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图像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共52张PPT)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95f9e6b90d6c85ed3ac659.png)
(3)若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仍相等,则原因可能 是: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体积不变;②使用了催化剂;③等 效平衡
平衡移动:
(1)若V正在V逆的上方,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若V逆在V正的上方,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若V正= V逆,平衡向不移动
3.速率----T/P图像
1、看图,说出反应起始时是从正反应;还是从逆反 应开始?升温后,化学平衡向什么方向移动?
V mol·(L·s)-1
V正
V逆
(1) v正、v逆均不为0,正、 逆反应同时反应开始。
(2)升温后,v正> v逆,平衡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T(温度 )
此图合理吗?为什么?
V 在V-T/P图像中,温度或压强改
1.含量——时间图像
③产率——时间图像
mA(g)+nB(g) pC(g)+qD(g) ΔH
产 率
问答1、1、TT12与>TT12的相对大小 题案2、2、放是热吸反热反应应还是ΔH吸>0热反应
0
t1 t2
T2 T1
时间
看图技巧:
(1)看清横纵坐标含义 (2)先拐先平衡数值大 (3)平衡移动
二、化学平衡图像
化
率
1.01107Pa
△H__<__ 0
1.01106Pa 看图技巧:
1.01105Pa (1)看图形趋势
0
T
温度 (2)“定一议二”
课堂练习
1、对于反应mA(g)+nB(g) 象填空:
pC(g)+qD(g),根据图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8d355c8d6529647d27285243.png)
2.浓度(C)-时间(t)图
想一想: 由下图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C4
3 2 1 0
A
B
C
图像含义: (1)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 (2)确定反应方程式各物质化学计量数。
化学计量数之比=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 =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之比 =反应速率之比
t
由图可知: ①反应为可逆反应 ②方程式为: A + 3C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1.速率-时间图
例1、在一密闭体系中发生:N2(g)+3H2(g) 2NH3(g) △H =-92.4kJ· -1右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 mol 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 ν t0~t1,t2~t4,t5~t6 是_________________。 ν逆 ν逆 (2)t1、t3、t4时刻体系中分 ν正 ν正 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 t1:升温; t3:加催化剂; t0 t1 t2 t3 t4 t5 t 6 t t4:减压 (3)下列各时间段时,氨的 体积分数最高的是( A ) 解题注意: 外界条件对速 率及平衡移动的影响。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2B
解题注意: 曲线的起点、终点及变化趋势。
3.含量-时间t-压强P(或温度T)图
例如:对反应aA(g)
的 浓 度
bB(g)
读图判断该图中P1与P2及;b
解题原则一:先拐先平数值大
t
t1 t2
小结: (1)判断非平衡态(斜线)和平衡态(水平线),且遵循 “先拐先平,数值大”的原则. (2)判断反应特征,如压强大小,反应前后体积变化等。
③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高中化学专题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3张ppt)
![高中化学专题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ea40e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3.png)
2.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1)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 (2)根据图像中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判断:若v正>v逆,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反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根据变化过程中速率变化的性质判断:若平衡移动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增大 (或减小),则平衡向逆(或正)反应方向移动。 (4)根据浓度商(Qc)规则判断:若某温度下Qc<K,则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c>K,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ⅰ)÷2得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I2+2H2O+SO2
4H++SO42-+2I-。
返
解析▶ (3)①B是A的对比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B比A中H2SO4的浓度大了 0.2 mol·L-1,A与B中KI浓度应相等,则a=0.4。②对比A与B,加入H+可以加快 SO2歧化反应的速率;对比B与C,H+单独存在时不能催化SO2的歧化反应;比较A、 B、C,可得出的结论是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 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③对比D和A,D中加入的KI的浓度小于A,且D 中多加了I2,反应ⅰ消耗H+和I-,反应ⅱ中消耗I2,D中“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 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反应速率D>A,由此可见,反应ⅱ比反应ⅰ速率快, 反应ⅱ产生H+使c(H+)增大,从而使反应ⅰ加快。
返
四、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一般思路
1.比较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
返
2.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返
五、解答化学平衡移动问题的步骤
返
考点1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典型例题
1.(2019年全国Ⅱ卷,27节选)环戊二烯(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https://img.taocdn.com/s3/m/130c92a71a37f111f1855b7b.png)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图像分析要领2SO2(g)+O2(g)2SO3(g) t随后逐渐增加,说明改变的条件是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CH4(g)+H2O(g)CO(g)+3H2(g)ΔH>0tmA(g)+nB(g)qC(g)+pD(g) “定一议二”。
m+n>q+p时2NO(g) + 2CO(g)N2(g)+2CO2(g) 先拐先平,先平者高。
T投料比图2SO2(g)+O2(g)2SO3(g) △H<01.b应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n2.T3.平衡向右移动,分数先增大后减小定位题组1.对于可逆反应:2SO 2(g)+O 2(g)2SO 3(g)△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2.工业上可利用CH 4(g)+H 2O(g)CO(g)+3H 2(g)反应生产合成氨原料气H 2。
已知温度、压强和水碳比[)()(42CH n O H n ]对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影响如下图:图1(水碳比为3) 图2(水碳比为3) 图3(800℃)(1)降低反应的水碳比平衡常数K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______方向移动(选正反应或逆反应)。
(2)图2中,两条曲线所示温度的关系是:t 1_____t 2(选填>、=或<);图1中,在800℃、2MPa 比1MPa 时的甲烷含量_______(选填高、低或不变),3.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Ⅰ和Ⅱ,用CH 4和H 2O 为原料来制备甲醇。
(1)将1.0 mol CH 4和2.0 mol H 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0 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 4(g)+H 2O(g) CO(g)+3H 2(g)……Ⅰ,CH 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①已知100 ℃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 min 。
则用H 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专题38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像问题(学生版)
![专题38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像问题(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1799029ec3d5bbfd0a74d3.png)
1.(2016·四川高考真题)一定条件下,CH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设起始24(H O))(CHnn=Z,在恒压下,平衡时ϕ(CH4)的体积分数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ΔH>0B.图中Z的大小为a>3>b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24(H O))(CHnn=3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ϕ(CH4)减小2.(2015·安徽高考真题)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专题38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像问题A .温度T 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201214()c c K c B .温度T 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 .曲线b 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 .若曲线b 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 <03.(2015·四川高考真题)一定量的CO 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 2(g)2CO(g)。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 分)=气体总压(P 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ʋ正,ʋ逆 均减小,平衡不移动B .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 2的转化率为25.0%C .T ℃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 2和CO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 =24.0P 总4.(2009·安徽高考真题)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CO(g)⇌12N 2(g)+CO 2(g) △H=-373.4KJ/mol 。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6813bdf09b89680203d825a7.png)
C
练习1: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 吸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 表示( AD )
A.B物质的转化率 B.正反应的速率 C.平衡体系中的A% D.平衡体系中的C%
Y
300℃ 200℃ 100℃
P
练习2:
对于可逆反应 2AB3(g) A2(g) + 3B2(g) (正 反应吸热),下列图像正确的是(BD )
v
v正 v逆
t1 t2
t
若对一正反应吸热的可逆反应平衡后降低 温度,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的 v - t 图。
对于mA(g)+nB(g) pC(g)+qD(g),改 变压强时有如下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逆 反应 增大 增大或减小),平衡向______ ______( < 方向移动,m+n______(> 、<、=)p+q。
T2P2 T1P2 T1P1
pC(g)+qD(g)
t
判断m+n与p+q的关系?正反应是放热 还是吸热?
m+n<p+q 正反应吸热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A 的 转 化 率
pC(g)+qD(g)
1.01*107Pa
1.01*106Pa 1.01*105Pa
T1
T2
T
判断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正反应吸热
五、其它: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v
v正 v逆
T 判断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正反应吸热
练 习 题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https://img.taocdn.com/s3/m/bb786228f5335a8102d220a0.png)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
1.速率-时间图此类图像定性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等。
2.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常见的形式有下图所示的几种(C%指某产物百分含量,B%指某反应物百分含量),这些图像的折点表示达到平衡的时间,曲线的斜率反映了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确定T(p)的高低(大小),水平线高低反映平衡移动的方向。
3.恒压(温)线该类图像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c)或反应物的转化率( ),横坐标为温度(T)或压强(p),常见类型如下图:
小结
1.图像分析应注意“三看”
(1)看两轴:认清两坐标轴所表示的含义。
(2)看起点:从图像纵轴上的起点,一般可判断谁为反应物,谁为生成物以及平衡前反应进行的方向。
(3)看拐点:一般图像在拐点后平行于横轴则表示反应达平衡,如横轴为时间,由拐点可判断反应速率。
2.图像分析中,对于温度、浓度、压强三个因素,一般采用“定一议二”的方式进行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共52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共52张)](https://img.taocdn.com/s3/m/910d5a304693daef5ff73d6f.png)
v
pC(g)+qD(g),条件改变时有
右图变化反应;b.___加__压___,
m+n__>_p+q;平衡向__正__反应 方向移动。
v
②若对上述反应降温或减小 压强,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 的 v-t图。
v正 v逆
t1
t2 t
v逆
v正
t1
t2 t
2.速率----时间图像
(3) 催化剂 压强变化b
①对于mA(g)+nB(g)
v
pC(g)+qD(g),条件改变时有
右图变化,改变的条件可能
为:a.__加__正__催__化__剂__;
b.__加__压____,m+n__=_p+q;平
衡向__正__反应方向移动。 v
②若对上述反应加负催化剂 或减小压强,画出平衡移动 过程中的 v-t图。
v正 v逆
t1
t
v正 v逆
t1
t
2.速率----时间图像
原因分类:
(1)若a、b无断点,则平衡移动肯定是改变某一物质的浓 度导致。
(2)若a、b有断点,则平衡移动原因可能是:①改变反应 体系的压强;②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③同时不同程度地改 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
(3)若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仍相等,则原因可能 是: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体积不变;②使用了催化剂;③等 效平衡
__增__大__反__应__物__浓__度___,
平衡将向__正__反应方向移动。
②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v
__减__小__生__成__物__浓__度___, 平衡将向_正___反应方向移动。
v正
v逆
t1
t2 t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像专题】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像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e036df6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61.png)
V 正 V 逆 Vttt 高二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像专题反应速率图像1.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
2.看清起点,分清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
一般生成物多数以原点为起点。
3.注意终点。
例如在浓度-时间图上,一定要看清终点时反应物的消耗量、生成物的增加量,并结合有关原理进行推理判断。
4.抓住变化趋势。
升高温度时,v(吸)>v(放);在速率-时间图上,要注意看清曲线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分轻渐变和突变,大变和小变。
例如,升高温度,v(吸)大增,v(放)小增;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突变,v(逆)渐变。
例1:以mA (g )+nB (g )qC (g );.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v 正、v 逆变化如图, 则△H___ 0,m+n___ q 解析:分清正反应和逆反应; 分清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分清“突变”和“渐变” 化学平衡图像1.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勒夏特列原理挂钩。
2.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搞清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还是减小、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等。
3.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
4.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
5.先拐先平。
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6.定一议二。
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在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例2:如图所示,图中a 曲线表示 X(g) +Y(g)2Z(g)+ W(s) ΔH>0的反应过程,若使a 曲线变为b 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入催化剂 B. 增大Y 的浓度 C. 降低温度 D. 增大体系压强n /molNM 8 4 6 【巩固练习】1、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 +YZ +W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 、Y 、Z 、W 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A Z 、W 均为气体,X 、Y 中有一种是气体B Z 、W 中有一种是气体,X 、Y 皆非气体C X 、Y 、Z 、W 皆非气体D X 、Y 均为气体,Z 、W 中有一种为气体2、 右图表示反应N 2(g )+3H 2(g )2NH 3(g );ΔH=-92.2kJ/mol 。
专题15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图像题的分析(解析版)
![专题15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图像题的分析(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57b3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d.png)
专题15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图像题的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题是化学试题中的一类特殊题型,其特点为图像是题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把所要考查的化学知识寓于图中曲线上,具有简明、直观、形象的特点。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题分析方法如下。
1.看图像(1)看面,弄清楚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含义;(2)看线,弄清楚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3)看点,弄清楚曲线上点的含义,特别是曲线上的折点、交点、最高点、最低点等;(4)看辅助线,作横轴或纵轴的垂直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5)看量的变化,弄清楚是物质的量的变化、浓度的变化,还是转化率的变化。
2.想规律如各物质的转化量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反应达到平衡时,外界条件的改变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等。
3.作判断利用有关规律,结合图像,通过对比分析,作出正确判断。
例1.(2022·河南·高一期中)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2A(g)+xB(g)2C(g),反应体系中某物质的浓度c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线甲、乙所示,已知x为整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3B .曲线乙表示的是物质A 在反应进程中的浓度变化C .10~30min 内v(C)=0.05mol·L -1·min -1D .c 点对应物质的浓度与d 点对应物质的浓度相等【答案】A【解析】A .由分析可知x=3,A 正确;B .由分析可知曲线乙表示的是物质C 在反应进程中的浓度变化,B 错误;C .10~30min 内,-1-1(B)=(2-1)mol L =1mol L c ⋅⋅∆,-1-11mo/L v(B)==0.05mol L 20min ⋅,v(B):v(c)=3:2,则-122v(c)=v(B)=0.05mol L 33⨯⋅,C 错误;D .由图可知c 对应物质的浓度为1.6 mol·L -1,d 点对应物质的浓度为0.6 mol·L -1,D 错误;故选A 。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https://img.taocdn.com/s3/m/03d9ac2267ec102de2bd8998.png)
增大压强
v(正)、v(逆)均增大; 若Δ Vg<0,则v(正)强变, υ (逆)弱变;v(正)>v(逆),平衡 向右移动
减小压强
v(正)、v(逆)均减小; 若Δ Vg<0,则v(正)强变, υ (逆)弱变;v(正) <v(逆),平 衡向左移动
改变压强
v(正)、v(逆)均增大(或减 小); 若Δ Vg=0, 则v(正) =v(逆), 平衡不移动
[例3]
可逆反应aA(g)+bB(g) cC(g)+dD(g) △H<0 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 的关系如图,则P1 < P2, a+b < c+d (填>、<或=)
先拐先平, P2>P1
P1 →P2 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减小,
则平衡逆向移动,逆向为气体系数减小的反应
[小结]
看图,分析图像特点→依据图像的拐点→比较
温度或压强的的大小→分析改变条件后,y轴的变
化情况→结合平衡移动原理 →得到相关结论
[练习3]
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如下的反应: H2(g)+I2(g) 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 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象的正确的判 断是( D) A.T1>T2,△H>0 B.T1>T2,△H<0 C.T1<T2,△H>0 D.T1<T2,△H<0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 平衡的图像
考试说明要求
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对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 律。
1.反应速率—时间图象 2.反应速率—温度(压强)图象 3. 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象 4. 转化率—温度、压强图象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及平衡移动的图像
条件变化 速率变化和平衡移动方向 V—t图像
高中化学第2章微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高中化学第2章微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fb11793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4.png)
2.化学平衡图像及分析
(1)浓度(转化率、百分含量等)—时间图像及分析
下列图中,C%指生成物的百分含量,B%指反应物的百分含量。
①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②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③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转化率(质量分数、物质的量等)与压强及温度的关系图像
(α表示反应物的转化率,n表示反应物平衡时的物质的量)
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ΔH<0
解析 依据图像分析,温度升高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向进
行,则逆向是吸热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A正确;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
增大,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化学平衡不移动,X的转化率不变,B正确;
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减小压强使平衡逆向移动,则v(正)<v(逆),但
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思维流程
专题精练
1.(2024·福建漳州十校联考)已知可逆反应:A(g)+3B(g)
2C(g)
ΔH<0。
已知在t1、t3、t5、t7时反应都达到了平衡,如果t2、t4、t6、t8时都只改变各
不相同的一个反应条件,则下列对t2、t4、t6、t8时改变条件的判断正确的
结论
其他条件不变,t1时使用催化剂
其他条件不变,t1时增大反应体
系的压强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
无变化
其他条件不变,t1时减小反应体
减小且v'(正)=v'(逆),平衡 系的压强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
不移动
无变化
例1 (2023·海南卷,13改编)工业上苯乙烯的生产主要采用乙苯5CH
CH2(g)+H2(g)。某条件下无催化剂存在时,该
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常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
![常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ec30f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c.png)
最高的是___A___。
A.t0~t1 C.t3~t4
B.t2~t3 D.t5~t6
根据图示知,t1~t2、t4~t5时间段内平衡均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NH3的含量均 比t0~t1时间段内的低,所以t0~t1时间段内NH3的百分含量最高。
(4)如果在t6时刻,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t7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请在图中 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
2.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 A 和 B , 发 生 如 下 反 应 : xA(g) + 2B(s) yC(g) ΔH<0。在一定条件下,容器中 A、C 的物质的 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 列问题: (1)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在0~10 min内的 平均反应速率v(A)=__0_.0_2__m_o_l_·L_-__1·_m__in_-__1 _。
t1时,v正、v逆同时增大,且v逆增大的更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t1时 改变的条件是升温;t3时,v正、v逆同时增大且增大程度相同,平衡不移动,所 以t3时改变的条件是加催化剂;t4时,v正、v逆同时减小,且v正减小的更快,平 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t4时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
(3)依据(2)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
常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
复习目标
学会分析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相关的图像,能解答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问题。
内容索引
类型一 速率-时间图像 类型二 反应进程折线图 类型三 恒压(或恒温)线 类型四 投料比—转化率相关图像 真题演练 明确考向
<
>
速率-时间图像
必备知识
1.常见含“断点”的速率—时间图像
A.维持温度、反应体系容积不变,t1时充入SO3(g)
专题5 化学反应的速率 平衡图像
![专题5 化学反应的速率 平衡图像](https://img.taocdn.com/s3/m/743d6f6b27d3240c8447ef52.png)
专题五 化学反应的速率 化学平衡图像一、化学反应速率1、意义: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 的减少或生成物 的增加来表示。
3、表达式:4、单位:5、注意事项:(1)为标量,取正值,是平均速率。
(如何判断瞬时速率的相对大小?)(2)对于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
故描述反应速率时应指明物质种类,比较速率大小时要转化成同一物质(统一单位)。
(3)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计量数之比。
(4)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
(5)可逆反应中v 的意义。
(区别正、逆反应速率和净速率)62、外界条件的改变不能改变物质本身性质,如铁与稀硫酸制氢气,改用浓硫酸不能加快制氢速率。
3、升高温度,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一定加快,只是加快程度不相同;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会变成原来2--4倍。
4、压强对速率的改变本质是对 的改变。
总结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组成、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而非不参与反应;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倍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方向、不改变转化率、不改变平衡常数、不改变反应的热效应,只是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ΔH <0。
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t 2、t 3、t 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加入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 2时加入了催化剂B .t 3时降低了温度C .t 5时增大了压强D .t 4~t 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练1:在某个容积为2.0 L 的密闭容器内,在T ℃时按下图1所示发生反应:mA(g)+nB(g)pD(g)+qE(s)+Q (Q >0)(m 、n 、p 、q 为最简整数比)。
(1)据图1所示,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用D 物质表示的该反应速率为____ _;(2)根据上图可求得方程式中m :n :p :q =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B 的反应速率 。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图像问题的分析(解析版)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图像问题的分析(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57433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f.png)
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期末复习重点专题突破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图像问题的分析方法探究一、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反应速率变化图像根据图像可进行如下分析:二、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物质的量变化图像根据图像可进行如下分析:1.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物质的量减小的是反应物,物质的量增加的是生成物,生成物多数是以原点为起点。
2.根据相同时间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变化,可计算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再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自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推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找出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点,进而通过图中数据,可计算得到反应达到一定时间下,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以及反应物的转化率等。
三、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计算解答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计算题时,一般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列出起始量、变化量及平衡量,再根据题设其他条件和定律列方程求解。
如:m A(g)+n B(g)p C(g)+q D(g)起始/mol a b0 0转化/mol mx nx px qx平衡/mol a−mx b−nx px qx(1)关于反应物转化率的计算A的转化率=AA的转化量的起始量×100%(计算式中A的量可以指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质量、浓度、体积等)(2)关于某气体组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气体A的体积分数=A体系中的物质的量体系中气体总的物质的量×100%四、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方法技巧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图像,能直观描述反应进行的快慢、反应进行的程度等问题。
图像题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题目,做这类题既要读文字内容,又要读图。
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图像题三步曲:“一看”、“二想”、“三判断”;“一看”——看图像①看坐标轴:弄清纵、横坐标表示的含义;②看线:弄清线的走向、趋势;③看点:弄清曲线上点的含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点,如曲线的折点、交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等;④看量的变化:弄清是物质的量的变化、浓度的变化还是转化率的变化等。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共21张PPT)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d8aedb2c77da26925c5b05e.png)
化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热点专题课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结束
二、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一般原则方法 (1)看图像:一看轴,即纵、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点:即起
点、拐点、交点、终点;三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四看 辅助线,即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 变化、温度变化、转化率变化、物质的量的变化等。
结束
[解析]
无论是升高温度还是增大压强,v(正)、v(逆)均应
增大。B项中v(逆)减小,D项中v(正)和v(逆)均减小,故B、D项 均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吸热反应,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v(正)>v(逆),A项错 误;增加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v(逆)>v(正),C项 正确。
化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热点专题课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结束
3.从曲线的变化趋势着手
对于速率-温度(或压强)图像, 由于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或压强逐 渐增大,反应速率会逐渐增大,因此图像上出现的是平滑的递增曲 线。
根据温度或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判断速率曲线的 变化趋势。需要注意的是:(1)温度或压强的改变对正、逆反应速率 的影响是一致的,即要增大都增大,要减小都减小,反映到图像 上,就是v(正)、v(逆)两条曲线的走势大致相同;(2)分析外界条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只能分析达到平衡之后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 情况。
化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热点专题课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结束
4.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图像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图像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62079df381c758f5f61f67e9.png)
2
4
6
8
二. c(n)-t [浓度(物质的量)—时间] 图像
题型2.以浓度-时间图像描述等效平衡过程 例2. 在425℃时,1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H2(g)+I2(g) 2HI(g),以不同的方式加入反应物 或生成物均达到平衡(下图)
2.00 2.00 C/(mol· L-1) HI H 2 或 I2 2.00 C/(mol· L-1) HI
C/(mol· L-1)
1.58
1.00 0.21 HI
1.58
1.00 0.21 t1 t/s
1.58
1.00 0.21 t1 t/s
0
H 2 或 I2
A
0
B
0
H 2 或 I2
C
t1 t/s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图像问题解题步骤 (1) 看懂图像: ①看面(即弄清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 ②看线(即弄清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③看点(即弄清起点、拐点、交点、终点的意义); ④看是否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 ⑤看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
(2) 联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练习】2. 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常温常压、 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 2N2(g)+6H2O(l) 4NH3(g)+ 3O2(g) 常温下,在恒压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通入2molN2,请在右图中画出 正(v正)、逆(v逆)反应速率随时间 t 变化的示意图。
v
t
一. v-t (速率—时间) 图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表示:
Y
A. B物质的转化率
B. 正反应的速率
300℃ 200℃
C. 平衡体系中的A%
100℃ P D. 平衡体系中的C%
A、D
典例精析
mM(S)+ nN(g) Pq(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N%与压强的关系如图,下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A )
A、A点时混合物的V(正)> V(逆)
化学速率、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授课人-----
方法指导
(1)看懂图像: ①看 面(即弄清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 ②看 线(即弄清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③看 点(即弄清起点、拐点、交点、终点的意义 ④看 是否要作辅助线 (如等温线、等压线); ⑤看 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
(2)联想规律: 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 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pC(g) +qD(g)
V V(正)
平衡点 V(逆)
V V(正)
平衡点 V(逆)
T
正反应是 吸热 反应 (放热、吸热)
P
m + n > p +q ( > = < )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v
v正
v逆
T1
T2
T
判断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正反应吸热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3)作出判断:
根据图像中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 律相对比,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 判断。
一、浓度 - 时间图: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c
0.9
0.6
C A+2B 3C
A
0.3
B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t
A的转化率=33.3%
B的转化率=66.7%
二、速度-时间图:
v v正
v逆
t1
t2 t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_增__大__反__应__物__浓__度___,
A%
500℃
200℃
pC(g)+qD(g)
正反应放热 m+n<p+q
P
判断m+n与p+q的关系?正反应是放热 还是吸热?
对于反应mA(g)+nB(g) A%
200℃ 300℃
pC(g)+qD(g)
正反应吸热 m+n=p+q
P
判断m+n与p+q的关系?正反应是放热 还是吸热?
典例精析
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 吸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
V(正) V(逆)
V(正) V(逆)
V(正)
V(正) V(逆)
t1 t2
t3
t
1、确定t1、t2、t3时刻的操作: t1:A t2:B t3:C
A、降温 B、加压 C、浓度减小
2、该反应正向是 放 (吸、放)热反应。啊 气体物质的量 增大 (增大、减小)的反应。
三、速度- 温度(压强)图:
可逆反应 mA(g) + nB(g)
B、A点比B点反应速率快
N%
A.
C、n>p
C .B
D、m+n>p
压强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C%
P1
P2
t
判断m+n与p+q的关系? m+n=p+q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B%
T2P2 T1P2 T1P1
t
判断m+n与p+q的关系?正反应是放热 还是吸热?
m+n<p+q
正反应吸热
五、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
可逆反应 mA(g) + nB(g) pC(g) +qD(g)
C%
C 107 Pa A
B
105 Pa
D
T
1、正反应是 放热 反应 (放热、吸热)
m+n > p +q (> = < )
C% 400°C
500°C
P
2、正反应是放热 反应 (放热、吸热) m+n < p+q ( > = <)
对于反应mA(g)+nB(g)
__增__大__(增大或减小),平衡向___逆___反应
方向移动,m+n___<___(>、<、=)p+q。
v
v正 v逆
t1
t
对于反应mA(g)+nB(g) pC(g)+因素可 能是 加入 (正)催化剂 ,或者当m+n=p+q
时增大压强 。
典例精析
v
V(逆)
平衡将向__正___方向移动。
v
v正
v逆
t1
t2
t
已知对某一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下 图变化,则温度的变化是___升__高___(升高 或降低),平衡向__正____反应方向移动, 正反应是__吸____热反应。
v
v逆
v正
t1
t2
t
对于mA(g)+nB(g)
pC(g)+qD(g),改
变压强时有如下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
的 转 化 率
T1
T2 先拐先平,数值大
t
判断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T1>T2 正反应吸热
可逆反应 mA(g) + nB(g) pC(g)+qD(g)
A
转 化
A P1
率
B P2
t1
t2
t
P1 < P2 ( > = < ) m+n < p+q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