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式煅烧炉烘炉启动方案

罐式煅烧炉烘炉启动方案
罐式煅烧炉烘炉启动方案

40 罐煅烧炉烘炉启动方案(初稿)

一、烘炉时间安排

根据生产运行部安排,40 罐煅烧炉计划12 月中旬启动烘炉,预计2月中旬烘炉结束,2 月底实现达标达产。

二、分厂烘炉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40 罐煅烧炉烘炉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烘炉过程的有效控制,分厂成立40 罐煅烧炉烘炉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副组长:***** ,***** 技术负责人:**** 、**** 记录负责人:

*****

安全负责人:*****

成员:

三、烘炉前的准备

1、机械设备的验收、试车:只有在所有设备的验收、单体、联动试车结束,确保

设备无故障的情况下,才可点火烘炉。

2、清除料罐内的所有杂物后,方可填料准备烘炉。

3、参加烘炉的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后,方可进行烘炉操作。

4、炉体膨胀各检测点布置到位、测温装置安装到位。

5、烘炉时使用工器具准备齐全。

6、制定烘炉专用记录表准备齐全。

四、烘炉曲线

1、烘炉曲线的制定原则:整个烘炉过程中不损坏炉体的严密性,保证有一座优

质、耐用的煅烧炉投产。

2、烘炉曲线的制定依据:(1)日膨胀率不大于0.035%;(2)硅砖生产厂家

提供的升温曲线。

3、烘炉曲线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升温严格按照烘炉曲线执行,当水分排出量过

大、炉体膨胀量超过设定值时,需要进行保温。

4、理论烘炉曲线的计算(昼夜安全膨胀率取0.035%)

5、烘炉曲线

根据理论烘炉曲线的计算,在实际升温过程中,需要将多个不同小温度范围合并成一个温度区间,在该区间,升温速度取多个不同小温度范围内的最小升温速度,计算所得烘炉曲线如下:

在实际烘炉过程中,当水分排出量过大、炉体膨胀量超过设定值时,

需要进行保温操作,一般总烘炉时间会比计划曲线多2~5 天。

三、炉烘技术要求

1、所有参加烘炉人员必须熟悉烘炉曲线,对炉体的全部测温孔、测负压孔、看火

孔、拉板砖以及各通道要掌握其位置及作用。

2、温度的测量及要求

(1)温度的测点定为首层末端40 个、七层40个、烟道2个。

(2)900℃以下采用镍铬—镍硅热电偶,900℃以上采用光电传感器检测温度。(3)温度的波动范围,在800℃前各火道每班允许误差± 5℃,在800℃后各火道之间每班允许误差± 10℃。

(4)所有测温点,要求小时观测1-2 次,按小时记录1 次。

3、负压的测量及要求

(1)负压测点选为:首层火道、烟道2 个。

(2)用薄壳压力计进行测量,要求2 小时记录1次。

(3)烘炉过程中的负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膨胀的测量及要求:

(1)采用炉高日膨胀来控制升温速度。

(2)炉高膨胀点定为6 个,炉侧测点8个。

(3)膨胀测量时间要求每班测两次,接班与班中各一次(每间隔4 小时)。

(4)对膨胀量的要求

(5)经常检查炉体四周有无影响炉体膨胀的地方和障碍物,特别是发现四周大墙膨胀很小或不膨胀时,更要仔细寻找影响炉体膨胀的障碍物。

5、弹簧的调整

(1)烘炉开始时,横向弹簧约为5吨,纵向为约6 吨。一直到烘炉结束。

(2)正常情况下,每天8 点班调整一次。

6、料罐加料要求

点火前罐内加满煅后料,料面高度加至料斗高度的1/3 处。当开始排料后,前

期加入原料为生熟焦各约50%,温度升到1100℃以上,过度到正常生产配料。

7、燃料供应烘炉用燃料为天然气。

四、烘炉操作

1、烘炉方法烘炉采用首层为燃烧点,每燃烧点对应一个条火道,所以在烘炉初期,供气管道不得深入火道过多、火焰长度不宜过长,严禁火焰直接接触到硅砖部分,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逐渐加大燃料供给量。

2、点火

(1)开副烟道。

(2)打开八层负压拉板,关闭其它各层挥发分拉板砖及空气拉板砖。

(3)调整各道负压,第一层边道为12Pa、中间各道10Pa。

(4)按开炉点火操作顺序从1-40 号点火。

(5)点火后重新调整负压为规定值。

3、点火操作顺序:

(1)首先检查各道前天然气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2)点火前首先开启天然气总阀门,点火时再开分阀门,即控制阀。

(3)先放入火种,再少量打开天然气控制阀。

(4)引燃后及时根据火焰长度来调节控制阀;使用过程中勤检查天然气燃烧状况,火焰为红、黄色、发暗、冒烟说明缺氧,火焰短白亮刺眼,说明空气

多。

4、点火注意事项

1)人不能从近距离、正面对着点火孔。

2)点火失败后先关闭天然气阀门,停3-5 分钟后再点火

3)先点火后开气,开少许即可。

4)突然停气应急处理:

1)首先关闭天然气阀门,记录停气时间,查清停气原因

2)及时封闭燃烧进气口,根据炉温调整总负压,禁止直接切断负压源。

3)通知送气后,记录送气时间,检查气源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4)先试点火,合适后再进行烘炉操作。

5、负压调整

第八层负压在点火时控制在20Pa左右,八层负压的调整要随着炉温的上升逐步提高。负压调整原则:(1)低温时负压小,高温时负压大。(2)边火道负压大,中间火道负压小。

(3)负压的递增要随第一至第八层温差的增加,逐渐加大。

(4)火道之间的负压差的调整用负压拉板调整,总体负压的调整用副烟道闸板调整。

6、温度调整

烘炉过程中,以第一层末端温度作为烘炉的控制温度,每小时检查1-2 次,每小时记录1 次,其它部位温度每2 小时记录1 次。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温度:(1)在保持天然气质量和压力稳定的前提下,要根据检测温度及时调节天然气量的多少。

(2)负压大小对温度的影响较大。不同的温度阶段要求调整不同的负压,而且随着炉温的升高而逐步增大负压。

(3)炉体四周大墙和表面的裂缝,对边火道的温度影响较大。因此要随时用石棉绳堵塞,烘炉结束后,应在裂缝处灌浆或抹灰,以保持炉体严密。

(4)边火道消耗热量较多,烘炉后期升温也较困难。此时适当多给些燃料,负压比其它火道适当高些,可以降低火道之间的温差。

32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规程

目录 1烘炉的目的 (1) 2烘炉曲线及烘炉方法 (2) 3烘炉前的准备 (6) 4烘炉技术操作 (8) 5烘炉温度控制 (9) 6弹簧调整 (10) 7安全注意事项 (10) 8烘炉组织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规程 1烘炉的目的 1.1罐式炉简介 32罐煅烧炉为顺流式八层火道罐式煅烧炉,它是对预焙阳极的生产原料石油焦进行煅烧的主体设备,炉子的结构特点是: 1.1.1主体由粘土耐火砖砌筑,罐式炉的心脏罐体、火道部分使用硅砖砌筑,上下部分和四周使用粘土砖砌筑。 1.1.2炉子每四罐为一组,共八组;八层火道、火道和挥发份道自成一个体系,炉子设置两条预热空气道,一条由炉底通过沿前墙到喷火嘴处,一条由炉底通过折回到炉底四层,利用四层剩余的挥发份提高温度,即可降低炉底温度,又可预热空气。 1.2烘炉目的 罐式煅烧炉的寿命长短主要与耐火材料质量、砌筑质量及使用维护等三个方面有关,其中罐式煅烧炉的烘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罐式炉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生产。 烘炉就是对新砌炉子进行加热,把炉内的水分逐渐烘干,消除内应力,增加泥浆的粘结力,提高炉体的强度,同时对砌体进行高温烧结,使其达到正常生产时的热状态。 随着温度的变化,组成硅砖的主要成分SiO2将发生晶体的转化,因而造成了砖的体积发生急剧的膨胀和收缩。 一般SiO2以三种结晶形态存在,即石英有:α—石英、β—石英,

方石英有:α—方石英、β—方石英,磷石英有:α—磷石英、β—磷石英、γ—磷石英。在一定温度范围内,SiO2的不同结晶形态及其同素异构体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一温度范围,达到晶体转化温度,SiO2的晶体就要发生转变。随着温度的变化,由SiO2的晶体转化所引起的体积急剧变化,一般可以认为是在瞬间完成的(当有矿化剂Ca、Fe存在时转化更快)。 SiO2 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晶体形态转化示意图 所以在117℃、163℃、270℃、537℃、870℃等几个关键升温阶段都是硅砖晶体转换最激烈温度区,并伴随着硅砖的膨胀,因此在关键升温区要缓慢升温。 2烘炉曲线及烘炉方法 2.1罐式煅烧炉有硅砖、粘土砖砌成,硅砖高度4488mm,粘土砖高度2005mm。硅砖线膨胀率共检验三个样:a1=12.6×10﹣6·k﹣1,a2=12.79×10﹣6·k﹣1,a3=12.5×10﹣6·k﹣1;粘土砖的线膨胀率检测两个样:a1=0.61×10﹣6·k﹣1,a=0.50×10﹣6·k﹣1;按以上线膨胀率计算,罐式炉总膨胀高度约等于66mm。

32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规程讲解--实用.doc

目录 1 烘炉的目的 (1) 2 烘炉曲线及烘炉方法 (2) 3 烘炉前的准备 (6) 4 烘炉技术操作 (8) 5 烘炉温度控制 (9) 6 弹簧调整 (10) 7 安全注意事项 (10) 8 烘炉组织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规程 1 烘炉的目的 1.1 罐式炉简介 32 罐煅烧炉为顺流式八层火道罐式煅烧炉,它是对预焙阳极的 生产原料石油焦进行煅烧的主体设备,炉子的结构特点是: 1.1.1 主体由粘土耐火砖砌筑,罐式炉的心脏罐体、火道部分使用硅 砖砌筑,上下部分和四周使用粘土砖砌筑。 1.1.2 炉子每四罐为一组,共八组;八层火道、火道和挥发份道自成一个体系,炉子设置两条预热空气道, 一条由炉底通过沿前墙到喷火嘴处,一条由炉底通过折回到炉底四层, 利用四层剩余的挥发份提高温 度,即可降低炉底温度,又可预热空气。 1.2 烘炉目的 罐式煅烧炉的寿命长短主要与耐火材料质量、 砌筑质量及使用维护等三个方面有关, 其中罐式煅烧炉的烘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罐 式炉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生产。 烘炉就是对新砌炉子进行加热, 把炉内的水分逐渐烘干, 消除内应力,增加泥浆的粘结力, 提高炉体的强度,同时对砌体进行高温烧 结,使其达到正常生产时的热状态。 随着温度的变化,组成硅砖的主要成分 因而造成了砖的体积发生急剧的膨胀和收缩。 一般 SiO 2 以三种结晶形态存在,即石英有: α—石英、 β—石英, 33 iO 将发生晶体的转化,

罐式煅烧炉汇总

罐式煅烧炉 罐式煅烧炉 在固定的料罐中实现对炭素材料的间接加热,使之完成煅烧过程的热工设备。 罐式煅烧炉是炭素工业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炉型。煅烧时原料由炉顶加料装置加入 罐内,在由上而下的移动过程中,逐渐被位于料罐两侧的火道加热。燃料在火道中 燃烧产生的热量是通过火道壁间接传给原料的。当原料的温度达到350~600℃时,其中的挥发分大量释放出来。通过挥发分道汇集并送入火道燃烧。挥发分的燃烧是 罐式煅烧炉的又一个热量来源。原料经过1200~1300℃以上的高温,完成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后,从料罐底部进入水套冷却,最后由排料装置排出炉外。完成了热 交换的废烟气送入余热锅炉,利用其余热生产蒸汽,或送人换热室预热供燃料和挥 发分燃烧的空气。 基本构造罐式煅烧炉由炉体(包括料罐、火道、四周大墙,有的还有换 热室)和金属骨架以及附属在炉体上的冷却水套、加排料装置、煤气(或重油)管道等几部分组成。(见图) 料罐和火道是炉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料罐按纵横方向成双排列,连同它两侧 的四条火道构成一组,一台炉可有3~7组。料罐的水平截面为两端是弧形的扁长形,罐壁垂直或略向外倾斜,后者即所谓斜罐式煅烧炉。对煅烧含挥发分较高的延迟焦,斜罐可以使下降的料层松动,减小结焦造成堵炉的危险。火道在料罐高度上分6~8层,烟气在火道内是一长“之”字形路线。料罐和火道都处于高温,工作条件恶劣, 而且还要求罐壁导热性好,气密性高,故采用壁厚为80mm的硅质异型砖砌筑。 炉体的中部是几组料罐和火道,外部四周是大墙。在大墙中设有挥发分和预热 空气通道。煅烧过程中排出的挥发分从罐上部的逸出口流出,由位于炉顶部的集合 道把同组中的挥发分汇集,然后经大墙中的通道,才能送到燃烧口和需要补充热量 的火道进行燃烧。经换热室或炉底空气预热道预热过的空气,也要通过大墙中的通 道才能送到煤气(或重油)和挥发分的燃烧点供其燃烧。为了控制挥发分和预热空气 的量,专门设有拉板砖进行调节。另外在大墙上还设有很多火道观察孔、测温测压 孔,便于炉子的操作和监控。大墙采用黏土质耐火砖、保温砖和红砖砌筑。 在炉后不设余热锅炉的时候,为了利用废烟气的余热,可设换热室。换热室由 黏土质的格子砖砌筑,废烟气和空气按各自的通道交错流动进行换热,通过格子砖,废烟气温度由1000℃降为500~600℃,而空气则被预热到400~600℃。开发预热空气助燃,不但提高煅烧温度,还节约燃料,当改用延迟焦作原料后,大量挥发分 的燃烧,不但满足了煅烧温度的要求,而且还大大富裕,采用换热室的形式已不能 充分利用这部分热量,所以被余热锅炉取代。

罐式煅烧炉烘炉启动方案

40罐煅烧炉烘炉启动方案(初稿) 一、烘炉时间安排 根据生产运行部安排,40罐煅烧炉计划12月中旬启动烘炉,预计2月中旬烘炉结束,2月底实现达标达产。 二、分厂烘炉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40罐煅烧炉烘炉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烘炉过程的有效控制,分厂成立40罐煅烧炉烘炉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技术负责人:****、**** 记录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成员:**************** 三、烘炉前的准备 1、机械设备的验收、试车:只有在所有设备的验收、单体、联 动试车结束,确保设备无故障的情况下,才可点火烘炉。 2、清除料罐内的所有杂物后,方可填料准备烘炉。 3、参加烘炉的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后,方可进行烘炉操作。 4、炉体膨胀各检测点布置到位、测温装置安装到位。 5、烘炉时使用工器具准备齐全。 6、制定烘炉专用记录表准备齐全。 四、烘炉曲线 1、烘炉曲线的制定原则:整个烘炉过程中不损坏炉体的严密性, 保证有一座优质、耐用的煅烧炉投产。 2、烘炉曲线的制定依据:(1)日膨胀率不大于0.035%;(2)硅 砖生产厂家提供的升温曲线。 3、烘炉曲线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升温严格按照烘炉曲线执行, 当水分排出量过大、炉体膨胀量超过设定值时,需要进行保温。

5、烘炉曲线 根据理论烘炉曲线的计算,在实际升温过程中,需要将多个不同小温度范围合并成一个温度区间,在该区间,升温速度取多个不同小温度范围 需要进行保温操作,一般总烘炉时间会比计划曲线多2~5天。 三、炉烘技术要求 1、所有参加烘炉人员必须熟悉烘炉曲线,对炉体的全部测温孔、 测负压孔、看火孔、拉板砖以及各通道要掌握其位置及作用。 2、温度的测量及要求 (1)温度的测点定为首层末端40个、七层40个、烟道2个。 (2)900℃以下采用镍铬—镍硅热电偶,900℃以上采用光电传感器检测温度。 (3)温度的波动范围,在800℃前各火道每班允许误差±5℃,在800℃后各火道之间每班允许误差±10℃。 (4)所有测温点,要求小时观测1-2次,按小时记录1次。 3、负压的测量及要求

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规程审批稿

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 规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目录

32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规程 1烘炉的目的 罐式炉简介 32罐煅烧炉为顺流式八层火道罐式煅烧炉,它是对预焙阳极的生产原料石油焦进行煅烧的主体设备,炉子的结构特点是: 1.1.1主体由粘土耐火砖砌筑,罐式炉的心脏罐体、火道部分使用硅砖砌筑,上下部分和四周使用粘土砖砌筑。 1.1.2炉子每四罐为一组,共八组;八层火道、火道和挥发份道自成一个体系,炉子设置两条预热空气道,一条由炉底通过沿前墙到喷 火嘴处,一条由炉底通过折回到炉底四层,利用四层剩余的挥发份 提高温度,即可降低炉底温度,又可预热空气。 烘炉目的 罐式煅烧炉的寿命长短主要与耐火材料质量、砌筑质量及使用 维护等三个方面有关,其中罐式煅烧炉的烘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 到罐式炉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生产。 烘炉就是对新砌炉子进行加热,把炉内的水分逐渐烘干,消除 内应力,增加泥浆的粘结力,提高炉体的强度,同时对砌体进行高 温烧结,使其达到正常生产时的热状态。 随着温度的变化,组成硅砖的主要成分SiO2将发生晶体的转化,因而造成了砖的体积发生急剧的膨胀和收缩。

一般SiO2以三种结晶形态存在,即石英有:α—石英、β—石英,方石英有:α—方石英、β—方石英,磷石英有:α—磷石英、β—磷石英、γ—磷石英。在一定温度范围内,SiO2的不同结晶形态及其同素异构体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一温度范围,达到晶体转化温度,SiO2的晶体就要发生转变。随着温度的变化,由SiO2的晶体转化所引起的体积急剧变化,一般可以认为是在瞬间完成的(当有矿化剂Ca、Fe存在时转化更快)。 SiO2 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晶体形态转化示意图 所以在117℃、163℃、270℃、537℃、870℃等几个关键升温阶段都是硅砖晶体转换最激烈温度区,并伴随着硅砖的膨胀,因此在关键升温区要缓慢升温。 2烘炉曲线及烘炉方法 罐式煅烧炉有硅砖、粘土砖砌成,硅砖高度4488mm,粘土砖高度2005mm。硅砖线膨胀率共检验三个样:a1=×10﹣6·k﹣1,a2=×10﹣6·k﹣1,a3=×10﹣6·k﹣1;粘土砖的线膨胀率检测两个样:a1=×10﹣

罐式煅烧炉烘炉总结

碳素厂罐式煅烧炉烘炉总结 温度℃ 2#煅烧炉经过72天,按照计划,达到了预期效果。于2011年2月18日生产出合格煅后焦。 一、制定烘炉计划 主要依据新菲尔公司[硅砖厂家]提供的硅砖热膨胀率,做出如下计划烘炉升温曲线: 室温~50℃10℃/班 50℃~100℃ 5.56℃/班 100℃~200℃ 1.75℃/班 200℃保温三个班 200℃~300℃ 2.78℃/班 300℃保温三个班 300℃~500℃ 8.33℃/班 500℃~700℃ 13.33℃/班 700℃~900℃ 22.22℃/班 900℃~1200℃ 16.67℃/班 1200℃保温三个班 实际执行:室温~50℃10℃/班 50℃~85℃5℃/班 85℃~100℃ 3℃/班 100℃~200℃ 2℃/班【其中140℃、146℃、176℃因膨胀超计划后,采取保温】 200℃保温三个班 200℃~300℃ 3℃/班【其中248℃、254℃因膨胀超计划后,采取保温】 300℃~350℃ 5℃/班 350℃~500℃ 8℃/班 502℃~700℃ 10℃/班【其中 562℃因膨胀超计划后,采取保温】 700℃~900℃ 16℃/班【其中800℃保温三个班】

900℃~1200℃按照天然气情况升温 对硅砖的晶型转化温度:117℃、163℃、180℃~270℃进行重点关注【在采购硅砖时,控制其真比重不大于2.33g/cm3,有效的限制了β-石英的含量,该成分在573℃、870℃会有0.2%和14%的体积膨胀】 二、针对冬季烘炉特点进行调整 放慢了排除水分阶段的升温速度,85℃~100℃时放慢到3℃/班;同时加大烘炉的总负压,减少炉体上下温差,利于炉体的同步排除水分和晶型转化,300℃前首层与八层温度差距在40℃左右。由于在300℃前后多次耽误,原来计划在300℃的保温失去意义,仔细考虑后就取消了该次保温。 三、高度膨胀累计曲线 从累计膨胀曲线可看出排除水分阶段200之前膨胀曲线陡峭;573℃、870℃阶段无明显膨胀,证明新菲尔公司提供的硅砖严格控制了β-石英的含量。下次1#、4#煅烧炉仍然使用的新菲尔公司提供的硅砖,可以把重点放在排除水分阶段,以及鳞石英、方石英的晶型转化温度为主【即:117℃、163℃、180℃~270℃几个温度段】 升温比较快时,为了减少上下温度差距,800℃的保温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存在问题 1、负压调节拉板被卡住,1~9,25~32共17个。经过中钢公司处理后已经可以随意调节。 2、膨胀缝预留量略不足,第一组和第六组外墙明显凸出,砌筑时水平方向可能没处理好。 3、天然气压力维持不住高温阶段的需要,导致转产反复多次; 4、排水的过程比较漫长。 5、烘炉结束后,有几条火道错位。 6、1号火道首层砖缝漏挥发分。 7、天然气调节阀门难控制。 8、高度膨胀测量线被多次破坏,给准确测量带来难度。 生产部谭镇 2011年2月18日

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规程

1烘炉的目的.......................... 2烘炉曲线及烘炉方法....................... 3烘炉前的准备.......................... 4烘炉技术操作.......................... 5烘炉温度控制.......................... 6弹簧调整............................ 7安全注意事项......................... 8烘炉组织机构..........................

32 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规程 1烘炉的目的 罐式炉简介 32 罐煅烧炉为顺流式八层火道罐式煅烧炉,它是对预焙阳极的生产原料石油焦进行煅烧的主体设备,炉子的结构特点是: 1.1.1 主体由粘土耐火砖砌筑,罐式炉的心脏罐体、火道部分使用硅砖砌筑,上下部分和四周使用粘土砖砌筑。 1.1.2 炉子每四罐为一组,共八组;八层火道、火道和挥发份道自成一个体系,炉子设置两条预热空气道,一条由炉底通过沿前墙到喷火嘴处,一条由炉底通过折回到炉底四层,利用四层剩余的挥发份提高温度,即可降低炉底温度,又可预热空气。 烘炉目的 罐式煅烧炉的寿命长短主要与耐火材料质量、砌筑质量及使用维护等三个方面有关,其中罐式煅烧炉的烘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罐式炉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生产。 烘炉就是对新砌炉子进行加热,把炉内的水分逐渐烘干,消除内应力,增加泥浆的粘结力,提高炉体的强度,同时对砌体进行高温烧结,使其达到正常生产时的热状态。 随着温度的变化,组成硅砖的主要成分SiO2 将发生晶体的转化,因而造成了砖的体积发生急剧的膨胀和收缩。 —般SiQ以二种结晶形态存在,即石英有:a —石英、B —石英,方石英有:a —方石英、B —方石英,磷石英有:a —磷石英、B —

不停炉更换罐式煅烧炉水套可行性方案

不停炉更换罐式煅烧炉水套可行性方案 本文主要论述了罐式煅烧炉水套的结构、性能、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着重论述了煅烧炉水套内漏的处理方法,可以延长煅烧炉使用寿命。 炭素罐式煅烧炉水套的主要作用,是将煅烧好的高温石油焦在出炉前从1000℃左右降低到120℃以下,保证石油焦不被高温氧化和安全生产,减少石油焦烧损,降低炭素制品制造成本。目前设计的罐式煅烧炉,一般每4个煅烧罐为一组,前后排各2个罐。每个罐底板口下装有一个水套,每组有四个水套,每个水套由上、下水套组成(也有上下一体的)。根据进出水管和排污孔位置不同分为A、B、C、D四种形式(也有四个罐水套形式相同的),水套材质为Q235A,单重约1900千克。水套为内外两层结构,夹层厚一般为80mm,内通软化循环水。水套使用寿命一般为6-8年。 水套常见故障有:降温效果差;循环水不畅或堵塞;水套循环水外漏;水套循环水内漏。这些故障都会影响水套对煅后焦的降温效果,甚至造成生产事故或安全事故。 特别是水套内漏,在起初内漏不严重时,会引起煅后焦水分指标不合格,影响后工序正常生产和炭素制品质量。内漏循环水量较大时,会影响到煅烧炉正常排料和排料系统堵料等生产事故。为了延长煅烧炉使用寿命继续生产,常采用停止该水套循环水供应。此时,若该煅烧罐不停止排料就会出现排红料现象,石

油焦烧损大,增加生产成本,甚至发出安全事故;若煅烧罐停止排料,又会降低煅烧炉产能,同时破坏炉整体生产工艺条件。 水套降温效果差主要原因是循环水流量不够或水套内壁结垢严重。循环水不畅或堵塞主要原因是循环水管路系统内有杂物或水质达不到要求。循环水外漏和内漏的主要原因有:水套材质不符合要求、水套焊接质量达不到要求、长期使用高硫石油焦等不合格原料、循环水不能满足工艺要求、煅烧炉排料量超设计能力、水套使用寿命超过设计年限。 水套降温效果差的处理方法:清理水垢和调节循环水流量。 循环水不畅或堵塞的处理方法:疏通管路或利用水套排污口排污处理; 循环水外漏的处理方法:带水焊接或短时间停水补焊处理; 水套循环水内漏的处理:1、打开水套外层对水套内层进行补焊。2、停炉更换水套。3、不停炉更换水套。 不停炉更换水套存在较大技术难度。主要是更换水套时,要将料罐中的煅后焦全部排出才能进行更换,此时炉内温度1300℃左右,挥发分道中还有大量的挥发分,冷空气经料罐直接进入,处理不好就会使炉顶粘土砖烧流堵塞挥发分道、罐壁硅砖破损破坏料罐的密封性能和结构完整性,甚至煅烧炉整体报废。因此从技术上解决不停炉安全更换罐式煅烧水套的方法十分必要。 不停炉更换罐式煅烧炉水套的方法与步骤:一、预先制作

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规程

目录 1烘炉的目 的 ................................................ 2烘炉曲线及烘炉方法 ........................................ 3烘炉前的准备 .............................................. 4烘炉技术操作 .............................................. 5烘炉温度控制 .............................................. 6弹簧调整 .................................................. 7安全注意事项 .............................................. 8烘炉组织机构 .............................................. 32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规程 1烘炉的目的 罐式炉简介 32罐煅烧炉为顺流式八层火道罐式煅烧炉,它是对预焙阳极的 生产原料石油焦进行煅烧的主体设备,炉子的结构特点是: 1.1.1主体由粘土耐火砖砌筑,罐式炉的心脏罐体、火道部分使用硅砖砌筑,上下部分和四周使用粘土砖砌筑。 1.1.2炉子每四罐为一组,共八组;八层火道、火道和挥发份道自成

一个体系,炉子设置两条预热空气道,一条由炉底通过沿前墙到喷火嘴处,一条由炉底通过折回到炉底四层,利用四层剩余的挥发份提高温度,即可降低炉底温度,又可预热空气。 烘炉目的 罐式煅烧炉的寿命长短主要与耐火材料质量、砌筑质量及使用维护等三个方面有关,其中罐式煅烧炉的烘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罐式炉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生产。 烘炉就是对新砌炉子进行加热,把炉内的水分逐渐烘干,消除内应力,增加泥浆的粘结力,提高炉体的强度,同时对砌体进行高温烧结,使其达到正常生产时的热状态。 随着温度的变化,组成硅砖的主要成分SiO将发生晶体的转化,2因而造成了砖的体积发生急剧的膨胀和收缩。 一般SiO以三种结晶形态存在,即石英有:α—石英、β—石英,2方石英有:α—方石英、β—方石英,磷石英有:α—磷石英、β—.磷石英、γ—磷石英。在一定温度范围内,SiO的不同结晶形态及其2同素异构体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一温度范围,达到晶体转化温度,SiO的晶体就要发生转变。随着温度的变化,由SiO的晶22体转化所引起的体积急剧变化,一般可以认为是在瞬间完成的(当有矿化剂Ca、Fe存在时转化更快)。 SiO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晶体形态转化示意图 2 所以在117℃、163℃、270℃、537℃、870℃等几个关键升温阶段都是硅砖晶体转换最激烈温度区,并伴随着硅砖的膨胀,因此在关键升温区要缓慢升温。

罐式煅烧炉烘炉启动方案

40 罐煅烧炉烘炉启动方案(初稿) 一、烘炉时间安排 根据生产运行部安排,40 罐煅烧炉计划12 月中旬启动烘炉,预计2月中旬烘炉结束,2 月底实现达标达产。 二、分厂烘炉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40 罐煅烧炉烘炉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烘炉过程的有效控制,分厂成立40 罐煅烧炉烘炉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副组长:***** ,***** 技术负责人:**** 、**** 记录负责人: ***** 安全负责人:***** 成员: 三、烘炉前的准备 1、机械设备的验收、试车:只有在所有设备的验收、单体、联动试车结束,确保 设备无故障的情况下,才可点火烘炉。 2、清除料罐内的所有杂物后,方可填料准备烘炉。 3、参加烘炉的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后,方可进行烘炉操作。 4、炉体膨胀各检测点布置到位、测温装置安装到位。 5、烘炉时使用工器具准备齐全。 6、制定烘炉专用记录表准备齐全。 四、烘炉曲线 1、烘炉曲线的制定原则:整个烘炉过程中不损坏炉体的严密性,保证有一座优 质、耐用的煅烧炉投产。 2、烘炉曲线的制定依据:(1)日膨胀率不大于0.035%;(2)硅砖生产厂家 提供的升温曲线。 3、烘炉曲线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升温严格按照烘炉曲线执行,当水分排出量过 大、炉体膨胀量超过设定值时,需要进行保温。 4、理论烘炉曲线的计算(昼夜安全膨胀率取0.035%)

5、烘炉曲线 根据理论烘炉曲线的计算,在实际升温过程中,需要将多个不同小温度范围合并成一个温度区间,在该区间,升温速度取多个不同小温度范围内的最小升温速度,计算所得烘炉曲线如下: 在实际烘炉过程中,当水分排出量过大、炉体膨胀量超过设定值时, 需要进行保温操作,一般总烘炉时间会比计划曲线多2~5 天。

罐式煅烧炉[整理版]

罐式煅烧炉[整理版] 罐式煅烧炉(retortc alciner) 在固定的料罐中实现对炭素材料的间接加热,使之完成煅烧过程的热工设备。罐式煅烧炉是炭素工业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炉型。煅烧时原料由炉顶加料装置加入罐内,在由上而下的移动过程中,逐渐被位于料罐两侧的火道加热。燃料在火道中燃烧产生的热量是通过火道壁间接传给原料的。当原料的温度达到350,600?时,其中的挥发分大量释放出来。通过挥发分道汇集并送入火道燃烧。挥发分的燃烧是罐式煅烧炉的又一个热量来源。原料经过1200,1300?以上的高温,完成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后,从料罐底部进入水套冷却,最后由排料装置排出炉外。完成了热交换的废烟气送入余热锅炉,利用其余热生产蒸汽,或送人换热室预热供燃料和挥发分燃烧的空气。 罐式煅烧炉由炉体(包括料罐、火道、四周大墙,有的还有换热室)和金基本构造 属骨架以及附属在炉体上的冷却水套、加排料装置、煤气(或重油)管道等几部分组成。(见图) 料罐和火道是炉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料罐按纵横方向成双排列,连同它两侧的四条火道构成一组,一台炉可有3,7组。料罐的水平截面为两端是弧形的扁长形,罐壁垂直或略向外倾斜,后者即所谓斜罐式煅烧炉。对煅烧含挥发分较高的延迟焦,斜罐可以使下降的料层松动,减小结焦造成堵炉的危险。火道在料罐高度上分6,8层,烟气在火道内是一长“之”字形路线。料罐和火道都处于高温,工作条件恶劣,而且还要求罐壁导热性好,气密性高,故采用壁厚为80mm的硅质异型砖砌筑。

炉体的中部是几组料罐和火道,外部四周是大墙。在大墙中设有挥发分和预热空气通道。煅烧过程中排出的挥发分从罐上部的逸出口流出,由位于炉顶部的集合道把同组中的挥发分汇集,然后经大墙中的通道,才能送到燃烧口和需要补充热量的火道进行燃烧。经换热室或炉底空气预热道预热过的空气,也要通过大墙中的通道才能送到煤气(或重油)和挥发分的燃烧点供其燃烧。为了控制挥发分和预热空气的量,专门设有拉板砖进行调节。另外在大墙上还设有很多火道观察孔、测温测压孔,便于炉子的操作和监控。大墙采用黏土质耐火砖、保温砖和红砖砌筑。 在炉后不设余热锅炉的时候,为了利用废烟气的余热,可设换热室。换热室由黏土质的格子砖砌筑,废烟气和空气按各自的通道交错流动进行换热,通过格子砖,废烟气温度由1000?降为500,600?,而空气则被预热到400,600?。开发预热空气助燃,不但提高煅烧温度,还节约燃料,当改用延迟焦作原料后,大量挥发分的燃烧,不但满足了煅烧温度的要求,而且还大大富裕,采用换热室的形式已不能充分利用这部分热量,所以被余热锅炉取代。 整个炉体用金属骨架支撑和紧固。冷却水套悬挂在料罐的底部。煅烧好的料通过冷却水套即被冷却到100?以下。加、排料装置分别位于炉顶和冷却水套下面。加排料方式和设备结构形式虽然不同,但对其总的要求都一样,即连续均匀地加、排料,且在较大范围内能调节加、排料量;密闭性能良好,不允许漏进空气造成料的氧化,牢固可靠,便于维护。加、排料装置的结构见煅烧炉用机械设备。 分类罐式煅烧炉按其结构特点分类如下: (1)按料罐数量分,有6罐炉、12罐炉、16罐炉、20罐炉、24罐炉、28罐炉等。因为 炉子以组为单元,而一组有4个料罐,所以炉子的料罐数是4的倍数。 (2)按料罐的形状分,有直罐炉和斜罐炉。 (3)按火道层数分,有4,5层火道炉、6层火道炉和8层火道炉。

罐式煅烧炉烘炉

罐式煅烧炉烘炉 第一部份烘炉慨述 一、烘炉的目的 罐式煅烧炉的干燥和烘炉是彼此相联的一个工艺过程。干燥的目的是在保证灰缝不变形、不干裂;保持炉子砌体严密性的前提下,逐渐地尽可能完全地排除罐式炉砌体中的水份。对一座6组24室8层火道的罐式炉来说,约含有水份180多吨,可见罐式炉砌体含水量是相当大的。烘炉升温的目的在于提高砌体的温度,并使加热火道达到可以开始正常加排料时的温度。干燥与烘炉是互相联系的,不能绝然分开,所以一般统称烘炉。 二、烘炉曲线制定依据 罐式炉的烘炉曲线是根据炉体含水份的多少,不同温度区间的硅砖膨胀特性以及煅烧烘炉实践而制定的。 1.确定干燥期的理论依据 干燥阶段主要是排除砌体中的水分,砌体内的水份可分为外部水和内部水两类;前者是指物体受热到45℃便可排除的水;而后者则需受热到105℃。一般说来,将上下层平均温度值在103——105℃范围内视作干燥期终了温度是比较合理的。 在干燥过程中,水的蒸发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砌体里,干燥层也由表面逐渐向内部深处延伸,干燥失水的表层部位收缩,尚示干燥的湿的内层部位仍保持着原来的体积,结果必然产生应力,局部的应力集中会导致裂纹,甚至变形。故只有缓慢升温,方可使砖和灰浆水份的扩散及砌体内外水份扩散达到平衡,防止砖缝硬化破裂。 2.确定烘炉期的理论依据 烘炉期主要是将砌体逐渐加热升温至工作时的温度,而砌体中心部分主要是由硅砖砌筑的。因此,硅砖随温度升高而膨胀的特性就是确定烘烤期的理论依据。一般选砌体每昼夜允许的线膨胀为:0.035%做为可行的安全界限。 硅砖:它是由含石英(SiO2)很高的硅石经粉碎、成型、灼烧以后制成的。硅砖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高温下荷重软化点高、抗煅烧物料对罐壁的磨损性强等特点。(硅砖的耐火度可达1700——1750℃,在2KG/CM2的荷重下,其荷重软化点可达:1640℃)。几种耐火砖的性能指标如下表: 几种耐火砖的性能指标对比 但硅砖的耐急冷急热性能差,剧烈的温度波动,它将会发生破损。这是因为温度的变化,组成硅砖的主要成分SiO2发生了晶态的转变,因而造成了硅砖的体积急剧的膨胀和收缩。 一般SiO2能以三种结晶形态存在即:石英有:α—石英;β—石英;方石英有:α—方石英,β—方石英;磷石英有:α—磷石英,β—磷石英,γ—磷石英。在一定温度

炭素制品生产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 第2部分:罐式煅烧炉(标

I C S59.100.20 F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 S/T124.2 2010 部分代替Y S/T124 1994 炭素制品生产炉窑 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 第2部分:罐式煅烧炉 M e t h o d s o f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a n d c a l c u l a t i o no f h e a t b a l a n c e i n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 f u r n a c e s f o r p r o d u c t i o no f c a r b o n p r o d u c t s P a r t2:P o t-t y p e c a l c i n e r 2010-11-22发布2011-03-01实施

前言 Y S/T124‘炭素制品生产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分成5部分: 第1部分:回转窑; 第2部分:罐式煅烧炉; 第3部分:电气煅烧炉; 第4部分:焙烧炉; 第5部分:石墨化电阻炉三 本部分为Y S/T124的第2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243)归口三 本部分是对Y S/T124 1994‘炭素制品生产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中罐式煅烧炉部分的修订三与Y S/T124 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规范了计量单位二符号以及标准的文本格式; 突出了标准的严谨性二统一性三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三 本部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负责起草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裴天毅二刘贵生二项阳二王强三

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规程

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 规程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目录

32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规程 1烘炉的目的 罐式炉简介 32罐煅烧炉为顺流式八层火道罐式煅烧炉,它是对预焙阳极的生产原料石油焦进行煅烧的主体设备,炉子的结构特点是: 1.1.1主体由粘土耐火砖砌筑,罐式炉的心脏罐体、火道部分使用 硅砖砌筑,上下部分和四周使用粘土砖砌筑。 1.1.2炉子每四罐为一组,共八组;八层火道、火道和挥发份道自 成一个体系,炉子设置两条预热空气道,一条由炉底通过沿前墙到 喷火嘴处,一条由炉底通过折回到炉底四层,利用四层剩余的挥发 份提高温度,即可降低炉底温度,又可预热空气。 烘炉目的 罐式煅烧炉的寿命长短主要与耐火材料质量、砌筑质量及使用 维护等三个方面有关,其中罐式煅烧炉的烘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 到罐式炉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生产。 烘炉就是对新砌炉子进行加热,把炉内的水分逐渐烘干,消除内应力,增加泥浆的粘结力,提高炉体的强度,同时对砌体进行高 温烧结,使其达到正常生产时的热状态。 随着温度的变化,组成硅砖的主要成分SiO2将发生晶体的转化,因而造成了砖的体积发生急剧的膨胀和收缩。

一般SiO2以三种结晶形态存在,即石英有:α—石英、β—石英,方石英有:α—方石英、β—方石英,磷石英有:α—磷石英、β—磷石英、γ—磷石英。在一定温度范围内,SiO2的不同结晶形态及其同素异构体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一温度范围,达到晶体转化温度,SiO2的晶体就要发生转变。随着温度的变化,由SiO2的晶体转化所引起的体积急剧变化,一般可以认为是在瞬间完成的(当有矿化剂Ca、Fe存在时转化更快)。 SiO2 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晶体形态转化示意图 所以在117℃、163℃、270℃、537℃、870℃等几个关键升温阶段都是硅砖晶体转换最激烈温度区,并伴随着硅砖的膨胀,因此在关键升温区要缓慢升温。 2烘炉曲线及烘炉方法 罐式煅烧炉有硅砖、粘土砖砌成,硅砖高度4488mm,粘土砖高度2005mm。硅砖线膨胀率共检验三个样:a1=×10﹣6·k﹣1,a2= ×10﹣6·k﹣1,a3=×10﹣6·k﹣1;粘土砖的线膨胀率检测两个样:

详解罐式煅烧炉

罐式煅烧炉 罐式煅烧炉(retortc alciner) 在固定的料罐中实现对炭素材料的间接加热,使之完成煅烧过程的热工设备。罐式煅烧炉是炭素工业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炉型。煅烧时原料由炉顶加料装置加入罐内,在由上而下的移动过程中,逐渐被位于料罐两侧的火道加热。燃料在火道中燃烧产生的热量是通过火道壁间接传给原料的。当原料的温度达到350~600℃时,其中的挥发分大量释放出来。通过挥发分道汇集并送入火道燃烧。挥发分的燃烧是罐式煅烧炉的又一个热量来源。原料经过1200~1300℃以上的高温,完成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后,从料罐底部进入水套冷却,最后由排料装置排出炉外。完成了热交换的废烟气送入余热锅炉,利用其余热生产蒸汽,或送人换热室预热供燃料和挥发分燃烧的空气。 基本构造罐式煅烧炉由炉体(包括料罐、火道、四周大墙,有的还有换热室)和金属骨架以及附属在炉体上的冷却水套、加排料装置、煤气(或重油)管道等几部分组成。(见图) 料罐和火道是炉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料罐按纵横方向成双排列,连同它两侧的四条火道构成一组,一台炉可有3~7组。料罐的水平截面为两端是弧形的扁长形,罐壁垂直或略向外倾斜,后者即所谓斜罐式煅烧炉。对煅烧含挥发分较高的延迟焦,斜罐可以使下降的料层松动,减小结焦造成堵炉的危险。火道在料罐高度上分6~8层,烟气在火道内是一长“之”字形路线。料罐和火道都处于高温,工作条件恶劣,而且还要求罐壁导热性好,气密性高,故采用壁厚为80mm的硅质异型砖砌筑。 炉体的中部是几组料罐和火道,外部四周是大墙。在大墙中设有挥发分和预热空气通道。煅烧过程中排出的挥发分从罐上部的逸出口流出,由位于炉顶部的集合道把同组中的挥发分汇集,然后经大墙中的通道,才能送到燃烧口和需要补充热量的火道进行燃烧。经换热室或炉底空气预热道预热过的空气,也要通过大墙中的通道才能送到煤气(或重油)和挥发分的燃烧点供其燃烧。为了控制挥发分和预热空气的量,专门设有拉板砖进行调节。另外在大墙上还设有很多火道观察孔、测温测压孔,便于炉子的操作和监控。大墙采用黏土质耐火砖、保温砖和红砖砌筑。 在炉后不设余热锅炉的时候,为了利用废烟气的余热,可设换热室。换热室由黏土质的格子砖砌筑,废烟气和空气按各自的通道交错流动进行换热,通过格子砖,废烟气温度由1000℃降为500~600℃,而空气则被预热到400~600℃。开发预热空气助燃,不但提高煅烧温度,还节约燃料,当改用延迟焦作原料后,大量挥发分的燃烧,不但满足了煅烧温度的要求,而且还大大富裕,采用换热室的形式已不能充分利用这部分热量,所以被余热锅炉取代。 整个炉体用金属骨架支撑和紧固。冷却水套悬挂在料罐的底部。煅烧好的料通过冷却水套即被冷却到100℃以下。加、排料装置分别位于炉顶和冷却水套下面。加排料方式和设备结构形式虽然不同,但对其总的要求都一样,即连续均匀地加、排料,且在较大范围内能调节加、排料量;密闭性能良好,不允许漏进空气造成料的氧化,牢固可靠,便于维护。加、排料装置的结构见煅烧炉用机械设备。 分类罐式煅烧炉按其结构特点分类如下:

罐式煅烧炉的砌筑

罐式煅烧炉的砌筑(2012-04-19 14:51:05) 标签:杂谈 1/砌筑通则: (1)炉体砌筑应按照“从底直顶,先罐后墙”的顺序进行炉体砌筑。 (2)必须事先进行硅砖及炉底座砖的预砌筑,根据预砌筑结果,确定煅烧罐实际尺寸及砖加工量。 (3)以炉子纵横中心线为基准,确定煅烧罐、地下烟道余热室、喷嘴砖、废气道、挥发份道及各种孔洞的中心线及各类砖的砌筑边线,不得积累放线。 (4)以炉底板上表面为基准,树立砖层固定标杆,为以此控制砌筑高度。 (5)不得在现场温度低于5℃的条件下进行湿法砌筑,泥浆搅拌及浇注料施工。砖及灰浆温度≮3℃。耐火砖着雨后,经烘干或自然干燥后方可砌筑。 (6)必须用专用设备进行泥浆搅拌,使泥浆拌和均匀,加水量可根据气温,湿度。条件调节,保证适宜的稠稀度。 (7)不定形耐火材料施工依据厂家或《筑炉手册》中的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8)所有拱胎、模板必须设牢固,利于拆除。 (9)为了保证砌筑质量,砌体应按砖层同步起升,高差不应超过0.5m,砌砖中的,断或返工拆砖时必经留没阶梯形砖梯。 (10)标准砖的砌筑应根据砌体厚度参照《筑炉手册》中所标样式砌筑。 (11)砌砖必须横平竖直,符合标高及放线,异型砖必须严格按图砌筑,不得任意交换位置。 (12)砌砖使用木槌或橡胶槌找正,禁止在已完工的砌体上用槌敲打或加工砖。 (13)砌体停工接砌时,已松动错位的砖要拆除重砌。 (14)技术标准中允许的存在缺棱、缺角、裂纹、扭曲等缺陷的砖必须用于砌体非工作面处,经过加工的砖其加工面不应朝向炉体孔道、工作面或膨胀缝。 (15)各种材料、部件在装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减少对砌体的撞击。 (16)砖的加工尽量用机械加工,手工加工砖断面必须处理平整,标准砖加工时去掉的长度不应大于砖长的1/2,去掉厚度不大于1/3。 (17)经常分层次检测砌体的尺寸、中心距、标高、平整度、砖缝及泥浆饱满程度等,发现不合格项及时返工修正。

炭素生产煅烧车间工艺流程及岗位操作

煅烧车间工艺流程及岗位操作培训教程 1.煅烧车间工艺流程: 原料——抓斗天车——狼牙破碎机——皮带输送机——煅前斗提——煅前仓——罐式煅烧炉——冷却水套——碎料机——振动输送机——皮带输送机——煅后斗提——煅后料仓 2.原料库及煅烧车间各岗位: 原料车间分为天车工,上料工两个岗位;煅烧车间分为调温工,排料工,热媒工和循环水工四个岗位。热媒和循环水属于辅助岗位! 3.原料车间岗位操作: 原料车间负责平时原料进厂后的入库工作;天车工按上级下达的配比要求进行配料,以保证煅前焦的挥发份含量均衡。煅前焦经过狼牙破碎机预碎到50-70mm左右的中等块度,经皮带输送机和斗提送往煅前仓。上料工保证各设备正常工作,使物料顺利入仓! 简单介绍一下石油焦:根据焦化工艺的不同,石油焦可分为延迟焦和釜式焦两种; 现在广泛采用的是延迟焦。石油焦的质量可用其灰份,硫份,挥发份的含量来进行衡量。 灰份含量是石油焦的主要质量指标,一般要求应小于0.5%,硫对于炭素生产来说是一种有害元素,一般规定其含量应小于1%。石油焦的挥发份高低表明了其焦化程度,对煅烧操作有着较大的影响。理想的含量应在9%--12%之间。着重讲一下以下两个问题:(1)原料为什么要进行配料? 因为各个厂家所生产的石油焦其挥发份的含量不一,所以要进行配料,并加 入适量的煅后焦进行回配,使其挥发份的含量控制在9%--12%之间,达到均 衡,以保证煅烧操作的顺利进行! (2)原料为什么要进行预碎? 因为如果原料块度过大,那么在煅烧工序就保证不了煅后焦质量的均一性。 会造成有的出现烧损严重,而有的却还没烧透!如果粉料太多,就会造成烧 损严重。所以必须保证原料粒度的适中。 4.煅烧调温操作: (1)什么叫煅烧? 碳质原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高温(1250—1380度)热处理的过程称为煅 烧。 (2)煅烧的目的? 排除原料中的水份和挥发份。 提高原料的密度和机械强度。 提高原料的导电性能。 提高原料的抗氧化性能。

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规程

目录1烘炉的目的................................................ 2烘炉曲线及烘炉方法........................................ 3烘炉前的准备.............................................. 4烘炉技术操作.............................................. 5烘炉温度控制.............................................. 6弹簧调整.................................................. 7安全注意事项.............................................. 8烘炉组织机构..............................................

32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规程 1烘炉的目的 罐式炉简介 32罐煅烧炉为顺流式八层火道罐式煅烧炉,它是对预焙阳极的 生产原料石油焦进行煅烧的主体设备,炉子的结构特点是: 1.1.1主体由粘土耐火砖砌筑,罐式炉的心脏罐体、火道部分使用硅 砖砌筑,上下部分和四周使用粘土砖砌筑。 1.1.2炉子每四罐为一组,共八组;八层火道、火道和挥发份道自成 一个体系,炉子设置两条预热空气道,一条由炉底通过沿前墙到喷火 嘴处,一条由炉底通过折回到炉底四层,利用四层剩余的挥发份提高 温度,即可降低炉底温度,又可预热空气。 烘炉目的 罐式煅烧炉的寿命长短主要与耐火材料质量、砌筑质量及使用维 护等三个方面有关,其中罐式煅烧炉的烘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罐 式炉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生产。 烘炉就是对新砌炉子进行加热,把炉内的水分逐渐烘干,消除内 应力,增加泥浆的粘结力,提高炉体的强度,同时对砌体进行高温烧结,使其达到正常生产时的热状态。 随着温度的变化,组成硅砖的主要成分SiO2将发生晶体的转化,因而造成了砖的体积发生急剧的膨胀和收缩。 一般SiO2以三种结晶形态存在,即石英有:α—石英、β—石英,方石英有:α—方石英、β—方石英,磷石英有:α—磷石英、β—

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规程

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 规程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目录

32罐罐式煅烧炉烘炉操作规程 1烘炉的目的 罐式炉简介 32罐煅烧炉为顺流式八层火道罐式煅烧炉,它是对预焙阳极的生产原料石油焦进行煅烧的主体设备,炉子的结构特点是: 1.1.1主体由粘土耐火砖砌筑,罐式炉的心脏罐体、火道部分使用 硅砖砌筑,上下部分和四周使用粘土砖砌筑。 1.1.2炉子每四罐为一组,共八组;八层火道、火道和挥发份道自 成一个体系,炉子设置两条预热空气道,一条由炉底通过沿前墙到 喷火嘴处,一条由炉底通过折回到炉底四层,利用四层剩余的挥发 份提高温度,即可降低炉底温度,又可预热空气。 烘炉目的 罐式煅烧炉的寿命长短主要与耐火材料质量、砌筑质量及使用 维护等三个方面有关,其中罐式煅烧炉的烘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 到罐式炉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生产。 烘炉就是对新砌炉子进行加热,把炉内的水分逐渐烘干,消除内应力,增加泥浆的粘结力,提高炉体的强度,同时对砌体进行高 温烧结,使其达到正常生产时的热状态。 随着温度的变化,组成硅砖的主要成分SiO2将发生晶体的转化,因而造成了砖的体积发生急剧的膨胀和收缩。

一般SiO2以三种结晶形态存在,即石英有:α—石英、β—石英,方石英有:α—方石英、β—方石英,磷石英有:α—磷石英、β—磷石英、γ—磷石英。在一定温度范围内,SiO2的不同结晶形态及其同素异构体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一温度范围,达到晶体转化温度,SiO2的晶体就要发生转变。随着温度的变化,由SiO2的晶体转化所引起的体积急剧变化,一般可以认为是在瞬间完成的(当有矿化剂Ca、Fe存在时转化更快)。 SiO2 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晶体形态转化示意图 所以在117℃、163℃、270℃、537℃、870℃等几个关键升温阶段都是硅砖晶体转换最激烈温度区,并伴随着硅砖的膨胀,因此在关键升温区要缓慢升温。 2烘炉曲线及烘炉方法 罐式煅烧炉有硅砖、粘土砖砌成,硅砖高度4488mm,粘土砖高度2005mm。硅砖线膨胀率共检验三个样:a1=×10﹣6·k﹣1,a2= ×10﹣6·k﹣1,a3=×10﹣6·k﹣1;粘土砖的线膨胀率检测两个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