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操作材料

合集下载

幼儿园科学活动操作材料的选择和投放

幼儿园科学活动操作材料的选择和投放

幼儿园科学活动操作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摘要: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改革,科学教育的重心转为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幼儿的发展过程是不断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实践的过程。

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教师要顺应改革的要求,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引导其通过感知、体验和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因此也就需要操作材料的选择和投放。

科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选择和投放,能有效的激发幼儿的科学活动兴趣与积极性,使其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本文旨在探究幼儿园科学活动操作材料的选择和投放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活动;操作材料;选择和投放引言:在针对幼儿开展的科学活动中,教师会为其自主探索的活动提供相关的操作材料,鼓励其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增强自身的知识积累,但操作材料的选择与投放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探究兴趣以及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要根据科学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注重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将其作用充分发挥,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1.重视操作材料的选择,加强对材料投放的预备性实验教师是科学活动内容的制定者,是开展科学活动的主导者,其对操作材料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探索能否有效开展,而对操作材料投放的重视,直接影响着投放的效果。

首先,教师要重视操作材料的选择,选择必须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还要充分认识到材料投放的意义、作用以及预备性实验的重要性;其次,幼儿园要注重教师的能力,为其提供各种形式的学习机会和进修机会,使其对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有更生层次的理解,明确材料的选择应该具备什么特点以及投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比如,教师在投放前应该重点了解选择的材料数否具有安全性、是否与活动主题相吻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探索性,规避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和伤害[1]。

1.丰富科学活动材料的选择,投放多元化材料教师要对班级内的可利用材料有明确的掌握,明晰什么活动应该运用什么类型的材料,在班级内的资源无法满足科学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时,可以利用家庭生活或社区的资源,还可以要求儿童参与到材料的搜集与制作的过程中,从而科学活动的材料具有多选择性。

亲手动手做实验——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二

亲手动手做实验——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二

亲手动手做实验——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二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科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幼儿时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幼儿园中开展一系列科学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此,我将分享我的一堂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希望能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了解冰的变化过程,并能够描述物质的变化;2.发现并了解几种物质的变化方式;3.通过实验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冰块、热水、碗、盆子、塑料袋、空杯子、小铲子、小勺子等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在讲解教案前要引入。

这时最好通过图片或实物来进行引入,例如拿着一块冰,告诉孩子们这个东西是冰,冰是什么,有什么用处等,引导孩子们对冰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第二步:实验探究1.将冰块放在一盆子里,让孩子们亲自触摸冰块,感受冰的冰冷度。

2.将冰块放进碗里,给孩子斟上热水,让孩子们观察冰的变化过程。

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孩子了解物质的变化,如同样的冰,在加热后变成了水。

3.让孩子们用铲子和勺子轻轻挖冰块,将冰块放在塑料袋里,或将冰块放在空杯子里,观察冰的形状和冰的变化过程。

第三步:操练演练让孩子们自由玩乐,操练和复习上面所讲的知识点。

鼓励孩子们围着盆子玩,多说话,不断探究和发现,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寻找实验的过程和发现的秘密。

第四步:总结教师可让孩子回答“冰是什么,有什么用处,冰块的变化过程是什么,变成了什么,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让孩子们具体地描述物质的变化过程。

教学评价通过此次冰的实验,孩子们在亲身的实践探究中,深入地了解了冰的变化过程,发现和认识了物质的变化方式,并且通过实验的方式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对其科学认知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幼儿园的科学探究中,带着孩子亲手做实验是一种非常有效和积极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引导他们在实现“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中,培养出孩子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科学区操作材料投放策略论文

幼儿园科学区操作材料投放策略论文

幼儿园科学区操作材料投放的策略材料是幼儿学习和探索的刺激物、中介和桥梁;是教师引发、支持幼儿探究,实现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载体。

为了支持幼儿的科学探究,我们强调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结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各种材料,获得有关经验,发现各种奇妙的、有趣的问题,延续其继续探索的欲望。

那么我们怎么在科学区合理地投放材料,促使幼儿获得自主发展呢?一、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

幼儿需要通过各种感官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来认识材料的特性。

1、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越强,其探究的欲望越强,幼儿的主动性调动地越充分,其获得成功的机会越多,对自己的信心也就越大。

在《分粮食》的活动中,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1)通过操作,让幼儿了解各种粮食的大小和塑料筐上的孔的大小关系,进而让其掌握上、下,里、外,大套小等的空间关系。

(2)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幼儿乐于尝试、探索的意识。

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粮食:蚕豆、花生豆、黄豆、绿豆、大米、小米等;工具:筷子、勺子、多个带孔的塑料筐(孔的大小不等),为幼儿的探索做好充分的准备。

开始之初,教师为幼儿提供两种粮食的混合物及筷子、勺子、一个带孔的塑料筐,让幼儿通过探索选择出合适的工具——带孔的塑料筐,发现用手捡、用筷子夹、用勺子舀太慢了,用有孔儿的小筐晃一晃就分出来了。

幼儿通过总结经验、掌握了筐子能很快的将粮食分离。

这个活动引起了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幼儿经过这次的亲身探究,会对这种空间关系掌握地更牢、更准确、更真实,继而激起他继续探索的空间和兴趣。

2、让幼儿动手操作,学会探索。

我们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本身的价值,让幼儿的脑动起来,更要让幼儿手动起来。

在《钻空空》科学活动中,教学目标:“通过尝试操作,引导幼儿了解如何利用物体间的空隙,摆放更多的物体和培养幼儿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事物的习惯,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教师提供的材料:乒乓球、玻璃球、小米、带盖的玻璃杯。

科学教具幼儿园教案

科学教具幼儿园教案

科学教具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教具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 掌握使用科学教具进行幼儿科学教学的方法;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准备1. 科学教具:放大镜、天平、磁铁、玻璃棒等;2. 实验器材:瓶子、纸杯、玻璃等;3. 教学课件、幻灯片等;4. 适合幼儿的科学实验材料。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节:科学教具的介绍与作用1. 教学准备准备放大镜、天平、磁铁、玻璃棒等科学教具。

2. 引入和导入利用课件或实物向幼儿展示科学教具,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3. 讲解科学教具作用依次介绍放大镜、天平、磁铁、玻璃棒等科学教具的作用与特点,并让幼儿观察实物。

第二节:科学教具的使用方法1. 教学准备准备适合幼儿使用的实验器材,如瓶子、纸杯、玻璃等。

2. 示范使用科学教具示范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使用天平称量物体、使用磁铁吸附物体、使用玻璃棒演示静电现象等。

3. 引导幼儿实践操作给予幼儿机会使用科学教具进行操作实践,引导其发现和探索。

第三节:幼儿科学实验1. 教学准备准备适合幼儿进行的简单科学实验材料。

2. 示范科学实验示范进行简单的幼儿科学实验,如水的汽化、气体的膨胀等,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

3. 引导幼儿操作实验指导幼儿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操作。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对科学教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通过科学实验的参与,幼儿培养了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使用科学教具,开展更有趣的科学实验活动,加深幼儿对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五、教学延伸通过观察和实验,幼儿可以进行更多有趣的科学探索。

可以在幼儿园或家庭中继续开展有趣的科学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下次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幼儿更加主动地参与科学实验。

同时,在教学前可以进行更详细的教学准备,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幼儿园科学实验案例:制作气球火箭

幼儿园科学实验案例:制作气球火箭

幼儿园科学实验案例:制作气球火箭幼儿园科学实验案例:制作气球火箭引言:科学实验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幼儿能够深入了解和探索科学原理。

制作气球火箭是一项简单又有趣的实验,能够帮助幼儿了解空气压力的概念。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如何制作气球火箭以及一些有趣的观察结果。

一、实验材料准备1. 空气球2. 塑料吸管3. 毛片(可选)4. 胶带5. 剪刀二、实验步骤1. 将空气球拉开并用吸管将其充气。

确保不要让气球自动回缩。

2. 接下来,将吸管插入空气球的开口中,并用胶带将其固定。

确保吸管在气球中央。

3. 如果想要让火箭更稳定和平衡,可以将毛片剪成三角形,然后用胶带将其固定在吸管底部。

这会给火箭提供更多的稳定性。

三、实验过程观察1. 拉开气球后,您可以观察到气球的表面有明显的张力和压力。

这是因为充气进去的空气在气球内部产生了压力,使得气球变得饱满且紧绷。

2. 当您松开气球时,气体会以高速流动的形式从吸管中喷出。

观察火箭的运动情况,它会如何在空中飞行。

3. 进一步观察是否有任何因素影响火箭的飞行距离和高度。

您可以尝试不同大小的气球、吸气的方式以及附加物对火箭飞行的影响。

四、实验分析与总结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幼儿可以学到很多有关气体压力和动力学的概念。

下面是一些关键观察结果和解释:1. 气球充气后的张力和压力:当我们充气气球时,气体会使气球内部产生压力,从而导致气球表面变得饱满和紧绷。

这是因为气体分子的撞击产生了压力,使得气球能够保持膨胀状态。

2. 火箭飞行原理:当我们松开气球时,气体会以高速流动的形式从吸管中喷出,推动火箭向前运动。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火箭喷射出去的气体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使火箭前进。

3. 火箭的飞行距离和高度:实验中,我们可以调整气球的大小、吸入气体的方式以及附加物的种类和位置。

这些因素都会对火箭的飞行距离和高度产生影响。

较大的气球和更多的气体可以提供更大的推力,从而使火箭飞行得更远。

科学实验幼儿园教案8篇

科学实验幼儿园教案8篇

科学实验幼儿园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培训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training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科学实验幼儿园教案8篇教案的制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趣的教案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科学实验幼儿园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动手操作科学课程实验案例

幼儿园动手操作科学课程实验案例

在幼儿园,动手操作科学课程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帮助幼儿建立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下面我将共享一些幼儿园动手操作科学课程实验案例,帮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培养科学素养。

1. 彩虹泡沫在这个实验中,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水杯、洗洁精、纸盘和食用色素。

老师将水杯中加入一些水,并在水表面滴几滴洗洁精。

在纸盘上滴上几滴食用色素。

接下来,让孩子用吸管轻轻吹气,泡沫就会在水杯中形成彩虹色的涟漪,让孩子们感受到色彩的奇妙。

2. 膨胀的米花这个实验需要准备一些透明的塑料瓶、小米、醋和小苏打粉。

老师将塑料瓶中放入适量的小米,然后加入适量的醋,再在小苏打粉上盖上一块纸。

当孩子们看到小苏打粉和醋混合后,塑料瓶内的小米会慢慢膨胀、变得松软,仿佛在瓶子里出现了米花一样,让他们感到十分神奇。

3. 水中舞蹈在这个实验中,老师需要准备一些水杯、水、食用油和食用色素。

老师在水杯中倒入一些水,然后再加入适量的食用油和食用色素。

当孩子们轻轻摇动水杯时,他们会发现食用油会在水中上下浮动,形成非常美丽的舞蹈,这让他们对液体的特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4. 神奇的气球这个实验需要准备一个气球、一个空的塑料瓶和一些小米。

老师将小米装入塑料瓶中,然后将气球套在瓶口上。

当孩子们往气球中吹气时,他们会发现小米顺着气球被吹入塑料瓶内,仿佛神奇地消失了。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气体的特性。

总结:通过这些动手操作的科学实验,幼儿在玩乐中学到了很多。

他们理解了彩虹的形成原理、了解了化学反应中的原理、认识了液体的特性,以及对气体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这些实验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希望老师们能够在课堂中多多开展这样的动手操作科学实验,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享受科学的乐趣。

幼儿园动手操作科学课程实验案例非常有趣,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在幼儿园的科学课程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实验,还可以开展更多有趣的实验案例,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浅谈科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问题

浅谈科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问题

浅谈科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问题科学教育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和科学教育目标与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一个内容,提供相对应的材料,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从而使幼儿获取科学知识及方法的一种学习活动。

科学教育活动提倡“做中学”,而“做中学”的原则就要求幼儿亲自接触所要理解的具体对象,使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然后根据所获取的感性知识和具体情境,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达到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目的。

所以说,幼儿的科学探索过程,就是和物质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

科学活动脱离了操作材料的探索将是一纸空谈。

所以科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准备与投放是为幼儿探索操作服务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只有解决好操作材料的问题,才能保证探索活动的有效实行。

在科学教育活动实际教学中,我们都知道活动要准备丰富的操作材料来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让孩子们在“做中学”。

但是因为传统分科教学观点的影响,在实践活动中受教学计划及生活常规的限制,教师在物质材料的准备与投放,材料的质与量、投放的适宜性等方面显得较盲目。

我们往往苦恼于不知怎么去选择操作材料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材料得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解决好科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问题呢?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自己的看法:一、材料须有针对性,明确好目的。

操作材料是为科学教育活动服务的,所以必须先明确活动目的,准备的材料必须针对当堂科学活动的目标而来,并不是准备的材料越多越好。

有时有的老师为了方便幼儿的选择和探索,将一些相关的无关的材料一股脑地抛给幼儿,不管这些材料是否适宜班级孩子的发展水平,是否有利于科学活动的展开。

假如像这样提供的材料过多过杂,幼儿往往只注重事物的表面特征和非常明显的现象,对多种材料的比较探究和细致观察就会有困难,不擅长整体或多角度地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

在科学活动《纸桌》中,老师提供了不同厚薄的纸张,以及各种插片、积木等玩具,让幼儿用纸做成纸桌,然后放不同的积木或玩具,比较哪种纸桌承受的压力最大。

幼儿科学材料

幼儿科学材料

幼儿科学材料
幼儿科学教育是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思维
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园阶段,科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幼儿的科学启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幼儿科学教育的材料,帮助老师和家长更好地开展幼儿科学教育工作。

首先,幼儿科学教育材料中不可或缺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比如水杯、小勺子、小盆子等。

通过这些日常用品,幼儿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比如观察水的流动、测量水的容量等,从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测量能力。

其次,幼儿科学教育材料中的自然材料也十分重要,比如树叶、小石子、树枝等。

这些自然材料可以让幼儿近距离接触大自然,通过观察和摸索,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对自然的热爱。

另外,幼儿科学教育材料中的实验器材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显微镜、天平、
磁铁等。

这些器材可以让幼儿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比如观察昆虫的微观结构、测量物体的重量、探究磁铁的吸引力等,从中培养幼儿的实验精神和动手能力。

最后,幼儿科学教育材料中的图书资料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图画书、科普读
物等。

通过阅读这些图书,幼儿可以了解科学知识,开拓视野,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总之,幼儿科学教育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幼儿的科学启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自然材料、实验器材和图书资料的使用,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能够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合理选择和使用科学教育材料,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

幼儿园科学教案(精选15篇)

幼儿园科学教案(精选15篇)

幼儿园科学教案(精选15篇)幼儿园科学教案1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会开启八宝粥罐子。

2、物质准备:八宝粥罐子32个,(8个装米,盖上有暗标记,9个装塑料珠子;15个空罐)。

米、塑料珠子各2盆。

空筐2个(贴有米和珠子标记)。

活动过程:一、幼儿第一次操做探索:我发现了什么?(3分钟)1、幼儿第一次探索,听辨有无声音。

师:“桌上有许多漂亮的罐子,请你不要打开,摇一摇,听一听,再告诉大家你有什么发现?”2、与同伴分享:你发现了什么?二、学习听辨两种声音(10分钟)1、幼儿第二次探索,猜猜罐子里的声音可能是什么发出的?2、学习听辨两种声音。

(1)为什么会发出声音?(2)猜猜罐子里的声音可能是什么发出的?(3)谁和它的声音是一样的?(4)打开来看看是什么?(进行验证:米、珠子)小结:原来罐子里装了不一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了。

3、归类摆放(1)听口令摇动对应的罐子。

师:米宝宝一起来唱歌;珠子宝宝一起来唱歌;(2)出示有标记的筐,请幼儿按指令归类摆放。

师:米宝宝罐子放在米宝宝标记的家里,珠子宝宝罐子放在珠子宝宝标记的家里。

4、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会唱歌的罐子。

互相猜猜罐子里的.秘密,进一步巩固对两种声音的认识。

师:下面请小朋友选择桌上的珠子或米其中一种装进空罐子里,然后盖上盖子,一起来做会唱歌的罐子。

(1)要求:把罐子放在脸盆里装,米和珠子不要洒出来。

(2)分组演奏。

按材料不同分两组坐,听指挥演奏。

三、活动延伸:寻找不同声音(2分钟)再去找找,罐子装了其他材料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园科学教案2活动目标亲近自然,产生关爱自然的情感练习目测数群,尝试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进行8以内的数数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目测一部分,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难点:能较快地目测5以内的数群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能目测简单数群物质准备:学具:标有5、6、7、8点子卡片的布条若干,点子排列如图1;标有5、6、7、8朵花的纸袋若干,如图2。

幼儿园实验操作型科学教案

幼儿园实验操作型科学教案

幼儿园实验操作型科学教案
教案名称:有趣的沉淀实验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沉淀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沉淀现象。

2. 难点:理解沉淀现象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沉淀现象,引发幼儿的兴趣。

(二)展开部分
1. 介绍实验材料:水、沙子、盐、糖、面粉等。

2. 讲解实验步骤:
- 将水倒入容器中。

- 依次加入沙子、盐、糖、面粉,每次加入后进行搅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淀情况。

3.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 实验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分享实验结果。

(三)结束部分
1. 总结实验结果,解释沉淀现象的原因。

2. 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沉淀现象。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操作,幼儿对沉淀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对于一些科学术语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操作和生活实例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

此外,教学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如增加不同类型的沉淀实验,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沉淀的知识。

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有趣的科学教育。

科学教具幼儿园手工

科学教具幼儿园手工

科学教具幼儿园手工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培养孩子们科学素养的同时,手工制作是一项重要的辅助工具。

科学教具幼儿园手工活动不仅能增进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适合幼儿园阶段的科学教具手工活动。

1. 梦幻沙画材料:彩色沙粒、胶水、黑色卡纸步骤:1)将黑色卡纸折叠成相册大小,并在封面上涂上胶水。

2)在胶水上撒上不同颜色的沙粒。

3)轻轻晃动卡纸,使沙粒均匀分布,形成美丽的图案。

4)制作多个卡纸,让孩子们互相分享他们的沙画作品。

这个活动可以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颜色的混合和沙粒的特性,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科学实验:彩虹水染色材料:透明玻璃杯、食用色素(蓝、红、黄、绿)、牛奶、洗洁精步骤:1)将透明玻璃杯装满牛奶。

2)在杯子中滴入几滴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

3)用洗洁精沾湿棉签,然后将其蘸在牛奶中。

4)观察彩虹色的形成。

这个活动可以让幼儿们通过实验了解色素与牛奶的化学反应,同时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可食用的粘土材料:面粉、食用色素、盐、水步骤:1)将面粉、盐和水混合搅拌,直到形成可塑的面团。

2)将面团分成几份,并在每一份中加入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

3)让孩子们用手将面团捏成想象中的形状。

这个活动可以让幼儿们通过动手制作粘土认识颜色和形状,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小肌肉灵活性。

4. 制作简易电路材料:电池、电线、电灯泡、卡纸、铜片步骤:1)将电池和电灯泡连接起来,然后用电线分别与电池和电灯泡相连。

2)制作一个开关,将卡纸切成开关的形状,用铜片连接开关和电线。

3)打开和关闭开关,观察电灯泡是否亮起。

这个活动可以让幼儿们通过实践了解电流和电灯的工作原理,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总结:科学教具幼儿园手工活动是提高幼儿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参与手工制作活动,幼儿们能够在实践中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个幼儿园科学小实验

22个幼儿园科学小实验

22个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在幼儿探索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

在学前阶段的科学教育中,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是我们应该给予首要重视的。

水中的硬币把少许水倒入盘中,放入一枚硬币。

怎么才能把硬币取出来,而手既不许接触水,又不许把水倒出来呢?►办法是:把一张纸片点燃,放人玻璃杯中,把杯子倒放在盘子里硬币旁边。

玻璃杯中的水开始上升,最后全部进入杯中,让出了硬币。

纸片燃烧时,部分被加热而膨胀的空气从水中溢出。

杯子倒放后,因缺氧使火焰熄灭,杯的气体冷却,因而压力下降;为保持气压平衡,外面具有正常大气压的空气想进来,于是把盘子中的水挤进杯中。

瓶子赛跑►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①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②将水倒入一个瓶子,将沙子倒入另一个瓶子中③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④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蜡烛吹不灭►思考: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

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A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操作:①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②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对着火焰用力吹气。

③使漏斗的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

►讲解:①这样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

如果从漏斗的宽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

②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

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

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

幼儿园科学探索与发现:显微镜实验教案

幼儿园科学探索与发现:显微镜实验教案

幼儿园科学探索与发现:显微镜实验教案幼儿园科学探索与发现:显微镜实验教案一、引言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让幼儿通过实际探索和发现,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而显微镜实验,作为一种直观的科学观察手段,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微观世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文将通过深入的探讨,为您分享一份幼儿园科学探索与发现的显微镜实验教案。

二、显微镜实验教案1. 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让幼儿认识到微观世界的存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2. 实验材料- 显微镜- 水- 透明玻璃片- 小昆虫或其他微观生物- 纸巾3. 实验步骤(1)讲解:老师可以向幼儿介绍显微镜的作用和原理,并告诉他们,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平常看不到的微小的东西。

(2)观察水:老师在显微镜下加一滴水,让幼儿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和气泡。

(3)观察透明玻璃片:老师在透明玻璃片上滴一滴水,然后让幼儿观察水滴中的微观生物和气泡。

(4)观察小昆虫:老师准备一些小昆虫,如蚂蚁、蜘蛛等,在显微镜下让幼儿观察昆虫的头、腿、触角等细节。

4. 实验效果展示老师可以将幼儿观察到的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拍照或录像,然后与幼儿一起观看,深化他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5. 总结回顾通过本次实验,幼儿们对显微镜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发现了微观世界中有趣的现象。

这对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好奇心和对科学的兴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通过显微镜实验这样的具体实践活动,可以让幼儿们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自己亲自动手,观察微观世界,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这也有助于幼儿对于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记忆。

四、结语通过本文的分享,相信您对于幼儿园科学探索与发现的显微镜实验教案有了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让我们一起为幼儿的科学教育努力,为他们的未来探索之路添砖加瓦。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探索和成长的重要阶段,科学教育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材料引起探究,材料引起活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是幼儿不可或缺的探究对象。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让材料说话,让环境和材料引领幼儿的学习”。

操作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会影响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形成。

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科学教育活动环境中,并及时为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操作材料。

一、现状及原因现今,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

譬如,材料选择不典型,缺乏结构性;选择不丰富,阻碍探究性;材料投放无层次,消退操作性;摆放位置不科学,影响趣味性等。

教育者需要有意识地避免这些问题,在教学中反思,从而促进幼儿有效、持久地进行探究操作,获得相关科学知识与经验。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选择和使用材料的现状1.操作材料选择不典型,缺乏结构性。

操作材料的结构性是材料所具有的特征,材料蕴涵着丰富的可探索性、可利用性和价值性,在操作材料被有效使用时能揭示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以及不同材料之间的联系。

教师对材料结构的认识越深刻,越有利于幼儿的探索、发现、创造和获得各种相关经验。

但是,常有教师对活动的重难点把握不准,造成选材不当。

例如,大班科学“有趣的磁铁”活动中,重点是通过操作,发现磁铁不同部位磁性强度不一。

但由于教师经验不足,提供的是圆形的磁铁,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2.操作材料选择不丰富,阻碍探究性。

通常,教师所提供的操作材料的种类、数量等方面不得当,影响幼儿的充分操作和持久性探究。

如在中班的“浮与沉”活动中,由于教师提供的只有盐,鸡蛋和石头的数量有限,在操作中,若部分幼儿操作失误,不小心摔坏了鸡蛋,或在单调、贫乏的材料中无法理解概念,会影响活动探究的持久性。

3.操作材料投放无层次,消退操作性。

操作材料提供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根据活动的主题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性提供适宜的材料,以满足操作的需要。

幼儿园个别化操作材料

幼儿园个别化操作材料

幼儿园个别化操作材料
幼儿园个别化操作材料是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而设计的教学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幼儿在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水平上进行探索、发现和学习。

个别化操作材料通常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具、玩具、图书、游戏等。

这些材料的设计和选择应该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兴趣、能力和发展阶段,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参与并从中受益。

例如,对于年幼的幼儿,可以提供简单的拼图、积木、玩具动物等,以帮助他们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

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可以提供更复杂的材料,如科学实验器材、数学工具、艺术材料等,以帮助他们发展更高级的思维和创造力。

个别化操作材料的使用应该是灵活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同时,教师也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自己选择和使用材料,以促进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总之,幼儿园个别化操作材料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帮助幼儿在自己的发展水平上进行学习和探索,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中班科学教案做豆腐

中班科学教案做豆腐

中班科学教案做豆腐中班科学教案:做豆腐引言: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起一种探索和发现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今天,我们将进行一堂有趣的中班科学实践课,通过做豆腐的过程,让孩子们了解食物的制作过程,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一、课堂准备:1. 材料:- 大豆:50克- 石膏粉:10克- 清水:适量- 细布或纱布袋:1个- 清洁毛巾:2条- 大碗:1个- 大勺:1个- 保鲜膜:1张2. 工具:- 碗- 勺子- 滤网二、实施步骤:1. 引入:- 老师可以用幻灯片或图片向孩子们展示各种食物,然后问孩子们这些食物是怎么来的?我们从哪里得到它们?- 引导孩子思考并回答“食物是从自然界中来的,通过各种方式可以将它们做成我们平常吃的东西”。

2. 介绍大豆:- 给孩子们看大豆,并简单介绍大豆的外形、颜色和特点。

- 强调大豆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品都是由大豆制成的。

3. 探索大豆的种子:- 将干净的大豆分发给每个孩子,并鼓励他们用手触摸和观察大豆。

-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如大豆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4. 发现大豆的特性:- 借助幻灯片或图片,向孩子们展示大豆浸泡在水中后的变化。

- 引导孩子们观察大豆浸泡后的变化,如大豆增大、变软等。

5. 制作豆浆:- 将大豆放入碗中,加水浸泡1小时,让孩子们观察大豆浸泡后的变化。

- 然后将浸泡好的大豆倒入搅拌机,添加适量的水,一起搅拌。

- 示范如何使用细布或纱布袋过滤豆浆,得到纯净的豆浆。

6. 制作豆腐:- 将得到的豆浆慢慢加热至80摄氏度,并让孩子们观察温度计的计数。

- 在另一个碗中,将石膏粉与适量的清水混合,制成石膏溶液。

- 然后,将石膏溶液缓慢倒入加热后的豆浆中,搅拌均匀。

7. 分离豆腐:- 使用滤网将豆浆和石膏溶液过滤,分离出豆腐固体。

- 轻轻压出多余的水分,然后用保鲜膜包裹住豆腐固体,让它保持形状。

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

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

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1. 引言幼儿园是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科学实验可以帮助他们探索自然世界,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设计一系列适合幼儿园的科学实验,帮助幼儿通过参与实验活动,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创造力。

2. 实验目的通过进行科学实验,幼儿能够:•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动手实践、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提升科学素养。

3. 实验内容实验一:水的流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并了解水的流动性质。

实验材料•透明塑料杯•水•针•彩色墨水(可选)实验步骤1.拿一个普通的塑料杯,加满水。

2.用针在杯子中央的底部戳一个小洞。

3.观察水从洞流出,并探究为什么水会流出塑料杯。

4.可选步骤:加入彩色墨水,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对流动过程有何影响。

实验记录与分析•记录水从杯子中流出的过程,观察水的流动速度和路径。

•分析为什么水会从洞流出,让孩子们思考流动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水的流动。

实验讨论与总结通过实验,孩子们可以发现水的流动是由重力所引起的,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水流动的原理。

鼓励他们讨论在不同情况下水的流动是否有所不同,例如在杯子倾斜的情况下水流动的路径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二:浮与沉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并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浮力与重力对比情况。

实验材料•盛水的水槽或盆•不同材质的物体:塑料、木块、铁钉等•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在水槽中加入适量水。

2.接连放入不同材质的物体,观察它们在水中的行为。

3.记录每个物体是否浮在水上,沉到水底,或者部分浮部分沉等情况。

实验记录与分析•记录每个物体浮与沉的情况,可以用简单的图示表示。

•让孩子们分析造成不同物体浮动或沉没的原因。

实验讨论与总结通过实验,孩子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进一步理解物体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关系。

鼓励孩子们讨论为什么有些物体能浮在水上,有些物体则下沉,以及在给定条件下能否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

幼儿园实验操作教案

幼儿园实验操作教案

幼儿园实验操作教案思考:水也能当放大镜,你知道吗?材料:水、保鲜膜、大碗1个、彩色珠子操作:1. 把彩色珠子放入碗中,用保鲜膜封住碗。

2. 用手轻轻把碗口上面的保鲜膜向下按一些,使保鲜膜成倒锥形。

3. 将水倒在保鲜膜上,通过水看碗中的物体,观察彩色珠子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讲解:碗里的物品看起来大了不少,这是因为保鲜膜上的水形似凸透镜,而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往往会大于原有形态。

幼儿园儿童科学小实验:光与彩虹思考:你用什么办法能制作出与空中彩虹颜色一样的彩虹?材料:清水1盆、平面镜1个操作:把镜子斜插入水盆中,镜面对这阳光,在水盆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讲解:将镜子插入水中时,在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它是光的折射作用。

创造:小朋友,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制造出美丽的彩虹?幼儿园科学小实验:会吹泡泡的瓶子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操作: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讲解: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水的压力思考:你们知道水压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吗?材料:1个装牛奶的矩形竖直纸盒、1卷胶带、1个钉子、水若干、平盘操作:1. 放好牛奶盒,用钉子在任意一个侧面戳三个孔。

三个孔的位置分别是底部、居中和上部。

2. 用胶带把三个孔封住。

3. 将纸盒中加满水。

4. 将平盘放在有孔的侧面的下方,将胶布撕开。

操作材料中班科学教案

操作材料中班科学教案

操作材料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种类的材料。

2. 能够了解和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纸板、布料、纱线、塑料、铁质等各种材料。

2. 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材料。

3. 白板和彩色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材料的特点。

例如,纸板是平面的,布料是柔软的,塑料是坚硬的等等。

2. 材料分类(10分钟):将不同种类的材料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并分类。

例如,将纸板、布料和塑料放在一起,再将铁质和玻璃放在一起。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说出分类的原因和依据。

3. 材料特点和用途(1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材料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例如,纸板可以用来制作手工艺品或包装箱,布料可以制作衣服或家居用品,塑料可以制作玩具或日常用品等等。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帮助他们思考和深入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比如,问学生为什么选择不同材料来制作不同的物品,或者为什么我们不用纸板来制作衣服。

4. 材料的测试和比较(15分钟):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验或测试,让学生亲自进行。

例如,通过比较纸板和布料的耐水性,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结果。

在测试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让他们认识到不同材料的优缺点。

例如,纸板虽然在干燥环境下表现良好,但在接触水后容易变形,而布料则相对耐水。

5. 总结(5分钟):通过回顾和总结本堂课的内容,让学生再次强化对材料特点和用途的理解。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让他们回答之前所学的知识点,或者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巩固。

四、教学延伸:1. 绘制材料图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绘制一本材料图鉴。

他们可以使用彩色笔绘制不同材料的图片,并用文字描述每种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 模拟制作:让学生选择一种材料,模拟制作一个简单的物品,例如纸板盒或布料小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操作材料
【摘要】随着我国<<纲要>>的贯彻落实,幼教改革不断深入,科学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应地,科学教育中的操作材料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媒介,幼儿主要通过与材料的交互作用而得到发展。

因此要力争最大效度地发挥操作材料的教育功能,引导幼儿大胆地说、大胆地想、大胆地试,尽情地进行科学活动,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促使幼儿的创新潜能在与材料的交互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操作材料
随着我国<<纲要>>的贯彻落实,幼教改革不断深入,科学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应地,科学教育中的操作材料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媒介,幼儿主要通过与材料的交互作用而得到发展。

因此要力争最大效度地发挥操作材料的教育功能,引导幼儿大胆地说、大胆地想、大胆地试,尽情地进行科学活动,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促使幼儿的创新潜能在与材料的交互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正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

”当孩子们想探知“电话为什么会有声音却看不到人”“为什么铁块会沉而木头会浮”时,不如顺应幼儿的天性,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尝试,这会比教师费尽苦心地解释更容易让孩子们领悟,并获得直接的体验与感受。

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机会、工具、用品、材料,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手来。

种植、饲养、采集、记录、统计、小制作、小实验都是有趣的动手活动,在操作中,幼儿感知了事物的特征,积累了经验,发展了兴趣,也培养了求知欲和动手探索的良好习惯。

一、操作材料的选择
1、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激发、保持幼儿探索欲望。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探索未知的基础,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我们提供给幼儿的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感知过的或触摸过的材料,由此引发和保持幼儿对材料的探索欲望。

如:科学活动《神秘的布袋》。

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自制的神秘袋——一个布料柔软、袋口能收缩的小布袋,并在神秘袋内放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气味较强、触感较明显的物品,如:苹果、铃鼓、毛巾、玩具车、刷子等引导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感官去探索、发现、猜测神秘袋内的物品,并讨论使用不同感官猜测物品的感受。

这样,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与材料产生了共鸣,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2、根据幼儿的需要与兴趣选择材料
我们通过观察、询问和引发幼儿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来了解幼儿的需求和兴趣。

在经过与幼儿讨论探究某种内容后,我们和幼儿一起设计,准备所需要的材料。

例如:在一次猜谜活动中,孩子们为“蒜是怎样长出蒜苗来”发生了争执。

教师及时了解到幼儿的需要,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的幼儿认为“蒜要去掉皮泡在水里才能长出蒜苗来”;有的幼儿认为“不需要去掉皮泡在水里就能长”;有的幼儿认为“蒜应在土里才能长”。

对于孩子们的说法,教师没有正确的结论,于是提出“种蒜苗”的想法,幼儿一致赞同。

接着又为“种蒜苗需要那些材料”展开了讨论,接着幼儿从家里找来了杯子、小碗等。

于是在自然界里出现了在不同条件下生长的蒜,引发了幼儿不断的关注、观察和探究。

通过让幼儿自己来选择材料和决定用材料干什么,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澄清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解决问题。

3、根据幼儿的年龄选择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选择相应的材料,如:小班幼儿喜欢玩平行游戏,(即幼儿各玩各的,彼此玩的游戏相同),提供的玩具材料就应该同品种的数量多一点,中大班象征性游戏水平较高,提供的玩具材料可以是一物多用的;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发展较差,可提供一些穿珠、拼插、剪贴等方面的材料,让幼儿进行练习,有的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差,就司提供脚踏车、攀登架等,让幼儿进行练习。

小班幼儿应选择把小的东西放人容器中,用小勺舀的动作相对简单容易,而拧转、敲打、编织、缝制等精细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适合大班幼儿进行。

二、操作材料的运用
1、在操作活动中要重视操作材料的运用。

如区域活动中的饲养和种植活动对幼儿来说是非常有趣的切身活动,而现在有的幼儿园却只把它作为美化环境的装饰,放几盆鲜花、养几尾金鱼,天天如此,四季不变,而且不让幼儿参加管理,成了与幼儿无关的“死角”,失去了它的教育作用。

实际上,当幼儿为花草浇水、替小动物添加饲料时,他们会自然地亲近这些生命、热爱这些生命,即使幼儿所做的仅是帮一些忙,但这种亲身体验,和自然接触的经验和活动,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他们在种植养殖活动中能够学会亲近、爱护动植物,注意到动植物的成长变化,注意到它们所吃食物的不同,为此会学习精心照顾的方法,体会到参与及成功的快乐。

他们在观看、倾听、触摸、感知、操作、尝试中了解了世界,开阔了眼界,发展了观察、思维、操作和创造等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2、把握材料所蕴含的价值,准确地为目标服务。

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所提供的操作材料除了数量充足,种类齐全,便于幼儿选择、探索外,我们还积极思考,善于捕
捉材料中所蕴含的科学因素,准确地为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

如:在一次认识弹性的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有积塑、橡皮泥、充气的气球等等。

在进行第一次分类活动中,教师要求幼儿按变形和不变形进行分类,在第二次分类活动中,教师要求幼儿把变形的物体按变形后能还原和变形后不能还原进行分类。

通过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得出了弹性的准确定义,那就是变形后又能还原的物体具有弹性。

由此可见,此活动中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充分利用材料,通过二次对材料进行分类达到了认识弹性的目的。

3、根据需要变换投放材料的方式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材料既包括教师向区角投放的供幼儿自选活动或日常生活中幼儿自由探索的材料,也包括在教师专门组织的科学教育中为幼儿投放的材料。

(1)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正规性科学活动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形式之一,是在集体活动状态下以分组形式进行。

在活动中我们围绕主题内容、目标,提供每个幼儿或每一组幼儿足够的物质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

我们尊重,接纳个体差异,为幼儿提供难易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让每个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成功。

这样有效维持了幼儿的科学兴趣。

(2)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最喜欢的室内活动莫过于可自选的区角活动,我们除了组织好正规的集体科学教学活动外,还将区角活动变成为幼儿科学探究的主要场所。

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主动活动的机会。

我们不仅为区角科学活动提供蕴涵相互关系的材料,解决问题的材料。

而且我们还注重区角活动材料的投放方式。

另外,科技制作室也是孩子们喜爱去的地方。

在科技制作室里,陈列了各种成品模型、
幼儿制作的作品,还有更多的是可以让孩子充分选择的成品及半成品制作材料,孩子们制作的科技小产品可以在展示台上及时试验。

如制作的风筝可以试飞,不倒翁、小陀螺可以玩耍,小制作室是孩子们实现科学梦想的小天地。

每周一次的科学发现室活动,同样也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

在我们的科学发现室里,分区域投放了各种各样的科学小玩具及科学实验器材,有买来的,有制作的。

桌面上的材料每周更换一次。

这样,每一次孩子们都有新鲜感,都乐意看看、比比、动动、试试,在这里进行着对科学的探究和发现。

4、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1)引导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记录、表达对材料的感知。

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我们常常鼓励幼儿表达对材料的感知,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在《沉与浮》活动中,我们不仅向幼儿提供各种物品,还提供纸和笔,引导幼儿在玩水的过程中通过仔细的观察记录下每种物品放到水里的变化,引导幼儿用“↑”表示物品浮在水面上,“↓”表示物品沉到水底。

虽然幼儿画物品的水平有限,但是他们会抓住物品的某一明显的特征来画,边观察边记录。

幼儿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观察结果并不相同,这时我们引导幼儿在记录表上有争论的物品再次进行探索。

(2)耐心等待,满足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的需要。

在活动中,我们注意观察每位幼儿,当幼儿出现困难时我们并没有急于介入,而是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困难。

在活动前,我们尝试预设多个活动环节,安排好多个环节活动的时间,以保证活动顺利、有序的开展。

然而在活动中有时幼儿会沉浸在探索氛围和与材料积极互动的乐趣中,我们并没有打断他们的探索,而是随机调整活动的时间,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

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不断地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形象的,思维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必须以材料为中介,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对材料的直接操作。

因此,幼儿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材料。

总之,幼儿的兴趣主要来自于材料,幼儿的发展更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

材料的投放是一门艺术,如果能巧妙的投放安全、适量和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材料,那么科学活动一定会让幼儿感到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
版社,2002年版
2、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