生:太阳能够让庄稼树木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能让鸟兽鱼虫生存繁殖。 还能让我们吃 上蔬菜水果等。
三、精读感悟,了解太阳特点,感受基本说明方法。 今天, 就让我们重点来关注“特点”这一部分。快速浏览这一部分, 看看作者是运用
了 什么 样的 方法 将太 阳的特 点写 明白 的, 这样 写的好 处是 什么 ?边 看边画边写 (一) 谁来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写出太阳距离远的?
PPT 相机出示: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1 . 运 用了 列数 字的 说明 方法 ,一 亿五 千万 千米 表现出 他离 得我 们 真的很远 PPT 相机出示: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查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 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1.请 同 学 们现 在 默读 课 文, 注 意 读准 字 音, 读 通句子 , 一 边读 , 一边 想 :课文介绍了哪 些 有 关 太阳 的 信息 ? 注意: 这 一 类科 普 说明 文 ,一般 一 个 自然 段 说明 一 个意思 , 读 的时候你 可以将你概括出的内容在书的侧面做一个简单的批注。
预设 3:要注意细菌的菌下面方框中的“禾”的捺要变点。 ——是的,写到这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3 . 生 字 先 学习 到 这。 下 面我 们 来 进行 交 流。 你 都了解 到 太 阳的 哪 些信 息 ?注 意在交流时 用上这样的句式:我从第 1 自然段了解到…… 预设 1:我从第一自然段了解到太阳很远。 ——哦!你了解到太阳距离地球很远,教师板帖。
【教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课文原文及教案【本文概要】《太阳》是一篇说明文。
它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以平实的语言,介绍了太阳与我们密切关系的一些特点,说明了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本文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本文概要】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摄”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抵”等9个字和“寸草不生”等9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能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3.能找出太阳对人类作用的有关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4.读指定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运用哪些方法介绍太阳,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重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4。
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教师:“摄”等4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教学课件。
学生:每人一套“摄”等4个会认读字字卡。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
(课件出示单元导读)预设: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一个是阅读的目标,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一个是习作的目标,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3.小结:对了。
这个单元是习作学习的单元,要学习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学习这些课文,我们不但要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还要运用这些说明方法介绍说明一种事物。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1.导语: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看看我们要学习的第一篇说明性课文要向我们介绍什么事物,好吗?板书课题:16太阳2.齐读课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6 太阳》(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6 太阳》(教案)一. 教材分析《太阳》这篇课文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重要篇目。
课文通过对太阳的描述,让学生了解太阳的特点和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五年级的学生阅读。
在教材中,这篇课文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太阳系的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自然界的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以及太阳的特点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地球、关注环保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课文中所涉及的太阳的科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互动式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PPT,包括太阳的图片、视频等。
2.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让学生对太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停顿,提高朗读质量。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16《太阳》(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太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太阳的特点和作用,认识地球与太阳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太阳的了解。
(2)学会通过课文的细节来推断作者的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生字词学习:教会学生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文理解: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和作用,认识地球与太阳的关系。
4. 合作探究:讨论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太阳的特点和作用,认识地球与太阳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如何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生字词。
(2)通过提问方式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分段朗读,体会课文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2)进行词语接龙游戏,巩固生字词。
4. 理解课文(1)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太阳的特点和作用。
(2)讨论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讨论如何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太阳的特点和作用1. 太阳离地球非常远。
2. 太阳很大,地球在太阳面前显得很小。
3. 太阳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是地球生命的源泉。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6《太阳》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6《太阳》教案一. 教材分析《太阳》这篇课文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重要文章。
课文通过对太阳的描述,让学生了解太阳的特点和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对学生有很好的熏陶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对太阳的认识可能还不够全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太阳,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关注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太阳的特点和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难点:学生能深入理解太阳的特点和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培养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3.合作交流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准备课文对应的音频,以便学生在朗读时进行参考。
2.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相关资料:准备一些关于太阳的图片和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播放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的大意,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如太阳的特点和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并让学生进行简要的复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a.太阳有什么特点?b.太阳对地球有什么重要性?c.你对太阳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回答,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6《太阳》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6《太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太阳》的内容和意境。
2.掌握诗歌中的重点词汇和语句,并能正确书写。
3.认识和理解诗歌的格律结构。
4.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诗歌《太阳》的内容。
2.理解诗歌中的意境。
3.认识和掌握诗歌的格律特点。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太阳》中的比喻和抒情表达。
2.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和美感。
四、教学准备1.诗歌《太阳》的教材。
2.播放录音设备。
3.板书和粉笔。
4.教学PPT或图片。
5.教学工具和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PPT,展示太阳的照射,引导学生讨论太阳的形象和作用。
2. 学习诗歌1.背诵《太阳》。
2.理解诗歌内容,学习生字生词。
3.分析诗歌结构和抒情意境。
3. 朗读与理解1.分组朗读《太阳》,注意语调和抑扬顿挫。
2.组织学生谈谈对太阳的感触和理解。
4. 笔记和总结1.小组讨论,共同总结太阳的形象和意义。
2.板书重点词汇和句子,让学生记录笔记。
5. 情感体会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写下对太阳的情感。
2.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情感体会。
6. 课堂延伸1.画画展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太阳的理解画出太阳的形象。
2.诗歌创作:学生可以写一首自己的诗歌,表达对太阳的感受。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太阳这一自然界的伟大存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提高了朗读诗歌和抒情表达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1.背诵《太阳》诗歌。
2.写一段关于太阳的感悟和体会。
以上是对五年级上册第16课《太阳》的教案设计,请按照此内容进行教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太阳》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太阳》原文及教案【原文】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
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
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张姞民【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0个生字。
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16《太阳》优质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6《太阳》优质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6课《太阳》。
该篇文章主要讲述太阳特点以及对地球和人类生活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太阳基本情况、太阳对地球重要性、人类对太阳认识和探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太阳基本特点及其对地球和人类生活影响。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热爱,激发他们探索宇宙奥秘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太阳对地球和人类生活重要性。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提取关键信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学习单、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太阳图片,引发学生对太阳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解太阳基本情况及其对地球和人类生活影响。
3. 精读课文:a. 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太阳基本特点。
b. 第二自然段:讲解太阳对地球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人类生活影响。
c. 第三自然段:介绍人类对太阳认识和探索,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兴趣。
4.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太阳对地球和人类生活影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太阳》2. 板书内容:a. 太阳基本特点b. 太阳对地球重要性c. 人类对太阳认识和探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描述太阳基本特点。
b. 请举例说明太阳对地球和人类生活影响。
c. 课后收集关于太阳资料,解太阳更多知识。
2. 答案:a. 太阳基本特点:炽热、巨大、遥远。
b. 太阳对地球和人类生活影响:提供光和热能、影响气候变化、促进生物生长等。
c. 课后收集太阳资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朗读课文、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解太阳特点及其对地球和人类生活影响。
16《太阳》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6《太阳》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6课《太阳》。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感受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生字词,理解太阳的特点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生字词,感受作者的语言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窗外阳光,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提问:你们知道太阳吗?太阳有哪些特点?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太阳的课文。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新词。
(2)学生交流预习成果,教师检查反馈。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第一段,了解太阳的特点。
(2)分析课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等。
(3)通过例句,让学生感受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
(2)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教师指导。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6. 太阳1. 太阳特点2. 说明方法3. 语言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一个你熟悉的事物。
2. 答案:(1)略(2)示例:我的书包是一个蓝色的双肩包,长约40厘米,宽约30厘米,高约20厘米。
它的外形像一个小房子,里面分成了三个小房间,分别装课本、文具和零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了太阳的特点和作用,学会了运用说明方法。
16《太阳》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6《太阳》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6课《太阳》。
教学内容包括: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对比、举例等手法表现太阳的特点;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和篇章结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理解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和与人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举例等手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太阳的特点和与人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对比、举例等手法,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和篇章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太阳的特点和与人类的关系。
4. 例题讲解:通过对比、举例等手法,讲解课文中太阳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简述太阳的特点。
(2)运用对比、举例等手法,写一篇关于月亮的短文。
2. 答案:(1)太阳的特点:巨大、炽热、光芒四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太阳的图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太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太阳的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关于太阳和月亮的神话故事、科学知识等,加深对太阳和月亮的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16课《太阳》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16课《太阳》选自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本课主要内容包括:太阳的基本知识介绍,如太阳的直径、表面温度、距离地球的距离等;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例如太阳是地球光和热的源泉,对生物生存、气候变化等的影响;以及有关太阳的神话传说,如后羿射日等。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提取信息、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个别成员过于依赖他人,自己的思考不够。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引导,鼓励每个学生独立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此外,对于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学生们在辨识和应用方面存在一定难度。我觉得在这方面,我需要更加细致地进行讲解和指导,通过更多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到写作中。
首先,关于太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虽然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图表展示,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但仍有个别学生对太阳与地球距离的概念掌握不够牢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理解情况,采用更多直观、有趣的方式帮助他们形象地理解和记忆。
其次,在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时,我尝试结合生活实例进行阐述,但感觉学生们对此部分内容的理解还是有些抽象。我考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引入更多实际的案例,如太阳能的利用、太阳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太阳的重要性。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太阳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太阳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太阳》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太阳》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太阳》课文原文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
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
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张姞民【篇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太阳》知识点生字组词:抵:抵押抵债抵制抵达将功抵罪氏:氏族姓氏神农氏太史氏摄氏度殖:繁殖养殖生殖殖民主义粮:粮食粮店杂粮干粮弹尽粮绝炭:木炭煤炭挖炭炭火雪中送炭区:山区区别区分办公区开发区杀:杀菌杀敌搏杀杀价杀鸡吓猴菌:细菌菌落杀菌菌种真菌霉菌疗:疗伤治疗疗效疗程刮骨疗毒多音字:切:qiè密切qiē切磋埋:mái埋头mán埋怨形近字:殖(繁殖)植(植物)粮(粮食)浪(海浪)菌(真菌)茵(绿草如茵)词语解释:寸草不生:连一点草都不生长。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太阳太阳,是我们家园中最炙热的。
黄昏时分,它给人们带来黄金般的阳光,是晚霞中的一道亮线。
白天,它照亮了大地,雨夹雪中,它披上了银衣,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太阳在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
它每天都要从地平线上升起,到中午时直射在我们头顶上,之后又落到地平线下去。
这就是我们讲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直径距离约150万千米。
它有若干个层次,最中心处温度约为1500万度,这可谓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世界。
课文理解本课文主要讲述了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以及太阳的基本特征。
太阳是我们家园中最炙热的存在,它在白天照亮了大地,在黄昏时分则带来了黄金般的阳光。
太阳在每天的日出和日落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太阳直径距离约为150万千米,温度极高,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世界。
二、课文教案1. 教学目标•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掌握太阳的基本特征。
2. 教学重难点•掌握太阳日出和日落的过程;•理解太阳熔核反应的温度和尺寸。
3. 教学步骤(1)导入•导入问题:太阳在我们生活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导入目的:引出本课时的教学主题,激发学生探究太阳的兴趣。
(2)展示•展示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太阳的一些基本特征。
(3)讲解•讲解太阳日出和日落的过程,并带领学生观察太阳在日出和日落过程中的变化。
(4)理解•学生理解太阳熔核反应的温度和尺寸,探究太阳能发出如此耀眼的光芒的原因。
(5)小结•让学生进行小结,梳理学习过的重点内容。
4. 课堂练习•观察太阳在日出和日落过程中的变化,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太阳日出和日落的过程;•探究太阳熔核反应的原因和温度。
5. 课后作业•写一篇小短文,描述太阳在生活中的作用,并简述太阳的基本特征;•探究太阳的起源,汇报结果。
三、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在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明白了太阳的基本特征,以及太阳日出和日落的过程。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6课《太阳》 教案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6课《太阳》教案一. 教材分析《太阳》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简练,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太阳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但对于太阳的知识,他们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观察图片等途径,了解太阳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太阳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树立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太阳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太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课文: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太阳是什么样的吗?太阳对地球有什么作用?”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太阳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太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太阳的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太阳的大小、温度、能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课文原文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
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
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张姞民【篇二】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0个生字。
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与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0个生字。
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
把握主要段落的结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猜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出示谜语: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
哪天不出工,准是下雨或刮风。
提问:“它是谁呀?”——太阳公公大晴天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太阳。
可是你知道关于太阳的知识吗?这节课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板书:太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2)1.学生齐读课文。
2.学习生字生词:(1)齐读词语表中的词语。
(2)教师指导正确书写易错字:殖蔬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交流收获1.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请概括每部分的段意。
生总结,汇报课文可以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3)介绍太阳远、大、热三方面的特点第二部分(4—8):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2.我们来读第一部分。
思考,这部分介绍了太阳哪些特点?生总结、汇报板书:特点:远大热3.作者先给我们讲了一个传说。
你知道介绍传说的作用吗?生总结、汇报师:介绍神话传说,增加文章的神秘感,引起阅读兴趣。
4.找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过渡句,说说过渡句的作用生总结,汇报生:“虽然……但是……”用这个关联词结束上文,引起下文“关系密切”的介绍。
所以,这是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板书:关系密切5.第二部分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生总结、汇报第二部分是总分总的结构,文章先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紧接着就分段告诉我们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的繁殖靠太阳,雨雪的形成、风的形成、太阳的杀菌能力和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
最后用“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来结束。
前后呼应。
四、作业超市1.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词语两遍。
2.熟读课文,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上网查找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的哪些特点?二、学习1---3自然段,品味说明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呢?在前三个自然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生交流、汇报师出示句子(太阳离我们……也要飞二十几年。
)思考:A用了什么说明方法?B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句子,读出“远”,读出感情。
师总结:这段话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准确,更容易理解,突出了“远”的特点。
2.课文是怎样写太阳”大”的特点呢?生找句子,并汇报出示句子(我们看到太阳……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A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B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作比较。
3.体会描写“热”的句子:A找出描写“热”的句子,说说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
生总结,汇报出示句子(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板书:列数字。
B读一读,读出“热”的特点4.小结说明方法。
师:在介绍太阳的特点的时候,作者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更易于理解。
三、学习4---8自然段,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1.体会第四自然段第一句的作用。
2.默读5---7自然段,说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密切在哪里。
A指名答,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相关资料图片。
B请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读,并做出评价。
板书: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的繁殖靠太阳形成雨雪形成风杀菌C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反复朗读,体会太阳作用之大。
标出中心句。
D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四、布置作业。
上网查找关于太阳的其他知识。
上网查找自己喜欢的天体的相关知识。
【篇三】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摄”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抵”等9个字和“寸草不生”等9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能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3.能找出太阳对人类作用的有关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4.读指定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运用哪些方法介绍太阳,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重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4。
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教师:“摄”等4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教学课件。
学生:每人一套“摄”等4个会认读字字卡。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
(课件出示单元导读)预设: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一个是阅读的目标,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一个是习作的目标,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3.小结:对了。
这个单元是习作学习的单元,要学习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学习这些课文,我们不但要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还要运用这些说明方法介绍说明一种事物。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1.导语: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看看我们要学习的第一篇说明性课文要向我们介绍什么事物,好吗?板书课题:16太阳2.齐读课题。
3.释题。
提问:同学们,通过课题,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什么事物吗?(指名回答。
预设: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的事物是太阳)4.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课文向我们介绍的事物是太阳。
那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太阳的呢?让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进行有关的实践训练就都知道了。
二、指导预习(一)布置预习出示预习任务:(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3)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读通顺课文。
(二)反馈指导1.课件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
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
预设:“摄”“殖”。
3.课件出示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摄氏、粮食、地区、杀菌”,复习认读。
提示: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习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读通顺。
三、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内容要点(一)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1.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然后用“‖”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概括各部分主要意思。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预设: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主要意思: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是个大火球,温度很高。
(板书: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追问:概括地说,这一部分讲了太阳的什么?(指名回答。
预设:这一部分讲了太阳的一些特点。
)(板书:特点)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主要意思: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主要意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追问:这一部分最后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指名回答。
预设:这句话的含义是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是从哪个角度说太阳与我们的关系的?(指名回答。
预设:这是从反面的角度说太阳与我们的关系的)(二)把握课文内容要点1.导语:梳理了课文条理,概括了课文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你能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吗?出示任务: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课文先从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特点这方面介绍:讲了太阳与地球距离远,它体积大和温度高。
然后从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方面介绍:先从正面讲与我们关系非常密切,再从反面说与我们关系密切。
四、认识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一)通过例子认识了解1.导语:我们梳理了课文的条理,概括了各部分的主要意思,知道了课文是从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特点和与我们关系密切两个方面介绍太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