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小儿辩日》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含义。
2、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熟练背诵和默写文章。
二、预习检测
1、熟练背诵和默写课文。
2、文学常识填空。
《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____,该书相传为战国时的________所作。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辩斗
..()()车盖.()盘盂.()探汤.()
沧沧
..凉凉()孰.()为.()汝.()多知.()乎
三、自学探究
1、翻译全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
..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及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
..汝多知.乎!”
2、内容理解:
①《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两个小孩围绕着什么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两小儿的看法是什么?其根据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围绕着太阳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
看法:
一儿:“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
..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根据:
一小儿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另一小儿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及其.日中如探汤
②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两人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两人的看法一从视觉得出,一从感觉得出。都不正确。因为太阳距人所在的地面没有远近之分。
〖质询疑点〗
文中两个孩子哪一个的观点对?为什么?
两个说的都不对。早晨的太阳看起来大一些,中午的太阳小一些,实际上是一种视觉误差。因为,早晨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时,有山峰、树木等地面物体作对比,太阳就显得大一些;而中午的太阳高悬在空旷的天空,相形之下就显得小一些。实际上用仪器测一下,若不考虑地平线上大气折射的影响,早晚是一样的。至于地面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早晨,太阳斜射,同束阳光照射的面积大,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同时,因为斜射阳光通过大气层的厚度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再加上夜晚地面辐射散热,日出前后地面热量亏损到极大值,因此,早晨气温低,显得凉爽。而中午呢,一方面太阳高度最大,阳光直射或接近直射,热量集中,另一方面阳光通过大气的厚度小,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少,再加上地面热量盈余,气温已经升高,因此中午就热得多。实际上对于每秒30万千米的光速来说,早晨和中午日地距离的微小差别根本不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③“孔子不能决也。”你认为包含哪些意思?(从不同角度说)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一个人即使知识广博,也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
说明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精神。
作为学生要认识到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④理清本文的结构
一(1-3段),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两小儿各自的观点。
二(4-5段),写两小儿各自申述所持看法的依据。
三(6-7段),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不能判明谁是谁非,受到嘲笑。
⑤小结中心
本文记叙了两小儿对太阳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两人各自申述依据。而孔子对这两种观点不能判断哪个正确,受到嘲笑的故事。说明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即使是孔子那样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故事还反映了古人从不同角度认识自然,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在这则故事里,孔子的态度是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体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精神。
⑥辩日的启示:
1、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2、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考虑问题应该全面.
3 、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诚实谦虚。