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分析

合集下载

走向共和_从合法性视角看中国近代政体_激进_变革的原因_张星久

走向共和_从合法性视角看中国近代政体_激进_变革的原因_张星久

在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上,君主专制政体的覆亡、共和政体的诞生无疑是个划时代的大事件。

虽然这场重大政治转型早已成为历史事实,还是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似乎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表现出顽强生命力和延续性的君主专制政体,一旦遭遇西方文化的冲击却又显得那么脆弱,在短短半个多世纪内迅速被共和制所取代?退一步说,即使君主专制遭到唾弃,理论上还有选择君主立宪制度的可能,为什么却从君主专制一跃而“走向共和”?对于这些问题,过去人们往往采取类似西方早期汉学界的“冲击—反应”模式加以解释,把包括政体变迁在内的近代中国一切社会变迁解释为“西方冲击”的结果。

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把中国近代“过激”的政体变革主要原因归于孙中山等革命派,认为是他们的思想过于激进所致。

在笔者看来,这些看法自然不为无据,但如果把如此复杂的问题归结为某一方面的原因,则不免失于简单、笼统。

因此,本文尝试着提出一种合法性分析的视角,即:把近代中国政体变革理解为传统政治合法性走向危机、倾覆并向现代政治合法性转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来自外部的“冲击”固然是强大的变革契机和“第一推动力”,但来自中国文化传统内部的潜在的政治合法性危机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政治制度变革中,维新派的康有为和革命派的孙中山等人实际上都是释放传统政治合法性危机、实现政体现代化的共谋者。

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与全能主义文化神话的破产为了便于理解后面要讨论的合法性危机问题,让我们首先从中国文化在近代面临的整体危机谈起。

许多人都知道李鸿章在他那篇著名的《筹议海防折》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说是面对西方列强走向共和———从合法性视角看中国近代政体“激进”变革的原因张星久(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430072)摘要:对于近代中国政体激进变革的原因,过去人们往往采取类似西方早期汉学界的“冲击—反应”模式加以解释,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将其主要原因归于孙中山等革命派,认为是他们的思想过于激进所致。

浅析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浅析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浅析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在我国,探讨政治合法性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尤其是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以及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这个背景下,研究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可以打破当代政治体制改革的瓶颈,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

标签:政治合法性;政治体制改革一、政治合法性的含义及其理论渊源政治合法性的含义洛克曾说过:“政治正当性来自被管治者的同意”;美国政治社会学家西缪·马丁·李普赛特指出:“正当性也涉及到一个政治体系有多少能力去制造和维持一种认同现存政治机制是对该社会最适合和适当的信念。

”①虽然,古今中外的政治哲学家们并未给政治合法性下一个统一严格的定义,但是他们对于政治合法都形成一个最基本的共识,即政府的统治必须基于民意以及公义的基础之上。

在道德哲学中,“ 正当性”经常被正面的解读为一种由人民授予其管治者、相关机构、职位及行为的规范性地位,其基础是人民同意现政府组成的合法性以及统治手段的正当性。

在政治科学当中,合法性又可被称为正当性、正统性,它是人民对法律或者政权作为一种的权威的认可。

简单而言,就是政府所实施的统治在多大程度上是符合公民所认为的“正义”的。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府要想实现有效的统治都离不开自身统治合法性理论的支持,因此,研究政治合法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治合法性的理论渊源在现代以前,为政权提供各种统治基础的意识形态一般可以归结为各种形式“天命论”和“君权神授”论。

中国古籍《左传》中记载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②这里的“祀”即祭祀天神,“戎”即武力或军队。

掌握有组织的暴力,抵御外来侵略,维持国内治安,是政权得以存在的现实保障;而祭天拜祖,神道设教,则为政权提供了一种不可缺少的正当性基础。

这充分说明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政治的合法性对于国家统治的重要性。

西方在中世纪更加是以“君权神授”论当做自身统治合法性的基础。

不过,正如中国的“天命论”一样,“君权神授”也为不同的解释和利用留下了空间。

第三章:政治合法性

第三章:政治合法性

第三章政治合法性第一节:政治合法性的基本理论●一、政治合法性基本内涵●1、词源●在英文中合法性(Legitimacy)是一个词,而在中文中,其主要部分由“合”与“法”组成,单从字面意思讲,中文的合法性暗含的意思是“对某一个‘法’的符合程度”,所以许多中国人在讨论这个词时常会先提出一个疑问:“‘合法性’中的‘法’是指哪个‘法’?”。

所以中文“合法性”中的“法”并不特指某一个“法律”或“法规”。

●由于中文“合法”对应于英文中的“LEGAL”一词,中世纪时被用来描述某件事物没有触犯法律,是合法律性的意思。

这与我们中文中原有的“合法性”并不完全一致,鉴于这种语义理解的混乱,也有学者提出中文应当用“正当性”来描述。

●2、定义●合法性一词在政治学中通常用来指政府与法律的权威为民众所认可的程度。

●从道德哲学的角度:主要是从个人的角度来判断某个东西是否“合法”。

●从政治学的角度:一个制度的合法性取决于它是否获得被统治者们的普遍认同。

合法性问题总是与承诺,同意,赞成,默许等概念相关。

●合法性被认为是政府行政的最基本条件:如果一个政府缺乏必要程度的合法性,它将很快地崩溃瓦解。

●最早从社会学上研究“合法性”问题的马克思·韦伯●韦伯认为若要维持统治的持久存在,必须唤起合法性的信仰。

●一个政权通常需要得到大多数民众的认可才能维持其权利。

“合法性是指促使一些人服从某种命令的动机,客观上表现为服从这种命令的可能性,而不论这种命令是由统治者个人签发的,抑或是通过契约、协议产生的抽象法律条文、规章或命令形式出现。

”——马克思·韦伯二、政治合法性理论的流派(一)经验主义合法性理论(二)规范主义合法性理论(三)哈贝马斯重建主义理论●(一)经验主义合法性理论●1、马克斯·韦伯●韦伯是从社会学角度来探讨政治合法性问题的,从经验研究的角度对既定社会事实加以认定,认为在现实政治中,任何成功的、稳定的统治,无论其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必然是合法的,而“不合法”的统治本身就没有存在的余地。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

建立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有效机制
• 加强参政党建设,着力提高履职能力 • 从执政党的角度来看,要提高对参政党民 主监督的重视程度 • 尽快探索建立相关机制,确保参政党的民 主监督职能得以履行 • 提高参政党民主监督能力,完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说具有其他政 治制度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一些具体 制度的不完善,实践中没能充分发挥出制 度设计上的优越性,需要进行改革完善。
• 政党政治的合法性,就是指政党的权力必 须得到人民群众的同意、拥护和支持,必 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行使。这在客 观上要求,政党欲获得合法性资源必须走 民主化道路,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 化的渠道发挥其职能,真正成为公民广泛 有序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当家作主 权力的工具。
各家之言
• 古代:“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浮舟,水能 覆舟”的政治思想 • 孙中山:人民心力为革命成功的基础 • 毛泽东: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 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 拥护为最高标准。 • 邓小平: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 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 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 胡锦涛: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 之源和胜利之本 • 这些论述归结到一点,那就是政党或者政权的存 在、发展及其权力的行使,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同 意、拥护和支持为基础,即获得政治合法性。
• 改革代表制度,优化代表结构,提高代表质量 1.进一步完善选举制度 2.改革人大代表的组成结构,切实保障人大的广泛 民主性,保证人大权力的正确行使 人大代表的构成,直接关系到人大决议的利益 向背。 3.减少人大代表数量,提高质量,充分发挥代表的 作用 4.落实代表义务,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 提高履职能力

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摘要:政治合法性是一个政治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国家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合法性困境,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合法性困境主要表现在:腐败侵蚀着合法性基础,经济高速发展后可能出现的“政绩合法性困境”,民主制度供给的有限与民众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对合法性的挑战。

坚持科学发展,以绩效性维护合法性,整合意识形态,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强化社会共享的信仰,加强宪政与法治,强化法理型权威,是重塑我国政治合法性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转型期;政治合法性;意识形态;法理型权威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的执政地位具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体现在行动上,就是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解决体现民众根本利益的种种重大现实问题,以取得民众的认同和支持。

但是,当代中国存在的种种社会问题导致政治合法性危机的产生,因而,解决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危机,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政治合法性的内涵政治合法性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近代西方政治哲学史的主思想,许多就是对政治合法性问题的探讨。

霍布斯的利维坦,卢梭的公意说,洛克的契约论,盂德斯鸠的法的精神等实际上都是关于政治合法性问题的哲学探讨。

不过学术界公认的,第一个真正把政治合法性当作一个核心概念来进行解读的是德国政治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

在韦伯看来,任何形式的统治都必须有其合法性根据,人们服从的基础不仅包括习惯、个人利益、理想动机或休戚相关的纯粹情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统治合法性的信仰。

任何礼会关系中的社会行动都受到行动者自己对于合法性秩序的信念支配,只有当人们认为统治具有正当理由的时候,才具有合法性。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般地方政府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般地方政府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般地方政府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之一:地方政府制度引言:中国政治制度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组成,地方政府在国家整体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制度的特点、运行机制和挑战。

一、地方政府制度的概述中国地方政府制度指的是各级省、市、县的政府机构,其职责是负责实施国家政策、管理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

地方政府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分配与合作。

二、地方政府制度的特点1. 政治合法性:地方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法律赋予的权力及时期选举的程序。

地方政府应当依法行使权力,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2. 行政管理:地方政府在本地区负责实施中央政府的决策,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法规和措施,以适应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求。

3. 财政支配权: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财政支配权,可以调控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为本地区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4. 民生保障:地方政府负责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包括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地方政府制度的运行机制1. 权力分配:地方政府从中央政府获得权力的分配,包括政府机构的设置、职责范围的划定等。

中央政府将一部分权力委托给地方政府,使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

2. 决策与执行:地方政府在本地区的发展规划、经济政策、社会管理等方面制定政策,同时负责执行相关政策,保障政策的有效执行。

3. 财政安排:地方政府依靠税收、财政拨款等方式筹集资金,并进行合理的财政安排,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4. 监督与责任:地方政府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接受中央政府的指导与监督。

同时,地方政府也需要向上级政府和公众负责,进行自我监督,保证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四、地方政府制度面临的挑战1. 体制机制不完善:地方政府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权力过度集中、职责不清晰、决策执行不到位等,制约了地方政府的有效运行。

从民主的角度谈党的执政合法性

从民主的角度谈党的执政合法性


生 产 力 的发 展 促 成 了 国家 的诞 生 。有 国家 便 有 政 权 , 了 统 治 者 和 被 统 治 者 的 区别 。 要 维 护 自身 的统 有 治 , 治 者 首 先 就 要 回答 民众 所 提 出 的 “ 凭 什 么来 统 统 你
治 我 ?凭 什 么 是 你 来 统 治 我 ? 的 问题 。这 些 问题 其 实 ”
到 党 的执 政 地 位 的巩 固 , 过 领 导 和 推 进 民 主 建 设 增 通
以期 产 生 一 种 威 慑 作 用 , 而 证 明 政 权 的正 统 性 。 如 进
英 国女 皇 凭 借 罗 马 教 皇 的委 任 状 证 明上 帝 是 同 意 她统
治 英 国人 民 的 ; 国 国王 路 易 十 五 宣 称 “ 只是 从 上 帝 法 我
但 是 , 民智 开 启 之 时 , 种 获 取 合 法 性 的 途径 逐 渐 丧 当 这
失 了说 服 力 。
强 执 政 合 法 性 是 党 在 新 时期 巩 固 自身执 政 地 位 的 重 要
途径 。

代 替 神 权 政 治 而 起 的是 民 主政 治 。 民 主政 治是 经
济发展 的产物 , 源于封建 社会末期 资本 主义生产关 它
对 于执 政党 而言 , 掌权 并 不 只 以公 共 权 力 的归 属 为 标 志 , 必 须 在 这种 归 属 的 基 础 上 , 得 民 众 对 这 种 归 还 获 属 的承 认 , 因此 , 长 江先 生 在 《 代 政 党 执政 规 律 》 王 现 一 书 中指 出 :政 党 的合 法 性 , “ 归根 到 底 只 有从 民主 政 治 中 才 能 获得 。 n 自政 党 政 治 产 生 以来 , 法 性 问 题 就 一 ”” 合 直深受 政党关 注 。民主是现代政 治发展 总的趋势 , 社 会 主 义 民主 既 是 党 领 导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义 建 设 的重 要 内容 , 是 衡 量 党 的 执 政 水 平 和 执 政 能 力 的重 要 标 准 , 也 它 在 中 国 的 发 展 状 况 直 接 关 乎 民众 对 党 的 态 度 , 系 关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关键词:合法性、现代性与话语权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关键词:合法性、现代性与话语权

中 图分 类 号 : 4 D6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 0 — 0 4 2 1 ) 50 3 — 5 0 74 7 ( 0 0 0 — 0 80
基金 项 目 : 南 省 哲 学社 会 科 学基 金 项 目(0 8 B 1 3 湖 2 0 Y B 1) 作者 简 介 : 胜 刚 (9 4) 男 , 南 泸 溪人 , 学 博 士 , 首 大 学政 治 与公 共 管 理 院教 授 。 廖 1 6一 , 湖 法 吉
以使 我们把 反 思 目前 中国 政治 合 法 性 当作 当务 之 急 。如何 实现社 会 主义意识 形态 现代化 、 护其 合 维
法 性 、 语 权 已 成 为 我 国政 治 生 活 中 的 重 大 课 题 。 话
图为之 寻找 一个道 德与法 律基 础 , 它表 现为 人们 把
通常认 可和 接受 的原 则 与信 仰 的逻 辑 的 和必 然 的 结 果 。 _(” 只有 具有 合 法性 即得 到 人 民赞 同 、 ”4H j 认
第 3 卷 第 5期 1
V0 _3 。No 5 l 1 .
吉首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 fJs o i e st ( o il ce c s Ed t n o r a o ih u Un v r i S ca in e ii ) y S o
合 法性 的 关键 是 发展 经 济 、 国强 民 ; 善 法 制 ; 治 腐 败 。社 会 主 义 意 识 形 态现 代 性 转 化 , 富 完 惩 主要 特 征 在 于世 俗 化 、 众 化 ; 学化 、 性 化 ; 民化 。合 法 性 、 代 性 是 社 会 主 义 意 识 形 态 话 语 权 的题 中之 义 , 也 有 自 己的 特 大 科 理 平 现 但

浅谈政治合法性

浅谈政治合法性

浅谈政治合法性内容摘要:许多政治学教材中都有这种提法:权力、权威与合法性这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是政治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此话不假。

合法性的确是政治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但是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政治合法性是一个政权得以存在的基础。

也就是说,没有合法性的政府是没有资格存在的政府,也是一个不可能长久的政府。

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政治合法性不足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当代中国尤为突出。

作为一名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加深对政治合法性概念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知道什么是政治合法性,我们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为增强国家的政治合法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政治合法性广大民众认可支持政权关于政治合法性的论述,古已有之。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一个政体要达到长治久安,必须使全邦各部分的人民能够参加而且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愿望。

”①由此可见,政治合法性对一个国家、一个政府的稳定、长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然,政治合法性的内容也是十分深奥和丰富的。

一、政治合法性的含义关于政治合法性的含义,不少政治学家都对其做了深刻而简练的定义。

美国政治学者李普赛特指出:“合法性是指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有政治制度是社会的最适宜制度之信仰能力。

”②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则认为:“合法性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

”③也有中国学者认为:“政治合法性是指广大民众对现存政治秩序和政权的认同和支持”④由此可见,政治合法性就是指广大民众自觉地对现存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公共权威和政权的积极支持和认可,是广大民众对统治正当性的承认和对统治的认可。

通过政治合法性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国家的统治是否具有统治合法性,不在于统治者自己的宣称,也不在于统治者为自己的执政制定的法律依据,而在于人口占大多数的民众是否真正认同,在于广大民众是否积极支持。

国民党在大陆末期的统治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全国人民都期望能够建立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国家,可是国民政府却悍然撕毁了《双十协定》,挑起内战,全然不顾人民的感受和愿望。

浅析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浅析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随着改革开统心理社会观念法律道德等非制度因素的独立作用有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助于使人们用一种更为全面的眼光来审视经济与政治以利益结构生活组织方式都发生深刻的变化
2 0 1 3年 第 2期
理 论 观 察
Th e o r e ic t Ob s e r v a io t n
政 治 合 法 性 的 理 论 渊 源
在 现 代 以 前 . 为 政 权 提 供 各 种 统 治 基 础 的 意 识 形 态 一
般 可 以 归 结 为 各 种 形 式 “ 天命 论 ” 和“ 君权神授 ” 论 。中 国 古 籍 《 左传》 中记 载 说 : “ 国之大事 , 在 祀 与 戎 。” 。 , 这里的“ 祀” 即祭 祀 天神 , “ 戎” 即 武
法 性 的 基 础 来 自被 统 治 者 的 “ 认 同” 。社 会 成 员 定 期 选 举 统 治者 , 谁赢 得 选举 , 谁 就 可 以 合 法 的 成 为 统 治 者 。 在 市 场 经 济 基 础 上 。政 治 统 治 和被 统 治 者 的关 系可 以归 结 为 一种 世
在道德哲学 中 . “正 当 性 ” 经 常 被 正 面 的 解 读 为 一 种 由
人 民授 予 其 管 治 者 、 相关机构 、 职位及 行为 的规范性地 位 ,
其 基 础 是 人 民 同 意 现 政 府 组 成 的 合 法 性 以及 统 治 手 段 的正 当性 。 在 政 治 科 学 当 中 , 合 法性又可 被称为正 当性 、 正 统 性 , 它是 人 民对 法 律 或 者 政 权 作 为 一 种 的 权 威 的认 可 。 简 单
力 或 军 队 。掌 握 有 组 织 的 暴 力 . 抵御 外来侵略 , 维 持 国 内 治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论文)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论文)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论文)一、引言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

这一制度确保了国家政权的民主性和合法性。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共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族人民提供了参政议政的平台。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旨在保障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权益。

根据这一制度,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这一制度使广大基层群众在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1. 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在政治制度中,党的领导体现在各个层面,确保国家政权的正确方向。

2. 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3. 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强调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法治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 制度创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在继承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如“一国两制”、“三权分置”等制度创新,为我国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论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巩固与增强

论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巩固与增强

论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巩固与增强【摘要】合法性建设是一个政权政治统治存续的核心问题,巩固与增强政治合法性基础则成为政治统治秩序建设的重点。

当前巩固与增强政治合法性的方式有很多,其中经济增长和社会与政治权利建设是主要途径。

当代中国以经济增长维持合法性基础,但已出现诸多问题,所以通过社会权利与政治权利建设增强合法性基础已经成为重要的方式。

【关键词】合法性;经济增长;社会权利;政治权利一、政治合法性的基本理论“合法性”(Legitimacy)在政治学中的涵义不同于法律中所表达的意思。

法律中“合法性”是指对于法律与法规的合乎,而在政治学中则是表达了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威的一种认同,多表现在政治心理层面。

《政治学核心概念》中指出,“合法性,源于拉丁文legitimare,意思是‘宣称合法’,一般表示为正当性。

它赋予命令以权威或约束力的特征,从而将权力转化为权威。

合法性与‘法律性’不同,因为后者并不能必然保证政府受到尊重,或公民认可服从的义务。

”《布莱克维尔政治百科全书》中对“合法性”的定义是:“是一种特殊属性,这一属性不是以正式的法律或法令为来源,而是来自于有关规范所判定的。

‘下属’给予积极支持的社会认可或有认可倾向和‘适当性’”。

合法性主要强调的是社会成员对政治统治的权威认同。

而并非是对权力的认同。

据此,李普塞特认为,“合法性是政治统治系统使人民产生和坚持现存和政治制度与秩序是社会最为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

所以可以归纳出,合法性就是指社会成员对现有政治统治秩序与政治制度的认同与支持。

且这种认同与支持并不是受外界强力所迫的。

由此可见,就一国而言,政治合法性基础来自于对社会民众对于政治权威的认可,而不是对政治权力的屈服。

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任何国家政权的政治合法性都源于民众的支持与认可;政治合法性是一个国家必须要面对的重大战略问题。

那一个国家政权如何才能获得合法性的基础,即大部分社会成员的认同呢?让·马克·夸克认为,政府满足了社会成员的需求,就产生了一种责任,而这一责任就是政治的合法性。

所谓政治合法性

所谓政治合法性

政治合法性国家是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具有一定的地理区域管理范围,固定的社会人群,拥有完整的政府管理机构、军队、独立的元首。

国家是一个成长于社会之中而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以暴力或合法性为基础的、带有相当抽象性的权力机构。

所谓政治合法性,就是指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原则的基础上实施统治的正统性或正当性。

简单而言,就是政府实施统治在多大程度上被公民视为合理的和符合道义的-----(可通过民众对政权的认可和拥护程度表现)。

政治合法性意味着政权或制度(regime)的合理性。

从积极意义上说,建立政权的合法性基础非常重要。

它意味着立足长治久安,构建政府制度的权威,而不是某一届政府或某一个执政者的个人权威。

以中国为例,在现代以前,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为政权提供合法性依据的意识形态主要来自各种形式的“天命论”和“君权神授论”。

惯例提供合法性,权力的实施必须依照已经确立的规则,不管这种规则是正式的合法的安排,还是非正式的惯例或习俗;这些规则必须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共同的价值观念下被双方认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不发达情况下封建君主专制可以集结一些可以集结的力量发展生产。

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从而加强了对其政治合法性的认同。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封建君主专制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公民对政权的认可和支持率下降遭到了人民的抵制。

封建统治遭到威胁当政者应对合法性危机的策略是动用强力:试图通过用强制的服从来取代日益涣散的义务而生存下来。

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封建社会里当政者和人民就政治合法性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争。

建立了一个又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政权。

危机的根源:建立在经济政策和政府绩效基础上的威权政治合法性都可能面临严重的危机:A:经济发展受到打击,不能实现政府承诺;B:经济增长缓慢,但民众预期更高;C:经济发展速度虽然不低,但民众的非经济要求得到了释放。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一次把国家的一切权力交由人民掌握,从制度上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分析摘要合法性理论是政治学的关键性命题之一。

把合法性等同于社会公众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和忠诚的观念,代表当代社会对合法性概念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认识。

合法性就是对治权的认可。

合法性形成了治权的基础,是法治体制中开展政治活动的基础。

合法性作为政治利益的表述,它标志着它所证明的政治体制是尽可能正义的。

这意味着,政治权力要想持久并被人们自愿服从,就必须具有合法性基础。

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政治稳定,必须克服目前已经萌芽并且有可能扩大的合法性危机。

关键词:合法性;合法性危机;政治稳定目录1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3)1.1 合法性的含义 (3)1.2.1 意识形态 (3)1.2.2结构和规则 (3)1.2.3 治理绩效 (3)1.2 政治合法性基础分析 (3)2 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危机分析 (4)2.1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 (5)2.2 腐败问题对党和政府形象的侵蚀 (5)2.3 阶级和阶层的新分化 (5)2.4 社会公正问题与贫富两极分化 (6)2.5 意识形态和信仰危机 (6)3 构建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基础的途径 (6)3.1 大力推进民主宪政建设 (6)3.2 树立共同的政治价值和理念原则....................................63.3 保持经济持续稳步增长 (7)3.4 建设包容性的意识形态 (7)3.5 构建合法性的评价体系................................................7参考文献 (8)引言合法性是一个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现代民主国家都高度重视自身合法性建设,把合法性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

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而合法性,则是政治的价值判断。

“合法性形成了治权的基础,是法治体制中开展政治活动的基础。

合法性作为政治利益的表述。

它标志着它所证明的政治体制是尽可能正义的。

”[1]这意味着,政治权力要想持久并被人们自愿服从,就必须具有合法性基础,否则,政权就会出现危机。

正如美国政治社会学家利普塞特所说:“任何一个民主国家的稳定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

也取决于它的政治制度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2]当代中国的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客观审视其所潜伏的合法性危机,要充分借鉴现代西方政党政治的成功经验,探索合法性建设的途径。

1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1.1合法性的含义合法性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它不是某一专门学科的专有术语。

一般来说,合法性或政治合法性指的是政治统治依据传统或公认的准则而得到人民的同意和支持。

对于政治学上所谓的合法性,学者们给出了很多解释,如“合法性是指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是社会的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

”[3]他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认为政府的统治是合法的和公正的”,其基础是“对同志的同意”。

[4]马克斯·韦伯指出:“被统治者——至少是社会方面的重要阶层——内部的最低限度的赞同,是任何一种统治、包括组织最好的统治的持久性的先决条件。

”[5]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指出,民众对于一个系统的合法性的信仰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对系统合法性的一些适度信奉,任何系统都不能延续,至少不能持久。

[6]迈克尔·罗斯金认为,“它的最初含义是指国王有权即位是由于他们的‘合法’出身……,现在的合法性意指人们内心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认为政府的统治是合法的和公正的。

”[7]孙关宏等认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不仅仅是指政治权力的产生和行使合乎法律规定,而且是指政治权力必须得到公民的认同”[8]。

杰克·普拉诺等认为,“合法性指的是一种政治统治或政治权力能够让被统治者认为是正当的、合乎道义的,从而自愿服从或认可的能力”[9]等等。

以上表述透视出合法性具有两个层面的基本含义,一是合民意性,二是合法律性,并且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前者强调了合法性的动态特点,后者突出了合法性的相对稳定性特点。

但合民意性是绝对的、是最终归宿,历史地看它决定着合法律性的现实可靠性。

所以政治合法性,是指政治权力应该建立在在民众自觉认同,自愿服从和衷心拥护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诉诸于政治强制力;应该在统一的法制框架下运作而不能在体制外产生和运行。

当人民对终极权威愿尽政治义务时,这一权威就具有合法性。

1.2 合法性基础分析国家是否和如何被认为是正当的是政治合法性讨论的核心议题。

作为权利主体的政治统治者和作为权利客体的被统治者之间的不平的关系是如何被认可的?政治统治秩序的维护仅仅依靠暴力是不够的,因为暴力可以被推翻,因此它必须得到人们的认同,这就涉及到一个合法性问题。

任何一个既定的政治系统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合法性基础,这是长治久安的重要政治条件和政治心理基础。

意识形态、结构和规则、治理绩效共同构成了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基础。

它们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三者结合的程度越高,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合法性就越牢固。

1.2.1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为政治系统的合法性提供信仰上的阐释,以获得成员对权威的合法性认同。

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和强烈的政治性,它不但是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政治行动的观念前提和行动的指南,而且也是特定的社会政治集团进行合法性论证的主要工具。

因为在任何政治系统中,统治阶级都要借助意识形态对其所竭力维护的政治秩序进行充分论证并大力渲染其合理性和正当性。

只要社会成员接受了意识形态,他们就会相信该意识形态所维护的政治秩序是合理的和正当的,那么在行动中,社会成员就会自觉地服从统治阶级所确定的政治秩序。

在现实社会中,各种社会政治集团都打着促进公共利益的旗号,都强调自己的政治行动是为了促进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

这就使社会成员看到了实现自己利益的希望,他们会积极投身于政治行动中,在谋求社会共同利益的同时借以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

一个成功的意识形态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使社会成员在共同的价值目标下采取一致的行动。

1.2.2结构和规则美国著名学者阿尔蒙德通过对世界上几个典型的国家的政治进行比较以后认为,在一个现代的民主政治体系中,当权者要取得合法性关键是要看他们能否在竞争性的选举中获胜。

同时还要看他们在制定法律时是否遵守规定的宪法程序。

这说明政治权威要通过政治系统的政治制度和规范才能获得统治的合法性。

一般来说,政治制度和规则对政治权力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政治权力的产生方式进行制约;二是对政治权力的运行方式进行制约。

政治权力一般是通过暴力获得的。

但靠暴力取得的政治权力是不稳定的,是不合法的。

为了使通过暴力手段夺取的政治权力稳固和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统治者就会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和规章制度来使自己的统治得到确认和保护。

对政治权力的运行方式进行制约,就是使政治权力要在一定的制度和规则范围内运行,违背了既定的制度和规则,社会成员便不再服从。

在现代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行必须在宪政制度的框架约束下进行,违背宪法或法律就意味着政治合法性的丧失。

1.2.3治理绩效一个政治权力主体要通过实际取得的成就才能赢得合法的支持即政治权力主体对社会进行政治管理或政治的实际业绩。

政治权力主体取得的实际业绩,满足了社会成员对经济增长的诉求和强烈愿望,体现了他们的利益。

如果社会成员认为政治权力主体在行使权力时,他们从中得到的利益在价值上超过了他们因服从政治权力主体而给他们带来的某些痛苦,就会促使社会成员服从政治权力主体的管理,使政治权力主体的权威合法化。

正因为治理绩效将会使政治权力主体合法性水平降低或丧失,所以每一个时期的政治权力主体都会谋求经济的发展,以此来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增加自身统治的合法性。

2 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危机分析合法性危机的研究也是合法性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政治体系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大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合法性危机的问题。

合法性危机产生于向新社会结构过渡的时期,新社会结构建立以后,如果新制度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不能满足主要群体的期望以便在新基础上树立合法性,就会产生新的危机(以“有效性”为理由)。

[10]这种危机如果不能加以消解,容易导致政治秩序的瓦解甚至政治体系的崩溃。

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奠定了中国政治合法性的物质基础。

但是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剧烈变动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和政治文化的变迁,很容易导致政治不稳定,正像亨廷顿所说:“社会及经济现代化对政治体制所起的破坏性影响有许多形式。

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必然使传统社会与政治集团瓦解,并削弱对传统权威的忠诚。

”[11]经过几十年的历程,当代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危机仍然在很多方面有所潜伏并有爆发的危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建设,我国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上层建筑领域的变化却很少,这两者之间已经越来越不适应。

因而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如政治高度集中和经济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矛盾;日益膨胀的行政机构和日益增多的冗员是社会无法承受;高度集中的不受监督的权力和不规范的市场关系的恶性结合,是金钱和权力的交换肆无忌惮;经济改革继续深入和现行政治体制的矛盾等。

虽然在经济改革中,政治体制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甚至是深刻的变化,但是这并没有消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存在必然影响着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影响着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效率的提高,因而影响着政权合法性的培育和巩固。

2.2 腐败问题对党和政府形象的侵蚀不断滋生和蔓延的党政官员的腐败现象引起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腐败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1年3月,一份对云南省121位地、县级的调查显示,在对“腐败所可能造成的最为严重的后果”所作的回答中,占前两位的是:66.3%的人认为,腐败会招致“亡党亡国”;13.8%的人认为腐败会带来社会不稳定。

[12]达到一定程度,非对抗性的矛盾则会转化为对抗性的矛盾。

腐败现象败坏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及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腐蚀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因而不利于维护和巩固政权的合法性。

2.3 阶级和阶层的新分化在改革和开放过程中,伴随着经济利益的分化,利益主体日益成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形成和不断发展壮大。

而新兴社会阶层往往不为传统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所认可,现在对于他们采取何种政策和措施,能否把他们吸纳进既定的政治体系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基础来说,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性问题。

如果政治系统不能够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新的基础上建立统治合法性,满足主要团体的期望,则会出现新的危机。

2.4 社会公正问题与贫富两极分化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过去改革模式中积累的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社会公正问题显得最为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