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教案《两小儿辩日》
2024年《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
2024年《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语文》七年级下册,具体章节为《两小儿辩日》。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等。
详细内容涉及:文章背景了解、两小儿辩日的过程及辩日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人物形象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了解文章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培养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两小儿辩日的过程,探究文章所蕴含的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分析人物形象,培养探究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体会文章情感。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含义,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 句子解析:分析文章中关键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5. 主题探讨:讨论两小儿辩日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文章所蕴含的科学知识。
6.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两小儿形象,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7. 随堂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两小儿辩日》2. 主要内容:生字词句子解析主题探讨人物形象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分析两小儿形象,用自己的话描述。
2. 答案:(1)两小儿辩日过程:一个说太阳从东边升起,一个说太阳从西边升起,双方争论不休。
(2)两小儿形象:一个聪明机智,一个固执己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关于太阳的神话传说,拓宽学生知识面。
(2)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学习2. 句子解析3. 主题探讨4. 人物形象分析5. 随堂练习设计6.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学习1. 解释字词含义,举例说明,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教案:《两小儿辩日》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论语·八佾》篇,内容讲述了两个小孩辩论日出日落的现象,借此表达了儒家思想中对于天文、自然的态度和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1. 两个小孩辩论日出的方向和时间的差异;2. 孔子对于辩论的评述和解释;3. 学生对于辩论内容的思考和理解。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两小儿辩日》的文言文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古代儒家对于天文、自然现象的认识和态度;3. 学生能够通过辩论的形式,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关键词语和句子的掌握;难点:对于古代儒家思想的理解和对于辩论形式的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原文和翻译;2. 辩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 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日出日落的现象,引发学生对于天文、自然的好奇心;2. 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人对于日出日落的现象有哪些认识和解释。
二、课文学习(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2.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3. 学生跟读课文,巩固记忆。
三、辩论练习(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辩论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句子;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辩论的形式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3. 学生进行辩论练习,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课堂练习纸,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2. 教师巡视课堂,给予学生个别指导;3.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3.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后续学习的建议。
板书设计:《两小儿辩日》1. 两个小孩辩论日出的方向和时间的差异;2. 孔子对于辩论的评述和解释;3. 学生对于辩论内容的思考和理解。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6篇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6篇《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1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注意停顿。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查找太阳离我们远近的科普资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以前都学习了有关孔子的哪些课文和格言?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读熟课文,自学理解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四、激励测试,交流感悟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其:为:也:如:此:乎: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五、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o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相近句子比较分析。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13篇)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13篇)《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1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1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篇1【设计理念】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关注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读趣学,学有所得。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
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
特别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设计特色】乐读趣学自主感悟一、引课激疑在上课之前老师迫切想了解一个问题:咱们班是女生聪明还是男生聪明(板书:辩)大家辩论的非常激烈,老师发现我国的汉字非常有趣,大家看这个辩字,中间是个什么部首,两边像是什么?是谁聪明,事实胜于雄辩咱们在下面学习课文时一见高低。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一篇有关辩论的故事,看到这个辩字你想知道些什么问题?(由辩这一中心词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定向研法看老师写课题。
从课题中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那么,你认为这节课我们还应该做几件事?(引导学生来定向:朗读背诵译文)这几件事如何去完成?三、自学释疑1、范读好,让我们先来把课文试着读上两遍,看一看能读懂些什么。
(生读)感觉如何,有什么收获?读不通顺就是收获,因为你已经感觉到了文言文和现代文有些不同,有哪些不同?(生谈)想听老师读读吗?好,老师读时请你认真听听是怎样停顿的,你认为必要的地方可以拿笔画一画。
(师范读)听懂些什么吗?(必要的范读和领读放在学生悱愤状态下进行,效果会更好。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三篇(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盂、孰、汝”3个字,会写“盂、孰”2个字。
2.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
5.体会两小儿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的品质,懂得认识自然,探索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地质疑。
6.感悟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参考注释读懂每句活的意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1.生字新词卡片。
2.搜集有关太阳离我们远近的科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我们中华民族是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我们有举世闻名的古代“四大发明”,有着无数的善于观察,勤于思索、勇于创造的古代科学家、发明家。
我们的古人是有着无穷的聪明智慧的。
你听,有两个古代的小孩儿,他们在为太阳争论起来了。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流利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初读课文,指出朗读有困难的地方。
教师帮助解决。
3.再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学生自学。
⑴先找出不理解的词、句,在文中记下来。
⑵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理解它们的意思;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就记下来。
⑶小组内交流讨论:讲自己对词和句子的理解,再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内容;对不理解的地方共同讨论解决。
2.全班交流,理解大意。
⑴学生汇报自学结果,老师对难理解的词句或学生理解有误的地方给以点拨指正。
⑵能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
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还可以分角色读;通过读来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两小儿辩日的教案(精选5篇)
两小儿辩日的教案(精选5篇)两小儿辩日的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小儿辩日的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两小儿辩日的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内容。
(2)积累一定的文言词语。
(3)学会有计划地整理所学的知识。
教学重点1、文意的疏通,文言词语的积累和文章蕴含意义的挖掘。
2、如何对待身边的事物和评价身边的人。
3、了解有关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关系的天相知识。
学习内容整体感悟中华民族是人类历史上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最早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不但进步,不断成熟。
他们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随时以丰富多彩的文学样式记录下自己对身边世界的思考。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个大学问家。
可是,大学问家也有遭尴尬的时候。
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文章充满了思辩的智慧和冷静的思考。
《两小儿辩日》记载了两小儿对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的辩论,告诉我们要敢于探究,并客观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
全文自然形成三大块:第一块:见两小儿辩斗。
作者把两小儿辩斗的故事放在孔子东游列国的途中,暗示读者:孔子作为大教育家、政治家,学识非常渊博,再加上周游列国,一定比常人更加见多识广,这个稳稳当当的开头和戏剧化的结尾形成强烈的反差。
第二块:听两小儿辩斗。
这一部分的内容采用对话的方式介绍了两小儿辩斗的具体情况。
首先两小儿各提出自己的观点。
甲小儿认为:太阳初出时离人近,而中午离人远。
乙小儿认为:太阳初出时离人远而中午离人近。
接着两小儿各自从自我感觉的角度陈述自己的理由。
甲小儿从视觉的角度出发,认为早上太阳大,中午太阳小,因而太阳初出时离人近而中午离人远。
乙小儿从触觉的角度出发,认为早上温度低而中午温度高,说明太阳初出时离人远而中午离人近。
第三块:评两小儿辩斗。
两小儿对于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和观点,又有听上去让人难以驳倒的事实依据,因而连大学问家孔子也无法判定孰是孰非,不仅如此,还遭到两小儿的奚落。
2024年《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
2024年《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九年级下册,具体章节为《两小儿辩日》。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辩日故事背景介绍,词语解析,句式分析,课文主旨把握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内容,领会其中的哲理。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
3. 通过分析课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句式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文章主旨的把握。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式的分析,以及文章哲理的领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日出景象的思考,进而引入辩日的故事背景。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对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式进行查阅和讨论。
3. 词语解析:教师针对重点词语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句式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等,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5. 课文主旨讲解: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哲理,明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道理。
6.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两小儿辩日的场景,增强课堂趣味性。
7.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8.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两小儿辩日》2. 主要内容:故事背景词语解析句式分析文章主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 答案:(1)重点句子翻译见附件。
(2)文章主旨: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表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阅读文言文过程中的困惑,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两小儿辩日》教案4篇
《两小儿辩日》教案《两小儿辩日》教案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小儿辩日》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小儿辩日》教案篇17年11月29日,“柯城区语文中坚力量教学比武”在巨化中学举行,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四十周岁以上的老师,农村、城市的老师都有,可谓是精兵强将的聚会,听了七节课,特别是听了白云学校方建良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后,有一些感想,表述如下。
第一、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我们的语文教学里正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前几年课件引进语文课堂后,大家争相使用,凡是公开课都必采用,语文课堂显得很热闹,电影、动画也出现了。
但是在我看来语文的的本色已经被淹没了,有一次徐为全老师在书院中学的赛后评课中也曾说,今天的课大家都使用了课件,但是如果哪节课不使用课件,反而会更新颖,更能体现这堂课的特色。
但是在几年后的今天,在这堂课上我看到了多媒体被教师合理的使用了,与课堂教学溶为一体。
课件上的课题,生字注音,简洁明白,“我能读顺课文”、“我能读懂课文”、“我来辩一辩”、“我能读出感情”等环节条理清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却并不喧宾夺主,课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看来通过几年的使用,语文课对多媒体的认识已经趋于理性了。
第二、新课标的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扬,三维目标在课堂上得到了体现。
在课堂开始,“你们谁能说说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个环节把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了,有四、五位同学举手发言。
到底什么时候太阳距地球近呢,老师并没有直接搬己的观点,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主动探究在整堂课里得到了体现。
请学生提出的学习难点这个环节,让学生感到了自学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在学习中思考的习惯,而不是只会跟在老师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
课文最后对孔子实事求是的充分挖掘,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价值观,体现了老师对文本的深刻理解。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教案:《两小儿辩日》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段对话,描述了两个小孩就日出日落的现象进行辩论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和思考,以及孔子的谦逊和智慧。
具体内容包括:故事背景、两个小孩的辩论、孔子的回答以及故事的意义。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2. 学生能够领悟课文所传达的道理,培养谦逊、好学的品质;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对话和故事情节,领悟课文所传达的道理;重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学生课本;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日出日落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2. 提问:你们对日出日落有什么看法?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太阳会升起来又落下去呢?二、自主学习(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故事中的观点。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析两个小孩的辩论和孔子的回答;2. 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道理;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课文,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思想。
四、课堂练习(5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回答;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小组讨论(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板书设计:1. 两小儿辩日2. 孔子回答3. 学习道理作业设计:(1)两个小孩辩论的问题是关于什么的?(2)孔子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3)你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道理?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所传达的道理。
2024版《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主要内容包括: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分析两小儿辩日的过程及其所反映的古代哲学思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掌握文中重要词汇和句式,提高古文素养。
3. 分析两小儿辩日的过程,理解古代哲学思想,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两小儿辩日的过程,理解古代哲学思想。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词汇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资料、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太阳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辩论的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课文:对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句式进行讲解,解析两小儿辩日的过程。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例句,指导学生翻译和运用。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两小儿辩日》2. 内容:故事情节:两小儿辩日重要词汇:辩、日、子、明、暗、朝、暮句式:主谓结构、判断句、省略句辩日过程:①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根据课文内容,分析两小儿辩日的哲学思想。
选取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辩证分析。
2. 答案:参见课后注释。
两小儿分别从距离和温度两个方面进行辩证,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示例:为什么夏天天气热,冬天天气冷?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的调整。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哲学思想,了解其他经典著作,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板书设计的信息量和结构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
《两小儿辩日》教案四篇
《两小儿辩日》教案四篇《两小儿辩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下列词字句的读音和意思东游、故、去、车盖、盘孟、探汤、孰为汝多智乎2、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知识。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流利地朗读古文的能力,并达到熟读成诵。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理解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三.情感目标1、学习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2、引导学生体会《两小儿辩日》中所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探求真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求真美。
【学法引导】1、这则故事生动活泼,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在加强诵读训练的同时,指导学生复述故事,并结合印发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讨论时,学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2、文中涉及的有关科学常识、历史典故等,教师将有关材料印发给学生。
3、掌握“东游、故、去、车盖、盘孟”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是朗读短文,并理解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指导学生在熟读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同时指出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2、难点是《两小儿辩日》的思想内涵。
解决办法:将短文中三者的言行与复杂的科学知识作比较,体会古人对知识的执著探索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学具准备】1、涉及的科学常识、历史典故、课后堂练习等打印资料。
2、多媒体课件【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
2、引导学生自行疏通文章,达到能复述的程度。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争取达到当堂背诵.4、在对故事内容加深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阐述故事所说明的道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多种角度有所感悟,如:两小儿喜欢探索,精神可嘉;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孩明确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5、课后扩展:安排一节语文时间活动,表演《新编两小儿辩日》.【教学步骤】1、文学常识及字词读音。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优秀6篇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优秀6篇《两小儿辩日》教案篇一教材简析《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大修订教材第十一册中的一篇文言课文。
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
这个故事既渗透了要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借助《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学生将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4、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5、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6、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解破课题1、齐读课题。
2、借已学过的古诗词引出对“日”字的理解。
〖教师〗根据“温故而知新”的古训,引导学生背诵含有“日”字的诗句。
〖学生〗背诵诗词,并简释诗句中“日”字的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课题,并导出“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这个问题,便于下一步展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
[设计意图]构成文言文主体的汉字与现代文的字意有近似之处。
就从课文的标题来看,古今含义就大致相同。
因此,假以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启发学生“温故知新”,就可以悟出题旨,并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对学好课文充满信心。
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畅谈感受,明确方向。
〖教师〗给出机会让学生畅谈初次接触文言文的感受,并及时归纳和小结,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学习疑难的方法。
〖学生〗根据各自已有的经验,提出学习课文的方法。
5、合作学习,疏通文章。
〖教师〗提示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课文读懂、读通顺。
〖学生〗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协作,疏通文章。
两小儿辩日教学教案设计(精选7篇)
两小儿辩日教学教案设计(精选7篇)两小儿辩日教学教案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两小儿辩日教学教案设计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两小儿辩日教学教案设计精选篇1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能正确理解、翻译课文。
2.熟读课文,培养语感,背诵《夸父逐日》。
3.培养探究精神,能多角度理解课文。
教学重难点积累文言词汇,熟读课文,背诵《夸父逐日》,多角度理解两篇*的内涵。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设备。
没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夸父逐日》动画片、录像带,录像机。
2.准备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设计思路文言文学习重在诵读和积累文言知识。
而这两个过程是枯燥的。
那么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关键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诵读方面,可以采取教师范读的方式,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趣;积累文言知识方面,则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进行讨论式自主学习。
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必字字落实,只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关键字、句式,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正确翻译和理解课文。
这两篇短文都反映了古人可贵的探索精神,因此教学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理解*的内涵。
鉴于此,教学方法采用:1.诵读法。
可以先听录音或由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由朗读,再指名学生读,齐读。
总之学生可以采取多种诵读方式,目的是能够熟读成诵,最好能当堂背诵。
2·讨论法。
一个是理解课文内容的讨论,可以四人为一组,运用工具书,互相帮助,进行讨论,然后提出问题,全班在教师的点拨下共同解决疑难;另一个就是关于夸父人物形象的讨论和《两小儿辩日》中一些问题的探究。
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夸父逐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先请学生讲一些古代神话故事,然后播放动画片《夸父逐日》。
最后请学生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动画片。
师:大家都知道这个动画片的名字是《夸父逐日》,动画片很有趣。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1、感受古文的特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能根据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教学难点:理解字词古今不同含义,如语气词“乎”。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1、今天学习第30课《两小儿辩日》(齐读课题)2、学生汇报预习收获。
3、根据学生汇报,补充有关知识。
二、展示目标我们已经学过文言文《对弈》,你能结合学习文言文的体会和本课要求,说说这篇课文我们该完成些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明确重点学习任务)三、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初读课文。
2、学生谈课文大意。
3、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二)小组交流1、重点理解分歧较大的词句以及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质疑、释疑。
(三)汇报讨论,交流情况1、住关键词理解句意。
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中“以”、“去”各是什么意思?你能把它们的解释放在句中说这名话的意思吗?2、联系旧知识理解词意。
3、古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理解词意。
如“孰为汝多知”中“为”在这两课的注释中有“说”、“是”等意思,它们用在这儿恰当吗?想想现在“为”一般可组哪些词,它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同样的,“知”可以变成什么词?(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同桌互说。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6篇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6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1一、上课内容《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二册中的一篇文言课文。
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吵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推断。
这个故事既渗透了要主动熟悉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的科学看法;也说明白学问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当实事求是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1、依据课后解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到达“熟读成诵”。
2、同学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爱好。
3、感受两小儿的聪慧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
四、教学环节1、以“辩”为眼,初识“辩日”2、读通课文,把握断句3、理解内容,深解“辩斗”4、多种角度,升华“辩斗”5、拓展延长,娴熟运用五、详细教学环节一、课前两分钟背诵《论语》中的名句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二、以“辩”为眼,初识“辩日”1、同学们,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美也最好玩的文字,大家看,两个辛之间加上一个部首可以构成几个不同的字?〔用日历牌换字〕2、我们今日学的课文中有一个“辩”字,《两小儿辩日》,结合预习课题中的辩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个课题是什么意思?辩论的结果怎样呢?谁又参加了这场辩论呢?如今就让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
3、这是一篇文言文,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文言文?〔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你是怎样学习的?沟通文言文学习方法。
师:我们今日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
谁能介绍一下《两小儿辩日》的和出处?生介绍列子和《列子·汤问》。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两小儿辩日》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课内容包括:寓言故事《两小儿辩日》的阅读与理解,学习故事中涉及的修辞手法,通过分析两小儿辩论的言语,体会语言的力量,以及培养正确的辩论态度。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寓意。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寓言的特点,体会辩论的技巧。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寓意,掌握生字新词。
难点:理解并运用寓言故事中的修辞手法,学会辩论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寓言故事动画,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字典理解词义。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分析故事中两小儿的辩论过程,讲解修辞手法。
4. 例题讲解:分析两小儿辩论中的一段对话,讲解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辩论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模拟两小儿辩论,实践辩论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两小儿辩日》2. 内容:a. 生字新词b. 寓言特点c. 辩论技巧d. 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新词,每个三遍。
b. 根据课堂所学,编写一段辩论对话。
c. 家长协助,开展家庭辩论活动,记录过程和感受。
2. 答案:a. (略)b. (例:甲方:我认为节约用水很重要,因为水是生命之源。
乙方:我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们也要关注电的节约,因为电能同样重要。
)c.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开展寓言故事分享会,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寓言的特点,体会辩论的技巧”。
2. 教学难点中的“理解并运用寓言故事中的修辞手法,学会辩论技巧”。
《两小儿辩日》教案【优秀7篇】
《两小儿辩日》教案【优秀7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设计思路这是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言文故事,第一课时主要是了解作者孔子的生平,学习本文的生字,读准字音;第二课时重点分析课文,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的生字。
3.情感目标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齐读课题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一共讲了哪几个人物(孔子,两个小孩)二,介绍资料,了解背景知识。
1.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学生甲: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学生乙:孔子从小生活在贫困之中,与寡母相依为命,学会了干不少"卑贱"的杂活。
后来做过委吏(管仓库)乘田(管畜牧)等小官吏。
直至受鲁国叔臣季氏赏识,做了鲁国司寇,才进入大夫的行列。
学生丙:孔子熟读古代文献典籍,并整理好向弟子传授,他打破了春秋末期以前的学在官府的状况,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开了先河。
三,初读课文,纠正字音。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
四,学生字。
1.分小组学习生字。
2.交流汇报。
第二课时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平时你注意观察过太阳吗说说你的观察结果。
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讨论这个问题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意。
1.学生对照注释,自学课文,并找出不理解的字。
2.分组学习,交流学习成果。
3.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解释。
第一自然段: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1)游:在这里指游历说服,走访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2)小儿:小孩。
(3)其:指两个小孩辩论,争论这件事。
(4)指名读这一段话,试着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两小儿辩日》教案(优秀7篇)
《两小儿辩日》教案(优秀7篇)《两小儿辩日》教案设计篇一课前活动:看西藏美景,配以师的讲述。
我来自美丽西藏,大家在美丽的武汉,今天我们走到一起,相信我们可以合作得很愉快,大家有信心吗?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呀,大家知道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除了美以外还特别有趣,你看:出示大屏幕:辛。
师:在两个辛之间加上一个什么样的部首可以构成几个不同的字。
生:我觉得加一个言字旁可以组成辩字。
生:加瓜可以变成瓣字。
生:加纟旁可以变成辫字。
生:加一撇也可以变成辨字。
师:真不错,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当中也有一个辨字。
师:师板书,指导辩的书写(左边的竖要写成竖撇)。
师:课题中的辩你怎么解释的?生:我认为是争辩的意思?生:两个小孩争辩太阳有关的信息。
师:这个辩字就是争辩什么?生:争论太阳。
师:我们来齐读课题。
生齐读两遍课题。
师:两小儿到底在争论太阳的什么呢,昨天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你初读古文,你有什么感受?生:初读古文后我觉得古文很难理解,看了注释以后又很好理解了。
生:初读古文后我觉得很有趣。
因为是中国从古代传承下来的。
生:初读古文后很难理解。
师:好不好读啊。
生:初读古文后我觉得很绕口,读得很不顺口。
师:不好读是吧,读不懂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收获,也为我们学习古文指明了方向。
愿意听老师读一读吗?生:愿意。
师:现在听老师读,你可以画一画,注一注。
师配乐配画现范读古文。
师:怎么样?生鼓掌。
师:听了老师的范读,你从老师的读法中听出来什么?生:听出来太阳很大,大如锅盖,也听出小了,小。
师:老师把大小的感觉读出来了,还有吗?生:读出两小儿辩日时非常自信非常肯定的语气。
生:听出了孔子十分为难不能决断的样子。
生:我了解到读古文时一定要把标点符号停顿的感学读出来,显得古文很有味道很诗意。
师:真不错,要读出韵味来。
同学们,你们愿意读一读吗?生:愿意。
师:你们来自由地读一读。
生读。
师:读得非常投入,谁愿意来读一读。
指名几个学生轮读(读得很好,博得阵阵掌声)。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两小儿辩日》。
详细内容包括:阅读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两小儿辩日的过程及辩日中所涉及到的自然现象;掌握文中生字词,对文章进行朗读、分析和讨论。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小儿辩日的场景。
2. 学习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古代辩论的技巧。
3. 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两小儿辩日的过程及所涉及的自然现象,理解古代辩论的技巧。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体会两小儿辩日的场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作业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日出日落的美丽景象,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引发学生对辩日话题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同时注意查找生字词。
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两小儿辩日的辩论过程,讲解生字词。
4. 例题讲解:挑选一道具有代表性的辩日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辩日问题进行辩论,提高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两小儿辩日》2. 内容:a. 生字词:日、辩、太阳、地球、观察、思考等。
b. 辩日过程:两小儿各自的观点、论据及结论。
c. 辩论技巧: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辩日》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观察到的一个自然现象,并运用辩证的方法进行分析。
2. 答案示例:日出日落是自然界的一种神奇现象。
我曾观察到,在日出时分,太阳从地平线升起,逐渐升高,照亮大地;而在日落时分,太阳渐渐西沉,天空变得绚丽多彩。
通过辩证分析,我认为这一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辩日问题的兴趣较高,但在辩论过程中,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仍有待提高。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优秀6篇)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优秀6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2、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复述故事,能根据角色演绎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设计特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创设多种情景激发学生读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2分钟)1、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
2、引用古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古诗、古文与我们现在常读的文章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一起第一次学习一篇古文《两小儿辩日》。
(板题)二、读通读懂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范读全文。
2、生跟读全文。
3、师领读全文。
4、生质疑:日与曰(一个胖点儿、一个瘦点儿)智与知(通假字)5、借助注释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提问:这个故事里有几个人物?是哪几个人物?三、扮演角色,感悟课文(18分钟)过渡:两个小孩和孔子之间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两小孩先在讨论问题,孔子介入……1、师生分角色读文两遍。
老师相机指导。
2、生四人小组分角色读文两遍:(二个人读叙述语言,两个人各读一小儿,第一遍强调语气,第二遍带上动作。
)3、四人表演读一次,众生评议。
4、生上台对话一次,众生旁白:过渡:我觉得两个都学得有板有眼,但这毕竟是古文。
能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话,不背课文,有没有难度?5、生思考后,上台表演两次,师充当孔子。
(相机指导词语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辨别明理(10分钟)过渡:现在咱们来想一想,两小孩争执激烈,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他们坚持自己的看法呢?1、生自由发言,师相机板书:早晨:近大远凉中午:远小近热师过渡:这毕竟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一场辩论,如果现在我们做第三个小孩,第四个小孩,参与这场辩论,你有什么道理来讲。
2、扮演角色,试着辩论:师过渡:两千多年前的辩论,我们参与了,但是我知道,这个问题呀很难辩明白,如果让现代的科学家去辩,可能也很难说清楚,不要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课教案
《两小儿辩日》
六年级语文
李立峰
淮滨县王店二中
2017-3
《两小儿辩日》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游戏激趣导入
猜一猜:——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请同学给大家补充介绍有关他的文学常识。
孔子说过许多精辟的话,直到今天还给我们深深地启迪,能背一两句吗?
可这位以博学多闻而著称的伟大哲人在往东方各国游历的路上却被两个小孩的争执给难倒了。
到底是什么难题难倒了这位对中国历史文化以深刻影响的卓越智者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两小儿辩日》去看个究竟。
二、温故知新
1.(出示幻灯片2 温故知新)辨析“辩、辨、辫”并简释文题中的“辩”。
2. “日”与“曰”区分,你能背诵有“日”的诗句吗?。
3.释题:两小儿辩日(出示幻灯片3常识简介)
4.质疑:从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出示幻灯片4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二)有韵味地朗读课文。
助媒体画面展示全文。
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
出示要求:出示幻灯片5读对、读通、读懂.。
(出示幻灯片6课文)(三)小组合作,理解重点词语。
1.结合课下注释,引导学生用查字典或联系旧知识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
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3.(师出示幻灯片7、8重点词语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意,从而正确断句
(四)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
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小组学习讨论:两小儿争辩的观点是什么?朗读,汇报)了解两小儿各自不同看法是什么?
1、师:两小儿对太阳有不同的看法,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2、让学生在文中找出。
3、反馈“辩斗”的观点:(出示幻灯片9)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午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4、师: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根据下面的注释理解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两小儿各自的意见到底是什么?
5、生反馈:一小儿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而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近。
6、师板书:日始近、日中远、日始远、日中近
(二)了解两个孩子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1、师:有理有据才能让人信服,两个孩子争论的理由有各自是什么呢?你们能找出这一段话吗?
2、生找句子反馈。
(出示幻灯片10)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师:你们能根据下面的注释说说这一段话的意思吗?
4、反馈意思: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那么大,到了中午就像盘盂那么大,这不是远的事物小而近的事物大吗?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气比较凉,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手放进热汤里一样,这不是热的事物挨得近一些热而离得远凉些吗?(注意反问的提示朗读)师板书:近大远小、远凉近热。
5、为什么会有不同看法?——观察角度不同。
一个是从视觉角度,一个是从感觉角度。
看来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我们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6、你对这两个孩子的辩论有什么评价、看法呢?生应了解到两个孩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辩论的精神。
(自以为有道理);(三)配乐诵读
读出语气,读出韵味,诵读提示:短文的精彩部分是简洁生动的
人物对话。
前两句说的是两种相反的观点,都用肯定的语气读;后两句说的是根据,有为自己辩护兼驳斥对方的意思,都用反问的语气读。
(出示幻灯片11、12)
“我以”、“一儿以”、“此不为”之后,须作停顿。
“大如车盖”重读,“则如盘盂”轻读“沧沧凉凉”轻读,“如探汤”重读——使有对比色调。
要读出对比的感觉。
(四)分角色朗读(出示幻灯片13)
五释疑解惑
(1)提出“辩日”孰是孰非的问题。
(出示幻灯片14)
(2)通力协作,解开“辩日”之谜。
(3)运用媒体手段“印证”学生的解释。
(出示幻灯片15)师总结归纳:其实,太阳无论在早晨还是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
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理性看待“孔子不能决”。
师:孔子能解答这个问题吗?
2、生反馈:孔子不能回答,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孔子的知识又很多呢?
3、你怎样看待孔子的“不能决也”?(出示幻灯片16)
4、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依孔子当时的名望和学识。
如果承认不能决定需要相当大勇气的,何况是对着两个小孩子。
但孔子没有妄加论断。
他选择了实事求是,他的这种求实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也正如他自己所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个问题连公认的大学问家也有所不知,可见人们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确实不可能无所不知,真是“学海无涯啊”!
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出示幻灯片17)两小儿的辩斗,让我们明白: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物,要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孔子的“不能决也”让我们明白了: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更让我们懂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诚实谦虚;
八学而时习之(出示幻灯片18)
1.熟练背诵《两小儿辩日》;复述课文。
2. 写一写学完本课的收获。
3. 《两小儿辩日》新编。
(板书设计:两小儿辩日
一儿另一儿孔子
日始近日初远
日中远日中近不能决
(近大远小)(远热近凉)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