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风热回收
空调系统排风热回收

1 绪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空调在人们生活中得到普遍的应用。
但是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短缺日益严重,空调行业作为建筑物的主要的能耗之一,其节能性和经济性已越来越受相关机构和人士的重视;另一方面,伴随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在满足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要求的同时节省空调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是很多人都很关心的问题。
使用排风热回收装置,利用排风中的冷热量来对新风进行预处理,就可以在节能的同时增加室内的新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这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很好的举措。
1.1 排风热回收装置产生的背景1.1.1 节能与经济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舒适度也要求越来越高,空调系统及其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成为人们舒适生活、正常生产的重要保证。
空调作为建筑物的主要的能耗之一(可高达总能耗的40%),其节能性和经济性已越来越受相关机构和人士的重视。
在一些欧美国家,建筑能耗中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的耗能占全国总能耗的30%,在我国也达到20%左右,高级民用建筑的中央空调耗能可以达到建筑总耗能的30%一60%[1]。
而且随着我国住宅业的快速发展及空调普及率的大幅度提高,势必造成空调用电和能耗的迅速增加[2]。
由于空调具有使用时间集中、季节性负荷大的特点,更加重了峰谷电量差距的矛盾,电网负荷率下降,造成电力设施的资源浪费。
因此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对降低建筑物耗能、节约能源有重要意义。
在建筑物的空调负荷中,新风负荷一般要占到空调总负荷的30%甚至更多[3]。
在常规空调中,排风不经过处理直接排至室外,未免造成其中的冷热量能量的浪费,如果能将这一部风能量加以回收利用则可以大大节省能源。
用排风中的余冷余热来预处理新风,不仅可以减少处理新风所需的能量,还可以降低机组负荷,提高空调系统的经济性。
当把空调房间的热量排放到大气中时,既造成城市的热污染,又白白的浪费了能量。
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原理

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原理原理:热回收新风机组是一种对住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换气,使住宅整体保持新鲜空气的流通的通风换气系统。
主要由新风主机(全热交换器)、控制开关、风管、进气风口、排气风口组成,主机安装于设备间、厨房、卫生间等房间,系统工作时,室内污浊空气通过排风管道经全热交换器排到室外。
在室内污浊空气排到室外的同时,新风经全热交换器通过送风管道进入室内。
在送排风的同时,送入室内的新风吸收排风中的冷(热)量,进行热量回收,达到节能的目的。
热回收新风机组是一种对住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换气,使住宅整体保持新鲜空气的流通的通风换气系统。
主要由新风主机(全热交换器)、控制开关、风管、进气风口、排气风口组成,主机安装于设备间、厨房、卫生间等房间,系统工作时,室内污浊空气通过排风管道经全热交换器排到室外。
在室内污浊空气排到室外的同时,新风经全热交换器通过送风管道进入室内。
在送排风的同时,送入室内的新风吸收排风中的冷(热)量,进行热量回收,达到节能的目的。
电动调节阀与风机连锁,以保证切断风机电源时风阀亦同时关闭。
电动调节阀亦可实现与风机的联动,当风机切断电源时关闭电动调节阀。
新风机组温度控制系统由比例积分温度控制器、安装在送风管内的温度传感器和电动调节阀组成。
控制器的作用是把置于送风风道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送风温度传送至温控器与控制器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PI运算的结果,温控器给电动调节阀一个开/关阀的信号,从而使送风温度保持在所需要的范围。
当过滤网堵塞时或当其超过规定值时,压差开关给出开关信号。
在需要制冷时,温控器置于制冷模式,当传感器测量的温度达到或低于设定温度时,温控器给电动阀一个关阀信号,电动阀的关阀接点接通阀门关闭。
如果测量温度没达到设定温度,温控器给电动阀一个开阀信号,电动阀开阀接点接通阀门打开。
在需要制热时,温控器置于制热模式,当传感器测量的温度达到或高于设定温度时,温控器给电动阀一个关阀信号,电动阀的关阀接点接通阀门关闭。
全新风、全排风系统热回收方案

全新风、全排风系统热回收方案前言:针对本项目A7#车间采用的全新风、全排风系统热量回收装置,列举备选方案,逐一分析优劣及选定施工方案的理由。
最终依照现场情况,选定方案。
因生产工艺需要,A7#布病车间JK-B、JK-C、JK-D、JK-F、K-H 5个系统采用的全新风,房间直排模式。
此设计方案,虽然能够有效保证生产安全,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病菌等有毒物质危害人体,但是机组能耗过大,浪费严重,不满足现今提倡的节能环保,绿色生产的理念。
经过探讨,考虑针对现已完成的施工内容,进行有限度的改造,增设热回收装置,利用排风中的余冷和余热来预处理新风,以达到降低空调机组的冷热负荷,较少能耗,提高空调系统经济性、环保性的目的。
A7#布病车间内机组均为全年性空调,设有独立新风和排风的系统,送风量大于3000m3/h,新、排风之间的设计温差大于8℃,对室内空气品质要求较高。
以上条件均满足空调排风空气中热回收系统的设计要求。
热回收装置分为显热和全热交换器两种。
考虑到新风中显热和潜热能耗的比例构成是选择显热和全热交换器的关键因素。
在严寒地区宜选用显热回收装置;而在其他地区,尤其是夏热冬冷地区,宜选用全热回收装置。
依照呼和浩特所处的地理位置,属严寒地区,宜采用显热回收。
方案1:转轮式热回收装置转轮式热交换器一般应用于空调设备的送排风系统中,排风和新风以相逆方向渡过旋转的蓄热体转轮,过程中释放和吸收能量,将排风中所蕴含的热或冷量转移到新风中。
1)为了保证回收效率,要求新、排风的风量基本保持相等,最大不超1:0.75。
如果实际工程中新风量很大,多出的风量可通过旁通管旁通。
2)转轮两侧气流入口处,宜装空气过滤器。
特别是新风侧,应装设效率不低于30%的粗效过滤器。
3)在冬季室外温度很低的严寒地区,设计时必须校核转轮上是否会出现结霜、结冰现象,必要时应在新风进风管上设空气预热器或在热回收装置后设温度自控装置;当温度达到霜冻点时,发出信号关闭新风阀门或开启预热器。
热回收通风系统在北方住宅的应用效果

热回收通风系统在北方住宅的应用效果一、热回收通风系统概述热回收通风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技术,它通过回收室内排出的热能来预热进入的新鲜空气,从而减少供暖和制冷系统的能耗。
在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寒冷且漫长,供暖需求大,因此热回收通风系统在住宅中的应用尤为重要。
1.1 热回收通风系统的核心原理热回收通风系统的核心原理是利用热交换器,将室内排出的热空气与室外进入的新鲜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能量的回收。
这种系统通常包括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和热交换器三个主要部分。
1.2 热回收通风系统的应用场景热回收通风系统的应用场景广泛,不仅适用于新建住宅,也适用于既有住宅的改造。
在北方地区,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热回收通风系统能够有效减少供暖和制冷的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
二、热回收通风系统在北方住宅的应用效果在北方住宅中,热回收通风系统的应用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提高能源效率热回收通风系统通过回收室内排出的热能,减少了供暖和制冷系统的能耗。
在北方地区,冬季供暖是住宅能耗的主要部分,热回收通风系统能够有效降低这部分能耗,提高能源效率。
2.2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热回收通风系统不仅能够回收热能,还能够通过持续的通风换气,减少室内污染物的积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这对于北方地区冬季长时间关闭门窗的住宅尤为重要。
2.3 提升室内舒适度热回收通风系统能够提供恒温恒湿的室内环境,减少室内温度波动,提升居住者的舒适度。
在北方地区,冬季室内外温差大,热回收通风系统能够有效调节室内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
2.4 减少维护成本热回收通风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它减少了对传统供暖和制冷系统的依赖。
在北方地区,供暖系统的维护成本较高,热回收通风系统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这部分成本。
三、热回收通风系统在北方住宅的应用挑战尽管热回收通风系统在北方住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3.1 初始成本较高热回收通风系统的初始成本相对较高,这可能会影响一些家庭的安装意愿。
空调系统中排风热回收

空调系统中的排风热回收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常用换热器的形式、特点、及对它们之间的优缺点进行了多角度的对比,并针对具体应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了建议,这对合理设计和应用热回收系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热回收;热交换器;节能;合理化设计;0引言建筑能耗是国家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美一些国家,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我国建筑物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8%~25%,并且这一比例还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增加。
建筑耗能中,建筑物采暖、通风和空调的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0%~40%,而空调系统中新风负荷又占总负荷的20%~30%,所以新风耗能占建筑总能耗的4%~12%。
由此可见,有效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对降低建筑物耗能、节约能源有重要意义。
又空调系统能耗特点之一是系统同时存在需冷(热、湿)和排冷(热、湿)的处理过程,夏季室外空气需经过冷却干操处理,而排风正是低温较干燥的空气;冬季室外空气需加热加湿处理,而排风是温湿度较高的空气。
从有效利用能源的角度来考虑,应当将建筑物内(包括空调系统中)需排掉的余热(冷)移向需要热(冷)的地方去即热能回收。
1热回收系统概述空调系统的节能方式很多,冷量和热量回收就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
空调系统中可供回收的余热、余冷主要分布在排风,冷凝热和室内冷凝水中。
所谓热(冷)回收系统就是回收建筑物内外的余热(冷)或废热(冷)并把回收的热(冷)量作为供热(冷)或其他加热设备的热源而加以利用的系统。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明文规定;“建筑物内设有集中排风系统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排风热回收装置(全热和显热)的额定热回收效率不应低于60%:1)送风量大于或等于3000m3/h的直流式空气调节系统,且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2)设计新风量大于或等于4000m3/h 的空气调节系统,且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3)设有独立新风和排风的系统。
211182922_畜禽舍通风热回收(交换)的研究与应用

目前规模猪场猪舍建筑基本都采用密闭舍设计,为了保证猪舍内的空气质量,降低舍内湿度,排出有害气体,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需要保证一个至少每小时循环3~4次的最小通风换气量,而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寒冷区域,即使在采用最小通风量的情况下,也会造成猪舍温度下降,低于猪体适应的温度范围,低温环境会导致猪只饲料消耗高,生长速度慢,甚至还会导致疾病和死亡。
据核算,在寒冷地区冬季通风导致的热损失通常占整个猪舍热损失的80%以上,在S. Va s s i l a k i s ,J.A.L i n d l e y J a m e s 等1998的研究资料中,一个规格为13.6 m ×7.3 m ×2.7 m(长×宽×高)的分娩单元,冬季建筑本身热能耗最高值为2.5 kw (8 500 Btu/h ),而通风热能耗最高数值为19.3 kw (66 000 Btu/h );在同一个项目的保育舍,规格为11.5 m ×4.2 m ×2.4 m (长×宽×高),冬季建筑热能耗最高值为1.67 kw (5 700 Btu/h ),而通风热能耗最高值为15.1 kw (51 500Btu/h ),通风热能损耗都超过建筑自身热能耗的9倍以上。
排风热回收技术可以把排风中的部分热量回收利用,用以加热进入舍内的新风,不但可以降低猪舍的总体加热能耗,同时可以提高冬季新风的换气量,改善舍内空气畜禽舍通风热回收(交换)的研究与应用王文锋 ¹,訾春波 ¹,储德胜 ²,张 博 ³,邹士福 ²,孙永刚 ²,梁明林 ²(1.天津大鸿恒翔机械有限公司,天津 301800;2.中粮家佳康(吉林)有限公司,吉林 松原 131500;3.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环境,降低加热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
热回收技术在排风系统中的应用

热回收技术在排风系统中的应用摘要:探讨了热回收技术在空调排风系统中的应用,以工程实例介绍了施工要点,分析了热回收技术的经济效益,为热回收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持。
关键词:空调系统液体循环式热回收系统经济效益分析0 前言目前,我国能源形势非常严峻,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增长迅猛。
我国的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用能量的1/4,其中空调能耗已达建筑总能耗的60%以上。
另外,建筑物的室内空气品质越来越重视,对新风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据调查,空调工程中对新风处理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25%~30%,对于高级宾馆和办公建筑可达40%。
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尤其降低空调能耗,是缓解国家能源紧张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在空调节能中,新风、排风空气热回收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使用排风热回收装置,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1 背景1.1热回收技术的形成过程有关空气品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人们已经开始采用通风的方法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
空调系统的出现,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空调环境。
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使空调系统这一能源消耗大户面临严峻的考验,节能降耗成为空调系统设计的关键。
节能措施之一就是减少入室新风量,但是这一措施引起了室内空气环境恶化,再加上现代建筑中密闭空间的增多以及各种装饰材料的使用,出现了“病态建筑综合症”。
80年代以来,空调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标志之一就是由舒适性空调向健康空调的变革。
新排风热回收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已在市场上逐渐普及开来。
1.2热回收技术的优势传统的新风系统,新风负荷占空调总负荷的30%甚至更多。
把空调房间里的热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既造成了城市的热污染,又白白浪费了热能。
而加入热回收技术的新风系统则有效利用了排风中的余冷余热来预处理新风,减少了处理新风的能量,降低了机组的负荷,提高了空调系统的经济性。
图1:新排风热回收系统示意图如图所示,从空调房间出来的空气一部分经过热回收装置与新风进行换热,从而对新风进行预处理,换热后的排风以废气的形式排出,经过预处理的新风与回风混合后再被处理到送风状态送人室内。
排风热回收系统工程应用分析

排风热回收系统工程应用分析摘要:阐述了排风热回收系统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热回收设备,通过具体工程实例的分析来说明排风热回收的经济性,并且比较了各种热回收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节能热回收排风经济性1. 前言目前空调耗能已经达到建筑能耗的60%以上,空调系统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已超过我国一次能源总量的2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空调能耗必将对我国的能源消耗造成长期的、巨大的影响。
为保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空调节能起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 排风热回收的重要意义所谓热回收系统既是回收建筑物内外的余热(冷)或废热(冷)并把回收的热(冷)量作为供热(冷)或其他加热设备的热源而加以利用的系统。
据调查,空调工程中处理新风的能耗大致要占到总能耗的25%~30%,对于高级宾馆和办公建筑可高达40%[2]。
可见,空调处理新风所消耗的能量是十分可观的。
而空调房间排风中所含的能量更是相当可观,若加以回收利用可以取得很好的节能效益和环境效益,尤其是冬季采用,效益更为明显。
但在实际工程中,业主及业内人士往往单纯地从经济效益方面来权衡热回收装置的设置与否,而忽略了热回收装置带来的节能效益和环境效益。
为了真正意义的节能,我国在2005年4月发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设计在技术经济分析合理时应优先考虑采用排风能量的热回收,并强制规定了一些必须采用热回收装置的系统。
3. 各种热回收设备常见的热回收设备有转轮式和板翅式全热换热器以及热管式和中间冷媒式显热换热器。
所谓全热换热器是用具有吸湿作用的材料制作的,它既能传热又能传湿,可同时回收显热和潜热。
显热换热器用没有含吸湿作用的材料制作,只有传热,没有传湿能力,只能回收显热。
3. 全热回收装置3.1.1转轮换热器转轮式换热器是通过排风与新风交替逆向流过转轮来传递热量的。
转轮中的转芯是用喷涂氯化锂溶液的铝箔或浸渍过氯化锂溶液的特殊纸张或合成纤维制作而成的。
排风由转轮一侧的入口吸入,将所含的部分冷量(或热量)传递给转轮;而新风从的另一侧吸入,转轮以15~20r/min的速度旋转,将积蓄在转轮上的冷量(或热量)传递给新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⑷冷热气体中间用隔板隔开,没有泄漏,因此没有交叉污染问题。
⑸由于流体流动通道宽敞,阻力损失小。 ⑹每根热管完全独立,维修方便。
热管换热器的分类
■整体式热管换热器 简介: 热管的蒸发段和冷凝段同处于一个整体的上、下两个空间,以流过热管两端流体的种类可分为: 1.气-气式热管换热器,冷、热流体均为气体,如热管式空气预热器。 2.气-液式热管换热器,冷流体为液体,热流体为气体,如热管式省煤器。 3.气-汽式热管换热器,冷流体侧为产生蒸汽,热流体为气体,如热管式蒸汽发生器(余热锅炉 ), 其又可分为: ① 分离套管式热管蒸发器,产汽部分与汽包分开布置,通过上升管和下降管连接。 ② 冷凝段直插汽包式(俗称子弹头式)热管蒸汽发生器,产汽部分与汽包同处一空间,不需 要升管和下降管。 ■ 分离式热管换热器 简介: 热管的蒸发段和冷凝段分开布置,不同处于一个整体。其也可分为: 1.气-气式热管换热器。 2.气-液式热管换热器。 3.气-汽式热管换热器。 ■KLS低温、GRSC中温热管换热器 KLS低温热管换热器简介: 用途:在各类工厂空调通风换气中,冬季回收排风中的热量予热新风;夏季回收排风中的冷量予 冷新风;回收工艺设备排风中的热量予热送风,达到节能的目的。
全热回收
按回收热量分类
部分热回收
转轮式换热器
板翘式换热器 按工作原理分类 热泵式换热器
分中间热媒式换热器 板式显热换热器
静态回收
• 全热回收 • 通过特质的纸介质来完成对室外和室内空 气的温度、湿度实现回收 • 显热回收 • 能量回收的介质通常是铝箔,只对室外空 气和室内空气的温度完成能量回收 全热回收与显热回收对比
• • • • • • • •
优点: 结构紧凑,单位何种的传热面积大 没有转动设备,不消耗电力,运行安全可靠 每根热管自成换热体系,便于更换 热管的传热是可逆的,冷热液体可以变换 本身的温降很小,接近于等温运行 缺点: 按管位置固定,设计布置时缺乏灵活性
热管换热器的特点
⑴每根热管都是永久性密封的,传热时没有额外的能量损耗,无运行部 件,运行可靠性高。 ⑵热管换热器的结构决定了它是典型的逆流换热,热管又几乎是等温运 行,因此热管换热器具有很高的效率。 ⑶因冷热气体的换热在热管的外表面进行容易扩展受热面积。
• 动态回收 • 通过以通道轮回收方式实现的
• 静态回收 • 通过板式回收器实现的
• 显热回收 • • 转轮式换热器 全热回收 • 工作原理: • 转轮作为蓄热芯体,新风通过轮转 的一个半圆,而同时排风逆向通过 • 转轮的另一个半圆,新风和排风以这 • 种方式交替逆向通过转轮。 在冬季,转轮蓄热芯体吸收排风 • 中的热(湿)量,当转到新风侧时,由 • 于存在温(湿)差的原因,蓄热芯体就 会释放其中的热(湿)量,当再转到排 • 风侧时,又继续吸收排风中的热(湿) • 量。如此往复循环实现能量的回收
热泵式热回收 显热回收
工作原理: 热泵通过从蒸发器吸热,冷凝 器放热而把热量从一处传递到 另外一处。它这样可以用于排 风热回收。 夏季工况: 排风侧的盘管为冷凝器,新风 侧的盘管为蒸发器;从而冷却 了新风。 冬季工况: 四通换向阀使制冷剂流向改变 ,这时排风侧的盘管为蒸发器 ,新风侧的盘管为冷凝器;系 统从排风侧吸热,而加热了新 风。 当系统中排风和新风的冷、热 量并不一定平衡,这时需有辅 助冷热源对新风补冷却或加热
,
构成: 转轮、壳体、传动机构、密封件 优点: 回收效率较高 能用于较高温度的排风系统 通过转速控制,适用于不同的室内外空气参数 缺点: 装置较大,占用建筑面积和空间多 压力损耗较大 有传动设备,自身需要消耗动力 有少量渗漏,无法完全避免交叉污染
转轮蓄热体 • 形状:圆盘形并呈蜂窝状 • 材料:特殊复合纤维或铝合金箔 • 可在表面均匀喷涂二氧化硅或分子筛等 吸湿剂,实现对潜热的回收 • 蓄热体具有自我清洁的功能 • 原因: 气体在蓄热芯体中成层流形式,气体中的 污染物和颗粒不易沉淀。 转轮的气流方向不断改变的交替改变以及 特殊的热轮结构,也保证了自我清洁达到 最佳的效果。 转轮式全热交换器可以用压缩空气、水、 蒸汽和特殊的清洗剂进行清洗。
全热交换器中潜熱的交换通过下述两种机制进行: ① 通过介质两侧水蒸气分压差进行湿度交换。 ② 高湿侧的水蒸气被吸湿剂吸收,通过纸纤维的毛细 管作用向低湿侧放。
显热换热器的隔板是非透过性的、具有良好导热特性
板翘式热交换器流向结构图
热管式换热器 显热回收
工作原理 热管是一根内壁衬有一层能产生毛 细作用的吸液芯的密闭管子,吸液 芯中含有作为传 递介质的工作液体。热管的一端受 热,吸液芯中的液体就在这一端蒸 发,蒸汽流向热管较冷的区域,冷 凝成液体放出冷凝潜热。冷凝液重 新被液芯所吸收,并借助毛细作用 返回到吸液芯蒸发区。
排风热回收
能源紧缺
• 随着我国空调普及率的逐年提高,其能耗不断增加,建筑 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一些欧美国家,建 筑能耗中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的耗能占全国总能耗的30% ;在我国也达到20%左右,而且在迅速增加。高级民用建 筑的中央空调耗能占建筑总耗能的30%~60%。能源的高 消耗对我国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 新风能耗在空调通风中,占有较大比例。可从回风中回收 冷量或热量。以减少新风的能耗。
• 结构: • 压缩机、节流结构、制冷剂换热盘管、四 通换向阀 • 优点: • 能回收大量潜能 • 热效率高 • 缺点: • 需配备大量设备 • 能耗大 • 初投资高
各热交换器对比
能量回收系统 设备 维护 辅助 效率 费用 保养 设备 高 低 高 低 中 中 无 无 占用 空间 大 大 接管 交叉 自身 抗冻 灵活 污染 能耗 能力 性 有 无 少 无 差 差 差 中
双清洁扇叶
双清洁扇叶的作用: 不仅防止了气体、细菌、灰尘 颗粒等在转轮中从排风混流到 新风中,也确保了气流的充分 分开和气流的交叉污染
热回收材料
热回收转轮铝箔材料波纹高度越低, 转轮换热表面积越大,热回收效率 越高;波纹高度越高,转轮换热面 积越小,热回收效率越低。
结构特点
• 高热回收效率:蜂窝状的蓄热芯体设计,构成了一个蓄热 、吸湿、传热、传质的巨大接触面积具备了回收显热和潜 热的优异特性。
构成 翅片、封条、导流片和隔板 优点 构造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没有转动设备,不消耗电力 不需要中间热媒,没有温差损失 设备费用较低 缺点 装置较大,占用建筑 面积和空间大 按管位置固定,设计布置缺乏灵活性
板翘式换热器 显热回收
显式回收与全热回收的区别: 1.隔板不同
• • • • • • • •
优点: 的材料,一般多为铝质材料。 结构简单, 运行安全可靠, 无传动设备, 不消耗动力, 全热交换器是一种透过型的空气——空气热交换器, 无温差损失, 设备费用较低。 其间隔板是由经过处理的、具有较好传热透湿特性的 缺点: 材料构成。 但设备体积大, 须占用较大建筑空 2.交换方式不同 间, 显式热交换器是介质两侧流过不同温度的空气时,热 接管位置固定, 缺乏灵活性, 传热效率较低。 量通过传导的方式进行交换。
• 自清洁功能:通过转轮的气流方向不断的交替改变以及设 置双清洁扇面,保证了自清洁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 低运行费用:转轮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运行费用较低。 • 便于控制:可以根据室内外温湿度变化控制转轮转速,以 达到最佳运行效果。
• • • 板翘式换热器 全热回收 • 工作原理 • 它是一种静止式的全热换热器,换 热芯体是采用多孔纤维材料如特殊 • 加工的纸作为基材,对其表面进行 • 特殊处理后制成的板翅状单元体。 在换热器中换热芯体交错放置, • 进排通路用隔板完全分开。 • •
转轮式换热器 板翅式显热换热器
板翅式全热换热器 热管式换热器
高 中
中 中
中 易
无 无
大 小
无 无
无 无
差 中
中 好
中间冷媒式换热器
低
低
难
有
中
无
多
好
中
基本概念—潜热
• 定义: • 相变潜热的简称,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 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 说明: • 这是物体在固、液、气三相之间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间相互 转变时具有的特点之一。 • 固、液之间的潜热称为熔解热(或凝固热),液、气之间的称 为汽化热(或凝结热),而固、气之间的称为升华热(或凝华 热)。
基本概念— 显热
• 定义: • 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其原 有相态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显热”。 • 说明: • 不改变物质的形态而引起其温度变化的热量称为显热。 • 显热只影响温度的变化面不引起物质的形态的变化。例如 机房中、其计算机或程控交换机的发热量很大,它属于显 热。
• • 中间媒体式换热器 显热回收 • • 工作原理: • 在新风和排风侧, 分别使用一个气液 • 换热器,排风侧的空气流过时,对 系统中的冷媒进行冷却。而在新风 •
侧被冷却的冷媒再将冷量转移到进 入的新风上, 冷媒在泵的作用下不断 地在系统中循环。
优点: 不会产生交叉污染 布置灵活 缺点: 需配备水泵,动力消耗 温差损失大 换热效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