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数据库设计原则-文档资料
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原则与技巧
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原则与技巧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运营的核心资产之一。
而数据库作为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关键工具,其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可扩展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因此,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原则与技巧对于开发高质量的应用程序和确保数据的高效管理至关重要。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1、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是指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准确、一致和可靠。
这包括实体完整性(确保表中的每行都有唯一的标识符)、参照完整性(确保表之间的关系正确)和域完整性(确保数据的值在预定义的范围内)。
例如,在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学生表中的学号必须是唯一的,课程表中的课程编号也必须是唯一的。
同时,成绩表中的成绩必须在 0 到 100 之间。
2、数据一致性数据一致性是指在数据库的不同部分和不同操作中,数据保持相同的含义和格式。
为了实现数据一致性,需要在设计时定义明确的数据规则和约束条件。
比如,在一个库存管理系统中,如果一个商品被出库,那么库存数量应该相应地减少,而且在任何查询库存的操作中,都应该得到相同的准确数量。
3、最小冗余冗余数据是指在数据库中多次重复存储相同的信息。
过多的冗余会导致数据不一致、存储空间浪费和更新操作的复杂性增加。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适当的冗余可以提高查询性能。
例如,在一个订单管理系统中,可以在订单详情表中存储商品的名称和价格,而不是每次查询都从商品表中获取,这样可以减少表连接的操作,但需要确保在商品信息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更新。
4、可扩展性设计的数据库应该能够轻松适应未来数据量的增长和业务需求的变化。
这意味着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可能的扩展方向,例如添加新的表、字段或关系。
例如,如果一个电商平台预计未来会增加新的商品类别,那么在设计数据库时应该预留足够的灵活性,以便能够方便地添加相关的表和字段。
5、性能优化数据库的性能是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这包括合理选择数据类型、创建合适的索引、优化查询语句等。
Java中的数据库事务和ACID原则
Java中的数据库事务和ACID原则数据库事务是一种高级概念,用于管理数据访问和操作过程中的一组操作。
事务是由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操作组成的逻辑单元,要么全部成功执行,要么全部失败回滚,保证了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ACID原则是事务处理的基本原则,由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四个方面组成,确保事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首先,ACID原则的第一个方面是原子性(Atomicity),指的是数据库事务被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最小执行单位。
即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完成,要么全部失败回滚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不存在中间状态。
原子性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避免了数据的部分更新,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其次,ACID原则的第二个方面是一致性(Consistency),指的是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库内部的数据必须保持一致。
事务中的操作必须满足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和完整性规则,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如果事务执行后违反了数据库的约束条件,系统会自动回滚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保持一致性。
第三,ACID原则的第三个方面是隔离性(Isolation),指的是多个事务在同时执行时,彼此之间是相互隔离的,互不干扰。
每个事务对于其他事务的操作都是透明的,每个事务都认为自己在独立的数据库环境中执行。
隔离性主要通过锁机制来实现,保证了事务的并发执行不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
最后,ACID原则的第四个方面是持久性(Durability),指的是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将是永久的。
即使系统发生故障或重启,数据库也能够保持事务的提交结果。
持久性通过将数据写入磁盘或其他持久存储介质来实现,保证了事务的可靠性。
数据库事务和ACID原则在Java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Java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事务管理机制,可以通过编程方式或声明式方式使用事务。
在Java中,可以使用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来操作数据库,并通过事务管理器实现事务管理。
java和mysql毕业设计模板
java和mysql毕业设计模板一、摘要本毕业设计模板旨在为使用Java和MySQL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提供一个完整、逻辑思路清晰的参考框架。
通过本模板,学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毕业设计,确保设计内容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二、设计目标1. 介绍毕业设计的目的、意义和背景,说明设计目标。
2. 确定设计要解决的问题或实现的功能。
三、系统架构1. 介绍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主要模块和功能。
2. 说明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和关系。
四、数据库设计1. 说明数据库的种类、特点和应用。
2. 描述数据库的结构,包括表名、字段名、数据类型、约束等。
3. 给出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图,说明表之间的关联和参照。
五、Java语言选择1. 介绍Java语言的特点、优势和应用。
2. 说明Java的常用开发框架和技术,如Spring、Hibernate 等。
3. 描述Java代码的组织结构和编写规范。
六、MySQL数据库应用1. 介绍MySQL数据库的特点、优势和应用场景。
2. 描述如何使用MySQL进行数据操作,包括增删改查等操作。
3. 说明如何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查询和优化。
七、系统实现1. 描述各模块的实现过程,包括数据传递、交互和逻辑处理。
2. 说明如何使用Java和MySQL实现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3. 描述如何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八、用户界面设计1. 描述用户界面的设计原则和要求,如简洁、易用、美观等。
2. 展示用户界面的截图和效果图,说明各界面之间的关联和切换。
九、安全与性能优化1. 介绍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如数据加密、权限控制等。
2. 说明如何进行性能优化,如数据库索引、缓存技术等。
3. 描述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安全和性能问题及解决方案。
十、总结与展望1. 总结毕业设计的成果和经验,指出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2. 展望未来,提出对毕业设计的应用和发展建议。
通过本模板,学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毕业设计,确保设计内容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数据库设计原则
1. 原始单据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它们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一张原始单据对应且只对应一个实体。
在特殊情况下,它们可能是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关系,即一张原始单据对应多个实体,或多张原始单据对应一个实体。
这里的实体可以理解为基本表。
明确这种对应关系后,对我们设计录入界面大有好处。
〖例1〗:一份职工履历资料,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就对应三个基本表:职工基本情况表、社会关系表、工作简历表。
这就是“一张原始单据对应多个实体”的典型例子。
2. 主键与外键一般而言,一个实体不能既无主键又无外键。
在E-R 图中, 处于叶子部位的实体, 可以定义主键,也可以不定义主键(因为它无子孙), 但必须要有外键(因为它有父亲)。
主键与外键的设计,在全局数据库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当全局数据库的设计完成以后,有个美国数据库设计专家说:“键,到处都是键,除了键之外,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他的数据库设计经验之谈,也反映了他对信息系统核心(数据模型)的高度抽象思想。
因为:主键是实体的高度抽象,主键与外键的配对,表示实体之间的连接。
3. 基本表的性质基本表与中间表、临时表不同,因为它具有如下四个特性:(1) 原子性。
基本表中的字段是不可再分解的。
(2) 原始性。
基本表中的记录是原始数据〔基础数据〕的记录。
(3) 演绎性。
由基本表与代码表中的数据,可以派生出所有的输出数据。
(4) 稳定性。
基本表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表中的记录是要长期保存的。
理解基本表的性质后,在设计数据库时,就能将基本表与中间表、临时表区分开来。
4. 范式标准基本表及其字段之间的关系, 应尽量满足第三范式。
但是,满足第三范式的数据库设计,往往不是最好的设计。
为了提高数据库的运行效率,常常需要降低范式标准:适当增加冗余,到达以空间换时间的目的。
〖例2〗:有一张存放商品的基本表,如表1所示。
“金额”这个字段的存在,说明该表的设计不满足第三范式,因为“金额”可以由“单价”乘以“数量”得到,说明“金额”是冗余字段。
数据库设计规范_编码规范
数据库设计规范_编码规范数据库设计规范包括数据库表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数据库编码规范。
数据库表结构的设计原则包括表的命名规范、字段的命名规范、主键和外键的设计、索引的使用、约束的定义等。
数据库编码规范包括SQL语句的书写规范、存储过程和函数的命名规范、变量和参数的命名规范、注释的使用等。
1.表的命名规范-表名使用有意义的英文单词或短语,避免使用拼音或缩写。
- 使用下划线(_)作为单词之间的分隔符,如:user_info。
- 表名使用单数形式,如:user、order。
2.字段的命名规范-字段名使用有意义的英文单词或短语,避免使用拼音或缩写。
- 字段名使用小写字母,使用下划线(_)作为单词之间的分隔符,如:user_name。
- 字段名要具有描述性,可以清楚地表示其含义,如:user_name、user_age。
3.主键和外键的设计-每张表应该有一个主键,用于唯一标识表中的记录。
- 主键字段的命名为表名加上“_id”,如:user_id。
- 外键字段的命名为关联的表名加上“_id”,如:user_info_id,指向user_info表的主键。
4.索引的使用-对于经常用于查询条件或连接条件的字段,可以创建索引,提高查询性能。
-索引的选择要权衡查询性能和写入性能之间的平衡。
-不宜为每个字段都创建索引,避免索引过多导致性能下降。
5.约束的定义-定义必要的约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主键约束用于保证唯一性和数据完整性。
-外键约束用于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关联完整性。
6.SQL语句的书写规范-SQL关键字使用大写字母,表名和字段名使用小写字母。
-SQL语句按照功能和逻辑进行分行和缩进,提高可读性。
-使用注释清晰地描述SQL语句的功能和用途。
7.存储过程和函数的命名规范-存储过程和函数的命名要具有描述性,可以清楚地表示其功能和用途。
-使用有意义的英文单词或短语,避免使用拼音或缩写。
- 使用下划线(_)作为单词之间的分隔符,如:get_user_info。
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数据库的设计原则数据库的设计是软件开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数据库的可靠性、易用性、灵活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关于数据库设计的原则:1.需求分析在数据库设计的开始阶段,需要对使用数据库的用户和应用进行仔细的需求分析。
这包括确定每个用户的数据使用需求以及用户如何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需求分析有助于确定数据库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功能要求。
2. 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在设计数据库时,需要确保数据保持一致和完整性。
数据一致性是指数据在不同的位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保持一致。
而数据完整性是指保持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以确保数据库中不会出现任何无效或重复的数据。
3. 使用合适的数据类型选择正确的数据类型是保持数据库设计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方面。
选择不合适的数据类型会导致数据存在问题以及数据库性能受到影响。
4. 数据库的结构化按照某种结构去设计数据可以确保数据库保持一致和易于维护。
遵循结构化设计的原则,可以使更多的数据存放到单个表中,并且可以轻松地通过索引进行访问。
在数据库的具体实现过程中,设计必须包括具体的表结构,每个表中包含哪些字段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关联等。
5. 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敏感信息有安全威胁无疑。
这些包括账户信息、密码等等。
数据库的设计者应当使用安全保存的方式来储存密码。
过多的人存储密码可能导致泄密事件的发生。
最好的安全策略之一是对所有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另一种是对全局权限进行访问控制。
数据库管理员可以为每个用户或应用程序单独授权。
6. 数据库的性能优化数据库的设计是应考虑到性能方面的。
通过使用合适的数据缓存技术,功能强大的索引,存储空间优化等设计方式,可以如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响应时间,这些设计方法能让数据库处于一个高效的运行状态。
总之,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包括需求分析、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使用合适的数据类型、数据库的结构化、数据库的安全性以及数据库的性能优化。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数据库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来确保数据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数据库设计原则和方法,并探讨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和方法来制定可靠的数据库设计。
1.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1)合理性原则数据库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数据库的规模、复杂度、数据处理效率、安全性、可维护性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数据库的合理性。
(2)一致性原则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保持一致性。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避免出现重复、模糊或冲突的数据,避免不完整或不正确的数据输入,避免数据冗余等问题。
(3)可扩展性原则随着数据库的使用不断增加,应该具备相应的扩展性。
设计时可以考虑设计数据表的扩张性、设计数据类型的扩展性等。
(4)安全性原则数据库中存储了大量的敏感数据,如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银行卡号等。
因此,数据库设计时必须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加密、权限控制等。
2. 数据库设计的方法(1)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是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明确数据库的使用需求,包括数据存储、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以及统计分析和报表输出等。
(2)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二步。
在概念设计阶段,应该建立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明确数据库中需要存储的实体、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属性。
(3)逻辑设计逻辑设计是对概念设计的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化。
在逻辑设计阶段,应该将实体-关系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确定关系的范式和主外键的关系。
(4)物理设计物理设计是将逻辑设计转换为关系数据库的实际物理结构。
在物理设计阶段,应该考虑数据的存储方式、查询效率、数据安全等问题。
3. 数据库设计的注意事项(1)避免数据冗余数据冗余会导致数据不一致、浪费存储空间等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避免数据冗余。
(2)合理设置主键和外键主键和外键是关系数据库中的重要概念,应该合理设置主键和外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数据库设计四大原则
数据库设计四大原则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特点,合理地组织和存储数据的过程。
数据库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数据库的性能、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因此,数据库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以保证数据库的高效运行和良好发展。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设计的四大原则,分别是范式化原则、安全性原则、可伸缩性与可扩展性原则和规范化原则。
一、范式化原则范式化原则是指将数据组织成多个关系表的过程,目的是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范式化原则有多个级别,从第一范式(1NF)到第五范式(5NF),每个级别都有一定的规则和要求。
一般情况下,数据库设计应该遵循第三范式(3NF),即满足以下条件:表内的每一个值都只能被表达一次,即不存在重复的列或行。
表内的每一行都应该被唯一的标识(有唯一键)。
表内不应该存储依赖于其他键的非键信息,即不存在传递依赖。
范式化原则可以有效地避免数据的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更新异常,提高数据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但是,过度的范式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增加了表的数量和连接操作,降低了查询速度和易用性。
因此,在实际的数据库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和数据特点,适当地进行反范式化处理,即在满足范式化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冗余字段或合并表,以提高查询性能和用户体验。
二、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指保护数据库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修改或破坏的过程,目的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
安全性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库管理和使用人员权限分离,即根据不同的角色和职责,分配不同的访问权限和操作权限,避免权限滥用或泄露。
数据库采用合理的加密算法和认证机制,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数据库定期进行备份和恢复,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数据库及时更新补丁和防火墙,防止数据库被攻击或入侵。
安全性原则是数据库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忽视了安全性原则,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损毁或丢失,给企业或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或风险。
数据库设计及编程规范
Transact-SQL语言编程规范(仅供内部使用)修订记录目录1 排版 (5)2 数据库对象命名 (6)3 数据库设计 (8)4 程序效率 (13)5 事务 (15)Transact-SQL语言编程规范本规范是基于软件编程规范总则的基础上,针对Sybase和MS SQL Server的Transact-SQL语言的编写风格做出统一的规范约束,以提高源程序的执行效率和可维护性。
本规范的内容包括:排版、数据库对象命名、数据库设计、程序效率与事务等。
本规范的示例都以MS SQL Server为背景,采用以下的术语描述:★规则:编程时必须遵守的原则★建议:编程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原则★说明:对此规则或建议进行必要的解释。
★示例:对此规则或建议从正、反两方面给出例子。
1排版规则1-1:程序块采用缩进风格,缩进的空格数为4个;但凡SQL程序可加容器关键字BEGIN...END的内容都要缩格,他的内容都要左对齐、类似程序中的函数与子程序。
使用SQL Server的Query Analyzer工具编辑程序时,请打开文件菜单的configure对话框,选中Change tabs to space charact 4 spaces复选项。
规则1-2:在SQL语句的编写中,凡是SQL语句的关键字一律大写,如:SELECT、ORDER BY、GROUP BY、FROM、WHERE、UPDATE、INSERT INTO、SET、BEGIN、END等。
2数据库对象命名规则2-1:表名以字符串tb开头,字段名以字符串fld开头,逗号在每行的最前面。
示例:如下的表命名方式比较直观。
CREATE TABLE tblEmployee(fldID INT NOT NULL,fldName CHAR(20) NOT NULL,fldBirthday SMALLDATETIME NOT NULL,fldNation CHAR(10) NOT NULL)规则2-2:视图名以字符串vw开头,字段名以字符串fld开头。
java 代码规范
java 代码规范Java代码规范是指在Java程序设计中遵循的一些规则和约定,旨在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遵守代码规范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和协作开发,提高代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围绕Java代码规范展开讨论,包括命名规范、代码风格、注释规范、异常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命名规范1.包名规范包名应该全小写,连接符可以使用小写字母和下划线,不推荐使用数字。
包名应该能够清晰地表达包所包含的内容,不要使用太长或者太短的包名。
2.类名规范类名应该采用驼峰命名法,首字母大写,类名应该能够清晰地表达类的用途,不要使用太长或者太短的类名。
如果类名由多个单词组成,应该遵循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的命名规范。
3.接口名规范接口名应该采用驼峰命名法,首字母大写,接口名应该能够清晰地表达接口的用途,不要使用太长或者太短的接口名。
如果接口名由多个单词组成,应该遵循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的命名规范。
4.变量名规范变量名应该采用驼峰命名法,首字母小写,变量名应该能够清晰地表达变量的用途,不要使用太长或者太短的变量名。
如果变量名由多个单词组成,应该遵循每个单词首字母小写的命名规范。
5.常量名规范常量名应该全大写,单词之间使用下划线分隔,常量名应该能够清晰地表达常量的用途,不要使用太长或者太短的常量名。
6.方法名规范方法名应该采用驼峰命名法,首字母小写,方法名应该能够清晰地表达方法的用途,不要使用太长或者太短的方法名。
如果方法名由多个单词组成,应该遵循每个单词首字母小写的命名规范。
二、代码风格1.缩进和空格缩进使用4个空格,不使用tab键。
在操作符前后使用空格,增强代码的可读性。
2.大括号的使用在类定义、方法定义、控制结构等的语句块后面使用大括号,增强代码的可读性。
3.代码行长度每行代码的长度不要超过80个字符,超过80个字符的代码应该使用换行符进行分割。
4.引号的使用字符串常量应该使用双引号,字符常量应该使用单引号。
java框架设计方案文档
java框架设计方案文档Java框架设计方案文档是对Java框架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和说明的文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引言:介绍Java框架设计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整个文档的结构安排。
2. 需求分析:对所设计的Java框架的功能和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包括系统性能、数据安全性、用户操作界面等方面的需求。
3. 框架设计原则:列举出设计Java框架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准则,如高内聚、低耦合、开闭原则等,以指导整个框架的设计过程。
4. 框架结构设计:介绍Java框架的整体结构设计,包括模块划分、组件关系、数据流向等,以及相应的UML类图和时序图。
5. 核心功能模块设计:对Java框架的各个核心功能模块进行详细的设计说明,包括模块的职责、接口定义、类结构、关键算法等。
6. 扩展功能模块设计:对Java框架的扩展功能模块进行设计说明,包括功能模块的需求、接口定义、类结构和扩展点的划分等。
7. 性能优化设计:对Java框架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设计,包括算法优化、数据结构选择、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设计。
8. 安全设计:对Java框架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设计,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方面的设计。
9. 数据库设计:对Java框架所使用的数据库进行设计,包括表结构设计、关系映射、数据访问层设计等。
10. 测试计划:设计Java框架的测试计划,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等,以保证框架的质量和稳定性。
11. 项目进度:制定Java框架开发的时间计划表,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上线部署等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
12. 风险管理:对Java框架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管理,包括技术风险、人员风险、进度风险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13. 结论:对整个Java框架设计方案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未来的改进和优化方向。
以上是一个较为完整的Java框架设计方案文档的内容概述,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扩展。
数据库设计格式规范
1) 标准化和规范化数据的标准化有助于消除数据库中的数据冗余。
标准化有好几种形式,但Third Normal Form(3NF)通常被认为在性能、扩展性和数据完整性方面达到了最好平衡。
简单来说,遵守3NF 标准的数据库的表设计原则是:“One Fact in One Place”即某个表只包括其本身基本的属性,当不是它们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时需进行分解。
表之间的关系通过外键相连接。
它具有以下特点:有一组表专门存放通过键连接起来的关联数据。
举例:某个存放客户及其有关定单的3NF 数据库就可能有两个表:Customer和Order。
Order表不包含定单关联客户的任何信息,但表内会存放一个键值,该键指向Customer表里包含该客户信息的那一行。
事实上,为了效率的缘故,对表不进行标准化有时也是必要的。
2) 数据驱动采用数据驱动而非硬编码的方式,许多策略变更和维护都会方便得多,大大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举例,假如用户界面要访问外部数据源(文件、XML 文档、其他数据库等),不妨把相应的连接和路径信息存储在用户界面支持表里。
还有,如果用户界面执行工作流之类的任务(发送邮件、打印信笺、修改记录状态等),那么产生工作流的数据也可以存放在数据库里。
角色权限管理也可以通过数据驱动来完成。
事实上,如果过程是数据驱动的,你就可以把相当大的责任推给用户,由用户来维护自己的工作流过程。
3) 考虑各种变化在设计数据库的时候考虑到哪些数据字段将来可能会发生变更。
举例,姓氏就是如此(注意是西方人的姓氏,比如女性结婚后从夫姓等)。
所以,在建立系统存储客户信息时,在单独的一个数据表里存储姓氏字段,而且还附加起始日和终止日等字段,这样就可以跟踪这一数据条目的变化。
2.数据库涉及字符规范采用26个英文字母(区分大小写)和0-9这十个自然数,加上下划线'_'组成,共63个字符.不能出现其他字符(注释除外).注意事项:1) 以上MYSQL数据库命名都不得超过30个字符的系统限制.变量名的长度限制为29(不包括标识字符@).2) 数据对象、变量的命名都采用英文字符,禁止使用中文命名.绝对不要在对象名的字符之间留空格.3) 小心保留词,要保证你的字段名没有和保留词、数据库系统或者常用访问方法冲突5) 保持字段名和类型的一致性,在命名字段并为其指定数据类型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一致性.假如数据类型在一个表里是整数,那在另一个表里可就别变成字符型了.3.数据库MYSQL数据库命名规范数据库,数据表一律使用前缀正式数据库名使用小写英文以及下划线组成,尽量说明是那个应用或者系统在使用的.比如:1.web_19floor_net2.web_car备份数据库名使用正式库名加上备份时间组成,如:1.web_19floor_net_200704032.web_car_200704034.数据库表MYSQL数据库命名规范数据表名使用小写英文以及下划线组成,尽量说明是那个应用或者系统在使用的.相关应用的数据表使用同一前缀,如论坛的表使用cdb_前缀,博客的数据表使用supe_前缀,前缀名称一般不超过5字比如:1.web_user2.web_group3.supe_userspace备份数据表名使用正式表名加上备份时间组成,如:1.web_user_200704032.web_group_200704033.supe_userspace_200704035.字段MYSQL数据库命名规范字段名称使用单词组合完成,首字母小写,后面单词的首字母大写,最好是带表名前缀.如 web_user 表的字段:erIderNameerPassword表与表之间的相关联字段要用统一名称,如 web_user 表里面的 userId 和 web_group 表里面的 userId 相对应6.字段类型规范规则:用尽量少的存储空间来存数一个字段的数据.比如能用int的就不用char或者varchar能用tinyint的就不用int能用varchar(20)的就不用varchar(255)时间戳字段尽量用int型,如created:表示从'1970-01-01 08:00:00'开始的int秒数,采用英文单词的过去式;gmtCreated:表示datetime类型的时间,即形如'1980-01-01 00:00:00'的时间串,Java中对应的类型为Timestamp7.数据库设计文档规范所有数据库设计要写成文档,文档以模块化形式表达.大致格式如下:'-------------------------------------------' 表名: web_user' 作者: Aeolus(傻鱼)' 日期: 2007-04-11' 版本: 1.0' 描述:保存用户资料' 具体内容:' UserID int,自动增量用户代码' UserName char(12) 用户名字' ......'--------------------------------------------8.索引使用原则:1) 逻辑主键使用唯一的成组索引,对系统键(作为存储过程)采用唯一的非成组索引,对任何外键列采用非成组索引.考虑数据库的空间有多大,表如何进行访问,还有这些访问是否主要用作读写.2) 大多数数据库都索引自动创建的主键字段,但是可别忘了索引外键,它们也是经常使用的键,比如运行查询显示主表和所有关联表的某条记录就用得上.3) 不要索引blob/text等字段,不要索引大型字段(有很多字符),这样作会让索引占用太多的存储空间.4) 不要索引常用的小型表不要为小型数据表设置任何键,假如它们经常有插入和删除操作就更别这样作了.对这些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索引维护可能比扫描表空间消耗更多的时间.9.sql语句规范所有sql关键词全部大写,比如SELECT,UPDATE,FROM,ORDER,BY等,所有的表名和库名都要用``包含如:SELECT COUNT(*) FROM `cdb_members` WHERE `userName` = 'aeolus';10.其他设计技巧1) 避免使用触发器触发器的功能通常可以用其他方式实现.在调试程序时触发器可能成为干扰.假如你确实需要采用触发器,你最好集中对它文档化.2) 使用常用英语(或者其他任何语言)而不要使用编码或者拼音首字母缩写在创建下拉菜单、列表、报表时最好按照英语名排序.假如需要编码或者拼音首字母缩写,可以在旁边附上用户知道的英语.3) 保存常用信息让一个表专门存放一般数据库信息非常有用.在这个表里存放数据库当前版本、最近检查/修复(对Access)、关联设计文档的名称、客户等信息.这样可以实现一种简单机制跟踪数据库,当客户抱怨他们的数据库没有达到希望的要求而与你联系时,这样做对非客户机/服务器环境特别有用.4) 包含版本机制在数据库中引入版本控制机制来确定使用中的数据库的版本.时间一长,用户的需求总是会改变的.最终可能会要求修改数据库结构.把版本信息直接存放到数据库中更为方便.5) 编制文档对所有的快捷方式、MYSQL数据库命名规范、限制和函数都要编制文档.采用给表、列、触发器等加注释的数据库工具.对开发、支持和跟踪修改非常有用.对数据库文档化,或者在数据库自身的内部或者单独建立文档.这样,当过了一年多时间后再回过头来做第2 个版本,犯错的机会将大大减少.6) 测试、测试、反复测试建立或者修订数据库之后,必须用用户新输入的数据测试数据字段.最重要的是,让用户进行测试并且同用户一道保证选择的数据类型满足商业要求.测试需要在把新数据库投入实际服务之前完成.7) 检查设计在开发期间检查数据库设计的常用技术是通过其所支持的应用程序原型检查数据库.换句话说,针对每一种最终表达数据的原型应用,保证你检查了数据模型并且查看如何取出数据.。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数据库设计是创建和维护数据库的过程,它是系统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一个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下:1.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它是数据库设计中最基本的原则。
数据完整性可以通过定义关系约束、主键约束、外键约束等来保证。
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数据的完整性,以避免数据错误和冗余。
2.数据独立性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独立性。
在数据库设计中,应该将数据和应用程序分开设计,以便于修改和维护。
数据独立性可以通过使用视图、存储过程等技术实现,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3.数据冗余性数据冗余性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存储相同的数据。
数据冗余性不仅会浪费存储空间,而且容易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
在数据库设计中,应该尽量避免数据冗余,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4.数据安全性数据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不被非法访问、修改或删除。
在数据库设计中,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定义访问权限、加密存储、备份和恢复等,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5.数据可靠性数据可靠性是指系统能够正确地处理和存储数据。
在数据库设计中,应该采用合适的技术和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例如,定义适当的数据类型、采用合适的索引、优化查询语句等。
6.数据的易用性数据的易用性是指用户能够方便地访问和使用数据。
在数据库设计中,应该采用合适的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以便于用户查询和操作数据。
例如,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模型、定义合适的数据表和字段等。
7.数据的可扩展性数据的可扩展性是指系统能够方便地扩展和修改数据结构。
在数据库设计中,应该考虑到系统的未来发展,采用合适的数据模型和技术,以便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8.数据的性能优化数据的性能优化是指通过优化数据库结构和查询语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在数据库设计中,应该采用合适的索引、分区、缓存等技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java开发七大原则
java开发七⼤原则Java开发设计——七⼤原则开闭原则(Open Closed Principle,OCP)含义开闭原则的含义是:当应⽤的需求改变时,在不修改软件实体的源代码或者⼆进制代码的前提下,可以扩展模块的功能,使其满⾜新的需求。
作⽤开闭原则是⾯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终极⽬标,它使软件实体拥有⼀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的同时具备稳定性和延续性。
具体来说,其作⽤如下:◆ 对软件测试的影响:软件遵守开闭原则的话,软件测试时只需要对扩展的代码进⾏测试就可以了,因为原有的测试代码仍然能够正常运⾏。
◆ 可以提⾼代码的可复⽤性:粒度越⼩,被复⽤的可能性就越⼤;在⾯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根据原⼦和抽象编程可以提⾼代码的可复⽤性。
◆ 可以提⾼软件的可维护性:遵守开闭原则的软件,其稳定性⾼和延续性强,从⽽易于扩展和维护。
实现⽅式可以通过“抽象约束、封装变化”来实现开闭原则,即通过接⼝或者抽象类为软件实体定义⼀个相对稳定的抽象层,⽽将相同的可变因素封装在相同的具体实现类中。
因为抽象灵活性好,适应性⼴,只要抽象的合理,可以基本保持软件架构的稳定。
⽽软件中易变的细节可以从抽象派⽣来的实现类来进⾏扩展,当软件需要发⽣变化时,只需要根据需求重新派⽣⼀个实现类来扩展就可以了。
⾥⽒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LSP)含义继承必须确保超类所拥有的性质在⼦类中仍然成⽴。
⾥⽒替换原则主要阐述了有关继承的⼀些原则,也就是什么时候应该使⽤继承,什么时候不应该使⽤继承,以及其中蕴含的原理。
⾥⽒替换原是继承复⽤的基础,它反映了基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是对开闭原则的补充,是对实现抽象化的具体步骤的规范。
作⽤◆ ⾥⽒替换原则是实现开闭原则的重要⽅式之⼀。
◆ 它克服了继承中重写⽗类造成的可复⽤性变差的缺点。
◆ 它是动作正确性的保证。
即类的扩展不会给已有的系统引⼊新的错误,降低了代码出错的可能性。
实现⽅式⾥⽒替换原则通俗来讲就是:⼦类可以扩展⽗类的功能,但不能改变⽗类原有的功能。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库成为了各类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无论是企业的业务管理、在线购物平台,还是社交媒体应用,都依赖于高效、准确和可靠的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数据。
而一个良好的数据库设计是确保数据库能够满足业务需求、提高性能、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那么,数据库设计都有哪些基本原则呢?一、数据完整性原则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准确、一致和可靠。
这意味着数据应该符合预定的规则和约束条件,避免出现错误或不一致的情况。
首先,实体完整性要求每个表都有一个主键,主键的值必须唯一且不能为空。
主键用于唯一标识表中的每一行数据,确保不会出现重复的记录。
例如,在一个“用户表”中,“用户ID”可以作为主键,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 ID。
其次,参照完整性确保了表之间的关系准确无误。
当一个表中的外键引用另一个表的主键时,被引用的主键值必须存在。
比如,在“订单表”中有一个“用户ID”的外键,那么这个“用户ID”必须在“用户表”的主键中存在。
最后,域完整性规定了每个列的数据类型、取值范围和约束条件。
例如,一个“年龄”列应该是整数类型,并且取值范围在合理的范围内。
二、数据一致性原则数据一致性意味着在数据库的不同部分和不同操作中,数据的表现应该是一致的。
这包括逻辑一致性和时间一致性。
逻辑一致性要求数据在逻辑上是合理和正确的。
例如,如果一个订单状态从“未支付”变为“已支付”,那么相应的支付金额和支付时间等信息也应该更新并且符合逻辑。
时间一致性则关注数据在时间维度上的准确性。
例如,在记录交易数据时,交易发生的时间应该准确无误,并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存储和处理。
为了确保数据一致性,通常需要使用事务来处理一系列相关的操作。
事务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ACID 特性),可以保证一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从而避免数据处于不一致的中间状态。
三、数据冗余最小化原则数据冗余是指在数据库中多次重复存储相同的数据。
java软件软件系统设计原则
所有的设计模式都是对不同的可变性的封装,从而使系统在不同角度达到“开闭原则”的要求。
在软件软件系统中,一个模块设计得好不好的最主要、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该模块在多大程度上将自己的内部数据和其他与实现有关的细节隐藏起来。
一个设计得好的模块可以将它所有的实现细节隐藏起来,彻底地将提供给外界的API和自己的实现分隔开来。
这样一来,模块与模块之间就可以仅仅通过彼此的API相互通信,而不理会模块内部的工作细节。
OO设计根本的指导原则是提高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
这些原则主要有:1. 开闭原则一个软件实体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在设计一个模块的时候,就当使这个模块可以在不被修改的前提下被扩展。
换言之,就当可以在不必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改变这个模块的行为。
如何做到既不修改,又可以扩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抽象化:在Java语言里,可以给出一个或多个抽象Java类或Java 接口,规定出所有的具体类必须提供的方法特征作为系统设计的抽象层。
这个抽象层预见了所有的可能扩展,因此,在任何扩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
这就使得系统的抽象层不需要修改,从而满足了—对修改关闭。
同时,由于从抽象层导出一个或多个新的具体类可以改变系统的行为,因此系统的设计对扩展是开放的。
开闭原则实际上是对“对可变性的封闭原则“:找到一个系统的可变因素,将之封装起来。
这个原则意昧着两点:1) 一个可变性不应当散落在代码的很多角落里,而应当被封装到一个对象里面。
同一种可变性的不同表象意昧着同一个继承等级结构中的具体子类。
继承就当被看作是封装变化的方法,而不应当被认为是从一般的对象生成特殊对象的方法。
2) 一种可变性不应当与另一种可变性混合在一起。
(所有类图的继承结构一般不会超过两层,不然就意昧着将两种不同的可变性混合在了一起。
)开闭原则是总的原则,其它几条是开闭原则的手段和工具。
2. 依赖倒转原则依赖倒转原则讲的是:要依赖于抽象,不要信赖于实现。
开闭原则是目标,而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依赖倒转原则。
数据库设计的九大原则
数据库设计的九大原则作为一个数据库管理员或者开发人员,在进行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数据库的高效性、扩展性、安全性以及易用性。
下面,我们将介绍数据库设计的九大原则。
1. 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在数据库中,不同的表之间需要保持一致性。
这意味着,每个表都应该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并且这个标识符应该在所有表中保持一致。
此外,如果某个表中的数据发生了改变,那么该表所关联的其他表中的数据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新。
2. 数据库的可扩展性数据库的可扩展性是指当数据量增加时,数据库仍然能够保持高效性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这一点,数据库需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类型和索引。
此外,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区和优化来提高查询速度。
3. 数据库的安全性保障数据安全是数据库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需要通过使用访问控制和加密等措施来确保数据的安全。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备份和数据恢复,以减少数据丢失或损坏的风险。
4. 数据库的易用性数据库设计需要考虑到数据库的易用性,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访问数据。
需要提供易于使用、直观的界面和良好的文档,以减少用户学习数据库的成本。
5. 保持数据的完整性数据库中的数据应该始终处于有效状态,并且需要满足特定的限制和规则。
这就需要设置合适的检验约束,以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6. 数据库的标准化标准化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应该符合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这能够提高数据的维护和管理效率,并防止不必要的冗余数据。
需要遵守标准化原则,尤其是第一范式和第二范式。
7. 数据库的适当性数据库的设计应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
需要考虑数据的类型、大小、复杂度、访问模式等因素,并相应的进行技术选择。
需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库引擎、数据容量方案、操作系统、导入和导出工具等。
8. 数据库的稳定性稳定性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之一。
这意味着数据库需要有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应该采用冗余设计来保证数据库的可用性并预防数据丢失。
同时,还需要合理的规划容量和性能,来满足使用需求。
数据库表设计的规范与准则
数据库表设计的规范与准则数据库是现代软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数据库表的设计则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石。
合理的数据库表设计能够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维护性,对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数据库表设计的规范与准则,帮助开发人员合理、高效地设计数据库表结构。
一、数据库表设计原则1. 单一职责原则在数据库表设计中,每个表应该只负责存储一种类型的数据,并且该项数据的意义应该相互独立。
例如,我们不应该在用户表中同时存储用户的地址信息和登录信息,而应该将其拆分为用户信息表和地址信息表。
2. 唯一主键原则每个表都应该有一个唯一的主键,用于唯一标识表中每一行数据。
这有助于提高查询和更新数据的效率,并避免数据冗余和不一致。
主键的选择可以是自增长整数、全局唯一标识符(UUID)或其他具有唯一性的属性。
3. 数据类型选择规范在选择数据类型时,应根据需求和数据的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例如,对于存储金额的字段,应选择Decimal而不是Double,以确保精确度和计算准确性。
另外,避免使用过大的数据类型,以减少资源消耗和存储空间的浪费。
4. 关系规范化数据库的关系规范化是指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以消除冗余和数据不一致。
根据关系数据库的三大范式,应将数据分解为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并通过引入外键建立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这样可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查询性能。
二、数据库表设计规范1. 表名规范每个表应具有具有相关的、有意义的名称,易于理解和识别。
表名应该使用小写字母,并使用下划线分隔单词以提高可读性。
避免使用特殊字符、缩写和不相关的词汇作为表名。
2. 字段名规范字段名应具有描述性,并明确表示字段的用途和数据类型。
字段名应使用小写字母,并使用下划线分隔单词以提高可读性。
避免使用特殊字符和不相关的词汇作为字段名。
3. 主键设计规范主键字段应该是短小、简单、易于识别的。
一般情况下,整数类型字段是首选,例如自增长的整数或UUID。
JAVA开发规范文档
JAVA开发规范文档引言:为了提高JAVA开发效率和可维护性,降低开发过程中的错误率,特制定此开发规范文档。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JAVA开发项目,包括前端、后端和移动端开发。
1.命名规范1.2 类名:采用驼峰命名法,首字母大写,如UserService。
1.3 方法名:采用驼峰命名法,首字母小写,如getUserList。
1.4 变量名:采用驼峰命名法,首字母小写,如userName。
1.5常量名:全部大写,使用下划线分隔,如MAX_COUNT。
1.6 接口名:采用驼峰命名法,首字母大写,如UserService。
1.7 枚举名:采用驼峰命名法,首字母大写,如ColorType。
2.注释规范2.2方法或代码块内应有必要的注释,解释方法的功能和输入输出参数的含义。
2.3注释要简洁明了,不得使用拗口难懂的词汇。
2.4注释要与代码保持同步更新。
3.代码风格规范3.1缩进:使用4个空格进行缩进,不得使用制表符。
3.2行宽:每行代码不得超过120个字符。
3.3空行:合理使用空行,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3.4操作符前后空格:操作符前后必须有一个空格,如a=b+c。
3.5大括号位置:大括号应该独占一行,且与前面的语句间有一个空格。
3.6代码块注释:使用//或/*...*/对代码块进行注释,描述代码块的功能和作用。
3.7异常处理:所有异常都需要捕获处理,不允许直接忽略异常。
3.8类内方法的顺序:构造方法、公有方法、私有方法,按照方法访问权限从公有到私有的顺序排列。
4.代码规范4.1不允许出现未使用的变量和方法。
4.2不允许出现硬编码的常量,应使用常量定义。
4.3 字符串拼接使用StringBuilder或StringBuffer,避免使用+操作符。
4.4尽量使用接口和抽象类进行编程,而不是具体实现类。
4.5 使用try-with-resources来释放资源,如文件流、数据库连接等。
4.6尽量使用JDK提供的集合类,避免使用原生数组。
数据库设计参考标准
数据库设计参考标准数据库设计参考标准文档控制文档属性文档修订历史[1]数据库设计参考标准一、概述为明确公司项目中数据库逻辑设计及物理设计的内容和流程,特制定本规范,供数据库设计、开发及维护人员参考。
数据库设计方法目前可分为四类:直观设计法、规范设计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法和自动化设计法。
新奥尔良法是目前公认的比较完整和权威的一种规范设计法。
新奥尔良法将数据库设计分成需求分析(分析用户需求)、概念设计(信息分析和定义)、逻辑设计(设计实现)和物理设计(物理数据库设计)。
目前,常用的规范设计方法大多起源于新奥尔良法,并在设计的每一阶段采用一些辅助方法来具体实现.以下是两种常用的规范设计方法:1. 基于E—R模型的数据库设计方法。
该方法是由P.P。
S。
chen于1976年提出的数据库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用E-R(实体—联系)图构造一个反映现实世界实体之间联系的企业模式,然后再将此企业模式转换成基于某一特定的DBMS的概念模式。
2. 基于3NF的数据库设计方法。
该方法是由S·Atre提出的结构化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数据库模式中的全部属性和属性间的依赖关系,将它们组织在一个单一的关系模式中,然后再分析模式中不符合3NF的约束条件,将其进行投影分解,规范成若干个3NF关系模式的集合。
其具体设计步骤分为五个阶段:(1)设计企业模式,利用规范化得到的3NF关系模式画出企业模式;(2)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模式,把企业模式转换成DBMS所能接受的概念模式,并根据概念模式导出各个应用的外模式;(3)设计数据库的物理模式(存储模式);(4)对物理模式进行评价;(5)实现数据库。
备注:数据库设计规范、数据编程规范、数据库物理设计规范中以Oracle 数据库为例,其它结构的数据库类似.二、数据库设计流程[2]数据库设计参考标准以规范性设计为例,把数据库设计流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 需求分析阶段1. 需求收集和分析,得到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在“图书馆信息系统”中,“图书”是一 个实体,“读者”也是一个实体。这两个实体之间的 关系,是一个典型的多对多关系:一本图书在不同时 间可以 被多个读者借阅,一个读者又可以借多本图书。 为此,要在二者之间增加第三个实体,该实体取名为 “借还书”,它的属性为:借还时间、借还标志(0表 示借 书,1表示还书),另外,它还应该有两个外键 (“图书”的主键,“读者”的主键),使它能与“图书” 和“读者”连接。
范式标准 基本表及其字段之间的关系, 应尽量满足第三范式。但是,满 足第三范式的数据库设计,往往不是最好的设计。为了提高数据 库的运行效率,常常需要降低范式标准:适当增加冗余,达到以 空间 换时间的目的。 〖例2〗:有一张存放商品的基本表,如表 1所示。“金额”这个字段的存在,表明该表的设计不满足第三 范式,因为“金额”可以由“单价”乘以“数量”得到, 说明 “金额”是冗余字段。但是,增加“金额”这个冗余字段,可以 提高查询统计的速度,这就是以空间换时间的作法。 在 Rose 2019中,规定列有两种类型:数据列和计算列。“金额” 这样的列被称为“计算列”,而“单价”和“数量”这样的列被 称为“数据列”。 表1 商品表的表结构 商品名称 商品型号 单价 数量 金额 电视机 29 2,500 40 100,000
. 基本表的性质 基本表与中间表、临时表不同,因为它具有如下 四个特性: (1) 原子性。基本表中的字段是不可再分解的。 (2) 原始性。基本表中的记录是原始数据(基础 数据)的记录。 (3) 演绎性。由基本表与代码表中的数据,可以 派生出所有的输出数据。 (4) 稳定性。基本表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表中 的记录是要长期保存的。
10. 视图技术在数据库设计中很有用 与基本表、代码表、中间表不同,视图是一种虚 表,它依赖数据源的实表而存在。视图是供程序员使 用数据库的一个窗口,是基表数据综合的一种形式, 是数据处理的一种方法,是用户数据保密的一种手段。 为了进行复杂处理、提高运算速度和节省存储空间, 视图的定义深度一般不得超过三层。 若三层视图仍不 够用, 则应在视图上定义临时表, 在临时表上再定义视 图。这样反复交迭定义, 视图的深度就不受限制了。
6. 要善于识别与正确处理多对多的关系 若两个实体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则应消除这种关 系。消除的办法是,在两者之间增加第三个实体。这 样,原来一个多对多的关系,现在变为两个一对多的 关系。 要将原来两个实体的属性合理地分配到三个实 体中去。这里的第三个实体,实质上是一个较复杂的 关系,它对应一张基本表。一般来讲,数据库设计工 具不能识别多 对多的关系,但能处理多对多的关系。
〖例1〗:一份员工履历资料,在人力资源信 息系统中,就对应三个基本表:员工基本情况 表、社会关系表、工作简历表。这就是“一张 原始单证对应多个实体”的典型例子。
2. 主键与外键 一般而言,一个实体不能既无主键又无外键。在 E?R 图中, 处于叶子部位的实体, 可以定义主键,也可 以不定义主键(因为它无子孙), 但必须要有外键(因为 它有父亲)。 主键与外键的设计,在全局数据库的设计中, 占有重要地位。当全局数据库的设计完成以后,有个 美国数据库设计专家说:“键,到处都是键,除了键 之外,什么也 没有”,这就是他的数据库设计经验之 谈,也反映了他对信息系统核心(数据模型)的高度抽 象思想。因为:主键是实体的高度抽象,主键与外键 的配对,表示实体 之间的连接
5. 通俗地理解三个范式 通俗地理解三个范式,对于数据库设计大有好处。在数据库设计中, 为了更好地应用三个范式,就必须通俗地理解三个范式(通俗地理解是够 用的理解,并不是最科学最准确的理解): 第一范式:1NF是对属性的原子性约束,要求属性具有原子性,不 可再分解; 第二范式:2NF是对记录的惟一性约束,要求记录有惟一标识,即 实体的惟一性; 第三范式:3NF是对字段冗余性的约束,即任何字段不能由其他 字段派生出来,它要求字段没有冗余. 没有冗余的数据库设计可以 做到。但是,没有冗余的数据库未必是最好的数据库,有时为了提高运 行效率,就必须降低范式标准,适当保留冗余数据。具体做法是: 在概 念数据模型设计时遵守第三范式,降低范式标准的工作放到物理数据模 型设计时考虑。降低范式就是增加字段,允许冗余。
7. 主键PK的取值方法 PK是供程序员使用的表间连接工具,可 以是一无物理意义的数字串, 由程序自动加1来 实现。也可以是有物理意义的字段名或字段名 的组合。不过前者比后者好。当PK是字段名 的组合时,建议字段的个数不要太多,多了不 但索引占用空间大,而且速度也慢。
8. 正确认识数据冗余 主键与外键在多表中的重复出现, 不属于数据冗余,这个概 念必须清楚,事实上有许多人还不清楚。非键字段的重复出现, 才是数据冗余!而且是一种低级冗余,即重复性的冗余。高级冗 余不是字段的重复出现,而是字段的派生出现。 〖例4〗:商品中的“单价、数量、金额”三个字段,“金额” 就是由“单价”乘以“数量”派生出来的,它就是冗余,而且是 一种高级冗余。冗余的目的是为了提 高处理速度。只有低级冗 余才会增加数据的不一致性,因为同一数据,可能从不同时间、 地点、角色上多次录入。因此,我们提倡高级冗余(派生性冗余), 反对低 级冗余(重复性冗余)。
Java 数据库设计原则
1. 原始单据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它们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一张 原始单据对应且只对应一个实体。在特殊情况 下,它们可能是一对多或多对一 的关系,即 一张原始单证对应多个实体,或多张原始单证 对应一个实体。这里的实体可以理解为基本表。 明确这种对应关系后,对我们设计录入界面大 有好处。
9. E--R图没有标准答案 信息系统的E--R图没有标准答案,因为 它的设计与画法不是惟一的,只要它覆盖了系 统需求的业务范围和功能内容,就是可行的。 反之要修改E--R图。尽管 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惟一的标准 答案,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设计。好的E?R图 的标准是:结构清晰、关联简洁、实体个数适 中、属性分配合理、没有低级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