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教案教学提纲
《争吵》的教学教案培养学生解决冲突的能力
《争吵》的教学教案培养学生解决冲突的能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在争吵中的情绪变化。
2. 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合理的方式解决冲突。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争吵》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主人公在争吵中的情绪变化及其原因。
3. 讨论如何处理冲突,培养解决冲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 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3. 掌握解决冲突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解决冲突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争吵场景,体会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讨论如何处理冲突。
3. 实例分析:分享实际生活中的冲突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合理方式解决问题。
第一章:引发冲突的情境1. 引入新课,朗读课文《争吵》。
2. 让学生概括故事背景,了解主人公之间的矛盾。
3. 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冲突的普遍性。
第二章:主人公的情绪变化1. 让学生关注主人公在争吵中的情绪变化。
2.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主人公情绪变化的原因。
3. 讨论情绪变化对冲突处理的影响。
第三章:换位思考,理解他人1. 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
2.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同理心。
3. 分享实例,让学生运用换位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解决冲突的方法2. 引导学生探讨解决冲突的有效方法。
3. 组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合理方式解决问题。
第五章:实际操作,演练解决冲突1. 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演练解决冲突的过程。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处理实际生活中的冲突。
六、案例分析:冲突与解决1. 引入实例:提供几个现实生活中的冲突案例,让学生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冲突的原因、发展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3. 分享与讨论:每组分享他们的分析,全班一起讨论各种可能的解决策略。
《争吵》的教学教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争吵》的教学教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争吵》这个故事,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清晰、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争吵》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故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
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2.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师引导,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故事《争吵》的背景和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故事:学生独立阅读故事,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3. 分析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出现的问题。
4. 探讨解决方案: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各自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5. 分享和讨论:各组代表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共同筛选出最佳解决方案。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争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争吵》的阅读和分析,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分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但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影响了团队合作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延伸阅读:推荐与《争吵》主题相关的文章或书籍,让学生进一步拓展视野。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锻炼表演能力和同理心。
七、教学资源1. 故事《争吵》的文本。
2. 与主题相关的文章或书籍。
3. 角色扮演道具。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争吵》 教案讲义
《争吵》教案讲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争吵》这个故事,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友谊的可贵,学会珍惜友谊。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 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
三、教学难点:1. 故事中人物情感的把握和理解。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友谊的可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争吵》这个故事的文本和相关的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争吵》这个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争吵》这个故事,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3. 故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情节,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
4. 文学作品欣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故事中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从故事中领悟到的友谊的可贵。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友谊重要性的认识和领悟。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争吵事件,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友谊和争吵的文学作品,扩展他们的阅读视野。
八、教学资源:1. 《争吵》故事文本。
2. 相关文学作品和文章,关于友谊和争吵的讨论。
3.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教学内容。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和理解故事内容。
2. 在小组讨论中,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十、课后作业:1. 请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与朋友之间的争吵经历,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争吵》优秀教案(精选5篇)
《争吵》优秀教案(精选5篇)《争吵》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争吵》优秀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争吵》优秀教案1一、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主要讲的是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谛弄脏了,我认为他是故意的,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
虽然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我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
放学后,克莱谛却主动要求与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从开头到我在外边等你)讲我和克莱谛吵加的原因第二段(从我觉得很不安到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讲我后悔和克莱谛吵架。
第三段(从终于挨到了放学到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讲我和克莱谛重归于好。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父亲对我的教育。
二、素质教学目标德育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能力目标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知识目标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理解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写作方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描写。
六、教学建议1.这篇讲读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具体讲了我所受到的教育。
教学时,可先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再布置学生按照思考练习1进一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
在此基础上练习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2.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我和克莱谛吵架后的矛盾心情,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中受到教育。
3.这篇课文反映的是学生生活。
要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七、教学准备资料: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作家,课文选自他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一译《心》),描写的是学生生活,带有伤感情调。
语文教案《争吵》
语文教案《争吵》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宽容待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错误、积极改正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主题。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2)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进行课文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背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友谊的理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
(2)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解读课文主题。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尊重他人、宽容待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错误、积极改正的精神。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
3. 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宽容待人的原则。
五、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3.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何改进空间?4. 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得到有效培养?六、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争吵》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有关友谊、争吵的图片或视频。
《争吵》教学设计教案(最新3篇)
《争吵》教学设计教案(最新3篇)《争吵》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同语。
(“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
)(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
“嫉(jí)妒(dù)”的“嫉”不要读成“jì”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这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地”。
“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ōu”,不要读成“dū”的音。
“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ái”的音,表示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āi)着我”、“挨(āi)家挨(āi)户”的“挨”字的音。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ù)应读轻声。
“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写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间是不是“击”;“毕竟”的“竞”不要少写一横,注意与“竞”区别。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适当归并),按意思相关或相近的归并方法,划分段落(或按带有阶段性的内容),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做好准备。
1、概括自然段段意第1、2自然段:克莱蒂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火了,骂了他。
他说不是故意的。
第3自然段:我报复了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4自然段:克莱蒂气得要我在外边等他。
第5自然段:我很后悔,想向他认错,可是没有勇气。
《争吵》的教学教案
《争吵》的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争吵》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冲突。
掌握故事中所涉及的日常用语和表达方式。
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争吵,学会化解矛盾和冲突。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争吵》是一篇描述学生生活中常见现象的短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学生之间的争吵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争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2.2 教学重难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争吵解决方法的探讨。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争吵的看法和解决方法。
3.3 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情景模拟,体会争吵的过程和解决方法。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争吵》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4.3 课堂讨论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争吵原因和解决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情景模拟,体会争吵的过程和解决方法。
4.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正确对待争吵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五章:课后作业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生活中的一次争吵经历,以及是如何解决的。
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反馈。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争吵解决方法的理解程度。
6.2 角色扮演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争吵解决方法的掌握情况。
6.3 课后作业评估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争吵经历的表达能力和解决方法的运用情况。
第七章: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中人物形象。
2.学会抓住课文细节,分析人物心理变化。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形象。
2.分析人物心理变化,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难点:1.抓住课文细节,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2.学会从文中汲取启示,应用于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论“争吵”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争吵经历。
2.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争吵故事,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三、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细节,分析人物心理变化。
a.课文中的争吵是如何引发的?b.争吵过程中,人物的心理有哪些变化?c.争吵结束后,人物有什么感悟?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教训,避免不必要的争吵。
五、作业布置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争吵的日记。
2.课下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课文中的故事,交流感悟。
六、教学反思2.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具体教学步骤:第一步:课文导入1.教师通过谈话引入“争吵”这个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争吵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分享自己的争吵经历,教师倾听并给予回应。
第二步: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课文中的争吵是如何引发的?”第三步: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细节,分析人物心理变化。
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第四步:课堂小结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教训,避免不必要的争吵。
第五步: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争吵的日记。
”2.教师提醒学生课下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课文中的故事,交流感悟。
第六步:教学反思2.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争吵教学设计(优秀5篇)
争吵教学设计(优秀5篇)《争吵》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学会本文的生字新词,辨识“争吵”“争论”“争执”的不同意义;读懂“我”和克莱蒂争吵的起因、争吵后各自的表现。
2、技能目标:感情朗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
3、情感目标: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揣摩品味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词语。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指名认读生字。
2、挑选自己喜欢的生字,找找朋友。
3、查字典辨析“争吵”“争论”与“争执”有什么不同?4、过渡引入:我们在初读课文时,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而争吵,下面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结果怎么样。
(二)细读课文,研读重点句1.这篇课文章涉及到学校、路上、家中这样一些地点,按照“争吵”事件发生的先后,你认为可以分成几部分?(1)学生自由细读课文想一想,然后同桌议一议。
2、研读争吵的句子。
(1)默读有关自然段,边读边找一找安利柯他们“大声争辩”的句子。
(2)学生讨论,两句“我在外面等你”你认为两句意思一样吗?(3)联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4)学生试读,评价。
教师指导朗读。
学生练读。
3、研读有关争吵起因的句子。
(1)“我”和克莱谛既是同桌又是好朋友,造成两人今日争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研读有关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后选派代表发言。
(2)指导朗读。
你认为这三句应读好哪几个字?(“只”、“很”、“也”应加重语气)(3)学生齐读这三句话。
4、研读争吵后各自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句子。
⑴争吵后“我”有怎样的心情,为什么?⑴克莱谛的“好”和“可爱”表现在那些方面,请你再仔细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然后有条理地说出来。
⑴从安利柯争吵后的这些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从哪些句子读懂的?5、研读文章末段“爸爸的教诲”。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让你最受启发的是哪一句话,并说明理由。
(三)小结读后感受1、读了课文,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
《争吵》精品教案
《争吵》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争吵》的主题思想,感受朋友间的真挚情感。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间的友谊。
2.教学难点:分析争吵的原因,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板书课题《争吵》,让学生思考:争吵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争吵?2.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分析课文的结构,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4.分析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争吵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争吵对友谊的伤害。
(2)让学生讨论如何避免争吵,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5.案例分析(1)给出一个关于争吵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争吵原因和解决方法。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讨论如何正确处理争吵。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题目自拟。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
2.学生们在讨论中积极发言,能够正确分析争吵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友谊观念。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较高,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2.学生能够正确分析争吵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3.学生在讨论中表现出较高的合作意识,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学生对友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六、教学拓展1.引导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友谊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2.组织学生开展友谊主题活动,如友谊故事会、友谊诗歌朗诵等。
3.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七、教学资源1.课文《争吵》2.生字词卡片3.争吵案例4.友谊主题文学作品5.心理学专家讲座视频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争吵》的教学教案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意识
《争吵》的教学教案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意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中人物之间的争吵及其产生的原因。
2. 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品质。
4.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帮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争吵》的内容介绍。
2. 人物关系及其争吵原因分析。
3. 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及方法。
4. 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具体做法。
5. 人际沟通技巧的讲解与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中人物之间的争吵原因,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品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人际沟通的技巧,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人物关系、争吵原因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实践,提高沟通能力。
4. 小组合作:分组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争吵》的内容及背景。
2. 分析故事中人物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争吵的原因。
3. 讲解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换位思考。
5. 讲解人际沟通技巧,并进行实践演练。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争吵。
3. 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优点,并试着尊重和包容他们。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人物关系、争吵原因等。
2.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观点和经验分享。
3. 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以及他们运用人际沟通技巧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精神和完成任务的质量。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争吵》的相关材料,包括文本、图片等。
2. 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深入思考。
《争吵》语文教学教案
《争吵》语文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
(3)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教育学生学会珍惜友谊,懂得宽容与谦让。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实、善良、勇敢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争吵》是一篇描写小朋友之间因为误会而产生矛盾,化解矛盾的故事。
故事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
2.2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描写方法的学习。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阅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2 合作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分享与交流。
3.3 朗读与表达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配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4 写作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友谊的小作文。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同学之间的小故事,引出今天的课文《争吵》。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4.3 合作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4.4 朗读与表达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配合。
4.5 课堂小结第五章:课后作业5.1 生字词巩固抄写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每个生字词抄写5遍。
5.2 写作练习5.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预习课文《争吵》的下半部分,学习生字词,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争吵》的教学教案
《争吵》的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争吵》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
1.2 技能目标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品质,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解读对《争吵》进行详细解读,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故事中所传达的价值观。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对《争吵》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故事。
3.2 互动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3.3 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争吵场景,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争吵》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故事氛围。
4.3 讲解分析教师对故事情节、人物关系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故事。
4.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5 情境演练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争吵场景,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5.2 课后作业评价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3 情感态度评价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故事推荐向学生推荐与《争吵》主题相关的其他故事,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6.2 电影/电视剧推荐推荐与《争吵》主题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6.3 实践活动建议组织学生参加课堂外的实践活动,如辩论赛、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评估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争吵》的教学教案引导学生倾听和关心他人
《争吵》的教学教案引导学生倾听和关心他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争吵》这个故事,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冲突解决的过程。
2. 培养学生倾听和关心他人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同理心。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沟通和理解来解决冲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阅读《争吵》这个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冲突和解决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倾听和关心他人。
3.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实践如何用沟通和理解来解决冲突。
三、教学方法:1. 阅读引导: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和情感变化。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冲突场景,通过表演来实践如何倾听和关心他人。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倾听和关心他人的能力。
2. 学生提交一篇关于如何通过沟通和理解来解决冲突的短文,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争吵》这个故事的相关材料,如故事文本、图片等。
2. 角色扮演道具和场景布置物品。
3. 学生提交短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争吵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和影响。
2. 阅读故事《争吵》: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冲突场景,通过表演来实践如何倾听和关心他人。
5. 分享和总结:每组选择代表分享角色扮演的过程和体验,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七、教学延伸: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创作一个关于倾听和关心他人的宣传海报。
2. 学生分享:每组选择代表分享宣传海报的创作过程和意图。
八、家庭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进行一次关于倾听和关心他人的对话,记录下对话的过程和感受。
《争吵》的教学教案
《争吵》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争吵》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
2. 培养学生关注细节、品味语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理解力。
4. 通过对课文的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争吵》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
3. 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处理方式。
4. 学生口头表达练习和小组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特点。
2. 教学难点:换位思考,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处理方式。
四、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问题,提高理解能力。
2. 人物分析: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人物内心情感。
3. 讨论交流: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口头表达:运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争吵》的作者和背景。
2. 让学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后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
3.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4.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就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处理方式发表见解。
5.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6.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表达,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文章,评价他们的思考深度和情感态度。
七、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争吵》,总结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八、教学资源1. 课文《争吵》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形象分析资料。
3. 讨论问题和思考题的列表。
4.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课文朗读。
《争吵》的教学教案引导学生倾听和关心他人
《争吵》的教学教案引导学生倾听和关心他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争吵》这个故事,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冲突。
2. 培养学生倾听和关心他人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争吵》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冲突。
3. 讨论如何倾听和关心他人。
4. 学习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争吵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2. 情境模拟法:分组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争吵场景,体验争吵的过程和感受。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处理争吵,如何倾听和关心他人。
4.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冲突,引导学生理解争吵的本质。
四、教学步骤:1. 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争吵故事,引导学生关注争吵的现象。
2. 引入主题:展示《争吵》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冲突。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处理争吵,如何倾听和关心他人。
5. 案例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冲突,引导学生理解争吵的本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的理解情况。
3. 学生应用能力:通过情境模拟,观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争吵的能力。
4. 学生态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对倾听和关心他人的态度。
六、教学延伸:1. 开展“倾听和关心他人”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践所学。
2. 组织学生参观心理咨询室,了解专业的倾听技巧。
3. 邀请心理咨询师进行讲座,分享倾听和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七、教学资源:1. 《争吵》故事文本。
2. 心理咨询室资源。
3. 心理咨询师讲座资源。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投入,营造温暖、安全的课堂氛围。
2.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
2022《争吵》教案_2
2、学生反馈后出示句子
(1)他只微笑着说:“我不是有意的。”
指名读,读出克莱谛的歉意,主动认错的语气。
(2)我原来会信任他的。可是他的笑让我很不兴奋。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得!”
自由读,你读出了“我”的什么心情来?
指名读,老师用评价语指导学生读出“我”嫉妒、生气的语气。
这学期我们已经起先学写作文了,标点符号在文章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希望小挚友们在今后的作文中能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
《争吵》教案3
争吵—教案
一、导入新课文
1、我们一起生活在学校这个大舞台上,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确定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今日我们就走进一对好挚友争吵的故事,去体会一下他们争吵之中的感受和争吵过后的启发。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指课题质疑,预设学生提问: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怎样了?
过渡:那就让我们赶快去带着问题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思索问题。
2、课文很长,同学们读得特别仔细,很有耐性。读着读着,你觉得哪一自然段比较难读,须要提示同学们留意吗?指名学生选择难度段读。
五、写字指导
1、范写“缘”、“承”
2、学生各写一个
3、布置学生回家多写几次。
《争吵》教案4
教学目标:
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会写“匠、替”等14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事情的前因后果。
4.初步懂得同学之间应当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小问题。
《争吵》的教学教案培养学生解决冲突的能力
《争吵》的教学教案培养学生解决冲突的能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在争吵中的心理变化。
2. 培养学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同理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争吵》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主人公在争吵中的心理变化及其产生的后果。
3. 讨论如何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化解冲突。
4. 角色扮演:模拟解决冲突的场景,运用所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争吵案例,引发学生对争吵的思考。
2. 阅读课文《争吵》,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3. 分组讨论:分析主人公在争吵中的心理变化及其产生的后果。
5. 讲解如何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化解冲突。
6.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模拟解决冲突的场景,教师点评。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争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及观点阐述。
3.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是否能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资源:1. 课文《争吵》文本。
2. 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衣服等)。
3. 教学课件PPT。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课后作业:2. 思考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冲突,试着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3. 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解决冲突的经历和感悟。
八、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争吵案例,引发学生共鸣。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角色扮演: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九、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冲突的能力。
十、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好课文《争吵》文本,发给学生。
2.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提前分配角色。
3. 制作教学课件PPT,提前调试设备。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冲突场景?2. 这些冲突场景中,我们可以如何运用所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展示解决冲突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争吵》教案《争吵》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哼”;正确读写“报复、诚心诚意、承认、缘故”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出现的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忆“争吵”,谈话导入1、导入语: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着浪花,而每一朵浪花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有时欢唱着优美的歌,有时倾诉着一丝丝烦恼。
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生活,同学间难免有磕磕碰碰,你与同学有过争吵吗?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
2、学生先在小组内说说,然后找同学在全班讲讲。
(注意讲清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的?结果怎样?)3、引出课题: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过争吵的经历,对争吵、和解也有一定的体会。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意大利的两个小伙伴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的故事。
(板书课题:争吵。
)二、交流资料,预习反馈1、学生汇报自己查阅的资料:作者简介和《爱的教育》。
2、请读过《爱的教育》一书的学生简单地介绍书中所描述的故事并说说读书后的收获。
3、教师小结:你们真是爱读书的好孩子,知道这么多《爱的教育》中的故事,希望大家都能像爱读书的同学学习,爱读书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
《爱的教育》所描写的都是一些平凡的小故事,但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诠释着爱的真谛。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赶紧去看一看吧。
三、自学字词,把握大意1、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纠正字音。
2、出示“自学提示”,指学生读,明确任务。
(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提示: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归纳。
)(3)把父亲说的话画下来,读一读,想想是什么意思。
3、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4、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收获,教师参与小组讨论,进行课堂观察。
5、检测学生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嫉妒、代替、打骂、服侍、石匠、抄写、墨水、故意、报复、毕竟、胳膊肘、缩回、瞟一眼、承认、缘故、原谅、防御、愤怒、戒尺、既然、高尚、诚心诚意。
(2)先让学生根据自学情况把自己易读错的字指出来提醒大家。
(重点指导:“嫉”“肘”“侍”“瞟”“御”的读音。
)(3)学生以轮流读的方式朗读词语,教师及时纠正字音,学生从字音、断句等方面评价朗读。
(4)交流“自学提示”中问题的答案。
①教师指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最后结果又是什么呢?②学生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其他学生相互补充,练习把话说清楚。
③教师指学生读父亲说的话,并引导学生多读几遍,做到熟读成诵。
四、书写指导,赛中训练1、学生观察课后生字,争做写字小老师。
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重点交流:“替”要注意第一个“夫”字的最后一笔由捺变为点。
“缘”要注意右边的笔画和笔顺。
“戒”是半包围结构,部首是“戈”,左下方笔顺是:横、竖撇、竖。
“既”的第七笔是竖折,不是竖。
2、教师范写“承、缘、缩”,一边范写一边讲解,学生跟着书写。
(强调:“承”字的中间有三横,不要写成两横;“缘”字要写得左窄右宽;“缩”字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3、学生练习写其他的字,写完后和教材上的生字表进行对照,再与同桌比一比,看谁写得准确、规范。
4、展示优秀作品,进行书法比赛。
教师把学生书写美观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学生参观,互相学习。
五、布置作业,课内积累1、熟读课文,找到课文中写得精彩的词和句子,摘抄在积累本上。
2、准备彩色纸、剪刀、水彩笔。
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温故知新1、教师听写上节课生字词,同桌之间对照订正。
2、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文《争吵》,回想一下,他们为什么争吵?(1)多媒体出示“我”和克莱谛争吵视频片段,共同回顾“争吵过程”。
(2)出示调查表,要求仔细阅读课文第1~4自然段,选择调查对象,以小组为合作团体,完成表格,明确事件起因。
(表格内容详见学生活动卡设计。
)3、反馈交流调查表内容:借助争吵中的人物表现的关键词“嫉妒”和“报复”理解和体会“我”和克莱谛争吵的原因。
预设:克莱谛不小心碰到“我”的胳膊肘,墨水弄脏了本子,我便报复他,故意弄脏他的本子。
4、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对事件的看法。
预设:争吵的原因有表面原因和深层原因。
表面原因是克莱谛碰了“我”一下,导致墨水弄脏了本子;深层原因是“我”嫉妒克莱谛得了奖,嫉妒心作怪。
5、过渡:看来同学们对两个人争吵的过程很了解,有自己的看法,他们争吵过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和好如初。
)是什么使他们又和好如初了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共同去感受他们从争吵到和好如初的过程。
二、探究心理,感受形象(一)反思冲突,“悔”争吵。
1、默读课文第5~8自然段,用“____”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词句,试着写写自己的体会。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所画的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3、分享感悟,重点交流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预设:生1:我觉得很不安……不该那样做。
(体会到“我”争吵后很后悔。
)生2:克莱谛是个好人……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
(体会到克莱谛心地善良、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生活俭朴等优秀品质。
)生3:啊,要是我……该有多好!(体会到“我”意识到自己错了。
)生4: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
(没有承认错误的勇气。
)生5:我心想:“我只是防御,决不还手。
”(感悟“我”的心理,挨打也认了。
)4、根据学生汇报补白: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等着你!”两句话交流两个人心里想的是否一样,为挖掘人物的品质做准备。
预设:克莱谛说:“我在外面等你!”从他的眼神中读出悲哀,克莱谛想和好;而在“我”看来,克莱谛应该找我算账。
“我”说:“我也等着你!”心里是后悔,准备只防御,不还手。
5、根据学生的汇报,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朗读,体会人物后悔难过的心情。
(二)宽容谅解,“化”争吵。
1、过渡:他们都说在外面等着,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跟我们猜想的一样吗?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课文的第9~13自然段,看看他们两个人是如何化解矛盾的。
2、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的句子,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重点交流以下句子,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1)心理描写:终于挨到了放学。
“挨”字用得好,好在哪儿?预设:“挨”字把“我”后悔、不安、犹豫、爱面子、不知该如何面对好友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2)动作描写:“微笑、拨、搭”这几个动词的运用表明了什么?预设:说明了克莱谛的宽容与大度。
(3)语言描写:“我”为什么说了两遍“再也不了”?预设:因为克莱谛说的话正是“我”想说的,“我”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但却不好意思道歉,知道克莱谛的态度后,迫不及待地答应。
4、指导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重归于好后高兴的心情。
5、过渡:父亲对“我”的表现又是怎样的态度呢?(引出父亲的话。
)(三)父亲批评,“悟”争吵。
1、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快速在文中找出父亲说的话。
回顾“我”和克莱谛争吵的事件,体会父亲所说的话的含义。
2、小组内讨论、交流感悟。
多媒体出示父亲的话:第一句话:应该知错认错。
第二句话: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第三句话: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交流要点:父亲的话告诉我们要是非分明,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如果因为错误而受到惩罚时,要冷静处理,不要一时冲动,酿成更大的错误。
既然知道错了,就要及时改正,请求原谅,不可以知错犯错。
3、说一说父亲说的话“我”做到了哪些?哪些没有做到?你想对安利柯说点什么?要点预设:欣赏安利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善于反思,是非观念清楚。
希望安利柯能做个勇敢的人,做错了事要敢于承认错误。
4、学生自由交流。
三、评价人物,获得启示1、过渡:你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快速地默读课文,再次回顾一下这件事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说一说你喜欢谁?为什么?(学生自由表达想法。
)预设:生1:喜欢克莱谛:能谅解同学的过错,宽容同学,珍视同学间的友谊。
生2:喜欢安利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善于反思,是非观念清楚。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小伙伴的争吵经历,说说自己的表现,评价自己的表现,教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争吵事件,懂得宽容谅解才能赢得友情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制作爱心卡。
师:相信学完课文后,你们都深受感染,现在请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彩色纸、剪刀和水彩笔,制作爱心卡,在爱心卡片上写上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
2、展示范例:(1)心与心相连,你永远是我的朋友。
(2)以诚相待,心诚则灵,让我们从此是朋友。
3、交流爱心卡上的内容,向朋友表达自己的心愿。
4、将制作好的爱心卡贴到黑板上,变成一颗红心。
(配乐《永远是朋友》)师: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你对朋友的诚挚的心。
现在我们就把你手中的这颗带有自己美好心愿的红心贴在黑板上,变成一个能宽容身边每一个人的大红心吧!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小结:老师希望大家能从本文主人公的身上学到做人的道理,珍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做一个能够谅解、宽容别人的好孩子。
只要人人都有一颗宽容的心,我们的校园就会变成一个温馨的港湾,我们的社会就会变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2、布置作业。
(1)抄写并背诵课文中父亲的话。
(2)仿照《争吵》一课,以“朋友”为题写一写反映同学之间友情的片段,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