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处理1-3章
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特征:
点阵参数: a1=a2=a3=a,
α 1=α 2=α 3=1200
平面轴X1、X2、X3和Z轴的夹角=90 ——四轴坐标系
O
Z轴的单位长度=c,用a、c两个量来度量
点阵参数:α=β=90º, γ=120º; a1=a2=a3≠c, 理想状态:c/a=1.633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本章教学目的
建立金属晶体结构的理想模型 揭示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
§1-1 金属
一. 金属的特性和概念
1. 特性
金属通常表现出的特性:良好的导电性、导 热性、塑性、金属光泽、不透明。
2. 概念
(1) 传统意义上的概念。 (2) 严格意义上的概念: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 数的物质,即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物质。
晶向─晶体点阵中,由阵点组成的任一直线,代 表晶体空间内的一个方向,称为晶向。 晶面─晶体点阵中,由阵点所组成的任一平面, 代表晶体的原子平面,称为晶面。
1.晶向指数的标定
晶向指数─用数字符号定量地表示晶向,这种数字符 号称为晶向指数。 以晶胞为基础建立三维坐标体系: z C′ O′ A′ c
γ O β α
晶体有各向异性, 非晶体则各向同性。
各向异性:不同方向上的性能有差异。
3.晶体与非晶体的相互转化性
玻璃
长时间保温
金属 极快速凝固
“晶态玻璃”
“金属玻璃”
非晶新材料的发展:光、电、磁、耐蚀 性、高强度等方面的高性能等。
二.晶体学简介
1.晶体结构模型的建立
(1) 假设:原子为固定不动的刚性小球,每个原子 具有相同的环境。
O′
z B′
C′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答案(哈工大第3版)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答案第一章填表:晶格类型原子数原子半径配位数致密度体心立方2a43868%面心立方4a421274%密排六方6a211274%5、作图表示出立方晶系(1 2 3)、(0 -1 -2)、(4 2 1)等晶面和[-1 0 2]、[-2 1 1]、[3 4 6] 等晶向10、已知面心立方晶格常数为a,分离计算(100)、(110)、和(111)晶面的晶面间距;并求出【100】、【110】和【111】晶向上的原子罗列密度(某晶向上的原子罗列密度是指该晶向上单位长度罗列原子的个数)第1 页/共18 页答:(100):(110):(111):14、何谓组元?何谓相?何谓固溶体?固溶体的晶体结构有何特点?何谓置换固溶体?影响其固溶度的因素有哪些?答: 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自立的物质。
相: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互相分开的组成部分。
固溶体:合金组元之间以不同的比例互相混合形成的晶体结构与某一组元相同的固相。
固溶体的晶体结构特点:固溶体仍保持着溶剂的晶格类型,但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晶格畸变,2)有偏聚与有序,3)当低于某一温度时,可使具有短程有序的固溶体的溶质和溶剂原子在囫囵晶体中都按—定的顺序罗列起来,改变为长程有序,形成有序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位于溶剂晶格的某些结点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
影响置换固溶体固溶度的因素:原子尺寸,电负性,电子浓度,晶体结构15、何谓固溶强化?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的强化效果哪个大?为什么?答:固溶强化:在固溶体中,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强,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有所下降的现象。
间隙固溶体的强化效果大于置换固溶体的强化效果。
缘故: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的尺寸差别越大,所引起的晶格畸变也越大,强化效果越好。
间隙固溶体晶格畸变大于置换固溶体的晶格畸变16、何谓间隙相?它与间隙固溶体及复杂晶格间隙化合物有何区别?答:间隙相: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的比值小于0.59时,形成的容易的晶体结构称为间隙相。
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第1章)
高硬、高强、高耐磨
1-16
珠光体(纯铁、铁素体)的机械性能 抗拉强度σb: 1000(176~274)MN/m2 屈服强度σ0.2: 600(98~166)MN/m2 延伸率δ: 10%(30~50%) 断面收缩率ψ: 12-15%(70~80%) 硬度HB: 241(50~80)
Chapter 1: Introductions
1-15
组织 奥氏体
比容 (cm3/g-1)
0.1212
线膨胀系数 (106K-1)
14.5
力学性能
低硬度、低屈服强度,高塑性
铁素体 0.1271
渗碳体 0.130
珠光体
-
莱氏体
-
23.0 12.5
-
低强度、低硬度,高塑形和韧 性
高硬、高强、高耐磨,低塑性 、低韧性
Chapter 1: Introductions
1-25
1-12
计算相及组织含量
【例】计算珠光体中F和Fe3C的含量。 WF=SK/PK=(6.69-0.77/6.69-0.0218)×100% =88.7%
WFe3c=100%-88.7%=11.3%
【课堂练习】分析wc=1.5%的铁碳合金在室温下 的相及组织,并分别计算其含量。
Chapter 1: Introductions
正火(normalizing)
处
三阶段:加热、保温、冷却
理 淬火(quenching ) 回火(tempering)
分
五要素:介质、V加、T、t 、V冷 类 固溶时效(aging treatment)
Chapter 1: Introductions
1-7
热处理与相图
第1章 奥氏体的形成
主要讲授内容
第1章:奥氏体的形成 第2章:珠光体转变 第3章:马氏体转变 第4章:贝氏体转变 第5章: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图 第6章:钢的回火转变 第7章:热处理原理的某些应用
第1章:奥氏体的形成
1.1 奥氏体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1.2 奥氏体的形成机制 1.3 奥氏体形成动力学 1.4 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其控制
图1-8 珠光体向奥氏体等温转变过程示意图
3 亚(过)共析碳钢奥氏体的 等温形成过程
四个基本过程完成外,还有先共析铁 素体(渗碳体)向奥氏体的转变。 见动画
1.3 奥氏体形成动力学
1.3.1 奥氏体等温形成动力学 [1]
(1) 形核率 形核率I
I = C exp [-(Q+W) /kT] 其中: 常数; 扩散激活能; 绝对温度; 其中 C—常数 Q—扩散激活能 T—绝对温度 常数 扩散激活能 绝对温度 k—波尔兹曼常数 W—临界形核功。 波尔兹曼常数; 临界形核功。 波尔兹曼常数 临界形核功 忽略应变能, 忽略应变能,W = A • σ3 / ∆GV2 A—常数; 常数; 常数 σ –奥氏体与旧相的界面能; 奥氏体与旧相的界面能; 奥氏体与旧相的界面能 ∆Gv—单位体积的自由能差; 单位体积的自由能差; 单位体积的自由能差 T↑ → I ↑; ; T↑ → Q↓ → I ↑; ; T↑ → ∆Gv ↑ → W ↓ → I ↑; ;
(4) 影响奥氏体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速度的因素 [2]
图1-13 不同含碳量钢由珠光体转变为 50%奥氏体所需的时间
(4) 影响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因素 [2]
原始组织 原始组织越细→形成速度↑。 碳化物分散度↑ → F与Fe3C相界面↑ →形核位
置↑ →N ↑; C的扩散距离缩短→形成速度↑
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全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答案第一章金属键?并用其解释金属的特性答:金属键就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可以决定金属的很多物理性质。
金属的延展性就是由于在金属被锻造的时候,只是引起了金属阳离子的重新排布,而由于自由电子可以在整块金属内自由流动,金属键并未被破坏。
再如由于自由电子的存在使金属很容易吸收光子而发生跃迁,发出特定波长的光波,因而金属往往有特定的金属光泽。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沿着电场定向运动,导电性;自由电子的运动及正离子的震动,使之具有导热性;温度升高,正离子或原子本身振动的幅度加大,阻碍电子的通过,使电阻升高,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用双原子模型说明金属中原子为什么会呈现周期性规则排列,并趋于紧密排列答:当大量金属原子结合成固体时,为使体系能量最低,以保持其稳定,原子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平衡距离,因此固态金属中的原子趋于周期性规则排列。
原子周围最近邻的原子数越多,原子间的结合能越低(因为结合能是负值),把某个原子从平衡位置拿走,克服周围原子对它的作用力所需做的功越大,因此固态金属中的原子总是自发地趋于紧密排列。
3.填表:晶格类型原子数原子半径配位数致密度间隙类型间隙半径间隙数目举例原子堆垛方式体心立方2a438 68% 八面体 a 18 α—Fe ABABAB四面体 a 24面心立方4a4212 74% 八面体 a 13 γ—Fe ABCABC四面体 a 8密排六方6a2112 74% 八面体 a 6 Mg ABABAB四面体8a 194什么是晶体结构?什么是晶格?什么是晶胞?答:晶体结构:指晶体中原子(离子,原子,分子集团)的具体的排列情况,也就是指晶体中这些质点在三维空间内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晶格:将阵点用一系列平行的直线连接起来构成的空间格架。
晶胞:构成点阵的最基本单元。
5、作图表示出立方晶系(1 2 3)、(0 -1 -2)、(4 2 1)等晶面和[-1 0 2]、[-2 1 1]、[3 4 6] 等晶向6立方晶系的{1 1 1}晶面构成一个八面体,试作图画出该八面体,并注明各晶面的晶面指数。
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崔忠圻第三版课后题全部答案
10.
11. 多晶型转变:大部分金属只有一种晶体结构,但也有少数金属如 Fe、Mn、Ti、Co 等具有两种或几种的晶体结 构,当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改变时,金属内部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称为多晶型转变。
-8.1% 12. 晶带:平行于或相交于同一直线的一组晶面叫做一个晶带。
晶带轴:晶带中平行于或相交于的那条直线叫做晶带轴。 13.(1-211)(-3211)(-1-122) 14.组元: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一般来说,组元是组成合金的元素,也可以是稳定的化合物;
随着晶胚 r 增大,系统的自由能下降,这样的晶胚可以自发地长成稳定的晶核,当 r= rk =时,这种晶胚既可能消失,
也可能长大称为稳定的晶核,因此把 rk 称为临界形核半径;
⑾活性质点:在非均匀形核中,固态杂质和晶核(晶体)界面满足点阵匹配原理(结构相似、尺寸相当),就可能
能量起伏;
⑦均匀形核:液相中各个区域出现新相晶核的几率是相同的,这种形核方式称为均匀形核;
⑧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时,体积自由能的下降只补偿了表面能的 2/3,还有 1/3 的表面能没有得到补偿,需要
对形核作功,故称
△Gk=1/3Skσ为形核功;
⑨临界形核半径:当 r<rk 时,随着晶胚 r 增大,系统自由能增加,这种晶胚不能成为稳定的晶核,当 r>rk 时,
电子浓度决定的,故电子浓度影响着固溶度:公式
上式 Va、Vb 分别为溶剂和溶质的原子价,X 为溶剂 B 的摩尔分数。一定的金属晶体结构的单位体积中能容纳的 价电子数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会引起结构不稳定甚至变化,故此固溶体的电子浓度有一极限值。(fcc 为 1.36,bcc 为 1.48)元素的原子价越高,则其固溶度越小。 4 晶体结构因素:溶剂与溶质的晶体结构类型是否相同,是其能否形成无限固溶体的必要条件。如果组元的 晶体结构不同,只能形成有限固溶体。即使组元晶体结构相同但是不能形成无限固溶体,其溶解度也将大于晶 格类型不同的组元间的溶解度。 以上 4 个要素都有利时所形成的固溶体固溶度可能较大,甚至无限固溶体。但上述四个要素只是形成固溶体的必要 条件。此外,温度越高,固溶度越大。 15. 固溶强化:在固溶体中,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韧性有所下降的现象称为固溶 强化。 由于间隙原子造成的晶格畸变比置换固溶体要大得多,所以间隙固溶体的强化效果要好。 16. 间隙相:过渡族金属能与原子甚小的非金属形成化合物,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比值小于 0.59 时, 形成的化合物具有比较简单的晶体结构,称为间隙相; 间隙相与间隙固溶体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间隙相是一种化合物,它具有与其组元完全不同的晶体结构,而间隙 固溶体则保持溶剂组元的晶格类型; 间隙相的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半径比小于 0.59 且具有较简单的结构,而间隙化合物的非金属原子与金属原子 半径比大于 0.59 且结构比较复杂。此外,间隙相一般比间隙化合物硬度更高,更稳定。 17. Ag、Al 都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如果 Ag、Al 在固态下形成无限固溶体,则必须是置换固溶体,影响置换 固溶体的四个因素:原子半径、电负性、电子浓度、晶体结构。Ag、Al 的原子半径相差不大、电负性相差不大,晶 体结构都为面心立方晶体,这三个因素都比较有利,但是面心立方结构单位体积能容纳的价电子数有一定限度,超 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结构的不稳定甚至改变,故而有电子浓度有一定的限度。AL 的化合价位+3(很大),只需溶入 相对较少的 AL 就能达到极限电子浓度,即溶解度有一定限度,不能形成无限固溶体。 18. P107 19. 晶体结构:固溶体保持着溶剂组元的晶格类型,此外固溶体结构还会发生如下变(①晶格畸变;②偏聚与有序; ③有序固溶体); 金属化合物晶结构不同于任一组元,是合金组元间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的新相; 机械性能:固溶体相对来说塑韧性较好,硬度低;金属化合物硬而脆。 20. 点缺陷都会造成晶格畸变,对金属的性能产生影响,如使屈服强度升高、电阻增大、体积膨胀等等;此外,点 缺陷的存在将加速扩散,因而凡是与扩散有关的相变、化学热处理、高温下的塑性变形和断裂等等,都与空位和间 隙原子的存在和运动有关系。 21. 刃形位错:设有一简单立方晶体,某一原子面在晶体内部中断,这个原子平面中断处的边缘就是一个刃形位错, 犹如用一把锋利的钢刀将晶体上半部分切开,沿切口硬插入一额外半原子面一样,将刃口处的原子列称为刃形位错 线。 螺形位错:一个晶体的某一部分相对于其它部分发生滑移,原子平面沿着一根轴线盘旋上升,每绕轴线一周,原 子面上升(下降)一个晶面间距。在中央轴线(即位错线)附近的原子是按螺旋型排列的,这种位错称为螺形位错。 各种间隙原子核尺寸较大的置换原子,它们的应力场是压应力,因此在正刃形位错的上半部分的应力相同,二者
《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一章习题1.作图表示出立方晶系(1 2 3)、(0 -1 -2)、(4 2 1)等晶面和[-1 0 2]、[-2 1 1]、[3 4 6] 等晶向3.某晶体的原子位于正方晶格的节点上,其晶格常数a=b≠c,c=2/3a。
今有一晶面在X、Y、Z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是5个原子间距,2个原子间距和3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晶面参数。
解:设X方向的截距为5a,Y方向的截距为2a,则Z方向截距为3c=3X2a/3=2a,取截距的倒数,分别为1/5a,1/2a,1/2a化为最小简单整数分别为2,5,5故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2 5 5)4.体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试求出(1 0 0)、(1 1 0)、(1 1 1)晶面的晶面间距,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解:(1 0 0)面间距为a/2,(1 1 0)面间距为√2a/2,(1 1 1)面间距为√3a/3三个晶面晶面中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1 1 0)7.证明理想密排六方晶胞中的轴比c/a=1.633证明:理想密排六方晶格配位数为12,即晶胞上底面中心原子与其下面的3个位于晶胞内的原子相切,成正四面体,如图所示则OD=c/2,AB=BC=CA=CD=a因△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有OC=2/3CE由于(BC)2=(CE)2+(BE)2则有(CD)2=(OC)2+(1/2c)2,即因此c/a=√8/3=1.6338.试证明面心立方晶格的八面体间隙半径为r=0.414R解:面心立方八面体间隙半径r=a/2-√2a/4=0.146a面心立方原子半径R=√2a/4,则a=4R/√2,代入上式有R=0.146X4R/√2=0.414R9.a)设有一刚球模型,球的直径不变,当由面心立方晶格转变为体心立方晶格时,试计算其体积膨胀。
b)经X射线测定,在912℃时γ-Fe的晶格常数为0.3633nm,α-Fe的晶格常数为0.2892nm,当由γ-Fe转化为α-Fe时,求其体积膨胀,并与a)比较,说明其差别的原因。
《金属材料热处理》思考题
《金属材料热处理》思考题(成型09级)第1章绪论第2章固态相变概论1. 金属固态相变的主要类型、特点2. 金属固态相变按(1)相变前后热力学函数、(2)原子迁移情况、(3)相变方式分为哪几类?3. 金属固态相变主要有哪些变化?4. 金属固态相变有哪些特点?5. 固态相变的驱动力和阻力包括什么?加以说明。
6. 固态相变的过程中形核和长大的方式是什么?加以说明。
7. 何谓热处理?热处理的目的是什么?热处理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作用有那些?热处理与合金相图有何关系?8. 说明下列符号的物理意义及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对他们的影响?Ac1、Ar1、Ac3、Ar3、Accm、Arcm9. 一些概念:固态相变、热处理、平衡转变、不平衡转变、同素异构转变、多形性转变、共析转变、包析转变、平衡脱溶沉淀、调幅分解、有序化转变、伪共析转变、马氏体转变、贝氏体转变、块状转变、不平衡脱溶沉淀、一级相变、二级相变、扩散型相变、非扩散型相变、半扩散型相变、共格界面、半共格界面、非共格界面、惯习面、位向关系、应变能、界面能、过渡相、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晶界形核、位错形核、空位形核、界面过程、传质过程、协同型方式长大、非协同型方式长大、切变机制、台阶机制第3章钢的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第1节1、奥氏体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特点。
2、从成分和工艺角度说明如何细化奥氏体晶粒?3.以碳扩散的观点说明奥氏体的长大机理。
4、共析钢的奥氏体的形成包括哪几个过程?为什么说奥氏体形成是受碳扩散控制的?非共析钢的奥氏体的形成与共析钢的奥氏体的形成有何异同?为什么有剩余渗碳体溶解过程?5、影响奥氏体转变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合金钢的奥氏体转变的有什么特点?6、影响奥氏体晶粒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注意合金元素的影响。
第2节1.试设计一种采用金相硬度法测定共析钢TTT图的方法。
(测定TTT图的原理和方法。
)2.请绘制含碳量为0.77%的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图中各线、区的意义。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后习题
第一章金属材料基础知识1、什么是强度?材料强度设计的两个重要指标分别是什么?2、什么是塑性?塑性对材料的使用有何实际意义?3、绘出简化后的Fe-Fe3C相图。
4、根据Fe-Fe3C相图,说明下列现象的原因。
(1)含碳量1%的铁碳合金比含碳量0.5%的铁碳合金的硬度高。
(2)一般要把钢材加热到1000~1250℃高温下进行锻轧加工。
(3)靠近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的铸造性能好。
5、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组织性能如何变化?6、铁碳相图中的几个单相分别是什么?其本质及性能如何?第二章钢的热处理原理1、何谓奥氏体?简述奥氏体转变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
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对钢热处理后的性能有何影响?2、什么是过冷奥氏体与残余奥氏体。
3、为什么相同含碳量的合金钢比碳素钢热处理的加热温度要高、保温时间要长?4、画出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并标出:(1)各区的组织和临界点(线)代表的意义;(2)临界冷却曲线;,S,T+M组织的冷却曲线。
(3)分别获得M、P、B下5、什么是第一类回火脆性和第二类回火脆性?如何消除?6、说明45钢试样(Φ10mm)经下列温度加热、保温并在水中冷却得到的室温组织:700℃,780℃,860℃,1100℃。
7、马氏体的本质是什么?它的硬度为什么很高?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它的脆性?8、简述随回火温度升高,淬火钢在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过程与性能的变化趋势。
第三章钢的热处理工艺1、简述退火的种类、目的、用途。
2、什么是正火?正火有哪些应用?3、什么是淬火,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什么是临界冷却速度?它与钢的淬透性有何关系?5、什么是表面淬火?表面淬火的方法有哪几种?表面淬火适应于什么钢?简述钢的表面淬火的目的及应用。
6、有一具有网状渗碳体的T12钢坯,应进行哪些热处理才能达到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的目的?试说明热处理后的组织状态。
7、简述化学热处理的几个基本过程。
渗碳缓冷后和再经淬火回火后由表面到心部是由什么组织组成?8、什么是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影响钢的淬透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9、过共析钢一般在什么温度下淬火?为什么?10、将共析钢加热至780℃,经保温后,请回答:(1)若以图示的V1、V2、V3、V4、V5和V6的速度进行冷却,各得到什么组织?(2)如将V1冷却后的钢重新加热至530℃,经保温后冷却又将得到什么组织?力学性能有何变化?11、甲、乙两厂生产同一种零件,均选用 45 钢,硬度要求 220 ~ 250HBS 。
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崔忠圻第三版课后题全部答案
互相排斥;但与下半部分应力相反,二者互相吸引。所以这些点缺陷大多易于被吸收而跑到正刃形位错的下半部分 或者负刃形位错的上半部分聚集起来。对于尺寸较小的置换原子,则易于聚集于刃形位错的另一半受压应力的地方。 正因为如此,刃形位错往往总是携带者大量的溶质原子,形成所谓的“柯氏气团”。这样一来,就会使位错的晶格畸 变降低,同时使位错难以运动,造成金属的强化。 22. 晶体的面缺陷包括晶体的外表面(表面或自由界面)和内界面两类,其中内界面又有晶界、亚晶界、孪晶界、 堆垛层错和相界等。
第二章 纯金属的结晶
1.①过冷现象:金属结晶时实际来自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叫做过冷现象;
②过冷度: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 Tn 与理论结晶温度 Tm 之差称为过冷度;
③近程有序:在金属液体的微小范围内,存在着紧密接触规则排列的原子集团,称为近程有序;
④远程有序:在晶体中大范围的原子是紧密接触规则排列的,称为远程有序;
第一章 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1. 金属键:贡献出价电子的原子,则变成正离子,沉浸在电子云中,它们依靠运动于其间的公有化的自由电 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叫做金属键,它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根据金属键的本质,金属具有以下特性: 1 导电性: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能够沿着电场方向定向运动,形成电流,从而有良 好的导电性; 2 导热性:自由电子的运动和正离子的振动使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3 正电阻温度系数:当温度升高时,正离子或原子本身振动的振幅加大,可阻碍电子的通过,使电阻升 高,即表现为正电阻温度系数; 4 金属光泽:自由电子很容易吸收可见光的能量,而被激发到较高的能级,当它跳回到原有能级时,就 把吸收的可见光能量重新辐射出来,从而金属不透明,具有金属光泽; 5 延展性: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故金属的两部分发生相对位移时,金属正离子始终被包围在电 子云中,即仍继续保持着金属键合,这样,金属就能经受变形而不断裂,具有延展性。 2. 由双原子作用模型图,R0 相当于原子的平衡位置,任 何对平衡位置的偏离,都会收到一个力(吸引力或排斥力) 的作用,促使其回到平衡位置。(此外原子间的最大结合力不 是出现在平衡位置,而是在 R1 位置,这个结合力与金属的理 论抗拉强度相对应。)在吸引力的作用下把远处的原子移近所 做的功能使原子的势能更低(为负值),当原子移至平衡位置 R0 时,其结合能达到最低值,此时原子的势能最低、最稳定。 任何对 R0 的偏移,都会使原子的势能增加,从而使原子处于 不稳定状态,原子就有力图回到低能状态,即回到平衡距离 的倾向。将上述双原子作用模型加以推广,不难理解,当大 量金属原子结合成固体时,为使固态金属具有最低的能量, 以保持其稳定状态,原子之间也必须保持一定的平衡距离, 这边是固态金属中原子趋于规则排列的重要原因。如果试图 从固态金属中把某个原子从平衡位置拿走,就必须对它做功, 以克服周围原子对它的作用力。这个要被拿走的原子周围邻 近的原子数越多,原子间的结合能就越低,能量越低的状态 是最稳定的状态,而任何系统都有自发从高能状态向低能状 态转化的趋势。因此,常见金属的原子总是自发地趋于紧密的排列。 4. 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的质点(原子、离子、分子或原子集团)的具体排列情况,也就是晶体中的这 些质点在三维空间有规律的周期性的重复排列方式; 晶格:为了方便起见,常人为地将阵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空间格子,称之为晶格。 晶胞:为了简便起见,可以从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来分析阵点的排列的规律 性,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成为晶胞。 8.-2.52% 9.(112)(211)(121)(-112)(1-12)(-11-2)(2-11)(21-1)(-211)(-121)(1-21)(12-1)12 个晶面
金属热处理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1.解释下列名词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亚晶粒,亚晶界,刃型位错,单晶体,多晶体,过冷度,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变质处理,变质剂。
2.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 、γ- Fe 、Al 、Cu 、Ni 、Pb 、Cr 、V 、Mg、Zn 各属何种晶体结构?3.配位数和致密度可以用来说明哪些问题?4.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有什么不同?5.实际晶体中的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6.为何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出各向异性?7.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金属结晶过程有何影响?对铸件晶粒大小有何影响?8.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9.在铸造生产中,采用哪些措施控制晶粒大小?在生产中如何应用变质处理?第二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1.解释下列名词:加工硬化、回复、再结晶、热加工、冷加工。
2.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是什么?加工硬化在金属加工中有什么利弊?3.划分冷加工和热加工的主要条件是什么?4.与冷加工比较,热加工给金属件带来的益处有哪些?5.为什么细晶粒钢强度高,塑性,韧性也好?6.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组织和性能发生什么变化?7.分析加工硬化对金属材料的强化作用?8.已知金属钨、铁、铅、锡的熔点分别为3380℃、1538℃、327℃、232℃,试计算这些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并分析钨和铁在1100℃下的加工、铅和锡在室温(20℃)下的加工各为何种加工?9.在制造齿轮时,有时采用喷丸法(即将金属丸喷射到零件表面上)使齿面得以强化。
试分析强化原因。
第三章合金的结构与二元状态图1.解释下列名词:合金,组元,相,相图;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机械混合物;枝晶偏析,比重偏析;固溶强化,弥散强化。
2.指出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别:1)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2)相组成物与组织组成物;3.下列元素在α-Fe 中形成哪几种固溶体?Si、C、N、Cr、Mn4.试述固溶强化、加工强化和弥散强化的强化原理,并说明三者的区别.5.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什么主要差别?6. 何谓共晶反应、包晶反应和共析反应?试比较这三种反应的异同点.7.二元合金相图表达了合金的哪些关系?8.在二元合金相图中应用杠杆定律可以计算什么?9. 已知A(熔点600℃)与B(500℃) 在液态无限互溶;在固态300℃时A溶于B 的最大溶解度为30% ,室温时为10%,但B不溶于A;在300℃时,含40% B 的液态合金发生共晶反应。
《金属学和热处理》崔忠圻[第二版]课后答案解析[完整版]
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1-1 作图表示出立方晶系(1 2 3)、(0 -1 -2)、(4 2 1)等晶面和[-1 0 2]、[-2 1 1]、[3 4 6]等晶向。
答:1-2 立方晶系的{1 1 1}晶面构成一个八面体,试作图画出该八面体,并注明各晶面的晶面指数。
答:{1 1 1}晶面共包括(1 1 1)、(-1 1 1)、(1 -1 1)、(1 1 -1)四个晶面,在一个立方晶系中画出上述四个晶面。
1-3 某晶体的原子位于正方晶格的节点上,其晶格常数为a=b≠c,c=2/3a。
今有一晶面在X、Y、Z坐标轴上的结局分别为5个原子间距、2个原子间距和3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晶面指数。
答:由题述可得:X方向的截距为5a,Y方向的截距为2a,Z方向截距为3c=3×2a/3=2a。
取截距的倒数,分别为1/5a,1/2a,1/2a化为最小简单整数分别为2,5,5故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2 5 5)1-4 体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试求出(1 0 0)、(1 1 0)、(1 1 1)晶面的面间距大小,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答:H==a/2(1 0 0)==√2a/2H(1 1 0)==√3a/6H(1 1 1)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1 1 0)1-5 面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试求出(1 0 0)、(1 1 0)、(1 1 1)晶面的面间距大小,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答:==a/2H(1 0 0)H==√2a/4(1 1 0)==√3a/3H(1 1 1)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1 1 1)注意: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立方晶格晶面间距的计算方法是:1、体心立方晶格晶面间距:当指数和为奇数是H=,当指数和为偶数时H=2、面心立方晶格晶面间距:当指数不全为奇数是H=,当指数全为奇数是H=。
1-6 试从面心立方晶格中绘出体心正方晶胞,并求出它的晶格常数。
答:1-7 证明理想密排六方晶胞中的轴比c/a=1.633。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全)
力-伸长曲线:
如下图,以低碳钢为例
纵坐标表示力F,单位N;横坐标表示伸长量△L,单位为mm。 (1)oe:弹性变形阶段: 试样变形完全是弹性的,这种随载荷的存在而产生,随载荷的去除而 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Fe为试样能恢复到原始形状和尺寸的最大 拉伸力。 (2)es:屈服阶段: 不能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的变形称为。在载荷不增加或略有减小的情 况下,试样还继续伸长的现象叫做屈服。屈服后,材料开始出现明显 的塑性变形。Fs称为屈服载荷
2、具有同素异构转变的金属有:铁、钴、钛、锡、锰等。同一金属的同素 异构晶体按其稳定存在的温度,由低温到高温依次用希腊字母α,β,γ, δ等表示。 3、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1394℃ 912℃ δ-Fe → γ- Fe → α – Fe 体心 面心 体心
4、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也称为“重结晶”。 其与液态金属结晶有许多相似处:有一定转变温度,有过冷现象; 有潜热放出和吸收 ; 也由形核、核长大来完成。 不同处:∵属固 态相变 ,∴ 转变需较大的过冷度;新晶核优先在原晶界处形核;转 变中有体积的变化,会产生较大内应力。
布氏硬度试验原理图
洛氏硬度试验原理图
练习、 170HBS10/100/30 530HBW5/750 (1)表示用直径10mm的钢球,在9807N的试验力作用下,保持30S时测得的 布氏硬度值为170。 (2)表示用直径5mm的硬质合金球,在7355N的试验力作用下,保持10~5s时 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530。 2、洛氏硬度 (1)测试原理: 采用金刚石圆锥体或淬火钢球压头,压入金属表面后,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即 除主试验力,以测量的压痕深度来计算洛氏硬度值。 表示符号:HR (2)标尺及其适用范围: 每一标尺用一个字母在洛氏硬度符号HR后面加以注明。常用的洛氏硬度标 尺是A、B、C三种,其中C标尺应用最为广泛。 见表:P21 2-2 不同标尺的洛氏硬度值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可换算。 表示方法:符号HR前面的数字表示硬度值,HR后面的字母表示不同洛氏硬 度的标尺。 (3)优缺点: 优点:①操作简单迅速,能直接从刻度盘上读出硬度值;②压痕小,可测成 品及较薄工件;③测硬度范围大。 缺点:数值波动大
金属热处理(共9张PPT)
一、退火 退火是将金属和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
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按金属成分和性能要求的不同,退火可分为:
将铁碳合金完全奥氏体化,随之缓慢冷却,获得接近平 衡状态组织的退火工艺。完全退火的目的是通过完全重结晶 细化晶粒,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亚 共析钢的铸、锻件。
右图为 热处理的基本工艺过程的温度-时间关系曲线。 为了去除由于塑性变形加工、焊接等造成的以及铸件内存在的残余应力而进行的退火。
表面淬火加热的方法很多,如感应加热、火焰加热、电接触 钢加热和冷却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见图3-2。
主要有表面淬火、渗碳和渗氮等工艺。 提高钢件的硬度和耐磨性,淬火+不同回火,获得各种需要的性能,是强化钢的主要方法。
间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把钢件加热到
以上100~150℃的正火则称为高温正火。
与退火类似,但冷却速度比退火快。钢件在正火后的强度和 硬度比退火稍高,但消除残余应力不彻底。又因操作简便、生 产率高,所以,正火常优先采用。低碳钢件可代替退火。
§3 淬火和正火 钢件在正火后的强度和硬度比退火稍高,但消除残余应力不彻底。
化学热处理是将金属和合金工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 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表层,以改变其化学 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常用的有渗碳、渗氮、碳氮共渗和渗金属元素等。
使钢件中碳化物球状化而进行的退火工艺。球化退火主要 用于过共析钢,目的是使网状渗碳体球状化,降低硬度、提 高韧性,改善切削性能,为淬火作组织准备。
为了去除由于塑性变形加工、焊接等造成的以及铸件
内存在的残余应力而进行的退火。主要用于消除铸件、锻件、 焊接件和切削件的残余应力。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考试复习笔记
热处理复习重点第一章金属材料基础知识1. 材料力学性能(1)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强度有多种指标,如屈服强度(σs)、抗拉强度(σb)、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等。
(2)塑性是指材料受力破坏前承受最大塑性变形的能力,指标为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φ),δ和φ越大,材料的塑性越好。
(3)材料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称为刚度,其指标是弹性模量(弹性变形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4)硬度(材料表面局部区域抵抗更硬物体压入的能力)a. 布氏硬度(测较低硬度材料)用一定直径的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在一定载荷的作用下,压入试样表面,保持一定时间后卸除载荷,所施加的载荷与压痕表面积的比值。
HBS(钢球,<450)、HBW(硬质合金球,>650)。
b. 洛氏硬度(测较高硬度材料)利用一定载荷将交角为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88mm的淬火钢球压入试样表面,保持一定时间后卸除载荷,根据压痕深度确定的硬度值。
HRA(金刚石圆锥,20~80)、HRB (1.588mm钢球,20~100)、HRC(金刚石圆锥,20~70)c. 维氏硬度(适用范围较广)维氏硬度其测定原理基本与布氏硬度相同,但使用的压头是锥面夹角为136°的金刚石正四棱锥体。
(5)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通常用冲击功A k来度量,A k是冲击试样在摆锤冲击试样机上一次冲击试验所消耗的冲击功。
(6)疲劳强度材料在规定次数(钢铁材料为107次,有色金属为108次)的交换载荷作用下,不发生断裂时的最大应力,用σ-1表示。
2. 铁碳相图第二章钢的热处理原理1. 钢的临界温度A 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A c3——加热时先共析铁素体全部溶入奥氏体的终了温度A ccm——加热时二次渗碳体全部溶入奥氏体的终了温度A r1——冷却时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的开始温度A r3——冷却时奥氏体开始析出先共析铁素体的温度A rcm——冷却时奥氏体开始析出二次渗碳体的温度2.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1)共析钢由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包括以下四个阶段:奥氏体形核(相界面处)、奥氏体晶核长大、剩余渗碳体溶解、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弹性模量、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冲击韧性、布氏硬度、洛氏硬度、韧脆转变、韧催转变温度、疲劳、断裂韧性二、填空题1.材料常用的塑性指标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其中_________表示塑性更接近硬度。
2.检验淬火钢成品件的硬度一般用________硬度,而布氏硬度适用于测定_______的硬度。
3.零件表面加工质量对其________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4.材料性能是指________性_________性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5.表征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能力的性能指标是__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____。
三、选择题1.在设计拖拉机缸盖螺钉时应选用的强度指标是()A.σb B、σs C、σ0.2 D、σp2.有一碳钢支架刚性不足,解决办法是()A、通过热处理强化B、选用合金钢C、增加横截面积D、在冷加工状态下使用3.材料的使用温度()A、应在其韧脆转变温度以上B、应在其韧脆转变温度以下C、应与其韧脆转变温度相等D、与其韧脆转变温度无关4.汽车后半轴热处理后冷校直,造成力学性能指标下降,主要是()A、σbB、δC、σ-1D、HB5.在有关工件的图纸上,出现了以下几种硬度技术条件的标注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500HBSB、HV800C、12~15HRCD、229HB四、判断题1、所有金属材料都有明显的屈服现象。
()2、同种材料不同尺寸试样所测得的伸长率相同。
()3、σ0.2是机械零件的设计依据,如果使用σb代替,则应选择较大的安全系数。
()五、计算题1.一根直径为2.5mm、长为3m的钢丝,受4900N拉伸载荷作用后的变形量是多少?(钢丝的变形为弹性变形,其弹性模量为205000MN/m2)[提示:参考第一部分第一章的例题1]六、简答题1.如何提高金属材料的刚度和疲劳寿命?2.韧脆转变在工程上有何意义?一、名词解释金属键、晶体、非晶体、晶格晶胞、致密度、配位数、空位、间隙原子、位错、晶粒、晶界、合金、相、固溶体、置换固溶体、金属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间隙相、玻璃相、大分子链、单体、链节、大分子链的柔顺性、扩散二、填空题1.工程材料的结合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种。
2.体心立方晶格何面心立方晶格晶胞内原子数分别为_____和_______,其致密度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
3.在图2-1所示的立方晶系晶胞中画出(111)、(110)、(100)晶面和【111】、【110】、【010】晶向。
4.在图2-1所示的立方晶系晶胞中,根据下面要求标注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晶面:EBG________EDCF_______AFL________晶向:FD_________EC_________BL_________5.实际金属中存在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类缺陷。
位错是____缺陷,晶界是___缺陷。
金属的晶粒越小,晶界总面积就越_____,金属的强度也越______.6.已知银的原子半径为0.144nm,则其晶格常数为_______nm。
(银的晶体结构为面立方晶格)7.立方晶系{112}镜面族包括_____个面,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1.两种元素组成固溶体,则固溶体晶体结构()A、与溶剂的相同B、与溶质相同C、与溶质、容剂的都不相同D、是两种元素各自的混合体2.间隙固溶体与间隙化合物的()A、结构相同,性能不同B、结构不同,性能相同C.结构相同,性质也相同D.结构和性质都不相同3.在立方晶系中,指数相同的晶面和晶向()A.相互平行B.相互垂直C.相互重叠D.毫无关系4.在面向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A.(100)B.(110)C.(111)D.(122)5.高分子材料中,大分子链之间的结合键是()A.金属键B.离子键C.共价键D.分子键四、判断题1.金属或合金中,凡分子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2.在体心立方晶格中,原子排列最密的方向[111]垂直于原子排列最密的晶面(110)。
()3.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因此实际使用的所以晶体材料在各方向上的性质是不相同的。
()4.晶体的配位数越大,其致密度也越高。
()5.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比溶剂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搞。
()6.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均可形成无限固溶体。
()7.与金属材料一样,陶瓷材料中也存在着缺陷。
()五、计算题1.钛在高温下是体心立方结构,冷却后变成密排六方结构,其原子半径增加了2%,求体积变化率(忽略热膨胀的影响)。
[提示:一块金属发生晶体结构转变时的体积变化率实质上是这块金属中所有原子所占空间体积的变化率,因此本题只要计算一个原子所占空间体积的变化率即可。
由于致密度APF=(晶体原子数n×一个原子的体积Va)/晶格体积Vc,所个原子所占空间的体积V a=Vc/n=V a/APF。
计算时要注意原子半径和致密度的变化。
]2.已知α-Fe的晶格常数为2.87×10m,γ-Fe的晶格常数为3.64×10m,求α-Fe和γ-Fe的原子半径。
当γ-Fe转变为α-Fe时,其体积变化率是多少?[温度为912°C时,α-Fe的原子半径为1.26×10m]3.已知钒具有体心立方晶格,密度为5.96g/cm,原子量为50.9,计算其原子半径。
[提示:参考第一部分第2章的例题2]六、问答题1.常见金属晶体结构又哪几种类型?它们的致密度、配位数和晶胞原子数各是多少?2.实际金属中存在哪些晶体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简述晶界的特点。
3.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有什么区别?第3章材料的凝固一、名词解释凝固,结晶,过冷度,非自发形核,同素异构转换,组元,杠杆定律,枝晶偏析,扩散退火,共晶转换,二次相,相区接触法则,铁素体,奥氏体,莱氏体,珠光体,二次渗碳体,晶粒度,变质处理二、填空题1.金属的结晶过程主要由和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2.金属结晶过程中,细化结晶晶粒的主要方法有、和。
3.物质在固体下的晶体结构随温度变化的现象成为。
铁的同素异构转变为4.金属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成为。
金属在固态下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过程为。
5.金属在结晶过程中,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越,晶粒越,强度和硬度越,塑形越。
6.二元合金的杠杆定律中,杠杆的端点是所求的或部分,杠杆的支点是的组成。
7.M-N合金相图如图2-2所示。
(1)液相线是线,固相线是线。
(2)在图中①~ ④空白区域内填上组织组成物的名称;(3)水平线上的反应是反应,其反应式是。
(4)画出Ⅰ合金的冷却曲线和组织示意图;(5)在t1温度下,液相成分是,固相成分是,液相占Ⅰ合金总质量的,固相占Ⅰ合金总质量的。
8.当固溶体合金结晶后出现枝晶偏析时,先结晶出来的枝晶轴含有较多的组元。
9.已知Cu-Zn二元合金相图如图2-3所示。
(1)根据相区接触法则,标注各空白相区的组成相。
(2)写出①、⑥水平线上的反应式。
(①⑥)(3)估计缓冷条件下α相(单相黄铜)的成分范围为。
10.在图2-4所示的士种类型二元合金相图中,标注各空白相区的组成相。
图中的4条水平线为:①线、②线、③线、④线,其相应的反应式为:①、②、③、④。
11.在图2-5所示的铁碳合金相图中;(1)标上各点的符号。
(2)填上各区域的相和组织组成物(写在方括号和圆括号内)。
(3)指出下列各点的含碳量:E 、C 、P 、S 、K 。
(4)在表2-1中填上各水平线的温度、反应式、反应产物的名称。
在实际生产中,若要进行热锻或热轧时,必须吧钢加热到相区。
13. 在缓慢冷却条件下,含碳0.8%的钢比含碳1.2%的钢硬度,强度。
14. 某锅炉钢板,图纸要求用20钢制作。
显微组织观察发现,组织中珠光体的量占30%,问钢板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20钢含碳量范围为0.17%~0.23%]其组成相是。
17. 纯鉄在912°C发生α-Fe-- γ-Fe转变时,其体积将。
三. 选择题1. 铸造条件下,冷却速度越大,则()。
A.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细B.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粗C.过冷度越小,晶粒越细D.过冷度越小,晶粒越粗2. 金属在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
A.越高B.越低C.越与冷却速度无关D.越趋于恒定3,如果其他条件相同,下列各组铸造条件下,哪种铸锭晶粒细?第①组:A金属模铸造B.砂模铸造( )第②组:A.高温浇注B.低温浇注( )第③组:A.铸成薄片B.铸成厚片( )第④组:A.浇注时振动U.浇注时不振动( )4.同素异构转变伴随着体积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晶粒度发生变化B.过冷度发生变化C.致密度发生变化D.溶解度发生变化5.实际金属结晶时,可通过控制形核率N和长大速度G的比值来控制晶粒大小,要获得细晶粒,应采用( )丸增大N/G值U.减小N/G值C.使N/G值保持不变D.使N/G值先增大后减小6.二元合金在发生共晶转变时,其相组成是( )A.单一液相B.单一固相C.两相共存D.三相共存7.二元合金发生共析转变时,各相的( )A.成分固定,质量发生变化B质量固定,成分发生变化C.成分和质量都固定D.成分和质量均发生变化8.在图2—6的二元共晶相函中,室温下I合金中的Fn占合金的相对质量为,( )A ab/acB ab/ae Cab/ad D ac/ae9.在图2—7的二元合金相图中,I合金的冷却曲线应为( )A.a B.b C.c D.d10.产生枝晶偏析的原因是由于( )A.液、固相线间距很小,冷却缓慢B.液、固相线间距很小,冷却速度大C.液、固相线间距大,冷却缓慢D.液、固相线间距大,冷却速度也大11.二元合金中,铸造性能最好的是()A.固溶体合金B.共晶合金C共析合金D.包晶成分合金12.在图2-8的铁碳合金相图中,欲计算T10钢(含1.0%C)中的相对质量,以b为杠杆支点,杠杆的长度应取()A.QL B.ac C.adD.aL E.Qc F.Qd13,(1)室温下45钢(含0.45%C)中铁素体相的相对质量百分比为()ABCD(2)室温下45钢中珠光体的相对质量百分比为()ABCD14.在下列方法中,可使晶粒细化的方法是()A.扩散退火B.切削加工C喷丸处理D.变质处理四、判断题1。
凡是液体凝固为固体的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2.评定晶体粒度的方法是:在相同放大倍数的下条件.将晶粒组织图像或显微照片与标准晶粒评级图进行比较.晶粒度级别数越高,晶粒越细。
()3在铁碳合金相图中,凡具有E点与F点之间成分的合金缓冷到1148'C时都将发生共晶转变.()4.纯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与其冷却速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