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质量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实验室质量常见的5种控制方法

实验室质量常见的5种控制方法

实验室质量常见的5种控制方法1.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室内所有操作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措施。

这包括各个实验室环节的质量控制,如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校准和验证、实验室操作规程的编制和执行、实验材料的管理和控制等。

这些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内部培训、标准操作规程、实验记录和标准操作程序来实施。

2.外部参照物质控制:外部参照物质控制是通过采用认证的参考材料或方法来检验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方法。

这些参照物质可以是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物质,在大量实验室中得到证实,具有可追溯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可以通过参与国际或国家组织的质量控制测试和对比试验,获得与其它实验室的实验结果比较和验证。

3.标准操作规程控制:标准操作规程控制是通过编制标准操作规程,并确保实验室操作规程的正确执行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操作规程应包括实验流程、操作步骤、实验条件、检测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以确保实验过程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4.数据管理和分析控制: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方面是数据管理和分析控制。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收集、记录、存储和传输过程的管理措施,旨在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数据分析控制包括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的验证和校正,以及数据结果的解释和评估,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综上所述,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外部参照物质控制、标准操作规程控制、数据管理和分析控制,以及定期质量审查和内部审核。

这些控制方法可以保证实验室操作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研发能力。

公司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公司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实验室各项试验、检测活动的质量,提高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公司产品质量和客户利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实验室,包括但不限于材料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

第三条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性:确保试验、检测方法科学合理,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2. 严谨性:严格执行试验、检测程序,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3. 可追溯性:试验、检测过程及结果可追溯,便于质量控制和问题追踪。

4.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试验、检测流程,提高实验室整体质量水平。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实验室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第五条实验室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制定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 组织开展质量培训和考核;3. 监督实验室各项试验、检测活动的质量;4. 收集、整理和分析试验、检测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可靠;5. 对实验室内部和外部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6. 定期向上级汇报实验室质量管理情况。

第六条实验室设立质量监督员,负责对试验、检测活动进行现场监督。

第七条实验室质量监督员的主要职责:1. 检查试验、检测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2. 监督试验、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3. 检查试验、检测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4. 对试验、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

第三章试验、检测流程第八条试验、检测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 接收样品:核对样品信息,确认样品完好;2. 样品准备:按照试验、检测要求进行样品处理;3. 试验、检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试验、检测;4. 数据记录:准确记录试验、检测数据;5. 结果分析:对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6. 报告编制:编制试验、检测报告,确保报告内容完整、准确;7. 报告审核:由质量监督员对试验、检测报告进行审核;8. 报告签发:试验、检测报告经审核无误后,由实验室负责人签发。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引言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和准确性,保证实验室工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而制定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流程,明确各项工作职责,确保实验室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室主管、技术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

三、质量控制管理流程1. 质量目标设定实验室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并将其与实验室的整体目标相结合。

质量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和可追踪,以确保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2. 质量控制计划制定实验室应根据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

质量控制计划应包括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频率和质量控制标准等内容,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3. 样品管理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样品管理制度,包括样品接收、样品登记、样品保存和样品处置等环节。

所有样品的接收和处理过程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 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应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和校准等环节。

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应符合操作规程,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实验方法和操作规程实验室应建立实验方法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实验方法和操作规程应经过验证,并定期进行复核和修订。

6. 数据管理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包括数据采集、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和数据存档等环节。

所有数据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和存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7. 质量控制活动实验室应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活动,包括质量控制样品的分析、质量控制数据的统计和质量控制结果的评价等环节。

质量控制活动的目的是评估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8.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评估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保障实验室工作质量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它通过规范实验室工作流程、设定质量标准、监控实验过程和结果等措施,确保实验室的操作符合规范要求,从而提高实验室工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正文内容:1. 确定质量目标1.1 设定实验室工作质量目标:实验室应根据其所处领域和具体工作内容,确定适合的质量目标。

例如,在医学实验室中,可以设定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作为质量目标。

1.2 制定质量标准和规范:实验室应制定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质量标准和规范,明确实验室工作的要求和标准,确保实验室的工作符合规范。

2. 实施质量控制措施2.1 样品管理:实验室应建立样品管理制度,包括样品接收、储存、标识、处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2 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应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校准、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规定,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试剂和耗材管理:实验室应建立试剂和耗材管理制度,包括试剂和耗材的采购、存储、使用等方面的规定,确保试剂和耗材的质量和有效性。

2.4 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室应建立实验操作规范,明确实验操作的步骤和要求,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2.5 数据记录和分析:实验室应建立数据记录和分析制度,明确数据记录的要求和分析方法,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实施质量控制监控3.1 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包括使用质控样品进行分析、比对结果和标准值、分析结果的统计等,评估实验室的分析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外部质量评估:实验室应参加外部质量评估活动,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和交流,评估实验室的分析水平和质量水平。

3.3 不合格品管理:实验室应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包括不合格品的处理、原因分析、纠正措施等,确保不合格品不会对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和结果产生影响。

2023.10《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管理办法》

2023.10《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支撑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建设,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加强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是组织重大质量标准基础和应用研究、开展高水平质量标准制定与应用推广、聚集和培养优秀质量标准人才的公益性技术创新平台。

建设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是质量强国建设中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增效工程的重点任务。

第三条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应聚焦产品设计、生产控制、检测试验、管理体系等影响质量的各环节,开展科学研究并组织相应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推广。

主要包括:承担质量标准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加强关键性、前瞻性、战略性质量共性技术攻关;开展先进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方法、高端计量标准,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设施的研制;解决质量创新、安全风险管控、质量治理重要问题;培养质量标准领军人才;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服务。

第四条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工程、民生工程中对质量创新的迫切需求,在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产业基础领域,高端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质量标准相关瓶颈问题。

第五条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是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建设的科研实体,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

鼓励采用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组建跨行业、跨区域联合体。

第六条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坚持择优支持,实行动态调整。

第二章管理第七条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规划、创建培育、评审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一)制定实施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发展方针和指导政策,统筹规划实验室布局。

(二)指导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的创建和培育,制定实验室建设、运行与服务条件与规范。

实验室质量安全监管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安全监管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确保实验室各项科研、教学和检测工作顺利进行,保障实验室人员安全,维护实验室正常秩序,提高实验室科研、教学和检测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实验室质量安全监管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室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全面领导。

2.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实施。

3. 设立实验室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负责实验室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制度内容1. 实验室人员安全管理(1)实验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安全知识,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实验室人员应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

(3)实验室人员应熟悉实验室各类危险品的使用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4)实验室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实验室设备安全管理(1)实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实验室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方法。

(3)实验室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修,不得私自拆解、修理。

(4)实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 实验室安全管理(1)实验室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实验室人员随时了解安全信息。

(2)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灭火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实验室应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时上报、处理。

4. 实验室质量管理(1)实验室应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和实验室内部标准进行质量管理。

(2)实验室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实验室应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持续改进。

(4)实验室应加强对检验检测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四、奖惩措施1. 对在实验室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实验室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罚款、停职等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确保实验室工作质量和安全的关键要素。

它涵盖了实验室的运营、设备管理、人员培训、样品管理等方面,以确保实验室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五个部分,包括实验室运营、设备管理、人员培训、样品管理和质量监控。

一、实验室运营1.1 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手册、实验室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等。

这些文件应明确规定实验室的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确保实验室的运营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1.2 实验室设备维护实验室设备是实验工作的基础,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建立设备维护记录,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和校准结果,以便追溯和分析。

1.3 实验室环境管理实验室环境对实验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应保持实验室的清洁、整齐和适宜的温湿度。

此外,实验室应定期进行环境检测,如空气质量、噪音、辐射等,确保实验环境符合相关要求。

二、设备管理2.1 设备选购和验收实验室设备的选购应根据实验需求和质量要求进行,同时应对设备进行严格的验收。

验收应包括设备的性能测试、安全性评估等,确保设备符合实验要求和安全标准。

2.2 设备使用和保养实验室应制定设备使用和保养的规范,包括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保养周期和保养内容等。

同时,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2.3 设备故障处理实验室应建立设备故障处理的流程和记录,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减少对实验工作的影响。

同时,应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避免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三、人员培训3.1 岗位责任和培训计划实验室应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职责,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应包括新员工培训、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等内容,确保实验室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3.2 培训记录和评估实验室应建立培训记录和评估的制度,记录员工的培训情况和培训效果。

实验室质量管理方案

实验室质量管理方案

实验室质量管理方案1. 定义1.1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试验检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包含了保证试验数据准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

1.2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指以满足试验检测质量需求所采取的操作技术和活动。

2. 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按照内控(含分析人员自控、他控)、外控进行控制,从检测人员、仪器设备、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记录、报告等方面严把质控关。

2.1 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应经培训,并按照《见证取样工程检测》要求持证上岗。

2.2 监测仪器设备2.2.1 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每年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制订年度仪器设备送检校准计划,对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应依法送检,并在合格期内使用;非强制检定仪器设备按照相关规程进行自校或核查。

每年对仪器与设备检定及校准情况进行核查,未按规定检定或校准的仪器设备不得使用。

2.2.2 仪器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每年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制订仪器与设备年度核查计划,并按计划执行,保证仪器设备运行正常。

3. 质量监督检查质控室制订质保监督检查计划,定期开展质量监督检查,包括内部质量控制、方法比对、仪器比对等手段,以保障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可持续有效性。

4. 有机分析质控要求4.1 分析仪器性能校准对分析仪器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校准,仪器校准应在分析当天或按仪器要求执行。

4.2 标准曲线核查样品分析当天或仪器每运行12小时,应用标准溶液对标准曲线进行核查。

若标准溶液的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对误差不超过20%,原标准曲线可继续使用。

标准曲线失控时,应立即重新绘制曲线。

5. 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积极参加国家、河北省组织的实验室间参加能力验证、设施比对等活动,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以不断提升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水平。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引言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和准确性,以提供可靠的实验结果和数据,为科学研究、产品开辟和质量监督提供支持。

本文档旨在规范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流程和要求,以确保实验室的工作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二、质量控制管理体系1. 质量目标实验室的质量目标是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2. 质量控制组织实验室应设立质量控制组织,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并指导实验室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工作。

3. 质量控制人员实验室应配备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质量控制人员,负责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包括质量检测、数据分析和问题处理等。

4. 质量控制设备实验室应配备符合标准要求的质量控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仪器仪表、试剂和标准品等,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质量控制流程1. 样品接收与登记实验室应制定样品接收与登记流程,确保样品的准确记录和追溯,包括样品标识、样品数量和样品来源等信息。

2. 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室应制定实验操作规范,明确实验的步骤、方法和要求,包括样品的处理、仪器的操作和试剂的使用等。

3. 质量控制样品实验室应定期使用质量控制样品进行实验,以验证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正负对照样品和参比材料等。

4. 数据记录与分析实验室应建立完整的数据记录和分析系统,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数据的记录、整理和存档等。

5. 质量问题处理实验室应建立质量问题处理流程,及时处理实验中浮现的质量问题,包括异常数据的处理、设备故障的修复和实验方法的优化等。

四、质量控制文件管理1. 质量控制文件编制实验室应编制质量控制文件,包括实验操作规范、质量控制记录和质量问题处理记录等,确保实验室的工作符合标准要求。

2. 质量控制文件审查实验室应定期对质量控制文件进行审查,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包括文件的更新和修订等。

3. 质量控制文件存档实验室应建立质量控制文件的存档系统,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包括文件的归档和备份等。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是确保实验室准确、可靠和安全数据的关键因素。

这不仅涉及到实验室的日常运作,还关乎实验室的长期发展和成功。

本文将探讨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原则、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法。

一、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它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

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可以降低误差,提高数据质量,为科研、临床或工业等领域提供准确依据。

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素1、人员培训和管理实验室人员是实验室运作的核心。

他们的技能、经验和培训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对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实验室应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操作规范和实验室安全意识。

2、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的状态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检查、保养和校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对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和维护也应进行详细记录。

3、实验材料管理实验材料的质量是实验结果的基础。

实验室应严格控制实验材料的采购、储存和使用,确保实验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对实验材料的消耗和废弃也应进行详细记录。

4、实验过程控制实验过程是质量控制的核心。

实验室应制定严格的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和误差。

5、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是实验结果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制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数据的存储和共享也应进行详细记录和管理。

三、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实施方法1、制定全面的质量管理计划实验室应制定全面的质量管理计划,包括人员培训、仪器设备管理、实验材料管理、实验过程控制和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

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质量管理计划。

实验室质量常见的5种控制方法

实验室质量常见的5种控制方法

实验室质量常见的5种控制方法一、空白样质量控制空白样主要包括容器、现场、仪器、方法空白样等,通过测定空白样以判断实验用水、试剂纯度、器皿洁净程度、仪器性能及环境条件等的质量状况或是否受控。

空白实验质量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1。

除分析方法另有规定之外,每一批样品小于10个时,检验人员制备方法空白样或仪器空白样不得少于1个;每一批样品不小于10个时,每10~20个样品制备1个方法空白样或仪器空白样。

2。

空白试验分析值应低于方法检出限或低于方法规定值;空白平行测定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 50%.3。

有质量控制图的,将所测定值的均值点入图中进行控制。

4。

若空白值不符合规定值范围,应查找原因,消除之后,重新分析。

二、平行样质量控制平行样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现场平行样、实验室平行样和密码平行样,通过平行样测定判断检测精密度状况或是否受控。

平行样质量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1。

每一批样品小于10个时,检验人员制备的平行样不得少于 1 个;每一批样品不小于 10 个,每10~20个样品制备1个平行样。

2.平行测定值不符合规定值范围的,应查找原因,消除之后,重新测定.3。

有质量控制图的,将所测定值的均值点入图中,进行控制。

三、加标回收质量控制加标回收试验主要包括空白加标、基体加标、实际样品加标和密码加标回收试验,通过加标回收试验判断检测准确度状况或是否受控.加标回收试验质量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1。

每一批样品小于10个时,检验人员制备加标样品不得少于1个;每一批样品不小于10个时,每10~20个样品制备1个加标样。

2。

加标样品测定值不符合规定值范围的,应查找原因,消除之后,重新分析.3。

有质量控制图的,将所测定值的均值点入图中,进行控制.四、标准物质质量控制标准物质质量控制是指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实际样品同步分析,将标准物质的分析结果与其保证值相比较,评价其准确度和检查实验室内(或检验人员)存在的系统误差.标准物质质量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1.实验室定期采用标准物质质量控制方法对实验室系统误差进行检查和控制;不定期对检验人员或新上岗人员进行分析质量考核检查。

医学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

医学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

医学试验室质量掌控与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1.为确保医学试验室的工作质量,合理布置试验室工作流程,保障患者的诊疗安全和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卫生法》《临床检验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贯彻执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医学试验室的科学、规范运行。

第二条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医学试验室的质量掌控与管理,包含临床检验试验室、病理试验室、微生物试验室等。

2.试验室全部从事试验工作的医务人员,包含试验师、技术人员、清洁员、管理人员等,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质量掌控与管理原则1.科学性原则:试验室工作应依据科学规范进行,确保试验方法和技术操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规范性原则:试验室工作应严格遵从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确保试验室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3.安全性原则:试验室工作应确保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试验室环境的安全性。

4.质量优先原则:试验室工作应时刻关注试验数据的质量,保证患者的诊疗安全和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第二章试验室管理第四条组织与人员1.试验室应依据工作需要设立相应的岗位,明确人员职责和权限,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

2.试验室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要求其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和实践经验,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学术沟通。

3.试验室应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包含员工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方面的规定,保障员工的权益和工作动力。

第五条设备与设施1.试验室应依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和试验料子,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充分供应。

2.试验室设施应布局合理,易于操作和管理,保证试验室的清洁和安全。

3.试验室设备的使用及维护应依照操作手册和维护手册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第六条样本管理1.试验室应建立样本管理制度,包含样本接收、标识、保管、分析、销毁等环节的管理规范和流程。

2.样本应在接收后及时登记并进行相关检测,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样本的保管和销毁要求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确保患者的个人隐私和样本安全。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办法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办法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办法在临床医学领域中,实验室技术起着关键作用,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办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办法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该办法的关键步骤。

一、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质量管理可以确保实验室的工作流程规范,减少误差和事故的发生。

它还可以优化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办法还可以提高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医疗系统的质量水平。

二、实施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办法的关键步骤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办法的第一步是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这包括定义实验室的质量目标和标准,并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手册。

质量管理体系应该包括实验室的组织结构、人员职责分工、文件记录管理、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2.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质量控制计划应包括实验室的常规质量控制和特殊检测项目的质量控制。

常规质量控制包括仪器的日常校准和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

特殊检测项目的质量控制应根据该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相应的控制措施。

3. 开展过程管理和改进过程管理和改进是实施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办法的关键环节。

实验室应对各项操作进行规范,包括样本采集、标本处理、实验操作、结果判读等。

对于常见的错误和问题,应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同时,实验室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实验室的整体质量水平。

4. 进行内外部质量评估为了确保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得到持续改进,进行内外部质量评估是必要的。

内部质量评估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同行评价、对照样本检验等方式进行。

外部质量评估可以通过参加外部质量控制组织的评估活动来进行。

内外部质量评估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实验室,以便及时纠正和改进。

结语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办法的实施是提高实验室质量和医疗水平的关键步骤。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引言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二、质量控制管理体系1. 质量目标和原则实验室的质量目标是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高质量的测试服务。

质量管理的原则包括客户满意、全员参预、持续改进、依法合规等。

2. 组织结构实验室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部门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3. 质量控制文件实验室应编制质量控制文件,包括实验室质量手册、程叙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这些文件应明确实验室的质量政策、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符合质量要求。

三、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1. 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购置、验收、校准、维护和报废等。

设备的校准应定期进行,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设备的维护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样品管理实验室应建立样品管理制度,包括样品的接收、登记、保存和处理等。

样品的接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样品的保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者损坏。

3. 实验方法和操作规程实验室应建立实验方法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实验方法应根据相关标准或者规范进行选择,并进行验证。

操作规程应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实验的一致性。

4. 数据分析和报告实验室应建立数据分析和报告制度,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分析应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报告应清晰、准确地呈现测试结果,并包含必要的说明和解释。

5. 质量审核和改进实验室应定期进行质量审核,评估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质量审核应包括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以确保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符合要求。

根据审核结果,实验室应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引言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提高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实验室内各项工作流程,确保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际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

二、质量管理体系1. 实验室质量政策(1)实验室质量政策的制定和宣布,包括实验室的质量目标和承诺。

(2)实验室质量政策的评审和更新,确保其与实验室的经营目标和战略一致。

2. 质量手册(1)编制实验室质量手册,明确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目标。

(2)质量手册的发布和更新,确保实验室工作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3. 质量目标和计划(1)制定实验室的质量目标和计划,确保实验室工作按照计划进行。

(2)定期评审和更新质量目标和计划,根据实验室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资源管理(1)确保实验室的人员、设备、仪器和材料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2)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实验室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设备和仪器的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材料的采购和管理,确保实验室工作所需的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5. 测量与分析(1)确保实验室的测量和分析过程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2)测量和分析方法的选择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确保实验室工作的结果准确可靠。

6. 文件与记录管理(1)建立实验室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的工作记录完整和可追溯。

(2)文件和记录的编制、审查、批准和控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文件和记录的存档和保管,确保其安全性和机密性。

7. 内部审核(1)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2)内部审核的结果和改进措施的跟踪和监控,确保问题的及时解决和改进的实施。

8. 不符合管理(1)建立不符合管理制度,对实验室工作中出现的不符合进行记录和处理。

(2)不符合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管理规范。

通过建立和执行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目的和范围1. 目的: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

2. 范围:适用于实验室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室主管、技术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

三、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要求1. 实验室设备的管理:1.1 实验室设备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购买、验收和登记。

1.2 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1.3 实验室设备的校准和核查应定期进行,记录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 样品管理:2.1 样品的接收、储存和处理应符合规定的程序,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2 样品的标识和记录应规范化,确保样品的追溯性和可靠性。

2.3 样品的保存和销毁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样品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 实验操作:3.1 实验操作应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2 实验操作中应注意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3.3 实验操作中应注意实验室环境的洁净度,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4. 数据管理:4.1 数据的记录应规范化,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数据的存储和备份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3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符合科学的方法和规范,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5. 质量控制:5.1 实验室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

5.2 内部质量控制应定期进行,记录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5.3 外部质量控制应参与相关的质量评估和认证,确保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培训和培养:6.1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培训和培养,提高实验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6.2 培训和培养内容应包括实验室管理、实验操作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5篇)

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5篇)

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1)试验人员要掌握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方法,按操作规程操作。

(2)各种仪器设备必须满足国家规定精度要求,并在符合标准的有效期内工作,不合格的仪器设备不得使用。

(3)所有药品要具有代表性,有缺陷的样品不予试验或结论中注明。

(4)所有试验环境要满足相应规程的规定,温度、湿度、通风等符合要求,室内保持清洁。

(5)试验人员对有疑问的数据必须复试,以保证取的可靠数据,在试验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向主任如实汇报,并作好记录。

(6)在检测过程中遇特殊情况如停电、停水、设备故障等,检验员立即中断检验,及时向试验室主任报告,制定措施并以实施。

(7)试验员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检验数据不得私自改动,各项记录要齐全。

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2)摘要:试验室是对产品和材料进行检验、测试和分析的关键环节,质量管理制度对试验室的运作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对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的定义、内容、实施与评估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以确保试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从而提升产品和材料的质量。

一、引言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是指对试验室的组织结构、质量方针、过程控制、资源管理、记录和文件管理以及不合格品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管理的体系。

它的核心目标是确保试验室的工作结果符合客户和标准的要求,以提供准确、可靠和一致的测试数据。

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是试验室质量控制的基础,对试验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1. 组织结构管理:确定试验室的职责和权限,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上下级关系。

建立试验室的质量管理小组,制定质量管理职责和流程,并定期召开质量管理会议,评估和改进试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

2. 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试验室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试验室工作与质量方针一致,持续改进试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

3. 过程控制:建立试验室的工作流程和控制点,制定标准操作程序(SOP),确保试验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是指为确保试验室工作能够按照规范、标准和要求进行,提高试验室工作质量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措施。

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质量管理目标和原则:明确试验室质量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包括遵守法规和标准、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试验人员和设备安全等。

2. 质量管理组织:确定试验室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包括设立质量管理部门或委员会、指定质量管理负责人等。

3. 质量管理文件:制定必要的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等,明确试验室工作流程、规范和要求。

4. 设备管理:建立试验设备台账,包括设备购置、验收、标定、维护、故障处理等管理要求,确保试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5. 人员管理:制定人员培训、考核和管理制度,确保试验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6. 样品管理:建立样品登记、存储、编号和保管制度,确保试验样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7. 数据管理:制定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备份的规定,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包括质量检测、验收、质量监控等,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9. 不符合品和纠正措施:制定不符合品和纠正措施管理程序,包括不符合品的处理、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试验工作的连续性和改进性。

10.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评估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

试验室质量管理制度需要根据试验室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制定,确保试验室工作的规范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实验室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为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质量控制标准的设立1.1 确定质量控制标准的重要性- 确定质量控制标准可以帮助实验室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提高实验室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程度。

- 质量控制标准的设立可以帮助实验室建立起科学、严谨、可追溯的工作体系,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通过质量控制标准的设立,可以帮助实验室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2 制定质量控制标准的原则- 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应该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可追溯性的原则,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应该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根据实验室的特点和工作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

- 制定质量控制标准要考虑实验室的资源情况、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保证标准的实施和执行效果。

1.3 质量控制标准的修订和更新- 质量控制标准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根据实验室的发展和变化,质量控制标准需要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标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 质量控制标准的修订和更新应该充分考虑实验室的需求和发展方向,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2.1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的意义-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可以帮助实验室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实验室建立起科学、严谨、可追溯的工作体系,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 通过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实验室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实验室的整体运行效果和绩效水平。

2.2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的要点-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需要明确实验室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和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程度。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引言概述:在实验室中,质量控制与管理是确保实验室工作质量和准确性的关键要素。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本文将继续深入讨论该主题,重点介绍实验室中的五个重要方面:设备维护与校准、质量标准与认证、样品处理与储存、数据管理与分析、质量风险评估与改进措施。

正文内容:一、设备维护与校准1.设备维护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包括定期的清洁、保养和故障修复等,确保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期可靠性。

2.校准管理:建立设备校准及验证的计划、程序和记录,确保设备能够准确测量和检测分析所需参数。

二、质量标准与认证1.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如ISO9001认证,以确保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和流程能够按照标准进行,并不断进行改进。

2.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应用:建立适用于实验室工作的质量标准,并将其应用于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评估。

三、样品处理与储存1.样品接收与登记:建立完善的样品登记系统,确保每个样品都能够准确记录和跟踪。

2.样品处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建立标准的样品处理流程和操作规范,保证样品在实验室内的处理过程中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3.样品储存条件的管理:根据不同样品的性质和要求,制定适当的储存条件,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四、数据管理与分析1.数据采集与记录:建立规范的数据采集和记录流程,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数据分析与解读:建立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和解读标准,确保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五、质量风险评估与改进措施1.质量风险评估:通过定期的质量风险评估,识别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2.改进措施的实施和评估:将质量改进措施纳入实验室管理体系,对其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改进的可持续性。

总结: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是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和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通过介绍设备维护与校准、质量标准与认证、样品处理与储存、数据管理与分析、质量风险评估与改进措施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深入分析了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关键要点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QZST-1实验室质量治理手册编制: 张国英日期: 2012年3月15日审核: 赵智利日期: 2012年3月15日批准: 日期: 2012年3月16日受控状态:涉县清漳水泥制造有限公司商砼站实施日期: 2012年3月目录1、版序操纵2、文件更改记录3、质量手册公布实施令4、质量政策5、《质量治理手册》的实施6、机构差不多情况7、检测仪器设备的质量操纵8、检测工作质量操纵9、各项治理制度10、技术岗位责任制11、操作规程12、其他制度第一章质量政策1.1质量方针1.1.1清漳混凝土有限公司实验室推行全面质量治理方针,对阻碍实验室检验质量的诸因素进行有效的操纵,确保工作的质量,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商品混凝土。

1.1.2以科学为依据,提供切实可行混凝土配合比。

严肃检验纪律,严格执行国家规范,为公司提供科学的、准确的检测数据,为公司的产品质量把关。

1.2质量操纵措施1.2.1严格执行建筑材料产品技术标准,即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点标准、企业标准。

1.2.2用于检验的全部计量器具,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并检定合格,能溯源到国家标准。

1.2.3对各项检验均按产品技术标准执行,没有检测标准的要编制完整的检测工作实施细则。

1.2.4对检测过程中阻碍检测质量的各种因素,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操纵方法,以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

1.2.5当公司或混凝土用户对检测结果有异议时有一套完整的处理方法。

1.3关于保证实验室检测质量的整体声明:清漳混凝土有限公司实验室成立于二0一二年,该实验室在经省建委备案,经市工程质量监督站审核。

对社会提供数据有效,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特此声明如下:1、实验室具有独立开展业务的权力,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有效,单位各级领导要积极支持实验室的工作,检测工作不受任何行政压力和干预。

2、除实验室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介入检测工作。

3、依照检测的记录,实验室人员有权提出更换原材料及其他材料。

由于原材料造成的产品质量不合格,实验室人员有权拒绝发出合格报告。

4、实验室人员有权向上级反映有关质量问题。

上述规定请有关单位给予监督。

清漳混凝土有限公司实验室第二章《质量治理手册》的实施2.1质量治理手册的编写目的质量治理手册是本实验室治理、试验、检验及有关人员的工作指导文件,是所有人员从事各种业务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和依据,通过手册的实施、使本实验室的试验、检验工作治理科学化、检验程序化、工作标准化。

2.2质量治理手册的制定、颁发、修改制度2.2.1质量治理手册制定后,经广泛征求意见,经站长批准后颁发。

2.2.2手册中的某些内容如需要修改和补充,应由建议人写出书面意见,交站长以站办公会议讨论后形成文件,作为质量治理手册的补充。

2.3质量治理手册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度2.3.1站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查《质量治理手册》的执行情况。

2.3.2实验室应每季度检查一次《质量治理手册》的执行情况,并写出书面材料报送站长。

2.3.3站每半年检查一次,并写出书面材料,经站长批阅后存档。

2.3.4各检测室负责人,应在实际工作中随时检查,发觉问题随时纠正,重大问题应及时报总工。

第三章机构差不多情况3.1机构名称:清漳水泥制造有限公司商品混凝土实验室。

3.2实验室简介:实验室于2011年11月组建,为满足公司混凝土生产商品化的需要,对商品混凝土质量进行有效的操纵,原材料、配合比、外加剂及混凝土性能的试验、检测,把好质量关,特成立该实验室。

实验室共七人,一名室主任,一名室副主任,五名试验人员3.2实验室要紧检测仪器、设备共29台(件)3.3检验范围本室从事以下几种试验、检验项目:A水泥五项:强度、凝聚时刻、安定性、标准稠度用水量、细度。

B砂九项:颗粒级配、细度模数、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水率、含泥量、泥块含量、牢固性。

C石子九项: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水率、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压碎指标值。

D粉煤灰三项: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

E混凝土十项:抗压、抗折、抗渗、抗冻、坍落度、拌合物容重、配合比设计、压力泌水、常压泌水、含气量。

F外加剂十五项:减水率、压力泌水比、常压泌水比、抗压强度比、含气量、凝聚时刻差、收缩率比、坍落度增加值、坍落度保留值、含固量或含水量,密度或细度、水泥净浆流淌度、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试验。

3.4职责职权3.4.1依照国家规范,标准,规程及有关规定的检验方法,承担本公司所进场的原材料及商品混凝土进行质量检验工作。

3.4.2检验工作要做到及时,准确,以数据讲话,如实反映。

3.4.3承担本企业新产品产前质量鉴定。

3.4.4负责完成内部的混凝土强度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提供报告,提出改进措施,定期向有关领导报送资料。

3.4.5负责对试验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

3.5受检产品执行标准目录表。

3.6检测人员登记表(见附表)原材料检验执行标准目录表第四章检测仪器设备的质量操纵4.1计量器具,仪器设备登记表(见附表)4.2计量器具检定系统量值传递图邯郸市建材计量站邯郸市建材计量站邯郸市建材计量站4.3计量器具治理制度4.3.1计量器具及试验仪器统一由实验室提出打算,报公司经理批准后,由实验室自行购置。

4.3.2计量器具及试验仪器到货后,按打算进行检查验收,并登记建帐。

4.3.3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计量法,计量器具及试验仪器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按检定周期)和不定期(发生异常现象)的检定和校准,建立治理台帐,凡未经检定的计量器具和试验仪器,均不得使用。

4.3.4计量器具及试验仪器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水、电等是否接通、有无渗漏现象,安全使用有无保障。

试车前必须调校,确认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后,方可按规定进行工作。

4.3.5计量器具及试验仪器必须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使用者必须熟悉仪器的性能、特点,做到使用正确。

4.3.6计量器具及试验仪器使用后,必须清理擦洗洁净,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使其处于完好使用状态。

4.3.7要定期检查,发觉隐患及时处理,填写使用保养记录。

4.3.8计量器具及试验器具如出现故障,要及时检查其缘故,请专业人员或专业维修部门修复,以保证其使用精度。

清漳商砼仪器设备及检定周期(见附表二)4.4计量器具检定系统量值传递图邯郸市计量检定所计量器具仪器设备治理系统图第五章检测工作质量操纵5.1质量保证机构图5.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5.3检测工作程序框图第六章各项治理制度6.1检测质量保证制度6.1.1检测人员(1)检测人员必须具备检测人员的各项要求,凭检测合格证在定位上进行检测工作。

(2)检测人员必须具备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并经严格培训考试合格后,发给检测证。

(3)检测人员要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工作,工作要精益求精,对检测数据负责。

(4)在测试过程中,发生故障或因外界干扰(如停电、停水)测试中途停止时,测试人员将详细情况记录在专用本上,并口头告知专业检测室负责人,采取必要的措施或重做。

(5)对外单位人员不经检测部或专业检测室同意,不得充当检测员进行检测工作。

6.1.2检定设备(1)检定设备可按照设备仪器治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2)检定设备要有设备使用卡,对设备运转及参数作详细记载,并规定详细的操作规程。

(3)检定设备有故障或过期未校准,不得投入检测工作。

(4)对进口设备未经培训、校准、不得投入检测工作。

(5)保持设备运行完好率,试验环境符合检测工作的要求。

6.1.3读取数据与记录数据(1)数据与记录数据必须按有关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与步骤进行。

(2)记录数据如实准确地填写在检测记录中。

(3)对检测所得数据进行可靠分析,确认检测结果有问题,应立即报告有关人员,并及时分析其缘故,必要时重检。

6.1.4实验室治理(1)实验室内设备,安全,卫生等应有各实验室专人治理。

(2)凡有机械运转和通电的设备不得离开人员(对有自控装置除外)。

(3)凡对实验室养护箱等有规定要求的温度、湿度、碳化浓度等均要严格操纵,并有专人负责每天记录。

(4)检测报告是判定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的要紧技术依据,要严格履行审核手续。

(5)各实验室检测报告及检测的原始记录,必须本人签字,由专人统一对外发放。

(6)检测报告发出后,必须留存一份存档备查,各种报告用纸应统一印刷,格式要符合检测报告规定要求。

6.2样品收发、保管、检验、复验及判定制度。

6.2.1样品库环境应符合样品的存放条件,如温度、湿度要求等,同时必须有防火,防盗措施。

6.2.2样品入库时,保管员和送样者应核对样品实物与样品记载文件是否相符。

物品交库完毕,由保管员填写样品单,送样者应在样品单上签字。

6.2.3检测人员须持检测打算任务单方可领取样品,并有权拒绝领取不符合原封存要求的样品,领取时应在样品单上签字。

测试组在拆封及试验过程中,负有爱护样品责任,对非试验性算坏的样品,保管员有权拒绝收回。

6.2.4测试完毕的样品,应于三日内归还样品库。

归还人在样品单上签字。

归还后,由保管员通知检测部办公室做出样品处理意见,处理样品的具体要求由保管员执行。

6.2.5受检单位领回样品,应办理领回手续。

若属于消耗性样品,测试完毕,在保管员监督下,由实验室直接处理,最后,保管员应在样品单上签字,并将样品单装订成册,妥为保存。

6.2.6样品检验,复验及判定必须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的规定,以保证检验的可比性,正确性和科学性。

6.2.7检测组在接到打算任务单后,应迅速做好技术预备,对有关的仪器设备要进行调试,确保完好状态。

6.2.8读数记录应按规定的格式填写,目测数据应由两人相互校对共同负责,计算机采集数据应存入磁盘。

6.2.9检测工作不应受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的阻碍,测试工作程序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6.2.10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确定,由检测组负责人提出,经站长审定签字后方可发送。

6.2.11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同意复验:(1)由于人为因素造成操作错误或读数错误而导致数据不准。

(2)检测中设备仪器出现失灵或试验环境发生变化。

(3)由于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使测试中断,失准或无法正常进行。

(4)由于操作或设备仪器的缘故导致样品不符合规定要求,从而无法进行测试和判定。

(5)受检单位提出异议,并符合被检单位对检验报告提出处理制度中复测条件。

(6)如进行复验,对产品质量的决定原则上以复验数据为准,复验前数据全部无效。

6.3仪器设备的使用、治理、检定及校验制度。

6.3.1仪器设备由各专业实验室统一治理,每台仪器均应有使用讲明,操作规程和检验校准时刻,记录及保管人,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6.3.2新购的仪器设备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正常使用各种仪器应定期检查,所有检查都应做好记录,并签上姓名。

仪器设备安装调试,校准记录应由计量员负责记录。

在使用中自检情况和故障情况应有测试人员做好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