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豪兴第三版《农村社会学》(00290)课后重点及答案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农村社会分层)【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农村社会分层1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农村社会分层概述1.阶层与阶级(1)阶级指由于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分配社会财富的多寡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
(2)阶层指因财富、收入、声望、教育机会等社会资源不同而区分的社会层次。
2.社会分层的标准(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标准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创立了阶级结构学说。
他们认为,阶级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是经济关系的产物。
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成为阶级划分的根本标准。
决定近代社会的三个阶级的不是地租、利润和工资,而是占有土地、资本和劳动力。
社会阶级的表象特征是根据稳定的社会财富的分配来区分的,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才是其他一切表象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列宁认为,对阶级的划分标准,阶级差别的基本标志,就是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因而也就是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创立的理论中,阶层是指阶级内部的具体层次,划分阶层的标准也必须首先服从于阶级划分的标准。
(2)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韦伯在讨论“共同体内部的权力分配”时,区分了三种权力分配的形式,即阶级(经济)的、等级(身份)的和党派的。
纯粹的财产占有本身仅仅是真正“阶级”形成的初级阶段。
真正导致共同行为和阶级利益的,归根结底是市场状况,人们对市场机会的占有是表现个人命运的共同条件的机制。
与市场机会结合并存的利益才造就了“阶级”,因此阶级结构是多层次的。
(3)社会分层的职业标准布劳-邓肯地位获得模型,是以职业为标准划分社会阶层的经典理论,其地位获得研究的主旨,是讨论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对社会地位的影响。
社会分层结构主要表现为职业结构,而某种职业地位的获得主要取决于代际教育水平和职业以及本人的教育水平和初次职业的影响。
布劳-邓肯地位获得模型影响颇大,其缺点是忽视了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因素、制度因素和历史因素等宏观变量。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社会不平等是怎样产生和演变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
答:(1)社会不平等的含义①广义上的社会不平等就是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
法国社会思想家卢梭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平等:a.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如年龄、健康、体力以及智慧或心灵的性质的差别;b.精神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包括某一些人通过损害别人而得以享受的各种特权。
②狭义上的社会不平等是指个人或群体间的等级差异。
美国学者赫勒认为社会差别并不一定有高低上下之分,而社会不平等则必然有这些区别。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十分丰富,其基本点可以概括为:①分工有自然分工和真实分工之别,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需要、偶然性等而发生自然分工。
分工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
②真实的分工出现产生了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和私有制,因此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情。
③分工的发展导致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分离,分工不仅使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
因此,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
④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分工的发展具有矛盾的性质:a.促进了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b.将社会某一集团和个人,终生固定在特殊的狭窄的活动范围内。
⑤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不平等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中,其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关系。
2.试比较分析古典、经典与当代社会分层理论的异同。
答:(1)经典的社会分层理论①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人文社会科学和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且持久的影响。
马克思揭示了阶级产生的真正根源和阶级的本质,建立了科学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
a.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和演变的基础第一,阶级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社会范畴。
阶级在人类出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时就存在了。
第二,社会分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随之出现剩余产品的不平等分配,伴生了私有制,也就产生了阶级。
刘豪兴第三版《农村社会学》(00290)课后重点及答案
第一章名词解释差序格局: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按自己的远近来划分亲疏。
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普遍规律,自然科学的逻辑、方法和程序同样适用于对社会和人的研究。
非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有本质区别,否认自然科学方法对社会研究的适用性,认为对人或社会现象的研究应有独特的方法。
实地调查:也称田野调查,研究者通过亲自深入农村直接进入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进行观察来收集资料。
类型比较法:通过比较方法描述出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这些农村社区的不同之处是它们各自的特征,而相同之处则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一般特征。
追踪调查: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社区的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研究者利用根据调查目的而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表格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复习题1.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农村个人和社会关系。
研究农村个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2.农村社会学研究主要有哪些方法?答:社会研究方法论、一般研究方法和具体技术、实地调查和社区研究、问卷调查。
3.学习农村社会学有什么意义?答: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三农和农村社会分层的认识,对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民自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丰富了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知识宝库。
4.学习农村社会学有什么基本要求?答:(1)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3)要深入田野,从实求知(4)要有“以民为本”的理念。
第二章农村社会学史略5、社会学家吴文藻倡导农村社会研究,费孝通创造性地进行了农村社区研究;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和”魁阁“学术团队内地农村研究的成果,以及抗战时期林耀华等人的农村社区研究成果为社会学和农村社区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6、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是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延续和深入。
”中国农村派“以农村调查的丰富资料,进一步论证了中国农村社会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有力批判了”中国经济派“的错误观点。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复习答案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䋞>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一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章农村社会学史略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章农村社会学理论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章人地关系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第五章农村人口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第六章农村婚姻与家庭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七章农村经济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第八章农村政治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九章农村文化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章农村卫生
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一章农村工业化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二章农村城镇化
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三章农村社会分层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四章农村社会流动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五章农村扶贫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六章农村社会保障16.1复习笔记16.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七章城乡统筹17.1复习笔记17.2课后习题详解。
乡村社会学各章综合练习
《乡村社会学》各章综合练习参考答案及提示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A C D A D A C页面P.1 P.2 P.2 P.7 P.7 P.7 P.8 P.8 P.9 P.10 注:第5题答案C《乡村社会学》改《农村社会学》。
二、多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ABCD BCD ABCD ABCDE ABCD ACE ACE ACE BCDE页面P.1 P.1 P.3 P.4 P.4 P.4 P.6 P.10 P.10三、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变迁的社会科学。
(P.1)2.乡村社会学:是研究以农业或相关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居住在乡村地区的人们组成的乡村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乡村社会学也称农村社会学。
(P.1)3.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P.8)四、问答题1.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参见教材P3;2.农村、农业、农民的关系参见教材P1;3.乡村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参见教材P5;4.学习乡村社会学的意义参见教材P6;5.现阶段我国乡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参见教材P10。
第二章乡村社会与乡村居民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 A D A B A B D页面P.17 P.16 P.17 P.22 P.24 P.27 P.27二、多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ABCD ABCDE ACD ACE ABCDE ABCDE BCD BCDE页面P.7 P.18 P.18 P.21 P.25 P.27 P.22 P.23注:第1题答案B“农业是主要职业”改为“农业是主要职业群体”。
三、名词解释1.乡村社会:是指人们以农业活动为主、并以此为基础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农村社会学》(A卷)试题答案.doc
《农村社会学》(A卷)试题答案—、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农村家庭:是农村居民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包括收养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与城市家庭相比,农村家庭在类型、规模和功能上具有自己的特点,满足了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农村人口:是指生活在农村地区,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
我国农村人口存在着数量众多、分布不均衡、性别比失调、老龄化问题严重等问题。
3、城镇化:城镇化是指随着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形态转变, 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以及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变的过程。
4、村民自治:是指农村居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5、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农村社会整体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农村社会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揭示农村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变迁规律,促进农村社会系统的协调、健康发展。
2、农村家庭有哪些功能?家庭功能是指家庭对于家庭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和效能。
农村家庭作为农村社会的基本单位,担负着农村社会的多种功能,包括生育功能、生产功能、消费功能、赡养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3、农村社区发展的趋势是什么?随着农村社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普及,我国农村社会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逐步实现由传统社会去向现代化农村社区的过渡。
(1)农村生产趋向于机械化和自动化。
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锄头、镰刀、铁锹等手工工具和耕畜将退出生产领域。
(2)土地进一步集中化。
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己出现了不少承包儿十公顷甚至几百公顷的种粮大户,就体现了这一趋势。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农村扶贫)【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农村扶贫1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贫困概述1.贫困概念贫困是一个历史、地域的综合性概念,是指人们收入、生活差距的相对状态。
(1)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①绝对贫困又称生存贫困、赤贫,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物质条件。
②相对贫困是通过比较而确定的贫困概念,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
就中国农村的贫困而言,一般认为,主要是绝对贫困问题。
但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又是一种不断缩小的局部性贫困,同时,由于农民温饱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民间收入差距和农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日渐显现,呈现出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的转移。
(2)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①狭义贫困是指经济贫困,反映的是维持生活和生产的最低标准。
②广义贫困与狭义贫困相对应,指除经济意义上的物质生活条件外,还涉及社会、文化、政治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宗教活动和政治参与等方面,即从广泛的经济、社会、文化范围来考察贫困。
2.农村贫困理论农村贫困理论主要有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两种角度。
个体主义贫困观,是指将贫困成因主要归结为个体可控的某种特质,从而希望从改变贫困对象的个体特质入手,开展扶贫工作的理论视角。
整体主义贫困观是指将贫困成因主要归结为脱离于个体之外的环境、制度或社会结构等宏观社会因素,从而希望通过调整这些宏观因素解决贫困问题的理论视角。
(1)“三M”理论“三M”理论提出了遗传人、经济人和问题人的假设。
①遗传人假设,是指贫困与个人遗传因素相关,这种遗传因素主要指人的智力水平,该理论认为遗传决定了人的智力水平,进而决定了个人的教育水平、就业、收入和社会地位。
②经济人假设,是指贫困是个人经济上的失败所致,个人应对自己的行动及结果完全负责。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7-12章)【圣才出品】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7-12章)【圣才出品】第七章农村文化7.1 复习笔记一、农村文化概述1.什么是农村文化(1)农村文化的概念农村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之上,以农民为主体,建立在农村社区的文化,是农民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映。
(2)农村文化的特征①农民是农村文化的主体。
农村文化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文化。
②农村社区是农村文化载体。
农村文化是农村的文化,是以农村社区为载体的文化。
③农村社会生产方式是农村文化的底色。
农村文化是由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类型决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同不但是决定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而且是决定农村文化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3)大传统和小传统①含义“大传统”是指在一个社会里由上层的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通常是由思想家的深刻反思所产生的精英文化。
“小传统”是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代表的生活文化。
农村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指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物质的或精神的文化。
民间文化属于“小传统”,并不是经过文人的“雕琢”而成的文化,因而带有质朴和粗犷的性质。
②大小传统的关系a.差异大传统的上层士绅文化着重于形式的表达,习惯于优雅的言辞,趋向于哲理的思维,并且关照于社会秩序伦理关系上面;而小传统的民间文化则不善于形式的表达与哲理思维,大都以日常生活的所需为范畴而出发,因此是现实而功利,直接而质朴的。
b.联系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关系也并非判然两分,而是相互影响的。
特别是中国古代社会,士绅阶层往往乐于居于乡村,使得大传统与小传统、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存在许多的互动和交流,对于形成中国社会的农村文化影响甚大。
(4)民俗①民俗的含义民俗是指民间或在人群中不以文字为媒介、口头传承下的或未加深思被保留下来的生活各个方面的知识或民间传承资料,包括传统风俗、习惯、舞蹈、歌曲、故事和谚语等。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至第十章【圣才出品】
第六章农村婚姻与家庭6.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农村婚姻1.婚姻(1)什么是婚姻①婚姻的定义婚姻是一种社会制度,指男女两性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规定的结合,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之一。
②婚姻的意义婚姻的意义在于确立双系抚育。
婚姻关系承担了许多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
一个婚姻关系的建立,并不仅仅是结婚双方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社会性的事件,需要按照社会的规范和人们约定俗成的种种规矩来办。
(2)婚姻制度的主要形式①一夫多妻制,即社会允许男子同时与一个以上的女子结婚。
②一妻多夫制,即一个女子同时与一个以上的男子结婚。
③一夫一妻制,即社会仅允许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婚配。
一夫一妻制又称专偶婚制,它是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这种婚姻形式的主要特征是:一个婚姻里只有一个丈夫和一个妻子,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生产、生育的职能。
这种婚姻形式也是人类婚姻制度的最高阶段。
(3)婚姻过程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改变,我国农村地区的婚姻过程经历了由繁至简的变化。
在我国传统农村社区中,婚姻的过程主要包括“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多个环节。
在整个过程当中,媒人和家长的作用很大,而结婚双方当事人的自主性很小。
现代中国农村的婚姻过程相对简化很多。
一般来说,从男女双方认识到结婚大约要经历恋爱、订婚、成婚仪式这三个过程。
2.农村择偶标准与方式(1)农村青年的择偶标准①中国农村男女青年择偶的主要考虑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a.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主要是看男女青年双方的家庭情况。
b.生辰八字。
对结婚双方生辰八字(即按照天干、地支表示的出生时间)的重视在中国社会流传很广。
c.个人条件。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上的变化,农村青年的择偶标准从强调对方的家庭情况转为强调对方的个人条件。
面对人品、个人能力、文化程度、外貌、家庭经济条件、地域等择偶标准,大多数的农村青年都将人品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文化水平和个人能力紧随其后,并且将家庭条件如经济条件、家庭成员结构情况等放在了考虑序列的最后。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614)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文化丛2>.逆向社会化3>.情感性互动4>.参照群体5>.社会性别6>.社会运动7>.《社会分工论》8>.拟剧论(戈夫曼)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1>.简述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2>.简述社会网络的功能3>.简述推动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4>.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5>.简述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6>.简述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结合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
2>.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分析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614)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文化丛答:文化丛,又称文化特质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
例如,迎宾活动可以看成是一个文化丛,这个文化丛包含着许多文化特质,诸如检阅仪仗队、奏国歌、鸣放礼炮等。
文化丛是相关文化元素按照内在的功能逻辑进行整合的产物,相关的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是有一定逻辑的,不符合逻辑的文化元素的堆放并不能形成文化丛,也不能发挥作用。
2>.逆向社会化答:逆向社会化,又称反向社会化,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现象。
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
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社 区【圣才出品】
第十章 社 区1.什么是社区?社区有哪些主要功能?答:(1)社区的定义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内涵包括了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①社区是一定的地理区域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共同生活;②社区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它的形成基于人们共同生活中的社会互动;③社区是集体认同的一个标志,人们由于共同生活而产生了对社区所在区域或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认同,视自己为社区的一分子。
(2)社区的功能社区作为地方性的社会,它所包含的各个系统和单位都分别担负着与当地社会生活相关联的各种社会功能。
一个完整的社区,其基本功能有经济生活、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和社会保障等。
①经济生活功能a.社区的首要功能社区具有一套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体系,通过生产或进口,为其成员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
b.社区发展出各种经济组织,如农场、工厂、公司以及社区成员共同遵循的经济制度。
c.不同的社区具有不同的经济组织形态和经济制度,例如传统中国农村的赶集、现代城市的超市购物等都是适合当地社区的经济活动方式。
②社会化的功能给下一代社区成员,或者教育新移入的居民,使他们能够融入到社区生活中来,例如家庭、邻里、学校、教堂。
事实上,每个人的社会化总是在这个或那个具体社区里进行的。
③社会控制的功能任何社区都会对其社区成员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施以某种形式的制裁,以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区的社会秩序。
a.可以通过正式的法律途径或行使公共权力的形式来处罚社会偏差者;b.可以通过社区的舆论和团体的压力来促使人们遵守规范。
④社会参与的功能a.社区可以向社区成员提供生活和交往的场所、设施和途径,帮助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事务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事务,这就是社区的社会参与功能。
b.实现社区参与功能的途径:第一,通过正式的政治途径,如参与竞选等;第二,通过各种自愿结合的社会团体来向社会表达关乎切身利益的共同要求,并争取解决有关的社区问题。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历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村社会学试题课程代码:00290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30年代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省定县开展了乡村建设的试验,其领导人是( )A.晏阳初B.梁漱溟C.陈翰笙D.杨开道2.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基于某种需要而产生的( )A.组织与组织的关系B.群体与群体的关系C.个人与个人的关系D.社区与社区的关系3.我国农村血缘群体的主要形式有( )A.家庭和邻里B.家族和邻里C.家族和同乡会D.家庭和家族4.在农村社会学史上,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农村各种社会群体的学者是( )A.索罗金B.霍桑C.贝利D.桑德森5.宗族是指( )A.具有姻亲关系的人们的结合体B.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基本群体C.具有血缘和姻缘关系的人的总体D.存在血缘关系的姓氏相同的家族的结合6.在家庭发展史上,人类由群婚向个体婚过渡的主要形式是( )A.血缘家庭B.普那路亚家庭C.对偶家庭D.核心家庭7.由于农民采用新技术和劳动时间延长、生产效率提高而导致的剩余劳动力是( )A.效益型剩余B.结构型剩余C.替代型剩余D.积累型剩余8.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有( )A.人口、管理体系、一定的地域、同一类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方式、社区意识B.人口、管理体系、一定的地域、村庄、社区意识C.集镇、管理体系、同一类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方式、社区意识、人口D.村庄、集镇、管理体系、人口、社区意识9.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农村社区最早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制时代C.封建社会D.文明时代10.农村城镇化(城市化)是( )A.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有现象B.发达国家的特有现象C.世界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发展中国家的特有现象11.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是( )A.阶级分层和非阶级分层B.职业分层和职务分层C.经济分层和政治分层D.权力分层和声望分层12.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位置到另一个高低不同的位置上是( )A.代内流动B.结构流动C.垂直流动D.横向流动13.文化的主要特性有( )A.象征性、复合性、不变性、多样性B.复合性、不变性、多样性、共享性C.象征性、复合性、多样性、共享性D.普遍性、非创造性、复杂性、象征性14.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的三个层次是( )A.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B.文化特质、文化元素、文化丛C.文化丛、文化模式、文化传播D.文化变迁、文化丛、文化模式15.联合国曾经规定,小康生活的标准是恩格尔系数在( )A.20%以下B.20—40%C.40—50%D.50—59%16.为了解决某一问题,对特定的个别对象所进行的调查是( )A.普遍调查B.重点调查C.个案调查D.抽样调查17.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文献法和( )A.分析法B.问卷法C.演绎法D.比较法18.社会控制的对象是( )A.社会规范B.社会问题C.社会秩序D.社会行为19.在社会控制的类型中,通过一定的控制机构实施的有组织的社会控制是( )A.内在控制B.消极控制C.外在控制D.正式控制20.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现代化起始于16世纪的( )A.北美B.日本C.欧洲D.中国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15分)21.在社会学发展史上,到20世纪初期,世界社会学研究的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_____国。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农村工业化)【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农村工业化1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农村工业化概述1.什么是农村工业化(1)工业化的概念工业化是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逐渐取代传统农业,进而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工业化同时还会引发经济社会的结构性变迁。
(2)农村工业化的概念农村工业化是指农村社区因地制宜,通过发展工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工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持续动力的过程。
农村工业化的具体含义包括:①农村工业化是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它遵循工业的一般规律;②农村工业化是在农村地区进行的,整个进程受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③农村工业化的目的是对农村社区传统经济结构进行改造,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3)“原始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的农村工业化①“原始工业化”理论的概念a.定义:原始工业化是“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化”,是“以传统方式组织而又面向市场,以乡村为主的快速工业增长”。
b.特征:原始工业化促生了新的人口增长机制,早婚多育成为乡村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
c.原始工业化促进了乡村工业生产和商业性农业的地区分工。
d.原始工业化的发生先于大工业化,且为大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但是,前一种工业化并不必然和自动导致后一种工业化。
在缺乏大工业所需原料和能源的地区,尤其是社会-政治结构不相适应的地方,原始工业化与大工业之间的联系会陷于断裂,出现“逆工业化”的现象。
②“原始工业化”理论的评价a.它意识到西欧工业革命的发生必须以传统社会的初步改造为历史前提,而传统社会的主体就是乡村;b.它指出工业化是由前工业社会内部的经济和社会变迁促成的;c.它强调工业主义是一个复杂的历史形成过程。
③“原始工业化”理论对当代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启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a.农村工业化是工业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b.乡村工业对于改造传统农业社会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工业化直接促进了乡村城镇化。
当代中国乡村工业的崛起,不仅具有推动经济增长的意义,同样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8小题,每题8分,共64分)1.文化震惊2.迟发展效果3.越轨亚文化4.同龄群体5.社会组织6.集体行为7.刻板印象8.城市化二、简答题(3小题,每题12分,共36分)1.社会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哪些?2.简述文化的特征。
3.简述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联系。
三、论述题(2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试述科层制的特点,并分析现代社会多采用科层制管理的原因。
2.从社会安全阀制度谈谈你对社会控制适度的思考。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8小题,每题8分,共64分)1.文化震惊答: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文化震惊显示的是,有着巨大差异的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时发生的冲突和碰撞现象,它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地区之间也会发生。
2.迟发展效果答:“迟发展效果”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提出来的,是指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历史传统和历史条件的制约,现代化起步大大晚于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由于起步较晚、面临不同的制约条件所形成的特殊的发展过程。
这些“迟发展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②异质文化或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
3.越轨亚文化答:越轨亚文化是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反社会集团的行为规范往往偏离主流文化所规定的行为规范,相对于主流文化来说,反社会集团的群体规范是越轨行为。
越轨亚文化反过来又成为犯罪行为产生的重要根源,犯罪团伙成员的犯罪行为虽被主流文化视为违法,但在犯罪团伙内的亚文化中却是被肯定的,受到同伙的赞扬。
因此,越轨亚文化为犯罪行为提供了容易滋生的环境。
4.同龄群体答: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同龄群体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当做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从而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城乡统筹)【圣才出品】
第十七章城乡统筹17.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城乡统筹概述1.城乡统筹的含义(1)城乡统筹的概念城乡统筹,就是把城镇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对各种资源进行统筹配置,把城乡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解决。
它的关键是转变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
城乡统筹,本质上是国家配置资源的一种政策机制,是政府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
中国城乡统筹,就是建立一种城乡协调互助的政策机制,使城镇和农村能够有达成共识的目标利益,并且尽可能公平地分享这个利益,也保证这些做法的持续有效规范。
(2)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都是关于城乡关系的概念。
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镇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镇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使城镇和乡村融为一体。
城乡一体化就是意在通过努力,使城镇与农村达到一种相互融合的状态。
城乡统筹是为城镇与农村达到这种状态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2.城乡统筹的根本目标(1)马克思关于城乡融合的论述在城乡关系上,马克思坚持的是“同一对立融合”的历史辩证法,承认了城乡分离的必然性。
马克思认为“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消灭城乡差别的社会基础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2)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体现在《论十大关系》中,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高度提出合理分配农、轻、重工业投资比例,协调以下农为主的城乡关系。
(3)党和国家当前关于城乡统筹的论述①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第一个统筹就是统筹城乡发展。
②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③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写道,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农村社会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三章农村社会学理论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农民、农业和农村1.农民(1)农民的概念农民概念可从职业、阶级和身份三个维度来认识和理解。
①作为一种职业概念,农民是指以土地为生、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②农民又是一个阶级的概念,是没有土地或只占有少量土地的农民利益群体,一般与地主阶级相对立。
③作为一种身份概念,凡是农村户籍管理的人口均称为农民。
(2)农民的“生存理性”与“经济理性”①“生存理性”a.概念农民的“生存理性”是指生产活动不受利润原则制约,劳力和资源配置也不是从最大经济效益原则出发,而受制于伦理、道德与习俗等传统力量。
生存理性主要表现在“前资本主义的农民秩序”中。
b.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卡尔·博兰尼认为在资本主义市场出现之前的社会,经济关系是“嵌入”到社会关系中的。
因此,研究资本主义以前的经济,要把经济关系作为社会制度过程来研究。
博兰尼的“嵌入”观点建立在没有根据供求规律而定出价格的市场社会之上,他所指的小农经济是资本主义市场出现之前的小农经济。
斯科特指出,在“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下,农民所追求的绝不是收入的最大化,而是较低的风险分配与较高的生存保障;对于农民而言,第一位的是回避风险、确保“生存安全”,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体现了农民社会的道德观、平等观、公正观。
②“经济理性”舒尔茨提出了一种在竞争的市场运行中追求利润的、以商品经济为主体的农民经济模式。
传统农业中的农民在特定的资源和技术约束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并根据利益调节生产以实现要素配置的最优化。
舒尔茨提出著名的“贫穷而有效率”命题,认为传统农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总是有效率的,农民表面上被认为不理性的行为表现,恰恰是他们面对外部限制条件时的行为理性,所以农民也是理性的经济人。
2.农业(1)农业的含义农业是通过人类劳动去实现植物和动物的再生产,来获得物质资料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农村政治)【圣才出品】
第八章农村政治8.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农村政治研究的理论视角1.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是西方研究地方政治变迁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范式,在这一理论范式指导下,对中国农村政治研究形成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国家政权建设理论”和“经纪人理论”。
(1)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从农村的角度来看,国家政权建设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政府结构和功能进行分化和组合。
②政府致力于改造传统社会的经济运行并直接干预村庄经济生活和财政制度的运行。
③警察、军队等暴力机构网络形成对全社会的威慑和监控。
④政府倡导并支持全民文化对村落文化的取缔。
⑤政府在社会各个领域追求控制和动员,以形成全面监控网络。
(2)“经纪人理论”的主要观点①基层政府代表国家与农民直接互动,因此基层政府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国家经纪人,代表国家利益。
②农民也需要代表自己利益的经纪人与国家博弈。
从这一角度来说,乡村干部应该是两种经纪人的组合。
③无论是国家经纪人还是农民经纪人,一个关键点是要约束经纪人,使其真正代表委托者的利益,防止他们中饱私囊。
杜赞奇将国家借以统治乡村社会的“经纪人”分为两类:①“保护型经纪人”,他代表社区的利益,并保护自己的社区免遭国家政权的侵犯。
②“赢利型经纪人”,借用国家的支持,从中中饱私囊,鱼肉乡里。
杜赞奇认为清末以来的国家政权建设导致“国家政权内卷化”,破坏了原有的文化网络,导致乡村领袖从“保护型经纪人”向“赢利型经纪人”转变。
2.新政治经济学视角新政治经济学是以政治和经济(社会和个人,或国家和市场)之间相联系、相交叉或相重叠的问题、现象和关系作为研究内容的综合性理论框架。
(1)黄宗智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对19世纪和20世纪前半期的村庄和国家的关系进行研究,半无产化和官僚化两个过程的交接,导致了村庄与国家之间新的矛盾。
由于国家政权的扩张和村庄共同体的衰落,地方豪霸和村级恶棍乘机崛起,使旧的国家、士绅和村庄的三角关系受到新的压力,最后导致一套完全不同的国家社会关系和一个新的政治结构的出现。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答: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有以下几方面:(1)社会变革的需要①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不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而且也是其自身矛盾明显暴露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法国革命引起长时期的动荡,整个社会被混乱和失序困扰。
②工业和城市的兴起伴随着农民、手工业者和小私有者的大批破产,工人生活的极端贫困与资产阶级财富增长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引起了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工人起义和罢工斗争一浪高过一浪。
③城市的不断扩张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拥挤、污染、噪声、交通等等,严重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广大知识分子阶层对资产阶级革命所宣扬的“理性王国”的结果也普遍感到失望,幻想破灭,代之以痛苦和怀疑。
④一些社会思想家强烈要求对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现实主义的分析和评价,他们希望改善现有社会关系,恢复社会的秩序。
虽然他们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寻求这种社会变革,但这种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①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沉重地打击了上帝创世说和各种非科学学说,开拓了人们对宇宙的新认识,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深远、广大的空间。
②自然科学对传统观念和神学体系的猛烈冲击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和成功,使社会思想家赞叹、效法,他们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为指导,提出了“自然的社会理论”。
③这种理论认为:社会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自然科学的方法既可用于研究自然界也可用来观察和研究社会。
“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推动了对社会的研究,为具体描述社会现象的精确性提供了原理和方法论。
(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①在17~18世纪思辨的历史哲学发展的同时,在自然科学实证研究的启示下,经验的社会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
这种研究的兴起出于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首先是从社会统计发展出来的。
其次是对社会问题的专题调查研究积累了一些社会研究的经验和资料,如英国法官约翰·霍华德的《英国和韦尔士监狱的状况》(1777年)、英国伊顿爵士的《贫民的状况》(1797年)等两部著作。
农村社会学考试重点
农村社会学--考试重点一、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农村社会学就是研究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关系及农村社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二、农村社会学研究对中国的意义1、理论意义--更好的认识农村结构与运行规律;促进社会学学科的成长。
2、实践意义---①为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提供解决途径;②为开展农村发展的战略研究提供理论咨询服务③为城乡关系提供详实的资料与方向性的理论依据④为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乡村建设运动对当代农村发展的启示1、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三大教育方式”就是建立在科学调查基础上的全方位的系统的科学方法,对今天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2、县级政权就是中国政权体系中承上启下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最为稳固的一级地方政权。
20世纪三十年代,晏阳初在河北定县进行的县政建设实验,对县级政权的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很大的启发。
3、梁漱溟工业化思想,与中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乡办工业类似于今天的乡镇企业。
中国已完全解决了社会条件、土地与工业化背景等问题,梁漱溟的工业化思想就是合于时代潮流的,完全可以借鉴。
4、新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重建。
制度化儒家解体以后,中国就面临文化重建的历史任务。
梁漱溟就是现代新儒家的开山祖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她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实质上就就是企图文化改造、文化重建中国。
四、《江村经济》理论与方法论意义分析(一)主要理论观点1.位于太湖周围的开弦弓村其地区不但交通便利,而且自然环境条件也较为优越,适于种植水稻。
水稻成为其主要农作物。
另外蚕丝业在这一带也较为发达,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蚕丝业就是这个村里的居民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
可见,该村的传统经济结构并非纯粹的农业经济,而就是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
2.蚕丝业作为该村的乡村工业,其在劳力利用上与农业相互配合来维持原有的土地分配形态,同时也使传统的地主们可以收取正产量一半的地租,并不引起农民们的反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名词解释差序格局: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按自己的远近来划分亲疏。
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普遍规律,自然科学的逻辑、方法和程序同样适用于对社会和人的研究。
非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有本质区别,否认自然科学方法对社会研究的适用性,认为对人或社会现象的研究应有独特的方法。
实地调查:也称田野调查,研究者通过亲自深入农村直接进入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进行观察来收集资料。
类型比较法:通过比较方法描述出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这些农村社区的不同之处是它们各自的特征,而相同之处则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一般特征。
追踪调查: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社区的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研究者利用根据调查目的而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表格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复习题1.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农村个人和社会关系。
研究农村个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2.农村社会学研究主要有哪些方法?答:社会研究方法论、一般研究方法和具体技术、实地调查和社区研究、问卷调查。
3.学习农村社会学有什么意义?答: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三农和农村社会分层的认识,对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民自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丰富了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知识宝库。
4.学习农村社会学有什么基本要求?答:(1)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3)要深入田野,从实求知(4)要有“以民为本”的理念。
第二章农村社会学史略5、社会学家吴文藻倡导农村社会研究,费孝通创造性地进行了农村社区研究;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和”魁阁“学术团队内地农村研究的成果,以及抗战时期林耀华等人的农村社区研究成果为社会学和农村社区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6、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是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延续和深入。
”中国农村派“以农村调查的丰富资料,进一步论证了中国农村社会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有力批判了”中国经济派“的错误观点。
8、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社会学由中断到恢复重建,其学科地位比以往更为坚实,在小城镇和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城乡协调发展和三农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中国农村派: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中团结在《中国农村》杂志周围的进步青年。
中国经济派: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中以《中国经济》杂志为阵地,以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为代表的人群。
乡村建设运动: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定县模式:主张从教育农民入手以除文盲,做新民为目标,最终达到农村建设、民族自救。
邹平模式:从组织乡村自治着手建设乡治主张和做法。
复习题1.农村社会学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答:农村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为解决美国农村社会危机应运而生,通过各种途径首先传播到亚洲和拉丁美洲,欧洲农村社会学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以长足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高度城镇化使得农村人口锐减,城乡走向一体,农村社会学在美国渐渐衰落,但学术研究并没有终止,《农村社会学》杂志照样发行,美国农村社会学学会的年会已延续了77届。
在亚洲,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等国家的农村社会学发展较好。
2.世界农村社会学大会有什么样的地位与作用?答:世界农村社会学大会是由国际农村社会学联合会负责举办的学术性会议,从1964年开始举办,作用在于繁荣发展农村社会学。
每四年召开一次的世界农村社会学大会制度化,大大的推动了各国农村社会学的发展,他的作用是促进农村社会这的发展;进一步推进社会学研究在提升农村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指导举行世界农村社会学大会,筹划和召开农村社会学跨国会议,推动更为广泛的国际合作。
为农村社会学家提供一个对话和彼此交换有效信息的平台。
3.中国农村社会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答:中国农村社会学通过中美两国学者的农村调查实践、大学课堂教学等。
在20世纪20年代初传入中国,并很快发展成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4.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的意义是什么?答: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是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延续和深入。
中国农村派以农村调查的丰富资料,进一步论证了中国农村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力批判了中国经济派的错误观点,为革命理论建设培育了一批骨干后备队伍。
5.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对农村社会学有哪些贡献?答:。
革命根据地的农村调查是中国农村社会学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毛泽东的农村调查主要体现在实地调查、课堂教学、理论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理论与方法等四个方面,其研究成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延安时期张闻天等人进行的农村调查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6.我国农村社会学恢复重建后有哪些成绩?答: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社会学从中断到恢复重建,其学科地位比以往更为坚实。
在小城镇和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城乡协调发展和三农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7.乡村建设运动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答: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其旨在复兴农村、实现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的目标没有实现,但建设了很多实验区并在实验中做了很多有益于农民的工作,其实践经验教训是农村社会学的宝贵财富。
8.乡村建设运动有哪些内容和理论?答:内容:1兴办教育2推广农业科技3流通金融4提倡合作组织5办理地方自治6建立乡村公共卫生保健制度7移风易俗8引发学术研究推动农村社会学发展。
理论:晏阳初的民族再造思想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第三章农村社会学理论1韦伯和马克思对于农村变迁的历史社会学考察,为我们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演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依据马克思的相关论述,可以把“小农”历史演变的轨迹划分三个阶段:“古典式小农“—”宗法式小农“—”现代的小农“2、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小农具有三种不同的面貌;作为一定程度上直接为自家消费而生产的单位;作为一个追求利润的单位;作为一个阶级社会和政权体系下的成员。
目前的小农经济是延续人民公社制度而来的,其核心是“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小农研究的三种传统(形式主义、实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是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小农的不同特征。
要了解中国的小农需要进行结合的分析研究,其关键是把小农的三个方面(追求利润者、维持生计的生产者、受剥削的耕作者)视为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3、农户理论:主要有恰亚诺夫的“劳动消费均衡“理论、舒尔茨和波普金的”利润最大化“理论和黄宗智的”农业内卷化“理论4、农村社会学的危机引发了农村社会学内部的反思潮,在批判的基础上,农村社会学家们有一种观点,认为回到农业问题才是农村社会学的出路。
5、乡村建设运动是一个主旨明确、有理论指导的社会改良运动。
这集中体现了晏职初的“民族再造“思想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上。
费孝通教授在1947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理论。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形象概括。
名词解释“三农”:农民、农村、农业。
在中国,农民、农业和农村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托,构成了一个整休,简称“三农”农民:以土地为生、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农民是一个历史的概念,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其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和认识,农民这个概念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作为职业的农民、作为阶级的农民、作为身份的农民农业工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农业雇工。
农村居民:居住在农村地域内的一切社会成员,包括农民和非农人员。
社会地位:社会关系中的位置。
经济理性:有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生存理性:生产活动不受利润原则制约,劳力和资源配置也不是从最大经济效益原则出发,而受制于伦理道德习俗等传统力量,回避风险确保生存安全,有趋利避害求平安的观念。
价值观念:人们道德观念和社会评价的思想体系。
农业: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
农业是社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部门。
农业是人类依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机能和自然国,通过人们的劳动去协调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强化或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以取得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和为人类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一个生产部门农业补贴: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向农产品生产、流通、贸易活动或向某些特定消费者提供的转移支付,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行为。
农业政策:国家政党为维护农民权益,促进保护和扶持农业生产、交换、流通、消费制定的行动准则。
农业科技: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
农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居民聚居地。
农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由采集生产方式进入农耕生产方式,人类需要定居生活之后产生的农村社区: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活动共同体。
城市:大量异质性居民聚居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地域共同体。
新农村建设:是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可持续发展: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农业: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发展能维护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发展方式。
公平性原则:代内和代际公平。
代内公平是指当代人在发展机会、享受发展成果上的公平;代际公平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社会、人口发展不能够超过资源环境的承载限度。
共同性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同目标的全球共同行动。
复习题1.农民与农业工人、农村居民有什么区别?答:农民:以土地为生、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农业工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农业雇工。
农村居民:居住在农村地域内的一切社会成员,包括农民和非农人员。
2.怎样理解农民价值观念的二重性?农民价值观念更新的意义是什么?答:农民价值观念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随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在:1务实思想和狭隘的功利观念2家庭主义和个性的压抑3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安贫乐道的保守心理4眷恋故土情感和自我封闭观念5强调人际和谐和轻视竞争6均平思想和特权理念共存一体7重义轻利和追求功义并存。
农民价值观念更新能够促进开放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的形成。
3.农业的性质什么?农业生产有什么特性?答:(1)是通过人类劳动实现动植物的再生产来获得物质资料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2)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
4.农业补贴有什么意义?我国农业补贴有什么取向?答:意义:保护促进本国农业发展,维护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保障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