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标志设计过程

合集下载

上海世博会标志设计过程

上海世博会标志设计过程

2010年上海世博会标志设计流程一、主题理念及预期目标1.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主题理念:理解、沟通、欢聚、合作.上海世博会是一次国际性的博览盛会,是不同国家、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世博会这一平台上的相聚相会。

因此,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共同探讨全人类所关注和面临的城市生活问题,共同推进和加快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正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标志设计项目的指导思想。

3.预期目标委托方对标志设计所制定的基本主题、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

(1)共性预期目标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徽设计要求:简称: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文全称—The World Exposition Shanghai China 2010简称—Expo 2010 Shanghai China举办时间:2010年5月1日- 10月31日(184天)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副主题: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和谐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与乡村的互动评选要求:(1)会徽应突出体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2)会徽应反映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3)会徽应该风格独特,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视觉冲击力,体现国际化和现代化;(4)会徽图案应简洁、明快、含义明确,便于记忆且印象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并适用于世博会各类活动和纪念品的制作;(5)应征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未曾公开发表;(2)个性预期目标以“人”为会徽设计的主体的预期目标,着重从“城市与人”、“生活与人”以及“美好生活与人类未来”等若干方面进行思考。

通过会徽弘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在会徽设计中体现民族文化的底蕴和展现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主题。

二、市场调研与分析1.市场调研与资料信息的收集(1)世博会视觉形象研讨会上专家发言所提要求:会徽应风格独特,寓意丰富,给人以广阔的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会徽应当是东方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补充,应当将中国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上海的青春活力有机结合,既能发掘中国文化底蕴,弘扬中国人文精神,又能体现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魅力,具有鲜明的时代感;阐述未来生活,象征美好前景等等。

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方案

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方案

中国馆的设计方案中凝炼了众多的中国元素。同时,这些传统元素“古”意“新” 解,透露出新鲜气息. ■中国红中国馆大面积地采用大气、沉稳的“故宫红”作为建筑物的主色调,色彩夺 目,又容易被世界理解。 ■体承天地中国馆组成中,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体 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如同雕塑高耸于上,宛 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延展于下,寓意社泽神州,富庶 四方。 国家馆63米的绝对高度中,下部33米完全挑空,这些中心对称空间和地区馆平坦 延伸的空间,为人们的自由交流提供了充分的开放场所。而这种开放性、公共性,是 国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理念 ■斗冠造型国家馆以整体大气的斗冠造型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要素。同时,传 统的曲线设计被拉直,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 这种简约化的装饰线条,自然完成了传统建筑的当代表达。 ■“规”“回”统一中国馆的空间组合秩序由“规”与“回”两部分组成,它们都源 于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的原型。“规”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仪式化空间。在象征自然本 质的中心对称空间模式中引入人的步行,从而使单个空间演变为有层次递进感的空间 序列,这正是故宫中空间秩序的由来。 “回”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非仪式化空间,用人的视觉、听觉等多方面体验赋予看 似无序的自然山水以结构性的秩序,从而使自然空间升华为人文化的可把握的自然之 精华,这正是江南园林空间秩序之原由。中国馆方案将这两种模式融为一体,在国家 馆的中心对称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之间引入了不同模式的人的活动。 一方面承载着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一方面又要展示“城市,让生活更 美好”的世博主题,走在“古”意“新”风之间的中国馆肩负着诸多“使命”。它能 否成为黄浦江畔的又一个标志性建筑?或许时间会给出答案。

网架结构建筑案例

网架结构建筑案例

网架结构建筑案例网架结构是一种由杆件和节点组成的空间结构,其特点是构件轻巧、构造简单、适应性强,因此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典型的网架结构建筑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网架结构的设计和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北京鸟巢体育馆。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比赛场馆之一,鸟巢采用了大跨度网架结构,其外形犹如一个巨大的鸟巢,因此得名“鸟巢”。

整个建筑采用了约110,000吨的钢材,结构设计采用了网架结构,使得整个建筑具有了轻盈的外观,同时也满足了大跨度空间的要求。

鸟巢的设计不仅在结构上具有创新性,而且在建筑美学上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迪拜哈利法塔。

哈利法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其高度达828米,采用了网架结构设计。

在哈利法塔的设计中,网架结构被用于支撑建筑的高层结构,使得建筑在高度上能够保持稳定。

同时,网架结构也使得建筑在视觉上具有了轻盈的外观,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

哈利法塔的建筑结构设计充分展示了网架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价值。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中国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其外形采用了传统的“藕丝篮”造型,整个建筑采用了大跨度网架结构设计。

中国馆的网架结构设计不仅使得建筑具有了独特的外观,而且在功能上也具有了很高的灵活性,使得馆内空间得以合理利用。

中国馆的网架结构设计充分展示了网架结构在文化建筑中的应用潜力。

通过以上几个典型的网架结构建筑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网架结构不仅具有轻盈、灵活的特点,而且在建筑美学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网架结构的应用不仅可以满足建筑的功能要求,而且可以赋予建筑更多的艺术魅力。

因此,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网架结构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人们创造出更多美丽、实用的建筑作品。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会馆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会馆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会馆中国馆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图为正南方向效果图。

巴基斯坦馆主题:基于城市多样化的和谐特色:设计源自于巴基斯坦著名的拉合尔古堡巴基斯坦国家馆坐落于中国馆的西面,两国展馆仅一步之遥,设计源自于巴基斯坦著名的拉合尔古堡,这座古堡始建于1025年,又在1566年经历改造后呈现出现在的面貌。

拉合尔是巴基斯坦的文化中心,拉合尔古堡从其建立之初就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成为了这个城市极具象征力的地标,这座美丽而著名的古堡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巴基斯坦民族舞蹈艺术家将在馆内表演别具特色的民族舞,参观者也能品尝到当地的特色食品,如配以秘制酱汁的烧烤和醇厚香浓的巴基斯坦奶茶“Chai”等。

巴基斯坦国家馆效果图非洲联合馆概况2009年5月15日,非洲联合馆外立面设计方案已正式确定。

非洲联合馆建筑面积达2万6千多平方米,4个外立面的面积总和达9500平米,是上海世博会11个联合馆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建筑面积:2万6千多平方米造型亮点:强烈非洲元素展馆位置:C片区由1万多件钢结构搭起的非洲联合馆已挺立在世博园区内。

树木、沙漠、海鸥、动物、建筑……这些富有强烈非洲特征的元素将呈现在非洲联合馆的外立面上,勾勒出非洲大陆独具多样性的风貌,展现非洲的古老文明和勃勃生机。

在15日举行的非洲联合馆外立面施工启动仪式上,记者获悉非洲联合馆外立面设计方案已正式确定,并将全面实施。

非洲联合馆外立面效果图非洲联合馆外立面效果图“非洲联合馆的外立面设计方案多次征集了非洲各参展国总代表和各参展国驻华使节的意见。

上海世博标志设计赏析

上海世博标志设计赏析

上海世博会万众瞩目,有一轴四馆、11个联合馆、42个租赁馆和42个国家自建馆,大大小小的展馆加起来总共有250多个。

观众在多个展馆参观,并且观众在场馆内停留时间较长,免不了要解决基本的生理问题,所以世博会的标志设计十分重要。

本次上海世博会的标识系统由日本GK 设计集团承担。

GK 设计在公共标示系统方面具有广泛实践和长期经验,曾担任1970年大阪世博会、1985年筑波世博会和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标识设计上海世博会,GK使用了不同色彩代表了A到E五大区域。

在世博官方网站上,E区用绿色代表,但在世博参观者平台官方网站上,则和园区内的标牌一致采用了天蓝色。

园区指示牌上 D 和 E 所用的蓝色过于接近,在远距离弱光下极难分辨;而黄色又偏浅。

在园区指南图上,世博轴被归于橙色的 B 区,但在较小的独立指路牌上,被另外赋予了了灰色。

这与往届GK的设计,在色彩的运用上有很大同,从上海世博会的官方网站到地图,显得花哨。

1970年大阪世博会2005年爱知世博会在字体编排上,2000年的汉诺威世博会上,标识系统使用了同年发布的著名Frutiger Next 字体家族,利用了罗马体和意大利体的正斜、字母写法不同的特点区分了德语和英语。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然而上海世博会的标识系统,中文使用了华康W5-A,拉丁文则是Univers。

在中英文编排时,中文字号远大于英文,并不十分协调。

在大的如园区指南图,还能辨识清楚,但路牌上英文部分的由于字号过小,识别性大打折扣。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由于标牌上的字体为手工粘贴,工人们在某些情况下,发挥了自己的喜好,对原有的字体进行了细微的“再设计”。

如下图中的“洲”字。

“美洲”的“洲”字为电脑原始设计,而“非洲”的“洲”中“州”中的两点却被垂直贴起,看起来倒也更顺。

图标方面,主要依据了1995年颁布的国标GB 10001-94。

此外,部分国标图形被修改了,如“问讯”的问号,根据GB 10001-94,没有圆角。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设计介绍 (附效果图)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设计介绍  (附效果图)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设计介绍(图)中国馆:四根巨柱撑起东方之冠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造型亮点:充满中国元素,同时满足功能需求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和谐之塔:“螺旋摩天轮”由黄浦江畔具有110年历史的南市发电厂烟囱改造而成,具有观光功能,火电厂主厂房改造为世博会主题馆之一的未来探索馆。

塔高201米,将完整保留烟囱原貌,用25个太空舱沿螺旋轨道进行人员运输,每节太空舱载客6人,预计每小时载客总量可达650人以上。

“世博和谐塔”在夜幕中宛如一支含苞待放的白玉兰,而白玉兰正是上海市花;缓缓升降的太空舱,犹如半空中的点点星光,显示出上海的城市活力。

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无柱展示空间”永久性主题场馆,地上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4万平方米。

造型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手法,形成了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屋顶模仿石窟门“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做到形神兼备。

三大亮点:双向大跨度亚洲最大、大跨度双弦张拉桁架国内最大;单体太阳能屋面国内最大;生态绿墙世界最大。

世博会期间,主题馆将着重反映当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加速增长背景下的地球、城市、人三个有机系统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揭示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

世博会后,主题馆将转变为标准展览场馆,与周边中国馆、星级酒店、世博中心、世博轴和演艺中心共同打造以展览、会议、活动和住宿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上海世博会加拿大国家馆2008年1月22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加拿大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

上海世博会标志说明

上海世博会标志说明

上海世博会标志会徽是集中反映理念的视觉符号。

上海世博会会徽是通过全球征集、专家评审而产生的。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

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上海世博会会徽]【2010上海世博会吉祥物】2007年12月18日晚8点,万众嘱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HAIBAO)”终于掀开了神秘面纱,蓝色“人”字的可爱造型让所有人耳目一新。

◆主体形象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

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海宝”从头到脚都充满了涵义。

头发:象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有个性,点明了吉祥物出生地的区域特征和生命来源。

脸部:卡通化的简约表情,友好而充满自信。

眼睛:大大、圆圆的眼睛,对未来城市充满期待。

蓝色:充满包容性、想象力,象征充满发展希望和潜力的中国。

身体:圆润的身体,展示着和谐生活的美好感受,可爱而俏皮。

拳头:翘起拇指,是对全世界朋友的赞许和欢迎。

大脚: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成为热情张开的双臂的有力支撑,预示中国有能力、有决心办好世博会。

历届世博会标志设计归纳.ppt

历届世博会标志设计归纳.ppt

.....
5
• 1960年西雅图世博会预言人类将在21世纪向火星迈进,进而征服整 个外太空。会徽图形是一个被称为“太空之针”的阳性象征物,内 置地球平面图形与“21世纪”的字样,设计具有超现实风格。
.....
6
• 1970 年大阪世博会展示了宇航员带回的“月亮上的石头”,福田 繁雄设计的会徽如同一个盛开的樱花,五个缺角的圆代表地球上 的五大洲,加上中间的小圆象征世界人民共聚日本,非常切合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主题,这枚会徽的造型也被制成主题场馆。
.....
12
有什么样的主题,就会产生与之对应的图形,伟大的主题容易激发优秀 的会徽设计。
有人说,一切始于世博会,对于世博会标志的视觉设计而言,一切应源 于主题吧。
.....
13
Thank You
.....
14
.....
11
历届世博会会徽的色彩同样与主题密切相关,兰色作为主色 调最多,用了8 次,因为蓝色是最能代表天空、地球、宇宙、海 洋、高科技的色彩,且很少民族对它禁忌。1999年后的五届世博 会会徽都是采用了绿色为主色调,想必因为绿色是自然,环保的 专用色。色彩应用的佳作是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会徽,似乎受 到动感艺术的启发。
历届世博会标志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与主题
.....
1
• 会徽
英文为“logo”,中文也称标志、会标、徽标,是体现世博会形象与特征的 公共符号。它产生伊始就成为世博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世博会的 文化载体与形象内核,也是理念的高度精练与浓缩。
.....
2
• 主题
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在主题中,“进步与发展”、“自然”、“科学 与技术”、“水(海洋)”、“人(人性)”等关键词被提及较多,可见人 一直在思考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关系问题,并寻求自身发展。

2010高考政治热点专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

2010高考政治热点专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

2010高考政治热点专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背景材料】1.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表达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围绕“城市”主题展开交流合作。

2.世博旅游宣传口号和与标识发布。

2010年。

世博旅游宣传口号为“中国上海,发现更多,体验更多”。

世博旅游形象标识如下:它是由蓝色的中国古典纹饰“海水”、墨色的中国书法草体“上海”、蓝色的英文字母“shanghai”和阿拉伯数字橙蓝相间的“2010”构成,蓝色代表了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橙色则表现了城市的活力、激情、时尚和欢乐,与世博旅游宣传口号“发现”和“体验”遥相呼应。

3.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主口号,歌曲一个由汉字“心”生发出来的“中国心”被选为志愿者标志。

2002年12月,国际展览局举行第132次成员国代表大会,对2010年世博会举办地进行投票表决,中国上海最终胜出。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的主体由汉字“心”、英文字母“V”、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构成。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主口号“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歌曲“在你身边”。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口号于2007年12月5日开始征集,至2008年4月30日结束。

4、上海世博会吉祥物: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是一个略带幽默、外形象中国传统汉字“人”的蓝色小孩。

取名“海宝”意为“四海之宝”。

5、5月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暨计时牌启动仪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三位形象大使正式公布,他们是:国际演艺巨星成龙、国际钢琴演奏家郎朗、国际体育明星姚明。

二、【知识链接】1、体现的经济知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怎样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对外交往中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体现的哲学知识:(1)世博会会徽、志愿者标志的形成(设计过程):设计者的灵感来自客观世界,是对客观现实的形象的反映、同时体现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动地认识世界,体现创新精神。

上海世博会上看标志——标志设计中的“共鸣”设计思考

上海世博会上看标志——标志设计中的“共鸣”设计思考

志 , 过红 、 、 通 黄
典型性 独创性 前 瞻 性
关键 词 : 鸣 设 计 共
绿 、 、 等 饱 和 蓝 紫
色 彩 形 式 进 行 表 21 0 0上海世 博会 的宣传 口号 “ 市 , 生活更 美好 ” 是 对 现 , 别 是 字 体 的 城 让 , 特 本届 上海世博 会主题 内涵 的一个 精辟概 括 , 是对城 市所带 动的 色 彩 设 计 表 达 直
交 响 曲” 重 要 主题 内 涵 。 建 筑 外 形 ” “ 键 ” 时 具 有 共 鸣 的 “ 和 琴 同

现 出大 阪的“ 字, 大” 表达 了对“ 环境先进城市 , 水都大阪 的挑 战”
3形 式共 鸣。 形 式表现 是标 志形 象 的最终组 合表 达。 图 .
色彩 、 字等主要元 素以一种 独特 的形 式进 行传达 , 文 但在 元 性, 极易获得 国际友人 的认 可, 两个元 素的共鸣性为更好地传递 形 、 素 进 行 形 式 组 构 时 , 用 一 种 极 为 简 明 的 形 式 来 呈 现 , 最 快速 需 用 新 加 坡 场 馆 的 良好 形 象 起 到 了非 常 重 要 的作 用 。
视 觉设计
A R T D U C A T I N R E S E A R C H E o
上海 世 博 会 上 看 标
口 赵文








芋 3
- -
标志 没计中 的“ 鸣” 计思考 共 设
图1
OS AKA
E XPO 01 HANG HAIC NA 2 0S HI
bal anciy 和 谐 都 市 t 器 : 箸 警 ” 譬

经典案例解析.ppt

经典案例解析.ppt
经典案例解析
2010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整体与细节设计
世博会英国馆堪称标志性建筑, 彰显出英国在创意和创新方面 的杰出成就,以独特的视觉效 果展示英国在物种保护方面居 于全球领导地位,以及英国在 开发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城 市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英国 馆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 放式公园,展区核心“种子圣 殿”外部生长有六万余根向各 个方向伸展的触须。白天,触 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 供内部照明,营造出现代感和 震撼力兼具的空间;展区中有 “绿色城市”、 “开放城市”、 “种子圣殿”、 “活力城市” 和“开放公园”等景点。
4.“最具创意”之馆将不断带给观众惊喜
建筑师说:
这个建筑的整体是一个不断变幻的形象,所以我们不希望建筑 物上的窗子看上去是实实在在的,而希望观众感觉不到它的存 在——墙体和窗的形状都会有些模糊,好像一直在融化,当你 感觉没法分辨的时候,忽然,你会透过它们看到建筑物内部。
对于上海观众来说,英国馆的“成长”是一个更为有趣的互动 过程,因为早在2007年,英国外交部就曾经将赫斯维克事务所 的这个设计拿到上海,听取观众建议,并根据建议做了调整。 而在一项民意调查中,英国馆也被上海观众认为是“最具创意” 之馆。
5.展馆亮点
5.1. 伦敦奥运会雏形首现上海
上海世博会的参观者可以通过设在 英国国家馆内的“奥运角”,首次 目睹伦敦奥运会的雏形,并在“奥 运角”内与多位英国著名体育明星 进行交流。伦敦奥运会规划了大面 积的绿色区域,奥运会结束之后, 这个面积达2.5平方公里的奥运公园 将被命名为奥运遗产公园,供市民 休憩、娱乐和运动。而将于上海世 博会期间亮相英国馆的“奥运角”, 则将展示去掉钢筋水泥建筑、只保 留绿色植物的奥运公园的地图。
2.展馆外观
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 子的透明 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圣殿”—— 这些触须状的“种子”顶端都带有一个 细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 和颜色。所有的触须将会随风轻微摇动, 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 彩。“种子圣殿”周围的设计也寓义深 远,它就像一张打开的包装纸,将包裹 在其中的“种子圣殿”送给 中国,作为一份象征两国友谊的礼物。

上海世界博览会标志设计的理念与创新

上海世界博览会标志设计的理念与创新

2 设 计 的 灵动 思 维
解读上海世博会标志图案外观的整体表象 , 可以概括为在模仿 自然界 中几行水滴 自 向下流动 的 然 形态 , 外观 的不确定性 形成 了 自然动态 的仿 生形 态 , 而形 成仿 生设 计 的艺 术 理念 . 其 从 而仿 生设 计正 是 借鉴 自然形态 , 获取生态 的灵 感 , 发现标 志设计 中的生命 图式 , 面对 装饰 化 的图形格局 , 标志创 意选 择 了
图案 设 计所 呈现 的文化 内涵 、 图形创 意 、 艺术 表现 和 哲 学 思 变概括 出 了 当代 标 志 设计 图式 发展 的 新趋 势 .
关键词 : 上海世博会 ; 标志设计 ; 色设计 绿
中 图分 类 号 : 2 J 3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篇 号 :0 824 ( 00 0 -0 00 10 - 12 1 )40 8 - 4 - 3
上 海世博 会标 志设计 的用色 也是一 个亮 点 , 志 中“ ” 和 “0 0 所采 用 的绿 色 不仅 体现 了优 良 标 世 字 2 1” 环境及生命健康的主题, 也符合 2 世纪绿色设计理念. l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及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 发表 的有关文 件指 出 : 人类 必须在 地球 承载 能力范 围 内生 活 , 长远 看 没 有第 二种 合 理 的选 购 , 从 我们 必 须 尊重 自然 的限度 , 并采用该 限度 内行得 通 的生活 方式 和发展道 路 . 以绿色 为 主色调 的上海世博 会会徽 设 计 , 体现 了人类 热爱 自然 、 正 尊重 自然 的态度 , 富有 生命 活力 和创造 激情 , 添 了向上 、 增 升腾 、 明快 的动
1 设 计 的 内涵
当代 标志设 计 的不 断演变 , 突显 出艺术 设计 发展 的精 髓 , 自由延 伸 图形 设计 的变化 中 , 在 更加 靠 近 生 活的真实 与 自然 的和谐 , 体现 出人 类探 索 艺 术 与科 学有 机结 合 点 的价 值所 在 .0 0年 上 海世 博 会所 21 采用标 志 图案就具 有显著 的时代 特征 、 文化 内涵 和人文理 念 . 该标 志是 经过全 球征集 , 1 由 5位海 内外专 家从 全 国各地和世 界各 国 906件应 征 作 品 中选 出的 , 代表 着 新 一届 世 博 会 的诞 生 , 图形 似汉 字 4 她 其

世博会徽设计过程

世博会徽设计过程

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会徽形似汉字“世”字,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篆刻的“京”字交相辉映,有异曲同工之妙,寓意着本世纪初两项超大型国际活动在中国举办,倾诉着中国人民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

灵感,在民族文化中激越----中国上海2010年世博会"世"字形会徽创意历程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博成功一周年庆典上,上海世博局向全球征集会徽设计方案。

从那一刻起,设计一枚独具国际魅力和世界文化共同理解认同的会徽是全球设计师一生中追求的梦想与一个艰难挑战。

2004年11月29日傍晚,上海西郊宾馆睦如居乐曲绕梁、欢声阵阵,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揭晓。

随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经理、世博会组委会主任吴仪轻轻按动水晶球,一个涌动、和谐的会徽展现在世人眼前。

来自江苏盐城的青年设计师邵宏庚设计的作品,编号为0275号的作品“世”字形图形在全球征集的9046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被选定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

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会徽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2010上海世博会各省馆标志(或许非原创!)

2010上海世博会各省馆标志(或许非原创!)

2010上海世博会各省馆标志China 中国与世博票务logo一样创意概念取自中国馆,标志包含了繁体的“華”字。

世博票务logo是09年5月设计的,当时,世博局的领导说,如果这个造型元素用在中国馆就好了,但当时中国馆还没竣工,世博门票销售是当务之急,所以给票务用了这个概念。

等到中国馆设计设计logo的时候,就用黑色来区别。

所以,中国馆的VI中,logo是黑色的,感觉有点奇怪,所以设计师建议用“红色反白”。

目前,中国馆的logo,主要用在“中国馆预约券”上,就是“红色反白”的视觉效果。

Beijing 北京北京馆标志用云纹、钢架几何纹、叶纹结合橙蓝绿三种颜色,将北京的城市形象元素融合进主题设计,体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和谐城市发展理念。

综合运用北京天坛和鸟巢造型,将北京的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体现城市的发展轨迹。

字体用了毛体,还借用了北京奥运的字体,这种混搭有点奇怪。

江苏馆标志:江苏馆视觉形象标识由南京瀚清堂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名为“观窗外精彩•叹别具一格”。

窗格造型展现出江南水乡的园林神韵,体现江苏建设“园林式城市”、倡导“园林式生活”的理念;窗棱中“苏”字留白结构象征着江苏襟江带海,湖泊纵横,因水而灵动;向外延伸的白色线条,寓意江苏城市规划及园区建设向外蓬勃发展的活力;青绿色块的搭配,如江南的青山绿水,凝聚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吴韵精髓。

厦门馆标志:本LOGO是根据厦门的首字母“X”, “M”及母子人体组合提炼,画面和谐简练,寓意为活力向上的厦门人,体现出厦门人对美满幸福生活的追求。

本LOGO与上海世博会的LOGO主题创意有一定的呼应。

河南馆标志:该标志取名为“龙城”,以印、龙为主要元素,以篆书体“豫”为主体形象,神似人物或一个场景(劳作、唱豫剧),给人无限遐想,吻合河南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

广东馆标志:标志以广东简称“粤”字为主体元素,运用书法形式将其图形化处理,“粤”字中部抽象为敞开的窗口形态,是此标志设计最核心和关键概念的表达。

最新文档-上海世博会会徽-PPT精品文档

最新文档-上海世博会会徽-PPT精品文档
• A.蒸汽时代到来
• B.电气时代到来
• C.信息时代到来
• D.理性时代到来
• 6.19世纪末,在世界上引起交通工具 领域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
• A.蒸汽机车和轮船 • B.化学工业的兴起 • C.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 D.发电机制造成功
• 【小结作业】 • 1.课堂小结 • 2.布置作业:完成《导与练》P80—81。
• (4)参与了同学们的研究后,你得到了哪 些启示?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②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 ③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 要因素。
科技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上海世博会会徽
吉祥物——海宝
• 【点拨提升】 • 1.教师点拨重点知识。 • 2.梳理本课知识,建立知识结构。
上海世博会会徽
吉祥物——海宝
中国2019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世博会简介
• 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简称世博 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 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 动。第一次博览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行,它 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 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 产业技术的展览会,分为综合性世博会和专业性 世博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 育不可多得的场所。
• 【探究课题】
• (1)甲组同学认为:“科学时代的到来是经济发 展和思想解放的必然结果。”请你为甲组同学 找出最有力的论据加以说明。
• ①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 ②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共同促进了近代自 然科学的产生。
• (2)乙组同学认为:“科学技术的重大 发明可以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请 你以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为例 说明这一观点。

上海世博会视觉识别VI手册(VI设计清晰完整)

上海世博会视觉识别VI手册(VI设计清晰完整)
如五环标志。
世界杯
VI设计通常以主办国的国旗颜色 为主色调,结合足球元素,展现
全球化的主题。
文化节
VI设计通常以主办国的传统文化 元素为主,结合现代设计手法,
展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具有影响力的品牌VI设计案例
Apple
简洁的标志和统一的字体,展现了品牌的极简主 义和高端品质。
Nike
标志性的“Swoosh”标志和强烈的色彩搭配,展 现了品牌的运动精神和时尚感。
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吸引了超 过2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 以及超过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视觉识别VI手册的目的和重要性
视觉识别VI手册是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 的是为世博会的形象和品牌提供统一的视觉表达。
输标02入题
通过制定统一的视觉识别标准,VI手册确保了世博会 各类宣传品、场馆设计、标识等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 连贯性,从而强化了世博会的品牌形象。
色彩搭配
在色彩搭配上,手册强调了色彩的对比和调和,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创造出 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品牌形象。
辅助图形
辅助图形
上海世博会VI手册中设计了多种辅助图形,包括彩带、图案 、纹样等,这些图形与标志、字体和标准色彩相呼应,共同 构成了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
辅助图形特点
辅助图形具有简洁、明快、易制作等特点,能够在实际应用 中起到很好的装饰和美化作用,同时提高视觉冲击力和辨识 度。
广告宣传
海报设计
统一海报的版式、色彩、字体等 设计元素,保持广告宣传的整体
视觉效果。
媒体投放
选择合适的媒体平台进行广告宣传, 如电视、报纸、网络等。
广告内容
根据不同的宣传目的和受众群体, 设计有针对性的广告内容和形式。

[从符号学解读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上海世博会会徽

[从符号学解读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上海世博会会徽

[从符号学解读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上海世博会会徽符号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符号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世界是由不同符号组成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是如此。

在这一盛事中,最明显的符号便是世博会会徽。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是有着深刻民族内涵的文化标志,也是和世博会理念相切合的文化符号,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符号学入手,试分析会徽的能指和所指,并从符号解码的角度,解析其中规约符号的使用,挖掘其中丰富的中国文化和中西方共同推崇的价值观念,阐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从符号学来看,符号是传播活动中进行沟通的工具,是人们以特定的物质形式表示特定意义内容的代码系统。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符号有两部分构成:能指和所指。

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连接所产生的整体。

能指是符号使用者指代事物时所用的形式,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图形、物体等。

所指则是符号的意义,其代表心理上的概念。

比如玫瑰花作为一个花的形象就是能指,它能表达爱情之意就是其所指。

所以符号也就具有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

符号的使用必须被人们所理解,这必然涉及符号的解码,是个复杂的过程。

但是如果在符号中使用规约符号,将会降低人们尤其是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人们解码的难度,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轻松地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3.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的符号学解读3.1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能指和所指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组成的,具有任意性。

而符号在文化交流中的目的之一就是被人们所理解,因此要想深刻理解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在跨文化交流中所传播的意义,有必要清楚地知道其能指和所指。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是由图形、字母和数字组成的。

图形是三人合臂相拥,字母是“EXPO *****I CHINA”,数字是“2010”,这些都是其能指。

三人合臂相拥的会徽图形就好像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体现出人们对美好和谐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历届世博会标赏析

历届世博会标赏析
2000
德国
汉诺威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聚焦于人类、自然和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在21世纪门槛上,向全世界提出了社会和谐的课题。大会会徽征集工作从1994年开始。与以往不同的是,包括来MetaDesign的Erik Spiekermann在内的九位名德国知名设计师共同题名了一批名不见经传但才华横溢的年轻设计师加入徽标征集活动,以体现新世纪的新观点、新视野以及对未来的想象。根据主办方的要求,这个标志必须是:反映主题、独特性强、造型简洁而不乏深意、适用于印刷、动画制作、网络等多种媒质、可任意放大或缩小、能与“Expo2000 Hannover”的标题字样协调结合。
1992
意大利
热那亚
哥伦布-船与海
也有直接纪念人对海洋探索的世博会。1992年,就是大航海时代后的500年,热那亚以“哥伦布—船与海”为主题,会徽用数字“500”变化为帆船的图形,在波浪上行驶,造型直白且形象;
1993
韩国
大田
新的起飞之路
设计师将太极符号的变化图形作为标志的主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运动的视觉形态又好似跳起了传统的韩国舞蹈,腾跃的气势正与起飞之路的大会主题相呼应,色彩与形象都是那样的民族化,热情而具有神秘的吸引力,令人感到新奇。作为第一次举办世界性博览会的韩国来说,这个独特的民族印记展现了作为一个新成员给世博会大家庭注入的新兴活力,也预示着一个新的起飞之路。在它背后,凝聚着一个国家的信心和实力,凝聚着一个民族腾飞的力度。
1967
加拿大
蒙特利尔
人类与世界
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会徽图形取清一色的橘色树叉代表人的双手,8对等大小的双手均匀分布,围绕成一个整圆;同时掌心一致向内,包围着中心的地球。借以宣扬:在此次世博会上,将不分种族、国界、语言,全世界都拥抱同一个地球,呼吸同样清新的空气,沐浴同样明媚的阳光,拥有同样美丽的大自然,共同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抽象的图形却内涵丰富,橙黄色调暖色系的图形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又向外散发出宁和的气息,象征全世界人们都心手相连,守护在地球——人类共同的家园左右。这极具人情味的图标一度十分受大众欢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上海世博会标志设计流程
一、主题理念及预期目标
1.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主题理念:理解、沟通、欢聚、合作.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国际性的博览盛会,是不同国家、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世博会这一平台上的相聚相会。

因此,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促进不同文明之间
的对话,共同探讨全人类所关注和面临的城市生活问题,共同推进和加快实现更加美好的生
活正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标志设计项目的指导思想。

3.预期目标
委托方对标志设计所制定的基本主题、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

(1)共性预期目标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徽
设计要求:
简称:2010年上海世博会
英文全称—The World Exposition Shanghai China 2010
简称—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举办时间:2010年5月1日- 10月31日(184天)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
副主题: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和谐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与乡村的互动
评选要求:
(1)会徽应突出体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2)会徽应反映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3)会徽应该风格独特,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视觉冲击力,体现国际化和现代化;
(4)会徽图案应简洁、明快、含义明确,便于记忆且印象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并适
用于世博会各类活动和纪念品的制作;
(5)应征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未曾公开发表;
(2)个性预期目标
以“人”为会徽设计的主体的预期目标,着重从“城市与人”、“生活与人”以及“美好生活与人类未来”等若干方面进行思考。

通过会徽弘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在会徽设计中体现民族文化的底蕴和展现人类向往
美好生活的主题。

二、市场调研与分析
1.市场调研与资料信息的收集
(1)世博会视觉形象研讨会上专家发言所提要求:
会徽应风格独特,寓意丰富,给人以广阔的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会徽应当是东方文化
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补充,应当将中国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上海的青春活力有机结合,
既能发掘中国文化底蕴,弘扬中国人文精神,又能体现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魅力,具有鲜明的时代感;阐述未来生活,象征美好前景等等。

(2)历届世博会会徽
从网站上下载了从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到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历届会徽。

经过比较分析,觉得世博会会徽的设计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或标准,既可较复杂,也可简洁,有很大
的发挥空间。

但要能突出每一届不同的主题和理念,体现国家或城市特点,独具自己的个性
特色,寓意深刻丰富。

因此,我在设计时也要尽量符合这些要求。

(3)关于上海
登录了关于上海的各类网站,搜集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在地貌和城市建设方面:上海是一个江海港口城市,有被称为上海“母亲河”的黄浦江,还有闻名的苏州河。

上海具有一批展示上海新风貌的标志性建筑,如:拥有异国风情建筑群
的外滩、著名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南浦大桥、杨浦大桥、88层的金茂大厦、“申”字型高架道路网,上海的市花为玉兰花等等。

(4)在文化背景和人文环境方面:
上海是一个具有广泛开放度、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经济文化发
达的大都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

上海的人文环境优越,多元文化汇聚,有众多
现代化的文化设施,特别是这几年来,上海的经济、科技、文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5)其他方面
在世博园的规划和上海未来的建设方面,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场设在上海的黄浦江沿
岸、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水区域,场馆的设计按照生态设计的理念,将水体和各种中国特有的环境意念通过多变的手法结合起来,场馆将能后续使用,并融入到整个城市的布
局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主题”;“城市建筑要美,精神也要美”,以“三个基点”作为原则:生态放第一位、保留多元文化的特点、铸造一种和蔼可亲的人文精神等
等。

2、信息分析与提炼概括
将所收集的资料分门别类,筛选出最重要的几项内容提炼概括;用文字书写或条目的形式列出,作为设计的基础;提取浓缩的关键词,以更加概括的形式、清晰地提示自己的创作方向。

名称、简称、缩写、字首、数字等关键词
上海、申、沪、中国、世博会、EXPO、E、2010、SHANGHAI、S、CHINA、C、WORLD、W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