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利量表原理与应用

合集下载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课件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课件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作为教学工具,探讨婴幼儿的发展情况。

教学内容主要基于教材第3章《儿童发展》的第5节《婴幼儿发展评估》,详细内容包括BSID量表的构成、评分标准以及解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构成及作用。

2. 掌握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评分方法和解读技巧。

3. 能够运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婴幼儿进行初步的发展评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评分方法和解读技巧。

教学重点: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构成及其在婴幼儿发展评估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分表、示例婴幼儿发展评估报告。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婴幼儿活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评估婴幼儿的发展水平?2. 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构成、评分标准及解读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中的示例为例,讲解如何使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评估。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教材中的案例,运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评估。

5. 学生展示与讨论(15分钟)各小组展示评估结果,全班讨论并分析评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基本构成2.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评分标准3.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解读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案例:小明,男,1岁2个月,体重10kg,身高75cm。

2. 答案:(1)生理发展:评分标准A,得分9分。

(2)心理发展:评分标准B,得分8分。

(3)社交发展:评分标准C,得分7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认识到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在评估婴幼儿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并掌握基本的评估方法。

2. 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评分方法和解读技巧。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第3版)在筛查测试婴幼儿认知发育中的应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第3版)在筛查测试婴幼儿认知发育中的应用

2021,25(3):33-35.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33・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第3版)在筛查测试婴幼儿认知发育中的应用吴利,王淮燕,李玖玲,李海欣(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江苏常州,213000)摘要:目的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第3版)(BSID-in)测试婴幼儿认知发育情况。

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常规体检的742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开展横断面研究。

以认知能力为因变量,其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

采用BSID-m分析婴幼儿认知发育现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婴幼儿年龄、出生体质量、早产以及语言理解、语言表达、精细运动和大动作发育情况对认知能力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产妇分娩次数、父母文化程度对认知能力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江苏省常州市0〜3月龄婴幼儿应用BSID-m测试认知发育状况总体情况良好。

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影响3个月内认知发育,语言理解、语言表达、精细运动和大动作发育促进认知发育。

关键词: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第3版);婴幼儿;认知发育;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174;R7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333(2221)03-033-03D0I:10.0619/jcmp.02220651Application of 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Third Edition)Scais io cagnitive development of infantsWU Lt,WANG Huaiyan,LI Jiuling,LI Haixiv(Department of'Child Health,Changzhou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filiated a Nanjing MePical UnwersPy,Chaagzhoo,Jiangsp,216000)Abstrdct:Objective To study thd counitive iddopmeat of infanis by using thd Bay l ed Scalds of Infaai Dadopmaf(BSID-皿)Scaia.Methods A totai of742infanis anf young cOilirea who wan routiaeiy admined ai tOa cOild earn clinio of(3111£乙1100Maternai ani Child HealtO Hospitai were sa-lected ani a口词01!^—cross-sectiopat stuUy was perfoaned foe tOem.CognitOe dnility was used as tOa yaaaat vaaantd ani otOda in^luedcina factora were used as inaededyedt vaaanidi to estaniisP a adassion eduatioo.Thd coonitiva yevelopmedt status ani in^luedcina factora of infdnts were analyzed by BSID-皿.Results Age ,bitO weigni prematura iliaa,lanauane unaerstanaina,lanauane cx-passion,fiac motoa ani bin motoa yddopmedt of infanis hal sianificaat effects on coonitiva anilitO (P<0.05).There was fo sianificaat differeeco betweee tOe two gaops in tOe nfmbea of idiaa, anf pareets r educatiopat bacOnroonf(P>0.03).Conclusion The developmedt of infanis dged0to 16mootOs usinf BSID■皿in Chanazhop City is neeeraliy in nooO confitiofs.Low bilO weight anf pre­term bilO affecO coonitiva dadopmedt within16months .anf lananahc unferstanfinf,lananaac ex-pressiof,fife motor anf laree motoe deyalopmedt promote coonitiva deydopmedt.Key words:Baylee Scdes of Infaft Develoomedt(Thire Editioo);infanis anf cOildree;coofi-tiva dadopmedt;influefcinf factom目前,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第3版)(BSID-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学龄前儿童发育情况的评估工具,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儿童发育迟缓情况诊断,并作为早期干预的诊断性量表[9-2]0BSID-皿筛查测试选取BSID-皿中区别度较高的题目重新编制,能够对婴幼儿从出生至42个月的认知、运动、收稿日期:2021-01-06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一般项目(NMUB2018069)通信作者:王淮燕,E-maii:edu.co・34・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第25卷语言能力进行全面快速地筛查[4]o BSID-皿作为 国际通用的量化工具,便于比较不同国家的儿童发育情况[4_5]o本研究采用BSID-皿作为筛查工具,对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门诊婴幼儿进行评估测试,分析婴幼儿认知发育现况及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课件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课件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主要涉及第一章节“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介绍”。

内容包括量表的编制背景、量表的结构、各年龄段评分标准以及量表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编制背景和结构;2. 掌握各年龄段评分标准,能独立进行评分;3. 学会运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估婴幼儿的发展情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各年龄段评分标准的理解和运用;2. 教学重点:量表的结构和应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样本;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婴幼儿活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婴幼儿发展的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 讲解:详细讲解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编制背景、结构、各年龄段评分标准以及应用方法;3. 示例:分析一个具体的婴幼儿发展案例,示范如何使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评估;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评估,教师巡回指导;六、板书设计1.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介绍编制背景结构各年龄段评分标准应用方法七、作业设计案例:小明,男,3岁。

能独立走、跑、跳,能说简单的词语,能与他人进行简单交流,能模仿画直线。

2. 答案:根据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小明在运动、语言、社交、认知等方面的评分如下:(1)运动:能独立走、跑、跳,能模仿画直线,评分:3分;(2)语言:能说简单的词语,评分:2分;(3)社交:能与他人进行简单交流,评分:2分;(4)认知:能模仿画直线,评分:2分。

总分:3+2+2+2=9分。

根据评分标准,小明的发展状况属于中等水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掌握情况良好,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评分标准的理解仍有偏差,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2. 拓展延伸:研究其他婴幼儿发展量表,如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等,了解其特点和应用。

婴幼儿发展量表

婴幼儿发展量表

对2,3岁前各个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心理发育情况进行评定的工具。

它包括动作、感知觉、语言、适应行为和社交行为等等。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儿童智力测验运动推动和促进了婴幼儿发展量表的编制工作。

1905年的比纳——西蒙量表中曾有过一些1岁婴儿的项目,1908年和1911年的量表中这些项目被删除了。

1916年的比纳一斯坦福智力量表也没有涉及到婴幼儿的项目。

随着人们对在幼儿发展情况的日益重视,20~30年代,关于婴幼儿发展量表的研究逐步走向高潮,40年代开始逐渐走向稳定、巩固阶段。

60年代以来婴幼儿发展量表不管是内管还是内容,还是形式又有了较大的变化。

据专家估计,目前西方有近100多个婴幼儿发展量表。

下面分别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婴幼儿发展量表。

一、格巴尔发展量表婴幼儿发展量表的创始人A·格塞尔及其同事根据数十年对婴幼儿行为的系统观察,编制了格塞尔发展量表,最初发表于1925年,后经多次修订。

先后发表于1937、1940、1947和1974年。

这个量表适用的年龄是3岁以下的幼儿,测试时间的为30分钟。

该量表包括四个方面的项目:运动(坐、走、跑,等姿势和平衡等动作)。

适应(手的摆弄、探究、警觉程度等);语言(面都表情、发音、懂话、说话等);个人一杜会交往(生活自理、游戏、大小便、与成人来往等);格塞尔认为由于各个领域的发展可能不平衡,不应该使用智力的总商数,应该分开计算各种能力。

格塞尔又提出发展商数的概念,适用于小年龄的儿童。

格塞尔发展量表共分八个分量表,分别为4周的、16周的、28周的、40周的、52周的、18个月的、24个月的和26个月的。

格塞尔认为上述八个年龄是关键年龄,在测量其他年龄的儿童时可以参考这八个量表,找出与其年龄最接近的那个量表来检测。

格塞尔量表具有临床诊断的价值,它不仅适用于测量幼儿的发展水平,而且比其他量表更适用于伤残儿,被认为是婴幼儿智能测试的经典方法。

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开始在临床上试用该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1.测试箱 1.测试箱 2.秒表一只 2.秒表一只 3.20*28白纸数张 3.20*28白纸数张 4.餐巾纸数张 4.餐巾纸数张 5.有栏卧床一个 5.有栏卧床一个
6.海绵运动垫一个 6.海绵运动垫一个 7.测试桌一个、椅子三张 7.测试桌一个、椅子三张 8.标准梯子一套 8.标准梯子一套 9.标准行走木一付 9.标准行走木一付
运动量表测试工具 1~11月:红环、勺子(或方木)、小糖丸、 11月:红环、勺子(或方木)、小糖丸、 摇鼓、小床、运动垫。 12~30+月:小球、粉笔、绳子、皮尺、 12~30+月:小球、粉笔、绳子、皮尺、 行走木、梯子
(三)测试室的布置
置放测试桌一张,椅子三张; 壁柜一个(存放测试箱及其它玩具等); 2.5米长的直线空间(供儿童行走),墙上贴1-2 2.5米长的直线空间(供儿童行走),墙上贴1 张图画。窗户装有窗帘; 测试桌面长100cm 测试桌面长100cm,宽50cm,其高度应以能容许 100cm,宽50cm 50cm,其高度应以能容许 幼儿(坐在家长腿上时)将肘部平放与桌面为准; 测试桌上可放一、两件非测试玩具,以吸引被试 儿童; 测试者忌穿白大衣。
三、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定
(一)评定目的及年龄范围 1.评估2-30个月(2岁半以内)小儿的智力发 1.评估2 30个月(2 展水平; 2.结构、内容 2.结构、内容 *智力量表 *运动量表 三个互补部分 *行为记录
1.智力量表 1.智力量表
包括:适应性行为、言语和探索活动等,共163 包括:适应性行为、言语和探索活动等,共163 条; 表示:智力发展指数(MDI) 表示:智力发展指数(MDI) 作用: ▲评估感知敏锐性、辨别力及对外界的反应 能力; ▲ 早期获得物体恒常性、记忆、学习及解决问题 的能力; ▲ 发生、言语交往能力; ▲早期形成的概括和分类能力。

贝利量表

贝利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一)测验内容姓名性别年龄月永久通讯地址邮编父亲姓名职业文化程度父亲本胎胎龄岁母亲姓名职业文化程度母亲本胎胎龄岁家庭类型:单亲、核心、大家庭本胎为第胎第产独生子女母孕期病史与治疗史:母孕期情绪状况:1-3个月4-6个月7-9个月胎龄:周产式:出生时体重:克Apgar评分分娩与出生时情况:8个月内喂养方式:母亲喂养月人工喂养月混合喂养月添加辅食月抚养情况:父母、(外)祖父母、保姆、其他出生后健康史:家庭与遗传病史:躯体发育情况:身高体重kg 出牙数个头围cm 胸围cm备注智力量表运动量表运动量表(※可偶尔观察到,△可在施测智力量表时观察)10.1抱起靠肩时抬头20.1抱起靠肩时调整姿势30.1侧头40.1爬起50.8△保留红环60.8※伸臂玩耍70.8※踢腿玩耍80.8头起竖起:垂直位9 1.6头部稳定地竖起10 1.7抬头(背悬位)11 1.8由侧卧转向仰卧12 2.2在俯卧位时用双臂撑起自己13 2.2支撑下坐起14 2.5保持头部稳定15 2.6※双手张开占优势16 3.3头平衡17 3.4※尺侧一手掌抓握方木18 3.5轻度支撑坐位19 4.3※由仰卧转向侧卧20 4.7努力想坐起21 5.0部分的拇指相对(桡侧一手掌)拾起方木22 5.1独坐片刻23 5.1※单手抽取24 5.2※转腕25 5.2牵拉坐起26 5.6△试图获取小糖丸27 5.7独立30秒钟或以上28 5.8由仰卧转向俯卧29 6.2稳定地独坐30 6.5独坐时协调好31 6.6※舀起小糖丸32 6.6△完全的拇指相对拾起方木337.0早期跨步运动347.5牵拉站起357.6※不完全的拇指相对抓糖丸367.6走路之前的行进方式(俯卧、手膝、手足、其他)378.3使两个勺子或方木在中线相碰388.5跨步运动398.6自己坐起408.6借助家具站起418.9精细地抓糖丸(灵巧地钳夹)429.6拍手(中线技巧)439.8坐下4410.0扶助下行走4511.1独站4612.0投球4712.1独走4812.4起立I4913.2扶助下右足独站5013.7扶助下左足独站5114.1侧身走5214.5扶助上楼梯5314.7倒退走5415.1扶助下楼梯5517.6试图站在行木上5618.7左足独站5719.3单足踏在行木上走5819.9起立II5920.1右足独站6021.1走直线:大致方向6123.1行木:双足站立6224.0踮脚走几步6324.3独自上楼梯:双足6424.4双足跳离地面6525.3独自下楼梯6625.6行木:企图跨步6725.6倒行两米半6825.7自第一级台阶下跳下6929.2自第二级台阶下跳下7029.8踮脚走两米半7129.9跳远:10至35cm(记录距离)7230+起立:III7330+上楼梯:双足交替向前7430+行木:交替步伐走部分路程7530+保持双足走在直线上(两米半)7630+跳远:35cm至60cm7730+跳过:5cm高的绳子7830+跳远:60cm至85cm7930+独脚跳两次以上8030+下楼梯:双足交替向前8130+跳过20cm高的绳子行为记录表行为记录表指导语:在完成智力和运动量表测验后立即填写此表,在每一项中圈出能够最好地描述儿童行为的等级,其他评论或特殊行为记录在每个项目右侧的空白处,该空白处也部分列出了能够被检查者看到的行为,表格末端的空白用来记录一些异常的行为和对该儿童作出的总的评价。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课件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课件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讲解,该量表是评估婴幼儿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婴幼儿发展评估”中的第一节“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详细内容涉及量表的起源、构成、评分标准及其在婴幼儿发展评估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婴幼儿发展评估领域的重要地位。

2. 掌握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结构、评分标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3. 学会运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婴幼儿进行发展评估,并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具体评分标准和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构成、应用及其在婴幼儿发展评估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样本、评分表、评估工具等。

2. 学具: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手册、评估记录表、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婴幼儿发展评估的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介绍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b. 讲解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结构和评分标准。

c. 分析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在婴幼儿发展评估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a. 分组讨论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量表的使用方法。

4. 随堂练习:a. 模拟评估场景,让学生运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评估。

b. 学生相互交流评估结果,教师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a. 起源与发展b. 结构与评分标准c. 应用与注意事项2. 婴幼儿发展评估a. 实践案例b. 评估方法c. 教育建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一名婴幼儿进行发展评估。

2. 答案:a. 量表评分结果。

b. 评估分析。

c. 教育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贝利婴儿行为量表因子分析研究_万国斌

贝利婴儿行为量表因子分析研究_万国斌

贝利婴儿行为量表因子分析研究万国斌 李雪荣* 龚颖萍**深圳市儿童医院 摘要 目的: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研究贝利行为观察表(IBR)的因子结构,探讨该量表作为婴儿气质评估工具的实用性。

方法:对象为211名6~8月龄正常婴儿(男孩110,女孩101),采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BSID)和婴儿气质问卷(RITQ)评定婴儿的能力发展水平、行为倾向及气质表现。

结果:提取出任务定向、活动性、情绪性、社会性和视听反应5个因子,方差贡献率为65.4%。

活动性、情绪性及社会性三个因子与RITQ的相应气质维度存在明显的相关,任务定向与RITQ的坚持度的相关最高,也与MDI和PDI呈现中度相关。

结论:IBR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适合作为婴儿气质评估工具。

关键词 气质 行为倾向 贝利婴儿发展量表 婴儿Factor Analysis of Bayley's Infant Behavior RecordWang Guobin et al,Shenzhen Child Hospital,Shenzhen Objective:To explore behavior components of IBR and its suitability for rating temperament of infants. Methods:A total of110male and101female infants between the age of6and8month old were assessed with the BSID and RITQ.Results:Five factors including task orientation,activity,emotionality,sociability,and audi-tory-vis ual awareness were provided.These factors accounted for65.4%of variation observed among the in-fants.There were correlations between activity and activity of RITQ,emotionality and mood of RITQ,sociability and approach withdrawal tendency of RITQ,task orientation and persistence of RITQ.In add ition,high tas k orientation was correlated with MDI and PDI.Conclusion:IBR has good validity,and is suitable for rating the temperament of infants. Key words:Behavioral component,Infant behavior record,Bayley's scale of infant development 贝利婴儿发展量表用于评定2个月至30个月婴幼儿心理发展,包括智力量表、运动量表和行为观察表三个部分,其中智力量表与运动量表用于评定儿童的智力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是目前国外广泛应用的发展量表之一。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一)测验内容姓名性别年龄月永久通讯地址邮编父亲姓名职业文化程度父亲本胎胎龄岁母亲姓名职业文化程度母亲本胎胎龄岁家庭类型:单亲、核心、大家庭本胎为第胎第产独生子女母孕期病史与治疗史:母孕期情绪状况:1-3个月4-6个月7-9个月胎龄:周产式:出生时体重:克Apgar评分分娩与出生时情况:8个月内喂养方式:母亲喂养月人工喂养月混合喂养月添加辅食月抚养情况:父母、(外)祖父母、保姆、其他出生后健康史:家庭与遗传病史:躯体发育情况:身高体重kg 出牙数个头围cm 胸围cm备注智力量表智力量表(※可偶尔观察到)序号月龄条目计分1 0.1 对铃声反应2 0.1 抱起时安静3 0.1 对摇鼓声反应4 0.1 对尖声反应:(电灯开关)5 0.1 短暂地注视红环6 0.2 短暂地注视人7 0.4 稍长时间地注视红环8 0.5 眼的水平协调活动(红环)9 0.7 眼的水平向天活动(光)10 0.7 眼睛追随移动的人11 0.7 对说话声反应12 0.8 眼的垂直协调活动(光)13 0.9 发声一至两次14 1.0 眼的垂直协调活动(红环)15 1.2 眼的旋转协调活动(光)16 1.2 眼的旋转细条活动(光环)17 1.3 ※自由环视周围18 1.5 社交笑:测试者谈话与微笑时19 1.6 眼转向红环20 1.6 眼转向光21 1.6 ※发声至少四次22 1.7 期待性兴奋23 1.7 对面部的纸有反应24 1.9 能用视觉辨认母亲25 1.9 社交笑:测试者微笑与安静时26 2.0 ※对测试者的微笑和说话有发声反应27 2.1 ※用眼睛寻找声源(详细说明)28 2.2 ※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29 2.2 对手的遮蔽眨眼30 2.2 对面孔的消失有反应31 2.4 注视方木32 2.6 从一物转看另一物33 2.6 眼睛追随铅笔34 2.7 对抱起有预感性的调节反应35 2.9 目光追随横过桌面的球36 2.9 头追随悬摆的环37 3.1 头追随逐渐消失的勺子38 3.2 操作红环39 3.3 简单地玩摇鼓40 3.4 ※轻轻地抚摸桌沿41 3.4 ※意识到陌生环境42 3.5 头转向铃声43 3.6 头转向摇鼓声44 3.6 ※手碰手的玩耍45 3.6 将红环送入口中46 3.7 伸手够悬环47 3.8 看自己的手48 4.2 接近悬环(优势手)49 4.4 ※发声时的姿态(描述)50 4.4 ※主动抚摸桌沿51 4.4 接近镜像52 4.4 注意小糖丸53 4.6 伸手取方木54 4.7 喜欢嬉戏55 4.9 伸手时眼手协调56 4.9 拾起方木(优势手)57 5.0 保持两块方木58 5.0 持久地看红环59 5.0 头部跟着掉下的勺转动60 5.0 探索性地玩纸61 5.0 对镜像微笑62 5.0 坚持够东西63 5.1 在小床内重新找到摇鼓64 5.1 ※辨别生人65 5.4 举起倒扣的茶杯66 5.5 ※敲打玩耍67 5.5 探索性地玩细绳68 5.5 伸手取第二块方木69 5.6 ※由一手向另一手传递物体70 5.8 ※对产生响声感兴趣71 5.9 灵巧而直接地拾起方木72 6.0 ※对镜像开玩笑73 6.0 用把柄举起茶杯74 6.0 寻找掉落的勺子75 6.1 牵拉细绳获取红环76 6.1 保留三块方木中的两块77 6.6 ※发出四个不同的音节78 6.8 能配合玩游戏79 7.0 恰当地牵拉细绳获取红环80 7.1 玩摇铃,对细节感兴趣81 7.4 企图获得三块方木82 7.4 有目的地摇铃83 7.5 ※选择性地倾听熟悉的词语84 8.0 ※对da-da或类同词85 8.1 暴露玩具86 8.2 注意测试者的乱写87 8.3 将手指插入桩板洞中88 8.6 观看书中图画89 8.9 对他人的言语要求有反应90 9.1 拿起茶杯获得方木91 9.8 寻找盒子里面的东西92 10.3 遵照命令将方木放入茶杯(放入数)93 10.7 企图模仿乱写94 10.8 模仿用勺子搅拌95 10.9 遵照命令停止96 10.9 推动小汽车97 11.0 模仿地拍打哨娃98 11.1 ※重复引入发笑的把戏99 11.2 解开裹着的方木100 11.2 将三块方木放入杯中101 11.4 ※快速而不清的表达102 11.4 揭开兰盒子的盖103 11.5 翻开书页104 11.5 摇晃悬环的105 11.8 将骰子放入盒中(6个)106 12.0 恰当地握持画笔107 12.2 模仿说单词(记录用过的词)108 12.4 重复地插一根桩钉109 12.5 用手势表达想要的东西110 12.9 自动乱写111 12.9 能说两个词112 13.0 搭两层塔113 13.1 出示鞋子或其他衣服或自己的玩具114 13.2 从瓶中移出小糖丸115 13.3 掺九块方木放入杯中116 14.3 ※盖上圆盒117 14.4 兰色模板:放置一个圆形模块118 14.8 用棍子够取玩具119 15.4 搭三层塔120 15.7 在70秒钟内插完桩钉121 16.1 指出娃娃身体的各部分:三个部位以上122 16.3 粉红模板:放置圆形模块123 16.6 兰色模板:放置两个圆形模块124 17.2 用笔模仿画一划125 17.5 在42秒钟内插完桩钉126 17.6 说出一物名127 17.7 对娃娃执行指令(在通过部位打钩:椅、杯、鼻)128 18.1 用语言表达要求129 18.6 不用于一划的乱写?130 18.8 兰色模板:放置两个圆快和方块131 18.8 指出三幅画132 19.1 能说两个单词的句子133 19.2 说出一副画名134 19.2 说出两幅画名135 19.3 找出两物136 19.8 在30秒钟内插完桩钉137 20.4 粉红模板:完成138 20.4 搭六层塔139 20.5 兰色模板,放置六个模块140 21.0 指出五副画141 21.1 说出三物名142 21.2 勉强合格地安装破娃娃143 21.2 区别两物:杯、盘、盒144 22.8 辨认钟表:第四张图1,2,3,4,5145 22.9 说出三幅画名146 23.8 粉红模板(反转)147 24.3 近似地安装破娃娃148 24.6 区别三物:杯、盘、盒149 24.7 兰色模板,在150秒钟内完成150 25.0 搭八层塔151 25.1 指出七副画152 25.1 用方木搭火车153 25.7 说出五副画名154 26.3 模仿笔划:垂直线和水平线155 27.1 辨认钟表:第2张图156 27.6 理解两个方位词157 28.0 在22秒钟内插完桩钉158 28.5 兰色模板:90秒钟内完成159 29.5 折纸160 29.6 兰色模板:60秒钟内完成161 30+ 正确安装破娃娃162 30+ “—”的概念163 30+ 理解三个方位词运动量表运动量表(※可偶尔观察到,△可在施测智力量表时观察)10.1抱起靠肩时抬头20.1抱起靠肩时调整姿势30.1侧头40.1爬起50.8△保留红环60.8※伸臂玩耍70.8※踢腿玩耍80.8头起竖起:垂直位9 1.6头部稳定地竖起10 1.7抬头(背悬位)11 1.8由侧卧转向仰卧12 2.2在俯卧位时用双臂撑起自己13 2.2支撑下坐起14 2.5保持头部稳定15 2.6※双手张开占优势16 3.3头平衡17 3.4※尺侧一手掌抓握方木18 3.5轻度支撑坐位19 4.3※由仰卧转向侧卧20 4.7努力想坐起21 5.0部分的拇指相对(桡侧一手掌)拾起方木22 5.1独坐片刻23 5.1※单手抽取24 5.2※转腕25 5.2牵拉坐起26 5.6△试图获取小糖丸27 5.7独立30秒钟或以上28 5.8由仰卧转向俯卧29 6.2稳定地独坐30 6.5独坐时协调好31 6.6※舀起小糖丸32 6.6△完全的拇指相对拾起方木337.0早期跨步运动347.5牵拉站起357.6※不完全的拇指相对抓糖丸367.6走路之前的行进方式(俯卧、手膝、手足、其他)378.3使两个勺子或方木在中线相碰388.5跨步运动398.6自己坐起408.6借助家具站起418.9精细地抓糖丸(灵巧地钳夹)429.6拍手(中线技巧)439.8坐下4410.0扶助下行走4511.1独站4612.0投球4712.1独走4812.4起立I4913.2扶助下右足独站5013.7扶助下左足独站5114.1侧身走5214.5扶助上楼梯5314.7倒退走5415.1扶助下楼梯5517.6试图站在行木上5618.7左足独站5719.3单足踏在行木上走5819.9起立II5920.1右足独站6021.1走直线:大致方向6123.1行木:双足站立6224.0踮脚走几步6324.3独自上楼梯:双足6424.4双足跳离地面6525.3独自下楼梯6625.6行木:企图跨步6725.6倒行两米半6825.7自第一级台阶下跳下6929.2自第二级台阶下跳下7029.8踮脚走两米半7129.9跳远:10至35cm(记录距离)7230+起立:III7330+上楼梯:双足交替向前7430+行木:交替步伐走部分路程7530+保持双足走在直线上(两米半)7630+跳远:35cm至60cm7730+跳过:5cm高的绳子7830+跳远:60cm至85cm7930+独脚跳两次以上8030+下楼梯:双足交替向前8130+跳过20cm高的绳子行为记录表行为记录表指导语:在完成智力和运动量表测验后立即填写此表,在每一项中圈出能够最好地描述儿童行为的等级,其他评论或特殊行为记录在每个项目右侧的空白处,该空白处也部分列出了能够被检查者看到的行为,表格末端的空白用来记录一些异常的行为和对该儿童作出的总的评价。

怎样测量孩子的智力高低智力发育

怎样测量孩子的智力高低智力发育

怎样测量孩子的智力高低智力发育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巴甫洛夫专家告诉记者,测验孩子的智力是使用一组量表,包括许多测验试题,由专业测试人员对儿童进行测试。

测试时要求环境安静、光线适宜,儿童情绪稳定,测试人员及家长不能进行暗示。

试题有文字式的,也有图画式的;有的让儿童来回答,有的让儿童来操作。

目前我国使用的各种测试方法和量表,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的,然后结合国内的情况进行修订。

一般国内儿童保健工作者定期召开会议,对使用的各种测试方法和量表进行研讨、修订、统一和传达。

每一种测试方法都需要具有合理性、稳定性、可靠性及标准化。

同时测试者必须经过严格和规范的培训,力求测验结果能真实地反映受试者的智力状况。

但测验结果仅仅为受试者智力状况大概的反映,应当综合评价。

一、贝莉婴儿发育量表。

包括精神、运动和行为三部分。

可测试婴儿感知觉、记忆、发音、语言能力以及控制自己身体程度、肌肉协调能力、手指的精细动作等。

在测验的同时,由测验人员观察婴儿的情绪、注意力、目的性等性格特点。

然后根据量表算出受试者得分。

此量表适于2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二、图画词汇试验。

国内已根据皮博迪图画词汇试验进行修订,共有120张图画,每张图片上印有4幅不同的图画,测试者说出一个词汇后,要求受试者指出其中的一幅图。

方法简便易行,适于2岁半以上的儿童。

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国内已进行修订和标准化。

测试内容包括词语类和操作类两部分,词语类包括常识、算术、词汇、理解及背数,操作类包括填图、排列、积木、迷宫等,适于4岁以上的儿童。

婴幼儿行为发育与发展量表评定

婴幼儿行为发育与发展量表评定

5.协调关系: 对儿童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母亲交谈 测试者必须警觉观察和及时对幼儿行为作出 反应、赞许儿童恰当的行为以维持对测试的 兴趣,应利用交换测试次序的技巧尽量引出 儿童的最佳能力。 引出最自然状态—放松,允许吃奶、上厕所 等,如果情绪不佳可以明天接着做 测试条目顺序可以变换,对任何有关的、可 观察到行为都记分,一般先作智力量表
6.变化范围—基础水平与最高水平 基础水平是指开始失败之前的那个条目,最 高水平代表了最困难的成功。在智力量表上, 常用持续十次成功的最高条目代表基础水平, 连续十次失败之前的成功条目代表最高水平, 在运动量表中,只分别计算6个成功与失败的 条目 7.量表记分:粗分-儿童能通过的总条目数,再 将粗分算成MDI、PDI
格塞尔发展量表(GDDS)
是一种经典方法,由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 格塞尔研制,主要依正常行为模式为标准来 鉴定观察到的行为模式,以年龄来表示,然 后与实际年龄相比,算出各能区发育商数。 此表着眼于判断小儿神经系统的完善和功能 的成熟。 测试内容包括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细动 作、语言和个人-社会性行为五个方面 适于4周-6岁,修订到3岁
5.考察变化范围中通过与未通过的条目,判 断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水平,分析发展的 优势与弱点,从未通过的条目中寻找儿童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线索。 6.从测试过程中判断儿童的社交能力、语言 能力、粗大运动及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 7.根据整个测试过程中儿童的反应,行为表 现判断其合作性、情绪性质、以及是否存 在不恰当的行为表现等。
运动量表:用于评价身体控制与平衡能力, 大肌肉运动和手指精细操作技巧的能力。内 容包括:粗大运动、平衡协调能力、精细运 动共81项,用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表 示。正常平均值=100 行为记录表:完成上述两项测试后,对婴幼 儿表现出的全部行为作出总体评价,获得临 床的总体印象

贝利量表

贝利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一)测验内容姓名性别年龄月永久通讯地址邮编父亲姓名职业文化程度父亲本胎胎龄岁母亲姓名职业文化程度母亲本胎胎龄岁家庭类型:单亲、核心、大家庭本胎为第胎第产独生子女母孕期病史与治疗史:母孕期情绪状况:1-3个月4-6个月7-9个月胎龄:周产式:出生时体重:克Apgar评分分娩与出生时情况:8个月内喂养方式:母亲喂养月人工喂养月混合喂养月添加辅食月抚养情况:父母、(外)祖父母、保姆、其他出生后健康史:家庭与遗传病史:躯体发育情况:身高体重kg 出牙数个头围cm 胸围cm备注智力量表智力量表(※可偶尔观察到)序号月龄条目计分1 0.1 对铃声反应2 0.1 抱起时安静3 0.1 对摇鼓声反应4 0.1 对尖声反应:(电灯开关)5 0.1 短暂地注视红环6 0.2 短暂地注视人7 0.4 稍长时间地注视红环8 0.5 眼的水平协调活动(红环)9 0.7 眼的水平向天活动(光)10 0.7 眼睛追随移动的人11 0.7 对说话声反应12 0.8 眼的垂直协调活动(光)13 0.9 发声一至两次14 1.0 眼的垂直协调活动(红环)15 1.2 眼的旋转协调活动(光)16 1.2 眼的旋转细条活动(光环)17 1.3 ※自由环视周围18 1.5 社交笑:测试者谈话与微笑时19 1.6 眼转向红环20 1.6 眼转向光21 1.6 ※发声至少四次22 1.7 期待性兴奋23 1.7 对面部的纸有反应24 1.9 能用视觉辨认母亲25 1.9 社交笑:测试者微笑与安静时26 2.0 ※对测试者的微笑和说话有发声反应27 2.1 ※用眼睛寻找声源(详细说明)28 2.2 ※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29 2.2 对手的遮蔽眨眼30 2.2 对面孔的消失有反应31 2.4 注视方木32 2.6 从一物转看另一物33 2.6 眼睛追随铅笔34 2.7 对抱起有预感性的调节反应35 2.9 目光追随横过桌面的球36 2.9 头追随悬摆的环37 3.1 头追随逐渐消失的勺子38 3.2 操作红环39 3.3 简单地玩摇鼓40 3.4 ※轻轻地抚摸桌沿41 3.4 ※意识到陌生环境42 3.5 头转向铃声43 3.6 头转向摇鼓声44 3.6 ※手碰手的玩耍45 3.6 将红环送入口中46 3.7 伸手够悬环47 3.8 看自己的手48 4.2 接近悬环(优势手)49 4.4 ※发声时的姿态(描述)50 4.4 ※主动抚摸桌沿51 4.4 接近镜像52 4.4 注意小糖丸53 4.6 伸手取方木54 4.7 喜欢嬉戏55 4.9 伸手时眼手协调56 4.9 拾起方木(优势手)57 5.0 保持两块方木58 5.0 持久地看红环59 5.0 头部跟着掉下的勺转动60 5.0 探索性地玩纸61 5.0 对镜像微笑62 5.0 坚持够东西63 5.1 在小床内重新找到摇鼓64 5.1 ※辨别生人65 5.4 举起倒扣的茶杯66 5.5 ※敲打玩耍67 5.5 探索性地玩细绳68 5.5 伸手取第二块方木69 5.6 ※由一手向另一手传递物体70 5.8 ※对产生响声感兴趣71 5.9 灵巧而直接地拾起方木72 6.0 ※对镜像开玩笑73 6.0 用把柄举起茶杯74 6.0 寻找掉落的勺子75 6.1 牵拉细绳获取红环76 6.1 保留三块方木中的两块77 6.6 ※发出四个不同的音节78 6.8 能配合玩游戏79 7.0 恰当地牵拉细绳获取红环80 7.1 玩摇铃,对细节感兴趣81 7.4 企图获得三块方木82 7.4 有目的地摇铃83 7.5 ※选择性地倾听熟悉的词语84 8.0 ※对da-da或类同词85 8.1 暴露玩具86 8.2 注意测试者的乱写87 8.3 将手指插入桩板洞中88 8.6 观看书中图画89 8.9 对他人的言语要求有反应90 9.1 拿起茶杯获得方木91 9.8 寻找盒子里面的东西92 10.3 遵照命令将方木放入茶杯(放入数)93 10.7 企图模仿乱写94 10.8 模仿用勺子搅拌95 10.9 遵照命令停止96 10.9 推动小汽车97 11.0 模仿地拍打哨娃98 11.1 ※重复引入发笑的把戏99 11.2 解开裹着的方木100 11.2 将三块方木放入杯中101 11.4 ※快速而不清的表达102 11.4 揭开兰盒子的盖103 11.5 翻开书页104 11.5 摇晃悬环的105 11.8 将骰子放入盒中(6个)106 12.0 恰当地握持画笔107 12.2 模仿说单词(记录用过的词)108 12.4 重复地插一根桩钉109 12.5 用手势表达想要的东西110 12.9 自动乱写111 12.9 能说两个词112 13.0 搭两层塔113 13.1 出示鞋子或其他衣服或自己的玩具114 13.2 从瓶中移出小糖丸115 13.3 掺九块方木放入杯中116 14.3 ※盖上圆盒117 14.4 兰色模板:放置一个圆形模块118 14.8 用棍子够取玩具119 15.4 搭三层塔120 15.7 在70秒钟内插完桩钉121 16.1 指出娃娃身体的各部分:三个部位以上122 16.3 粉红模板:放置圆形模块123 16.6 兰色模板:放置两个圆形模块124 17.2 用笔模仿画一划125 17.5 在42秒钟内插完桩钉126 17.6 说出一物名127 17.7 对娃娃执行指令(在通过部位打钩:椅、杯、鼻)128 18.1 用语言表达要求129 18.6 不用于一划的乱写?130 18.8 兰色模板:放置两个圆快和方块131 18.8 指出三幅画132 19.1 能说两个单词的句子133 19.2 说出一副画名134 19.2 说出两幅画名135 19.3 找出两物136 19.8 在30秒钟内插完桩钉137 20.4 粉红模板:完成138 20.4 搭六层塔139 20.5 兰色模板,放置六个模块140 21.0 指出五副画141 21.1 说出三物名142 21.2 勉强合格地安装破娃娃143 21.2 区别两物:杯、盘、盒144 22.8 辨认钟表:第四张图1,2,3,4,5145 22.9 说出三幅画名146 23.8 粉红模板(反转)147 24.3 近似地安装破娃娃148 24.6 区别三物:杯、盘、盒149 24.7 兰色模板,在150秒钟内完成150 25.0 搭八层塔151 25.1 指出七副画152 25.1 用方木搭火车153 25.7 说出五副画名154 26.3 模仿笔划:垂直线和水平线155 27.1 辨认钟表:第2张图156 27.6 理解两个方位词157 28.0 在22秒钟内插完桩钉158 28.5 兰色模板:90秒钟内完成159 29.5 折纸160 29.6 兰色模板:60秒钟内完成161 30+ 正确安装破娃娃162 30+ “—”的概念163 30+ 理解三个方位词运动量表运动量表(※可偶尔观察到,△可在施测智力量表时观察)10.1抱起靠肩时抬头20.1抱起靠肩时调整姿势30.1侧头40.1爬起50.8△保留红环60.8※伸臂玩耍70.8※踢腿玩耍80.8头起竖起:垂直位9 1.6头部稳定地竖起10 1.7抬头(背悬位)11 1.8由侧卧转向仰卧12 2.2在俯卧位时用双臂撑起自己13 2.2支撑下坐起14 2.5保持头部稳定15 2.6※双手张开占优势16 3.3头平衡17 3.4※尺侧一手掌抓握方木18 3.5轻度支撑坐位19 4.3※由仰卧转向侧卧20 4.7努力想坐起21 5.0部分的拇指相对(桡侧一手掌)拾起方木22 5.1独坐片刻23 5.1※单手抽取24 5.2※转腕25 5.2牵拉坐起26 5.6△试图获取小糖丸27 5.7独立30秒钟或以上28 5.8由仰卧转向俯卧29 6.2稳定地独坐30 6.5独坐时协调好31 6.6※舀起小糖丸32 6.6△完全的拇指相对拾起方木337.0早期跨步运动347.5牵拉站起357.6※不完全的拇指相对抓糖丸367.6走路之前的行进方式(俯卧、手膝、手足、其他)378.3使两个勺子或方木在中线相碰388.5跨步运动398.6自己坐起408.6借助家具站起418.9精细地抓糖丸(灵巧地钳夹)429.6拍手(中线技巧)439.8坐下4410.0扶助下行走4511.1独站4612.0投球4712.1独走4812.4起立I4913.2扶助下右足独站5013.7扶助下左足独站5114.1侧身走5214.5扶助上楼梯5314.7倒退走5415.1扶助下楼梯5517.6试图站在行木上5618.7左足独站5719.3单足踏在行木上走5819.9起立II5920.1右足独站6021.1走直线:大致方向6123.1行木:双足站立6224.0踮脚走几步6324.3独自上楼梯:双足6424.4双足跳离地面6525.3独自下楼梯6625.6行木:企图跨步6725.6倒行两米半6825.7自第一级台阶下跳下6929.2自第二级台阶下跳下7029.8踮脚走两米半7129.9跳远:10至35cm(记录距离)7230+起立:III7330+上楼梯:双足交替向前7430+行木:交替步伐走部分路程7530+保持双足走在直线上(两米半)7630+跳远:35cm至60cm7730+跳过:5cm高的绳子7830+跳远:60cm至85cm7930+独脚跳两次以上8030+下楼梯:双足交替向前8130+跳过20cm高的绳子行为记录表行为记录表指导语:在完成智力和运动量表测验后立即填写此表,在每一项中圈出能够最好地描述儿童行为的等级,其他评论或特殊行为记录在每个项目右侧的空白处,该空白处也部分列出了能够被检查者看到的行为,表格末端的空白用来记录一些异常的行为和对该儿童作出的总的评价。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一〕检验内容姓名性别年龄月永世通讯地址父亲姓名职业文明水平父亲本胎胎龄岁母亲姓名职业文明水平母亲本胎胎龄岁家庭类型:单亲、中心、小家庭本胎为第胎第产独生子女母孕期病史与治疗史:母孕期心情状况:1-3个月4-6个月7-9个月胎龄:周产式:出生时体重:克Apgar评分分娩与出生时状况:8个月内喂养方式:母亲喂养月人工喂养月混合喂养月添加辅食月抚养状况:父母、〔外〕祖父母、保姆、其他出生后安康史:家庭与遗传病史:躯体发育状况:身高体重kg 出牙数个头围cm 胸围cm备注智力气表运动量表运动量表〔※可偶然观察到,△可在施测智力气表时观察〕10.1抱起靠肩时抬头20.1抱起靠肩时调整姿态30.1侧头40.1爬起50.8△保管红环60.8※伸臂游玩70.8※踢腿游玩80.8头起竖起:垂直位9 1.6头部动摇地竖起10 1.7抬头〔背悬位〕11 1.8由侧卧转向仰卧12 2.2在俯卧位时用双臂撑起自己13 2.2支撑下坐起14 2.5坚持头部动摇15 2.6※双手张开占优势16 3.3头平衡17 3.4※尺侧一手掌抓握方木18 3.5轻度支撑坐位19 4.3※由仰卧转向侧卧20 4.7努力想坐起21 5.0局部的拇指相对〔桡侧一手掌〕拾起方木22 5.1独坐片刻23 5.1※单手抽取24 5.2※转腕25 5.2牵拉坐起26 5.6△试图获取小糖丸27 5.7独立30秒钟或以上28 5.8由仰卧转向俯卧29 6.2动摇地独坐30 6.5独坐时协调好31 6.6※舀起小糖丸32 6.6△完全的拇指相对拾起方木337.0早期跨步运动347.5牵拉站起357.6※不完全的拇指相对抓糖丸367.6走路之前的行进方式〔俯卧、手膝、手足、其他〕378.3使两个勺子或方木在中线相碰388.5跨步运动398.6自己坐起408.6借助家具站起418.9精细地抓糖丸〔灵巧地钳夹〕429.6拍手〔中线技巧〕439.8坐下4410.0扶助下行走4511.1独站4612.0投球4712.1独走4812.4起立I4913.2扶助下右足独站5013.7扶助下左足独站5114.1侧身走5214.5扶助上楼梯5314.7发展走5415.1扶助下楼梯5517.6试图站内行木上5618.7左足独站5719.3单足踏内行木上走5819.9起立II5920.1右足独站6021.1走直线:大致方向6123.1行木:双足站立6224.0踮脚走几步6324.3独自上楼梯:双足6424.4双足跳离空中6525.3独自下楼梯6625.6行木:希图跨步6725.6倒行两米半6825.7自第一级台阶下跳下6929.2自第二级台阶下跳下7029.8踮脚走两米半7129.9跳远:10至35cm〔记载距离〕7230+起立:III7330+上楼梯:双足交替向前7430+行木:交替步伐走局部路程7530+坚持双足走在直线上〔两米半〕7630+跳远:35cm至60cm7730+跳过:5cm高的绳子7830+跳远:60cm至85cm7930+独脚跳两次以上8030+下楼梯:双足交替向前8130+跳过20cm高的绳子行为记载表行为记载表指点语:在完成智力和运动量表检验后立刻填写此表,在每一项中圈出可以最好地描画儿童行为的等级,其他评论或特殊行为记载在每个项目右侧的空白处,该空白处也局部列出了可以被反省者看到的行为,表格末端的空白用来记载一些异常的行为和对该儿童作出的总的评价。

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张家口地区儿童脑瘫的联合早期筛查

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张家口地区儿童脑瘫的联合早期筛查
人 , 113人 。 女 2
12 研究 方 法 .
12 1 脑瘫 可 疑儿 童筛查 首先 对 张家 口市 和各 县 级 ..
3 儿童保健 人员按 照贝利婴幼儿发展 量表 的具体判定 5名
活 236人 , 1 3 于 2~1 月龄 时存 活且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 7个
表评 分 > 0分 的 阴性 22 4名 儿 童 再 次 进 行 原 始 反 射 和 7 0
的一级预 防措施 , 而早期 发现 、 早期采 取康 复措施 是减少
不 良预后 、 提高患儿生命质量的二级预防措施 。在高危人 群 中开展脑瘫 筛查 的方法 有婴儿 运 动评 价 、 儿运 动筛 婴 查、 原始反射检查方法 , 灵敏 度 、 异度 高 , 是造成 部分 特 但
脑 瘫 患儿 的漏 诊 , 误 诊 断 及 治 疗 。贝 利 婴 幼 儿 发 展 量 表 延
始反射和( ) @a 势反射异常儿婴儿 , 排除脑外伤 、 或 V 姿 在
V 姿 势反射检查 , @a 发现运 动异常儿 童 3人 , 被脑瘫 1人 专科 医师确诊 脑瘫 病例 。l ~2 8 4个月龄时对 1 2—1 7个月 龄检查阴性儿 童再次进原 始反射 和 V i 姿势 反射 检查 , t oa 未发现异常儿 童。 2 4 脑瘫确诊 .
确 诊。
8例在婴 儿时期诊断 的脑瘫 儿童在 1 2一
脑炎 、 脑膜炎等后遗症 以及运动障碍呈进行性加重 的儿童
1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 河北 张家 口 2 河北北方学 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 河北 张家口 05 0 700
l 月龄时再次 由脑 瘫专 科 医师 确诊 , 7个 8例 全 部被 再次 2 5 贝利 婴 幼儿 发展 量 表 评 价 以 3个 月 龄 检查 的 . 247 为总人数 , 4 人 8例经 临床诊 断 的脑 瘫 为真 阳性 ,2— 1 1 7个月龄检查出现 的 1例 脑瘫 为假 阴性 , 果表 明筛查 结

贝利量表原理与应用

贝利量表原理与应用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 4 )二级图式的协调( 8 ~ 12 月):手段与 目的分化、协调期,协调两个分离的图式取 得一个结果,因果关系、对离开感觉的刺激 物“简单守恒”与寻找; (5)三级循环反应(12~18月):环境探索, 试验观察用不同的动作去获得不同的结果; 假设形成与检验,——A─B,—B (6)思维的开始(18~24月):延缓模仿已 消失的、当前不存在的动作模式。
(三) 皮层结构
1. 2. 3. 4. 5. 6. 分子层──邻近表层联系; 外颗粒层──接受皮层其它区信息; 外锥体细胞层──信息传出到其它皮层; 内粒层──接受下位中枢、丘脑的感觉传入; 内锥体细胞层──传出命令到下位中枢; 多形细胞层──通过联合纤维,作半球间的联 系;
脑回与主要机能定位
1.

(四)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 图式建构─认识发展的结构方面,指动作结 构组织的形成、发展变化。如注视—抓握动作 的联合,组成新的动作模式; 2. 调节作用─自动调节、改变不符合客体关系 的现有图式(反应模式),实现同化 ── 顺应 的动态平衡与图式过渡;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分为6个反应期: (1) 反射练习期(0~1月):基本反射与吸允 动作; (2) 初级循环反应(1~4月)吸允手指:包含 先前两种单独的身体动作图式联合 (3) 二级循环反应(4~8月):有目的的动作 形成期,注意身体之外由自己引起的有趣的事: 设法控制、摆弄物体和重复操作、视觉追踪;
(二)各机能区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基本机能联合区─调节紧张度与觉醒状态
结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干、网状结构、间脑、大脑皮层内 侧部。 功能:按“非特异性”神经网形式构成,分 阶段逐步改变兴奋水平,调节整个神经系统活 动状态(睡眠、觉醒、警觉、注意、兴奋等);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一)测验内容姓名性别年龄月永久通讯地址邮编父亲姓名职业文化程度父亲本胎胎龄岁母亲姓名职业文化程度母亲本胎胎龄岁家庭类型:单亲、核心、大家庭本胎为第胎第产独生子女母孕期病史与治疗史:母孕期情绪状况:1-3个月4-6个月7-9个月胎龄:周产式:出生时体重:克Apgar评分分娩与出生时情况:8个月内喂养方式:母亲喂养月人工喂养月混合喂养月添加辅食月抚养情况:父母、(外)祖父母、保姆、其他出生后健康史:家庭与遗传病史:躯体发育情况:身高体重kg出牙数个头围cm胸围cm备注智力量表运动量表运动量表(※可偶尔观察到,△可在施测智力量表时观察)10.1抱起靠肩时抬头20.1抱起靠肩时调整姿势30.1侧头40.1爬起50.8△保留红环60.8※伸臂玩耍70.8※踢腿玩耍80.8头起竖起:垂直位9 1.6头部稳定地竖起10 1.7抬头(背悬位)11 1.8由侧卧转向仰卧12 2.2在俯卧位时用双臂撑起自己13 2.2支撑下坐起14 2.5保持头部稳定15 2.6※双手张开占优势16 3.3头平衡17 3.4※尺侧一手掌抓握方木18 3.5轻度支撑坐位19 4.3※由仰卧转向侧卧20 4.7努力想坐起21 5.0部分的拇指相对(桡侧一手掌)拾起方木22 5.1独坐片刻23 5.1※单手抽取24 5.2※转腕25 5.2牵拉坐起26 5.6△试图获取小糖丸27 5.7独立30秒钟或以上28 5.8由仰卧转向俯卧29 6.2稳定地独坐30 6.5独坐时协调好31 6.6※舀起小糖丸32 6.6△完全的拇指相对拾起方木337.0早期跨步运动347.5牵拉站起357.6※不完全的拇指相对抓糖丸367.6走路之前的行进方式(俯卧、手膝、手足、其他)378.3使两个勺子或方木在中线相碰388.5跨步运动398.6自己坐起408.6借助家具站起418.9精细地抓糖丸(灵巧地钳夹)429.6拍手(中线技巧)439.8坐下4410.0扶助下行走4511.1独站4612.0投球4712.1独走4812.4起立I4913.2扶助下右足独站5013.7扶助下左足独站5114.1侧身走5214.5扶助上楼梯5314.7倒退走5415.1扶助下楼梯5517.6试图站在行木上5618.7左足独站5719.3单足踏在行木上走5819.9起立II5920.1右足独站6021.1走直线:大致方向6123.1行木:双足站立6224.0踮脚走几步6324.3独自上楼梯:双足6424.4双足跳离地面6525.3独自下楼梯6625.6行木:企图跨步6725.6倒行两米半6825.7自第一级台阶下跳下6929.2自第二级台阶下跳下7029.8踮脚走两米半7129.9跳远:10至35cm(记录距离)7230+起立:III7330+上楼梯:双足交替向前7430+行木:交替步伐走部分路程7530+保持双足走在直线上(两米半)7630+跳远:35cm至60cm7730+跳过:5cm高的绳子7830+跳远:60cm至85cm7930+独脚跳两次以上8030+下楼梯:双足交替向前8130+跳过20cm高的绳子行为记录表行为记录表指导语:在完成智力和运动量表测验后立即填写此表,在每一项中圈出能够最好地描述儿童行为的等级,其他评论或特殊行为记录在每个项目右侧的空白处,该空白处也部分列出了能够被检查者看到的行为,表格末端的空白用来记录一些异常的行为和对该儿童作出的总的评价。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简称BSID) 系由美国心理学家Nancy Bayley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综合了格赛尔(Gesell)等量表的优点, 经过对数千名婴幼儿测验, 所研制出来的一套评定婴幼儿行为发展的工具, 其也是具有完整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资料,许多欧美国家和亚、非国家都已相继引用或修订了各国自己的BSID常模, 成为国际通用的婴幼儿发展量表之一。

在过去的20年里,致力于婴幼儿发展研究的专家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Bayley婴幼儿发展评估的结果。

如今,Bayley第三版的问世更加能够对婴幼儿从出生到42个月各项能力发展进行最全面的评估,Bayley-III婴幼儿评估量表在前代评估领域(认知、语言、运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社会性情绪以及适应性领域的评估,同时又参照近年婴幼儿的表现进行综合研究,形成最新的评估常模。

而其中新增的进阶筛查与家长育儿指南更是为使用家庭带来了便利。

现在,就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Bayley-III,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一、全面的评估领域Bayley-III对于婴幼儿的评估分为五大领域:认知、语言、身体动作、社会性情绪、适应行为。

(其中前三者为专业人员对婴幼儿进行评估,后二者则由家长填写针对婴幼儿发展状况的问卷进行反馈)。

而这五个领域亦是目前三大学会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美国心理协会),AERA(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美国教育研究协会),NCME( National Council on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美国国家教育测量委员会)所公认的婴幼儿发展评估最为全面的五大领域。

其中,Bayley- III婴幼儿观察指标对于年龄的标准划分非常细化,并详细地分成了17个婴幼儿月龄段。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 S I D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一)测验内容姓名性别年龄月永久通讯地址邮编父亲姓名职业文化程度父亲本胎胎龄岁母亲姓名职业文化程度母亲本胎胎龄岁家庭类型:单亲、核心、大家庭本胎为第胎第产独生子女母孕期病史与治疗史:母孕期情绪状况:1-3个月4-6个月7-9个月胎龄:周产式:出生时体重:克Apgar评分分娩与出生时情况:8个月内喂养方式:母亲喂养月人工喂养月混合喂养月添加辅食月抚养情况:父母、(外)祖父母、保姆、其他出生后健康史:家庭与遗传病史:躯体发育情况:身高体重kg出牙数个头围cm胸围cm备注智力量表运动量表运动量表(※可偶尔观察到,△可在施测智力量表时观察)1 0.1 抱起靠肩时抬头2 0.1 抱起靠肩时调整姿势3 0.1 侧头4 0.1 爬起5 0.8 △保留红环6 0.8 ※伸臂玩耍7 0.8 ※踢腿玩耍8 0.8 头起竖起:垂直位9 1.6 头部稳定地竖起1 0 1.7抬头(背悬位)1 1 1.8由侧卧转向仰卧1 2 2.2在俯卧位时用双臂撑起自己1 3 2.2支撑下坐起1 2.5 保持头部稳定41 5 2.6※双手张开占优势1 6 3.3头平衡1 7 3.4※尺侧一手掌抓握方木1 8 3.5轻度支撑坐位1 9 4.3※由仰卧转向侧卧2 0 4.7努力想坐起2 1 5.0部分的拇指相对(桡侧一手掌)拾起方木2 2 5.1独坐片刻2 3 5.1※单手抽取2 4 5.2※转腕2 5 5.2牵拉坐起2 6 5.6△试图获取小糖丸2 7 5.7独立30秒钟或以上2 8 5.8由仰卧转向俯卧2 9 6.2稳定地独坐3 0 6.5独坐时协调好3 1 6.6※舀起小糖丸3 2 6.6△完全的拇指相对拾起方木3 3 7.0早期跨步运动3 4 7.5牵拉站起3 5 7.6※不完全的拇指相对抓糖丸37.6 走路之前的行进方式(俯卧、手膝、手足、6 其他)3 7 8.3使两个勺子或方木在中线相碰3 8 8.5跨步运动3 9 8.6自己坐起4 0 8.6借助家具站起4 1 8.9精细地抓糖丸(灵巧地钳夹)4 2 9.6拍手(中线技巧)4 3 9.8坐下4 4 10.0 扶助下行走4 5 11.1 独站4 6 12.0 投球4 7 12.1 独走4 8 12.4 起立I4 9 13.2 扶助下右足独站5 0 13.7 扶助下左足独站5 1 14.1 侧身走5 2 14.5 扶助上楼梯5 3 14.7 倒退走5 4 15.1 扶助下楼梯5 5 17.6 试图站在行木上5 6 18.7 左足独站5 7 19.3 单足踏在行木上走519.起立II8 95 9 20.1 右足独站6 0 21.1 走直线:大致方向6 1 23.1 行木:双足站立6 2 24.0 踮脚走几步6 3 24.3 独自上楼梯:双足6 4 24.4 双足跳离地面6 5 25.3 独自下楼梯6 6 25.6 行木:企图跨步6 7 25.6 倒行两米半6 8 25.7 自第一级台阶下跳下6 9 29.2 自第二级台阶下跳下7 0 29.8 踮脚走两米半7 1 29.9 跳远:10至35cm(记录距离)7 2 30+起立:III7 3 30+上楼梯:双足交替向前7 4 30+行木:交替步伐走部分路程7 5 30+保持双足走在直线上(两米半)7 6 30+跳远:35cm至60cm7 7 30+跳过:5cm高的绳子7 8 30+跳远:60cm至85cm7 9 30+独脚跳两次以上830+ 下楼梯:双足交替向前0 81 30+ 跳过20cm 高的绳子行为记录表行为记录表指导语:在完成智力和运动量表测验后立即填写此表,在每一项中圈出能够最好地描述儿童行为的等级,其他评论或特殊行为记录在每个项目右侧的空白处,该空白处也部分列出了能够被检查者看到的行为,表格末端的空白用来记录一些异常的行为和对该儿童作出的总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派
(一)精神动力学理论
S.Frued(1856~1939) 早期发育三个阶段,5岁以前的经验有深远影响; 个性心理(人格)发展三个关键期及其临床意义: 口恋期: 肛恋期: 性蕾期: E.Erickson(1920~)人生发展八阶段论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派
新精神动力学派:依恋理论 对于依恋理论,从字面上看,很容易使人联想 到弗洛伊德提出的口恋期、肛恋期、性器期以 及恋母情结等颇有争议、广受批判的观点。实 际上,这一理论正是从精神动力学派的观点出 发,而采用行为学派实验与客观观察描述的研 究方法才得以提出,并且成为新精神分析学派 的可信依据的。

(三) Gesell自然成熟理论
基本观点: 成熟是基因指导行为发展的过程; 内部成熟时间表规定行为技能发展的里程碑, 形成有组织的行为过程—行为模式; 发育成熟与行为发展具有:定向性、序列性、 阶段性; 发展的基本法则不可逾越和逆转。

(四)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J. Piaget(瑞士 1896~1980)生物学与心理学 家。50年代提出认知发展理论。 基本观点: 图式—应付环境的某些行为(动作)模式 适应──认识发展的功能方面,通过同化 (整合外界刺激)──顺应作用(改变自身 以适应环境)实现平衡化。
(三) 皮层结构
1. 2. 3. 4. 5. 6. 分子层──邻近表层联系; 外颗粒层──接受皮层其它区信息; 外锥体细胞层──信息传出到其它皮层; 内粒层──接受下位中枢、丘脑的感觉传入; 内锥体细胞层──传出命令到下位中枢; 多形细胞层──通过联合纤维,作半球间的联 系;
脑回与主要机能定位
1.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2.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思维, 象征性游戏,延缓模仿,自我中心, 缺乏一般意义概括能力。 3. 具体运算阶段( 7 ~ 11 岁)开始摆脱 具体对象,进行可逆的心理运算,维 度变化与体积守恒。 4. 形式运算阶段( >12 岁):命题假设、 抽象思维,进入成熟阶段。
感觉与空间定向(顶叶)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语言文 字感受。 功能:一级皮质 ── 对各种感觉信息以高度模式特异性 接受──感觉。 二级皮质──对相关感觉信息加工、编码──知觉; 三级皮质 ── 不同感觉通道信息整合,将知觉变为以内 部图式为中介的抽象思维,行为经验储存。 规则:按模式特异性递减和渐进性偏侧化原则,分层次 工作。
第三基本机能联合区──规划、调节、控制活动


结构:前半脑区额叶,分层工作次序相反: 3──2──1──行为; 功能:三级皮质:前额区,与丘脑、网状结构及皮质所 有部分反馈联系,将各叶三级皮层区信息第二次加工, 形成活动计划、程序、有意识、有目的、言语参与调 节行为; 二级皮质:接受三级皮质信息,将行为指令进行 具体组织,使效应器作行动准备,指令下达运动区; 一级皮质: 运动区锥体细胞──动作。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派
按照依恋的基本性质,主要分为安全依恋和不 安全依恋(回避或反抗)。 安全依恋可有效地促进和改善养育的环境质量。 扩大儿童认识活动范围,获得社会交往经验和 形成应付各种刺激的行为反应模式。 缺乏安全依恋的婴儿将产生焦虑不安、对人疏 远、不信任感和敌意,容易激惹、出现攻击行 为、社交退缩等不良的个性倾向和行为表现。 这无疑为以后的神经症和适应不良行为留下了 隐患。
认知发展理论的要点
1.本能是由遗传固定的行为动作模式,
从遗传图式 ── 感知运动图式 ── 表 象图式──运算思维图式,各行为图 式出现的次序固定不变,所有儿童 都遵循这种发展阶段顺序,只是出 现的年龄可因环境的影响提前或推 迟;
认知发展理论的要点
2. 每一阶段都有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认 知结构(图式),决定儿童行为的一般 特征和从事相应水平的各种运动; 3. 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 程,在新的水平改组前一认识阶段的认 知结构,形成新的认识结构,逐渐摆脱 对客体的直接依赖。
脑重增加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殖的结果,主 要是皮质神经细胞结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生 长 ──神经原体积增大、突触数量增多、神经 纤维延伸、深入: 2岁前神经纤维多为邻近、跨区水平方向延伸 ──2岁后斜垂方向增多──神经进一步髓鞘化。 刺激——反应的特异性分化完成。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 原理内容与临床应用
内容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神经学基础 贝利量表的理论依据与编制修订过程 贝利量表的内容结构和特点 贝利量表的应用与成果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与性质 (一)概念 发展是指从胚胎到死亡的生命变化全过程(心理过 程的变化及变因)。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时期对 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成熟是指身心发育过程的完成。生物种系进化等级 越高,神经系统越复杂,成熟所需时间越长, 环境作用与适应性越强,最后成就越高。

依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1. 在婴幼儿方面: (1)视知觉的选择性:对人的面孔表现出明显的视觉 选择偏好和亲近。神经生物学研究发现,这一先天的 本能与视知觉通路和颞叶下部皮质的功能有关。 ( 2 )对触觉刺激的要求: Harlow 罗猴的剥夺实验表 明:这种依恋行为与“皮肤饥饿”的本能需求有关, 温暖、舒适的皮肤刺激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内在要求。 (3)饥饿、吸允反射、拥抱等先天反射,一起构成了 早期婴儿依恋行为最原始的动机。 (4)婴幼儿的气质特点、表现得是否可爱、养育是否 麻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心理发展的概念与性质





3. 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方向与先后顺序不 可逆、不可逾越: 身体与运动机能发展法则: 头—尾法则; 近—远法则; 粗—细法则 心理机能发展顺序性: 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 (语言交往)—抽象思维。
心理发展的概念与性质

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差异性:组织系统、 机能的发展速度、起止与到达成熟的时 间、不同时期的发展速率等,均存在不 同的发展模式(图):
系统发展的四种模式
250 200 150 100 50 0
É ñ Ü Á Ë Ô ú É
¾ Ï ­ µ Í Ï ° µ ¯ Ï ¶ µ ³ Ï Ö µ
Í ³ ³ Í ³ Í ³ Í
12
16
öபைடு நூலகம்³
20
2
4
ú É
8
个体差异的发展模式
模式Ⅰ:同一起点,不同发展速度,在不同时 期达到同一水平:如运动系统、动作的发展。 模式Ⅱ:同一起点,不同的发展速度,最后在 同一时期达到不同的发展水平。如智力的发展。 模式Ⅲ:同一发展速度,最后达到的水平有所 不同。如早期语言发展、学习、受教育程度等。 模式Ⅳ:随年龄增长而表现出不同的速率和水 平,如智力结构中的“液体智力” (R.B.Cattel)发展的情况。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派


依恋理论的创立者是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从 四十年代以来,他对母子关系和“母亲剥夺”进行了 长达三十余年的系列研究,直到 1970 年才正式出版第 一部专著。其后又有许多学者加入了研究行列。目前 已有大量证据可从临床、心理、神经生物学等不同层 面来阐释这一理论,在此仅作择要介绍。 依恋是指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尤其指亲子之间形 成的强烈的感情联系。依恋可以为儿童提供生存与发 展的基本需要,如安全与照料。这不仅有重要的生物 学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派

(二)行为学习理论
J.B.Watson(1858~1938):S—R环境决定论 B.F.Skinner(1905~):操作性条件反射 C.Bandura(1925~):社会学习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派
(三) 自然成熟理论 Gesell(1880~1961): 主持耶鲁大学儿童发展诊室 50 年,通过 对儿童早期运动发展的长期观察和研究, 于 1943 年提出自然成熟理论(著作《发 育诊断学》),编制Gesell婴幼儿发展诊 断量表,制定0~5岁行为发育常模。
心理发展的概念与性质
心理发展的三个主要问题(W): 1 What(发展过程的共同模式或特征): 2 When(这些模式或特征发展变化的时间 程序): 3 Why(什么原因引起):
心理发展的概念与性质
(二)发展的基本性质: 1.
人类发展是一个连续与积累的阶 段性变化过程:可以预言与预测。 2. 人类发展是一个整体协调的变化 过程:感觉与运动、认知、情绪、 个性与社会行为发展互相关联影响。
中央前回:躯体运动(倒置) 2. 中央后回:躯体感觉(倒置) 3. 颞横回:听觉、语言感受 4. 额下回:言语、眼运动
大脑结构与功能分化
脑回与主要机能定位图
大脑半球的机能定位
大脑的结构与机能区系统
(A.P.Luria 1973:Principle of Neuropsychology) (一)人脑三个基本机能联合区的构造: 每一机能区都有分层次结构,由彼此重叠的三种类型的 皮质组成: 1. 一级皮质(投射)区:感觉信息传入或运动冲动传出; 2. 二级皮质(投射—联络)区:信息加工、编码,或准 备运动执行程序; 3. 三级皮质(联络或重叠)区:综合二级区的协调活动, 实现心理活动最复杂的形式,经验模式概括与保存。
依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 在母亲方面:依恋关系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母亲养育的特征和质量。 (1)母爱和哺乳带来的快感属于生物性的本能,直接 影响依恋关系的建立和质量; (2)养育者对孩子的需要和行为活动所表达的信号是 否敏感、能否正确的理解和作出及时的反应、并根据 发育的不同阶段和需要提供适宜的刺激,对养育质量 和亲子依恋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由于母亲的素质不同,养育质量和依恋关系及 其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