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两小儿辩日基础练习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基础练习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基础练习及答案
一,一词多义:
⑴为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孰为汝多知乎
⑵其①问其故②及其日中如探汤
二,古今异义:
⑴日中如探汤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三,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⑵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四,文学常识填空。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__角度出发,一个从__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

说明了____、____道理,表现了他们
____的可贵精神。

五,课文内容:
(1)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

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4)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答案】
1.⑴①为:是②动词:说、认为⑵①其:那②它
2.⑴汤:古义:热水;今义:常用于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⑵去:古义:离;今义: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⑵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⒍(1)视觉触觉知识无尽学无止境独立思考、探索真理
4.(1)因为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

(2)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尽的。

(3)孔子不能决也
(4)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两小儿辩日练习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练习及答案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注音。

盘yú( ) 沧( ) 沧凉凉孰( ) 为汝( ) 多知()乎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 孔子东游2. 问其故3.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4. 孔子不能决也三、翻译句子1.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1.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热乎五、理解课文内容.1、两小儿的" 辩斗" 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2、.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3、.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4.你从两小儿和孔子身上分别学到了什么?(6分)一、盂c āng shúr ǔ二、1. 游历2. 原因3. 认为距离4. 判断三、1. 孔子在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问他们原因。

2. 我认为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3.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清凉,到了中午热得就像是把手伸到热水里,这不就是近了就感觉热,远了就感觉凉么?4. 孔子无法判断(谁是谁非)5. 谁说你多智慧呢?四、1. 我以/ 日始出时/ 去人近2. 此不为/ 远者小/ 而近者热乎五.1.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

一儿曰:“( ),及日中则如盘盂,(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1.给加点字注音。

盂()沧()孰()汝()多知()乎2.解释加点字问其故()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斗()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2)选出正确的翻译①孔子不能决也()A、孔子不能决定谁对谁错B、谁说你多知识呢?②孰为汝多知乎?()A、谁认为你见多识广呢?B、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3.翻译下列句子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3)孔子不能决也(4)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答: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答: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7、用“|”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并写出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本文主要通过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9、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写出本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 _短文两篇《枭逢鸠》《穿井得人》同步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枭逢鸠( ) ②我将东徙( )③子能更( )鸣④犹恶( )子之声⑤溉( )汲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

一儿曰:“( ),及日中则如盘盂,(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2.解释加点字问其故()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斗()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谁是谁非3.翻译下列句子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3)孔子不能决也(4)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5)孰为汝多知乎?(6)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答: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答: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7、本文主要通过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9、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写出本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 _11、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个问题的?答:12、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答:参考答案:2、(1)争辩、争论(2)距离(3)热水(4)判断(5)谁通“智”4、孔子不能决也。

5、不能。

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6、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

11、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

12、对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态度。

对比练习短文两篇《枭逢鸠》《穿井得人》同步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枭逢鸠()②我将东徙()③子能更()鸣④犹恶()子之声⑤溉()汲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我将东徙徙:②子将安之安:③乡人皆恶我鸣皆:④子能更鸣更:⑤犹恶子之声犹:⑥吾穿井得一人得:⑦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道:闻:3.翻译下列句子。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

一儿曰:“( ),及日中则如盘盂,(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2.解释加点字问其故()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斗()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谁是谁非3.翻译下列句子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3)孔子不能决也(4)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5)孰为汝多知乎(6)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答: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答: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7、本文主要通过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9、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写出本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 _11、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个问题的答:12、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答:参考答案:2、(1)争辩、争论(2)距离(3)热水(4)判断(5)谁通“智”4、孔子不能决也。

5、不能。

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6、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

11、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

12、对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态度。

对比练习短文两篇《枭逢鸠》《穿井得人》同步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枭逢鸠( ) ②我将东徙( )③子能更( )鸣④犹恶( )子之声⑤溉( )汲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精选16篇)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精选16篇)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精选16篇)《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1练习题:1、给加粗字注音。

盂()沧()孰()汝()多知()乎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两小儿辩斗()(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3)及其日中如探汤()(4)孔子不能决也()(5)孰为汝多知乎()()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答: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答: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6、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答:7、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答:参考答案:《两小儿辩日》1、yúcāng shúrǔ zhì2、(1)争辩、争论(2)距离(3)热水(4)判断(5)谁通“智”3、孔子不能决也。

4、不能。

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5、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

6、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

7、对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态度。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2巧设作业,拓展延伸,发展个性同学们,通过读,看,找,辩,理解了课文内容.下面老师设计了几个作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有选择地做.排练《新编两小儿辩日》:现代少年穿越时空隧道,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决……给两小儿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问题的答案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的状况……收集与太阳有关的资料,举办"你对太阳知多少"的班队活动.4,写读后感:读《两小儿辩日》后想到的.【设计意图】将学生由课本引向课外,由理论到实践.同时也注意到要求的人文性.六,:本教案设计,自我感觉有以下几个特点:观点新《两小儿辩日》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二篇文言文,对小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为此,我深入地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领会教材安排文言文的目的只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反复诵读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等道理.整个目标以读为主,注重整体理解,让学生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读出了古文的韵味,以读促理解,从而明理.不在"之乎者也"等字词或语法上纠缠,而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的,并将为一理念贯穿到整个中.方法新设计中,时刻以新课程和精神和教学目标为指导,加强教师,学生, 文本的联系,强化师生互动,生生的互动,特别是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不难看出,在此过程中,朗读被提到很高的地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对文言文的学习,读得多了,熟了,自然会理解内容,悟通道理.但又不是让学生有口无心地跟着教师读,而是让学生带着竞争性,带着表演欲去读,读的要求是渐次提高的.再者,辩论,课本剧的表演,也是本设计的亮点.它们是学生朗读,理解效果的体现,也是促进学生朗读好,理解好课文,提高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在课本剧的表演中,又不是纯课文内容的再现,而是安排了同学们与两小儿的对话,使学生了兴奋的状态下,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极富个性的独特理解.手段新在本设计中,从头至尾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课堂的效率,更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本文中学生理解的难点是为何"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和"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是两小儿视觉和触觉的错误,只凭教师口头的讲解,学生是很难有比较直观的认识的,为此设计了"错觉演示"和"太阳辐射"演示动画,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得到理性的认识.《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3案例一《两小儿辩日》评点【前示】这是一堂研究课。

六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习题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2 】《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 东:游:辩斗:其:故:以:始:去:日中:初:及:则:盘盂:此:沧沧凉凉:探汤:乎:决:孰:汝:知:同2.一词多义: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问其故为其孰为汝多知乎?及其日中如探汤3.古今异义:⑴日中如探汤汤: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4.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不能决也.2)孰为汝多知乎?5.下面两句话分离是直接引用句和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为间接引用句,第二句改为直接引用句⑴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⑵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6. 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庞杂性?7.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8.“孰为汝多知乎?”你以为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清楚明了什么?9.两小儿能对这个庞杂的天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清楚明了什么?10.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发?答案:1. 东:往东游:游学辩斗:辩论,争辩其:代词,那,指代“辩斗”故:原因以:以为始:才.方才去:距离日中:正午初:最开端则:就.却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此:这沧沧凉凉:形容清冷的感到.探汤:把手伸进热水里乎:语气助词,相当于“吗”决:断定,裁决孰:谁知:同“智”2.一词多义为:表示断定,是动词,说.以为其:那,代词,指代“辩斗”其:它,代词,指代“日”3.⑴汤:古义:热水;今义:常用于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⑵去:古义:离;今义:为从地点地到别的地方.4. (1)孔子不能做出断定.(2)谁说你多聪明呢?5. (1)一儿以日始出近,而日中时远也.(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6. 孔子不能决也.7.两小儿一个从视觉动身,一个从触觉动身,因为断定太阳远近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所以得出了不同结论.8. 不能.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解释一小我理解的常识老是有限的,常识无穷,学无尽头,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9.表现了前人熟悉天然.寻找客不雅事理而自力思虑.大胆质疑的精力.10.1)解释宇宙无穷,常识无穷,学无尽头,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应不断进修.2)熟悉天然,寻找客不雅事理,要敢于自力思虑,大胆质疑.3)我们要进修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量力而行的进修立场.4)说清楚明了从不同角度对待问题,会有不同的成果.。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doc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doc
)

2.解释加点字
问其故(
)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斗(
)
我以日始出吋去人近(
)( )
及其日屮如探汤()()

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 )( )
(2)选出止确的翻译
%1孔子不能决也()A、孔子不能决定谁对谁错B、谁说你多知识呢?
%1孰为汝多知乎? ()A、谁认为你见多识广呢?B、孔子不能判断
答:
7、用“I”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并写出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8、本文主要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9、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写出本义。
短文两篇《枭逢鸠》《穿井得人》同步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1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1子将安之?
%1闻之于宋君。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鸠对枭东徙持什么态度?你对此冇什么看法?
5.“穿井得人”的故事原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 什么启示?
6、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以:一儿以口初出远(
)
以故东徙()
⑵闻:有闻而传Z者(
)
闻Z于宋君()
⑶犹恶子Z声(
)
国人道Z()
⑷于:闻之于宋君(
)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吕氏春秋》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岀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一儿曰:“(),及日中则如盘盂,()?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
孔子不能决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两则》之《两小儿辩日》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两则》之《两小儿辩日》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两则》之《两小儿辩日》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5分)1、“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什么?不当的一项是()A、说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

B、孔圣人也不有知道的东西,这是对他的讽刺。

C、从认识水平看,当时的人,包括孔子,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2、对《两小儿辩日》一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要敢于对自然现象进行探求和质疑。

B、宇宙无限,知识无涯,学无止境,即使是知识广博的圣人也会有所不知。

C、要敢于否定一切大学问者,不迷信权威。

D、观察事物要注意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能以偏概全。

二、填空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

孰为汝多知乎?(1)(2)三、翻译(共3小题,满分50分)4、(16分)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一到三题答案:一、1、B 2、C二 3、(1)知:通假字,通“智“,智慧,读音为zhì。

(2)“为”通“谓”读“wèi”,说。

三、4、正确答案(1)东(2)距(3)热水(4)缘由(5)你(6)是(7)等到(8)判断解析5、(18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几个句子的意思。

(1)此不为(读二声四声有争议,我读二声与课件不同)远者小而近者大乎?(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3)孰为汝多知乎!正确答案(1)这不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吗?(2)这不是近时热而远时凉吗?(3)谁说您十分有智慧呢?注意:“乎”,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语气。

“知”通“智”6、(16分)解释下面指定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问其故其:(2)而日中时远也而:(3)孰为汝多知乎孰:(4)及日中则如盘盂则:正确答案:(1)代词,他们;(2)表并列关系的连词;(3)代词,谁;(4)表示承接,就;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0分)7、(30分)阅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两小儿辩日》练习参考答案

《两小儿辩日》练习参考答案

姓名学号预备班得分《两小儿辩日》练习参考答案一、解释加点字:2’× 36 = 72’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东:到东方去。

2.游:游历,游学。

指孔子走访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3.辩:辩论。

4.斗:争,争胜负。

5.辩斗:争辩。

6.其:第三人称代词,他们。

指两个小孩。

7.故:原因,缘故。

8.以:认为。

9.始:副词,起初,开始。

这里是刚出来的意思。

10.去:动词,距离。

11.而:连词,表并列,不译。

12.日中:正午。

13.远:距离人远。

14.也:助词,常用于句末,表陈述语气。

15.如:像,如同。

16.车盖:车篷。

17.及:到。

18.则:连词,就。

19.盘盂:盛放物体的器皿。

20.此:这。

21.为:是。

22.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23.乎:助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4.沧沧凉凉:清凉,略带寒意。

25.沧沧:阴凉的意思。

26.其:第三人称代词,它,指太阳。

27.探:伸进。

28.汤:热水。

29.探汤:把水伸到热水里。

30.决:决断,决定。

31.也:助词,常用于句末,表肯定、判断语气。

32.孰:谁。

33.为:以为,认为。

34.汝:人称代词,你。

35.知:通“智”,智慧。

36.乎:助词,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呢”。

二、句子翻译:2’× 3 = 6’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正午时(距离人)远。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太阳刚出来时很清凉,到了正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三、改写句子:2’× 2 = 4’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两小儿辩日阅读习题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阅读习题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阅读习题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___________?”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___________?”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按原文填空。

2.说说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日始出时去人近。

()
(2)孔子不能决也。

()
3.两小儿“辩斗”的是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1)离(2)判断
3.一天之中,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远,什么时候离我们近。

一儿是以日出时太阳形体大,日中时太阳形体小为根据;一儿是以早上
太阳清凉,而中午太阳热为根据,两人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

两小儿辩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阅读练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 解释下列加点词孔子东游( )问其故( )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 )2.解释下列加点词并比较古今义有何不同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

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2分)①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②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4.用“/”画出文中加线句子的朗读停顿。

(1分)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5.用原文回答“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中“此”指代什么?6.翻译下列句子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②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③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④孔子不能决也。

⑤孰为汝多知乎?7.两个小孩为什么笑孔子(用原文回答)?8.两小儿提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证明的根据分别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原话回答。

小儿甲:观点: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儿乙:观点: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10. 文中“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11.对“两小儿笑曰”一句中“笑”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善意的笑”;有人则认为这是“恶意的讥笑,嘲笑”。

你同意哪一态度?谈谈你的理由。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附答案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附答案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附答案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这部书内容中的学术观点属于________学派,而孔子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列子》道家儒家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①盘盂( ) ②孰为汝多知( )( )① yú ②shú zhì3、课内阅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加粗的字。

故:去:日中:沧沧:及:汤: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②孔子不能决也③孰为汝多知乎?3.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

答案(一儿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儿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4.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________。

答案:一儿从大小角度(视觉)看问题,另一儿从人对阳光的感受(触觉)看问题。

课外阅读:予观弈于友人所。

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

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

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

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

予赧甚,不能出一言。

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

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1.为加粗的'词注音、释义。

A.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

数:B.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度:2.解释加粗的词。

A.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

一儿曰:“(),及日中则如盘盂,(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2。

解释加点字问其故( )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斗()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及其日中如探汤()( ) 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 )( ) ()) 谁就是谁非3.翻译下列句子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3)孔子不能决也(4)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5)孰为汝多知乎?(6)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得复杂性?答:5.“孰为汝多知乎?”您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答:6。

两小儿得“辩斗"对您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7、本文主要通过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9、找出本文得通假字,并写出本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 _11、两个小孩对太阳得远近得理解似乎都有道理,她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个问题得?答:12、这两个小孩对太阳得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答:参考答案:2、(1)争辩、争论(2)距离(3)热水(4)判断(5)谁通“智”4、孔子不能决也。

5、不能。

因为这就是当时人不能解决得问题。

说明一个人懂得得知识总就是有限得,知识无穷尽,即使就是博学多闻得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6、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

11、一个就是从形状得角度,一个就是从温度得角度。

12、对事物得探索研究得态度.对比练习短文两篇《枭逢鸠》《穿井得人》同步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枭逢鸠()②我将东徙()③子能更()鸣④犹恶()子之声⑤溉()汲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得意义。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基础知识训练题和答案解析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基础知识训练题和答案解析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基础知识训练题和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

答案:《列子·汤问》;列子2.《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在争论______的问题。

答案: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地球的远近3.《两小儿辩日》中,一位小孩认为太阳在早晨离地球______,因为______。

答案:近;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更大4.《两小儿辩日》中,另一位小孩认为太阳在中午离地球______,因为______。

答案:近;中午的太阳让人感觉更热二、翻译题请将以下文言文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答案: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地球近,而到了中午时离地球远。

”2.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答案:另一个小孩说:“早晨的太阳让人感觉清凉,而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离得近的让人感觉热,离得远的让人感觉凉吗?”三、解析题1.请解析《两小儿辩日》中所蕴含的道理。

答案:《两小儿辩日》通过两个小孩争论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地球的远近,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同时,故事中孔子的态度也启示我们要谦虚,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此外,这个故事还告诫我们,对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看法,真理并非只有一个,要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

2.请解析《两小儿辩日》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作用。

答案:《两小儿辩日》是一篇典型的文言文,学习它有助于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如实词、虚词、句式等。

同时,通过翻译和解析故事内容,可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此外,《两小儿辩日》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学习它能够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四、讨论题1.你认为《两小儿辩日》中的两个小孩谁的观点更接近事实?为什么?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类似《两小儿辩日》的情况?如何处理这种分歧?3.你认为孔子在《两小儿辩日》中的表现是否值得称赞?为什么?参考答案:1.一位小孩认为太阳在早晨离地球近,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更大。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

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1、给加粗字注音。

盂沧孰汝多知乎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两小儿辩斗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6、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7、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1、yúcāngshúrǔzhì2、争辩、争论距离热水判断谁通“智”3、孔子不能决也。

4、不能。

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5、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

6、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

7、对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态度。

(完整版)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

一儿曰:“( ),及日中则如盘盂,(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2.解释加点字问其故()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斗()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谁是谁非3.翻译下列句子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3)孔子不能决也(4)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5)孰为汝多知乎?(6)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答: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答: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7、本文主要通过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9、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写出本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 _11、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个问题的?答:12、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答:参考答案:2、(1)争辩、争论(2)距离(3)热水(4)判断(5)谁通“智”4、孔子不能决也。

5、不能。

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6、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

11、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

12、对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态度。

对比练习短文两篇《枭逢鸠》《穿井得人》同步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枭逢鸠()②我将东徙()③子能更()鸣④犹恶()子之声⑤溉()汲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我将东徙徙:②子将安之安:③乡人皆恶我鸣皆:④子能更鸣更:⑤犹恶子之声犹:⑥吾穿井得一人得:⑦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道:闻:3.翻译下列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
1、默写填空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

一儿曰:“( ),及日中则如盘盂,(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
2.解释加点字
问其故()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斗()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孔子不能决也。

(4)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5)孰为汝多知乎?
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
5、本文主要通过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6、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写出本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 _
8、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个问题的?
答:
参考答案:
2、(1)争辩、争论(2)距离(3)热水(4)判断(5)谁通“智”
4、孔子不能决也。

5、不能。

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6、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

11、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

12、对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态度。

对比练习
短文两篇《枭逢鸠》《穿井得人》同步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枭逢鸠()②我将东徙()③子能更()鸣④犹恶()子之声⑤溉()汲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我将东徙徙:②子将安之安:
③乡人皆恶我鸣皆:④子能更鸣更:
⑤犹恶子之声犹:⑥吾穿井得一人得:
⑦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道:闻: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②子将安之?
③闻之于宋君。

④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鸠对枭东徙持什么态度?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5.“穿井得人”的故事原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6、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以:一儿以日初出远()以故东徙()
⑵闻:有闻而传之者()闻之于宋君()
⑶之:犹恶子之声()国人道之()
⑷于:闻之于宋君()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吕氏春秋》
7、<<吕氏春秋》简介:
二、同步解读
枭逢鸠。

鸠曰:“于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徒。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6.本文显然届虚构的故事,是一则。

(按文学作品分类看) 7.枭要向东迁的原因是什么?你怎样看枭的东徙?
8.鸠的态度对枭一定有很大影响,请展开合理想象,续写一段故事结局。

续写:
9.本文告诉我们该如何处理自身与环境的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晏子使楚
一.用原文中的语句填空。

表明楚王一开始就不怀好意的句子是?当楚王突然提出质问时,晏子回答:所然者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实词
①晏子将使楚使:
②谓左右曰谓:左右:
③齐之习辞者也习:辞:
④今方来,吾欲辱之方:辱:
⑤左右对曰对:⑥王曰,何坐坐:
⑦楚王赐晏子酒,酒酣赐:酣:
⑧吏二缚一人诣王诣:⑨缚者曷为者也曷:
⑩齐人固善盗乎固:善:
⑾晏子避席对曰避席:⑿叶徒相似徒:
⒀所以然者何所以:然:
⒁圣人非所与熙也熙:⒂寡人反取病焉病:
三.重点虚词
①楚王闻之之: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之:
今方来,吾欲辱之之: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之:
②吾欲辱之,何以也以:以故东徙以:
③过王而行而:有闻而传之者而:
④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为:王曰,何为者也为:
缚者曷为者也为:橘生淮南则为橘为: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则:⑥今民生长于齐不盗于:
⑦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其:其实味不同其:
四.解释下面的句子。

(1)吏二缚一人诣王。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五.内容探究:
13.“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
14. 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
15. 结尾处写“王笑曰”,你觉得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
16. 如果是你,你还有更好的回答方法吗?如果没有,请说说晏子的回答好在哪里?
17.晏子的回答采用了什么方法?
18.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外交家?
咏雪
1、填空。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作者是南朝宋(),《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解词。

(1)寒雪日内集。

内集:。

(2)俄而雪骤。

俄而:。

(3)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

3、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2)咏雪的直接原因:。

(3)两个比喻句:。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表示: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用原文填空。

时间:地点:事件:人物:
5、问答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答:
(2)对于谢太傅的出题,兄子和兄女分别给出什么答案?
答:兄子:。

兄女:。

(3)为什么“公大笑乐”?
答:。

(4)“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答:①。

②。

(5)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
答:。

(6)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6、翻译。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3)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